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泵脉冲输注戈那瑞林治疗垂体柄_省略_征性腺功能减退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_邵为民
- 格式:pdf
- 大小:385.74 KB
- 文档页数:4
GnRH泵治疗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金楠;母义明【期刊名称】《药品评价》【年(卷),期】2013(000)007【摘要】对于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HH)患者,GnRH脉冲泵治疗与传统的促性腺激素治疗均可促进性腺的发育、性激素合成以及生殖细胞的成熟。
连续的脉冲式给予GnRH类似物,使得垂体产生接近正常的促性腺激素脉冲,从而诱导性腺的发育,合成性激素并促进生殖细胞成熟。
多数男性患者需要治疗至少2年,以最大限度地增大睾丸体积并实现精子生成。
这一治疗方案仅适用于垂体功能正常的患者。
通常认为,治疗前的睾丸体积是影响HH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治疗前睾丸体积较大(>4ml),具有一定程度青春期发育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
对于罹患HH的女性患者,接受GnRH治疗可诱导青春期发育,并促使卵泡成熟、排卵和维持黄体功能。
目前普遍认为皮下给药方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耐受性,因此推荐皮下注射为长期治疗时首选的给药方式。
但对于GnRH脉冲泵治疗与传统促性腺激素治疗疗效的比较,以及决定治疗预后的因素等问题,仍需要更多临床资料进一步阐明。
【总页数】4页(P10-13)【作者】金楠;母义明【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587.1【相关文献】1.促性腺激素治疗男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评估 [J], 鞠长亮;王小林;乔磊2.10例应用GnRH泵治疗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护理分析 [J], 王文贵;郑旋玲;张蔓菁3.GnRH治疗对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r患者内分泌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J], 孙敏;伊国臻4.GnRH脉冲治疗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护理经验分析 [J], 张虹;牛奔;苏恒;杨晓飞5.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泵治疗成年男性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探讨 [J], 黄永祥;黄丽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凡大医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孙思邈以下为本文具体内容:戈那瑞林一概述戈那瑞林(Gonadorelin)(LRH)为促黄体生成素释放素(LHRH)受体拮抗剂。
LHRH由下丘脑分泌,与垂体的LHRH受体结合生成并释放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
应用LHRH受体拮抗剂后,LHRH受体拮抗剂竞争结合垂体LHRH的大部分受体,从而使LH、FSH的生成和释放呈一过性增强,但这种刺激的持续,会导致受体的吞噬、分解增多,受体数减少,垂体细胞的反应下降,LH和FSH的分泌能力降低,因而抑制卵巢雌激素的生成本品通过这种负反馈作用来抑制垂体功能,从而起治疗作用。
二适应证用于促排卵,以治疗下丘脑性闭经所致不育、原发性卵巢功能不足,特别是对氯米芬无效的患者;还用于小儿隐睾症及雄激素过多、垂体肿瘤等。
三临床应用1.静滴(使用脉冲泵)促性腺激素不足性闭经或不孕症:于研究周期的第2~4天,每隔90分钟给予10~20μg(一分钟内给完),连续6个月或直到怀孕;2.皮下注射治疗前列腺癌:开始7天,1次/日,每次0.5mg,以后1次/日,0.1mg/次;3.诊断下丘脑-垂体-性腺功能:0.1mg皮下或静脉注射,也可静滴,根据患者血中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来诊断。
四不良反应可有多胎妊娠、注射处炎症,偶有暂时性阴茎肥大。
不良反应可有恶心、腹痛、腹部不适、头痛、失眠、月经过多、注射部位疼痛、皮疹、肿胀、瘙痒、骨痛、血尿或尿塞感、下肢无力、感觉异常、性欲减退、阳痿等。
罕见支气管痉挛、睾丸萎缩、男性乳房发育。
五注意事项多囊卵巢、妊娠、无睾丸、无卵巢者禁用。
避免与其他促性腺素释放素、性激素同时使用。
(说明:上述内容仅作为介绍,药物使用必须经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9-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功能减退症IHH-洪世华洪世华1999年毕业于赣南医学院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获学⼠学位2004年晋升主治医师,同年考取⼴西医科⼤学内科学研究⽣,研究⽅向胰岛素抵抗与B细胞功能2007年获⼴西医科⼤学内科学硕⼠学位2009年晋升副主任医师,发表2篇论⽂,曾参与⼴西壮族⾃治区⾃然科学基⾦项⽬研究现主持赣州市科技局研究项⽬1项。
