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植物资源全面版
- 格式:ppt
- 大小:2.01 MB
- 文档页数:25
简述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概况,谈谈药用植物资源加工情况和发展战略一、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概况:药用植物,是指具预防,治疗和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植物的总称。
其植株的全部或一部分供药用或作为制药工业的原料。
广义而言,可包括用作营养剂、某些嗜好品、调味品、色素添加剂,及农药和兽医用药的植物资源。
中国是药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对药用植物的发现、使用和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古代有关史料中曾有“伏羲尝百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等记载。
虽都属于传说,但说明药用植物的发现和利用,是古代人类通过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逐渐积累经验和知识的结果。
到春秋战国时,已有关于药用植物的文字记载。
《诗经》和《山海经》中记录了50余种药用植物。
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整理出来的《五十二病方》,是中国现存秦汉时代最古的医方,其中记载的植物类药有115种。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外国的药用植物如红花、安石榴、胡桃、大蒜等也相继传到中国。
历代学者专门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
约成书于秦汉之际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类药就有252种。
此后,著名的本草书籍有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唐代苏敬等的《新修本草》、宋代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以及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
其中《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收集宋代以前的各家本草加以整理总结,收载植物类药达1100余种,有不少现已佚失的本草资料赖此得以保存。
到明代,《本草纲目》收载的植物类药已达1200多种。
我国地域辽阔,从寒温带直到热带,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世界上植物生物多样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全国已知植物约有 25 700 种 ,其中很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
20世纪80年代 ,我国曾经进行过全面系统的资源调查 , 发现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包括 383 科 ,2 309 属 ,11 146 种,其中藻、菌、地衣类低等植物有 459 种 ,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类高等植物有 10 687 种。
第48卷第5期2020年10月陕西林业科技Shaanxi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48 No5Oct2020中国C4植物名录翟增康,赵 珉,魏永胜**,刘虎岐,白 瑶收稿日期:2020-05-28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63计划)项目(013AA10290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7年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专项“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财社2017第66号)作者简介:翟增康(1998 — ),男,本科生。
*通信作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杨凌712100)摘 要:C4植物具有耐高温、高光效、高水分与养分利用率、适应性强、生产效能高的特点,在生产实践、 科学研究、教学及生态保护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但目前没有专门收录我国C4植物种的工作。
为 此,本研究基于文献调查,对于我国现已经明确的C4植物及C3-C4中间型植物进行整理,以期为C4植物方面的研究提供更加全面而准确的参考。
本文共列出28科,178属,58种C4植物。
关键词:中国;C4植物;C3植物;名录;鉴别方法中图分类号:Q945. 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1-2117(2020)05-0071-19The List of C 4 Plant in ChinaZHAI Zeng-kang,ZHAO Min, WEI Yong-sheng * ,LIU Hu-qi,BAI Yao(College of Life Science , Northxvest A&^F University , 犢angling , Shaanxi 712100)Abstract :C4 plant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 high light efficiency, high eff-cient in water and nutrient utilization , strongadaptabilityandhighproductione f iciency Itisofhigh researchvalueinproductionpractice , scientificresearch , teachingandecologicalprotection Howev-er , there is no special work to record C4 species in China Therefore , thebasicliteraturesurveyin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sort out the C4 plants and C3—C4 intermediate plants that have been i- dentifiedinChinasoastoprovideamorecomprehensiveandaccuratereferencefortheresearchonC4 plants A total of 658 species of C4 plants from 28 families , 178generaarelistedinthispaperKeywords China ; C4plant ; C3plant ;list ;identification methodC4植物是兼具C3和C4两种CO 2固定途径 的一类高等植物[1,]。
我国能源植物开发利用现状人类目前开发利用的主要化石能源, 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面临枯竭的危险。
