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DA环”理论在美军决策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5
第2期 縛嗜巧似爱礞私V 〇l . 16 No .22021 年 2 月 Journal of CAEIT Feb . 2021doi : 10.3969/j.issn. 1673-5692.2021.02.015美军联合全域指挥控制发展浅析李硕K2,方芳“2,李祯静口,李晓文3(1.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41;2.中国电科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北京100041;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7)摘要:为应对未来大国高端对抗,美军认为必须在各军种和各作战域开展协同作战,通过跨域无缝的指挥控制实现高效的进攻和防御效果。
为此,2019年,美参联会提出建设联合全域指挥控制 (JADC2)能力,并从作战条令、系统研制、技术开发和演习试验等各个层面积极开展能力建设。
文中分析美军联合全域指挥控制的发展背景、内涵特点、发展态势、可能影响及美各军种推进联合全 域指挥控制建设的相关工作及取得的进展。
关键词:联合全域指挥控制;指挥控制;美军;联合全域作战中图分类号:E 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5692(2021 )02-197名6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US ArmyJ s Joint All-DomainCommand and ControlL I Shuo1', FANG Fang1', L I Zhen-jing1', L I Xiao-wen3(1. China Academy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100041 , China ;2. CETC Research Center for Development and Strategy, Beijing 100041, China ;3. The 281,1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Nanjing 210007, China)Abstract : To address future high-end warfare between great powers, U. S. Army believes it must conduct joint operations across all services and domains to produce efficient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effects through all-domain command and control. Therefore, in 2019,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proposed Joint All-Domain Command and Control (JADC2) , and has actively builded capabilities at all levels, including operational doctrine, system develop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field testing. This paper provides a thematic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development posture, possible impact, and related efforts of the U. S. military services on JADC2.Key words : joint all-domain command and control (JADC2) ; command and control ; US army ; joint alldomain operations (JADO)〇引言指挥控制是联合作战的核心,是决定部队组织 形式和作战样式的逻辑线。
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先进武器装备体系与伊拉克军队落后的武器装备体系间的整体对抗结果,充分展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武器装备体系对战争胜负的重要影响。