2017年晋升主任医师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委员江西省中西医⾻质疏松委员会委员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功能减退症(IHH)赣南医学院第⼀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洪世华135********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hypogonadotropichypogonadism,HH)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原因导致下丘脑、垂体病变,引起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或促黄体⽣成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的⽣成和分泌减少,继⽽导致性腺发育不全的⼀类疾病,其中以IHH最为多见。
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idiopathichypogonadotropichypogonadism,IHH)是⼀种发⽣在下丘脑的疾病,由于下丘脑先天性缺乏分泌GnRH的功能,或者因为下丘脑下部不能脉冲式释放GnRH,从⽽使垂体不能分泌促性腺激素(FSH、LH),导致青春期不能启动,性腺功能低下,最终引起不孕不育,如果患者同时伴有嗅觉消失或减低,⼜称为卡尔曼⽒综合征(kallmann,KS)。
IHH发病机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理调节机制IHH发病机制青春期的启动是以睡眠期下丘脑脉冲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为标志,周期约60-90min,随着年龄增长频率逐渐增加,直⾄昼夜均有规律的脉冲峰出现。
GnRH的脉冲分泌刺激垂体以同样的节律分泌促黄体⽣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睾丸或卵巢在LH的刺激下开始分泌性激素,⽣殖细胞在FSH的刺激下也开始分化产⽣精⼦或成熟卵泡。
兽药誄“戈那瑞林”为人工合成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属肽类化合物,为十肽,和哺乳动物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天然提取物的结构完全相同。
用于诊断下丘脑-腺垂体-性腺功能障碍,可根据其中促性腺激素和性腺激素水平变化进行。
2010年11月8日农业部第1476号公告批准我国研制的“戈那瑞林”原料药及其制剂为国家第三类新兽药,该兽药目前已在国内兽药公司研制成功并生产。
1立项背景1937年有人首次推论,垂体前叶功能受下丘脑分泌的因子或激素的调节;1971年由研究者分别从猪和羊的下丘脑组织中分离出能刺激垂体前叶释放促卵泡释放激素和促黄体激素的活性物质,故命名为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并迅速确定了他的化学结构和氨基酸序列。
我国1974年起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者带领下,人工合成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类似物,国内习惯称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及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A,在随后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在鱼类和畜牧业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1974年开始了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A的产业化,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A2于1994年获得了国家第三类新兽药,促性黄体激素释放激素-A3获得国家二类新兽药。
虽然现在广泛使用的外源性激素的品种较多,效果也比较理想,但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A2、A3号对卵泡发育或排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不发情母牛的催情效果不理想。
促卵泡素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主要用于不发情母牛的催情和超数排卵,使用范围较窄。
因此开发生产应用范围广,治疗效果又好的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很有必要。
2研制过程2007年1月,国内药业筹资专项资金110万元启动“戈那瑞林”研究项目,汇集具有硕士学位、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组成课题组,进行了“戈那瑞林”原料药合成工艺、制剂工艺、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质量、药物残留试验等研究工作。
2008年8月完成了临床前安全性评价,获得了临床试验许可,并于2009年3月将申报材料递交至农业部新兽药审评中心,经过初审、复审、质量复核等,最终通过农业部新兽药专家评审,“戈那瑞林”原料药及其粉针、水针剂型取得了新兽药证书,证书号为(2010)新兽药证字35号、36号和37号。
GnRH—a在IVF垂体降调节中的应用【摘要】1984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首次应用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垂体降调节并且取得成功后,GnRH-a已被广泛应用于体外受精(IVF)垂体降调节中。
GnRH-a有长效制剂(3.75 mg)和短效制剂(0.1 mg)两种剂型,均可用于垂体降调节,两者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
