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联合作战才旨挥机构及其运作
- 格式:docx
- 大小:28.53 KB
- 文档页数:26
美国国防部长盖茨9日建议撤销联合部队司令部,同时提出缩编将军级别和高级文职行政人员职位、削减承包商预算、减少对外界劳动力依赖等削减国防开支方案。
缩编职位美国防长盖茨宣布撤销联合部队司令部计划,同时建议缩编至少50个将军级别的职位。
联合部队司令部位于弗吉尼亚州,职责是组织不同兵种部队联合训练,使他们能合作完成特定任务。
联合部队司令部现由四星将军马蒂斯掌管,上月他被提名为中央司令部司令,驻伊拉克美军最高指挥官奥迪尔诺将接任联合部队司令。
美军官员说,奥迪尔诺的工作将是解散自己的司令部。
联合部队司令部有近4900名工作人员,每年薪水开支超过2亿美元,拥有超过100万平方米地产。
削减预算盖茨还宣布,在承包商预算方面,国防部计划未来3年内每年削减10%,同时减少对外界劳动力的“过度依赖”。
盖茨说,承包商人数已占国防部全体人力资源39%,他建议承包商合同到期后,国防部不再自动寻找新人顶替,以期有效冻结承包商人数增长。
五角大楼先前设定目标,计划5年内削减1000亿美元开支。
盖茨等国防官员认为,鉴于美国经济衰退以及国会对国防预算不再“来者不拒”,大幅削减预算已是必须。
损害美军?不过,撤销联合部队司令部的提议遭到弗吉尼亚州议员反对。
当地6名联邦议员签署书面反对声明,认为撤销联合部队司令部是退步,会损害美军军事能力。
曾任弗吉尼亚州州长的议员沃纳说,撤销联合部队司令部没有合理根据,因为这一司令部的任务是实现“不同兵种部队之间的更大合作与节省开支”。
裁撤联合部队司令部并非表明联合作战不重要,而是美军联合作战能力已经大幅度跃升,该司令部作为“转型实验室”使命任务已经完成联合部队司令部属于联合作战司令部概念范畴,是美军的高级指挥机构。
作为四星上将,联合部队司令部司令官更是拥有广泛的权力。
对此,裁撤计划的提出者国防部长盖茨解释称,裁撤联合部队司令部并不意味着联合作战不重要,而是美军今后将不再需要一个高级作战部门专职于此,其职能可以被参谋长联席会议吸收。
美国海军阵容庞大。
按美国人自己的划分,美海军主要由海军部、海军作战部队和岸上机构组成。
海军部设在华盛顿,是海军的主要行政领导机构。
它包括海军部长办公室、海军作战部、陆战队总司令部、海军部各直属局,战时还包括海岸警卫队司令部。
海军作战部队包括作战舰队、海上部队、舰队陆战队和其他部队。
岸上机构是除作战部队和海军部之外的其他海军机构的总称,主要包括海军军区、海军基地、海军航空基地等。
1774年美国独立后,先后设立了陆军部和海军部。
按法律规定,陆军部长和海军部长分别是总统在陆军和海军中的代表,而且两位部长必须由文官担任,其本意是防止出现军人独裁。
但是产生了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出身文官的部长对军事知之不多或对军事一窍不通,肯定会对军事行动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次美英战争(1812年~1815年)美国饱尝了其恶果。
为协助陆军部长指挥军队,设立了由陆军部各局头头组成的参谋部,实际上对战争的指导根本起不上作用。
战争结束后,美国试图建立一个集中的指挥体系,1821年陆军部长任命了一位军官出任陆军总司令。
这样陆军部长从参谋部获得技术方面的建议,同时通过陆军总司令来指挥军事行动。
理论上,陆军部长的职权要高于陆军总司令。
但在实践中产生了问题:陆军总司令能真正指挥陆军吗?如果实施指挥,陆军部长往哪里摆?这就等于篡夺了“陆军部长作为总统的指挥代表的职权”。
如果不实施指挥,这个职位则形同虚设且显得累赘多余,其结果给原本集中统一的指挥体系带来了麻烦。
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纵使陆军部长与陆军总司令有摩擦,但问题不大;战时,如果两者就指挥权限发生杯葛,相互掣肘,那么军事行动肯定会受到影响。
美国历史上多次出现这种情况。
1846年~1848年的美墨战争,陆军部长和陆军总司令各自有一套作战方案,各自指挥能控制的军队,令当时的波尔克总统不知道通过谁来发布命令。
这样拖延了战争的进程。
部长和总司令的职权不明,也使前线指挥官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听谁的命令。
美国各军种职能与组织结构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总统是美军最高指挥官。
为了协调军事行动与外交活动,美国政府设有国家安全会议为美国总统提供咨询。
美国总统之下是美国国防部部长。
他们之下有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为美国总统和美国国防部部长提供咨询。
1986年Goldwater-Nichols法案之后,美军的实际指挥权由总统和国防部长下放到美军各联合司令部司令官手中。
在文人组织方面,美国海岸防卫队平时隶属于美国国土安全部,战时才改隶国防部。
虽然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为两个独立的军事单位,但是它们都隶属于国防部下的海军部(U.S. Department of Navy),海军陆战队的年度预算也编在海军里。
空军和陆军分别隶属于国防部下的空军部(U.S. Department of Air Force)和陆军部(U.S. Department of Army)。
陆军部陆军部职能陆军负责为“必要时诉诸战争或者在缺乏战争的条件下,诉诸军事作战”而准备必要的陆上军事力量,与集成一体化的联合机动计划相互衔接,并负责和平时期陆军军种的扩展,以满足战争的需要。
