明天要远足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9 明天要远足说课稿一、说教材《明日要远足》是统编版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篇课文,它是一首儿童诗。
这首诗包括童真、凝练、逼真。
3节诗中都用了感叹词“唉”,3次重复,一次次加剧了情感的力度,一切的振奋、激动、等待、期盼……尽在“唉”声中。
著作没有正面写远足,却让人实实在在感触到一个孩子对远足的神往和期盼,更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文本为关键,走进日子。
单元操练中提示,学习本组课文,要留意从学生的经历国际下手,调集孩子的情感,结合日子实例,加深领会和感触。
二、说教育方针1.知道“睡、那”等11个生字和木字旁、京字头两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爱情地朗诵课文,留意语句口气的改变。
3.联络日子和插图,感触孩子行将远足的快乐和期盼。
三、说教育重难点1.运用不同方法朗诵小诗,感触其间的爱好,萌生对文字的酷爱。
(要点)2.领会孩子远足前期盼的心境。
(难点)四、说教法和学法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色便是认得快,忘得快。
因而,识字教育要依据这一特色,对生字的认记采纳多种方法,重复认记。
在讲堂中,凭借电子白板采纳多种识字方法,从读拼音识字,再到读文识字,认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经过这样重复操练,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得到了稳固。
五、说教育进程(一)激趣导入,提醒课题爱好是通往成功大门的钥匙,本课我以儿歌《一同去郊游》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爱好,了解“远足”的意义。
(二)初读课文,全体感知1.听课文范读,让学生难过朗诵者的语谐和情感。
2.让学生试着轻声读一读,提出读文要求,用笔圈出本课需求知道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末节?(规划目的: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年纪特色,让他们按部就班地感知课文内容,先经过听课文范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开始感知;再经过自己试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最终经过区分末节完成对课文的初读。
)(三)读课文,随文识字这一环节中,我选用指名读,齐读的方法逐末节朗诵诗篇,让学生知道本课中要求会认的生字,“睡”、“那”、“海”、“真”等11个生字,教育中辅导学生对生字进行组词,对相关的词语进行说话操练。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说课稿)一、背景知识在小学一年级的学习中,《明天要远足》是一篇寓言故事。
这篇故事通过一只小鸟与它的朋友之间的互动,讲述了勇于尝试,努力奋斗的重要性。
在学生生活中,许多孩子都有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而这篇故事正是要引导孩子们勇于尝试、勇于探索未知的世界。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篇故事,使学生正确理解勇于尝试和努力奋斗的重要性;•能够理解并掌握故事中生词、短语的意思;•能够在阅读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重点•分析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故事中的生词、短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寓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首先,通过简单的问答方式引导学生谈论对旅行和远足的理解以及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2.故事讲解1.教师先读故事,让学生听懂故事的大意。
2.告诉学生寓言的含义,即通过小鸟远足取食的经历,告诉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探索、勇于尝试的重要性。
3.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小鸟,引导学生理解小鸟的意义与寓意,激发学生对于勇敢和尝试的思考。
4.解释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例如“枝丫”“贪玩”等。
3.学生阅读及讨论1.学生自己阅读故事。
2.学生自己发表观点,参与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3.引导学生讨论自身的阅读体验和理解情况。
4.总结讲解针对教材内容,对于故事中要表达的主旨和深层次寓意进行总结性讲解,帮助学生梳理故事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并吸收故事的内在主旨和道理。
六、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读后体验和讨论情况进行评价,给学生以具体而明确的指导意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所要表达的内涵。
同时,可以通过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和表现,评估教学的实际效果并调整教学方法。
《明天要远足》说课稿11 说教材《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
诗歌语言简洁明了,节奏欢快,通过对孩子因为明天要远足而难以入眠的描写,展现了孩子对远足的期待和兴奋之情。
111 教材内容这首诗共三节,第一节写小朋友因为明天要远足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第二节写小朋友因为想到远方的海而睡不着;第三节写小朋友因为想到远方的云而睡不着。
112 教材地位和作用这篇课文在单元中的地位重要,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2 说学情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想象力丰富,但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121 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汉字和拼音,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
122 学习能力他们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思考,理解诗歌的内容。
13 说教学目标13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认识“睡、那”等 11 个生字,会写“才、明”等 4 个字。
13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想象力。
1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小朋友对远足的期待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14 说教学重难点14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42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理解小朋友对远足的期待心情。
15 说教法151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即将远足的情境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152 朗读指导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15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16 说学法161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认读生字、朗读课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162 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17 说教学过程171 导入新课通过谈话导入,询问学生是否有过远足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兴趣。
