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点工艺学第二章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33.50 KB
- 文档页数:11
《面点工艺学》教案第一章:面点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面点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面点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3. 了解面点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二、教学内容1. 面点的定义与分类2. 面点的特点3. 面点的制作工艺与流程4. 面点的历史与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面点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制作工艺。
2. 演示法:展示面点的制作过程。
3.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面点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面点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面点的定义、分类和特点:通过PPT展示各种面点,讲解其制作工艺和流程。
3. 演示面点的制作过程:现场演示面点的制作,让学生直观感受面点的制作技巧。
4. 讲解面点的历史与发展:介绍面点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面点的文化内涵。
5.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面点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制作工艺的掌握情况。
2. 制作实践:学生分组制作面点,评价制作效果和创意。
第二章:面点原料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面点原料的分类和特性。
2. 掌握面点原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3. 了解面点原料的营养成分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面点原料的分类与特性2. 面点原料的选择与使用3. 面点原料的营养成分与作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面点原料的分类、特性和营养成分。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面点原料的认识。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面点原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面点原料的选择和使用。
2. 讲解面点原料的分类与特性:讲解各种面点原料的特性,如小麦粉、酵母、糖等。
3. 讲解面点原料的选择与使用:介绍如何根据面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原料。
4. 讲解面点原料的营养成分与作用:分析面点原料的营养成分,讲解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5.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中式面点制作教案汇总.doc教案章节一:中式面点的概述1.1 介绍中式面点的定义和特点1.2 讲解中式面点的历史和发展1.3 分析中式面点的分类和制作方法教案章节二:中式面点的制作工具与原料2.1 介绍中式面点制作所需的工具和设备2.2 讲解中式面点制作所需的原料及其作用2.3 分析中式面点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案章节三:面团制作技巧3.1 讲解面团制作的基本原理3.2 介绍常用的面团制作方法3.3 分析面团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案章节四:中式面点的成型与修饰4.1 讲解中式面点成型的基本手法4.2 介绍中式面点常见的修饰技巧4.3 分析中式面点成型与修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案章节五:中式面点的熟制方法5.1 介绍中式面点熟制的常用方法5.2 讲解不同熟制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5.3 分析熟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教案章节六:包子与馒头的制作6.1 介绍包子与馒头的制作材料和工具6.2 讲解包子与馒头的制作步骤6.3 分析包子与馒头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案章节七:饺子与馄饨的制作7.1 介绍饺子与馄饨的制作材料和工具7.2 讲解饺子与馄饨的制作步骤7.3 分析饺子与馄饨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案章节八:面条与面片的制作8.1 介绍面条与面片的制作材料和工具8.2 讲解面条与面片的制作步骤8.3 分析面条与面片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案章节九:糕点的制作9.1 介绍糕点的制作材料和工具9.2 讲解糕点的制作步骤9.3 分析糕点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案章节十:中式面点的创新与改良10.1 讲解中式面点创新的意义和方向10.2 介绍中式面点改良的方法和技巧10.3 分析中式面点创新与改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案章节十一:中式面点的保存与保鲜11.1 介绍中式面点的保存方法11.2 讲解中式面点的保鲜技巧11.3 分析中式面点保存与保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案章节十二:中式面点的包装与销售12.1 介绍中式面点的包装材料和工具12.2 讲解中式面点的包装设计要点12.3 分析中式面点包装与销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案章节十三:中式面点的营养与健康13.1 分析中式面点的营养成分13.2 讲解中式面点与健康的关联13.3 提出中式面点的健康食用建议教案章节十四:中式面点的品鉴与评价14.1 介绍中式面点的品鉴方法14.2 讲解中式面点的评价标准14.3 分析中式面点品鉴与评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案章节十五:中式面点制作的安全与卫生15.1 讲解中式面点制作的安全知识15.2 介绍中式面点制作过程中的卫生要求15.3 分析中式面点制作安全与卫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中式面点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制作方法。
