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覆土技术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双孢菇栽培的覆土技术双孢菇栽培的覆土技术双孢菇栽培过程中和其他食用菌最大的不同是需要覆土。
不覆土则不出菇或很少出菇。
双孢菇在栽培条件下,由菌丝体的生长转向子实体的发育过程,覆土是一个重要的诱导因素。
一、覆土的作用覆土在双孢菇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如下:(1)覆土层在料面可以造成一个温湿度较为稳定的小气候,有利于菌蕾的形成。
覆土以后,使裸露的料面增加了一层保护层,既能缓和温度的变化,又能降低水分的蒸发,使得土层内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小气候环境。
(2)覆土后改变了料面和土层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比例,促进菌丝扭结成子实体。
蘑菇菌丝体和子实体对二氧化碳的耐受力是有差异的。
覆土以后引起料面和土层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从而控制蘑菇菌丝在土层中的生长,使之及时形成菌蕾。
(3)覆土后改变了营养条件,促进菌丝在营养较差的土层中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
蘑菇菌丝在营养丰富的培养料内生长旺盛,当生长到覆土层时由于营养成分含量甚微,生长就受抑制,从而转向生殖发育而结菇。
(4)覆土对料表菌丝的物理性刺激作用,可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这种物理刺激有利于蘑菇菌丝的扭结和分化。
(5)覆土层可随时供给蘑菇生长所需的大量水分。
蘑菇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周期性变化,较其他食用菌更为突出明显。
因此出菇旺期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供蘑菇吸收。
假如没有土层,料面难以承受这样的大量的水分,而土层既能吸收贮存这样多的水分,空隙间又有足够的空气供蘑菇吸收,因而能维持蘑菇的正常生长发育。
(6)覆土层可支持蘑菇子实体的正常生长。
蘑菇子实体在裸露的料面上无法正常直立生长,而覆土层却起到了一种支撑子实体生长的作用。
二、覆土材料的制备覆土是磨菇栽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覆土材料的性状直接影响到出菇的早晚和产量。
特别是覆土的持水率、保水力对产量的影响较大。
近年来,各地都不断地进行覆土材料的选择和改进。
从简单的采用菜田土、河泥土到人工配制复合土(如细泥砻糠土、发酵土)、东北泥碳土。
双孢蘑菇的覆土材料以泥炭为最佳,其饱和含水量大、持水性好、孔隙度大、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双孢蘑菇覆土技术要点
覆土是双孢蘑菇栽培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条件,不覆土,就不会出菇。
覆土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产量。
现将双孢蘑菇覆土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覆土材料酸碱度的调节
覆土材料的PH值可以在制作时或覆土前进行调整。
覆土材料中拌入石灰,将PH值调整在7.6左右。
二、覆土材料的消毒
覆土材料中潜伏着许多危害双孢蘑菇的病原菌与害虫,所以覆土前必须对覆土材料进行处理:
(一)物理方法: 1、日光消毒;2、蒸汽消毒。
(二)化学方法: 1、甲醛消毒;2、溴甲烷消毒。
三、覆土厚度
覆土厚度应视覆土材料和培养料厚度而定。
一般而言,有机质含量多、孔隙度大的覆土可稍厚些;粘度大、孔隙度小的覆土则宜薄一些。
高产栽培的培养料厚度是18-22厘米,覆土厚度应为3.5-4.0厘米。
四、覆土的时间和方法
(一)覆土时间:当培养料内菌丝已大部分生长到料底时,便可覆土。