陆军,在陆军部的领导下,包括陆上战斗和军种部队、任何指定的有组织航空或者水面运输部队。
美国陆军---世界上最具打击力的陆上力量---对于保护美国利益的不断推进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它具有“能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效用。
这种效用来自于美国陆军具备执行多种不同类型作战的能力:国家建设、救灾抢险、防御外敌,等等。
陆军的最重要职能能力是控制人、控制土地和国家资源;因此,将美国大兵推送到特定的土地上,是最有效“以有利于美国的方式”构建环境的方法。
美国陆军的作战概念强调“主动性、速度、震撼力、突然性、广泛性、同时性和持久力”。
该概念包括四个基本基本原则:合同兵种---以陆军不同兵种互为补充,协同运用。
联合互相依赖---作为联合部队的组成部分,陆军部队的运用与其他军种有关部队的运用相互配合。
美军联合作战的C4系统[内容提要] 美军联合作战的C4系统是联合部队指挥官用来搜集、传输、处理、分发和保护数据与信息的主要工具,是美军指挥与控制支援系统中的信息交换与决策支持的子系统,对成功实施联合作战至关重要。
美军联合作战的C4系统,主要包括国防与联合C4系统和军种C4系统两大类。
一、国防与联合C4系统国防与联合C4系统多达20余种,涉及面宽,覆盖范围广,能迅速满足联合作战在各个方面的信息需求,为联合部队指挥官实施正确的指挥与控制提供有力的保障。
1、国防信息基础系统。
该系统是美国防部的信息传输、处理、储存、控制、恢复和显示源,是计算机、通信设备、数据、运用、保密、人员、训练和其他支援结构互相连接的系统,能够满足国防部的地区和全球信息需求。
该系统通过话音、数据、影像和多媒体同用户连接。
2、国防信息系统网。
该网是国防信息基础系统的子系统,提供统一的全球终端站间远程通信,通过传输信息支援军事行动。
其运作对终端用户不公开外显,有助于信息资源管理和对国家安全与防务需求做出反应。
该系统将建立一种无缝、安全、灵活、可靠、高效的远程通信网,满足国防部所有的终端信息需求,使联合部队指挥官能在全球将其力量集中在冲突点上,并控制战斗空间。
3、联邦远程通信系统2000。
该系统是美国政府的电话和数据系统,同国防信息系统网和美国防务商用远程通信网兼容,可为国防部提供下列服务:为普通用户提供话音转换和传输服务;传输压缩的电视影像;转换和传输原始的或打包的数据;为需要高数据流量或需要使用集成军种数据网的系统提供转换和传输服务。
4、保密话音系统。
该系统采用国防信息系统网和公共转换网的传输与转换能力,通过使用保密电话组件111终端和扩大用户数量,改善了国防部的全球保密话音能力,可为国家指挥当局和国防部提供点对点保密话音、保密会议呼叫和接口能力。
5、自动数字网。
该网是受国防信息系统局控制的信息储存与发送转换网,由自动数字网的转换中心、军种与防务机构处理设施和各种终端设施组成,为附属的自动数字网终端提供有限的转换功能,满足国防部作战需求。
美国各军种职能与组织结构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总统是美军最高指挥官。
为了协调军事行动与外交活动,美国政府设有国家安全会议为美国总统提供咨询。
美国总统之下是美国国防部部长。
他们之下有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为美国总统和美国国防部部长提供咨询。
1986年法案之后,美军的实际指挥权由总统和国防部长下放到美军各联合司令部司令官手中。
在文人组织方面,美国海岸防卫队平时隶属于美国国土安全部,战时才改隶国防部。
虽然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为两个独立的军事单位,但是它们都隶属于国防部下的海军部(. ),海军陆战队的年度预算也编在海军里。
空军和陆军分别隶属于国防部下的空军部(. )和陆军部(. )。
陆军部陆军部职能陆军负责为“必要时诉诸战争或者在缺乏战争的条件下,诉诸军事作战”而准备必要的陆上军事力量,与集成一体化的联合机动计划相互衔接,并负责和平时期陆军军种的扩展,以满足战争的需要。
陆军,在陆军部的领导下,包括陆上战斗和军种部队、任何指定的有组织航空或者水面运输部队。
美国陆军世界上最具打击力的陆上力量对于保护美国利益的不断推进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它具有“能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效用。
这种效用来自于美国陆军具备执行多种不同类型作战的能力:国家建设、救灾抢险、防御外敌,等等。
陆军的最重要职能能力是控制人、控制土地和国家资源;因此,将美国大兵推送到特定的土地上,是最有效“以有利于美国的方式”构建环境的方法。
美国陆军的作战概念强调“主动性、速度、震撼力、突然性、广泛性、同时性和持久力”。
该概念包括四个基本基本原则:合同兵种以陆军不同兵种互为补充,协同运用。
联合互相依赖作为联合部队的组成部分,陆军部队的运用与其他军种有关部队的运用相互配合。
全谱作战包括进攻性、防御性、维护稳定与重建、民事支援等所有作战形式。
任务导向型司令部陆军指挥控制部队的首选方法;司令部的组建依据应该包括:指挥官的意图、下属的动议、任务命令和资源分配。
陆军的一些主要职能包括:为以下职责提供有效组织、良好训练、装备精良的可互操作型部队:在陆地上执行迅速而持续的战斗作战,具体的来说,就是完成击退敌方陆上部队,攫取、占领、防御陆上区域。
美军军力与编制根据国防部重组法,是国家统帅当局(总统与国防部长)、联合作战司令部、作战部队。
只有国家统帅当局能发布作战命令,其他都是执行者。