说课稿:《明天要远足》一、说教材《明天要远足》是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9课,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我对本课教学的构思:《明天要远足》这首诗包含童真,凝练、传神。
3节诗中都用了感叹词“唉”,3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所有的兴奋、激动、期待、……尽在“唉”声中。
作品没有正面写远足,却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一个孩子对远足的向往和期盼,比较适合低学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
二、说教学目标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学要求、本课内容和课型,以及学情,我拟定了如下几点目标: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木字旁、京字头两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和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和期盼。
其中识字读文是本课重点,体验即将远足的快乐和期盼是本文难点。
三、说学生经过近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有识字和阅读能力。
但这些孩子大多数是农村孩子,有很多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识字、读文的能力比较欠缺,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这两方面的练习。
四、说教法教学中,我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想象,引导感受期盼的心情。
让学生自主识字、游戏检查、多形式的朗读感悟,从而获得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
五、说过程《明天要远足》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
这一课我预设了五个环节:(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通往成功大门的钥匙,本课我以儿《一同去郊游》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理解“远足”的含义。
(二)、识字读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然后进行识字教学,认识木字旁、京字头两个偏旁,利用送字宝宝回家、摘水果,开火车等形式进行巩固练习。
指导书写“才”、“明”等四个字,动画展示拼音、笔顺,指导学生书写、临摹,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最后在识字的基础上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三)、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说课稿(推荐2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通过随文、归类联想、插图等方式认识“睡、海”等7个生字,会写“明”。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运用合作读、对比读、创意读等方式能试着运用个性化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借助课文插图,仿说句式,体会儿童远足前夜好奇、期待、激动、急切的复杂心情。
【说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你有过睡不着的时候吗?因为什么而睡不着呢?壹联系旧知,引出诗题1.朗读诗题,明确后鼻音“明”和平舌音“足”。
2.写字指导:“明”。
(1)回忆旧知:一个“日”字加上一个“月”字组成“明”。
(2)再次观察:发现“日”和“月”在田字格中的变化。
(3)学生练写,明确要求:左窄右宽,日靠上,丿穿插,月窄长。
3.组词认读,加深理解。
(明天、明月、明亮、明白、发明、光明、聪明……)4.明确字义:“明”的字义从最初的日月交辉而大放光明,到后来延伸出照亮、公开、聪明等含义,体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5.再次齐读诗题。
贰初读诗歌,发现特点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
(2)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并标上序号。
2.同桌互读。
3.明确课文共有几个小节。
(3小节)4.学生合作读。
一人读一小节。
(正音)5.仔细观察:每小节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点?6.连起来读一读圈出的部分,体会“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
7.找出这两幅图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都在睡觉,与“目”有关;一个睡着了,一个睡不着。
引出“睡”字。
结合课文,观察:课文插图是哪一幅?8.为什么小女孩会翻来覆去睡不着?用“——”划出。
叁图文结合,探索童心1. 读一读第一个问句。
在课文中找到课后生字栏中的生字,读一读,圈一圈。
2. 去掉拼音,请学生领读。
3. 将单字放回句子中再读。
4. 学生自读,找出句子中的轻声。
5.去掉拼音读轻声。
提示:轻声要读得又轻又短。
6.现在这些词语都跑到诗歌里头去了,这一次能读得更好吗?试试看吧!7.找出这句话中的特殊标点符号“?”,指导朗读,读出疑问、好奇的语气。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认识一个偏旁:目字旁“目”(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语气变化。
(三)情感目标:体验要去远足之前那种兴奋,期待,急切与向往的心情。
【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
读好课文中的问句。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明天我们去远足了,你们会因为什么而睡不着觉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就是关于一个要去远行的孩子睡不着觉的心情的。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老师板书《明天要远足》,远足的意思是是远行,出远门。
让我们去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一)初读课文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
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shuìnàhǎi zhēn lǎo shīmɑtónɡxué睡那海真老师吗同学shén cái liànɡmínɡ什才亮明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
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学习生字睡:音节:两拼音节,偏旁:目字旁“目”。
认识偏旁目字旁“目”结构:左右结构,组词: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多音字着:zhe看着;zháo睡不着种:zhǒnɡ多种;zhònɡ种地要:yāo要求;yào要去说:shuō说话;shuì游说地:de 轻轻地;dì地方的:de 好的;dì目的反义词来——去那——这真——假明——暗多——少远——近这节课我们要记住目字旁“目”(三)我书中的组词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明天要远足》说课稿一、说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识字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
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基于阅读: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诵读儿童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优美。
3.基于口语交际: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能简要讲述自己的见闻。
4.重点难点的突破:识字和朗读,设计活动和游戏,引导后进生促进优生。
二、说教材分析作为本册第七组第一篇课文,本篇课文以充满童趣的语言描画主人公对即将要远足的期盼心情。
