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变和质变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3
量变、质变的含义,辩证关系原理量变和质变1、量变、质变的含义量变: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质变: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2、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⑴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任何质变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更不是凭空出现的。
客观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过程,而过程总是要逐步进行的。
我们应当注意,不仅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而且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这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另一种形式。
⑵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只有质变、飞跃才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才能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我们应当注意,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总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度的必然结果。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二、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1、要坚持适度原则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
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的原则。
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所以,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我们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要重视量的积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1. 什么是量变和质变1.1 量变量变指的是事物的数量上的变化,也称为数量变化。
在这种变化中,事物的性质、组成或属性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1.2 质变质变指的是事物的质量上的变化,也称为性质变化或实质变化。
在这种变化中,事物的基本性质、组成或属性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引起事物的新一轮发展。
2.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相互转化的两种形式。
量变通常是质变的先决条件和表现形式,而质变则是量变的产物和结果。
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2.1 量变与质变的相互作用量变和质变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关系。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量变可以通过累积、聚集逐渐引发质变。
与此同时,质变也会通过量变的表现形式来体现和巩固自身。
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起到了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
2.2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事物发展的过程中,量变往往是质变的前提。
只有当某种事物经历了一定的量变,才能够积累足够的条件和能量,引发质的变化。
例如,在化学反应中,只有当反应物的数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引发化学反应,形成新的产物。
2.3 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质变是量变的结果,也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趋势。
当某种事物经历了持续的量变,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这种质变往往是事物发展的飞跃点,推动事物向新的方向发展。
例如,生活中的孩子从婴儿逐渐成长为成年人,就是一种质变的结果。
3.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在自然界中的体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不仅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3.1 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生物进化是量变和质变的典型例子。
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个体的数量逐渐积累,即量变的过程。
当一定数量的个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引发基因的变异和选择,从而产生新的物种,即质变的过程。
例如,现代人类的进化就是从灵长类动物经历了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3.2 物质的相变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物质的相变也具有量变和质变的特点。
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汇总1.定义和概念:-质变:质变指的是事物在其中一条件下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它导致事物的性质、结构或者属性的根本变化。
-量变:量变指的是事物在其中一条件下发生数量上的变化,它影响事物的规模、数量或者程度的变化。
2.辩证关系:-质变和量变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它们互为因果关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事物的质变往往是通过量变的积累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而发生的,量变是质变的先导和基础。
-同时,质变也可以引发量变的改变,一旦事物发生质变,它的数量往往会发生相应调整,以适应新的质变状态。
3.历史和科学中的例子:-在人类历史中,社会变革往往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体现。
社会制度的变革通常会经历量变的积累,如群体的积蓄和不满情绪的累积,最终引发质变,例如革命和社会转型。
-在科学领域中,质变和量变的关系也是普遍存在的。
科学理论的演化常常是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和实验数据的积累,从而引发其中一时刻的质变,如物理学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就是质变的例子。
4.生活中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个人的质变可以是由于其中一事件或者经历的改变,例如婚姻、职业的改变等,这些质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量变,如新的社交圈子、新的职业经历等。
-同样,个人的质变也可以是通过小的量变的积累,如每天的学习和积累经验,渐进地提升自我能力和认知水平。
5.总结和应用:-质变和量变是事物发展和演化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在对待问题和规划未来时,我们要全面把握质变和量变的关系。
量变的积累可以为质变提供基础,而质变则可以带来新的情况和机遇。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于量变的积累和改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引发或者接受质变,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总而言之,质变和量变是辩证关系的两个概念,它们在日常生活、科学和历史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互为因果关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在对待问题和规划未来时,我们要全面把握质变和量变的关系,注重于量变的积累和质变的引发,以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量变与质变的例子