而且参谋长联席会议并不在美军的指挥链内,它只是作为国家统帅当局与各联合司令部之间的"沟通渠道",传达信息而已。
现在的联合作战司令部有五个战区司令部和四个职能司令部。
五个战区司令部有:欧洲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北方司令部、南方司令部,中央司令部。
四个职能司令部为:战略司令部、特种作战司令部、运输司令部、联合部队司令部。
原航天司令部并入了战略司令部。
国防业务局: 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国防给养局,国防合约审计局,国防合约管理局,国防财会局,国防信息系统局,国防情报局,国防法务局,国防后勤局,国防安全援助局,国防保安局(原国防调查局),国防威胁处理局(原现场核查局),导弹防御局(原弹道导弹防御组织),国家地理情报局(原国家测绘制图局),国家安全局(对内称为中央安全署),五角大楼保卫局。
现在的国防部专业机构: 美军新闻署,军事医保规划署,华盛顿本部勤务署,经济调整办公室,国防部人力资源署,国防战俘与失踪人员办公室。
美军陆军部组成陆军部总部陆军部长办公室(陆军部长)陆军副部长陆军副部长帮办,主管外事陆军副部长帮办,主管战研陆军部长行政助理陆军审计官公关处、立法联络处、弱小企业援助处陆军助理部长,主管采购、后勤、科技陆军助理部长,主管公建陆军助理部长,主管财务*(兼陆军财政官)陆军助理部长,主管设施、环境陆军助理部长,主管人力、预备役事务陆军首席信息官(中将级,兼陆军网络技术司令部司令),主管C4I 信息系统(G6)陆军参谋长办公室(陆军参谋长(上将级))陆军副参谋长(上将级)陆军次参谋长(中将级),主管人事(G1)陆军次参谋长(中将级),主管情报(G2)陆军次参谋长(中将级),主管作战、策划(G3)陆军次参谋长(中将级),主管勤务(G4)陆军次参谋长(中将级),主管物资、项目(G8)陆军助理参谋长(少将级),主管设施国民卫队局陆军局长(中将级)陆军军法长(少将级)陆军军医长(中将级,兼陆军医务司令部司令)陆军预备队司令(中将级)陆军牧师长(少将级)陆军工程兵司令(中将级)陆军士官长美国陆军的一级司令部陆军部队司令部(上将级)陆军装备司令部(上将级)陆军医务司令部(中将级)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上将级)陆军空间与导弹防御司令部(中将级)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中将级)陆军太平洋司令部(中将级)陆军工程兵部队(中将级)美国驻欧陆军(上将级)美国驻韩陆军(中将级)地面运输与分配司令部(少将级)原军事交通管制司令部美国陆军部的直属单位华盛顿卫戍区(中将级)陆军情报与保安司令部(少将级)陆军刑事调查司令部(少将级)陆军网络技术司令部(中将级)美军体制和指挥体系美国现代军事体制和指挥体系始于1947年的国家安全法。
有谈资百年风云:美军联合作战情报支援体系揭秘在美军实施的历次联合作战行动中,情报支援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1年1月17日爆发的海湾战争,则是美军联合作战情报支援发展历程的重要分水岭。
在这场战争中,美军运用各种先进侦察技术,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多维情报侦察体系……美军战区级联合情报机构诞生于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面对日益紧迫的国际形势,为了满足各方面的情报需求,美国开始加快进行情报机构的改革。
在此之前,美军情报支援在整体上长期处于分散状态,机构之间相互隔离,独立工作,缺乏情报的交流和沟通,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协调机制。
1940年7月11日,美国成立了情报协调局,主要任务是协调、汇总有关国家安全的情报和资料。
但是,由于各部门间的利益之争,情报协调局的运转并不顺利,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遭到日本海军突然袭击将这个问题暴露无遗。
因此,1942年6月13日,情报协调局被改组为战略情报局,成为美国第一个具有中央协调性质的情报机构和第一个集中型的秘密情报机构,为总统和美军高层提供情报服务。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军首次建立了战区级的联合情报机构,支援陆海军联合作战。
在西南太平洋战区,麦克阿瑟建立了联合情报局,拥有谍报、航空侦察等情报搜集手段,负责所辖区域内各军种搜集日本情报的工作。
在太平洋战区,尼米兹(时为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也成立了地区性联合情报机构—太平洋地区情报中心,将本战区各种来源的情报和信息汇集起来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分发给相关单位。
美军以太平洋地区情报中心为模板,在荷兰港、布里斯班和关岛等地建立了一系列前沿情报中心。
这些前沿情报中心和战区联合情报机构,共同构成了战区联合作战情报支援体系,在珊瑚海、中途岛、莱特湾等战役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冷战威胁的加剧,虽然美国政府一度撤销了战略情报局,但面对情报活动的混乱和分散局面,不得不加强军事情报工作的集中管理。
美军联合全域作战探索路线浅析2020年7月22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要求各军种分别开发未来联合全域作战总体概念的某一特定部分,该概念设想跨陆、海、空、太空和网络空间实现协作。
