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避孕药在临床上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口服避孕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摘要】口服避孕药在临床上的使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研究其临床的使用价值对未来避孕药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总结口服避孕药在除避孕之外的其他临床应用。
【关键词】口服避孕药;临床应用; 女性健康【中图分类号】r136.0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287-02口服避孕药最早在1956年被临床使用和推广,在国内的使用则是从1963年开始的,主要成分为孕激素和雌激素,在此后相继有避孕针剂、速效避孕药及缓释系统避孕药等被临床使用。
但是随着避孕药物的推广使用,人们发现它不仅仅可以用于避孕,还有很多其它方面的疗效,被进一步推广使用。
极大的改善了妇女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妇女的生殖健康。
1调节月经周期复方类口服避孕药用于月经周期的调节是很好的治疗方法,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月经周期后半期,才有mpa或者3mg炔诺酮,连续服用10天即可,调整的周期一般是3-6个月。
复方避孕药的激素能够使子宫内膜增生抑制,呈腺体的萎缩,间质脱膜样变子宫内膜变薄,停止药物的服用后,月经血量就会很少。
子宫内膜完整的剥离之后,留血的天数就会少,大约在2-5天左右。
此外,对更年期的月经紊乱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等。
对于需要特殊条件的人来讲,为了推迟月经的周期,可以连续服用口服避孕药物,直至需要的时间为止,但在这个过程中,持续时间不可超过42天。
此外,口服避孕药,对治疗闭经和痛经都有很好的效果。
2治疗不孕症方面的应用口服避孕药在不孕患者中存进排卵的应用效果也是临床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对垂体卵巢轴有抑制性的作用,可以利用这个机制来治疗无排卵性的不孕。
氯米芬作为一线的药物使用已经有几十年了,可以调节卵巢的微环境,提高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问世,使口服避孕药物在体外受精2胚胎移植中的使用更为广泛,有研究表明,使用口服避孕药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可以提高了受精率、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雌孕激素制剂的特点及临床应用郭涛,韩字研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成都现代复方雌孕激素制剂一方面作为复方口服避孕药具有良好的避孕作用,另一方面,雌孕激素制剂可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并应用于辅助生育技术。
雌孕激素制剂多数是复方药,也有单一味药。
此外,个别不是甾体激素的植物药能缓解围绝经期症状。
本文就这些制剂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作分述如下。
1 复方雌孕激素口服避孕药的特点及临床应用1.1 左炔诺孕酮炔雌醇片(三相片) 模拟女性生理周期将雌孕激素变化分为三个时相:第一时相,相当于卵泡生长发育早期和中期;第二时相,即围排卵期;第三时相,相当于黄体期。
药物的第一时相:为第1~6片(黄色),每片含炔雌醇0. 03 mg,左炔诺孕酮0. 05mg;第二时相:为第7~11片(白色),每片含炔雌醇0. 04 mg,左炔诺孕酮0. 075 mg;第三时相:为第12~21片(褐红色),每片含炔雌醇0. 03 mg,左炔诺孕酮0. 125 mg。
其配方与我国的单相复方避孕药(如复方18甲基炔诺酮)相比,每一个周期中三相片的孕激素用量减少近40%,避孕效果可靠,剂量低,能控制月经周期,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性及减少撤药性出血,血脂在正常范围内[1],也可减少皮脂的分泌,对面部痤疮、多毛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三相避孕药价格便宜,服用方便,除避孕外,是临床调节月经周期、作为性激素治疗的良好选择。
1. 2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达英-35) 每片含炔雌醇0. 035 mg,环丙孕酮2 mg。
该药的孕激素环丙孕酮是通过竞争雄激素受体而阻断雄激素作用的,是孕激素中抗雄性激素作用最强的。
除避孕外,该药还可治疗女性雄激素依赖性疾病,如痤疮,特别是伴有脂溢性皮炎或形成结节的痤疮(丘疹脓泡性痤疮、结节囊肿性痤疮),妇女雄激素性脱发,多毛症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高雄性激素表现。
治疗至少应持续6~9个周期才能显效。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治疗PCOS,可显著改善与PCOS相关的内分泌紊乱,停药后易于恢复排卵。
常用口服避孕药及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评价【摘要】目的观察评价常用口服避孕药及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要求避孕的妇女162例,随机分为口服避孕药组和宫内节育器组,各81例,观察比较两组的避孕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率。