同时, 大量消费化石能源所排放的S02和C02已严重威胁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造成全球气候变暖、酸雨等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 开发新的能源来取代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是避免21世纪即将发生严重的、灾难性的能源和环境危机的有利手段。
能源植物以其资源的丰富性、可再生性和二氧化碳零排放等优势必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替代能源。
目前用于规模化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有大豆(美国)、油菜籽(欧共体、加拿大)、棕榈油(东南亚)。
巴西利用蔗糖发酵制取燃料乙醇。
日本、爱尔兰等国用植物油下脚料及食用回收油作原料生产生物柴油。
一、我国能源植物概况我国幅员辽阔,地域跨度大,水热资源分布多异, 能源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多样,主要的科属有大戟科、樟科、桃金娘科、夹竹桃科、菊科、豆科、山茱萸科、大风子科和萝摩科等。
科研人员早在1982年分析了1581份植物样品, 收集了974种植物, 并编写成了《中国油脂植物》、《四川油脂植物》,选择出了一些高含油量的植物, 如乌桕、小桐子、油楠、四合木、五角枫等。
据统计, 我国约3万种维管柬植物, 仅次于印尼和巴西, 其中有经济价值的植物约1. 5万种, 具有能源开发价值的约4000种。
现已查明的能源油料植物(种子植物)种类为151科697属1554种,占全国种子植物的5%。
其中油脂植物138科1174种, 挥发性油植物83科449种。
能源油料植物的集中分布区域为亚热带至热带区域, 在山区往往与常绿阔叶林或落叶阔叶林相伴生, 而且以野生为主, 野生种占总数的75%, 栽培植物种则很少。
新近调查表明, 我国能够规模化利用的生物质燃料油木本植物有10种, 这10种植物均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我国能源植物的研究现状我国利用能源植物较早。
“七五”期间, 四川省计划委员会下达了“野生植物油作柴油代用燃料的开发应用示范”项目,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对攀西地区野生小桐子(麻疯树)的适生立地环境、栽培技术、生物柴油提取与应用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植物调查报告范文
一、背景
在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我们决定进行一次植物调查。
二、调查地点
我们选择了一座位于城市外围的工业园区作为调查点。
这个地
方拥有大片绿化带和公园,是城市绿化面积较大的地方之一。
三、调查目的
我们的目的是了解这个区域内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分布情况,为
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四、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实地走访和拍照的方式进行调查。
在实地走访时,我们仔细观察和记录了每一株植物的外观特征和环境生长条件,拍摄了每株植物的照片。
五、调查结果
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这个区域内共有20余种植物,其中常见的有红枫、黄金树、紫薇等。
这些植物生长良好,环境适宜。
我们还发现,有些植物品种比较罕见,需要特别保护和研究。
六、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植物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个区域内的植物资源情况。
我们建议城市规划部门增加对这个区域内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鼓励对罕见品种进行研究和保护。
七、结语
通过这次植物调查,我们深入认识了自然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意识到了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希望能更多地开展植物调查
活动,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自然资源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撑。
我国的植物保护方针
我国的植物保护方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植物资源。
我国将自然保护区、森林、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列为植物保护重点区域,加强保护这些地区的植被覆盖和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濒危物种和珍稀植物的生存环境。
2. 保护重要经济植物资源。
我国将重要经济植物资源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加强对其病虫害的防控,推动科学种植和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这些植物资源。
3. 推动植物多样性保护。
我国将植物多样性保护作为重要任务,重点保护濒危物种和珍稀植物,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建设,加强野生植物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开展国家级和地方级植物保护工程。
4. 开展植物病虫害防控。
我国将植物病虫害防控作为植物保护的重要内容,加强对病虫害的早期预警、监测和防控,推动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5. 促进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我国将推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为重要方向,加强植物资源的收集、引种、繁育和保护,推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研究,促进植物资源开发和产业化。
总体来说,我国的植物保护方针是以生态保护为基础,同时注
重经济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管理和科学技术的推进,全面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
我国植物主题数据库的五类花卉数据集一、概述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植物资源的国家,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大量多样化的植物物种。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研究这些植物资源,许多植物数据库应运而生。
其中,我国植物主题数据库作为我国植物资源的重要信息库,收录了大量植物的显微照片、形态描述和分布地理位置等信息。
本文将介绍我国植物主题数据库中五类花卉的数据集,旨在更好地了解我国花卉植物资源。
二、菊科花卉数据集1. 菊科花卉数据集收录了菊科植物的大量信息,包括显微照片、形态特征描述以及分布地理位置等。