在联合全域作战概念之下,有4个正在编写的功能概念,分别是指挥控制、火力打击、信息优势、对抗性后勤。
空军负责联合全域指挥控制,海军正在考虑全球和联合火力打击,陆军在考虑后勤保障,以及在受到袭击时如何进行后勤保障。
目前各军种已经互派联络官,组成多军种小组,研究新想法思路。
美国国防部2019年,根据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指示,成立由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四大军种组成的联合委太阳谷员会,旨在研发基于全域作战的新的联合作战概念。
美军参联会副主席海顿称,联合全域作战旨在描述未来由全部作战领域构成的作战空间实施联合作战所需的能力要求。
2020年2月,美军参联会副主席海顿公开表示,全域作战将是美军未来的主要作战样式。
2020年4月,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发布《国防能力: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报告,对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概念相关的问题作了明确的阐述。
海顿强调,在联合全域作战概念中网络空间和太空两个作战域较为特殊,应予以重点关注。
联合全域作战概念属于联合作战概念的范畴,2020年6月,美国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批准通过了总额达7405亿美元的《2021年国防授权法案》。
在法案的“保护美国全域军事优势”部分,首要事项是优先发展联合能力。
其主要内容是提高部队的态势感知、决策和跨域指挥能力,制定联合全域指挥控制能力需求,以领导和协调各军种建设。
2020年8月,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发布《联合全域指挥控制》报告,对4月发布的《国防能力: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报告内容进行了更新。
该报告就联合全域指挥控制的概念、背景、当前国防部及各军种的举措、联合全域指挥控制试验以及资金投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联合全域指挥控制是国防部层面的概念,旨在将来自空军、合全域作战和多域战一样,都是美军为了适应美国国防战略重心从反恐到“大国竞争”的转移提出的作战概念。
美军作战概念的层级关系美军作战概念的层级关系是一个系统性的框架,由战略、运作、战术三个层级组成。
这三个层级相互关联、互为依赖,共同构成了美军作战的整体体系。
下面将逐层展开阐述。
首先是战略层级,是最高层级的决策和规划机构,包括国家领导层以及国防部和参谋总部等军事部门的高级指挥官。
战略层级的职责是制定国家安全战略、指导国家整体军事力量的发展和运用,以及制定军事行动的总体方针、目标和计划。
战略层级下面是运作层级,它主要负责在战略指导下,运用各种军事力量进行长期战役和军事行动。
运作层级的职责是制定和执行军事战役计划、组织兵力部署、指挥战役行动,以实现战略目标。
运作层级的指挥官通常是军团、舰队或空军司令等高级军事指挥官。
最底层是战术层级,负责在战略和运作层级的指导下,指挥和执行具体的作战任务。
战术层级的职责是制定和执行作战方案、组织和指挥作战部队、完成任务目标。
战术层级指挥官通常是旅团、舰艇或飞行中队的指挥官,他们直接参与指挥战斗行动。
在美军作战概念的层级关系中,战略、运作和战术三个层级之间相互关联、互为依赖。
战略层级为作战提供了总体指导,规划战略目标和方向,明确作战指挥体系和军事力量的使用方式。
运作层级则负责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制定战役计划和作战方案,组织兵力部署和指挥战斗行动。
战术层级则是执行层级,根据运作层级的指导,负责具体的作战任务执行,指挥和协调作战力量,完成战斗任务。
此外,在美军作战概念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联合作战。
联合作战是指不同军种、不同职能的军事力量协同作战,以取得战略目标。
在战略、运作和战术的每个层级中,都需要联合作战的协同行动。
通过联合作战,不同兵种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实现整体战斗力的最大化。
总的来说,美军作战概念的层级关系由战略、运作、战术三个层级构成,它们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美军作战的整体体系。
战略层级确定战略方向和目标,运作层级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战术层级执行具体的作战任务。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知多少仕涛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是总统、国会、国家安全委员会及国防部长领导的武装⼒量咨询机构和实施指挥的执⾏机构。
该机构在美军指挥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近期,美国以改⾰为主基调的《2017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进⼊关键质询期,美军新⼀轮指挥体制改⾰即将展开。
