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动植物资源情况
- 格式:docx
- 大小:13.47 KB
- 文档页数:1
鄱阳湖湿地公园景点介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鄱阳湖湿地公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该公园占地面积广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湖泊类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代表之一。
公园内有大片湿地草地、水域和森林,生态环境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
鄱阳湖湿地公园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在这里,游客可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感受湿地生态环境的独特魅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引言: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为读者提供整体的认识和预期。
2. 鄱阳湖湿地公园概述:介绍鄱阳湖湿地公园的地理位置、面积、植被、动植物资源等基本情况,为后续景点介绍做铺垫。
3. 鄱阳湖湿地公园主要景点介绍:详细描述鄱阳湖湿地公园内的主要景点,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湿地生态区、观鸟区、湖岸带等,以及相关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4. 结论:对本文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鄱阳湖湿地公园的重要性和价值,提出建议和展望,引导读者对湿地公园的关注和参与。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鄱阳湖湿地公园的景点,让读者了解这个美丽的湿地公园。
通过对鄱阳湖湿地公园的介绍,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该地区的自然风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以及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本文也旨在推广鄱阳湖湿地公园,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探索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本文的撰写,希望能够引起读者对湿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让更多人意识到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共同来守护和保护这片美丽的湿地。
2.正文2.1 鄱阳湖湿地公园概述鄱阳湖湿地公园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也是世界重要湿地之一。
该公园总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公里,其中湿地面积约占一半,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
鄱阳湖湿地公园地处鄱阳湖水域,周围被连绵不绝的山峦环绕,景色优美。
整个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丰富多样,拥有大片湿地草甸、水生植物、水鸟等自然资源。
鸡公山风景区旅游资源概况鸡公山风景区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境内,是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鸡公山以高耸入云的山峰和秀美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是一座集山水风光、动植物资源、文化历史等多种旅游资源于一身的综合性风景区。
鸡公山地势险峻,海拔1269米,被誉为“峰奇险秀”的代表作。
主峰悬崖峭壁直立,形如层层叠叠的宫阙,状如一只巨大的鸡扇开的雄鸟,故得名鸡公山。
山上的岩石奇峰嵯峨,林木葱茏,四季皆景。
其中最有名的景点有响鼓岩、天籁潭、飞檐走壁等,形态各异,引人入胜。
鸡公山内还有众多的瀑布、湖泊、溪流等自然景观,如华隆瀑布、碧云潭等,使整个景区充满了神秘而又壮丽的气息。
鸡公山的植被资源丰富,有着大片原始森林和各种珍稀植物。
游客在山间可以欣赏到茂密的松柏林和苍翠的竹海,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清新与宁静。
山中还生长着众多的中草药和野花,如铁皮石斛、川贝母等。
这里的野生动物也十分丰富,有猕猴、黑熊、野猪等,给游客提供了难得的观赏机会。
除了自然景观外,鸡公山还有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
这里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底蕴。
山上有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址,如七彩祥云宫、深淵禅宗寺、真陵等。
而文化传统的节日和庙会活动也是鸡公山的特色之一,如农历五月初九的“鸡公牛头社”、庙会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朝圣者前来参观和祈福。
鸡公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自然景观和文化历史相辅相成,互相交融。
无论是欣赏山峰奇观,还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或是领略丰富的文化底蕴,都能让人流连忘返。
鸡公山成为了旅游者们向往的胜地,也是一个人们放松心情、寻求精神慰藉的理想去处。
收稿日期:2007-01-15 基金项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高级人才引进基金课题(101-0284)和江西省庐山自然保护区委托课题资助作者简介:杨道德(1965~),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研究3通讯作者Corres ponding author,E 2mail:csfuyydd@1261com 致谢:调查工作得到庐山自然保护区宗道生、邹芹、赵为旗、李金元、杨国全、邵树立、邓水生等干部职工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杨道德13,谷颖乐1,刘松1,熊建利1,2,王琅3,胡少昌3(1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长沙410004;21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1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摘要:于2005~2006年先后3次对庐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得知庐山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24种两栖动物,隶属2目8科,占江西省已知39种两栖动物的61154%。
有21种属东洋界种类,3种属广布种,无古北界种类。