菊科花卉数据集的建立旨在帮助研究人员更清晰地了解菊科植物的外部特征和生长环境,为菊科植物的分类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三、百合科花卉数据集2. 百合科花卉数据集是我国植物主题数据库中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收录了百合科植物的相关信息。
包括显微照片、形态描述、生长习性以及分布地理位置等。
百合科花卉数据集的建立为研究人员深入了解百合科植物的生态习性以及物种分布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四、桔梗科花卉数据集3. 桔梗科花卉数据集收录了桔梗科植物的相关信息,包括显微照片、形态特征描述、生长环境以及分布地理位置等。
桔梗科花卉数据集的建立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全面地了解桔梗科植物的分类特征和生态环境,为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数据依据。
五、牵牛花科花卉数据集4. 牵牛花科花卉数据集是我国植物主题数据库中的重要部分,收录了牵牛花科植物的相关信息。
包括显微照片、形态描述、生长环境和分布地理位置等。
该数据集的建立有助于研究人员对牵牛花科植物的特征和生长环境有更清晰的了解,为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六、茜草科花卉数据集5. 茜草科花卉数据集收录了茜草科植物的相关信息,包括显微照片、形态描述、生长环境以及分布地理位置等。
茜草科花卉数据集的建立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全面地了解茜草科植物的分类特征和生态习性,为植物资源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持。
七、结论我国植物主题数据库中的五类花卉数据集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植物资源信息,帮助研究人员更全面地了解我国花卉植物的分类特征、生长环境以及分布地理位置。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其中野生植物资源更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野生植物资源在生态、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其进行调查和保护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将介绍中国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现状、意义和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一、现状近年来,中国对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和保护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和大学,都在进行着自己的调查工作。
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在制定和执行一些相关政策和法规,以加强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
例如,2007年以来,国家林业局开展了“中国国家级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调查与评估”项目,旨在全面调查和评估我国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分布、生态特征、数量和危险程度等方面的情况。
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中国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调查人员和调查范围的不足。
目前中国的野生植物众多,而调查的人员和力量显然还远远不够。
很多远离城镇的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力物力紧缺,甚至许多地方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植被资源调查。
二是调查手段和技术的滞后。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调查手段和技术已经问世。
但是,传统的野外调查方法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这导致不少野生植物资源的数据获取比较困难,甚至存在误差。
三是调查数据的不完整和不准确。
由于调查的人员和力量有限,以及采取的技术和方法的差异,导致部分调查数据存在不完整、不准确等问题。
这使得对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的统计和分析变得更加困难。
二、意义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对于我国的生态、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生态方面来说,野生植物是自然界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野生植物的多样性和分布状况也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因此,对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能够帮助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从经济方面来说,野生植物在食品、药品、建材、化工、皮革、纺织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采摘、种植、加工等环节对于民生和产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区域化分布在我国八大行政区域中,药用植物种类多寡排列次序为西南、中南、华东、西北、东北、华北[2],其中西南和中南地区药用种类最丰富,约占全国总数的50%~60%,各省(区)的中药资源种类约为3000~4000种,最多达5000多种。
华东和西北地区药用植物约占全国的30%,东北和华北地区约占10%左右。
高原和山地分布多于丘陵区,丘陵区又多于平原区。
西南地区药用植物有4800种,历来就有川、广、云、贵道地药材的美称。
云南药用植物有4758种,约占总数的30%,居全国之首。
四川药用植物约有4000种,约占全国的22%,裸子植物种数居全国第一,蕨类和被子植物仅次于云南。
峨眉山是四川较有代表性的地区,有药用植物1645种。
贵州有药用植物3900种,占全国种数的20%,西藏有药用植物1460种。
中南地区的广西省有药用植物资源4000多种,广东、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均有2000种以上。
华东地区的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山东、上海市等均有药用植物资源1000种以上。
西北区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种类相对较少,但蕴藏量大,特产药材突出。
东北地区珍贵种类多,蕴藏量和产量大,代表种有人参、黄芪、鹿茸,等。
华北地区是我国暖温带中药材的集中产区。
不同药材种类的蕴藏量和产量差异极大。