如遇26℃以上高温,则应推迟覆土。
(二)覆土方法:将土装在小容器中,均匀撒在料面上,用竹片刮平。
切忌用大的容器把覆土大量直接倒在菇床上,造成堆土处培
养料凹陷、覆土厚薄不均。
五、调水
覆土前一天,最好把覆土调成半干半湿,使土用手捏可成团,撒地可散。
第二天覆土上床,然后进行喷水,要求把覆土层全部调至饱和状态。
覆土层调水要在菇房通气条件下进行,不喷关门水。
菇房要连续通气10-12小时使土表的水迹收掉,才可进入菌丝爬土的管理阶段。
当菌丝长到三分之二覆土层时,应及时补土,其厚度为1厘米。
双孢菇四季棚种植技术(2)双孢菇的菇棚管理棚温过高或过低,含水量过大、渗水、菌丝自溶、盲目用药、菌丝生理不成熟等,均可导致不出菇。
温度降至8℃以下时一般不再出菇,采取生火炉等方式加温也无法满足正常出菇时,应进入冬季管理阶段。
打开通风孔使棚温继续下降,但要始终保持遮阴条件,不能让直射光进入。
不再喷水强通风,使棚内温度降至60%以下。
降湿后覆土很快失水,一般含水率可达20%以下,甚至更低,至春季气温回升后含水率可降至10%左右,土面发白呈松散状。
停止用水后喷洒“赛百09”300倍液,以后每隔15天喷一次。
喷施5% 氯氰菊酯乳油100倍液,杀灭残存害虫,棚外地面解冻后每隔10天喷施一次。
撒施灭鼠药,防治老鼠危害菇床。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安装水温空调,升温至15℃左右,这样就能在冬季源源不断的产出鲜菇供应市场。
原料配方种植双孢菇用的牛粪以干牛粪为好,牛舍建设的时候,后墙面都留有出粪口,堆放粪便的地方做成水泥地面,向外倾斜,外侧开沟,以便清理牛舍的时候是牛粪和牛尿初步分离,牛粪成堆,牛尿流向沼气池。
牛粪堆放沥水后,及时拉到晒粪场晾晒。
晒粪场没有特别的设施要求,通风向阳的空地即可。
根据场地大小,将湿牛粪摊开,厚度适当,让其自然晒干,晒成牛粪饼。
切记:晾晒时不要随意翻动,越翻动越不容易晒干,即使晒干最后也是粉状不易储存。
牛粪晒干后,用编织袋包装储存备用,有条件的可以室内储存,防止霉变。
牛粪的晾晒不是高深的学问,各地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根据季节的不同,灵活运用晾晒方法,归根结底是把牛粪晒干成饼状以便储存。
1、100平方米双孢菇备料配方标准关于双孢菇培养料配方,我们所接触到的技术光盘、文字资料、网络传媒等等,往往标准不一。
很多朋友电话询问,有没有一个较为标准的备料模式?应该说:凡是实践过的各种配方,都是可行的配方方案,总的来说,是要根据所在地的资源优势合理选择配方模式。
临泉县通用的标准,以牛粪稻草为主要原料来配方,每100平方米需要准备的材料如下,供大家参考:牛粪3000市斤;稻草5000市斤;磷肥200市斤;石膏粉150市斤;尿素10市斤;石灰150市斤;饼肥200市斤。
双孢菇如何覆土?
覆土是双孢菇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当双孢菇的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就可以及时覆土。
覆土材料的制作:
(1)土壤的选择:
覆土材料要求疏松、有持水能力,一般用中性土壤,也可用人工合成的营养土。
目前用泥炭土、水稻土、菜园土较多,但必须是没有化学污染、当年没有施过蘑菇废料的田块。
取15~20厘米以下的土备用,因为15~20厘米以下的土很少有线虫、胡桃肉状杂菌和疣孢霉菌等潜伏性的病虫和杂菌。
(2)制作:
把从田里取回的土放在水泥地上摊开、打碎、晒干、筛去土中的杂质;取当年新鲜无霉变、无虫的砻糠,用0.1%、pH10以上的石灰清水浸泡24小时后捞起,按土、糠3:2的体积比拌匀,再用0.1%、pH8~9的石灰清水对砻糠土调水,一直到手握能成团,撒手能散开的含水标准,制成的覆土材料pH值为7.5左右,土、糠不能分离。
覆土方法:
(1)覆土时间:
以菌丝长满培养料料层时为覆土时间,一般是播菌种后15~20天。
有的为了早出菇,不等菌丝长到底就覆土,在这种情况下,料表的菌丝继续往土层上面生长,而料内的菌丝则往下生长。
由于菌丝分别向两个方向生长,爬土慢,反
而会延迟出菇时间。
(2)覆土方式:
不分粗细土,一次性覆土。
(3)覆土厚度:
3~4厘米为宜,且保持厚度相对一致。
