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与肾脏病3
- 格式:ppt
- 大小:181.50 KB
- 文档页数:44
肾肿瘤是怎样引起的,三个病因最常见当今社会有些人身体会出现水肿的现象,有可能是平时饮水过多,或者是肾虚而导致的水肿现象,主要是体内的水量过多而引起血浆容量和血管外细胞外的液体增多,所以出现肾肿的现象。
一、原因:1.肾肿瘤(renaltumor)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仅次于膀胱肿瘤。
绝大多数原发性肾肿瘤为恶性,对肾脏损害较大,需要及时治疗。
2.肾肿瘤约95%是恶性的,良性的很少见。
恶性的肾肿瘤依据发病年龄和病理解剖学的特点,可分为二大类型:①幼儿的肾肿瘤:多称为肾胚胎瘤,大多发生在3岁以前。
据统计,这种肾脏肿瘤占幼儿恶性肿瘤的20%。
②成人的肾肿瘤:常见于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3.恶性的肾肿瘤依据发病年龄和病理解剖学的特点,可分为二大类型:①幼儿的肾肿瘤:多称为肾胚胎瘤,大多发生在3岁以前。
据统计,这种肾脏肿瘤占幼儿恶性肿瘤的20%。
②成人的肾肿瘤:常见于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发生于肾实质的癌肿称为肾实质癌,发生于肾盂的癌肿称为肾盂癌。
肿瘤累及肾盂时,可发生血尿。
可以在还没有发生泌尿道症状前,已先有血行或淋巴道转移,肿瘤可累及淋巴或肺、肝、骨骼等。
血尿、腹内肿块和腰部疼痛是本病的在三个主要症状。
在成人,血尿是比较早期和常见的症状。
血尿多为肉眼可见的全血尿;也有的血尿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
一般在血尿时病人不痛。
血尿多是间歇性的,常可自行停止。
所以一个成年人出现无痛性血尿时就需注意有否肾肿瘤的可能,应予密切观察,必要时作进一步检查。
腹部肿块在成人肾肿瘤中较晚出现,但却是幼儿肾胚胎瘤的首发症状,所以幼儿有肿块就需及早诊查。
二、症状体征肾肿瘤的常见症状包括:腰痛、血尿、腹部肿块、高血压、高血糖、贫血、发热、腹腔内大出血、休克、急性腹痛等症状。
其中很多症状与普通肾病相似。
如腰痛,除了肾肿瘤会导致腰痛外,肾结石、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肾盂积水等均可导致腰痛。
此外,高血压和贫血不仅是肾肿瘤的症状,也是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并发症。
尿出现以前,肾癌的临床表现变化多样,有时肿瘤体积很大,甚至出现肺、骨等转移征象,可以无任何症的人群,肾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一项研究表明,吸烟者肾癌的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1.7 倍,吸烟量和危险性之间有直接和显着的关系,轻度吸烟发病的相对危险性为1.1,中度为1.9,重度为2.3。
肾癌与工业致癌物、放射性物质、镉等的关系尚不明确。
肾癌常为单侧单个病灶,约2%为双侧或多病灶,左右侧的发病率相似。
典型肾癌为圆形,大小悬殊,根据一组100 例肾癌的报告,病灶部位为:上部44 例,下部41 例,多病灶15 例。
肿瘤无组织学包膜,但有被压迫的肾实质和纤维组织形成的假性包膜。
少数为黄色或棕色,多数伴有出血、坏死、纤维化斑块,出血、坏死可形成囊性。
肿瘤可有钙化灶呈点状或斑块排列。
青少年患者肾癌的钙化灶多于老年患者。
肿瘤可破坏全肾,并可侵犯邻近脂肪组织、肌肉组织、血管、淋巴管等。
肾癌易向静脉内扩展形成癌栓,可Ⅲ期:肿瘤侵犯肾静脉或局部淋巴结,有或无下腔静脉、肾周围脂肪受累。
Ⅳ期:远处转移或侵犯邻近脏器。
以上是简化的Robson 分期,便于应用,其缺点是Ⅱ、Ⅲ期的预后一样,1987年国际抗癌协会提出的TNM 分期如下。
TNM 分期:T0:无原发肿瘤。
T1:肿瘤最大径≤2.5cm,局限在肾包膜内。
T2:肿瘤最大径>2.5cm,局限在肾包膜内。
T3:肿瘤侵犯大血管、肾上腺和肾周围组织,局限在肾筋膜内。
T3a:侵犯肾周围脂肪组织或肾上腺。
T3b:侵犯肾静脉或下腔静脉。
T4:侵犯肾筋膜以外。
N0:无淋巴结转移。
Nl:单个、单侧淋巴结转移,最大径≤2.5cm。
N2:多个局部淋巴结转移,或单个淋巴结最大径2~5cm。
N3:局部转移淋巴结最大径超过5cm。
M1:远处转移。
诊断:肾细胞癌早期无特殊表现,病人可以无自觉症状,偶尔因健康体检或其他原因行B 超检查时发现。
以往常根据血尿、腰痛和腹部肿块来诊断肾癌,但此叁联征大多为晚期肾癌的表现,预后不良。
2024肿瘤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抗肿瘤治疗药物用药指导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摘要近年来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但肿瘤领域创新药物的出现使得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延长,恶性肿瘤逐渐成为一种慢病。
50%的活动性恶性肿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伤,肾脏损伤可以由肿瘤本身所致,更多的是肿瘤治疗过程中导致的急性或慢性肾脏损伤,临床表现包括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电解质紊乱等。