根及根茎类药材占320种药材蕴藏量和产量的1/2以上,蕴藏量在新疆、内蒙古等北方省区最大,占全国10%以上,辽宁、河北、四川、贵州、云南等次之,占1%以上。
种子及果实类药材蕴藏量占7%,年产量占20%,以东北最多,其次是华北、中南和西南地区。
花类药材蕴藏量占1%,年产量占5%,以东部地区较多。
全草类药材蕴藏量占17%,年产量占7%,以北方各边疆省区最多。
叶类药材蕴藏量占10%,年产量占2%,以新疆和黑龙江地区最多。
皮类蕴藏量和年产量均占4%,以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最多,其次是华中地区。
藤木类药材蕴藏量占2.5%,年产量占4%,以东北长白山和华南、西南山区蕴藏丰富。
第五章药用植物资源第一节中草药资源一、概述(一) 药用植物资源及其研究范围药用植物资源是指含有药用成分,具有医疗用途,可以作为植物性药物开发利用的一群植物。
广义的药用植物资源还包括人工栽培和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个体及产生药理活性的物质。
研究药用植物的种类、蕴藏量、地理分布、时(间)空(间)变化,合理开发利用及其科学管理,为人民保健事业和制药工业不断提供充足而质优的植物性药的原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的主要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1)调查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和蕴藏量,研究其更新、消长的动态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最佳收获期及合理采收方法。
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含量、药用部位收获时的产量、加工生产率等综合指标都较高的生育阶段为最佳收获期。
(3)研究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含量,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提纯技术,以及把药用植物资源的原料变为优质高效新产品或其它产品的工业技术。
(4)研究药用器官形成与更新,种群与群落的生境及演替规律,有效成分与生态因子的关系,地道药材的特点及其形成因素等药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保护与发展种质资源,提高科学的经营与管理方法。
(5)药用为主多方面多层次综合利用。
如保健品、饮料、添加剂包括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脂肪酸、色素、调味品、甜味剂、花粉蜜源、香料、化妆品、鞣料、淀粉、树脂、树胶、观赏、农药、驱避剂及饲料等。
多层次的开发利用是指针对紧缺、贵重、稀有的药用植物,进行引种驯化与人工栽培,或者针对需求量大的常用药用植物,特别是滋补和其他保健用途的药品及饮料的精加工,进行制药工艺或轻化工业的研究开发;也可以针对药用价值与经济效益较高的药用植物,进行寻找新药源与开发新品种。
(6)通过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从近缘植物和民族植物药中寻找与开发植物性药材的新品种与新资源。
(二) 药用植物资源的分类我国的药用植物种类极为丰富,为了研究各种药用植物,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
摘要:本文从我国森林的特点、我国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我国植物资源的现状,并探讨对其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以求为我国的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献计献策。
关键词: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气候多样,植物丰富,种类齐全。
据统计,我国有种子植物300个科、29。
个属、24600个种。
其中被子植物2946个属,占世界被子植物总属的23.6%。
比较古老的植物,约占一世界总数的62%。
有些植物,如水杉、银杳等,在世界其他各地都已绝灭,是存在于中国的“活化石”。
所谓植物资源,即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有用植物的总和。
从用途来说,我国有用材林木1000多种,药用植物4000多种,果品植物300多种,纤维植物600多种,淀粉植物300多种,油脂植物60。
多种,蔬菜植物也不下80多种,成为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1〕。
我国植物资源的特点全面了解植物资源的特点是合理利用与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依据,概括起来植物资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1.植物资源的可再生性。
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的根本区别点就在于生物资源可以利用太阳能不断自然更新和人为繁殖扩大,而非生物资源则不可能。
所以,我们利用植物资源必须首先保护它们不断更新的这种生产能力,以达到长期利用的目的。
2.植物资源分布的地域性。
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大都要受到地域性规律的制约,植物资源的地域性更是非常强烈,各种植物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才能生长,并非一切地方都能生长发育。
植物资源地域性的特点,要求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种群的扩大繁殖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那种盲目“越区种植”和“一刀切”的做法是错误的。
3.植物资源的季节性。
生物的发育和成长都需要一定的生态条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生态条件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而自然条件的变化在时间上是有规律的。
所以必增刊试论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辨证关系须使植物的发展过程同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在时间上保持一致,做到因时制宜,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的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摘要】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利用压力和生存威胁。
本文从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出发,分析了资源利用中存在的挑战,并提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对策,强调了规范管理和科学技术应用在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
