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变与质变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7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又会引起新的量变。
一方面,质变体现并巩固着量变的结果;另一方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是数量的增减,是不显著的,渐进的变化。
质变是—种质态向另—种质态的飞跃。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同时两者相互渗透,在量变的过程中有看部分的质变,在质变的过程中有看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原理内容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方法论
坚持适度原则,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才能认清事物的质,不至于混淆不同事物,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
注意事物量的变化,重视积累,防微杜渐。
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
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要把远大的理想目标和科学的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把敢想、敢闯的革命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既反对因循守旧、止步不前,又反对急躁、陷于空想。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
量变与质变是物质发展变化的两种不同方式,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量变是指物质在数量上的变化,即物质的数量增加或减少。
例如,一个杯子里的水从原来的100毫升增加到200毫升,就是一个量变。
量变通常是逐渐发生的,是由于物质的增加或减少导致的。
质变则是指物质在性质上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具有根本性质的,使物质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
例如,水在加热过程中变成水蒸气,就是一个质变。
质变通常是突然发生的,是由于物质内部结构、组成或性质的改变导致的。
量变和质变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在物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量变可以引起质变,质变也可以引起量变。
首先,量变可以引起质变。
当物质的数量发生变化时,它的性质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
例如,当我们在加热一个杯子里的水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会扩大,从而导致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变化,从而发生了质变。
其次,质变也可以引起量变。
当物质的性质发生变化时,它的数量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
例如,当一个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将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这种质变会导致物质的数量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量变和质变是物质发展变化的两种方式,它们之间
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量变和质变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物质能够不断地进行发展和变化。
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汇总1.定义和概念:-质变:质变指的是事物在其中一条件下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它导致事物的性质、结构或者属性的根本变化。
-量变:量变指的是事物在其中一条件下发生数量上的变化,它影响事物的规模、数量或者程度的变化。
2.辩证关系:-质变和量变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它们互为因果关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事物的质变往往是通过量变的积累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而发生的,量变是质变的先导和基础。
-同时,质变也可以引发量变的改变,一旦事物发生质变,它的数量往往会发生相应调整,以适应新的质变状态。
3.历史和科学中的例子:-在人类历史中,社会变革往往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体现。
社会制度的变革通常会经历量变的积累,如群体的积蓄和不满情绪的累积,最终引发质变,例如革命和社会转型。
-在科学领域中,质变和量变的关系也是普遍存在的。
科学理论的演化常常是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和实验数据的积累,从而引发其中一时刻的质变,如物理学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就是质变的例子。
4.生活中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个人的质变可以是由于其中一事件或者经历的改变,例如婚姻、职业的改变等,这些质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量变,如新的社交圈子、新的职业经历等。
-同样,个人的质变也可以是通过小的量变的积累,如每天的学习和积累经验,渐进地提升自我能力和认知水平。
5.总结和应用:-质变和量变是事物发展和演化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在对待问题和规划未来时,我们要全面把握质变和量变的关系。
量变的积累可以为质变提供基础,而质变则可以带来新的情况和机遇。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于量变的积累和改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引发或者接受质变,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总而言之,质变和量变是辩证关系的两个概念,它们在日常生活、科学和历史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互为因果关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在对待问题和规划未来时,我们要全面把握质变和量变的关系,注重于量变的积累和质变的引发,以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量变与质变的例子
量变和质变是两种不同的变化方式。
量变是指物体的某些性质在数量上的变化,例如体积、质量、温度等等。
质变则是指物体的某些本质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例如物质的物态变换、化学反应等等。
下面将通过一些例子来解释这两种变化方式。
量变的例子:
1.水加热:当水被加热时,其温度会上升,体积会膨胀,但是其化学成分和物态并没有发生变化,这属于量变。
2.汽车加速:当汽车加速时,它的速度会增加,但是其质量和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这属于量变。
3.人体体重增加:当人体摄入的食物和水增加时,其体重会增加,但是其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这属于量变。
质变的例子:
1.水的沸腾:当水受热到一定程度时,其分子间距增大,分子能量增大,水的物态发生变化,从液态变为气态,并伴随着水蒸气的产生,这属于质变。
2.煮熟的鸡蛋:当鸡蛋受到高温蒸煮后,蛋白质发生变性,形成了新的化学物质,使得鸡蛋从生到熟发生了质变。
3.金属的熔化:当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时,金属的分子间距增大,金属的结晶状态发生变化,从固态变为液态,并伴随着熔化的现象,这属于质变。
质变和量变的区别介绍
1、定义不同:
