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变形与技法(1)
- 格式:ppt
- 大小:13.79 MB
- 文档页数:2
《图案》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图案》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环境设计中的重要组成元素。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装饰图案绘制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利用多种绘制工具和多元的创作材质制作出独特性强、色彩鲜明、纹理清晰的系列色彩装饰图案。
为学生今后在艺术设计中广告创意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实践的练习过程来加深对图案设计性、创意性、装饰性理论的理解并能够在实际设计项目中得以熟练运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装饰图案的基本概念与理论;2.理解传统图案的讲解与解析,结合观察与写生、逐章进行实际训练;3.掌握装饰图案的构成形式与创意方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图案概念理论本章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图案的基本概念,理解图案特征的意义,掌握装饰图案的绘制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1.了解图案的基本概念;2.理解图案特征的意义;3.掌握装饰图案的绘制方法。
本章教学难点:1.对图案特征的理解,选择表现的形式。
本章教学内容:1. 图案的基本概念;2. 图案分类及分析;3. 掌握图案在各类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第二章中国传统装饰图案本章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装饰图案、民间装饰图案及部分外国图案的特征,使学生理解这些图案的象征意义,掌握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的构成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1.掌握图案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法则。
本章教学难点:1.图案的基本规律与形式美法则的作用与方法。
本章理论教学内容:1.中国传统图案赏析;2.民间装饰图案赏析;3.外国部分图案赏析。
本章实践教学内容:随堂练习:直线、曲线、折线等勾线的练习以及图案上色的练习;练习要求:线条勾勒图案时用笔流畅,水粉上色干净整洁;教师辅导: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帮助纠正课堂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相关中外图案知识疑问,辅导、讲解与示范相结合;任务目的:为后续图案设计奠定基础。
第三章图案形成的形式美法则本章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为图案形象的塑造搜集创作材料,了解形式美法则的具体内容,理解这种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熟练掌握运用创意的表现手段来绘制图案,充分表达自身个性鲜明的创意思维。
课程教学方案(教案)20/20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图案设计任课教师姓名:授课班级:课程归属院(系):艺术设计学院编制时间:201 年月日学习单元课堂教学方案(教案)设计第 15 周第 2 单元学时:14 学习单元名称图案的设计方法单元学习目标能设计花卉图案并将图案应用于珠宝首饰设计本单元项目或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将花卉二方连续纹样应用于项链与手链的设计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花卉图案的变化学习重点解决方法:搜集资料,研究写生与变形的方法难点:二方连续图案的连接与金属的连接的一致性学习难点解决方法:多研究金属工艺的制作方法本单元学习素材1.文档图片:画册、图书、网络图片2.音频视频:3.动画仿真:4.珠宝首饰实物本单元学习内容设计时间安排辅助学习手段上次学习内容简要回顾:图案的基本概念0.5本单元学习任务导入(或案例解析)花卉图案在经典珠宝首饰设计中的应用0.5本单元学习内容(含重点突出、难点突破)(1)图案的形式美感规律(2)图案的骨式(3)图案的构成(4)图案的色彩(5)图案的设计步骤12学习活动组织实施本单元学习内容简要小结花卉图案的设计方法1本单元作业、训练、讨论等环节安排玫瑰、百合、茶花、莲花等常见花卉的连续纹样与适合纹样的练习单元学习过程反思将花卉二方连续纹样应用于项链与手链的设计上次学习内容简要回顾:图案的基本概念图案教育家陈之佛先生1928年提出:图案是构想图。