结果口服避孕药组的意外怀孕、宫外孕、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宫内节育器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随访半年,体内激素水平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口服避孕药与宫内节育器皆为较有效的避孕方式,在整体评估下,口服避孕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稍高于宫内节育器,但宫内节育器经济方便,对内分泌影响极少,避孕药物及icu皆有较多种类,合理选择有效安全的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口服避孕药;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合理选择有效安全的避孕措施,是落实和推进计划生育政策的一项重要课题,对于避孕措施的实用性指标一般包括方便、安全、有效三个方面;药物避孕方法一般包括紧急避孕药物、外用避孕药物、口服避孕药物,而宫内节育器(iud)则属于我国育龄妇女中应用较广的主要避孕措施,具有安全、可靠、简便、长效及可重复性好等优点,两种避孕方式皆尤其优缺点,同时在同种避孕方式中,不同类型的产品也具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如何合理选择合适的避孕措施是一个热门的话题。
本文通过观察评价常用口服避孕药及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要求避孕的妇女162例,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为30.4±0.3岁,皆为月经周期规则,均排除合并有肝肾心不全、全身妇科疾病、肿瘤,随机分为口服避孕药组和宫内节育器组,各81例,观察比较两组的避孕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率。
两组从年龄、性别等各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口服避孕药组①长效避孕药21例:复方长效炔诺孕酮片(成分为12mg的炔诺孕酮和3mg的炔雌醚),复方长效左炔诺孕酮片(成分为6mg的左炔诺孕酮6mg和3mg的炔雌醚),每个月服用一次,一次1片。
230例孕妇口服避孕药止血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口服避孕药止血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医院就诊的人流、上环、取环术后阴道流血时间超过2周的妇女230例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 230例流血患者中有130例流血时间在14—20天,60例流血时间在21—35天,40例流血时间>35天。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统计分析后,表明口服避孕药止血影响因素有感染、不良分娩史、宫内残留、多次人工流产史,及女性内分泌紊乱等。
结论妇科临床门诊对治疗口服避孕药止血的孕妇,其前提是要保证手术质量,手术操作规范,要求我们努力宣教生殖健康知识,及时处理术后不良反应。
【关键词】孕妇;口服避孕药;cox比例风险模型;止血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00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400—02230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taking oral contraceptives hemostasis clinical analysisyuan wei—ling【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ed factors of pregnant women taking oral contraceptives hemostasis.methods the subjec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2011january to2012june in our hospital visiting stream of people,sheung wan,ring extraction time of vaginal bleeding after more than2weeks for women230 cases clinical observation.results 23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leeding in 130 cases of bleeding time in 14—20 days,60cases of bleeding time in 21—35 days,40cases of bleeding time > 35days.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model statistical analysis,shows that oral contraceptives on hemostatic factors are infection,adverse birth history,intrauterine residue,repeated abortion history,and female endocrine disorders.conclusion clinical gynecology outpatient treatment of oral contraceptives on hemostasis in pregnant women,the premise is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operation,operation technique,requires us to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n reproductive health knowledge,the timely processing of postoperative untoward reaction.【key words】 pregnant women;oral contraceptives;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hemostasis当今由于无痛技术的不断普及[1],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妇女生殖健康,口服避孕药因其极高的避孕效果,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2]。