语言生动,作者把“睡不着觉”和“明天要远足”两件事情巧妙联系在了一起,诗歌中同一个感叹词“唉”重复三次,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
所有的兴奋、激动、盼望??尽在“唉”中。
本节课,在阅读中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
为下节课的有感情朗读打底。
三、说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难度。
掌握了基本的汉字书写规则,但对于汉字通过间架结构展现出的形体美把握不够。
对身边的自然现象有一定的认识,但不能形成自己的语言。
四、说设计理念:1、课前交流用了日本著名的儿童诗人金子美玲的诗,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还可以更早的集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我也在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有《中国儿童诗选》《金子美玲诗集》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绘本《失落的一角》,低段的老师可采用。
2、情境创设利用精美的图片,把留守儿童带进知识的海洋,与后面的爸爸妈妈会实现自己的诺言“带大家外出旅游”形成呼应。
3.夺红旗的游戏和找苹果,都是为了巩固生字,能口头组词,同时鼓励学生成为有用的人,天才。
4.生字的教学和朗读采用多种形式,不让学生厌学,关注了全体学生。
5、安全教育,由于一年级学生还小,一切都是懵懂和位未知的。
所以我安排了看似多余的环节。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说课稿精选1.《明天要远足》说课稿之一《明天要远足》是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9课,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我对本课教学的构思:【说教材】《明天要远足》这首诗包含童真,凝练、传神。
3节诗中都用了感叹词“唉”,3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所有的兴奋、激动、期待、……尽在“唉”声中。
作品没有正面写远足,却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一个孩子对远足的向往和期盼,比较适合低学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
【说目标】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学要求、本课内容和课型,以及学情,我拟定了如下几点目标: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木字旁、京字头两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和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和期盼。
其中识字读文是本课重点,体验即将远足的快乐和期盼是本文难点。
【说学生】经过近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有识字和阅读能力。
但这些孩子大多数是农村孩子,有很多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识字、读文的能力比较欠缺,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这两方面的练习。
【说教法】教学中,我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想象,引导感受期盼的心情。
让学生自主识字、游戏检查、多形式的朗读感悟,从而获得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
【说过程】《明天要远足》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
这一课我预设了五个环节:(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通往成功大门的钥匙,本课我以儿歌《一同去郊游》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理解“远足”的含义。
(二)、识字读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然后进行识字教学,认识木字旁、京字头两个偏旁,利用送字宝宝回家、摘水果,开火车等形式进行巩固练习。
指导书写“才”、“明”等四个字,动画展示拼音、笔顺,指导学生书写、临摹,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最后在识字的基础上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三)、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明天要远足》说课稿
《明天要远足》是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9课,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我对本课教学的构思:
【说教材】
《明天要远足》这首诗包含童真,凝练、传神。
3节诗中都用了感叹词“唉”,3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所有的兴奋、激动、期待、……尽在“唉”声中。
作品没有正面写远足,却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一个孩子对远足的向往和期盼,比较适合低学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
【说目标】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学要求、本课内容和课型,以及学情,我拟定了如下几点目标:
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木字旁、京字头两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和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和期盼。
其中识字读文是本课重点,体验即将远足的快乐和期盼是本文难点。
【说学生】
经过近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有识字和阅读能力。
但这些孩子大多数是农村孩子,有很多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识字、读文的能力比较欠缺,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这两方面的练习。
【说教法】
教学中,我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想象,引导感受期盼的心情。
让学生自主识字、游戏检查、多形式的朗读感悟,从而获得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
【说过程】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
这一课我预设了五个环节:
(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通往成功大门的钥匙,本课我以儿歌《一同去郊游》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理解“远足”的含义。
(二)、识字读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然后进行识字教学,认识木字旁、京字头两个偏旁,利用送字宝宝回家、摘水果,开火车等形式进行巩固练习。
指导书写“才”、“明”等四个字,动画展示拼音、笔顺,指导学生书写、临摹,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最后在识字的基础上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三)、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在熟读的基础上学习诗歌,通过指导“唉”的朗读,体会小朋友急切、无奈、期待的心情。
这里我预备结合生活体验,创设情境,入情入境后进行朗读,降低了学生对远足前期盼心情理解的难度。
(四)、拓展延伸,争做“小诗人”,模仿课文让孩子进行说话练习同时尝试“写诗”。
(五)、作业布置。
作业我设计让孩子继续写诗,并把写好的诗读给家人听,从而增加成功的体验,激发继续学习的动力。
【说板书】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眼睛。
本课板书我将按课文内容和孩子们的想象内容依次板书,简洁、条理清晰,为孩子们最后的“写诗”做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