它不仅是平面的,也是立体的;是创造性的计划,也是设计实现的阶段。
图案教育家、理论家雷圭元先生在《图案基础》一书中,对图案的定义综述为:“图案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方面,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先设计。
在工艺材料、用途、经济、生产等条件制约下,制成图样,装饰纹样等方案的通称。
”(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辞海》艺术分册对“图案”条目的解释:“广义指对某种器物的造型结构、色彩、纹饰进行工艺处理而事先设计的施工方案,制成图样,通称图案。
图案设计(第一章图案概论)教案第一章图案的概述第一节图案的概念图案:顾名思义,即:图,图形;案,方案,图形设计的方案。
生活中具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都可称之为图案。
第二节图案的起源及发展一、图案的起源1、装饰说起源于人类爱美的天性2、图腾意识促进了装饰的发展3、服饰说二、图案的发展1、中国传统图案(1)新石器时期的彩陶装饰图案彩陶装饰纹样的特点:简洁、概括、充满活力彩陶装饰纹样的内容:动物、植物、人物、几何(较普遍)(2)商周时期青铜器装饰图案商周两代是青铜器艺术的鼎盛时期,它是权利的象征。
(欣赏图片)青铜器装饰纹样的特点:庄重、严肃、神秘、结构严谨青铜器装饰的图案有: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象纹(3)战国时期的装饰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交替时代,政治体制变动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战国时期装饰图案特点:风格:日渐活跃内容:不再是凶狠的神秘怪兽,而是贴近生活,自然中动物或生活场景运用于不同的装饰造型构图:严肃对称结构变得活泼(4)汉代装饰图案汉代时期,建筑装饰得到发展,遗留下大量的画像砖、画像石、瓦当。
风格朴实画像砖、画像石:题材与形式丰富多彩的现实生和生活,反映墓主人生前的身份经历或垂教后世的历史故事。
瓦当:云纹瓦当、文字瓦当、动物瓦当(5)魏晋南北朝装饰图案南北朝时期,盛行佛教,,随着佛教的传播,佛像、壁画、石窟寺空前发展。
石刻装饰图案:飞天、忍冬草、莲花图案石刻装饰图案特点:以线条为主,反映生活,超越生活,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6)唐代装饰图案特点:丰满、华贵、富丽、饱满有张力内容:唐三彩、织锦、宝相花、团花、卷草、折枝花(7)宋元时期特点:写实、自然、平淡、雅装饰题材:花鸟为主装饰图案:莲花图案、牡丹图案、花鸟画有折枝花式、穿枝花式、喜相逢式(8)明清时期是一个从昌盛到没落的时期,而在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国外的一些技术传入我国,出现了新的工艺品种:雕漆、景泰蓝、琉璃、珐琅。
民间图案(1)民间图案多与民俗活动相关(2)民间图案的寓意、联想(3)种类:剪纸、蓝印花布、蜡染、刺绣、泥玩具、不版年画第三节图案的分类空间形态类1.平面图案(二维空间)2.立体图案(三位空间)3.综合图案(二维、三维结合)时间状态类1.静态图案:建筑、器皿2.动态图案:礼花、霓虹灯第四节形态构成类自然形态构成:以自然界生物等自然形态(花卉)抽象形态构成:标志、广告(图形)纯形态构成:纺织品、门窗(花卉)偶发形态构成:木头纹、肌理(表现技法)图案的应用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室内空间设计图案的学习方法1、设计创意有主题2、收集资料3、制定草图4、草图的修改5、设计效果图6、编写设计说明7、装订、装裱第二章图案的写生与变化一、花卉植物的写生(作业)1、花、叶的结构2、表现方法:线描、明暗二、图案变化的方法(作业)修饰法简化法夸张法添加法巧合法几何法反复法文字构成法三、花卉植物图案的变形练习(作业)第三章图案的审美与构成一、图案形式美的法则1、变化统一2、对称均衡3、条理与反复4、节奏与韵律5、对比与调和二、图案的构成形式(重点)1、单独纹样:单独纹样有均齐式和均衡式两种。
1。
在夏商西周的基础变化上,更加程式化和抽象化。
这一时期的纹样由最初的祭司和礼器作用转向实用,摒弃了前代的怪兽纹,由原来的以鸟兽纹,几何纹为主转向了以表现现实生活的纹样为主。
2.由商代的“祭”和周代的“礼”渐渐转向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越来越多。
如宴饮、狩猎、舞乐、攻战等.3.流行纹样。
主要有:蟠螭纹、蟠虺纹、攻战纹、渔猎纹、小几何纹饰中的锦勾连纹、锦塔形纹等等。
四.秦汉时代的纹样特征该时期的纹样多构图紧凑,既写实又夸张,注重气势的描绘,纹样质朴但具有动感.汉代的纹样风格细腻、色彩丰富,常用数个动物合体穿插、盘叠,或植物体共生,构成了龙飞凤舞的形式美。
代表纹样。
