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科学上册《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10.50 KB
- 文档页数:3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制二年级上册14.《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学设计《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是青岛版六制二年级上册《生活中的动植物资源》单元的第三课时。
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身边的物品来源,初步认识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继续探究有关动植物资源的内容。
教材由两个活动组成:1. 动物和植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什么?教科书展示了两幅图片:一副是植物及其产品;一副是动物及其产品。
两位同学的对话分别指向于动物和植物的用途。
目的是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动植物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提供了哪些用途,从而认识到动植物之于人的重要意义,生发对大自然恩馈的感激之情。
观察学习用品,说一说制作它们用到了哪些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
教科书中的两名同学分别对日常的学习用品进行甄别判断,叙说各种学习用品分别来自于动物还是植物。
目的是通过言说动植物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初步意识到人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我们应关心珍爱动物和保护环境。
同时,使学生更为清晰的了解动植物资源用途的广泛。
【学生分析】动植物资源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二年级学生对身边的资源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课标中也明确指出1-2年级需要达到“说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树立珍稀动植物资源的意识”的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观察并记录身边的物品来源,初步认识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珍惜动植物资源,热爱大自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观察并记录身边的物品来源,初步认识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
科学探究目标:指导学生利用感官等工具,观察记录生活中的动植物,并做简单分析记录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什么。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生活中的身边的动植物资源中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珍惜动植物资源,热爱大自然。
【重难点】观察并记录身边的物品来源,初步认识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
小学科学14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案)引言:在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中,我们可以找到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了解身边的动植物资源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的关键。
通过本课,学生将学习如何识别身边的动植物资源,了解它们的重要性和与人类的关系,同时也学会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
目标:1. 通过观察和描述,学生能够识别身边常见的动植物资源。
2. 了解常见动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利用动植物资源。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话题(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其中包括一些动植物资源,例如:食物、纺织品、药物等,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物品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Step 2: 识别动植物资源(15分钟)2.1 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动植物资源,如水果、蔬菜、树木、棉花等。
2.2 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资源的特点和用途,并引导学生捕捉资源的共同点,例如:提供食物、提供材料、提供药物等。
Step 3: 了解动植物资源与人类的关系(20分钟)3.1 向学生介绍动植物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例如食物供给、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
3.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并讨论对资源保护的一些简单方法,例如:节约资源、植树造林等。
Step 4: 动手实践(30分钟)4.1 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植物资源进行研究。
4.2 学生们在小组中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了解所选资源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和采摘/收割方法。
4.3 学生们根据实地调查的结果,设计一个小实验或制作一个小工艺品来展示所选资源的用途和价值。
Step 5: 结束活动(5分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和利用动植物资源。
扩展活动:1. 邀请一位专业人士来学校分享有关动植物资源的知识和技能。
2. 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农场或植物园,让他们亲自体验和学习动植物资源的识别和利用。
3. 组织学生参与一次植树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青岛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本篇教案主要针对青岛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中的“身边的动植物资源”一课进行教学设计与讲解。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各种动植物资源,认识它们的特征和用途,培养观察、分析、思考和实践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常见的动植物资源,认识它们的特征和用途;2.培养学生对动植物的观察、分析、思考、实践的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4.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爱护环境的理念。
教学内容1.鱼类、虫类、昆虫类等常见动物资源的认识和用途;2.红枣、苹果、葡萄等常见植物资源的认识和用途;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进行观察、摸索和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动植物资源,认识它们的特征和用途;2.培养学生对动植物的观察、分析、思考、实践的能力。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动植物资源的用途,并如何珍惜它们;2.培养学生对动植物资源的维护与保护的意识。
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让学生学习动植物资源的特征和用途;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动植物资源的理解;3.课堂讲解法:通过讲解提高学生对动植物资源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过程导入1.利用幻灯片或图表的方式展示常见的水果、蔬菜、鱼类等,通过简单的讲解,让学生知道它们的用途和特点。
2.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身边还有哪些动植物资源?有什么用途?正文1.让学生先了解鱼类、虫类、昆虫类等常见动物资源的认识和用途。
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让学生知道这些动物资源的生长环境、特点和用途。
例如,鱼类可以用来做鱼丸、鱼肉丝等食品,虫类可以用来制作药物、补品等。
2.接下来,引导学生认识红枣、苹果、葡萄等常见植物资源的认识和用途。
同样,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这些植物资源的生长环境、特点和用途。
例如,红枣可以用来制作膳食、药酒等,苹果和葡萄则可以直接食用或加工制作果汁、蜜饯等。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身边的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价值。
2. 掌握身边常见的动植物资源的种类和用途。
3. 培养对动植物资源的珍爱认识和环保观念。
二、导学内容1. 动植物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 身边常见的动植物资源及其用途。
3. 动植物资源的珍爱与利用。
三、导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有哪些,并讨论其重要性和价值。
2. 进修(20分钟)(1)动植物资源的定义和分类动植物资源是指人类利用动植物所获得的各种物质和能量。
按照用途和来源不同,可以将动植物资源分为食物资源、药用资源、建材资源、观赏资源等几类。
(2)身边常见的动植物资源及其用途- 食物资源:水果、蔬菜、肉类等,提供人类所需的营养。
- 药用资源:中草药、植物精油等,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
- 建材资源:木材、竹子等,用于建筑和家具制作。
- 观赏资源:花卉、观赏鱼类等,美化环境、增加生活乐趣。
3. 拓展(15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动植物资源的珍爱与利用方法,并设计相关活动或方案。
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观点。
4. 总结(10分钟)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总结本节课进修的内容,并强调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珍爱认识。
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珍爱地球的资源。
四、作业安置1. 撰写一篇关于身边动植物资源的文章,包括其重要性、分类和用途。
2. 收集身边的动植物资源图片,并进行分类整理,展示给同砚们。
五、反馈与评判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表现,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判,鼓励他们对动植物资源的珍爱和利用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同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构建美丽故里贡献力量。