由GnRH-a的不同用法而衍生出的长方案、短方案及超长方案、超短方案已被绝大多数IVF中心应用于控制性超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中。
但对不同的患者如何采取不同的方案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又可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一直是学者们关心和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垂体降调节;个体化1978年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已让广大的不孕不育患者看见了曙光。
1984年Porter等[1]应用GnRH-a于IVF的COH垂体降调节取得成功。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IVF-ET已成为一项较为成熟的助孕技术,由GnRH-a的不同用法而衍生出的长方案、短方案及超长方案、超短方案已广泛应用于COH中。
Gramer等[2]报道,长方案所刺激发育的卵泡数多,卵母细胞回收数高,总结对比同时期长方案每个阶段的成功率均高于短方案,也有报道长短方案的胚胎情况及妊娠率均无差异[3]。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在天然GnRH十肽基础上的第6、10位以不同的氨基酸、酰胺取代原来氨基酸的结构,使其在体内不易被肽链内切酶裂解,因而稳定性大大增强,半衰期延长,且与GnRH受体的亲和力也大为增强,从而使GnRH激动剂的生物学效应增加50~200倍。
GnRH-a在使用初期与垂体细胞的受体结合后会促使其分泌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引起用药初期的激发作用(flare up effect),而在用药5~7 d后FSH和LH开始下降,14 d 内降低到基础值以下,呈药物去垂体状态,继发的效果是卵巢内卵泡停止生长和发育。
收稿日期:2022G04G02P R O K R2基因突变致卡尔曼综合征1例及文献回顾张俊平,徐积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南昌330006)关键词:卡尔曼综合征;P R O K R2基因;病例报告中图分类号:R58㊀㊀㊀文献标志码:B㊀㊀㊀文章编号:2095G4727(2022)04-0105-02D O I:10.13764/j.c n k i.n c d m.2022.04.019㊀㊀卡尔曼综合征(K S)是以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 HH)和嗅觉减退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患者性腺发育不全和嗅觉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因致病基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P R O K R2基因是K S经典的致病基因,本文报告1例由P R O K R2单基因突变导致的K S,并回顾总结文献中该类患者的病例特点.1㊀临床资料1.1㊀病史及体格检查患者男性,17岁,因 自觉阴茎短小5年 就诊,患者于青春期期间,自感发育迟缓㊁第二性征不明显.既往史:无出生窒息史,身体良好.家族史:父母非近亲婚配,双方家族均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身高170.5c m,体重60k g,B M I20.64k g m-2,身材比例匀称,神志清楚,无明显运动及智力发育落后,无特殊面容.专科检查:T a n n e r分期双乳B2期㊁睾丸G1期,阴茎长约2c m,上翻包皮可外露龟头,双侧睾丸位于阴囊内.嗅觉正常,听力正常,双眼高度近视(皆600度),无视觉障碍,无色盲,无喉结,无体毛生长,无唇腭裂,无牙龈缺损,无痤疮,无手部镜像运动.1.2㊀辅助检查1)一般检查:血常规㊁肝肾功能㊁电解质㊁同型半胱氨酸㊁肿瘤标记物无异常.2)激素检查:雌二醇<11.8p g m L-1,睾酮21.23n g d L-1,泌乳素4.15n g m L-1,孕激素0.32n g m L-1,17Gα羟化酶0.59n g m L-1,雄烯二酮0.64n g m L-1,脱氢表雄酮112μg d L-1,双氢睾酮83.404p g m L-1,骨钙素65.79n g m L-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㊁胰岛素生长因子㊁甲状腺功能三项㊁甲状旁腺激素㊁A C T H㊁皮质醇节律均正常.3)G n R H激发实验:注射戈那瑞林25μg后F S H及L H变化见表1.4)影像学检查:阴囊彩超示双侧睾丸微石症,双侧睾丸回声不均匀,大小左侧25m mˑ16m mˑ12m m,右侧24mmˑ15mmˑ11mm.乳腺彩超示双侧乳房可见腺体组织.肝胆胰脾彩超㊁双肾及肾上腺彩超未见明显异常.手腕D R检查示骨龄14岁.垂体磁共振示未见明显异常.5)染色体核型:46,X Y,320~400常规G显带未见明显异常.6)基因检查:提取患者及其母亲的血液样本,外送至北京迈基诺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全外显子基因检测V4分析,患者本人采用高通量基因组测序(N G S),母亲行S a n g e r验证.患者本人为位于P R O K R2基因(NM_144773;e x o n3)的杂合性突变c.533G>C (p.W178S),由于患者母亲无该变异基因,且患者父亲未采样,故变异来源暂不明确(表2).