龙凤纹、流云纹、各种动物纹及四神纹、铭文、几何纹、汉锦茱萸纹。
五.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纹样特征这一时期的纹样种类与前代答题相同,但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变化。
圆形或方形对称图形中填充动物或植物的纹样图案十分普遍。
传统纹样受佛教文化的影响较深,纹样的题材很多,内容大都与佛经有关。
代表纹。
狮子纹、忍冬纹、八宝纹、莲花纹、玉鸟纹、鹿纹、飞天纹及禽兽、经络、树纹等。
六.隋唐时代的纹样特征隋唐时代随着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以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而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巨大的发展。
图案纹样前代亦有大的发展,花鸟题材不断增多。
隋代岁采用朵花,卷叶纹样,并将之巧妙地穿插,交替排列,组成不通图案。
唐代纹样整体造型体现出丰满圆润、奔放流畅的风格特点,以生活类居多,并且花卉纹样取代了动物纹样的主流地位.1.丰富多样的装饰题材(一)在瓷器方面。
其装饰纹样有几何纹、植物纹、人物纹和动物纹之分,手法多采用印花等。
(二)在染织和丝织方面.色彩斑斓,纹饰多样,明快大方,别具一格。
花鸟、联珠团花和缠枝www。
纹样的创造,极大地丰富了两汉以来的装饰传统。
多以羊、马及龙、凤为题,纹饰设计,新颖别致一富有生气.(三)在佛教植物装饰纹样方面。
(卷草纹):卷草纹又称蔓草纹,它吸收了宝相花和缠枝花的特点,因其卷曲状的花草纹样而得名,是传统装饰纹样之(宝相纹):宝相花本为佛教中的一种代表性装饰纹样,佛教中用“宝相庄严”一词称谓佛相,因此得名宝相花。
蜡染及扎染艺术的图案风格与印染技法一、蜡染扎染艺术图案风格(一)蜡染艺术图案风格蜡染又称蜡防染,古时称“蜡缬”,是蜡画与染色的结合。
蜡染与绞染、扎染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染缬基本工艺。
蜡染是利用蜡作为防染材料,在需要显示花纹的部分进行各种手法的涂绘,再经染色,涂蜡处染液不能渗入而显示出所绘花纹图案。
蜡染图案是蜡染服装的精髓,是区别于其它特色服装的独特标志。
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形式上丰富多彩,经历了悠长岁月的洗练而渗透出浓厚的历史凝重感,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蜡染的魅力除了图案外,还在于蜡冷却后在织物上产生龟裂,色料渗入裂缝,得到变化多样的色纹,俗称“冰纹”。
(二)扎染艺术图案风格扎染是通过针或线对纺织品进行纳缚缝缀后再经染色而形成花纹图案。
扎染所得的图案纹样是一般印花工艺无法得到的,它不仅体现了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整体美,更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光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人们通常把它称为没有针线的刺绣,不经编织的彩锦。
扎染制品的图案是通过防染而来,与大机器生产的图案风格完全不同。
扎染在古代称扎缬、绞缬或染缬,扎染制作条件要求不高,一针一线即可,扎的含意即是用线绳之类将不需染色的部分扎住不让其上色而达到防染目的。
扎染制品在染色过程中,随着扎线的缀力度不同,织物承受压力的松紧不同,色浆浸渗于织物纹理中的程度不同,因此可产生深浅虚实、变化多端的色晕,同时多种扎法的巧妙运用及与多种染色技术的相结合,染成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彩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幽雅而高尚,雅致而又富有趣味。
这种独特的纹路肌理及晕色为扎染所独有,是任何机器印染都难以达到的效果,因而自古迄今,扎染丝毫没有过时的感觉,反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们返朴归真,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要求,追求个性的心理,使得扎染艺术越来越受到人們的青睐,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销量成倍增长。
其应用从服用布到各种装饰用布,特别是近年来被设计师们应用于时装领域而倍受人们的关注。
