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抓住时机促成
- 格式:ppt
- 大小:4.87 MB
- 文档页数:34
专题训练18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1.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 )答案 F解析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 )答案 F解析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3.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条件是无条件的。
( )答案 F解析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
4.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
( )答案 F解析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但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只有上升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
5.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的,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 )答案 F解析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
6.《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
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启示人们( )①观念创新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③把握复杂事物的本质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④善于突破事物的表面联系,把握其本质联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D解析“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启示人们不要被现象所迷惑,要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④符合题意;尊重联系的客观性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①说法错误;材料不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②与题意不符。
7.“互联网+”时代,推进互联网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对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创业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B.联系是普遍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C.要建立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的联系D.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促进认识发展的动力答案 A解析推进互联网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对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创业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课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平阴一中刘祥云●教学内容分析【课标要求】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新课程标准 3.8规定的“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要求。
【教材分析】第一目,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懂得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此要对事物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还要懂得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勇敢迎接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与挫折。
第二目,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着眼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的积累,踏踏实实,埋头苦干,还要抓住机遇,果断促成事物的质变,推进事物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重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难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教学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感性认识的能力已达到一定的水平,理性思考的能力正在形成中,本课知识贴近生活,且前一个框题的学习为本框相关难点知识做了铺垫,所以由学生课前自学、搜集资料,进行简单分析,是学生能够做到的。
在自学和分析中,学生一定会存在一些疑问,通过课上对这些疑问的分析探究,提高学生的理性思考和理论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识记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理解新旧事物的区别,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能力目标】结合“生活中电视的更新换代”,以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为指导,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提高学生观察、把握事物全局,预见事物发展前途的辩证思维能力。
结合“海信的漫漫成长路”,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我们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处理埋头苦干和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
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一、单选题1.往一匹马身上放一根稻草,马毫无反应,倘若继续一根一根地添加稻草,当最后一根稻草放到马身上后,马竟不堪重负,瘫倒在地,这就是“稻草效应”。
“稻草效应”体现的哲理是①发展的实质是量变引起质变①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①质变是无形的量变①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清近代小说家吴沃尧在其《历史小说总序》中写道:“从前所受皆为大略,一蹴而就於繁赜(zé,义为深奥、玄妙),毋乃不可”。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要不断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材料体现的辩证思维道理是()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①事物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量变的往复上升过程①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会影响到某物之为某物①只有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引起事物质的飞跃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3.从新能源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从深海到深空,我国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量子通信等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标志着我国科技创新在国际上实现了从并跑到领跑的质的飞跃。
这不仅能够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还有利于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这蕴含的道理是()①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①质的突破后会回归既有量变①质变可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①量变质变互为彼此互相转化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4.下列对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①连续性与间断性是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的①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间断性①正是因为有以往的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间断性,间断性包含着连续性①连续性是事物在质的规定性上发生变化,间断性是事物在量上发生变化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5.墨子云:“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
试论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如下:1、量变和质变互相依赖质变依赖于量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量的变化积累起来,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可避免地引起质变。
这就是说,质变依赖于量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事物的质变不是偶然的,更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量变为基础,是由逐渐的、不明显的量变所准备好的。
量变依赖于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任何事物的量变都是不会永远持续下去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突破事物的度,引起事物的质变。
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2、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之中有质变,质变之中有量变。
由于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和不平衡性,量变和质变往往不是以纯粹的形式进行的,而是互相交错、相互渗透的。
就是说,量变之中有质变,质变之中有量变。
这主要表现为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
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又分为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两种情形。
所谓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的根本属性未变,而非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
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是指当事物的质变开始时新质并不是一下子同时出现,而是先突破一点或几点,然后在量上迅速扩张,最终完成整体质的飞跃。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到质和由质到量的变化过程。