分别有6、6、3、5和4种两栖类的生态类型属静水型、陆栖2静水型、流水型、陆栖2流水型和树栖型。
除大鲵、虎纹蛙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外,其余22种两栖动物均属“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此次调查采集的小角蟾、阔褶蛙、虎纹蛙、竹叶蛙和花姬蛙为庐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新记录,并与江西省其它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两栖类相似性系数比较,提出了保护建议。
关键词:两栖动物;两栖爬行动物区系;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庐山自然保护区中图分类号:Q95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083(2007)02-0362-04Survey and Eva lua ti on of Am ph i b i a n Resources i n L ushan Na ture Reserveof J i a ngx i Prov i n ceY ANG Dao 2de13,G U Ying 2le 1,L I U Song 1,X I O NG J ian 2li 1,2,WANG Lang 3,HU Shao 2chang3(11I nstitute of W ildlife Conservati on,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Technol ogy,Changsha 410004;21College of L ife Sciences,Sichuan University;31Manage ment Bureau of J iangxi Lushan Nature Reserve ) Abstract:I n order t o sub m it nati onal nature reserve and p r otect the bi odiversity effectively,her pet ol ogical surveys were con 2ducted in J iangxi Lushan Nature Reserve .I nvited by the ad m inistrative office,the I nstitute ofW ildlife Conversati on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 ogy carried on three surveys of a mphibian and rep tile res ources in August,2005,May t o June,and July,2006.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24s pecies of a mphibians which bel ong t o 8fa m ilies of 2orders,ac 2counting f or 61154%of 39a mphibian s pecies recorded in J iangxi Pr ovince .Among the m,21s pecies bel ong t o O riental Real m ,3s pecies bel ong t o the wides p read,without any s pecies of Palaearctic Real m .There are 5ne w a mphibian record of J iangxi Lushan Nature Reserve in this survey such as M egophrys m inor brachykolos,Rana latouchii,Rana rugulosus,Rana vers 2abilis,M icrohyla pulchra .Amphibian s pecies comparabilities among the Lushan Nature Reserve and the other nature reserves in J iangxi Pr ovince are analysed .Finally s ome p r otective suggesti ons are als o given in this paper . Key words:a mphibian;her pet ofauna;wildlife conservati on;bi odiversity;Lushan Nature Reserve 有关庐山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最早报道见于David (1871)的记载;Bouleneer (1882)、Boetteer (1885~1894)、Wo1terstr off (1906)先后报道过庐山九江地区的两栖动物;Gee 和BorZne (1929)在其校订整理欧洲人发表的中国两栖动物文献中,记录庐山九江地区两栖动物12种(含亚种);张孟闻(1934~1935)根据前人的文献和他自己的工作,于1934年在庐山召开的第一次中国动物学会上报道了江西省的两栖爬行动物,其中有采自庐山九江地区的两栖动物;张作干和Boring (1935~1936)在其著作中记录庐山九江地区两栖动物4种。
九江市自然资源
九江市是江西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长江中游,自然资源丰富。
九江市境内山水相间,拥有许多珍贵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九江市的自然资源情况。
水资源:九江市地处长江中游,有着丰富的水资源。
长江、鄱阳湖等水系贯穿九江市,为当地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也为城市发展和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持。
九江市的水资源被充分利用,保障了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用水的需求。
森林资源:九江市境内山地较多,森林资源丰富。
大片的森林覆盖着九江市的山区,这些森林不仅给人们带来清新的空气,还是珍贵的生态资源。
九江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森林保护与建设,保护植被,维护生态平衡。
矿产资源:九江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锰矿、石灰石等。
这些矿产资源为九江市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当地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九江市政府积极引导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体来看,九江市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城市,应当在发展中注重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
庐山地理知识庐山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境内。
庐山地理位置优越,地势险峻,自然景观独特,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山脉之一。
庐山位于庐山区南部,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东经115°52′-116°02′,北纬29°21′-29°45′之间。
