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菌素试验后注意事项知识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2
结核菌素的试验名词解释一、什么是结核菌素?结核菌素是一种用于结核病诊断的化学物质。
结核菌素属于一种叫做蛋白质衍生物的抗原,通常由结核菌分泌产生。
它主要由结核菌引起的感染所诱导的免疫反应所产生。
二、结核菌素试验是什么?结核菌素试验(Tuberculin Test)是一种用于检查一个人是否感染结核菌的方法。
它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并观察注射部位的反应来确定一个人是否曾经被结核菌感染。
结核菌素试验是世界范围内应用广泛的结核病筛查工具之一。
三、结核菌素试验有哪些类型?1. 结核菌素皮内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这是最常见的结核菌素试验类型。
在这种试验中,结核菌素被注射到皮肤表面的上皮层中。
注射后,医生会观察注射部位是否出现红肿或硬结。
如果注射部位有明显的反应,则可能表示接触了结核杆菌,但并不能确定是否活动感染。
2. 结核菌素扩散试验(Tuberculin Patch Test):这种试验与皮内试验有些不同。
在这里,结核菌素被贴在专用的试验贴片上,而不是注射到皮肤中。
然后试验贴片贴在背部,以便在24到72小时内观察有无反应。
3. 结核菌素血液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 IGRA):这种试验是通过测量机体免疫系统对结核菌感染的免疫反应来检测结核菌感染。
这个测试通常需要提取血液样本,并在实验室中进行分析。
四、为什么需要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试验在结核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对于与结核病密切接触者、症状不明确的病人以及接受过结核病治疗的人群,结核菌素试验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
五、结核菌素试验的注意事项和限制在进行结核菌素试验之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结核菌素试验不适用于所有人群,特别是已经接种过卡介苗(BCG)疫苗或接触过结核菌的人。
2. 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静脉注射结核菌素、人体免疫系统状况以及其他相关疾病。
结核菌素试验后注意事项结核菌素试验(TST)是一种常用的结核病筛查方法,通过皮下注射结核菌素来检测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反应。
然而,在接受结核菌素试验后,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首先,在结核菌素试验后的24-72小时内要注意观察注射部位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注射部位会出现一个直径为5-10毫米的红斑,这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
但如果发现注射部位出现明显的肿胀、疼痛或溃疡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其次,需要在注射后的48-72小时内返回医疗机构进行结果评估。
一般来说,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需要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解读。
如果出现红斑直径大于15毫米,说明对结核菌的免疫反应强烈,可能存在结核感染或疾病。
如果出现红斑直径在10-15毫米之间,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此外,结核菌素试验后应注意避免误伤红斑部位。
由于结核菌素试验会导致皮肤产生一定的免疫反应,注射部位的皮肤可能会比较脆弱。
因此,在注射部位上避免强力摩擦、擦伤或受到挤压等,以防止红斑出现溃疡或感染。
此外,结核菌素试验后需要避免暴力运动和剧烈活动。
这是因为剧烈运动可能会引起皮肤的摩擦和挤压,使红斑处受到更多的刺激和损害。
因此,建议在注射后的48小时内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便给注射部位足够的恢复时间。
最后,需要注意结核菌素试验不能确定是否感染了结核菌,只能证明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反应。
因此,如果结果为阳性,应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结核感染。
这可能包括X 光检查、痰涂片检查、结核菌培养等,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总的来说,结核菌素试验后的注意事项包括观察注射部位的变化、及时进行结果评估、避免误伤红斑部位、避免剧烈活动以及进一步明确诊断。
如果在注射后出现异常情况或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及早发现结核感染或疾病,有助于尽早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主意事项
[结核菌素试验的禁忌症]
患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肺炎等)、急性眼结膜炎、急性中耳炎、广泛皮肤病者及过敏体质者不宜使用。
[不良反应的处理及注意事项]
结核菌素试验一般无不良反应。
结核病人或过敏体质者可出现局部反应:水泡、浸润或溃疡。
一般无须处理,严重者可给予局部消毒抗感染。
有的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一般能自行消退,偶有严重者可予对症处理。
有的出现晕厥,注射后5~30分钟发生,极少见,多为心理因素。
可做其思想工作,口服糖水、平卧休息。
注射前应避免饥饿。
结核菌素试验后3天内避免剧烈运动(如足球、篮球、拔河、快速跑、爬山、摔跤等),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麻辣、咖啡、浓茶等),须戒烟戒酒。