事物的变化总是首先从量变开始,量变在一定范围内即不突破度时,就不会引起质变。
但是当量变达到关节点时即突破了度的极限时,事物就会发生质变。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它巩固和完成量变。
同时,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事物在实现了质变以后,在新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这是由质变到量变的转化。
量变和质变的实践意义如下:1、要坚持适度原则。
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3、要重视量的积累。
4、既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是规律性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那么,在进行量的积累时就要充满必胜的信心和信念,不能因量变的漫长和艰辛而放弃或失去信心,要相信规律、相信质变必然会发生。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答题模板(一)探究世界的本质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有时会是“意识的相关知识”)【参考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③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的…错误的,树立正确的意识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参考答案】(1)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在运动变化中利用规律。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参考答案】①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守旧思想。
4、规律的有关知识(规律的含义回答)【参考答案】①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②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5、探究世界的本质的核心知识【参考答案】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或者答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③自然界是物质的,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⑤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有其存在发展的规律,要尊重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概述量变质变规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涵义①质――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质通过属性表现;把握质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起点。
②量――事物的规模、程度、运动速度的快慢、颜色深浅等可量化的规定性;把握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③度――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
适度原则是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
④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⑤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
⑥量变和质变的区分标志――是否超出度。
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而且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③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变的特征。
④割裂量变质变辩证关系的两种形而上学:“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
“激变论”――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庸俗进化论”――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
它们割裂了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否认了事物的发展2.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1)质变和量变的相互转化关系。
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它决定质变的性质和方向;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质变在巩固量变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引起新的量变。
这说明质变对于量变既有必然性,又有必要性,而且只有质变才有新事物的产生和世界的发展。
因此,承认不承认质变,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重要标志之一。
辩证的发展观既与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的“激变论”不同,又与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的庸俗进化论相区别。
(2)相互渗透。
量变和质变都不是纯粹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它包括阶段性质变(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变化)和局部性部分质变(事物全局性质未变,个别部分性质发生变化);质变中有量变,主要是指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建议用时45分钟)考点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从引进时速200千米的高速列车技术,到自主研发时速350千米、380千米的“和谐号”动车组;从京津城际铁路、京广高铁、京沪高铁的运营,到哈大高铁的开通,我国正跨入引领世界的“高铁时代”。
这说明( )①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②自然界是发展的③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中④发展是事物的运动变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C。
此题考查发展的相关知识。
我国从引进时速200千米的高速列车技术到自主研发更高时速的动车组,再到更多的高铁开通,我国正式跨入引领世界的“高铁时代”。
这说明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中,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①③正确;材料未体现自然界的发展,②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排除;发展是事物的一种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变化,不是泛指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④说法错误,排除。
2.从远古时代的刀耕火种到工业时代机器的普及,再到信息时代机器人的研发和使用,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日新月异。
人类社会文明的演进历史佐证了( )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②机器人作为新事物,是对传统工具的彻底颠覆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生产工具的变革推动人类社会发展④任何一种生产工具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是不可替代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B。
人类社会文明的演进历史佐证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生产工具的变革推动人类社会发展,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机器人作为新事物,不是对传统工具的彻底颠覆,②错误;材料强调生产工具的更新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演进,而④强调生产工具不可替代,与题意和设问都不符合,排除。
3.(2019·长沙模拟)2018年11月,“浙江省红色故事会”启动仪式在嘉兴开讲。
该活动旨在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地方红色历史、革命故事、英雄人物的挖掘宣讲,从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参考答案1.B【解析】②③:技术伦理问题成为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人工智能注入更多的人文与安全基因,才能推动人工智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新事物的发展会经历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事物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②③符合题意。
①:题干并未涉及旧事物以及新旧事物的挑战问题,①不符合题意。
④:错在“循环往复”,④排除。
2.A【解析】①②: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事物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因此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①②符合题意。
③: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得以实现,③错误。
④:材料所述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历曲折的过程”无关,④不符合题意。
3.C【解析】城市建设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规划经过批准后要严格执行,防止出现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的现象。
这要求我们必须承认发展的连续性,把握城市发展基因的文脉,要明确发展的永恒性,推动城市健康有序发展,①④正确;材料未涉及发展的阶段性,②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未涉及发展的曲折性,且“迂回发展”说法不妥,③排除。
4.D【解析】原创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创造者的生命沉潜,是“十年磨剑”的引而不发和发必中的,这表明只有经过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变,事物的发展离不开量变和质变,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量变不一定引起质变,②说法太绝对,说法错误;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③错误。
5.B【解析】①④:以大兴机场为核心、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系统,大大加强了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联系,提高了三地产业融合度,这说明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变化发展,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未涉及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也就未体现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②不符合题意。