参联会作为美军指挥体制的关键⼀环,势必会成为此次改⾰的聚焦点。
历史沿⾰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式诞⽣于1947年,其前⾝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组建的陆海军联合委员会。
1899年美西战争中,美军的内部缺陷⼤量暴露,尤其是陆军、海军缺乏协调导致两军各⾃为战。
进⼊20世纪,美军进⾏联合作战指挥体系的摸索实践,⾸次创⽴了陆海军联合委员会,但该委员会作为⼀个咨询机构,在美军事史上发挥的作⽤极其有限。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作为同盟国参战,然⽽美军此时的状况并未因陆海军联合委员会的创⽴得到改观。
为了协调统⼀英美两国军队,两国创⽴了英美联合参谋会议,负责指挥两国军队协同作战。
与此同时,美军内部参照英国的参谋长委员会创⽴了参谋长联席会议,重点协调陆军、海军的军事⾏动,并为总统提供军事咨询建议。
⼆战结束后,该机构的废存曾成为美国军政界的讨论热点,最终在1947年的《国家安全法》中,参联会作为总统、国防部长、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军事咨询顾问被永久保留了下来。
近40年来,参联会⼀直指挥着美国军队。
1952年,海军陆战队司令被批准参加参联会的⼤部分会议,1978年成为参联会的正式成员;2012年根据国防授权法案的规定,国民警卫队局长成为参联会的正式成员,奥巴马总统于同年12⽉31⽇签署法令⽣效。
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当前,美军参联会由主席、副主席、陆军参谋长、海军作战部长、空军参谋长和海军陆战队司令以及国民警卫队局长组成。
所有任命均由总统提名并经参议院批准。
参联会主席由军队⾼级将领担任,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国防部长的⾸席军事顾问。
参联会其他成员是各军种中军衔最⾼的现役军⼈,接受国防部和各军种的双重领导:⼀⽅⾯他们是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国防部长在某些特定问题上的军事顾问;另⼀⽅⾯他们⼜负责本军种的⾏政管理,对本军种部长负责。
第42卷第7期2020年7月舰船科学技术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42,No.7Jul.,2020美国海军陆战队作战指挥链分析贺文红1,王达2(1.海军装备部,北京100036;2.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北京100101)摘要:美国海军陆战队是美军的一个独立军种,也是世界上作战能力最强的两栖作战部队之一,其作战指挥链分为"行政指挥链”和"作战指挥链”两部分,本文重点对美海军陆战队的作战指挥链进行剖析,并通过战例分析总结其作战指挥体系,为我国陆战队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军陆战队;作战指挥;美军;两栖中图分类号:TB5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649(2020)07-0183-03doi:10.3404/j.issn.l672-7649.2020.07.038US Marine Corps operational chain analysisHE Wen-hong1,WANG Da2(1.Naval Equipment Department,Beijing100036,China;2.The714Research Institute of CSSC,Beijing100101)Abstract:The US Marine Corps is an independent service of the US military,i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amphibious combat troops in the world.Its operational chain of command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the executive chain of command and combat chain of operation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operational chain of the US Marine Corps,and analyze its combat system through war cases,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marine team.Key words:Marines;Combat command;US Army;Amphibian1美军高层军令、军政指挥管理系统1)美军“指挥链”不同于我军作战指挥体系,美军不存在“领导指挥体制”或“作战指挥体制”,与之类比的作战指挥体系被称为“指挥链”。
美国的军事管理制度美国军事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国防部、军种和地方指挥部。