表1㊀注射戈那瑞林25μg后F S H及L H变化m U m L-1时间L H F S H注射时1.021.63注射后30m i n13.035.86注射后60m i n13.146.93表2㊀患者基因分析结果基因染色体位置转录本外显子核苷酸氨基酸纯合/杂合P R O K R2C h r20:5283308NM_144773;e x o n3c.533G>C(p.W178S)杂合正常人频率根据A C M G指南致病性分析遗传方式疾病变异来源0.0029357临床意义未明A D K a l l m a n n综合征3型未检测501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年第62卷第4期㊀J o u r n a l o fN a n c h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M 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2022,V o l.62N o.4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3㊀诊断及治疗患者小阴茎,性腺组织与外生殖器不相配,第二性征缺乏,结合基因检测结果,诊断为K S.给予睾酮替代疗法,嘱患者口服十一酸睾酮软胶囊(第1周40m g q d,之后40m g b i d)治疗.口服3个月后,门诊复查F S H2.44m U m L-1,L H3.43mU m L-1,睾酮T(T S T O)17.70n g d L-1,遂嘱患者调整用药为40m g t i d,并定期门诊随访.2㊀讨论㊀㊀K S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疾病,其发病率在男性约为1/1万,女性中约为1/5万[1].K S是I HH 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临床表现是在缺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 n R H)的同时常常伴有嗅觉功能的障碍.近年来随着对K S的深入了解,现普遍认为其致病机制为:嗅神经元和G n R H神经元在胚胎发育期间,均来源于嗅板,两者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会一起迁移至大脑,而由于相关的基因突变扰乱迁移过程,致使两者未到达大脑特定区域发挥功能,从而产生性发育不全及嗅觉障碍共存的临床表现.截至目前,已报道过的相关基因突变已达20多种,不同的基因突变可通过不同的方式遗传,部分常见的K S 相关基因及其遗传方式如下:X连锁隐性遗传(可由A N O S1和D A X1基因引起)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由C H D7㊁F G F R1和S O X10基因引起)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可由G N R H1和K I S S1基因引起)[2].本例患者于N G S检测中发现的P R O K R2基因,在2006年被D O DÉ等[3]首次通过使用直接候选基因的方法,确定了其为K S的疾病相关基因.截止目前,P R O K R2基因已有30多种突变位点被相继报道(A51T㊁R85C㊁D112Y㊁S202G㊁V331M㊁M64V㊁V317L㊁R357W㊁S188L㊁V297I㊁V158I㊁R248Q㊁R85L㊁Q210R㊁M323I㊁T260M㊁V274D㊁M111R㊁Y113H㊁R80C㊁R85G㊁R85H㊁R164Q㊁G234D㊁W251L㊁R270C㊁N325K㊁V115M㊁R117W㊁W178S㊁P290S㊁L173R㊁R268C㊁V334M)[4].由P R O K R2单基因突变导致的K S具有部分与其他基因所致K S不同的特点,总结如下.1)K S的1个主要临床特征可表现不全,患者大致分为:①患有I HH,但嗅觉正常;②嗅觉缺失/低嗅觉,但青春期发育和性腺功能正常;③没有症状,嗅觉正常,青春期发育完全;④嗅觉缺失和I HH皆有.2)其他非生殖系统表现的患病率相对较低,如先天性上睑下垂/眼神经传导障碍㊁肾脏发育不全/马蹄形肾㊁输精管发育不全等.3)患者肥胖和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可能增加,这是由于P R O K R2可在控制食物摄入和调节昼夜节律中发挥作用[5].本例为男性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I HH,嗅觉及其他系统表现均无特殊,是较为典型的单P R O K R2基因突变的K S病例.男性K S患者的治疗,主要有3种药物[6G7],分别为性类固醇激素㊁促性腺激素和脉冲性G n R H给药.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治疗目标(即诱导和维持第二性征/诱导和维持生育能力).本例患者为青少年,暂不立即需要生育能力,使用睾酮替代疗法是最实际的选择.由于患者青春期发育不全,因此初始治疗应当从低剂量开始,后逐渐增加至成人剂量,以确保患者第二性征发育㊁具备正常的性功能㊁维持适当的肌肉和骨骼力量.当患者有生育需求时,可使用促性腺激素或脉冲性G n R H疗法来实现男性的生育潜力.K S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然而患者的临床特征通常在青春期后才表现出来,且患者普遍年龄偏小,对自己的症状往往难以启齿,不肯告知家长,加之基层医师对K S了解不足,往往在儿童中诊断率低下.N G S具有快速㊁经济㊁全面的优点,可以发现新的致病性或可能的致病性变体,对协助K S的诊疗具有一定意义,因此如在临床中遇到可疑K S的患者,可建议其完善N G S.参考文献:[1]㊀T I A N H N,Y A NZ,L VY,e t a l.E i g h t r a r e u r i n a r y d i s o r d e r s i na p a t i e n tw i t hK a l l m a n ns y n d r o m e:ac a s er e p o r t[J].M e d i c i n e(B a l t i m o r e),2020,99(43):e22936.