目前肿瘤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药物剂量调整等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管理,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联合全国多学科专家制定肿瘤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抗肿瘤治疗药物用药指导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共识基于临床循证证据,采用德尔菲法和专家访谈及研讨,涵盖肿瘤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评估方法、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抗肿瘤药物用药指导方案。
同时按照化学治疗药物、小分子靶向药物、抗体类药物等分类,对抗肿瘤药物的选择及剂量调整推荐意见,为临床医师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指导。
【关键词】恶性肿瘤;抗肿瘤治疗药物;肾脏损伤;慢性肾脏病;用药指导;专家共识2014年以来,全球恶性肿瘤病例数增加了28%,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人数占全球23.7%。
近年来抗肿瘤新药研发及治疗方案不断取得突破,恶性肿瘤生存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与2003年相比我国恶性肿瘤生存率总体提高约10%,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
伴随着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大幅改善,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伴发肾脏损伤,据报道,大约50%的活动性恶性肿瘤患者中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90 ml/(min·1.73m2)。
肿瘤患者常合并肾脏损伤,肾脏损伤可以由肿瘤本身所致,更多的是肿瘤治疗过程中导致的急性或慢性肾脏损伤,包含各种原因造成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代谢产物潴留,以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全身各系统症状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肿瘤和慢性肾病的关联肿瘤和慢性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而这种关联往往是相互影响的。
慢性肾病是指肾功能长期受损,逐渐发展为肾衰竭的一种疾病,它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肿瘤和慢性肾病的关联。
首先,肿瘤发生后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肿瘤可通过直接侵犯、堵塞尿管或压迫肾脏,引起尿液潴留或排尿困难,尤其是泌尿系统肿瘤。
这些情况会导致肾脏内压力升高,影响血流和肾小球滤过率,进而引起肾功能受损。
此外,患者接受肿瘤治疗,如放疗和化疗,可能对肾脏造成损伤,进一步加重肾功能不全。
因此,肿瘤的存在和治疗可能会加速慢性肾病的进展。
其次,慢性肾病与肿瘤的发生也存在密切关联。
慢性肾病患者由于肾小管功能受损,会导致尿液中的有害物质无法及时排出体外,从而引起慢性肾病相关性贫血、骨代谢紊乱和低免疫功能等疾病。
这些疾病的发生会增加患者罹患肿瘤的风险。
例如,慢性肾病患者常见的贫血可能导致组织缺氧,这会诱发细胞的突变和肿瘤的形成。
此外,慢性肾病增加了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风险,炎症状态也会促进肿瘤的发展。
此外,慢性肾病患者接受肿瘤治疗的困难也需要考虑。
慢性肾病患者通常伴有多种合并症,如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和贫血等,这些疾病会对肿瘤治疗造成一定的困扰。
例如,高血压和高血尿酸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限制肿瘤患者接受放化疗。
此外,因为慢性肾病患者肾脏的代谢和排泄功能下降,他们对化疗和放疗的耐受性也会降低。
这些因素不仅会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增加。
最后,慢性肾病与某些特定类型的肿瘤之间存在更为直接的关联。
研究表明,慢性肾病患者更容易发生某些特定类型的肿瘤,如肾癌和膀胱癌。
慢性肾病患者的肾脏长时间受到损害,可能会导致细胞突变和肿瘤形成。
此外,慢性肾病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也使得他们对细胞的恶性转化更为容易。
因此,慢性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肿瘤的筛查和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肿瘤和慢性肾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
肿瘤肾脏病学肿瘤肾脏病学是研究肾脏肿瘤的学科,包括肾脏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肾脏肿瘤是指发生在肾脏组织中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其中最常见的是肾细胞癌。
下面将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因肾脏肿瘤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有一些危险因素被认为与肾脏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
