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差异调整表—调整分录汇总表
- 格式:docx
- 大小:30.41 KB
- 文档页数:3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日期的常见问题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日期的常见问题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时间的填列,是审计中的一个细节。
虽然是小事,却让不少执业人员感到困惑,不知道时间如何填列才是合理。
尤其是在执业质量的检查中,为了日期填列而被扣分未免可惜。
其实,对于日期如何填列,关键是理解了审计工作底稿的整体框架与逻辑,就不会犯日期填列不合理的问题了。
下面我们就把日期填列的注意点以及常见问题作列示与梳理,可供执业人员参考。
初步业务活动阶段这部分底稿的时间填列顺序可以参照这样的步骤:初步业务活动工作底稿——业务承接或保持评价表——业务约定书——独立性声明书——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
比较容易常见的问题是:1、初步业务活动工作底稿和业务承接或保持评价表的编制时间在业务约定书签订之后。
只有首先编制初步业务活动工作底稿,并对业务是否承接或继续保持进行评价,确定承接业务后才可以签订业务约定书。
2、独立性声明书签署日期晚于审计项目开始的日期。
在确定承接项目并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后,即应由项目组全体执业人员签署独立性声明书。
3、总体审计策略的编制日期早于审计业务约定书签署日期,或晚于风险评估程序、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编制时间。
在签订了业务约定书之后,即应编制总体审计策略,结合了解的被审计单位情况确定应执行的审计策略及重要性水平等等。
在制定了总体审计策略后,方可进行风险评估程序及进一步审计程序。
4、具体审计计划中列示的时间与实际执行时间差异较大。
实务中,应制定审计计划后并据此执行审计业务。
这部分底稿的时间填列顺序可以参照这样的步骤: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未审财务报表分析——风险评估结果汇总表——控制测试。
比较常见的问题是: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底稿的日期晚于控制测试的时间,或与控制测试的时间一致。
只有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对了解到的风险进行评估后,方可执行包括控制测试程序在内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企业对年报审计调整的会计处理审计调整是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后,为取得审计后的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达到合法性、公允性和会计处理的一致性,而对审前报表的会计误差进行的调整。
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调整一般通过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审计分录汇总表”,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进行。
这份“审计差异调整表--审计分录汇总表”也是被审计单位进行会计处理的原始凭证。
但由于企业调帐的时间,各种会计误差的性质,误差对会计报表的影响以及其影响延续时间的不同,被审计单位进行的会计处理也不同。
下面就这四方面进行讨论。
一、不同调帐时间对被审计单位会计处理的景响不同调帐时间是指被审计单位是在结帐前还是在结帐后进行审计调整的会计处理。
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会计误差,是视作当年发现的误差进行调整的。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企业年终结帐后发现以前年度会计事项有误差,如果涉及以前年度损益的,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调整;不涉及以前年度损益的,仍通过原科目调整。
因此,在结帐前,企业调帐的分录应按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审计调整原分录进行会计处理。
在结帐后,就要看审计调整分录涉及的会计要素而定:对不涉及损益类科目的,通过原科目调整;对涉及损益类科目的,应将损益类科目改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同时将所调整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金额调整审计年度报表数。
二、会计误差性质不同对被审计单位会计处理的影响审计调整的会计误差可分为核算误差和重分类误差。
核算误差是因企业对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不正确,如会计科目误用或金额误计等引起的误差,它既需要调表又需要调账;重分类误差是因企业未按规定编制会计报表而引起的误差,如应收帐款的贷方余额应列入报表的预收帐款项目中,而企业编制报表时末作重分类处理,这种误差不需要调帐,只需直接对会计报表金额进行重分类调整。
对这两种会计误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调整和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是不同的:三、会计误差影响会计报表种类的不同对被审计单位会计处理的影响根据误差影响会计报表种类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类:1.只影响资产负债表的会计误差。
结束审计与审计报告您是否正在为与审计,结束,报告相关的资讯遍寻无果而挠头,管理文库力图让管理变得更简单高效,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结束审计与审计报告文章,希望能解决您的需求。
篇1:结束审计与审计报告结束审计与审计报告第一节审计报告编制前的工作一、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一)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1)审计差异及分类即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与有关会计制度不一致。
(1)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①要求考生会填制。
调整分录汇总表、重分类分录汇总表、未调整不符事项汇总表。