[2]㊀X U W W,Z H O U W B,L I N H Y,e t a l.An o v e l h e t e r o z y g o u sm uGt a t i o no fC H D7g e n ei na C h i n e s e p a t i e n t w i t h K a l l m a n ns y nGd r o m e:a c a se r e p o r t[J].B M CE n d o c rD i s o r d,2021,21(1):193.[3]㊀D O DÉC,T E I X E I R A L,L E V I L L I E R SJ,e t a l.K a l l m a n ns y nGd r o m e:m u t a t i o n s i n t he g e n e s e n c o d i n g p r o k i n e t i c i nG2a n d p r oGk i n e t i c i n r e c e p t o rG2[J].P L o SG e n e t,2006,2(10):e175.[4]㊀C O X K H,O L I V E I R A L M B,P L UMM E R L,e t a l.M o d e l i n g m u t a n t/w i l dGt y p ei n t e r a c t i o n st o a s c e r t a i n p a t h o g e n i c i t y o f P R O K R2m i s s e n s ev a r i a n t s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i s o l a t e d G n R Hd e f i c i e n c y[J].H u m M o lG e n e t,2018,27(2):338G350.[5]㊀S A R F A T I J,D O DÉC,Y O U N GJ.K a l l m a n ns y n d r o m e c a u s e db y m u t a t i o n s i nt h eP R O K2a n dP R O K R2g e n e s:p a t h o p h y s iGo l o g y a n d g e n o t y p eGp h e n o t y p ec o r r e l a t i o n s[J].F r o n t H o r m R e s,2010,39:121G132.[6]㊀B A L A S U B R AMA N I A N R,C R OW L E Y W F J r.I s o l a t e d g o n aGd o t r o p i nGre l e a s i n g h o r m o n e(G n R H)d ef i c i e n c y[M/O L]//A D AM M P,M I R Z A A G M,P A G O N R A,e ta l.G e n e R eGv i e w s [I n t e r n e t].S e a t t l e(WA):U n i v e r s i t y o f W a s h i n g t o n, S e a t t l e,2022[2022G04G01].h t t p s://w w w.n c b i.n l m.n i h.g o v/b o o k s/N B K1334/.[7]㊀L I U Q X,Y I N X Q,L IP.C l i n i c a l,h o r m o n a l,a n d g e n e t i c c h a rG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25C h i n e s e p a t i e n t sw i t h i d i o p a t h i ch y p o g o n a d oGt r o p i ch y p o g o n a d i s m[J].B M CE n d o c rD i s o r d,2022,22(1):30.(责任编辑:钟荣梅)601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年8月,第62卷第4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OI:10.16096/ki.nmgyxzz.2021.53.04.032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联合亮丙瑞林在接受IVF-ET治疗卵巢低反应不孕患者中的应用王琳(南阳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河南南阳473000)[摘要]目的探究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联合亮丙瑞林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卵巢低反应不孕患者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148例行IVF-ET的卵巢低反应不孕患者(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74例采用常规激动剂、促性激素治疗列为对照组,74例采用HMG联合亮丙瑞林治疗列为研究组。
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优质胚胎数、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胚率、可利用胚胎率、正常受精率、HCG日Gn总量及Gn天数。
结果两组优质胚胎数、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Gn总量及Gn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V0.05);两组优胚率、可利用胚胎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研究组正常受精率高于对照组(P<0.05)o结论HMG联合亮丙瑞林在接受IVF-ET治疗卵巢低反应不孕患者可提高正常受孕率,减少Gn总量及Gn使用天数。