量变是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2、表现不同:
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原有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它不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因而也称渐变。
量变体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人们经常看到的统一、平衡、相持和静止等,都是事物处在量变过程中呈现的面貌。
质变是事物超出度的界限的变化,是事物的显著变动状态,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因而又称飞跃、突变或革命。
因此,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界限。
3、主次不同:
量变和质变都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引起的。
当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还没有达到主次地位的改变时,事物呈现出量变状态。
当矛盾双方地位发生改变,原有统一体破裂,事物便呈现出质变状态。
第 1 页共1 页。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普遍存在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变化方式。
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即在一定条件下,量变可能引发质变,而质变又可以通过连续的量变逐步实现。
量变(Quantitativechange)是指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通过积累或逐渐改变数量上的差异来表现。
在量变过程中,事物的性质、结构和特征通常保持相对稳定,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例如,水温从20摄氏度升高到30摄氏度,数量上发生了变化,但水仍然保持液体状态,没有产生质变。
质变(Qualitativechange)是指事物在性质、结构或特征上发生彻底的变化,使之具有全新的品质和本质。
质变通常是由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触发的,当量变达到一定临界点时,系统的状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例如,水温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从液态变为气态,发生了质变。
量变和质变之间的辩证关系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通常是通过连续的量变逐步实现的。
在一系列的数量上的变化中,当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引起质的改变。
2.量变为质变提供条件:质变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环境,而这些条件和环境往往是通过量变逐渐形成的。
当数量上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响应的条件达到了质变所需的要求。
3.质变反作用于量变:质变后,事物的性质、结构或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而影响了后续的量变过程。
质变可以为新的量变提供动力和方向。
4.质变与量变相互转化:量变和质变之间并非是线性的单向关系,而是相互转化的。
在质变后,事物的性质和特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可能会再次引发新的量变,形成新的循环。
总之,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自然界和社会现象变化的一般规律。
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量变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
人们经常看到的统一、相持、平衡或静止等,都是处在量变过程中的状态。
它们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质变表现为根本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
统一物的分解。
相持、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就是质变过程中呈现的面貌。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属于质变。
事物的量是很多方面的,量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但从引起质变的角度来看,量变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另一种是事物的构成成分的排列组合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
事物的质是各不相同的,质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但从质变过程是否发生对抗即外部冲突的角度看,质变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两种: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2、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及其意义。
内容: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历史.意义: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属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3、辩证法的本质与核心及其理由。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的统一和斗争.正是因为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斗争和统一,事物才有自己的运动和发展.第三,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的分析方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第四,承认不承认矛盾,承认不承认事物因内在矛盾而引起变化、运动,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4、简述矛盾学说的精髓及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的共性,它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量变和质变量变和质变一、基本要求1、知识方面识记:量变与质变的含义理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事物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水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运用:学会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分析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促成飞跃,重视量的积累。
2、能力方面:通过原理的教学,培养学生理解、思维和分析能力,即达到我们通常所说的“懂”和“信”的要求。
其次,由于本框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此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他们举一反三、善于联系、联想的能力。
3、觉悟方面本框的侧重点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要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本框所学的道理去分析和解决一些思想认识上的“热点”问题;一类是关于个人成长方面的问题;一类是关于如何正确分析形势,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