国防部是军事管理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军事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国防部下设多个部门和机构,包括国防部长办公室、参谋长联席会议、战略司令部等。
国防部长是美国军队的最高领导人,负责制定战略方针和政策,协调各军种合作,保障军事力量的有效运作。
军种是美国军事管理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陆军、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
每个军种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负责执行不同类型的作战任务。
陆军负责进行陆地作战,海军负责海上作战,空军负责空中作战,海军陆战队是一个独立的战斗力量,既具备陆战能力又具备水上作战能力。
地方指挥部是美国军事管理制度的基层组织,负责执行实际作战任务和管理地方军事力量。
地方指挥部根据战区划分,包括太平洋司令部、中央司令部、欧洲司令部等,负责在特定地区指挥和协调美军部队的行动。
地方指挥部的指挥官负责制定战术计划和作战部署,保障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
美国军事管理制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民主制度: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军队的管理和运作也体现了民主原则。
军方领导人由选举产生,国会有权监督军事行动,保障军队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美国军队不仅要忠于宪法和政府,还要尊重人权和民主价值观。
2. 职业化和专业化:美国军队是一个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军队,拥有优秀的军事人才和装备。
军队的指挥官和士兵都经过严格的训练和选拔,具备专业的作战技能和管理能力。
军队还积极倡导专业精神和领导才能,提高作战效率和战场胜率。
3. 联合作战:美国军队注重不同军种之间的合作和协作,实现联合作战和综合作战的目标。
军种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合作机制和信息共享系统,实现了联合指挥和资源整合,提高了作战效果和战斗力量。
4. 全球部署:美国军队是一个全球性的军事力量,在世界各地都有部署和驻扎。
美国拥有一支庞大和强大的远洋作战力量,能够快速投送和迅速反应,应对各种国际安全挑战和威胁。
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及其指挥控制系统
周海瑞;李皓昱;介冲
【期刊名称】《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年(卷),期】2016(007)005
【摘要】联合作战是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基本作战形式。
首先,探讨了联合作
战和指挥控制的概念,研究了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及其指挥控制系统的发展演化。
然后,分析了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及其公共作战图(COP)和联合作战计划
与执行系统(JOPES)2个核心功能系统的需求、功能和部署,并阐述了网络赋能指
挥能力(NECC)系统的能力组成与体系结构。
最后,总结了美军联合作战指挥控
制系统发展的特点。
【总页数】9页(P10-18)
【作者】周海瑞;李皓昱;介冲
【作者单位】[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南京21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917
【相关文献】
1.美军联合作战装备指挥体制有关问题探讨 [J], 白宇;张景臣
2.关于深化军队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的建议 [J], 王盛槐
3.美军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的发展与演化 [J], 张维明;阳东升
4.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及其指挥控制系统 [J], 周海瑞;李皓昱;介冲
5.俄军区域性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 [J], 李成;马吉辰;金德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军领导指挥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赵小卓
【期刊名称】《外国军事学术》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本文介绍了美军领导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分析了领导管理系统与作战指挥系统的关系,总结了美军领导指挥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建设上的一些独特做法.
