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全册知识树
- 格式:ppt
- 大小:3.59 MB
- 文档页数:19
知识树知识树状以及教材情况说明与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第4单元安排了《姥姥的剪纸》《牛郎织女》《安塞腰鼓》《习作4》《练习4》。
《姥姥的剪纸》:以一个女孩的口吻,描绘了庄稼人的生活,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手艺以及“我”和姥姥之间深厚的感情,塑造了姥姥这样一个亲切、和蔼、慈祥的普通农村妇女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姥姥、对剪纸、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牛郎织女》: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穷苦的庄稼人牛郎,通过老牛的指点遇到偷偷下凡游玩的织女并相爱,结合在一起。
王母娘娘发现了织女下嫁,强行将织女抓回天庭。
牛郎披上老牛的牛皮,带着两个儿女飞上天庭追赶织女。
王母娘娘用玉簪划出天河,将牛郎织女分隔,只有每年七月初七两人才能鹊桥相会。
《安塞腰鼓》: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一场黄土高原上颇具声势的安塞腰鼓表演。
通过对腰鼓的动作、声音、气势、击打腰鼓的人的绘声绘色的描写,展现了力与美,展示了黄土高原华夏子民的气势,表现了民族高扬的生命力和活力,以及蓬勃向上的精神。
用安塞腰鼓这一民间表演形式,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
《习作4》:写一篇描绘剪纸作品的习作。
引导学生任选一幅剪纸作品,仔细观察,并加以想象,然后写成一篇习作。
《练习4》: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五项练习,其中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是本次训练的重点。
本单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示中华民族所保留的丰富的精神文化和磅礴的民族气概。
二、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学习习惯,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背诵、复述能力,在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上要继续当做常规训练。
在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感情色彩,联系语境理解句子,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2、“人文性”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之一,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高度关注的一个重点内容。
崔家小学 六年级 语文 知识树
任课教师: 许可赞
1、学会在习作中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2、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
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
的书面表达能力。
3、热爱大自然,感受假期生活的乐趣。
4、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养成习作之
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学会生字,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1、培养学生大胆与别人
交流,乐于参与讨论的
能力,
2、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
己的见解,
3、围绕一个话题能说清
楚自己的意思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并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2、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的句式
特点,并能仿写诗句。
第一单元
1、 收集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资料
2、学会围绕一个主题收集资料并注意归类整理。
第一单元教材说明:
单元主题
“心中有祖国”,旨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课文围绕“心中有祖国”这一主题选入了4篇课文。
《我们爱你啊,中国》用现代诗歌的形式赞美祖国的美丽富饶;《郑成功》不仅是对一位收复台湾的古代将领事迹的回顾与赞颂,更重要的是向世人宣告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的主人公肖邦把自己满腔的爱国豪情倾注到音乐创作中去,对祖国的依恋至死不渝,不仅中国人,外国人一样也热爱自己的祖国;《古诗两首》包括《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作者杜甫和陆游都是古代爱国诗人的杰出代表。
所选择的两首诗歌真正体现了诗人充沛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