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在这些热点问题的认识上有所提高二、知识提纲1、量变、质变的含义1)什么是量变2)什么是质变2.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①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②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①量变达到~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
②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变。
3.事物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三、教案设计(1)重点难点重点: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结果。
难点:构成事物够成分在结构和排列顺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2)教学方法“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处理本框内容,培养学生识记、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运用投影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教学过程导人新课投影:《苟子・劝学》中有关内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或形式。
事物的变化表现为由量变到质变和质变到量变的质量互变过程。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也就是事物的质变。
质变是量变合乎规律的结果,同时是新的量变的开端。
量变与质变的互相过度、相互交替构成量变质变规律。
而在哲学范畴内,质是指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此物之所以为此物,此物之所以有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质和事物的直接同一意味着:一方面,事物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某物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它就不是原来的某物而变为他物,而他物也具有自己质的规定性;另一方面,质是一定事物的质,离开特定事物的质也是不存在的。
而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来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
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任何事物都同时具有质与量,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质和量的统一体现在“度”这个范畴中。
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这就是关节点或临界点。
度就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
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
质变与量变的关系是辨证的。
量变不是质变,但又可以引起质变;质变不是量变,但又可以引起新的量变。
量变在度的范围内进行,是一种保持事物质的稳定的状态,但它同时又是一种向度的边缘或关节点不断推移的趋势,一旦达到并超过度的关节点时,就会引起质变;质变是原来量变的终结,又是新的量变的开端,在新的量变的开端,在新质的基础上,又进行着新的量变。
量变——质变——新的量变,如此相互转化、相互交替,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形成了量变质变规律或质量互变规律。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这是因为,质变是一种质的事物向另一种质的事物的转化,而不同质的事物总有自己所持有的度,这个度再小也有一定的限量。
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
量变和质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关系原理,它们描述了事物在变化过程中所经历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变化。
量变指的是某个事物在数量上的变化,即数量的增减或者是程度的变化。
质变则指的是某个事物在质量上的变化,即性质的改变或者是本质的转变。
量变和质变之间存在一种相互转化的关系。
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引发质变的发生。
换句话说,量变是质变的准备和基础。
事物在经历了量变之后,可能会出现内部的积累和改变,这些积累和改变会最终导致质变的发生。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关系。
假设有一个金属块,通过加热,它的温度会逐渐升高,这就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当温度达到某一点时,金属块会发生熔化,从固态变成液态,这就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在这个例子中,温度的升高是量变,而熔化是质变。
只有在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引发熔化这一质变的发生。
总之,量变和质变是密切相关的变化过程,量变为质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前提。
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了解和把握这种关系原理对我们深入理解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量变和质变量变和质变是科学和自然界中常用的概念,用来描述事物发展的过程和变化的方式。
量变指的是以数量上的变化为主的过程,而质变则是指以质量或性质上的变化为主的过程。
量变是一种逐渐积累的过程,其特点是在一定时间内,事物的数量会发生变化,但是整体的性质和质量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
例如,我们常见的温度变化就是量变。
当温度从10摄氏度上升到20摄氏度,这是一种数量上的变化,但是物体的性质和质量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又例如,河流的水量增加也是一种量变现象,虽然水的数量增加了,但水的性质和质量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质变则是一种突变的过程,其特点是在一定时间内,事物的性质和质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质变是由于某种内外条件的刺激或影响导致的,它常常伴随着量变的积累过程。
例如,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会发生熔化,这是一种质变现象,金属的性质和质量发生了明显改变。
又例如,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转化也是一种质变,原有的物质在反应过程中失去了原来的性质,生成了全新的物质。
量变和质变之间常常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事物在经历了一段量变的积累后,可能会发生质变,也可以说质变是在量变的基础上发生的。
通过量变的积累,事物逐渐达到了一定的临界点,这时就会发生突变,即质变。
质变是一种非线性的、不可逆的过程,其结果往往是事物整体性质的根本改变。
总之,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两种不同方式。
量变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其特点是在一定时间内,事物的数量会发生变化;而质变是突变的过程,是事物性质和质量发生明显改变的过程。
量变和质变之间存在联系和转化,通常情况下,量变的积累可能会引发质变。
了解和掌握量变和质变这两种不同的变化方式对于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量变和质量的辩证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不同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状态,两种形式,但二者又是统一的。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量变和质变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相互引起、相互渗透等方面。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这一原理包含三点内容:(1)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前提。