通过研究可以得出,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展望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大保护力度,同时推动科学技术在资源保护中的应用,以确保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关键词】关键词: 野生动植物资源, 利用, 保护, 现状, 挑战, 对策, 规范管理, 科学技术, 研究结论, 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这些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加快,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长期以来,我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存在着过度开发、滥捕滥猎等问题,导致很多珍稀物种濒临灭绝,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各种生态系统遭受到威胁。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有必要对其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并提出有效的保护对策。
本研究将就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现状、利用挑战以及保护对策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为加强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利用现状,为未来的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意义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我国宝贵的生态财富,对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非法捕猎、非法贩卖等行为的增多,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
深入研究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的现状及保护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我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原生境保护区建设现状及问题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
这些野生植物资源不仅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生态环境恶化,我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原生境受到了严重威胁,很多植物种类已经濒临灭绝。
为了保护我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原生境,相关部门开始着手建设野生植物资源原生境保护区。
这些保护区的建设旨在保护濒危植物种类,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原生境保护区建设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如缺乏统一规划、管理不到位、资金紧缺等。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原生境保护区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设对策和发展前景,以期为相关部门和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通过对我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原生境保护区建设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一是全面了解我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原生境保护区建设的现状,包括地理分布、面积规模、保护措施等;二是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识别影响保护区建设的主要因素;三是提出有效的建设对策,包括政策调整、技术创新、资金支持等方面的建议,以推动我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原生境保护区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最后是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为我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旨在促进我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1.3 研究意义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是我国宝贵的生态财富,对维护生态平衡、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原生境保护区是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有效途径,可以保护濒危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修复等。
研究我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原生境保护区建设现状及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我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原生境保护区建设现状,可以了解当前工作的进展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资源植物学习内容概述一、植物资源的概念二、我国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概况4.开发研究动态:药用野生植物:建立了药用植物资源收集区,对主要资源进行药理和疗效试验;防癌抗癌植物资源筛选;治疗疑难疾病获得显著效果。
保健品开发:苦丁茶、青草药制品、野生果用资源方面:探明其含有特殊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食疗效果植物农药:杀虫植物:苦参、毛茛等植物所含的生物碱盐、皂甙,黄酮及挥发性物质;杀菌植物:菊科、松科等植物中提取挥发性油,亦可直接用于病害防治。
食用植物色素:越桔红、玫瑰茄红、栀子的多种制品,紫胶色素等也研制成功。
5.我国植物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资源破坏严重:砍树、砍枝、摘果、采叶,甚至、挖根、剥皮等杀鸡取卵的采集办法。
未完善加工工艺技术:多为半成品或低品位的产品,在国内外商品市场缺乏应有的竞争力。
盲目开发:在未探明社会需要量、社会购买力水平和资源生产量的情况下,一哄而起。
忽视综合开发与利用:忽视植物多功能综合利用,许多植物含有几种特殊的有效成分,只利用其中的1、2种,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6.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对策野生植物资源普查:评价资源利用价值,制定开发方案。
