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制造基础培训课程-完整版
- 格式:pdf
- 大小:23.46 MB
- 文档页数:98
制造业技术基础知识培训(doc 32页)1.生产线作业1—1 生产线定义●所谓生产线,即是「将设备·人员等的生产工序构成要素按工序顺序连贯性地配置而成的」●所谓生产线作业,即是「将一连贯的作业分成若干道工序,按作业顺序编排,并由复数作业人员分担作业内容所形成的具均衡性的流程作业形式」●前后作业工序相互邻接●物品按一定的速度经过一连串的均衡性操作工序●通过合理的直线路径,向完成方向移动●生产线全体同时作业1—2 建立生产线的条件(1)基本条件●产品等对象物是可以移动的●通过分工可分割成若干道工序(2)经济条件●对象生产线的生产量足可承受其编程时所使用的费用●各工序的所需时间可均等地编程(3)充分条件●为防止资材不足所造成的生产线停机,应保证生产所需资材的顺利供应1—3 各加工形态的生产线编程物点(1)组装生产线的编程组装作业的特征●一个员工在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基本保持相同●作业的分工及组合较容易因此若想通过作业的流水线化达到高效地生产的目的,就必须将各工序员工的作业量依据节拍时间进行分割并保持均衡化。
即如何保持line-balancing是非常重要的。
(2)加工生产线的编程在加工生产线编程方面,与其重视其加工能力的均衡性,还不如将重心放在设定最佳的员工看机台数为好,避免人员使用上的浪费是重要的。
这是因为加工作业有以下几个特点:●同一设备在同一时间内能够处理的对象为一个种类●各台机械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的加工能力从一开始就存在不平衡问题●以机械设备为主体存在,人与机械的工作量并不一致因此,生产线均衡(line-balancing)尽管很重要,但要在加工生产线上保持均衡却是非常困难的。
其次重要的是布局(layout),布局根据生产线化的水平分为以下的两个阶段:①将机械设备按加工顺序区分,并通过传送带、滑槽等连接,实现了各工序工作量的均衡化与同期化的布局(各部件配置、各产品配置、各类似部件配置)②实现了工件移动、脱卸自动化的生产线即是所谓的连续自动化生产线(transfer-line),是机械加工生产线最为理想的形态。
制造业安全教育培训教程第1章安全基础知识 (4)1.1 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4)1.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4)第2章安全管理 (4)2.1 安全生产责任制 (4)2.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第3章安全生产设施 (4)3.1 安全防护设备 (4)3.2 应急设备与设施 (4)第4章电气安全 (4)4.1 电气预防 (4)4.2 电气设备安全操作 (4)第5章机械安全 (4)5.1 机械预防 (4)5.2 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4)第6章化学品安全 (4)6.1 化学品基础知识 (4)6.2 化学品的安全储存与使用 (4)第7章火灾与消防 (5)7.1 火灾预防 (5)7.2 消防设施的使用与维护 (5)第8章环境与职业健康 (5)8.1 环境保护 (5)8.2 职业病防治 (5)第9章应急救援 (5)9.1 紧急事件处理 (5)9.2 应急预案与演练 (5)第10章处理与调查 (5)10.1 报告与处理 (5)10.2 调查与分析 (5)第11章安全培训与教育 (5)11.1 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5)11.2 安全教育的方法与技巧 (5)第12章持续改进与安全生产 (5)12.1 安全生产标准化 (5)12.2 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 (5)12.3 安全生产文化建设与实践 (5)第1章安全基础知识 (5)1.1 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5)1.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6)第2章安全管理 (6)2.1 安全生产责任制 (7)2.1.1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 (7)2.1.2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 (7)2.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7)2.2.1 安全生产培训制度 (7)2.2.2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7)2.2.3 安全生产报告和处理制度 (8)2.2.4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制度 (8)2.2.5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8)第3章安全生产设施 (8)3.1 安全防护设备 (8)3.1.1 设备概述 (8)3.1.2 设备分类 (8)3.1.3 设备要求 (8)3.2 应急设备与设施 (8)3.2.1 设备概述 (8)3.2.2 设备分类 (9)3.2.3 设备要求 (9)第4章电气安全 (9)4.1 电气预防 (9)4.1.1 安全教育 (9)4.1.2 危险源辨识与评估 (9)4.1.3 安全管理措施 (9)4.1.4 安全标识 (9)4.1.5 应急预案 (10)4.2 电气设备安全操作 (10)4.2.1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0)4.2.2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0)4.2.3 操作后的检查 (10)4.2.4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10)第5章机械安全 (10)5.1 机械预防 (10)5.1.1 安全教育和培训 (10)5.1.2 机械设计及制造 (11)5.1.3 安全防护装置 (11)5.1.4 定期检查与维护 (11)5.1.5 应急预案 (11)5.2 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11)5.2.1 正确使用机械设备 (11)5.2.2 机械设备的维护 (11)第6章化学品安全 (11)6.1 化学品基础知识 (11)6.1.1 化学品分类 (12)6.1.2 化学品标识 (12)6.2.1 储存原则 (12)6.2.2 使用注意事项 (12)第7章火灾与消防 (13)7.1 火灾预防 (13)7.1.1 火灾原因分析 (13)7.1.2 家庭防火措施 (13)7.1.3 建筑物防火措施 (13)7.2 消防设施的使用与维护 (13)7.2.1 消防设施种类及功能 (13)7.2.2 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 (13)7.2.3 消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14)第8章环境与职业健康 (14)8.1 环境保护 (14)8.1.1 环境污染与防治 (14)8.1.2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4)8.2 职业病防治 (15)8.2.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 (15)8.2.2 职业病防护措施 (15)8.2.3 职业健康监测与评价 (15)第9章应急救援 (15)9.1 紧急事件处理 (15)9.1.1 识别和评估紧急事件 (15)9.1.2 启动应急预案 (16)9.1.3 应急救援资源配置 (16)9.1.4 现场救援与处置 (16)9.1.5 信息报告与沟通 (16)9.1.6 应急救援结束与后期处理 (16)9.2 应急预案与演练 (16)9.2.1 应急预案制定 (16)9.2.2 应急预案演练 (16)第10章处理与调查 (17)10.1 报告与处理 (17)10.1.1 报告 (17)10.1.2 处理 (17)10.2 调查与分析 (17)10.2.1 调查组的组成 (17)10.2.2 调查组的职责 (18)10.2.3 调查与分析方法 (18)第11章安全培训与教育 (18)11.1 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18)11.2 安全教育的方法与技巧 (18)第12章持续改进与安全生产 (19)12.1 安全生产标准化 (19)12.1.2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 (19)12.1.3 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标准化 (20)12.2 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 (20)12.2.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20)12.2.2 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 (20)12.2.3 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20)12.2.4 建立激励机制 (20)12.3 安全生产文化建设与实践 (20)12.3.1 培育安全生产价值观 (20)12.3.2 开展安全生产文化活动 (20)12.3.3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20)12.3.4 倡导安全行为 (21)好的,以下是一份制造业安全教育培训教程目录:第1章安全基础知识1.1 安全生产的重要性1.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第2章安全管理2.1 安全生产责任制2.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3章安全生产设施3.1 安全防护设备3.2 应急设备与设施第4章电气安全4.1 电气预防4.2 电气设备安全操作第5章机械安全5.1 机械预防5.2 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第6章化学品安全6.1 化学品基础知识6.2 化学品的安全储存与使用第7章火灾与消防7.1 火灾预防7.2 消防设施的使用与维护第8章环境与职业健康8.1 环境保护8.2 职业病防治第9章应急救援9.1 紧急事件处理9.2 应急预案与演练第10章处理与调查10.1 报告与处理10.2 调查与分析第11章安全培训与教育11.1 安全培训的重要性11.2 安全教育的方法与技巧第12章持续改进与安全生产12.1 安全生产标准化12.2 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12.3 安全生产文化建设与实践第1章安全基础知识1.1 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生产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