就是说事物质的变化不可能偶然的无根据的产生和出现,它有其基础和前提,这就是量变。
没有长期的量的积累、准备、质变的发生是不可能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没有台下的十年功,即量的长期积累,就不可能有台上一分钟的精彩表演。
有些年轻人只看到成功人士“台上一分钟”的一面,看不到“台下十年功”的一面,即只看到光彩夺目的新质状态的闪亮登场,看不到量变的艰难困苦和默默无闻。
例如文明的行为,创造力等都要经过相当长时期量的积累才行,甚至要从幼儿园起就要进行量的积累,然后到长大了才有质的变化。
在幼儿园中老教小孩要“听话”,到大了却要让他(她)进行创造性思维。
这怎么可能呢?没有量变的基础和前提嘛?(2)事物在质变之前必须一步一步地走过度的“区间”,否则质变无从发生,而走过度的“区间”的过程就是量变的过程。
(3)量变规定着质变。
拿人来说,人身上好坏善恶两种因素,如果一个人所进行的量变是不断积累他身上坏的恶的因素,那最后也会引起质变,不过这质变是犯罪分子。
相反如果他不断积累好的、善的,即德、智、体、美等方面的量,那他所发生的质变就是实现自己的理想人格,即自我实现。
事物内部有矛盾双方,量变就是这双方的量在变,如果非主要方面的量压倒了主要方面,那质变后的事物的性质就是非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
以上三点表明质变依赖于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引起质变是不是一种必然性,规律性的关系呢?回答是肯定的。
量变不是说可以引起质变也可以不引起质变,而是一定会或势必会引起质变。
为什么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呢?其根据有两点:(1)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因而当矛盾非主要方面的量增长到能够转化到主要矛盾地位去的时候,事物的质变就会发生,因为事物的质主要是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
量变、质变的含义,辩证关系原理量变和质变1、量变、质变的含义量变: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质变: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2、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⑴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任何质变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更不是凭空出现的。
客观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过程,而过程总是要逐步进行的。
我们应当注意,不仅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而且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这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另一种形式。
⑵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只有质变、飞跃才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才能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我们应当注意,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总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度的必然结果。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二、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1、要坚持适度原则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
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的原则。
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所以,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我们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要重视量的积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重视量的积累,有步骤、分阶段地一步一步地去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意义:量变是事物发展的一个过程质变是量变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突变量变是质变的准备阶段,质变是量变的新起点,区别在与量变过程保持着质的稳定,质变过程是量变的更新.田忌赛马的故事,几乎路人皆知,从中得到提示如下:一是劣势中找到优势。
世上不是没有好马,只是缺少伯乐;相信自己总有自己独到的优势所在。
二是学会取舍。
什么都想得到,往往什么都得不到,舍掉小我成就大我是上策。
三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四是先谋后战。
谋略在先事半功倍,焉有不胜之理。
五是在局部,从没有以弱胜强,实力永远是取胜的基础;六是了解对手,隐藏自己。
过多过早的暴露自己已失先机,只能被动挨打,知己知彼,隐藏自己,才能百战不殆!战国时代,齐威王与大臣田忌赛马,两人各出上、中、下三匹马,齐威王的三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因此,田忌三战三败。
后来,军事家孙膑给田忌出了个主意:以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以上马对他的中马,以中马对他的下马。
结果,田忌一败二胜。
同样的马匹,由于田忌改变了排列组合,从而实现了由败到胜的转变。
这个生动的故事表明:客观事物内部排列组合不同,往往会引起量的变化进而导致质变。
</p><p> 这使人想起拿破仑曾经描述过骑术不精但有纪律的法国骑兵和当时最善于格斗但没有纪律的骑兵——马木留克兵之间的战斗。
拿破仑认为,“两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三个法国兵,一百个法国兵与一百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三百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三百个马木留克兵,而一千个法国兵则总能打败一千五百个马木留克兵。
”这里的奥妙何在?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指出的那样:“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融合成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说,就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
”也就是说,一个连、一个营、一个团的战斗力决不等于全连、全营、全团官兵战斗力简单相加的总和。
一个由众多劳动者实行协作分工的工厂或企业的生产能力,决不等于全工厂、全企业各个劳动者个人生产能力简单相加的总和。
这就说明战斗组合、劳动组合的不同,会引起战斗力、生产能力发生变化。
</p><p> 事物内部排列组合不同引起量变进而导致质变,要求我们思考和处理问题时不应该仅仅把眼光盯在人力物力绝对数量的增减上,还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着眼,精心协调,科学使用现有人力物力,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例如,在平时工作中应当合理搭配人员、合理使用力量,防止“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现象。