[关键词]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亮丙瑞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巢低反应[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004-0951(2021)04-0483-02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在控制性超排卵过程中,患者卵巢低反应发生率为9%~24%,导致IVF-ET临床妊娠率显著下降,因此为卵巢低反应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超排卵方案,对提高卵巢低反应患者妊娠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⑴2】。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用于卵泡发育中晚期,避免激动剂在卵泡早期对卵巢产生过度抑制,对卵巢低反应患者具有较好效果⑶。
由于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中含有黄体生成素成分,可避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使用后使内源性黄体生成素激素下降对卵泡的发育产生负面影响⑷。
微量泵脉冲输注戈那瑞林治疗垂体柄中断综合征性腺功能减退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邵为民;白文俊;陈益民;刘磊;王玉杰【期刊名称】《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4(046)004【摘要】本文报道2例微量泵脉冲输注戈那瑞林治疗垂体柄中断综合征导致的性腺功能减退患者,总结2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接受微量泵脉冲输注戈那瑞林治疗12周的效果.2例患者均以低促性性腺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经微量泵脉冲输注戈那瑞林治疗12周,雄激素缺乏症状改善,性腺激素水平上升.微量泵脉冲输注戈那瑞林可作为治疗垂体柄中断综合征导致的性腺功能减退的一种选择.【总页数】4页(P642-645)【作者】邵为民;白文俊;陈益民;刘磊;王玉杰【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北京10004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中心,乌鲁木齐83005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北京100044;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东潮州521000;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郑州45000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中心,乌鲁木齐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4.2【相关文献】1.垂体柄中断综合征病例临床特点分析 [J], 凌云志;邓大同;左春林2.垂体柄中断综合征1例诊治及文献复习 [J], 吴文迅;李志臻;秦贵军;董义光;任翠萍3.女性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与垂体柄中断综合征临床特征比较[J], 陈芳;巴建明;母义明;陆菊明;窦京涛;吕朝晖;杨国庆;杜锦;郭清华;王先令;谷伟军;杨丽娟4.国产戈那瑞林对正常人与妇科病人兴奋垂体促性腺激素试验 [J], 陆湘云5.男性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与垂体柄阻断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J], 张娜娜;魏会刚;沈涵;白瑜;周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产戈那瑞林对正常人与妇科病人兴奋垂体促性腺激素试验陆湘云
【期刊名称】《生殖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8(7)1
【摘要】比较戈那瑞林(Gonadorelin)与RelisormL兴奋正常人垂体促性腺激素作用及观察戈那瑞林对妇科疾病的垂体功能反应。
正常男性27名,月经规则正常女性89例,妇科病人60例,以单次静脉注射戈那瑞林或Relisorm25μg(女性)或100μg(男性)后用放射免疫法测0.25、45、90及180分钟血中黄体生成素(LH)与卵泡刺激素(FSH)值。
按垂体兴奋试验反应标准(正常、亢进、延迟与无反
【总页数】1页(P25)
【作者】陆湘云
【作者单位】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大学;上海市和一妇幼保健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35.1
【相关文献】
1.国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戈那瑞林)的临床应用 [J], 王成瑜;梁青
2.戈那瑞林兴奋试验致过敏性休克1例急救与护理 [J], 郭晓迪
3.老年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促性腺激素水平及垂体兴奋能力的检测 [J], 何静;李元春;张健;付永丽;李靖波
4.微量泵脉冲输注戈那瑞林治疗垂体柄中断综合征性腺功能减退病例分析及文献回
顾 [J], 邵为民;白文俊;陈益民;刘磊;王玉杰