促使各国军队认识到,加强武器装备体系建设已成为武器装备发展的重中之重。
长期以来,美国在武器装备体系建设研究领域不断推陈出新,提出各种理论方法,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oDAF )即为这些研究成果之一,目前,它已成为美国武器装备体系结构研究工作的最重要成果。
一、美军武器装备体系结构的开发1.武器装备体系结构概念武器装备体系是指在军事战略的指导下,为发挥武器装备的最佳作战效能,由功能上相互联系、性能上相互补充的各种武器系统,按一定结构关系和数量比例综DoDAF 及其在美军武器装备体系结构开发中的应用DoDAF and Its Apply to U.S Army Weapon and EquipmentSystem-of-systems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谢志航冷洪霞作者简介:谢志航,男,高级工程师,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610041冷洪霞,女,副研究馆员,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610041摘要:文章主要针对美军武器装备体系结构开发理论的发展历程及最新版的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oDAF2.0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DoDAF 在美军作战需求体系结构开发中的应用。
关键词:DoDAF 武器装备体系结构联合作战美军中图分类号:E3/7-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547(2011)04-0025-07防暴动能弹侵彻靶板仿真2011年第4期总第269期国防科技2011年第4期第32卷第4期国防科技合集成的更高层次的武器装备系统。
而武器装备的体系结构是指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从总体上描述武器装备的构成要素、各要素的地位与相互联系,以及制约它们的原则和指南,用以指导武器装备的采办。
ooda作战理论OODA作战理论是由美国空军少将JohnBoyd提出的。
他提出了一套战斗思维模型,旨在通过快速做出决策,快速发现和分析情况,让武装力量比对手先进入纷争支配地位,最终取胜。
OODA作战理论分为四个步骤,即观察(Observe),思考(Orient),行动(Decide)和行动(Act)。
Boyd在讨论中强调,要比对手先进入决策过程,从而获取有效的优势。
首先,观察是收集和研究有关情况的过程,以了解敌方的立场、目标、动机和思想。
察需要精确、准确、及时的信息,这样才能获得有效的洞见,发现敌方潜在弱点,为作战组织和规划提供情报依据。
其次,思考是确定对方的行为趋势,把自己思考的结果作为对方行动的前提,以制定有效的战术和策略的步骤。
思考的重点是根据敌人的行动,掌握他的意图,有针对性地回应。
第三,决策是根据思考的结果,确定有效的行动计划,并实施作战的过程。
策的核心是捕捉到机遇,理清关键点,积极应对突发情况,有把握地做出决断。
最后,行动就是实施决策,为实现全面胜利而努力的过程。
动需要合理调整行动策略,把握机会,把运筹帷幄和实施学习结合起来,尽快达成计划目标。
OODA作战理论是一个系统化的战术思维模型,它鼓励快速发现、分析情况,以及及时作出决策并行动,即快速推动决策周期而获得优势。
OODA作战理论的核心是快速进入纷争,及时采取行动,比敌方先有所行动,通过快速迭代以获得优势。
利用OODA作战理论,人们可以有效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的战争环境,把握机会,以较快的时间比对手快一步,做出有利的决策,取得全面的胜利。
OODA作战理论也可以用于其他领域,比如商业环境中的竞争,用来快速把握机会,取得竞争优势。
因此,OODA作战理论不仅是一个有效的战术思维模型,而且也是一种优化决策的有效方法。
过迅速的观察、快速的思考、及时的决策和实施,人们可以获得有利的优势,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
五环理论海湾战争后,美空军约翰·A·沃登上校提出了“五环打击目标”选取理论,即,第一环是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第二环是生产设施,包括石油、电力、军工设施及其相关企业;第三环是基础设施,包括机场、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部队使用的各种军用基础设施以及部分相关企业;第四环是民心,包括与作战有关的军事与非军事人员;第五环是野战部队,包括防空系统、军营、坦克部队等。
在随后的“沙漠之狐”行动、科索沃战争和“持久自由”行动中,美军选取打击目标时,都遵从了“五环打击目标”选取理论。