例如,吸烟、肥胖、高血压、长期接触某些致癌物质等都被认为是肾脏肿瘤的危险因素。
此外,一些遗传因素也可能增加肾脏肿瘤的发生风险。
二、发病机制肾脏肿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在肾细胞癌中,常见的遗传变异包括VHL基因突变和某些线粒体基因的突变。
环境因素如吸烟、某些化学物质的暴露等也可能导致肾脏肿瘤的发生。
此外,生活方式如饮食结构、运动习惯等也可能对肾脏肿瘤的发病起到一定的影响。
三、临床表现肾脏肿瘤的临床表现一般不明显,常常在体检或其他检查中无意中发现。
在肾细胞癌的早期,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肿瘤的增大,患者可能出现腰痛、血尿、腹部包块等症状。
有时,肾细胞癌还可以引起高血压、贫血等全身症状。
四、诊断肾脏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并帮助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等来评估肿瘤对肾脏的影响。
对于可疑的肿瘤,还需要进行组织学检查,如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检查,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
五、治疗肾脏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靶向治疗、放疗和化疗等。
对于早期发现的小肾细胞癌,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或晚期的肾细胞癌,可以考虑靶向治疗,如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
放疗和化疗在肾脏肿瘤的治疗中很少使用,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被考虑。
肿瘤肾脏病学是研究肾脏肿瘤的学科,通过研究肾脏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掌握肾脏肿瘤的相关知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了解肾脏肿瘤,关注肾脏健康!2.上海长征医院上海市黄浦区2000031.什么是肾脏肿瘤肾脏肿瘤是发生在肾脏的肿瘤。
一般来说,肾脏肿瘤可分为两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1)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肾错构瘤,也称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B超下表现为肾脏中的强回声肿瘤,在CT中,它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的肿物,且因其脂肪含量较高,所以肾脏CT值可为负值,简单地说就是肿瘤内部有脂肪成分。
此外,MRI在肾错构瘤的诊断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有典型的B超和CT表现,基本可以确认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脂肪瘤。
如果肿瘤体积相对较小(<4cm),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等待观察。
如果肿瘤直径相对较大(≥4cm),有出血和恶性肿瘤的风险,通常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2)对于肾脏恶性肿瘤,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肾癌,也称肾细胞癌或肾透明细胞癌,早期患者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或可表现为乏力、贫血、消瘦及体重下降、血尿、腰痛等,多在体检或诊疗过程中发现。
B超通常表现为肾脏实质回声不均匀的肿块,而CT通常表现为CT值相对较低的肿块。
在增强扫描的情况下,该肿瘤会增强,但增强密度略低于正常肾组织,这是肾脏恶性肿瘤的典型表现。
一旦考虑到肾脏恶性肿瘤,通常建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然而,根据肿瘤的大小,可以使用部分肾切除术或根治性肾切除术。
2.导致肾脏肿瘤的原因有哪些?导致肾脏肿瘤的原因较多,常见的有:(1)遗传因素:肾肿瘤是指发生在肾脏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包括肾错构瘤、肾腺瘤、肾癌、肾盂癌等等。
癌症在家族中的发病率很高,一些癌症患者有家族史。
与遗传因素有关,它还包括一些罕见的家族性遗传病,如肾癌。
(2)环境因素: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也可能是导致肾肿瘤的原因,主要包括吸烟、肥胖、职业暴露、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以及长期使用某些药物。
(3)肾脏疾病:患有一些肾脏疾病,如囊性肾脏疾病和肾小管腺瘤,也可能增加肾脏肿瘤的风险。
3.肾脏肿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1)肾病,肾功能异常:肾肿瘤是指生长在肾脏中的肿瘤,会改变肾脏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