为什么有的单位人员增加、材料增加、资金增加而工作效率、工作进度、工作质量没有多大起色呢?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各种因素排列组合不当,造成了力量相互抵消,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又例如,在军事斗争中注意排列组合,就可以达成这样一种局面:即使在全局上处于劣势,也可以在局部上形成优势,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最终赢得全局的胜利。
战役中有时收缩战线,集中兵力打歼灭战,表面上看起来是退一步,实际结果却能进两步,可以形成绝对优势兵力,一口一口地把敌人吃掉,迅速达成战役目的。
田忌赛马的启示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的总和;它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和外显的程序步骤的统一;是决定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鉴别会学与否的标志,是衡量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
它决定着学习者的总体方向,制约着学习的效率和学习效果。
启示录:1、如果创业者只是追随着前行的成功者, 胜算的机会就不大。
因为综合比较两者的资金、经验、渠道、人脉关系、业绩等方面,创业者是处于劣势的。
这就相当于百米赛跑,别人已经跑出几十米了,创业者才起步,结果就很可能输。
2、怎么才能战胜前行者哪?创新!用非常规的新思路,用非常规的方法。
创新是市场运作不断取得成功的不变法则。
《水平思考》的作者爱德华.波诺说:创新不一定是大变革,不一定需要原创,不一定是新奇、绝妙的,事实上我们更多需要的“微变”,即“我们需要的是新的陈词滥调。
3、案例:同样是卖苹果,好的创意(创新)就不一样!某高校门前,一对老夫妻从早晨开始摆摊卖苹果,到下午还是没有卖出多少。
一位教授实在不忍心,就对这对老夫妻说:我帮你们卖吧。
教授拿出一些红线,动手将两个苹果用红线绑在一起。
然后就大声地喊到“情人的苹果,八块钱一对,快来买呀!”路过的三三两两的情侣感到好奇,都应声而来买。
不一会功夫,一筐苹果就卖卖完了。
4、所以,创新是创业走向成功的一个捷径!量变与质变[/size]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师:”荀子的名言告诉无们一个什么道理呢?①“跬步”与“千里”、“小流”与“江海”相比,前者无疑是很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后者则是巨大的、显著的变化。
②由“跬步”的积累到“千里”的巨变,由“小流”的积聚到“江海”的巨变,这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可见,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先以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在哲学上,就把事物这种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而把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做质变。
谁能联想到日常生活中一些由量变引起质变的具体事例呢?如由冰变水,由水变汽;由种子到幼苗,由幼苗到参天大树;由蛋孵鸡,由鸡下蛋;由穷到富,由苦变甜;由群众升为检察官等等。
从大家所举的例子可以看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2、量变引起质变的原因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演示实验:大家知道,水从液态到气态是物理性质的变化。
那么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大家想一想: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进一不思考:量变引起质变的原因是什么?——是加热。
其实,加热是引起质变的外部条件(外因),水分子的热运动才是引起质变的根本原因(内因)。
随着水温的升高,水分子的热运动渐趋激烈,水分子的扩散趋势最终超过了水分子的凝聚趋势而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液态的水就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汽。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事物的量变及量变引起的质变都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斗争引起的,当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在力量上处于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状态,矛盾双方的地位还没有根本变化时,事物还处于量变状态;当矛盾双方主次地位发生根本变化时,事物的量变就引起了质变,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一种性质的事物就变为另一种性质的事物。
3、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饥汉吃饼》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行路人,肚子饿极了就买了一个烧饼吃,吃后觉得不顶事,就又买了一个吃,但肚子还是饿。
于是再买再吃,一连吃了6个。
感觉还不多饱,又买了一个,当这个烧饼只吃了一半就很饱了。
这时他十分懊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并自责道:“我是多么不会过日子的人呀!先前6个烧饼都被我白白地浪费啦!早知道这半个烧饼就能吃饱,我为什么要吃哪6个呢?”听了这个故事后,大家想想:这个饥汉的可笑之处何在呢?饥汉不懂得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
对!饥汉由饿到饱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饥汉的变化首先是从量变开始的,是经过量的积累而达到质变的。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饥汉没有吃了一个又一个的量变,就不会发生吃第七个时的质变。
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可见,①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首先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②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4、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基本形式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会引起质变;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大家可以自己画一幅简笔画,改变画面上人的五官结构、哭可变成笑。
——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上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澳门即将回归祖国,一澳门同胞激动地说:1999年12月20日一到,我们就由“澳门的中国人”一跃而变成“中国的澳门人”。
请指出材料表达了澳门同胞怎样的情感?所蕴含的哲理是什么?“澳门的中国人”和“中国的澳门人”,同样是六个汉字,仅仅因为排列顺序的不同,却道出了澳门同胞”丧失主权无限悲哀”、“回归祖国无比自豪”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
这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次序上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的情况。
5、量变和质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事物经历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不是事物变化发展就终结了?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但是,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新的事物又开始了新的量变。
新的事物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引起新的质变,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的不断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