而在这次战争中,美英联军一反“常规”,把精确打击的手段,演变为“斩首战术”的实际行动,突破了自己的“五环理论”,对伊拉克的机场、桥梁、电力、重要工厂、重要交通线等基本上没有列入打击目标范围,有些基础设施不但没有打击,还进行了保护,只把精确打击的主要矛头紧紧锁定包括萨达姆及其家族在内的伊拉克高层领导人,对其住所、官邸、办公室和军事要点等实施了一轮又一轮袭击,企图从肉体上消灭伊拉克的政治领导集团,从而使战争进程极大缩短,效率大大提高。
近年来,随着精确打击能力迅速提升,美军逐步具有对全球范围内任何一点进行打击的能力,于是如何选择打击目标以提高精确打击效果成为美国军事理论界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五环”理论便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迅速进入美军的决策,为美军在近几场局部战争中选择打击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环”理论的提出1986年,美空军上校约翰·沃顿在《空中战役:制定作战计划》一书中提出,在美军具有高技术空中优势的情况下,打击目标应首先选择敌人最脆弱的重心——统帅指挥机构和支撑战争的经济目标。
突出这两点最有可能取得决定性效果并迅速结束战争。
基于这一思想,他提出了著名的“五环”理论。
“五环”理论的基点在于:把敌人看作一个系统。
系统由各个部分组成,从而形成一定的结构,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因在系统结构中处于不同的位置而发挥不同的作用。
odeb过程-回复什么是odeb过程?Odeb是一种系统工程方法,也被称为观察、规划、解释和设计(Observe, Orient, Decide, and Act)过程。
它最初是由美国空军军官约翰·波登·博伊德(John Boyd)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期开发的。
该过程的核心思想是融合迅速的观察、准确的判断和及时的行动,以优势地应对变化、不确定和复杂环境中的问题。
Odeb过程通常被用于军事战略、法律执法、企业管理和创新等领域,以帮助团队和组织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优势。
观察(Observe)Odeb过程的第一步是观察。
这意味着收集和分析与特定问题、情境或环境相关的信息。
观察阶段要求我们保持警惕,并积极主动地获取和理解所需的信息。
这可以通过收集数据、进行市场调研、与相关利益相关者交流或通过对过去经验的回顾来实现。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识别和理解问题的本质,并开始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概念。
观察的目标是收集足够的信息,以形成一个准确的问题表述。
规划(Orient)一旦我们对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下一步是进行规划。
在规划阶段,我们要评估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并制定达到所需目标的最佳策略。
规划涉及识别和分析利益相关者,评估可能的风险和机会,并建立一个可行的路径来解决问题。
在这个阶段,我们还要考虑到环境的变化和动态,以便在实施决策时能够做出调整。
解释(Decide)在规划阶段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决策了。
决策是根据我们观察和规划的结果作出的选择。
在做出决策之前,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利益相关者的意见、资源和能力的可用性、风险和机会等。
决策必须基于准确的信息和有效的分析。
它还需要考虑到团队或组织的长远利益和目标。
决策的关键是能够在迅速和灵活地调整中保持准确性和决断力。
行动(Act)最后一个阶段是行动。
一旦我们做出了决策,我们就要实施计划,并采取必要的行动来解决问题。
在行动阶段,我们应该着眼于结果并持续地监测进展。
在ooda环中的作战单元术语如何在OODA环中的作战单元术语中取得优势封面图片:(可以自行选择适合的图片,可以是一张描绘战争场景的图片)导语:在军事领域中,战争是一个相互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了解和应用OODA环理论是取得优势的关键之一。
OODA环理论是由美国空军军官约翰·博伊德提出的,主要用于描述和分析战斗中的决策循环。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讨论在OODA环中的作战单元术语,探索如何通过优化作战单元的运行,获取最大的战术优势。