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野生植物产品的深、精加工:加工工艺,要提高测试手段和有效成分的分析技术。
良种选育、配套的生产技术。
开发重点:地方特色的名、特、优野生药用、果用。
植物农药的开发利用。
野生植物蔬菜栽培与开发利用。
三、国外对植物资源研究的概况1.基础研究欧洲:对芳香植物的研究较深入。
日本:野生植物的染色体、化学成分研究较多,特别对抗癌植物的筛选研究。
美国:筛选出与地中海地区野生的长角豆中所含半乳甘露聚糖胶相同成分的瓜尔豆,保证了美国在二战期间造纸工业的正常生产,促进了美国石油工业和糖业工业的发展。
德国、日本、前苏联等在食用菌研究上成果突出。
第一章植物资源的分类六、参考华东师范大学马炜梁的《高等植物及其多样性》的分类,将野生植物资源分为:食用植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饲料植物;有毒及毒品植物.后面我将按照这一分类系统介绍野生植物资源。
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于珍稀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水生动植物资源的国家,在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方面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做法和政策。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就是我国政府在这一领域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
1. 什么是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是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部等相关部门制定的,用于保护和管理重要的水生动植物资源的名单。
这个名录的设立旨在保护这些重要的生态资源,防止过度捕捞和破坏,同时也为其合理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支持。
2. 名录的意义和影响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的设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这有利于保护那些濒临灭绝或受到严重威胁的重要水生动植物资源。
在这个名录上的动植物,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任何涉及它们的活动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和监管。
这也为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通过对这些资源的科学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它们的特性和生态环境,为其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3. 名录管理的挑战与应对之策然而,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的管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可能因利益驱使,而对这些资源采取过度捕捞和破坏的行为。
另一些资源的保护工作可能由于相关法规的不健全和执法不力而不能够有效展开。
除了设立名录之外,建立更加健全的监管体系和执法手段也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教育,提高社会各界对于保护水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视程度也是至关重要的。
4. 个人观点和结语作为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我国在水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还需不断努力。
我认为,建立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是一个重要的举措,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这些资源。
但我们也需要意识到,这只是一个开始,还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相关行为,以及加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旷世巨著──《中国植物志》Flora RPS—The Botanical world-famous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夏振岱《中国植物志》经过四代植物分类学家40年(1918-1958)的准备, 45年(1959-2004)的编撰,于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五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并参加了十五科技成果展.近百年植物分类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中国植物志》是一部全面总结我国近百年来维管束植物系统分类研究成果的巨著. 是我国高等植物资源的数据库, 重要的基础资料。
全书八十卷含127册,收载我国高等(维管束)植物300科,3407属,31141种。
总计5000万字,9080幅图版。
国家植物志就是对本土上的植物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研究核实,给每种植物予准确无误的、符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拉丁学名和中名;描述收载其形态、分布、生境、用途;选绘该植物的图;编制科属分类检索表等.依此来鉴定植物.按照学科规划,中国植物志的编撰属于生物系统分类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项目,要求作出我国植物分类、生态、地理分布及经济评价的系统总结。
经过45年的努力中国植物志各卷(册)已达到全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的要求.收载的植物占我国已知植物种类的85%以上; 考证详尽、定名准确、研究基础扎实。
在收载种类和科学性等各方面均超过国内已出版的同类著作。
为国家环境保护、国土整治、区域规划、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重大决策的信息。
《中国植物志》始终坚持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服务,为我国12亿人口生存、繁衍和发展服务。
在整个研究和编撰过程中,编委会始终强调要编写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使我国科研、教学和基层专业人员看得懂、用得上的“好志书”。
结合编研,各卷册编缉分别参加了西藏、南水北调、农业、医药、轻化工及生物多样性、环保等综合考察研究。
例如参加长江三峡库区植物调查;禾本科发现的南荻为水乡引种做为造纸原料;有的编者直接参加或指导各地区植物志、中药志、花卉志、饲料、油料植物等各类图书、画册的编纂.通过编撰《中国植物志》理清我国可利用的经济植物有400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