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的栽培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58
双孢菇种植技术_双孢菇种植技巧大家知道怎么种植双孢菇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双孢菇种植的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双孢菇的种植技术建造菇棚1、简易地棚式:说明:实验性种植,100-200平方,投资3000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以前种植蔬菜的简易小棚,不搭设立体棚架,直接地面栽培。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一次性备料成功,不要二次发酵。
第三步:直接购买栽培菌种,9月初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2、塑料大棚式:说明:实验性种植,500平方左右,投资2万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以前种植蔬菜塑料大棚,搭设立体棚架,每层高60厘米。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使用二次发酵技术。
第三步:直接购买栽培菌种,9月初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3、旧房屋改造式:说明:实验性种植,根据房屋高度搭设立体棚架,根据种植面积计算投资金额,一般每平方30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废旧厂房、废旧农舍、废旧地瓜大屋窖、废旧防空洞等,根据实际情况搭设棚架,每层高60厘米。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使用二次发酵技术。
第三步:直接购买栽培菌种,9月份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4、标准菇棚式:说明:建设框架式温室大棚或者房屋式菇棚,属标准化、规模型模式。
第一步:聘请技术员,设计生产方案和管理方案。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实行二次发酵技术。
第三步:由技术员自己生产栽培种,9月份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5、企业化生产模式:说明:属资金雄厚的或者国家投资的项目,可以不分季节实现全年种植。
第一步:聘请技术员,设计生产方案和管理方案。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机械化备料上料。
第三步:标准化生产菌种,采取控温方式,全年工厂化栽培。
菇棚管理棚温过高或过低,含水量过大、渗水、菌丝自溶、盲目用药、菌丝生理不成熟等,均可导致不出菇。
温度降至8℃以下时一般不再出菇,采取生火炉等方式加温也无法满足正常出菇时,应进入冬季管理阶段。
双孢菇的栽培技术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类,也是市场上最常见的蘑菇品种。
双孢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同时生长速度较快,容易栽培。
下面是双孢菇的栽培技术要点。
1.培养基准备双孢菇的培养基主要是由牛粪、蘑菇渣、秸秆等有机物组成。
首先将这些原料进行堆堆发酵,使其温度可以达到50-65℃,并保持在这个范围内发酵10-15天。
发酵完成后,将堆料整理平整,制成层叠的菌棒。
2.菌棒灭菌将菌棒放入大型高温灭菌锅中,将锅内的温度升至110-120℃,保持2-3小时以杀灭有害细菌和真菌,为真菌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3.菌棒接种将灭菌的菌棒移入接种室进行接种。
接种一般采用稀缩孢子悬液或菌丝糊进行。
悬液和菌丝糊的制备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以防止杂菌的侵入。
将接种好的菌棒放在栽培箱中,然后进行下一步的栽培。
4.栽培环境控制双孢菇的栽培一般需要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的控制。
菌棒接种后,将栽培箱放置在温度为22-25℃、湿度为80-90%的环境中。
保持适当的湿度可以促进双孢菇的生长,同时避免过高的湿度对真菌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双孢菇对光照的需求不高,一般在栽培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半阴暗状态即可。
5.喷水保湿双孢菇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保持适当的湿度有助于真菌的正常生长。
在栽培过程中,可以定时进行喷水保湿,但避免过多的水分积聚。
当发现菌体表面有结露时,应立即停止喷水。
6.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双孢菇栽培中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排除污浊的空气和增加新鲜空气的流通,可以提高菌丝生长的环境。