一、作战单元的定义作战单元是指在战斗中具有特定任务和作战能力的组织单位。
它可以是一个小分队、一个连队、一个营或一个旅,甚至可以是更大的单位。
作战单元的大小和复杂性取决于具体的战斗任务和战斗环境。
无论大小,作战单元的关键是通过执行战斗任务来实现整体战斗目标。
二、OODA环中的作战单元术语在OODA环理论中,作战单元面临着不断适应和反应的挑战。
以下是在OODA环中常用的作战单元术语:1. 观察(Observe)观察是指作战单元获取、收集和分析有关敌方、友方、环境和任务的信息。
观察包括使用各种情报收集手段,如传感器、侦察和情报网络等。
观察的目的是了解敌方的意图、行动和弱点,以便制定合适的战术和执行相应的行动。
2. 导向(Orient)导向是指作战单元根据观察到的信息,理解和解释当前的战斗情况。
导向还包括对敌方行动、敌方意图和己方能力的评估。
通过导向,作战单元能够形成战术上的方向和目标,并能够调整和更新战术计划。
3. 决策(Decide)决策是指作战单元根据观察和导向的结果,制定并选择合适的战术行动方案。
决策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敌方强度、己方资源和战场环境。
决策是在时间和不确定性的压力下做出的,因此需要快速、准确和灵活的反应。
4. 行动(Act)行动是指作战单元执行制定的战术计划和行动方案。
行动包括各种军事行动,如进攻、防御、追击和撤退。
行动需要具备快速、协调和决断的能力,以有效地对抗敌方并实现战术目标。
五环理论海湾战争后,美空军约翰·A·沃登上校提出了“五环打击目标”选取理论,即,第一环是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第二环是生产设施,包括石油、电力、军工设施及其相关企业;第三环是基础设施,包括机场、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部队使用的各种军用基础设施以及部分相关企业;第四环是民心,包括与作战有关的军事与非军事人员;第五环是野战部队,包括防空系统、军营、坦克部队等。
在随后的“沙漠之狐”行动、科索沃战争和“持久自由”行动中,美军选取打击目标时,都遵从了“五环打击目标”选取理论。
而在这次战争中,美英联军一反“常规”,把精确打击的手段,演变为“斩首战术”的实际行动,突破了自己的“五环理论”,对伊拉克的机场、桥梁、电力、重要工厂、重要交通线等基本上没有列入打击目标范围,有些基础设施不但没有打击,还进行了保护,只把精确打击的主要矛头紧紧锁定包括萨达姆及其家族在内的伊拉克高层领导人,对其住所、官邸、办公室和军事要点等实施了一轮又一轮袭击,企图从肉体上消灭伊拉克的政治领导集团,从而使战争进程极大缩短,效率大大提高。
近年来,随着精确打击能力迅速提升,美军逐步具有对全球范围内任何一点进行打击的能力,于是如何选择打击目标以提高精确打击效果成为美国军事理论界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五环”理论便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迅速进入美军的决策,为美军在近几场局部战争中选择打击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环”理论的提出1986年,美空军上校约翰·沃顿在《空中战役:制定作战计划》一书中提出,在美军具有高技术空中优势的情况下,打击目标应首先选择敌人最脆弱的重心——统帅指挥机构和支撑战争的经济目标。
突出这两点最有可能取得决定性效果并迅速结束战争。
基于这一思想,他提出了著名的“五环”理论。
“五环”理论的基点在于:把敌人看作一个系统。
系统由各个部分组成,从而形成一定的结构,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因在系统结构中处于不同的位置而发挥不同的作用。
包以德循环(OODALoop)包以德循环(OODA Loop)什么是包以德循环?包以德循环的发明人是美国陆军上校约翰·包以德(John Boyd),凭借他战斗飞行员的经验和对动力机动性的研究,发明了这一理论。
尽管包以德循环的发明纯粹是军事目的,但是这一理论同样能够应用于残酷的商战。
最初,他运用OODA循环来阐述的是空对空的飞行搏击中克敌制胜的战术,但是,在他职业生涯的最后几年,他把OODA 循环阐发为一种战略,一种让敌人心理瘫痪的战略。
OODA是observe(观察)、orient(调整)、decide(决策)和act(行动)的缩写。
对一个参加空对空战役的飞行员来说,它意味着“杀人还是被杀”。
包以德循环的基本观点OODA循环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武装冲突可以看做是敌对双方互相较量谁能更快更好地完成“观察—调整—决策—行动”的循环程序。
双方都从观察开始,观察自己、观察环境和敌人。
基于观察,获取相关的外部信息,根据感知到的外部威胁,及时调整系统,做出应对决策,并采取相应行动。