(格式见教材,练习可用2000年的考题)②考生要会区分核算误差中哪些不符事项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哪些不建议调整。
要注意的是:被审计单位上年度已经结账并据此编制了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一般是针对上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因此在对上年度业务的核算误差和重分类误差的处理时,注册会计师的调整和企业调账是不一样的。
1.注册会计师的紧要是调表。
在注册会计师眼中,其审计的报表是未结账的,所以是多计什么,在做调整时就削减什么,反之亦然。
注册会计师按此要求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至于被审计单位如何去调账,在本次审计时,注册会计师一般不会去挂念。
2.被审计单位的调账。
被审计单位依据注册会计师的调整建议完成了对会计报表的调整后,企业还要调账。
由于上年企业会计账簿已经结账,对于非重点项目可按注册会计师调表原则进行,直接在下年度账簿中调整,但对有重点影响的业务不能接受上述原则,否则会严重影响下一年账簿对该项目的不恰当反映,因此凡涉及利润表要素的项目,企业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
例:有关误差调整几乎是每年必考内容,在把握调整分录的同时,考生可参考2000年试题学会试算平衡表的填制方法。
下面用两个较简单的例子说明其调整的区分,请大家举一反三,认真思考,如对上上年度的业务如何追溯调整等。
事项(2023年审计2023年的会计报表)审计差异CPA的建议调整分录(在03年报表中调整)企业调整分录(在04年的账簿中调整)不重点重点1.上年少结转产品销售成本。
被审计单位:编制人:张三 日期:会计期间:复核人:李四 日期:索引号报表项目或科目权益代码 会计科目及子目借 方贷方1应收账款应收账款262,514.50预收款项预收款项262,514.50 2预付款项预付款项280,486.06应付账款应付账款280,486.06 3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98,232.50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98,232.50 4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18,937.16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18,937.16 5未分配利润61899.57无形资产899.57 6营业税金及附加6719.98应交税费19.98 7管理费用6758.42应交税费58.42 8未分配利润6157,200.04资本公积2157,200.04 9盈余公积4110,833.18未分配利润6110,833.18 10管理费用67899.57无形资产899.57 11应交税费4,519.81所得税费用674,519.81 12未分配利润620354.18盈余公积420354.18 13未分配利润6110,614,841.91其他应收款10,614,841.91 14应收账款39,909.56未分配利润6139,909.56 15应交税金32,070.93未分配利润610.0032,070.93 16应交税费未分配利润63审计差异汇总表——调整金额单位:元说明客户是否同意调整应收账款贷方余额重分类为预收YY 应付账款借方余额重分类为预付YY 其他应收款借方余额重分类为其YY 其他应付款借方余额重分类为其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 —调整分录汇总表。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差异事项调整表编制人员:日期:/ / 复核人员:日期:/ /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存款余额明细核对表编制人员:日期:/ / 复核人员:日期:/ /会计师事务所货币资金收入凭证抽查表编制人员:日期:/ / 复核人员:日期:/ /会计师事务所货币资金支出凭证抽查表编制人员:日期:/ / 复核人员:日期:/ /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底稿目录(一)编制人员:日期:/ / ;复核人员:日期:/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底稿目录(二)编制人员:日期:/ / ;复核人员:日期:/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底稿目录(三)编制人员:日期:/ / ;复核人员:日期:/ /索引号Z20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报告签发处理单索引号Z21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提供相关资料情况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程序完成情况表(一)编制人员:日期:/ / ;复核人员:日期:/ /审计程序完成情况表(二)编制人员:日期:/ / ;复核人员:日期:/ /审计程序完成情况表(三)编制人员:日期:/ / 复核人员:日期:/ /业务约定书甲方:乙方:兹由甲方委托乙方进行下述业务范围的甲方年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经双方协商,达成以下约定:一、业务范围及目的乙方接受甲方委托:对甲方截止年月日的资产负债表以及截止该年度的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进行审计;乙方将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对甲方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研究和评价,对会计记录进行必要的抽查,以及在当时情况下乙方认为必要的其他审计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对上述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
二、甲方的责任与义务甲方的责任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保证会计报表充分披露有关的信息。
甲方的义务:1、及时为乙方的审计提供其所要求的全部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
2、为乙方派出的有关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及合作,具体事项将由乙方审计工作人员于工作开始前提供清单。
银行余额调节表的审计说明及调整分录怎么写未达账项审计调整分录除非特别重大且对利润影响较大的业务,未达账项在审定表和未达账项查验记录表里都不用做调整分录。