宫腔镜联合短效口服避孕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发布时间:2022-11-01T01:48:54.752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8期作者:孙奥[导读]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采用宫腔镜手术联合屈螺酮决雌醇治疗的临床效果孙奥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 417009【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采用宫腔镜手术联合屈螺酮决雌醇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所选病例为 2020 年 5 月至 2021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 148 例。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一般资料进行调查。
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48 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宫腔镜手术 + 炔雌醇环丙孕酮)与对照组(宫腔镜手术)。
治疗后随访 6 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复发率、月经改善率均差异显著(P < 0.05);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两组术后 6 个月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宫腔镜手术与屈螺酮决雌醇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月经症状,抑制子宫内膜增生,减少复发,提升妊娠率,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炔雌醇环丙孕酮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polyps,EP)指子宫内间质和膜腺体以及血管呈过度生长[1],赘生物呈息肉状,以多种形态和不均匀大小突入到宫腔中。
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孕或子宫出血。
目前,临床常用检查方式为宫腔镜,可在直视状况下诊断子宫内膜病理和生理变化状况,现已发展为临床诊治此疾病的金标准方式之一,主要治疗方式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rans-cervicalresectionofendometrialpolrp,TCRP)[2],具有恢复速度快、出血量少、微创等优势。
但因目前暂未完全明确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和病因,术后复发率一直未得到控制。
人工流产后口服短效避孕药屈螺酮炔雌醇片临床效果观察汪文荣;李君;柴冬宁【期刊名称】《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年(卷),期】2017(025)007【总页数】2页(P498-499)【作者】汪文荣;李君;柴冬宁【作者单位】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361000;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361000;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361000【正文语种】中文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收入的提高,人们意识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未婚先孕、意外妊娠等选择人工流产,尤其是无痛人流,术后严重者可并发月经失调,宫颈及宫腔粘连,对妇女的生殖健康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导致不孕,给患者带来巨大伤害。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中心对非意愿妊娠女性,予以人工流产后,服用优思明片进行干预、调整月经周期,预防并发症。
1.1 研究对象2012年1月-2014年3月就诊本中心1120例要求无痛人工流产者,年龄20~40岁,无手术禁忌证,各项辅助检查均在正常范围,按照统计学分组方法随机分为优思明组和对照组,各560人。
两组一般情况无差异,均无剖宫产史,心理状况健康,依从性良好。
1.2 方法两组妇女均采取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术后同时常规服用益母草胶囊及多西环素片预防感染,对于优思明组加服优思明,于术后当天开始口服,1日1次,连服21 d,术后2周及术后1个月随访,观察术后阴道流血量、阴道流血时间、腹痛持续时间以及月经恢复时间。
1.3 评价指标阴道流血量:两组术后阴道流血量与既往正常月经量相比较;记录阴道流血时间;术后阴道流血停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术后第一次月经来潮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统计采用软件SPSS17.0分析,计量资料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术后阴道流血量情况比较术后流血量比较,优思明组少于对照组,流血时间、恢复时间及腹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优思明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作用研究作为一名从事医学研究的专家,我一直在关注着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这一常见妇科疾病的治疗进展。
近年来,优思明作为一种新型口服避孕药,在功血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成为临床医生的首选药物。
本文将从优思明的药理作用、治疗机制、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等方面,详细探讨其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让我们了解一下优思明的药理作用。