2018年第1期现代园艺肥(参照绿色食品蔬菜施肥标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并且要充分腐熟,以减少致病菌和虫卵的带入。
追肥以腐熟粪尿为主,多元复合肥为辅,防止过多追施氮肥导致徒长。
合理使用微量元素,严格按照标签说明使用浓度和剂量,防止过量引起药害。
沙质土壤要轻施勤施,少量多次;粘质土壤可重施,多施厩肥、堆肥等粗肥作基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
5综合防治病虫害5.1农业防治采用抗虫品种、合理轮作、翻耕整地、清洁田园、适期播种、肥水管理等多种农艺措施,提高蔬菜抗逆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
5.2物理防治应用黑光灯、黄板或糖、醋、酒混合少量药剂诱杀害虫;使用防虫网防虫;覆盖银灰色遮阳网避有翅蚜;保护地可采用“高温闷棚”控制棚室害虫;用温汤或干燥处理蔬菜种子,杀死种子内外附着的病菌;用蓝色膜防除草害。
5.3生物防治用农抗l20防治黄瓜白粉病;用农用链霉素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大白菜软腐病;释放丽蚜小蜂防治棚室的白粉虱;利用毒力蚜霉菌剂防治棚室蚜虫;利用苏云金杆菌制剂防治菜青虫和甘蓝夜蛾等害虫。
5.4化学防治科学使用化学农药,认真执行《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安全间隔期限规定》,不使用DDT 、甲胺磷、甲基异柳磷等剧毒高残留农药。
5.5生态防治应用控温、调温、高温抑菌等生态技术防止病害。
5.6收获依据上述绿色栽培技术管理西芹,667m 2产量平均达6000kg 左右,667m 2收益在5500~10000元之间,不同的年份,西芹的行情不同,经济效益也不同。
(收稿:2017-09-02)彭晓光,男,农艺师,从事绿色蔬菜生产工作。
棉柴覆土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李东起1,田小伟2,韩英1(1惠民县蔬菜办公室,山东滨州251700;2惠民县农业局)根据惠民县棉柴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在食用菌生产上利用棉柴替代麦秸栽培双孢菇,通过覆土技术,每1m 2产量达到13~15kg 。
棉柴;双孢菇;覆土1.2畜禽粪准备双孢菇属于粪草型腐生菌,畜禽粪,如马粪、牛粪、猪粪、鸡粪等,同棉柴一起构成双孢菇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由于棉柴具有质地硬和分解慢的特性,因此,必须添加畜禽粪,这有利于其腐熟分解。
河南农业2016年第5期(上)随着保健潮流的兴起,双孢菇以其特有的营养价值和药用效果,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双孢菇鲜菇蛋白质含量为营养价值是蔬菜和水果的享有“保健食品”和“素中之王”美称。
台前县的双孢菇种植兴起于2010年,并逐年扩大,目前形成了以打渔陈镇田庄村、侯庙镇碱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中心的双孢菇种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左右为宜,覆土的含水量为16%~20%。
菌丝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过干或过湿对菌丝体生长都不利。
(四)空气双孢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因此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五)光照条件双孢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均不需要光,但在一般散射光的条件下还是可以生长的,但不能强光照射。
子实体在阴暗的环境下长得洁白、肥大,若光线太强,长出的子实体5~8,pH pH 值,2 200 尿素1.5m、打孔,料温可达天2~3d 进8,蒸消毒,也可用石灰粉在菇房的门口和地面上均匀地洒一遍,可以起到消除杂菌的作用。