未达账项只是查验货币资金的准确性,不是用来调节企业经营成果的。
如果业务对利润的影响较大,审定表里肯定要做调整分录,因为调整分录是用来调节报表的。
只要是达到重要性条件的都要在审定表里做调整分录。
重要性的百分比到底是多少,世界各国审计准则均没有作出规定。
根据国外的一些数据,以资产总额为判断基础的,重要性比例定为0。
5%~1%,以营业收入为判断基础的,重要性水平为0。
5%-1%;以税前净利润为判断基础的,重要性为5%-10%;以净资产为判断基础的,重要性水平定为1%。
一般说来,按总资产比例计算的方法适用于金融保险或其他资产大而利润小的企业;按收人比例计算的方法适用于微利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按税前净利润比例计算的方法适用于利润比较稳定、回报率较合理的企业。
查验记录里一般不会产生调整分录,但如果该事项达到重要性条件,就需要在审定表里做调整分录。
未达账项:所谓未达账项,是指由于企业与银行取得凭证的实际时间不同,导致记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取得结算凭证且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未取得结算凭证尚未入账的款项;不包括遗失结算凭证、发现的待补结算凭证。
企业银行存款帐余额应以银行对帐单上的余额为准。
处理步骤:1、在月末与银行进行对账即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调整后有公司的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上的余额相等的话,那么那个余额就是应计的实际余额。
2、如果还是不平,说明你记得帐有问题,查漏补缺,修改错误。
3、可以设置“未达账项“科目,根据实际情况近些借贷。
例如银行已经划付代付电费等,而公司并没有收到消息,因此未进行对账,所以这一笔在未查明之前可以借记:未达事项,贷记:银行存款。
再如:如果银行已经收到外公司划来的计量款等,而公司并没有达到收款的条件而未进行分录记账,此时发现的话可以先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未达账项“。
审计案例一、注册会计师张雷在预备调查阶段,通过问卷形式对B公司的销售与收款循环进行了解,并将其记入“销售与收款循环备忘录”,如表。
销售与收款循环备忘录被审计单位名称:B公司编制者:张雷日期:2001/2/15页次:会计截止日:2000/12/31 复核者:李豪日期:2001/2/15索引号:X6—1(一)根据上述情况,指出可能存在的缺陷与改进措施(将你的回答填入上表)。
(二)张雷是否需要对B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进行符合性测试,并说明理由。
二、注册会计师张雷审计S公司“应收票据”项目,通过审阅S公司提供的应收票据备查簿,发现:1.有W公司开具的带息商业承兑汇票3000万元,到期日为被审计年度的12月10日。
截至资产负债表日此款项仍未收回,但被审计单位不仅未按规定将应收票据数额转人应收账款,且于年度终了又按票面利率计提应收利息10万元。
2.有D公司开具的带息承兑汇票,票面金额为5000万元,票面利率月息0.3%,出具日为8月20日,到期日为次年2月20日。
被审计单位年度终了未按规定计提应收利息。
3.有3份应收票据,到资产负债表日均己逾期2~3个月,总计价款为3500万元。
请问:针对上述情况,分别说明注册会计师应如何进行处理?三、注册会计师张雷负责审计Y公司(为外商投资企业)应收账款项目。
发现有S公司欠款3500万元,其经济内容注明为货款,账龄已超过2年。
由于S公司是Y公司的投资方(S 公司投资资本为500万美元,折记账本位币人民币4200万元),张雷认为需要加倍关注。
请问:张雷应实施哪些审计程序?四、注册会计师张雷在预备调查阶段通过问卷形式对B公司的购货与付款循环进行了解,形成“购货与付款循环备忘录”如下表:购货与付款循环备忘被审计单位名称:B公司编制者:张雷日期:2001/2/15页次:会计期间或截止日:2000/12/31 复核者:李家日期:2001/2/15索引号:x7—1要求: 1.请指出可能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措施;2. 注册会计师张雷是否应对B公司购货与付款循环进行符合性测试?并说明理由。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审计实务》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720115总学时数:54(理论课学时数:36实践课学时数:18)学分数:3适用专业:会计一、课程性质1.本课程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必修课。
2.本课程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基本任务是通过模拟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报表审计实务,通过项目教学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审计基本理论、大数据审计方法与智能稽核技能,在学习中依审计工作的计划、实施、完成三阶段的顺序,应用智能大数据审计技术开展审计实务工作,编制不同的审计工作底稿,独立出具审计报告,完成全套会计报表审计工作。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必修课,目的是为了检验前期会计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效果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程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会计审查技能,为后期到会计师事务所参加毕业实习奠定理论、方法与技能基础。
课程按照审计计划、实施、完成三阶段设计教学任务,基于审计工作小组展开项目教学,使学生掌握智能大数据审计技术、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完成全套财务报表审计工作。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大数据技术基础、数据库基础、云财务会计实务、智能化成本核算与管理、智慧税费申报与管理、大数据技术应用、财务大数据分析等,后续课程为企业实践教学。
学生必须具备大数据技术应用与分析能力、独立全套账务处理能力才能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技术基础。
本课程构建企业云财务大数据智能稽核平台,选择企业云财务会计数据审计案例进行全程实务模拟教学,学完本课程,学生具备全套会计报表审计实务工作基本技能,能够胜任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助理岗位基本工作或者初级审计师相关岗位基本工作。