优思明是一种低剂量的新型口服避孕药,其主要成分是炔雌醇和屈螺酮。
炔雌醇具有模拟女性雌激素的作用,可以调节女性月经周期,而屈螺酮则具有 strong estrogenic activity 和 antiprogestagenic activity,能够有效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从而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
1. 调节月经周期:优思明中的炔雌醇成分可以模拟生理雌激素水平,促使子宫内膜生长,为受精卵的着床创造条件。
同时,优思明还能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使月经周期变得规律。
2. 抑制子宫内膜生长:优思明中的屈螺酮成分具有antiprogestagenic activity,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防止其过度增生,从而降低出血量。
3. 改善宫颈粘液:优思明可以改善宫颈粘液的性状,使其变得更加黏稠,不利于精子通过,从而达到避孕的效果。
4. 调整内分泌平衡:优思明可以调整患者的内分泌平衡,降低血液中促黄体素(LH)和促卵泡素(FSH)的水平,从而使月经周期更加稳定。
优思明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同时,还能起到避孕的作用,对于年轻女性患者尤其适用。
而且,优思明的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小,患者易于接受。
当然,在使用优思明进行治疗时,患者仍需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和身体健康。
在研究进展方面,优思明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
目前,研究者们正致力于探讨优思明在治疗功血方面的最佳剂量和疗程,以及其在不同年龄段、不同病因功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还有研究者关注优思明治疗功血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其对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1372016 年12月B 第3卷/第21期Dec.B 2016 V ol.3 No.21口服避孕药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研究张文悫(玉溪市人民医院妇科,云南 玉溪 653100)【摘要】目的 分析口服避孕药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青春期功能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单独给予对照组患者雌孕激素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口服避孕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采用口服避孕药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雌孕激素;口服避孕药;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图分类号】R711.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6.21.137.02临床上,功血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属于一种常见的青春期内分泌疾病[1]。
因为青春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还没有完全发育好,性节律释放会受到阻碍,表现出紊乱的现象,有卵泡在卵巢中进行生长发育,但是没有正常月经周期中的卵泡刺激素、血黄体生成素峰,没有孕激素、排卵,体内雌激素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
患者在临床上会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持续的时间会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差异性,月经量多少也没有规律可循。
通常情况下,是对于没有性生活、不适合采用清宫术进行治疗的青春期少女,临床上主张采用药物疗法对其进行治疗[2]。
现阶段,临床上通常会主张采用雌孕激素对患者进行治疗,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研究显示,采用口服避孕药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3]。
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的应用进展复方口服短效避孕药是一种非常可靠的避孕方法,是目前欧美女性最广泛使用的避孕手段之一,也是安全性最高的避孕方式之一,在正确使用时,避孕成功率接近100%,而且使用简便,可自主掌握,非常适合短期内要求避孕的女性,口服短效避孕药除了避孕效果外,对于女性的身体健康也有许多积极影响,比如对一些妇科疾病:如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另外像新型短效避孕药优思明含有与天然孕酮药理性相近的孕激素—屈螺酮,它更具有能缓解使用者经前紧张综合症和痛经症状的作用,它独有的抗炎皮质激素效应,可以有效消除雌激素可能引起的水钠储留,使用者不容易发生浮肿、体重增加的副作用,它还具有抗雄激素效应,对青春痘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还有使月经周期规则,减低宫外孕和卵巢癌发生的好处,有的复方短效避孕药,如达英-35,还独有皮肤的调理作用,有效解决皮肤过油和痤疮问题。
现就复方短效避孕药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一、口服短效避孕药的发展历程最早的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发现于1938年,在德国首先通过天然的雌激素—雌二醇合成了乙炔雌二醇和3-甲基炔雌醇甲醚。