在栽培箱中设置通风口,定时进行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7.收获和储存双孢菇一般在菌棒接种后的20-25天左右可以开始收获。
当菌盖完全展开,并且菌褶开始裂开时,说明双孢菇已成熟。
收获时应将整个菌盖割下,避免菌丝破损。
收获后的双孢菇可以用湿纸巾包裹,放入塑料袋中进行冷藏保存。
总结:双孢菇是一种较容易栽培的食用菌类,只需要进行一定的环境条件控制,就可以获得丰收的成果。
双孢菇栽培技术范文双孢菇,也称为双孢蘑菇或香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滋补功效,是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食材之一、双孢菇的栽培技术相对简单,适合初学者和家庭农场进行种植。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双孢菇的栽培技术。
一、选址和准备工作1.选址:双孢菇适合在通风、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地方栽培,可以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距离市区和交通方便的地方更为方便管理。
2.土壤准备:双孢菇适合在腐殖质丰富、透气性好的土壤中生长,栽培地的表面需要平整,干燥,无积水情况发生。
3.土壤处理:在选址后,需要对土壤进行处理,除去杂草、杂物等,保持土壤表面的干燥和清洁。
4.棚屋搭建:为了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搭建简单的棚屋,调节室内的温湿度、光照,保证双孢菇的生长需求。
二、材料准备1.菌包:可以购买现成的双孢菇菌包,也可以自己制作,一般以木屑、麸皮、麦麸等为主要原料。
2.发菌液:可以购买现成的双孢菇发菌液,也可以自己进行培养。
3.其他材料:培养袋、菇床、灯具、喷雾器、温度计等。
三、种植方法1.发菌:将双孢菇发菌液滴在灭菌后的菌床上,进行培养,待菇丝生长均匀覆盖整个菌床时,即可进入下一步。
2.菌包铺设:将发菌液覆盖好的菌床上,铺设上准备好的双孢菇菌包,均匀摊开。
3.封包:用覆膜将菌包完全包裹,再用针在膜上打孔,保证适当的透气性。
4.培育:将封好的菌包放入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中,注意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5.管理:每天早晚浇水,保持菌包适度湿润,半个月后即可出菇。
6.采摘:当双孢菇的盖伞充分展开后,即可采摘,注意尽量将白菇连根拔起,不要破坏根部。
四、注意事项1.温度控制:双孢菇的适宜温度为20-26摄氏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双孢菇的生长。
2.湿度控制:双孢菇培育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度湿润,但不要过湿,以免出现霉菌生长。
3.光照控制:双孢菇对光照较为敏感,适宜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培育。
4.防虫害:定期检查双孢菇的生长状况,及时清除病虫害,避免对双孢菇的生长造成影响。
双孢菇的种植方法双孢菇菌肉肥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磷、铁、钙,同时味道鲜美,深受大众的喜爱,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双孢菇的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双孢菇的种植方法一、双孢菇的特性。
双孢菇(俗称圆蘑菇、洋蘑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我国北方地区气候比较适合其生长,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养料:合理的养料配方是获得高产的一个重要条件。
双孢菇是一种腐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配料时,在作物秸秆(麦秸草、稻草)中除加入适量的农家粪(如牛、羊、马、猪、鸡和人粪尿等),还须加入适量的氮、磷、钾、钙、硫等无机养分。
温度:双孢菇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为4-32℃,最适温度为22-25℃;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为5-25℃,最适温度为14-18℃。
湿度: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左右为宜,覆土的含水量为16-20%。
菌丝体生长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子实体生长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过干或过湿的环境对菌丝体生长都不利。
酸碱度(pH):双孢菇生长环境宜偏碱性,偏酸对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都不利,而且容易产生杂菌。