“调整”步骤在整个OODA循环中最为关键,因为如果敌人对外界威胁判断有误,或者对于周围的环境理解错误,那么必将导致方向调整错误,最终做出错误决策。
包以德认为,敌、我的这一决策循环过程的速度显然有快慢之分。
己方的目标应该是,率先完成一个OODA循环,然后迅速采取行动,干扰、延长、打断敌人的OODA循环。
其中,有一种战术是,进入并操控敌人的OODA循环系统,使敌人对于外界变化无力做出任何反应。
经过一些年的训练和经验,战斗机飞行员可以观察大量的信息,通过调整飞机位置调整自己的处境以战胜敌人。
而决策是其得以生存的关键,分析时的短暂停顿都可能是致命的。
当然敌人的飞行员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但是胜利属于做出最好观察和调整,并做出及时而正确的决策和行动的一方。
对战斗机飞行员来说,掌握OODA循环的一方才能存活。
虽然商务人士不会遇到如此极端的结果,但是今天的CEO们被股东、激进人士、华尔街分析家和有越来越多要求的董事们紧密地审查着,他们是不是也需要依靠OODA循环呢?包以德强调,任何战略都应该着眼于改变和影响敌手的行为,而不是消灭其军事力量。
智能化战争中的OODA环OODA环即观察(Oberve)、判断(Orient)、决策(Decide)以及行动(Act)的循环,它是一个杀伤链的循环周期。
作战中,OODA环越快,就越容易抢占战场上的先机,取得作战胜利。
在智能化战争中,融入各种智能技术的OODA环将呈现出全维感知、快速准确、优化高效、实时精准的特点,释放出巨大战力。
视野开阔全维感知。
智能化战争中,传统物理作战空间向深空、深海、深地等“新边疆”拓展;生物技术、认知技术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形成新的对抗领域,催生出生物空间、认知空间等新型战争空间;未来高度智能化的无人系统拓展了高温、高压、极寒、有毒、缺氧、辐射等恶劣条件下的战争空间新维度。
面对如此复杂的战场环境,将智能技术融入观察环节中,实现在广泛领域、新型技术和多维空间的开阔视野上,全维感知态势。
在战场上快速部署各类智能感知节点,全天候自主感知收集情报,构建透明可见的数字化作战环境,实现全维一体的信息侦获;依托大数据处理技术,快速融合处理战场多源情报信息,实现实时有序的信息处理;通过智能装备快速组网,统合电子、卫星、雷达、航空和特战谍报等,构建立体多维和功能互补的侦察网系,实现灵活精确的信息共享。
智能化观察,能够全方位感知战场,拨开战争迷雾,快速实时形成覆盖全、容量大、情况准的战场态势图,为高效组织指挥作战行动提供实时、可靠、准确的信息支撑。
逻辑缜密快速准确。
智能化战争中战场情况异常复杂,多维战场空间日益扩大,各种信息量剧增,真假交错,真伪难辨,充满了不确定性,同时作战的节奏明显加快,样式转换更加频繁,战场态势瞬息万变。
这就要求指挥员和机关能够快速准确的洞察战局、分析判断情况。
将智能技术应用于判断环节,能够迅速对海量数据进行搜索、存储、计算和挖掘,而后运用缜密的逻辑对各类情报信息抽丝剥茧、对比印证,准确的研判出战场态势,找出敌作战企图,预测战场态势发展。
通过运用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技术,让人工智能体学习人类战争规律,从而以机器智能客观的从任务规则、谋局布势、战局掌控等方面拓展情报处理能力;运用“作战云大脑”,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人机结合,智能交互,进而对感知的信息做出智能化判断;运用超算能力,将战场上海量信息进行量化计算,从而分析判断出敌我战斗力指数、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我作战需求等等。
“OODA环”理论在美军决策中的应用
20世经70年代由美国空军上校博伊德提出了“OODA 环”理论,OODA是四个英文单词
Obseration,Orientation,Decision ,Action首写字母的缩写,其含义是为观察、判断、决策和行动。
“OODA环”理论的提出,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
一、“OODA环”基本概念
“OODA环”理论认为,所有有机体和人类社会、周围环境之间都按照这个循环进行运动,像国家和军队这样复杂的组织内部肯定存在着很多同时运行的决策环,同时只要己方的决策环比对方运转得快,就能把对方的努力化为泡影,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OODA环”的循环分为四个阶段:
首先是观察。
在实施指挥行动前,就需要有明确的观察计划。
双方开始,需要通过观察来自于交战双方开始的新情况以及对方的反应。
其次是判断。
观察的情况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当前制定出的合理决策很快会因为情况的改变而失去最初的决策意义。
为更好地理解判断,可以把它想成是先前观察到内容的大纲或指导原则。