【总页数】9页(P1-9)
【作者】赵小卓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712/411
【相关文献】
1.美军联合作战装备指挥体制有关问题探讨 [J], 白宇;张景臣
2.解读美军新版联合指挥体制 [J], 颜平;王兴武
3.美军航天侦察情报机构和指挥体制 [J], 钟海;周长安
4.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及其指挥控制系统 [J], 周海瑞;李皓昱;介冲
5.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及其指挥控制系统 [J], 周海瑞;李皓昱;介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军联合作战才旨挥机构及其运作 美军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始建于1947年。经过 半个多世纪的不断调整改革,现在部门比较齐全, 功能比较完善,运转比较顺畅。美军联合作战指挥 机构主要包括参谋长联席会议(下称“参联会”)、 战区/职能联合司令部(下称“联合司令部”)和联 合特遣部队司令部。前两者为常设联合作战指挥 机构,后者视需要临时建立。本文仅探讨常设联合 作战指挥机构及其运作。 一 、参谋长联席会议 美军参联会由参联会主席、副主席、陆军参谋 长、海军作战部长、空军参谋长和陆战队司令组 成。参联会主席由军队高级将领担任,是美国总 统、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国防部长的首席军事顾问。 参联会其他成员是各军种中军衔最高的现役军 人,一方面他们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国 防部长在某些特定问题上的军事顾问,另一方面 他们又负责本军种的行政管理,对本军种部长负 责。按照惯例,军种副参谋长在大多数日常事务中 代行参谋长职责;军种参谋长作为参联会成员的 职责优先于所有其他职责。 参联会的主要职责是:在平时向总统、国家安 全委员会和国防部长提出关于军队建设、国防发 展项目与预算、采购需求评估、联合作战条令、联 合训练政策等方面的建议;在战时协助国家指挥 当局对美国武装力量实施战略指挥,监督各联合 司令部的军事活动。 联合参谋部是参联会的常设机构,由参联会 主席全权领导。联合参谋部对作战部队没有指挥 权,其职责仅限于向参联会提供建议和协助参联 会主席履行其职责。联合参谋部的编制员额为 1781人,其中军人1367人,占77%;文职414人, 占23%。在1367名军人中,军官1063人,占 78%,士兵304人,占22%;陆军486人,占 35.6%;海军335人,占24.5%;空军451人,占 33%;陆战队95人,占6.9%。由此可见,联合参谋 部在人员组成上陆、海、空三军各占三分之一左 右。联合参谋部包括联合参谋部主任办公室、管理 部、人力人事部、情报部、作战部、后勤部、战略计 划与政策部、作战计划与联合部队发展部、指挥/ 控制/通信与计算机系统部、部队结构/资源与评 估部和10个职能委员会。 1.首长办公室。现任参联会主席是理查德· 迈尔斯空军上将,有随从人员l1人;现任参联会 副主席是彼得·佩斯陆战队上将,有随从人员6 人。参联会主席办公室编制为94人,分为参联会 主席助理办公室和参联会主席办公室两个部分。 联合参谋部主任由参联会主席征求参联会其他成 员的意见后提名,经国防部长同意后任命。其职责 是协助参
联会主席管理联合参谋部。按照法律,只 有参联会主席有权指挥联合参谋部。但联合参谋 部也可以根据参联会主席的指示,协助参联会其 他成员履行其职责。联合参谋部主任办公室由14 人组成。 2.管理部。管理部由联合参谋部秘书办公 室、联合参谋部审计办公室、联合参谋部支援勤务 办公室、联合参谋部保密办公室和联合参谋部信 息资源管理办公室组成,编制81人。其职责是通 过计划、管理和指导有关支援活动协助参联会主 席和联合参谋部进行工作。这些支援活动包括:通 信管理、预算、财务、行政管理、档案管理、信息技 术、勤务、资源、信息保密等。 3.人力人事部(卜1)。人力人事部由部长办 公室、军事秘书处、人事战备处、人事勤务处、联合 人力管理处和牧师办公室组成,编制54人。其职 责是向参联会主席提供一流的人力人事建议,确 保美国武装力量保持最高程度的战备水平和持续 作战能力。 4.情报部(J一2)。情报部由部长办公室、行政 保障处、5个副部长办公室及所属处组成,编制 329人。其职责是向参谋长联席会议、国防部长办 公室、联合参谋部和联合司令部提供全源情报。情 报部还是国防情报局的一部分,可利用国防情报 局的各种能力去完成其使命。 5.作战部(J一3)。作战部由部长办公室、军事 秘书办公室、6个副部长及其所属处组成,编制 401人。其职责是把联合参谋部的计划、政策、情 报、人力、通信和后勤功能转化为行动。它负责调 动部队,向国家领导层详细介绍作战情况,是作战 司令部司令与国家指挥当局联系的纽带。 6.后勤部(J-4)。