(三)铺料播种发酵好的培养料要趁热进入菇房,铺料厚度25cm 左右,注意铺的时候中间厚边缘薄。
每吨培养料可铺45~50m 2,待料温稳定降至28℃以下时方可播种。
播种量为1.5~2瓶/m 2。
播种时,凡与菌种接触的手、工具都要用0.2%高锰酸钾或0.25%新洁尔灭清洗消毒。
将菌种掰成小块,2/3种块均匀撒在料面,用手将种块翻入料内3~5cm,剩下1/3种块均匀撒在料面,用少量培养料覆盖,要薄,呈若隐若现状,最后料面轻轻拍平。
(四)发菌播种后菇房温度控制在28℃以下,以25~26℃较好,相对湿度控制在75%左右,播种后1~3d 内,关闭门窗,微通风,使菇房保持一定湿度,促进菌种萌发。
3~4d 后,当种块菌丝在料面定植生长时,适当加大通风量,促进菌丝封面和向料内生长。
菌丝长满菌床后就要进行覆土工作了。
(五)覆土当菌丝长至料厚的3/4时,即可覆土。
双孢菇栽培技术要点1 双孢菇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1 温度。
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4℃~32℃,最适温度是22℃~25℃,子实体形成的温度范围是5℃~25℃,最适温度是14℃~16℃。
1.2 湿度。
菌丝体生长期间培养料的湿度保持在60%~6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
子实体发育阶段培养料温度60%~65%,覆土含水量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5%~90%。
1.3 光照。
双孢菇的整个生长过程不需要光,通风口的散射光不会影响它的生长,强光下子实体的品质很差。
1.4 空气。
双孢菇属于好气性菌类,菌丝体、子实体生长过程中都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所以栽培管理中需要良好的通风条件,出菇阶段二氧化碳浓度应控制在0.1%以下。
1.5 酸碱度。
双孢菇宜偏碱性,菌丝体阶段和子实体阶段培养料的pH值在8.0左右,覆土的pH值8.0~8.5,每次采完一次菇适当放点石灰。
2 栽培要点2.1 播种期。
根据各地情况选择播种期,正常情况下把当地秋季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22℃~25℃时作为播种期,培养料建堆日期往前推23d左右。
2.2 菇棚搭建。
一般采用床架的栽培方式,可以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都可以搭建菇棚,也可以利用废弃的厂房农舍进行改建,对菇棚的基本要求就是保温、保湿、通风性能好,便于遮阳,菇棚的大小高低都没有特殊的要求,按东西走向建设,可根据棚内的高度,用水泥柱、木棍或竹片搭起多层的菇床,南北走向搭建姑床的层间距至少要有60cm,床宽为80~90cm,每层都要铺上尼龙网,保持菇床透气,防止积水,每排之间需要留有80cm以上的通道,通风口设在南北两面的墙体上,设在两排菇床之间,由于是多层菇架,从上向下每隔50~60cm得建1个25cm见方的通风口,保证通风换气的效果。
每3~4个菇棚安装一个锅炉,用管道连接到各个菇棚,用来给菇棚加温。
2.3 培养料的选择和配比。
牛粪纯度达到80%以上,因为产量大、来源方便,属于草粪,种植过程中不易产生虫害,晒干的牛粪经过了晾晒,把牛粪中的氨气挥发出去,防止对菇棚内产生污染。
双孢菇的种植方法
双孢菇种植方法如下:
1. 首先准备好菇棚和菇棚内部配套设施,例如水肥输送系统、灌溉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等。
2. 准备好菇种,一般可选择优质的孢子瓶或菇种袋。
孢子瓶一般为无菌状态,可直接撒在菌床上。
菇种袋则需要先打开包装,再将菌种撒在菌床上。
3. 准备好菌床,一般使用腐熟的麦秸或稻草等材料,可选用不同的混合比例。
将材料装进菇盒中,压实并均匀。
4. 撒菇种,将菇种均匀地撒在菌床上,注意不要太密集。
5. 覆土,用腐熟的麦秸或稻草覆盖菌种,压实并均匀。
6. 建好菇棚,控制温度和湿度要求,一般需要保持在18左右的温度和80%以上的湿度。
7. 灌溉,保持菌床湿润,每天需要喷洒2~3 次水。
8. 等待菇批成熟。