量变和质变是两种不同的变化方式。
量变是指物体的某些性质在数量上的变化,例如体积、质量、温度等等。
质变则是指物体的某些本质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例如物质的物态变换、化学反应等等。
下面将通过一些例子来解释这两种变化方式。
量变的例子:
1.水加热:当水被加热时,其温度会上升,体积会膨胀,但是其化学成分和物态并没有发生变化,这属于量变。
2.汽车加速:当汽车加速时,它的速度会增加,但是其质量和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这属于量变。
3.人体体重增加:当人体摄入的食物和水增加时,其体重会增加,但是其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这属于量变。
质变的例子:
1.水的沸腾:当水受热到一定程度时,其分子间距增大,分子能量增大,水的物态发生变化,从液态变为气态,并伴随着水蒸气的产生,这属于质变。
2.煮熟的鸡蛋:当鸡蛋受到高温蒸煮后,蛋白质发生变性,形成了新的化学物质,使得鸡蛋从生到熟发生了质变。
3.金属的熔化:当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时,金属的分子间距增大,金属的结晶状态发生变化,从固态变为液态,并伴随着熔化的现象,这属于质变。
质变和量变的区别介绍
1、定义不同:
量变是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2、表现不同:
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原有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它不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因而也称渐变。
量变体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人们经常看到的统一、平衡、相持和静止等,都是事物处在量变过程中呈现的面貌。
质变是事物超出度的界限的变化,是事物的显著变动状态,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因而又称飞跃、突变或革命。
因此,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界限。
3、主次不同:
量变和质变都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引起的。
当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还没有达到主次地位的改变时,事物呈现出量变状态。
当矛盾双方地位发生改变,原有统一体破裂,事物便呈现出质变状态。
第 1 页共1 页。
量变与质变量变与质变,是描述事物变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量变指的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变化,而质变则指事物在性质上的变化。
这两个概念常常被用来比喻人类社会、自然界以及个人的变化过程。
首先我们来看量变。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上的积累与增减。
在自然界中,物体的体积、重量、密度等都可以通过增减来实现量变的变化。
例如,水在升温过程中,会逐渐增加其温度,这是一种量变。
而在人类社会中,人口的增加、财富的积累等也是一种量变。
量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常常是由一系列小的变化所组成的。
在量变中,事物的性质或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
与量变相对应的是质变。
质变是指事物在性质上的突变或者根本性的改变。
这种改变通常是不可逆转的,并使事物变得与原来不同。
在自然界中,质变常常伴随着物质的转变。
例如,水在0℃以下的温度下,会发生凝固变成冰,这是一种质变。
而在人类社会中,社会制度的转变、科技的突破等也属于质变。
质变是一种根本性的变化,它带来的是事物的转型与革命。
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量变与质变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个人的身高、体重、智力等可以通过正常的生长与学习来实现量变。
然而,人的思想、人格、价值观等则需要经历质变才能得到改变。
这种转变可能是由于某种经历、教育、灵感等所引起的,它往往带来个人内心世界的转折与升华。
质变是一种自我成长的重要形式,它能够使个人更加全面、成熟,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最后,量变和质变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量变是人类进步的基础,它通过积累与增减来实现事物的持续发展,而质变则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它通过突变与革命来推动事物的快速变化。
量变与质变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事物发展的轨迹。
总之,量变与质变是描述事物变化过程的两个重要概念。
量变指事物在数量上的变化,而质变则指事物在性质上的变化。
这两种变化常常伴随着个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对于我们理解事物的演变过程以及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普遍存在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变化方式。
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即在一定条件下,量变可能引发质变,而质变又可以通过连续的量变逐步实现。
量变(Quantitativechange)是指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通过积累或逐渐改变数量上的差异来表现。
在量变过程中,事物的性质、结构和特征通常保持相对稳定,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例如,水温从20摄氏度升高到30摄氏度,数量上发生了变化,但水仍然保持液体状态,没有产生质变。
质变(Qualitativechange)是指事物在性质、结构或特征上发生彻底的变化,使之具有全新的品质和本质。
质变通常是由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触发的,当量变达到一定临界点时,系统的状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例如,水温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从液态变为气态,发生了质变。
量变和质变之间的辩证关系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通常是通过连续的量变逐步实现的。
在一系列的数量上的变化中,当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引起质的改变。
2.量变为质变提供条件:质变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环境,而这些条件和环境往往是通过量变逐渐形成的。
当数量上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响应的条件达到了质变所需的要求。
3.质变反作用于量变:质变后,事物的性质、结构或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而影响了后续的量变过程。
质变可以为新的量变提供动力和方向。
4.质变与量变相互转化:量变和质变之间并非是线性的单向关系,而是相互转化的。
在质变后,事物的性质和特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可能会再次引发新的量变,形成新的循环。
总之,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自然界和社会现象变化的一般规律。
量变和质变【基础知识】1.核心概念量变、质变2.基本原理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3.方法论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蛮干;反对忽视质的飞跃,畏缩不前,贻误时机。
【重点解析】1.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形其一,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其二,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需要指出的是,事物量变的两种情形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量变引起质变,往往既有数量上的增减,又有排列次序上的变化。