后勤部由部长办公室、军事 秘书处、后勤战备与需求副部长办公室及战备与 需求处、医疗战备副部长办公室及医疗战备处、美 国运输司令部司令联络办公室、海事管理局联络 办公室、后勤战备中心、机动处、保障、动员与计划 处、发展处等组成,编制141人。其职责是进行联 合部署与物资的快速分发,保护部队健康,建立灵 活的基础设施,综合后勤需求信息,指导联合战区 后勤管理,协调多国后勤保障和开辟联合后勤保 障途径。 7.战略计划与政策部(J一5)。战略计划与政 策部由部长办公室、管理处/军事秘书处、远期计 划组、欧洲安全问题美国代表、欧洲盟军最高司令 部美国军事代表、6个副部长办公室及所属处组 成,编制221人。其职责是协助参联会主席制定当 前的和未来的军事战略、计划指南和政策,提供政 治军事建议和政策,确定国际谈判中的军方立场, 进行机构间协调。 8.指挥 、控制、通信与计算机系统部(J-6)。 指挥、控制、通信与计算机系统部由部长办公室、 项目与预算办公室、C 评估处、军事通信/电子委 员会、军事秘书处、3个副部长办公室及所属处组 成,编制135人。其职责是向参联会主席提供有关 指挥、控制、通信和计算机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保 障从战区总司令到武器发射击平台的C 需求;领 导指挥、控制、通信和计算机部f-j;负责保障国家 军事指挥系统;识别和解决国家级信息中有关军 事方面的问题。 9.作战计划与联合部队发展部(J一7)。作 战计划与联合部队发展部由部长办公室、军事秘 书办公室和4个处组成,编制82人。其职责是构 想、发展和评估当前与将来的联合作战理论,完成 联合与多国部队的训练和演习,帮助参联会主席、 战区作战司令部司令和军种指挥官做好联合作战 与多国作战的准备。 lQ部队结构/资源与评估部(J一8)。部队结 构/资源与评估部由部长办公室、军事秘书处、联 合战区空中与导弹防御组织(仅受控制)、资源与 采购管理办公室、战斗识别与评估处、3个副部长 办公室及所属处组成,编制151人。其职责是向参 联会主席和参联会提供有关资源和部队结构方面 的评估、分析和建议,具体包括:分析冷战后的美 国防务需求与防务资源政策;制定对战略、非战略 核与常规部队和系统的需求与选择;支持联合司 令部司令的工作;评估重要的采购计划和国防部 采购政策;分析军种预算和项目;在防务采购管理 系统和计划、立项预算系统方面代表联合司令部; 外国军事学术 2003年第3期 进行联合作战推演与模拟;召开机构间政治、军事 研讨会等。 U.职能委员会。参联会设以下10个职能委 员会:联合需求监督委员会、联合物资优先调配委 员会、军事通信一电子委员会、联合国军事参谋委 员会美国代表团、北约军事委员会美国代表团、美 加永久防务委员会、美加军事合作委员会、美洲国 家防务委员会美国代表团、美墨联合防务委员会 和国家图像测绘局国防部用户管理委员会。这些 委员会级别较高,主要由将级军官组成,委员会主 席大多为中将或少将。(见“参联会组织机构图”) 二、联合司令部 美军联合司令部由总统通过国防部长在参联 会主席的帮助下建立,由两个或更多军种的部队 组成,由一个司令官指挥,执行广泛而持续的作战 任务。联合司令部通常按地区或职能划分,其数量 时常变化,并不固定。参联会主席通过颁布经总统 批准的《联合司令部计划》,每两年可对联合司令 部的数量、任
务、职责、部队结构和责任地域进行 一 次调整。目前,美国设有中央司令部、欧洲司令 部、太平洋司令部、南方司令部、北方司令部等5 个战区联合司令部和联合部队司令部、特种作战 司令部、战略司令部、运输司令部等4个职能联合 司令部。 美国法律为美军战区联合司令部司令规定了 明确的指挥关系:其通过参联会主席接受国防部 长下达的命令,也通过参联会主席向国防部长提 出兵力需求,尔后由参联会主席指示各军种部确 定部署哪些部队到战区;各军种部按照参联会主 席下达的国防部长的指示向战区军种司令部提供 兵力;一旦这些部队到达战区,军种部就无权再指 挥这些部队了,但仍需向他们提供后勤支援。根据 这种指挥关系,联合司令部司令能够毫不含糊地 指挥战区的所有美军。 联合司令部司令通常履行下述职责:(1)对下 属司令部和部队的军事行动、联合训练、后勤等所 有方面进行权威性指导;(2)确定所辖司令部和部 队的指挥关系;(3)必要时,组建司令部和部队以 完成受领的任务;(4)必要时,使用所属部队完成 受领的任务;(5)为下属指挥官分配指挥职责;(6) 协调和批准行政管理、支援保障和完成任务所必 需的纪律;(7)根据美国法典行使挑选下级指挥 官、挑选作战司令部参谋、剥夺下属人员的部分权 利、召集军事法庭等权力。此外,如果联合司令部 司令觉得他所拥有的权力不足以对所属司令部和 部队实施有效的指挥,他可以随时通过参联会主 席向国防部长报告,请求增加权力。尽管各联合司 令部负责的地区和承担的任务不尽相同,但其编 制体制大体一致。现仅以美军太平洋司令部为例。 太平洋司令部位于夏威夷H·M·史密斯兵 营,现任总司令为托马斯·法戈海军上将,由总司 令办公室、副总司令/参谋长办公室、副参谋长办 公室、15个专业办公室(每个办公室1~10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