大约7~10天左右双孢菇会长出,及时采摘并加强菌床管理,
以便下一批的生长。
以上就是双孢菇的种植方法,种植过程需要注意保持菌床的湿润程度,并严格控制环境温湿度等参数,以保证菇棚内部的稳定性和高产性。
双孢蘑菇覆土技术作者:刘伟,李旭东,李荣霞,张爱萍来源:《新疆农垦科技》 2017年第1期摘要:双孢蘑菇与其它的食用菌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需要覆土。
覆土是双孢蘑菇生产中重要的措施,即在双孢菇培养料表面覆盖一层土粒,以用来防止培养料中的水分过度蒸发,稳定培养料的湿度,改善培养料的通气状况,促使菌丝体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
土粒对菇体能起到支撑作用,覆土层中有臭味假单菌,从而促进双孢蘑菇子实体的大量形成。
本文介绍了双孢蘑菇覆土的作用和种类及覆土时的注意事项及管理要点。
关键词:双孢蘑菇;覆土;菌丝;泥炭土兵团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从2 0 1 4年开始进行温室双孢蘑菇试验示范,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团场的多元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过几年的实践,证实了覆土是双孢蘑菇栽培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技术环节,现总结如下。
1 覆土作用双孢蘑菇与其它的食用菌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需要覆土。
覆土的主要作用是能蓄积水分和养分,供给双孢蘑菇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及其它矿质元素:覆土可以提高培养料中C02的浓度,促使菌丝由高向低C02浓度的菌丝土层上部生长,促进子实体的形成:覆土中含有某些有益细菌(臭味假单孢杆菌)的活动,其代谢产物含有多种激素,能刺激蘑菇子实体的形成,覆土还具有支撑子实体、降低渗透压等作用。
因此,菌丝长满培养料层就需要及时覆土。
而覆土种类的选择、土层厚度、覆土时间及覆土后的水分调节,对蘑菇生长的疏密、肥瘦、转潮快慢起着重要的作用[1],故需要认真对待。
2覆土的种类覆土材料要求疏松柔软,吸水性强,持水力高。
常用覆土有粗细之分,粗土粒直径1,5~2,1 cm.偏松,多孔,吸水和保水性好,便于菌丝长入内部。
细土粒直径0.4~0.7 cm,偏粘,喷水不板结,水容易流向粗土。
常用的覆土有泥炭土、砻糠田土、营养土。
因为泥炭土有以下特点:持水率高、持水能力强,可提供充足的水分,提高产量与质量:良好的空隙度,适于菌丝在覆土中充分生长,可提高出菇密度:良好的团粒结构,不板结,耐反复喷水,可提高产质量的持续性[2],所以目前团场职工都选择泥炭土作为覆土材料。
双孢菇对覆土的要求有哪些
双孢菇为覆土出菇型食用菌,不覆土不出菇。
1.覆土的要求。
国外多用泥炭土,持水透气,是蘑菇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国内多采用农田土。
即取农田l0-20厘米以下的半活性、半生的土。
据实践经验,沙土、胶泥土、河堤土、贫瘠土、盐碱土均不能用。
播种以后,应立即开始准备覆土,不可拖延。
每100平方米栽培面积应准备3-4立方米土。
覆土使用前要做处理。
方法是用3%甲醛和l%的敌敌畏等杀虫剂进行消毒,杀虫,边翻边喷,然后覆膜消毒24小时,揭膜后,每1-2天翻一次,共翻3次,以便去除药昧。
覆土水分应达到手握成团、落地即散的程度,pH值7.5为准。
2.覆土方法。
适宜的覆土时间,~般在播种后第15-20天,菌丝发到2/3-4/5时。
覆土前把菌床再轻压~下,整平。
覆土放好后再用木板刮平,切不可把覆土层压实。
如果菌床高低不平,应随高就高,随低就低,不能用土找平。
厚度一般以3-5厘米为宜。
3.覆土后的调水管理。
覆土后一般在1周内不再调水。
但是,如果土层达不到手捏能扁、手握能圆、又不粘手的程度,必须在2-3天内把土层调足水分,以达到上述程度。
如果土层pH值低于7,可用0.1
石灰水调节。
但是,不管如何调水,都绝对不允许让水渗到下边菌料层。
双孢菇栽培的覆土技术要点
佚名