读书笔记装饰边框篇一:读书笔记基础图案设计基础图案设计第二章图案艺术法则一、图案的形式法则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调理与反复动感与静感节奏与韵律二、图案的色彩法则(一)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二)色彩的冷暖(三)色彩的协调:A发生改变其中一块色块的面积,使色调更加明确B两种色调一种同时调如一种无彩色,如黑色、白色、灰色,分别可形成暗色调、粉色调、灰色调,这些色调是画面变得复杂对比变得柔和C亮质感同时调入发亮色环之中两色的中间色,这样可是画面形成自然的临近色或同类色渐变效果D用中间色如黑色、白色、灰色、金色、银色对表现对象进行勾边处理,也是色彩调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色调:色调从明度上区分可以分为亮色调、灰色调、暗色调或低调、中调、高调;从纯度上区隔有艳色调、灰色调、粉色调、纯色调;从色性上区分可分为土黄色暖色调、冷色调、中性色调;从色相上区分可分为黄色调、蓝色调。
我们多以其最明显的色彩论调称呼画面色调。
(五)感觉、情感、色彩联想的抽象形和色表现1、感觉的抽象形和色表现:(1)味觉的主观性和色表现:人们的味觉是与人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如黄色和黄绿色能让人联想到酸的柠檬和未成熟的果子,因此这种味觉的抽象形具有很推升刺耳的刺激感;橙色、红色能使人因联想到成说的、香甜的橙子和苹果,因此这种味觉的抽象形具有圆形感和平滑感;红粉色、浅褐色又能让人联想到香气扑鼻的熟食品,因此这样味觉的抽象形也具有圆形感。
(2)听觉的抽象形和色整体表现:由声音的刺激所产生的色彩联想叫“色听”。
看和听都是通过波来视线的,看通过光波,听则通过声波。
因此他们都有波的特性,都有一定的旋律和韵律。
优美的音乐让人因痛起来舒服和惬意,和谐的屏幕画面也会给人心灵滋润的感觉,就好像马蒂斯所说的要让人们看自己的画的时候,就感觉好像坐在貌似上舒服。
(3)触觉:热:白色和红色的暖色系列,对应的抽象形应是带有稍许棱角的圆形。
2、情感的抽象形和色表现3、色彩联想的抽象形和色表现红:凸显个性、热情洋溢,具有十分强烈的自信和积极向上感,能让人感到兴奋、活泼、热情、健康黄:荣耀与成熟,具有超凡脱俗、高贵和神圣感,能让人感到轻快、辉煌、充满希望、轻盈自在蓝:神秘、宁静和现代感,容易让人因感到寒冷、恐惧和悲伤。
《图案基础》教案:第九课植物图案[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植物写生的方法;在写生的基础上掌握植物图案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植物图案的变化[教学难点]植物写生[教具]图案挂图、课件[授课内容]植物图案又称花卉图案。
植物图案本身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由自然形象变为装饰形象的过程为图案的变化。
自然形象虽然很美,但它还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人们的生活需要用更加理想更加超然的艺术形象进行美化.植物图案写生即是要深自然中去,熟悉、研究、表现对象,寻求自然的形式美,记录形象的各种特征,为创作搜集素材、为图案的变化作准备.植物写生是植物图案变化的基础,是植物图案造型的重要依据.植物图案变化就是生活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植物写生变化是图案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植物图案变化的写生,其目的一是为艺术创作收集素材;二是通过写生训练观察能力和良好的形象塑造能力,为以后自如地处理画面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在写生中,对自然物象的特征、组织结构、生长规律等进一步加深理解,从中寻找装饰美的要素,为创作积累经验.一、写生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应到自然中去通过写生而得到大量的植物花卉造型素材,为往后的图案设计提供参考资料.写生时,首先应仔细观察、了解、熟悉植物花卉的基本生长特点,如花头、叶瓣、根茎的生长特征,每种花卉都有不同的特点,所以要注意区分.然后用铅笔或钢笔、毛笔等工具,选择最佳角度把花形勾画下来,描画时最好能把整枝花形(即有花头、叶瓣、根茎的折枝花)画下来后,再画些不同角度的单个花头、单片叶瓣的特写,以求更加了解其生长特征.如有可能,可着些淡彩。
以求写生稿更为生动,加深记忆。
写生的方法可用铅笔素描法、钢笔勾线法、钢笔素描法或钢笔淡彩法等来描绘,写生稿的画面一定要生动、准确、干净整洁,切不可过于随意、马虎。
1、写生的观察方法当我们置身于大自然中,面对各种繁、杂、乱的植物,不可能像照相机一样,把眼前的一切全部记录下来,而必须把庞杂的客观形象进行筛选、提纯、净化,做到这些就离不开“观察”。
《装饰图案》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装潢设计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写生变化规律,形式美基本法则,图案的各种表现手法,及图案配色方法与原则。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图案的创造设计与表现能力,掌握写生变化规律,形式美基本法则,图案的各种表现手法,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面服务于社会。