5.单次或重复曲普瑞林兴奋试验对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和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鉴别诊断的作用 [J], 茅江峰;伍学焱;卢双玉;聂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药理: 药效学 本品可刺激垂体前叶合成和释放黄体⽣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据此可探测垂体促性腺激素储备功能。
正常⼈注射本品后,LH的升⾼明显⾼于FSH,青春期前⼥性FSH反应⾼于LH.促性腺激素释放素不⾜者注射本品后可出现延迟反应,有时需静脉滴注本品数天后再⾏测验,始有反应。
如模拟正常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素的分泌节律,⽤⼩剂量脉冲式给药,可治疗下丘脑病因所致的青春发育延缓、闭经和不育。
如采⽤⼤剂量连续给药,则可在短期兴奋垂体促性腺激素后出现反常作⽤,反⽽抑制垂体-性腺功能。
此种现象在采⽤较本品作⽤更强、更持久的类似物时更为明显。
药动学 静脉注射后T1/2初始相为2~10分钟,终末相为10~40分钟。
作⽤时间3~5⼩时,在⾎浆中很快代谢为⽆活性的⽚段,经尿排出。
适应症: ①⽤作下丘脑-垂体病变所致的性腺功能低下的诊断;②垂体肿瘤⼿术或放射治疗后残留垂体促性腺激素功能的评佑;③治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不⾜,伴继发性垂体促性腺激素功能低下所致的⼥性闭经、不孕,男性不育;④下丘脑病因所致的青春发育延缓。
⽤法⽤量: 1.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检测试验0.1mg,⽪下或静脉注射,详见给药说明项。
2.下丘脑性闭经、不孕、男性不育和青春发育延缓的治疗采⽤⼩剂量脉冲式给药法,⽤注射泵每90分钟⽪下注射10~20ug,在⼀分钟内注⼊。
疗程6个⽉或直⾄怀孕,怀孕后应停药。
[制剂与规格]⼽那瑞林注射液1ml:100ug 注射⽤⼽那瑞林(1)50ug(2)100ug(3)200ug(4)500ug 给药说明: ⼤剂量连续⽤药可导致黄体形成和抑制⽣精功能; 妊娠时必须停药。
下丘脑-垂体功能检测试验,应在注射本品前及注射后15、30、60、120分钟测定LH的值。
若注射后30~60分钟LH值升⾄基础值3倍以上,提⽰垂体促性腺激素储备功能良好,如LH不增⾼,则说明垂体功能不良。
如出现延迟反应则说明促性腺激素低下的病因在下丘脑。
对《曲普瑞林兴奋试验在评价男性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中的价值》的一点疑问1@@[5]UemuraN,InokuchiH,SerizawaH,etal.EfficacyandsafetyofomeprazoleinJapanesepatientswithnonerosiverefluxdisease.JGastroentero1,2008,43:670-678.@@[6]FassR,ShapiroM,DekelR,etal.Systematicreview:proton-pumpinhibitorfailureingastro-oesophagealrefluxdisease--wherenext?AlimentPharmacolTher,2005,22:79-94.@@[7]FornariF,SifrimD.DiagnosticoptionsforpatientswithrefractoryGERD.CurrGastroenterolRep,2008,10:283-288.@@[8]RichterJE.HowtomanagerefractoryGERD.NatClinPractGastroenterolHepatol,2007,4:658-664.@@[9]BredenoordAJ,SmoutAJ.Refractorygastrooesophagealrefluxdisease.EurJGastroenterolHepato1,2008,20:217-223.@@[10]刘萱,于中麟,张澍田.提高PPI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水平的几点见解.临床消化病杂志,2010,22:252-253.@@[11]叶任高,孙升云.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探析.新中医,2002,34:3-5.@@[12]罗金燕,牛春燕.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诊治进展.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90-92.@@[13]陈鸣艳,吕宾.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胃肠病学,2010,15:57-59.@@[14]SugimotoM,NishinoM,KodairaC,etal.Characteristicsofnonerosive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refractorytoprotonpumpinhibitortherapy.WorldJGastroentero1,2011,17:1858-1865.2011-05-20对《曲普瑞林兴奋试验在评价男性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中的价值》的一点疑问洪庆荣尊敬的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贵刊2011年第10期刊登了伍学焱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1]《曲普瑞林兴奋试验在评价男性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功能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