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是5-8,最适为7-8,进棚前培养料的pH值应调至7.5-8,土粒的pH值应在8-8.5之间。
每采收完一期菇后喷施加入少许石灰的石灰水用来保持pH值和抑制杂菌滋生。
空气:双孢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因此要有良好的通风环境。
光照:双孢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均不需光照,在一般散射光的条件下可以生长,但不能强光照射。
子实体在阴暗的环境下长得洁白、肥大,若光线太强,长出的子实体表面硬化且容易畸形,导致商品价值差而产生损失。
双孢菇鲜食最佳,不宜久放,规模种植时可做成罐头出口换汇。
大面积发展双孢菇,必须考虑深加工问题,否则产品积压变质就会造成损失。
二、牛粪的准备。
种植双孢菇用的牛粪以干牛粪为好,牛舍建设的时候,后墙面留有出粪口,堆放粪便的地方为水泥地面,向外倾斜,外侧开沟以便清理牛舍的时候让牛粪和牛尿初步分离,牛粪成堆,牛尿流向沼气池。
林下双孢菇栽培技术林下双孢菇栽培技术是一种在森林下种植双孢菇的方法,它可以利用森林废弃物,如枯落的树叶、树枝等,为双孢菇提供养分和生长环境。
这种栽培技术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森林资源,还可以提供可持续的农产品供应。
1. 选择合适的森林:选择栽培双孢菇的森林,通常选择阴湿、有遮荫的森林地区。
这样可以为双孢菇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2. 收集森林废弃物:收集森林废弃物,如枯落的树叶、树枝等,作为双孢菇的床料。
床料要充分腐熟,以提供足够的养分。
3. 制备菌种:选择优质的双孢菇菌种,进行培养和繁殖。
通常的方法是将菌种培养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然后进行无菌装瓶保存。
4. 准备菇床:将收集到的森林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加入适量的菌种。
菇床的厚度通常为20-30厘米,宽度和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5. 菇床管理:保持菇床的湿润和适宜的温度,通常保持在20-25摄氏度。
定期喷水保持菇床的湿度,避免菇床变干。
6. 菌丝生长:培养菌床后,菇丝会在菌床内扩散生长。
菌丝生长期通常为1-2周,这个阶段需要维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条件。
7. 露头生长: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后,会形成小菇头。
此时需要控制适宜的温湿度,增加光照以促进菇头生长。
8. 采摘和贮存:菇头逐渐长大后,可以采摘。
采摘时应小心,不要伤害菇床和菇丝。
采摘后,将菇头用适当的方式贮存起来,以保持新鲜度。
以上就是林下双孢菇栽培技术的主要步骤。
这种栽培技术简单、易于实施,并且不需要大面积的土地,适合一些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
它还可以增加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益,提供可持续的农产品供应,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这份双孢菇的栽培技术太详细了!一、栽培季节栽培季节应根据双孢蘑菇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进行合理安排。
选择播种期是以当地昼夜平均气温能稳定在20~24℃,约35天后下降到15~20℃为依据的。
因双孢蘑菇属偏低温型菌,故播种期多安排在秋季,大部分产区在8月中旬~9月上旬播种。
栽培季节过早,前期温度高,容易发生病虫害;栽培季节过迟,播种后发菌慢,出菇迟,影响产量。
二、菌种制备根据播种时间推算出适宜的制种时间,以保证栽培使用的菌种有适宜的菌龄。
双孢蘑菇母种15天左右可长满试管斜面;原种和栽培种约40~45天长满菌瓶或菌袋。
为了使菌丝充分生长,一般要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延长培养7天左右。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栽培的双孢菇品种,且品质好、产量高、抗性强,菌丝生长旺盛。
三、菇房及床架设置双孢蘑菇栽培可以利用闲置民房、山洞、防空洞、半地下室、塑料大棚等。
菇房一般坐北朝南,有利于通风换气,能提高冬季室温和减少西晒。
菇房面积在150~200平方米为宜,过大不利于管理,通风换气不均匀,温湿度难以控制;过小则利用率不高,不经济。
菇房应具有保温、保湿、通风、易于防治病虫害、蔽光等特点。
菇房顶部及墙面上、中、下要设通风口,地面和墙壁要光滑,易于清洗、消毒。
菇房内可放置木板、竹片或钢筋结构的多层床架,每层之间高为60~70厘米,底层距地面20厘米以上,顶层距房顶要大于lm,菇床宽1.3~1.4米,床与床之间和床与墙壁之间要留70~80厘米的过道。
栽培前要对菇房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石灰浆、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进行涂、喷,有条件的菇房可通入蒸汽进行高温、高湿杀菌杀虫,也可利用在菇房中进行二次发酵时的高温对菇房进行杀菌、消毒。