二、课程的内容和要求:第一章装饰图案的语意设计[教学内容]:第一节何谓装饰第二节装饰艺术第三节装饰语意第四节图案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装饰艺术,图案概念的了解,学习与掌握基本的设计概念,形成整体认识,为进一步掌握装饰图案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装饰、图案的概念,并能通过概述形成系统的认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对图案形成系统的认识。
第二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教学内容]:第一节程式化一、造型观念上的传承二、造型手法上的传承第二节秩序化第三节象征性第四节形式美的总法则一、变化与统一二、节奏与韵律三、对比与调和四、重心与比例五、对称与均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装饰图案形式美法则中的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的了解与掌握,能够将其熟练地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深入了解与掌握装饰图案的基本造型法则,形成基本的装饰设计审美意识,能够有效地运用形式美法则。
教学难点:使学生深入了解与掌握装饰图案的基本造型法则,形成基本的装饰设计审美意识。
第三章装饰图案的思维特性[教学内容]:第一节联想一、相似联想二、相关联想三、相反联想第二节想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有目的的想象与联想,实现观念与形象上的再创造,有效地利用想象与联想,加强艺术形象的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使艺术创作达到更高的境界、充分展现出新的视觉形象与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想象与联想上进行有效地转化与嫁接。
第四章装饰图案的变化法则[教学内容]:第一节联想一、省略与提炼二、夸张三、添加法四、求全法五、象征、寓意法六、解构法七、共生法第二节点、线、面的装饰语境一、点的装饰语境炼二、线的装饰语境三、面的装饰语境[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变化法则的学习,充分了解、掌握变化规律,在实际创作中能充分运用变化法则,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图案基础》教案:第三课图案的变化要求学生了解图案变化的目的;掌握并熟练运用图案变化的的各种方法。
[教学重点]图案变化的的方法[教学难点]图案的题材与变化的关系[教具]图案样画、课件等[教学程序]图案的变化是把写生的自然物象通过变化加工成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图案形象。
这是基础图案的基本功。
没有这个过程,就不能成为图案。
一、图案变化的目的图案变化的目的是为了设计。
就是把各种写生素材,加工变化成为不同类型的图案有着不同的工艺制作要求,如编织图案、刺绣图案、陶瓷图案等。
图案变化是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象的创造。
就是通过艺术手法使自然形象更美、更典型、更集中、更理想,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图案来源于生活,图案变化就是取素材中最美、最生动的部分,给以加强和减弱,使之成为符合装饰要求的纹样。
学习图案变化时,还应加强对形式美学及装饰传统的学习,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培养设计图案形象的创造力。
四川彝族刺绣图案陕西刺绣图案清 青花花卉纹大盘 明 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图案变化的方法多种多样。
大体可分为写实变化和写意变化两大类。
写实变化是根据写生的自然形态进行概括、提炼、取舍加工而成的。
接近自然形态的写意变化是以写实为基础,适当地作归纳简化、夸张手法的处理,以此加强装饰效果。
写意变化不求形象的真实感,而是追求形象的鲜明及形式美感,追求高度的提炼和极度夸张的统一,追求艺术造型的理想化。
图案变化的具体处理,可以概括为简化法、夸张法、添加法、巧合法、几何法、象征法、分解法、组合法等方法。
简化是一种提炼过程,是艺术的再创造。
它是在不失自然形象特征的前提下,力求达到造型上的简洁与单纯。
在变化中要做到精心选择,删繁就简,净化提纯,创造出整体美感强的图案形象。
简化法是抓住物象最美最主要的特征,去掉繁琐的部分,通过归纳、概括、省略,使物象更单纯、完整,以加强整体特征的表现。
如菊花,花瓣多、瓣形复杂,通过删繁就简、以少胜多的处理,使形象特征更加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