论唯物辩证法之质变量变规律唯物辩证法的第二大规律是量变质变规律,该规律指出: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1、量变和质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比如我们长说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充分的体现了事物量变的特征。
量变形式的复杂性:量变的是无限多样的,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的形式:一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引起事物的变化。
当火箭在冲向天空时,如果它的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就可以进入地月系。
如果达到第二速度宇宙,就可以进入太阳系。
如果它达到第三宇宙速度,它就可以进入银河系。
二是在一定条件下,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关系即排列次序和结构上的变化引起事物的变化。
比如,音乐通过七个音符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组成各种不同的乐曲。
既有雄壮的交响乐,也有抒情的小夜曲。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冬虫夏草是我国高原地带的一种名贵的中草药。
它的形成过程是:蝙蝠蛾为繁衍后代,产卵于土壤中转变成幼虫。
此时,虫草菌侵入土壤中正在冬眠的幼虫体内不断繁殖,噬食幼虫的“五脏六腑”,将其内脏吃的得一干二净,只留下躯壳, 致使幼虫死亡。
在新的一年天气转暖时,虫草菌自幼虫头部生长出地面,被人们发现后挖出晾干,变成所谓的“草”。
质变形式的复杂性:质变的形式也是无限多样的,概括起来也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爆发式飞跃,是指通过对抗的形式实现的质变。
一种是爆发式的飞跃,是指通过对抗的形式实现的质变。
比如我们看到的火山、海啸、地震、台风、战争、核爆炸等等现象就是属于这种形式的质变。
另一种是非爆发式飞跃,是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消亡的形式实现的质变。
浅谈量变与质变的规律很小的时候,父母以及老师就常教育我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至理名言来教导我们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畏艰难,不怕曲折,坚忍不拔地干下去,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而长大并且学了哲学之后,对这句话又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同时明白了这句话背后所蕴藏的深厚的哲学思想。
也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点,即量变质变的规律。
“跬步”与“千里”、“小流”与“江海”相比,前者无疑是很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后者则是巨大的、显著的变化。
由“跬步”的积累到“千里”的巨变,由“小流”的积聚到“江海”的巨变,这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可见,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先以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在哲学上,就把事物这种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而把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做质变。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因矛盾引起的发展过程和状态、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终结。
这就是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
一、量变质变的内涵1、量变是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
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原有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它不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因而也称渐变。
量变体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人们经常看到的统一、平衡、相持和静止等,都是事物处在量变过程中呈现的面貌。
2、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质变是事物超出度的界限的变化,是事物的显著变动状态,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因而又称飞跃、突变或革命。
因此,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界限。
3、量变和质变都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引起的。
当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还没有达到主次地位的改变时,事物呈现出量变状态。
当矛盾双方地位发生改变 原有统一体破裂事物便呈现出质变状态。
高二政治唯物辩证法主观题专题练习一、材料:创立于1998年11月的腾讯公司,曾经举步维艰。
马化腾带领他的团队四处寻求出路。
“高交会”及时为企业发展解困,为“小企鹅”插上腾飞的翅膀。
同时,公司紧盯市场,通过革新技术,让QQ登陆手机等无线即时通讯设备,拓展QQ的生存空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2009年,公司市值突破400亿美元,成为市值全球排名第三的互联网公司。
腾讯公司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形成了政府、企业、消费者多赢的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腾讯公司是如何进行创新发展的。
1.(1)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所以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腾讯公司在举步维艰的困境中积极寻找出路,为“小企鹅”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3)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所以要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腾讯公司从创立到抓住“高交会”的机遇,促进自身成长壮大,成为市值全球第三大的互联网公司,实现了质的飞跃。
2.中科院院士蒋民华写给上海长宁中学学生杨阳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真正干一番事业,要成才,需千锤百炼。
在攀登科学高峰崎岖的山路上,在生活的激流中尤其要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锻炼,才能做到‘有志者,事竟成’。
希望你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处处注意锻炼自己.也从中培养自己的兴趣。
干事业如入‘万山圈子’,‘一山方出一山拦’,需要没完没了的攀登。
”3.材料是怎样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1)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物的辉煌。
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内容摘要: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质是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质变和量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关键词:质变、量变、辩证关系。
引言: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一个过程。
事物在量变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我们要适时促进事物的质变。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联系性的中断。
一实例举证量与质是辩证统一的,没有量的积累,怎么会有质的转变,每个人都向往高层次的生活,这就相当于一种质变后的层次,如果我们不去努力的积累我们的知识,努力的去增加我们的财富,那我们如何才能质变,只有踏踏实实的学习,努力的工作,我们才会引发质变,过上我们想要的生活。
如果你不想要那种生活,只想平平淡淡的生活,你会发现当量积累到一定的时候,你无法再继续增长,你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所以你不能一直处于量的积累,这时候质变就十分重要,只有在质变后,才会有更广阔的空间让我们去积累,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达到一定的量就着急的引发质变,必然会导致失败,所以,质变与量变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口说无凭,我们来看一些实例:1 正如1987年党的十三大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
在三步走战略中,每一个战略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980-1989年这十年间,经过经济发展的变量累积,达到一个质变即温饱问题的解决,1989-1999这十年间,新的阶段再经过经济发展的新的阶段再经过经济发展的新的量变的累积,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又是一个质变。
而到21世纪的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又是我国发展的一个新的变故。
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产生质变。
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1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
首先,质变必须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
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突破度的界限,引起事物的质变。
其次,质变必须由量变规定其性质和方向。
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量变的彼此较量。
两种相反力量的此消彼长不仅是质变的基础,而且决定着质变的性质和方向。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为在新质的基础上的量变开拓道路。
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阶段性部分质变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显现出阶段性。
2什么是质变质变(qualitative change)事物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事物运动的基本状态之一。
同量变相对。
又称突变。
质变是在量变的基础上发生的,标志着量的渐进过程的中断。
事物的质变根源于事物的内部矛盾运动。
当事物的内部矛盾斗争激化,使基本矛盾双方主次地位发生根本变化,原来处于被支配地位的非主要矛盾方面上升为决定事物性质的主要方面时,一事物就转化为另一不同质的事物。
事物的质变瓦解了事物原有的质量统一体,破坏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突破了事物原有的度,从而呈现出显著的、迅速的和剧烈的变化。
质变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是造成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及其丰富个性的根据。
质变的过程中,事物处于显著变动状态,质变一般是明显的,突发的,非连续性的,因而也叫飞跃,渐进过程中的中断或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