三、课程设计思路通过企业岗位工作调查,审计助理是会计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之一,就业的工作要求是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审计的计划、实施与报告工作。
课程体系以独立审计准则为标准,按照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实务流程来设计,使学生熟练掌握计划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报告阶段的主要工作。
审计调整分录小结注册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与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不一致的地方被称为审计差异。
对于审计差异的一般应通过审计调整分录进行调整。
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调整分录作为其表现形式的。
根据独立审计准则,审计的总目标是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所以注册会计师要完成的任务是调整出正确的会计报表,而不是为企业调账。
要分清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
对审计而言,用的是审计调整分录。
审计调整分录是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影响会计报表公允反映的审计差异进行调整,属于审计调整的范围,包括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未调整的不符事项和重分类误差。
如重分类误差是指会计核算没有错报,只是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分类不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如未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归入流动负债类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下列示。
此类误差属于审计调整的范围,但由于不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账簿,所以属于审计调整的范围,不属于会计调整的范围。
对会计而言,用的是会计调整分录。
又如,将某一客户的应收账款错计为另一客户的应收账款明细账,这属于会计调整的范围,但是该错误不影响应收账款的余额,不影响会计报表的公允反映,因而属于会计调整的范围,不属于审计调整的范围。
在实际审计工作中,我们往往将审计调整分录与会计调整分录混为一谈,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差别,这给我们的审计工作带来了诸如与客户沟通障碍、审计工作底稿不规范、审计报告不规范等弊端。
笔者就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对会计调整分录与审计调整分录之间的异同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会计调整分录与审计调整分录的相同点1、结果相同。
不管是审计一期还是多期会计报表,在被审计单位接受调整的前提下,分别经会计调整分录、审计调整分录调整后最后一期的财务状况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会计调整分录与审计调整分录本质上是一致的。
2、目的相同。
审计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使会计报表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使会计报表公允表达;在被审计单位接受调整的前提下,会计调整也是为了上述目的。
审计差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与企业会计准则的不一致,叫审计差异。
在注册会计师考试里面,审计差异就是指错报。
汇总审计差异步骤:(一)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1.审计差异内容按是否需要调整账户记录可分为核算错误和重分类错误。
(1)核算错误是因企业对经济业务进行了不正确的会计核算而引起的错误,用审计重要性原则来衡量每一项核算错误,又可把这些核算错误区分为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和不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即未调整不符事项);(2)重分类错误是因企业未按企业会计准则列报财务报表而引起的错误。
2.无论是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重分类错误还是未调整不符事项,在审计工作底稿中通常都是以会计分录的形式反映的。
通常需要将这些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重分类错误以及未调整不符事项分别汇总至“账项调整分录汇总表”、“重分类调整分录汇总表”与“未更正错报汇总表”。
3.注册会计师确定了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和重分类错误后,应以书面方式及时征求被审计单位对需要调整财务报表事项的意见。
若被审计单位予以采纳,应取得被审计单位同意调整的书面确认;若被审计单位不予采纳,应分析原因,并根据未调整不符事项的性质和重要程度,确定是否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以及如何反映。
(二)编制试算平衡表试算平衡表是注册会计师在被审计单位提供未审财务报表的基础上,考虑调整分录、重分类分录等内容以确定已审数与报表披露数的表式。
需要说明以下几点1.试算平衡表中的“期末未审数”和“审计前金额”列,应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未审计财务报表填列。
2. 试算平衡表中的“账项调整”和“调整金额”列,应根据经被审计单位同意的“账项调整分录汇总表”填列。
3. 试算平衡表中的“重分类调整”列,应根据经被审计单位同意的“重分类调整分录汇总表”填列。
4.在编制完试算平衡表后,应注意核对相应的勾稽关系。
审计意见是指审计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对于鉴证对象是否符合鉴证标准而发表的意见。
对于财务报表审计而言,则是对财务报表是否已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编制,以及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的公允,反映了被审计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