再次是决策。
决策是为了明确表达行动过程并在行动过
程中选择简捷快速的行动路线。
决策方案确定下来,决策者还应定下是否给下属人员施以足够行动特权以确保下属能够定下决心并执行决策的决心。
最后是行动。
行动过程中决策者要适时对行动结果进行观察、判断,并对观察、判断的结果在效率、适时上区分等级,根据等级的高低作出新的决策直至实施新的行动。
二、“OODA环”在军事决策中应用
决策过程中,如何把握关键理清决策思路,并着眼于决策自动化的要求,构建适合计算机处理的决策模型。
通过构建指挥决策的“OODA环”以及对“OODA环”的核心、环节的分析,结合军事决策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通过观察,拟定合理计划
对于指挥员而言,掌握丰富的战场作战经验十分重要,首先,决策者应了解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敌方在战场中的可能位置;有可能展开的战场空间;气象条件和战场环境对作战有何影响。
评价己方实习,主要包括我方部队的参战人员的素质;战前训练水平;我方部队的强弱点;有针对性的战前演习中各级部队对各时节的任务是否清楚,执行是否坚决;是否符合作战意图等。
拟定合理计划,主要从敌我双方的可能作战计划;作战行动成功或失利时将如何调整作战计划;如何就我方观察所获取的情报与友邻沟通;作战过程中就对手可能的作战企图如何调整我方的作战计划。
(二)通过判断,了解敌方企图
决策者在作战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判断,使所属部队各级指挥员能明确敌方的战略战术,并及时调整部队在实现我方作战意图的同时阻止敌方作战意图的实现。
在实际的作战迸程中,指挥人员的判断做得越多对我方部队战场境遇的改善就越有好处。
首先,对环境的预判。
即什么时机应该是一个作战阶段的结束:什么时机应该执行下一步的作战行动;作战具体空间的可能位置;气象条件和战场环境对作战有何影响。
其次是对敌方实力的判断。
作战过程中敌方可能使用哪种防御策略;我方如何进行攻击;我方部队在交战中获取了哪些胜利、哪些失利;指挥人员该如何调整决策思路;攻防作战中我方的防御能否抵御敌方的进攻,应该如何调整;敌方部队的强弱点是什么;我方如何攻击敌方的弱点或避免敌方强势的打击;我方部队在场上执行指挥员作战意图的表现如何,应该如何调整。
最后是了解敌方企图。
敌方作战中各阶段的作战企图是什么,我方应该如何应对;面对我方的打击,敌方可能在作战计划上作出怎样的调整;如何对我方的作战计划在有利或不利条件下进行调整;我方“何能确保在不可预知的地形上进行作战;敌方其它的可能作战计划是什么;我方的其它作战计划有哪些;对作战结果的最小期望是什么;敌方作战中使用的诡计是什么。
(三)通过决策,掌握战场主动
作战指挥决策的制定对实施正确的作战指挥行动至关重要。
观察和判断的经验越多,越能更好地使已方部队获得更多的选择,更快地作出相应的作战指挥决策。
第一步,科学制定决策。
当前部队的作战任务是什么;上级首长、司令机关对我部有哪些具体的要求;针对当前的战场态势,我方应该做怎样的决策;如何部署我方部队;当前任务完成后,接下来该有何行动;如果上级有临时的作战任务安排,我部该如何调整。
第二步,运用具体的策略,即采取何种策略才能击败对手;针对友邻作战进程,如何调整我部的行动;针对敌方对我方的防御或进攻行动,我方该做何调整;进攻中,我方如何才能瓦解敌人的防御体系。
第三步,掌控对方节奏,针对敌方的作战策略,我方应采取何和策略以阻止敌方策略的实施;我方采取何种策略以掌握战争节奏;如何欺骗敌方;采取何种策略以使我方能争取更多的主动权。
(四)通过行动,发挥决策效能
行动是决策是否成功的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手段。
军事行动中,指挥员要始终把握战场一盘棋的思想,在执行行动的过程中,紧紧围绕既定的决策目标,注重对行动结果的再观察、再判断,作出新的决策并及时调整部署,达成作战目的。
首先,实施欺诈策略,具备多种可供选择的可行作战方案,在战场局势不明的情况下始终能够把握战场的主动权。
作战行动中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欺诈策略。
具有对所属部队作战行动有
意图明确的行动计划。
其次,实施作战任务。
友邻部队能够在我方的支援下顺利开展进攻。
尽量发挥我方部队的综合作战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作战效能以击败敌军。
具备在任何战场情形下充分发挥我方作战指挥及作战指挥策略实施的能力。
能够在高速度、非线式、超常规的作战中发挥我方的作战指挥效能,完成最终作战企图。
随着战争的推进,决策人员的信息量不断增加,军事决策开始进入下一个过程。
这也体现出OODA环的一个基本特征;循环。
由此可见,“OODA环”理论对于军事行动而言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