【期刊名称】《青海农牧业》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覆土是双孢菇生产所特有的一项技术措施。
覆土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料表面应保持干燥,如果料面过湿,应进行通风。
【总页数】1页(P)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6
【相关文献】
1.双孢菇栽培覆土技术的研究 [J], 徐开奎;朱元庆
2.不同比例沼渣作为覆土材料栽培双孢菇试验 [J], 潘雪姣;李志明;陈青君;刘宇;王守现
3.粉炉灰配制覆土材料栽培双孢菇技术 [J], 朱淑云;张红玲;林淑敏;王福忠
4.双孢菇栽培的覆土技术要点 [J],
5.棉柴覆土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 [J], 李东起;田小伟;韩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孢菇栽培的覆土技术要点
覆土是双孢菇生产所特有的一项技术措施。
覆土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料表面应保持干燥,如果料面过湿,应进行通风。
(2)要检查是否有杂菌和害虫,一旦发现,必须采取措施。
(3)料面要进行一次“搔菌”,即用手抓一抓培养料,然后再整平,使料面的菌丝断裂成更多的菌丝段。
(4)覆土前应检查菌丝是否长到料底,如果没有,待菌丝长到料底再进行覆土。
(5)覆土材料和蘑菇产量密切相关。
北方泥炭土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用泥炭土做覆土材料。
或用稻糠(麦糠)、细土为覆土材料,比例为1:20,稻糠(麦糠)用1%石灰水浸泡24小时,捞出后与泥土混拌均匀,堆闷一夜。
覆土材料使用前要喷洒5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80%的敌敌畏乳油160倍液杀菌、杀虫,含水量为40%左右,以手握成团,落地既散为宜,pH值为7.5~7.8,喷药后用薄膜覆盖24小时,用时再重新翻拌一次。
覆土时先在料面覆盖2~2.5厘米,要求厚薄均匀一致,平整。
待菌丝在土层中扭结成线状菌丝时,在土层上面再盖一层1厘米厚的细土。
第1页共1页。
双孢菇覆土技术要点
一、覆土时间:待菌丝长到床底,竹竿两侧并明显见白色菌丝时,方可覆土。
二、覆土前准备:
1. 覆土原料配方:100m2种植面积用土
2.5m3(约3吨)、石灰100斤、谷壳150斤、多菌灵1斤、钙镁磷肥50斤。
2. 覆土原料准备:覆土前三天,取地表20cm以下土,剔除石子等杂物,铺成80cm厚;然后将石灰、钙镁磷肥、多菌灵、谷壳均匀洒在上面,用锄头翻土1次,混合均匀,再挖穴灌水,浸1天后直至湿度均匀一致,边翻边用锄头搓,使谷壳与土充分掺合,谷壳表面明显有土沾附,用铁锹铲到一起形成一个堆,第二天覆土备用。
3.床面整理:覆土前一天,用手将菇床料面轻轻搔动、拉平,再用木板或手将料面整平整(床面仍然呈瓦背形),以便覆土厚度均匀一致。
三、覆土
1. 先按每350㎡用天王(100毫升装)和螨帮(80毫升装)各1瓶混合后,兑水350—400斤均匀喷洒在培养料上;再将葡萄糖(4-5斤/100m2)用细砂混合均匀后洒在培养料上。
2. 用钉耙很薄很薄地抓堆置的土,将大坨抓散,再抓到小撮箕里,双手掂撮箕从每个床宽的中线向床沿簸撒,一般簸3-4下到床沿,然后用手将表面抹平,不可按压,以免土层板结。
3. 覆土厚度:2.5-3cm
4. 从顶层到底层依次覆土,若土掉在地上可以捡起再用。
5. 土含水量:半干半湿,用手捏可成团,撒地可散。
四、覆土后管理
1. 当天覆土后,当晚关窗一晚,第二天8-10点开窗,洒水5-7斤/m2,然后通风4天4夜,再在下午洒水1斤/ m2,晚上10点关窗,以后不再开窗直至菌丝长到土面(约7-8天)。
2. 菌丝长到土面后,及时补细土直到看不到菌丝为止,关闭门窗直至菌丝长出细土表面(约7-8天)。
所用细土为上次覆土剩下的,在覆土前三天应喷湿,湿度与上次覆土湿度一样。
若重新取土,同样按比例加谷壳、钙镁磷肥、多菌灵、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