《面点工艺学》教案第一章:面点概述1.1 面点的定义与分类1.2 面点制作的基本工具与设备1.3 面点的起源与发展1.4 面点的营养价值与作用第二章:面点原料2.1 面粉的种类与选用2.2 水的质量与处理2.3 面点常用添加剂的作用与用法2.4 面点原料的配比与和面技巧第三章:面点成型工艺3.1 搓、揉、捏、按成型技法3.2 切割、折叠、卷包成型技法3.3 模具成型技法3.4 面点造型的创新与设计第四章:面点熟制工艺4.1 蒸的面点熟制工艺4.2 煮的面点熟制工艺4.3 炸的面点熟制工艺4.4 烤的面点熟制工艺4.5 面点的熟制技巧与火候控制第五章:面点实例制作5.1 馒头、花卷的制作5.2 包子、饺子、汤圆的制作5.3 饼、酥、糕点的制作5.4 地方特色面点的制作5.5 面点组合与搭配第六章:馅料制作与调味6.1 馅料的种类与制作方法6.2 馅料的调味与口感搭配6.3 常用调味品的作用与用法6.4 馅料与面点的搭配技巧第七章:面点的保存与鉴赏7.1 面点的保鲜方法与储存条件7.2 面点的食用方式与搭配7.3 面点的品鉴标准与技巧7.4 面点的美味与健康第八章:食品安全与卫生8.1 面点制作中的食品安全知识8.2 面点制作环境的卫生要求8.3 面点制作过程中的卫生操作规范8.4 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第九章:面点工艺的创新与发展9.1 面点工艺创新的必要性9.2 面点工艺创新的途径与方法9.3 现代面点工艺技术的应用9.4 面点工艺未来的发展趋势第十章:面点制作综合训练10.1 面点制作的基本流程与技巧训练10.2 面点成品的质量评价与改进10.3 面点制作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10.4 面点制作综合实践与作品展示10.5 面点制作训练的评估与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面点的定义与分类解析:面点的定义需准确理解,包括各类面点的分类及特点,如馒头、包子、饺子等,需要掌握其区别与联系。
重点环节2:面点原料的选择与处理解析:对面点原料的选择要注重其质量与特性,对面粉的种类、水的处理、添加剂的用法等需要深入了解。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面点一、教学目标1.知识及教学目标了解中式面点制作在烹饪中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理解中式面点的概念,面点的主要风味和流派。
系统了解中式面点与西式面点的区别。
3.情感目标使学习者对中式面点制作有最基本的认识,为以后各章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了解中式面点制作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中式面点制作的主要风味和流派。
四、教学方法讲授实操相结合。
五、教学辅助手段实操实物出示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第一章概述第二节面点原料一、教学目标1.知识及教学目标了解中式面点制作原料选择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了解中式面点选料常识,面粉和米粉的主要用途。
3.情感目标使学习者在制作中式面点中学会选择原料,为以后各章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了解中式面点不同品种原料的选择。
三、教学难点中式面点制作原料面粉和米粉的主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讲授实操相结合。
五、教学辅助手段实操实物出示五、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第一章概述第三节面点制作常用的工具与设备一、教学目标1.知识及教学目标理解中式面点常用工具与设备。
2.技能目标了解面点制作的常用工具与设备。
系统掌握常用工具与设备。
3.情感目标使学习者对中式面点制作选料有最基本的认识,为以后各章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了解中式面点制作的原料选择和常用工具与设备的用途。
三、教学难点理解中式面点制作设备用途。
四、教学方法讲授实操相结合。
五、教学辅助手段实操实物出示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第二章面点制作基本操作技术第一节和面揉面搓条下剂一、教学目标1.知识及教学目标了解面点基本功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了解面点制作基本操作工序。
系统掌握和面、揉面、搓条、下剂、制皮、上馅基本功。
3.情感目标使学习者对中式面点制作基本功的认识,为以后各章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了解中式面点制作的基本操作技术三、教学难点中式面点制作基本功四、教学方法讲授实操相结合。
五、教学辅助手段实操实物出示。
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第二章面点制作基本操作技术第一节制皮上馅一、教学目标1.知识及教学目标了解中式面点基本功的重要性。
课题名称(教材章节)第一章中国面点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面点及面点工艺学的内涵第二节中国面点发展简史及趋势第三节中国面点的基本特点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面点的含义,熟悉面点工艺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
2.了解中国面点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趋势。
3.掌握中国面点的四大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1.面点的概念。
2 .面点工艺学的研究内容。
3.中国面点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面点的内涵;面点的四大基本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板书、讲授、举例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自我介绍讲解课时分布及课堂及课后作业的要求第一节面点及面点工艺学的内涵一、通过让介绍介绍自己家乡的一些代表性的面点食品,引入面点的内涵二、面点工艺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中国面点发展简史及趋势一、中国面点发展历史。
O中国面点萌芽时期(6000多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2面食技术的出现时期(战国)03早期面点形成时期(商周时期);面点的发展还经历:先秦、汉代、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新中国成立五个时期。
二、面点的发展趋势。
中国特色的面点快餐,开发功能性面点和药膳面点,改革宴席结构。
第三节中国面点的基本特点特点:选料精细,花样繁多;讲究馅心,注重口味;技法多样,造型逼真。
课外作业1、面点的概念,介绍你熟悉的一道面点,包括:面点名称、主要原辅料、简述其制作方法、风味特点。