庐山北临长江,南接鄱阳湖,东接洪泽湖,西临湘赣平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庐山总面积为302.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地面积为170.5平方公里,山脉绵延起伏,最高峰为庐山主峰——天台山,海拔1474.2米。
庐山地势险峻,山脉纵横交错,峰峦叠嶂。
整个山脉由东南向西北延伸,主要由南峰、西峰、北峰、东峰组成。
山脉主要由花岗岩构成,石灰岩也有分布。
庐山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跃,是中国重要的地震带之一。
庐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
山区常年多云雾弥漫,云雾缭绕的景象给庐山增添了神秘而美丽的氛围。
庐山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各有特色。
春天,山脉披上一层翠绿的衣裳,山谷中百花争艳;夏天,山上凉风习习,成为人们避暑的胜地;秋天,庐山的枫叶变红,美不胜收;冬天,山上银装素裹,美丽如画。
庐山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植被繁茂。
山上有多个瀑布和湖泊,其中最著名的是庐山四大瀑布之一的龙虎瀑布,瀑布水势汹涌,声势震撼。
此外,庐山还有许多古树名木和珍稀植物,如古松、银杏、红豆杉等,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欣赏价值。
庐山还有丰富的动物资源,有众多的野生动物栖息于此。
其中,庐山金丝猴是庐山的特有物种,被誉为“中国猴王”,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此外,庐山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除了自然景观,庐山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庐山是中国古代文化名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庐山上有众多的古建筑和文化遗迹,如庐山书院、白鹿洞书院、庐山大佛等。
这些古迹见证了庐山的历史沧桑和文化发展。
庐山还是众多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吸引了许多文化名人的到访。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研究探讨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在抵御洪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碳循环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宝库”和“储碳库”,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稀缺资源。
可以说,湿地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
因此,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九江市湿地现状九江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江西北部,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九江市湿地面积26.48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16%,占全省湿地面积的29.3%。
全市重要湿地20.32万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76.74%。
鄱阳湖湿地在九江境内面积达15.58万公顷,占鄱阳湖湿地面积的三分之二。
沿湖有7个县(市、区)、43个乡(镇)、167个行政村。
湿地动物有235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的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等10种,国家二级保护的小天鹅、白额雁等40余种;湿地植物102种,主要有芦苇、水蓼、藜蒿、水杉等。
鄱阳湖以及周边湖区是越冬候鸟的主要栖息地,每年数以十万计的候鸟前来越冬,九江因此被誉为“白鹤王国”“小天鹅之乡”。
二、湿地保护措施实施农户外迁。
九江市湿地保护最初是通过实施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政策,共迁移农户11.15万户,退出圩堤252座,还湖98万亩,使鄱阳湖蓄洪能力基本上恢复到上个世纪50年代初的水平。
严控污染排放。
湿地保护坚持了“三个坚决不搞”,即高排放的项目坚决不搞,高耗能、低产出的项目坚决不搞,环保措施不到位的项目坚决不搞。
关闭取缔了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的所有排污口,投资建成了一九江市湿地保护现状及对策■九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徐红波九江市林业局 石攻关九江市修水县林业局 郑达方522018.10研究探讨编辑 苏德林3515407019@批污水处理厂,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70%。
九江动植物资源
九江政府网:
九江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水系完整,生态系统完备优良,生物资源丰富多样。
全市森林覆盖率55.2%左右,植物种类和种源达3400种以上,高等植物为28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多达86种。
动物种群中有留鸟类115种、两栖类11种、哺乳类20余种。
每年冬季在鄱阳湖湿地栖息的候鸟有126种,数量多达数10万只,有白鹤、白头鹤、白鹳、黑鹳、天鹅、白额雁等珍稀濒危种类,其中白鹤种群数量占全球总量的95%以上。
鄱阳湖鱼类有140余种,占全省总量的81%以上,还有虾、蟹、珍珠、贝壳等淡水特产。
彭泽县桃红岭约有野生梅花鹿500只左右,占全国现存总量的40%。
百度百科:
植物资源
九江市森林主要分布在西部九岭山山脉、幕阜山山脉,面积达85.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6.3%,活立木蓄积量2538万立方米,毛竹6196万株,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37种,主要有南方红豆杉、樟木、杜仲、银杏、柳杉等。
截至2015年08月,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三个,省级森林公园四个。
动物资源
截至2015年08月,九江市动物资源有候鸟类115种,两栖类11种,哺乳类20种。
永修县吴城镇的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有越冬候鸟126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白鹤有840只,天鹅3000多只,占世界首位,被外国专家誉为中国的"第二长城"。
彭泽县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是稀有野生动物梅花鹿栖息之地,有梅花鹿150只以上。
九江有鱼类109种,名贵鱼类有中华鲟、鲥鱼、银鱼、彭泽鲫、虾虎鱼等,中华绒鳌蟹也是特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