结核菌素试验后1小时可以正常洗澡,但应避免刻意抓挠注射部位。
PPD试验注意事项
1.有活动的结核病灶或者有咳嗽,咳痰大于等于两周,咳血、发热,胸痛。
与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史的、患急性传染病、急性眼结核膜炎、急性中耳炎、广泛皮肤病及过敏体质、发热者,不宜做此实验,以免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或导致病情加重。
2.注射部位不能用手抓、擦,以免感染也不能涂抹任何药物,包括花露水、风油精、肥皂等,以免影响结果判断。
3.试验后在原地休息片刻,无不适感觉再离开。
4.密切观察试验后反应。
曾患过重度结核病或过敏体质者,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浸润或溃疡,有的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一般能自行消退或自愈;严重者应及时到医院作局部消炎或退热处理。
5.试验后48-72小时看反应结果,提前或推迟规定时间会影响结果判断的准确性。
6.试验期间尽可能避免使用激素类的药物。
7.注射期间饮食要注意不能吃辛辣食物、牛、羊肉、海鲜、鸡蛋等发性食物,忌洗澡。
结核菌素试验告知书结核菌素(PPD)试验是临床筛查结核菌可疑感染者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新生入学筛查、密切接触者筛查。
结核菌素试验(PPD)禁忌症及注意事项如下:一、PPD试验禁忌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进行PD试脸)1.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以及各种传染病的恢复期(如水痘、流行性感冒、肝炎等)。
2.发热(T>37.5℃)。
3.患未控制的癫痫病和其它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4.过敏体质者(如鸡蛋过敏、头孢类、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特别是预防注射过敏史。
5.患有全身或局部皮肤病者(如牛皮癣,白癜风,湿疹等)。
6.防御机能不健全的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缺陷者、丙种球蛋白缺乏者。
7.其他预防接种不到2周者暂不或不能做此试验。
8.在既往结核菌素试验中出现过水泡、坏死等非常强烈反应者。
9.正在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二、PPD试验注意事项1.注射结核菌素后不要用棉签按压注射部位。
2.不能用手触摸,抓挠,刺激注射部位。
3.注射部位24小时内不要见水(涂抹任何药物和花露水,风油精,肥皂等等),免局部感染。
4.注射结核菌素72小时(3天)后,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测量结果。
5.注射结核菌素后一般无不良反应。
试验后,在原地休息30分钟无不适再离开。
若出现高热,请及时到校医室就诊。
6.注射局部出现红肿、水泡或破溃者,不要自行处理,请在测量结果后,由医生指导处理。
7.消除紧张恐惧情绪,建议正常用餐,最好不要空腹做此试验。
8.月经期严重不适者。
有疑问者请联系**县疾控中心结核科电话:特别提醒:所有密切接触者,均需进行胸部X线片检查我已阅读此告知书内容。
(抄写处)学生姓名:班级 : 学校:家长签字:同意: 不同意:日期:年月日。
结核菌素实验
一,皮试溶液的配制
取每 1ml 含 50IU 卡介菌蛋白衍化物( BCG-PPD )的稀释制剂一支。
二,试验方法
在前臂内侧皮内注射每 1ml 含 50IU 卡介菌蛋白衍化物 (BCG-PPD )的稀释制剂 0.1ml (5IU ),48-72 小时观察结果。
三,结果观察
48-72 小时,以局部浸润纵横直径大小计算反映强度:
1. 不发红且硬结直径不超过 0.5cm 者,或仅发红而无硬结者为阴性( -) 0.5cm 以下者为可疑阳性( + - )
0.5-0.9cm 者为弱阳性( +)
1-1.9cm 者为阳性( ++)
6. 除红肿及硬结外,有水疱或坏死,或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为超强阳性( ++++) 四,注意事项
1. 阳性反应临床意义:出现于 3 岁以下且未曾接种过卡介苗的婴幼儿时,多表示近期有结 核感染,儿童呈阳性时,表示卡介苗接种后发生免疫反应,否则为受过自然感染,但不 一定有活动病灶,强阳性反应时都表示有潜在的活动病灶。
2.
阴性反应临床意义,多表示未感染过结核病,或表示接种卡介苗后免疫力已消失。
3.
凡有活动性结核病灶者,宜从低浓度做起或不做,以免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4.
正在发热或患其他疾病者,不宜做该实验。
5. 已稀释的溶液可在冰箱内保存 6 周,如发生沉淀或变黄时则不能用。
2.发红且硬结直径为 3. 发红且硬结直径在 5. 红肿且硬结直径在 2cm 以上者为强阳性 +++)。
一、试验后的注意事项
1、注射部位不能用手抓、擦,以免感染发炎,也不能涂抹任何药物和花露水、风油精、肥皂等等,以免影响结果判断。
2、试验后,三天内避免食用辣椒、虾酱、海鲜等刺激性食物。
3、试验后,在原地休息片刻无不适再离开,特别是过敏体质者要注意有无过敏反应。
4、密切观察试验后反应,一般无不良反应。
曾患过重结核病者或过敏体质者,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浸润或溃疡,有的出现不同程度发热,一般能自行消退或自愈。
严重者应及时到医院作局部消炎或退热处理。
5、试验后48-72小时看反应结果,
二、禁忌症
1、各种传染病的恢复期、发热、器质性心、肝、肾疾病的急性期;
2、神经及精神不正常者,本人及家族有过敏史者;
3、感冒发烧患者。
三、强阳性意义
1、硬结平均直径≥5mm。
5-9mm为一般阳性;10-19mm为中度阳性;≥20mm(儿童≥15mm)为强阳性;如果直径<20mm但有水泡、坏死、双圈、淋巴管炎等均为强阳性。
2.强阳性:(1)结核病患者。
(2)感染结核菌未发病者。
强阳性人群结核病的发病率高,在未找到病变时可作预防性治疗。
3、强阳性者需要做进一步复查胸透、血常规、血沉、抗结核抗
体等检查,并需要做预防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