我国在1960年,研制成功合成的雌激素、孕激素,1963年研制成功口服避孕药,1967年复方诀诺酮片(1号)、复方甲地孕酮片(2号)上市,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新型口服避孕药进入中国市场。
复方口服短效避孕药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合剂,从复方口服避孕药上市的那时起,其剂量和药物组成就在不断变化。
由于高剂量的雌激素对人体有许多副反应,因此在维持避孕效能的基础上减少雌激素的含量,同时寻找更高选择的孕激素一直为复方口服避孕药的发展趋势。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问世的复方口服避孕药具有效果肯定,安全性好,作用可逆的优点,并有很多避孕益处,是育龄女性常规避孕首选方式之一,特别适应于年轻和未育人群。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数据,在坚持和正确使用情况下口服避孕药失败率仅为0.3/100人一年,且可由女性自行掌握使用或者停用,使之成为人类避孕历史的一次革命。
浅谈口服避孕药在痛经治疗中的应用 2012-12-11 【编者按】:医药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医药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医药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浅谈口服避孕药在痛经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痛经为青春期及生育期妇女常见的疾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口服避孕药作为其中一种治疗方法对治疗继发性痛经有其独到之处。
本文着重介绍口服避孕药的治疗机理。
【关键词】痛经避孕药继发性痛经 口服避孕药成为有效的避孕方式之一,自问世以来受益妇女已过数亿,成为高效、简便、经济而倍受青睐的避孕方法。
随着对口服避孕药认识的逐渐加深,其具有除避孕作用外的益处也逐渐得到重视,目前常用于多种与内分泌有关的妇科疾病,痛经就是其中之一。
1 痛经的定义和病理机制 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有腰酸和其它不足,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常见于初潮后的12个月内,排卵周期初建立时,如果初潮时已排卵,就可能在初潮时发生痛经。
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PG)含量增高有关,痛经患者子宫内膜和月经血中PGF2和PGE2含量均较正常妇女明显升高,PGF2含量增高是造成痛经的主要原因。
PGE2含量高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
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此外,原发痛经还受精神、神经因素影响,疼痛上的感受也与个体痛阈有关,无排卵的增生期子宫内膜因无孕酮刺激,所含前列腺索浓度很低,通常不发生痛经。
继发性痛经是指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或盆腔炎。
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部位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以卵巢及宫骶韧带最为常见,其次为子宫,直肠故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称。
经验交流62避孕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段月晓,彭艳,李小臣,刘畅 (北京金城泰尔制药有限公司,北京 101300)摘要:避孕制剂可分为口服、外用避孕药、内置节育环、皮肤渗透贴及皮下注射剂等。
随着避孕制剂的应用与推广对控制全球人口数量、保护环境等方面产生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避孕制剂种类日益丰富,其功效及不良反应各不相同。
本文对不同类型避孕制剂展开论述,探讨其应用与研究进展。
关键词:避孕制剂;应用特点;研究进展意外怀孕及反复流产是当前面临的一项全球性健康问题,据有关数据统计,每年怀孕总人数中有40 %属意外怀孕,有超过50 %的人会选择流产,仅38 %选择生育。
经常流产对女性健康及生活质量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因此避孕意义重大。
近些年我国生育政策有所调整,对育龄期女性生殖健康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这也就意味着我国避孕节育的方式会以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1]。
本文将对各类避孕制剂进行研究,分析当前避孕制剂的发展及应用特点。
1研究背景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各类避孕制剂得到科学应用。
口服避孕药是最普遍、最方便有效的避孕方式之一。
20世纪60年代第一款口服复方避孕药-美雌醇+异炔诺酮Enovid-10上市,避孕功效达100 %,使避孕产品开发进入新阶段,为满足不同的避孕需求出现了不同类型的避孕制剂。
目前市面上避孕制剂产品可分为口服、阴道外用、皮下埋植、皮下注射、透皮贴剂等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避孕需求。
2各类避孕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避孕制剂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避孕制剂的研发方向是保障避孕成功率下降低不良反应。
市面上常见避孕制剂主要分为短效避孕、中效避孕和长效避孕制剂3大类,以下将对其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2.1 口服避孕制剂根据作用时间长短,口服避孕药分为长效、复方短效(COC)和紧急避孕药。
因长效避孕药含大剂量的激素,易导致经期不调、肥胖,已被淘汰。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是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COCs)和紧急避孕药。
浅谈口服避孕药在临床上的应用