量变引起质变的第二种情形,与部分之间关系的不同会引起整体功能的变化,具有某种一致性。
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反之,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会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部分之间这种关系的变化属于量变的第二种情形,也会引起质变(即整体功能的改变)。
2.量变引起质变的实质量变和质变这两种运动状态都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双方相互斗争引起的。
量变的实质,就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在力量上的增减;质变的实质,就是事物内部矛盾的双方在地位上发生转化,从而导致矛盾统一体的破裂,引起事物的变化发展。
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亦即事物内部矛盾的主次双方在力量对比上不断接近以至发生转化时,矛盾的主次双方的地位就发生转化,事物的性质相应地就发生了改变,这就是质变。
总之,量变引起质变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和表现。
(小课题成果附件)量变与质变》教学设计
(2011-11-15 14:31:44)
转载▼
标签:
教学研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能够识记量变、质变的含义,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并能用正反两方面事例,说明为什么必须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运用理论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举一反三,善于联系、联想的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任何成功的取得都需要长期的契而不舍的艰苦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恒心、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教学重点】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教学难点】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而引起质变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课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拨开事物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培养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活动,激趣导入
吹气球比赛:各组选派一名同学到讲台上参加,让学生具体地、直观地感受气球的变化状态,在此基础上关注事物量的积累与变化。
二、诱思探究,融会贯通
老师:哲学上把气球由小到大的这种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称作量变,把爆破这种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称作质变。
多媒体显示:
1.量变与质变的含义
量变::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显然量变与质变是有其差别的,但二者还存在怎样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呢?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多媒体展示:寓言故事《愚人吃饼》
思考:此人的可笑之处在哪里?
总结:愚人没有看到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先从量变开始的。
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的变化。
因为: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量变引起质变有哪些形式?(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
总结: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形式:
①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引起质变。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现象: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但也会发生质变,这是为什么呢?
②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而引起质变
幻灯片展示:A.石墨、金刚石晶体结构图B.《田忌赛马》
思考:以愚人吃饼为例,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否永远停留在量变水平上?如果不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是什么?
(2)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思考:西方谚语:压弯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是什么意思?
总结:事情发展已经到了极限的临界点,再增加任何一点点地因素就会使之崩溃。
思考:量变达到质变后就结束了吗?
老师指导学生运用发展的普遍性阐述:“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问前发展,并以人类社会形态变化为例说明。
分组合作探究:(1)你对建国初的“十五年超英赶美”和改革开放后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如何认识?有什么哲学启示?
哲学启示:要重视量的积累。
(2)为什么俗语讲:“好厨子一把盐”?有什么哲学启示?
哲学启示:坚持适度原则。
(3)你对毛泽东1949年四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如何认识?有什么哲学启示?
哲学启示: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三、指导实践,应用提高
1.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名言、成语、俗语也体现了这一道理,学生讨论举例。
幻灯片展示: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趾之疾,丧及七尺之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万丈高楼平地起;防微杜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2.总结发展观点
①发展普遍性原理
【基本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培养创新精神。
②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发展的趋势)
【基本原理】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而前进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进其成长壮大;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
【原理内容】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方法论】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促成质的飞跃;坚持适度原则。
3.小演讲:为了心中的梦想
要求:运用发展的观点,小组商议为了实现心中理想的举措,最后推举一名同学激情演讲。
四、结束语:送大家一句话:“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
教学反思:本课以游戏开始,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初步形成量变与质变的感性认识。
接着通过精选的事例和材料,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些有趣的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对材料的逐步深入的分析,获得抽象的哲学原理。
课堂上学生积极探讨的气氛很热烈,反映良好。
最后的小演讲是本节课的高潮,学生活学活用,促进了知识的巩固提高和情感价值观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