四、原料及配方(一)原料可用于栽培双孢蘑菇的原料很多,可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原料。
主要原料有稻草、麦秸、玉米秸、牛粪、马粪、鸡粪、猪粪、羊粪等;辅料主要有各种饼肥、石灰粉、石膏粉、尿素等。
粪便要晒干捣碎后使用,湿粪便不易发热,堆肥质量不高;稻草、麦秸等要晒干并切成5~10厘米的小段,玉米秸达成2~3厘米的小段,饼肥要粉碎。
大棚双孢蘑菇标准化栽培技术双孢蘑菇,又称白蘑菇,是世界栽培最广、产量多、消费普遍的一种食用菌,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商品,它为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一、双孢蘑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营养:双孢蘑菇属腐生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发育所需碳源、氮源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全部来源于培养料。
2、温度:双孢蘑菇菌丝生长温度6-32℃,适宜生长温度22-24℃;子实体生长温度5-22℃,适宜生长温度13-18℃。
3、水份:培养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60%左右,湿度太高(含水量超过68%)或太低(低于50%)时,菌丝不吃料。
菌丝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0%。
空气湿度过大或于干燥,都不利于双孢蘑菇生长。
盖土含水量应控制在18-20%。
4、空气:双孢蘑菇是好气性真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氧气,所以生长阶段应注意通风换气。
5、光照:双孢菇整个生长阶段不需要光,出菇期间,阴暗环境菇体洁白、品质好。
6、酸碱度:双孢蘑菇生长的酸碱度范围在PH值5-8,最适PH值是6.5-7.0,盖土PH值为7-8,培养料PH值为7-7.5,可抑制杂菌生长。
二、选择优良蘑菇品种品种对蘑菇产量影响很大,要求丰产性好、质量好、菇色白、菇形园整、柄短而粗,不易开伞、质地嫩脆有弹性、抗性强,在较高较低温度下都正常结菇、抗病性亦较强的品种,目前我市种植主栽品种为AS2796,国内种植其它品种有176、浙农系列等。
三、培养料堆制技术(一)培养料的种类1、堆肥中的主料:主料是农业生产中的副产物,如稻草、麦秸、玉米秸、花生藤、苕藤等都可以用来种蘑菇。
人、马、牛、猪、羊、鸡、鸭等动物的粪便都可用作种蘑菇的粪肥,主料约占堆肥总量90-95%。
2、堆肥辅料:主要补充主料中不足的营养成份,调节C/N比,改善培养料PH值。
主要包括有机肥、化肥、如饼肥、化肥主要是N肥,如尿素、碳铵、复合肥等,磷肥有过磷酸钙,其它矿物石膏粉石灰等。
双孢菇栽培技术双孢菇是一种重要的食用菌,具有高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逐渐受到大众的青睐。
在栽培技术上,双孢菇与其他菌种有很大的区别。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双孢菇的栽培技术。
一、菌种选择双孢菇的菌种有两种:黑曲霉和白曲霉。
黑曲霉适合于夏季和秋季的栽培,而白曲霉则适合于冬季的栽培。
在选择菌种的时候,要选择符合当地气候条件的适宜菌种,以取得更好的栽培效果。
二、菇棚选址在选址时要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土地疏松,排水好的地方。
避免选用低洼潮湿的地方,以免导致腐败和生长缓慢。
三、基质制备双孢菇的基质制作需要选用优质材料,并进行消毒。
目前比较常用的基质有玉米秸秆、稻草、麦秸秆等。
在制作基质的过程中,需要将材料进行切割、排水、加水等步骤,以保证材料的透气性和含水率。
四、菇种接种在接种前,要先将玉米秸秆等基质材料加工处理好。
接种时,选择高活力的菌种进行接种,并控制好接种量和接种深度。
接种后要密封基质,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五、生长环境控制在生长环境方面,双孢菇的生长需要温度在24-28℃之间,相对湿度在80%-85%之间,光照时间为12-16小时。
同时,还要做好通风和空气湿度的控制,以保证菇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六、菇体采收在菇体生长期间,需要进行定期的观察和管理,适时进行菇体采收和处理。
采摘后的菇体应及时清理和消毒,以避免病虫害的侵染和腐败。
七、总结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双孢菇栽培技术需要注意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菌种选择、基质制备、菇种接种、生长环境控制、菇体采收等等。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好了环境和管理,才能取得更好的栽培效果,并且取得更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