2、什么是面点工艺学,及其研究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参考书目《面点工艺学》李文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__________________课后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名称(教材章节)第一章中国面点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中国面点的风味流派第五节面点的分类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面点的主要流派,掌握各个流派的特点、典型品种 _________ 2 •了解面点的分类方法及种类。
《面点工艺学》第一篇:《面点工艺学》【摘要】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社会劳动人才,在《面点工艺学》实践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打造高效率的课堂。
【关键词】面点实践课有效课堂教学方法《面点工艺学》是中职烹饪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为学生从事面点加工工作提供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探讨和研究《面点工艺学》实践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是实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社会高素质劳动人才的重要手段。
笔者根据《面点工艺学》实验课教学的特点,总结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探究《面点工艺学》实践课有效地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体验、评价反馈的探究式教学法,不但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也突出了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与教师的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效果,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教师的引导作用《面点工艺学》实践课和其他实践活动一样让学生作为主体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实现自我主体地位。
教师的引导作用则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漁。
”然而,“授人以漁”,不如在精心设计的自我活动中,使人会漁。
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就是要把“学会”转化为“会学”。
这种转化正是在学生的自我活动中有量的积累发展为质的飞跃。
以蛋糖比例对蛋糕体积的影响实验为例。
搅打过程中形成的蛋白泡沫的稳定性,对冲入空气的多少及最终蛋糕产品的疏松度影响很大。
在打蛋过程中加入大量的蔗糖,可提高蛋液的粘稠度,提高蛋白气泡的稳定性,是充入更多的气体。
因此,蛋和糖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对打蛋的效果及最终产品的体积有着直接影响。
在这一节实践课,我设计教学过程时,不仅分析课程,更要分析学生;要着重分析学生的思维障碍,设计出排除障碍的措施,以保证学生的思路畅通。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提供体验的对象和目标,又提供恰当的体验方法和条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有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面点工艺学》教学大纲《面点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0408,040409课程性质:专业必修总学时:96学时总学分:6开学学期:3,4适用于专业:烹调与营养教育先修成课程:烹调工艺学时程课程:面点工艺学大纲执笔人:李毅出席人:金声琅审查人:朱国兴撰写时间:2021年8月撰写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1)年版一、课程介绍《面点工艺学》具备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的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自学不仅并使学生掌控面点原料、面团调制、制馅、成形和熟制等一系列面点基础理论科学知识,而且能并使学生熟练地掌控其制作工艺过程,并能够运用所学至的科学知识,化解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为社会服务。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面点工艺学》就是烹调与营养专业学生专业主干课程,就是关于面点工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全面系统的课程,就是总结和阐明中式面点制作工艺的通常规律的学科。
面点工艺学就是在全面概括、总结传统和现代中式面点技艺和经验的基础上,利用现代食品工艺学、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卫生学等理论积极支持,初步构成的。
因此本课程就是烹调工作者的基础课、必修课。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通过面点工艺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授,并使学生掌控面点原料、面团调制、制馅、成形和熟制等一系列面点制作技术,具备单一制制作各种面点品种的能力。
其所要达至的目标就是学以致用。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具有面点制作的能力。
具有对面点工艺研究中所赢得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展开整理、分析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并最终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中式面点的基本面型的制作原理及相同面型的面点品种制作技术。
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第一章】概论(共2学时)1、教学目的和建议:(1)了解中国面点发展简史(2)熟识面点工艺的基本技术动作与操作程序2、教学内容:(1)中国面点发展简史(2)面点工艺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3)面点的技术特点(4)面点主要风味流派的构成和特色(5)面点的分类(6)面点制作工艺流程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面点工艺的基本技术动作(2)难点:面点工艺的操作程序4、本章思考题:(1)描述面点发展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