【摘要】激素类女用避孕药主要成分为孕激素和雌激素,目前已经有复方短效避孕药、皮下埋植剂避孕针、长效口服避孕药、及紧急避孕药等多种剂型应用于临床,为育龄妇女提供最有效避孕效果,研究其临床的使用价值对未来避孕药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总结口服避孕药在除避孕之外的其他临床应用。
【关键词】口服避孕药;临床应用;女性健康
作者单位:315506 宁波市奉化莼湖镇政府计生服务站口服避孕药(oc)1963年在国内开始使用,已经成为广大育龄妇女最有效的避孕方式之一[1]。
同时经过临床研究,口服避孕药不仅仅用于避孕,还能发挥诸多近期或远期的有利于妇女健康的作用,如治疗不孕症、预防妇科疾病,减少某些癌症发生率等疗效,口服避孕药的进一步推广改进了女性的生殖健康,改善了女性的生活质量。
1 改善痛经,调节月经周期 [2]
服用oc可引起6一酮pg f1α、pg f2α、血栓素、和pg e2的降低以及pg产物的减少,通过抑制排卵和减少子宫内膜厚度,使产生pg的月经量减少,从而降低痛经。
诸多研究证实,90%有原发性痛经患者服用oc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同时,复方类口服避孕药用于月经周期的调节能够达到良好效果。
复方避孕药的激素能够使子宫内膜增生抑制,呈腺体的萎缩,间质脱膜样变子宫内膜变薄,停止药物的服用后,月经血量就会很少。
子宫内膜完整的剥离之后,留血的天数就会少,大约在2~5 d左右。
而有些手术后因为治疗
需要需推迟月经的周期,可以连续服用口服避孕药物,直至需要的时间为止。
2 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围绝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为无排卵型功血,这是由于此时妇女的卵巢功能开始趋于衰退,卵子数明显减少甚至耗竭,失去了性激素对下丘脑及垂体的正反馈作用,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增高(fsh多高于lh),缺乏lh中期波峰,不能排卵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为:经期长、月经不规则、经量多或长期少量出血,严重者可引起继发感染、贫血、甚至摘除子宫。
在治疗前,要排除外内膜病变,然后用孕激素(内膜萎缩法)先止血,再用coc 3个周期(妈富隆、三相避孕药等以孕激素为主的避孕药)调整月经周期,用药方法同避孕一样。
但用避孕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适于高血压、糖尿病、血栓性疾病和吸烟等人群。
3 预防妇科疾病
预防妇科疾病方面,口服避孕药的使用也有一定的作用,据新英格兰杂志的研究表明:避孕药使用后绒毛膜癌下降达100%,子宫内膜癌下降50%,直肠癌和结肠癌下降20%~50%,卵巢癌下降>80%。
另外,有研究显示服用避孕药的时间与降低子宫内膜癌风险有显著的相关性,服用5年能降低46%的风险,服用10年这种保护性作用可达71%。
服用1年以上即可达到降低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率的效果,且服用时间越长其保护作用越大。
4 治疗妇科疾病[3]
治疗妇科的疾病也可以通过口服避孕药物对治疗。
如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口服避孕药的治疗目的是为了降低雌激素水平、抑制卵巢排卵,使异位的子宫内膜逐渐萎缩直至坏死吸收,但学者建议: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可长期周期性使用口服避孕药,但最好每年作常规体检1次。
同时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时,也可以用复方避孕药来抑制卵巢排卵和卵巢雄激素的产生。
5 降低某些肿瘤的发生率
使用避孕药可以降低如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结肠直肠癌等肿瘤的发生率。
流行病学证据表明使用oc可使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降低50%。
oc对于子宫内膜的保护,特别是在高危人群中,包括未产妇和少产妇最为明显。
与子宫内膜癌相同,oc对卵巢癌的预防保护作用也始于用药1年后,停药后其保护作用仍可持续20年。
当然卵巢癌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因素,不能完全以服用oc来概括。
据研究口服避孕药对结肠直肠癌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在曾经服用过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中,结肠直肠癌的发病风险下降了18%。
这种可能是因为雌激素改变胆汁的分泌与合成,降低了结肠中胆酸的浓度,从而起到预防结肠直肠癌的作用。
6 改善生活质量
对于痤疮避孕药物的服务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如环丙孕酮炔雌醇片中的孕激素醋酸环丙孕酮,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中的去氧孕烯,孕二烯酮炔雌醇片中的孕二烯酮等。
其服用方法:与避孕相同,
改善痤疮需服用9~12个周期后会改变皮肤的光泽。
而在控制体重时上面,口服避孕药的作用据一项大型调研显示使用药后的体重下降和不变者占到78%,体重平均降低12 kg(p<0001)。
综上所述,口服避孕药除避孕之外还,临床意义还有近期及远期的有利于健康的作用,而且这些研究还在进一步深入进行下去。
如何在保证妇女充分了解与正确使用的oc的同时,还要避免其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能充分的享受oc避孕及非避孕的益处。
在今后的很一段时间内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扩大口服避孕药更多的临床使用价值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武俊青,高尔生避孕技术指南中国人口出版社,2002.
[2] 魏满香短效口服避孕药在月经紊乱者中的应用100例. 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8:10.
[3] 王今锦,刘搏,王德静,等左炔诺孕酮三相片在女性避孕中的作用.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