六、拓展延伸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实地考察活动,深入了解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并结合教室知识进行实地调研和进修。
同时,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或机构开展环保宣传和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观察并记录身边的物品来源。
(2)初步认识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
2.过程与方法:利用感官等工具,观察记录生活中的动植物,并做简单分析,记录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生活中的身边动植物资源时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2)树立珍惜动植物资源,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感官等工具,观察记录生活中的动植物,并做简单分析,记录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什么。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毛笔、铅笔、本子、书包、布笔袋。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结合前两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动物和植物可以为我们提供什么吗?学生:动物可以提供鸡蛋,肉等,植物可以提供衣服,果实等。
二、动植物资源用处广1.谈话:你知道桑树有哪些用途吗?我们比一比,看谁想到的多?(以桑树为例让学生知道植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资源。
)学生:桑树的叶子可以饲养蚕宝宝,而蚕可以为我们提供丝绸,间接为我们在提供物品。
而桑葚、木浆纸、家具是桑树直接在为我们提供物品。
2.谈话:你知道山羊有能为我们人类提供什么吗?我们像刚才对桑树一样尽可能多的找一找吧。
(以羊为例让学生知道动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资源。
)学生:山羊可以生产奶和奶制品。
羊毛可以制作棉鞋,还可以纺成毛线。
羊角可以制作梳子。
引导学生寻找动植物还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帮助学生建立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动植物的概念。
激发学生珍惜动植物资源,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小结:像桑树和山羊这样能为我们提供物品的,我们可以把他们称作资源。
3.说一说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什么?展示一些动物和植物的图片。
谈话:和同学们讨论一下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吧?试着完成下面的记录表格。
小结:像粮食、树木、蔬菜、水果等都是植物资源;像马、羊、鸭、鱼等都是动物资源。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第一屏:接下来由我对“身边的动植物资源”一课进行解读。
第二屏:我将从研读教材、分析学生、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教学评价、问题与策略、智力支持七个方面提出备课建议。
第三屏:本课在教材位于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动植物资源”中的第三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
第四单元在课程内容上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因为这是单元的最后一课所以后面我还会对单元评价进行简单的说明。
第四屏:接下来我们进入研读教材环节。
本课在课标中是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属于第15个大概念。
课标中明确指出1——2年级需要达到“说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树立珍稀动植物资源的意识”的目标,为我们制定本节课的目标明确了方向。
第五屏:我们的教材是这样呈现的,接下来我们来对教材进行解读。
第六屏:本节课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活动准备部分图示呈现了毛笔、铅笔、本子、书包、布笔袋五件学习用品,提示学生课前做好相应材料准备。
设计目的:准备相关物品的过程,既是为课堂探究做材料准备,又是课堂探究活动的前置。
活动过程中第一个环节动物和植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什么?教科书展示了两幅图片:一幅是植物及其产品;一幅是动物及其产品。
两位同学的对话分别指向于动物和植物的用途。
目的是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动植物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提供了哪些用途,从而认识到动植物之于人的重要意义,产生对大自然恩馈的感激之情。
第二个环节观察学习用品,说一说制作它们用到了哪些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
教科书中的两名同学分别对日常的学习用品进行甄别判断,叙说各种学习用品分别来自于动物还是植物。
目的是通过交流动植物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初步意识到人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我们应关心珍爱动植物和保护环境。
同时,使学生更为清晰的了解动植物资源用途的广泛。
拓展活动部分“找一找家中的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设计目的: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
课后继续观察寻找家中的动植物资源的利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进一步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身边的动植物资源》。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是教材版本年级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一章节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身边常见的动植物,认识它们的特点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生命世界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材首先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动植物,如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接着,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对动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二、学情分析授课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的阶段,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对一些常见的动植物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动植物的分类、特点、生态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还比较欠缺。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实践,但在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身边常见的动植物,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
(2)了解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掌握一些简单的观察和记录动植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命世界的热爱和关注,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保护自然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四、教学重难点(1)认识身边常见的动植物及其特点。
(2)理解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1)掌握观察和记录动植物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实践活动。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十四课《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常见的动植物。
2.能提出有关动植物的问题,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的名称和特点,初步学习用不同的标准对动植物进行分类。
二、教学准备:
毛笔、铅笔、本子、书包、布笔袋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各种动植物,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
一、教学设计
(一)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身边的哪些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认识的动物和植物,引导孩子们说完整,训练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出动物和植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吃、穿、用等多方面的用途(引导学生珍惜动植物资源。
)
2.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用,
(二)动手探究
1.师:把你准备的学习用品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讨论一下制作这些物品用到了哪些动物资源、哪些植物资源?
2.引导学生具体说说每一个学习用品的制作材料(重点说出是来自植
物还是来自动物)。
(三)合作交流
1.我们可以用手摸出软、硬、光滑、粗糙,根据物品的特征找出制作的材料(引导学生说出毛笔的笔杆、铅笔、本子、书包和布笔袋的制作材料来自于哪里)
2.再摸摸教室里其他物品说说它的特征,如桌子、凳子、打扫卫生的工具等,引导学生通过用手摸一摸物品,说一说事物的特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了解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物和植物。
(四)拓展延伸
回家找一找家中用到的物品,吃到的食物等,说出这些物品来自动物资源还是植物资源,在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举行比赛,比一比谁找到的多,说的正确。
15.放大镜【学习目标】1.知道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第四单元14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案序号节。
2.对比能放大图像的物体的共同点~探究放大镜镜片的特点,对比肉眼观察和放大镜观察~发现更多细节。
3.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评价活动方案】1.创设游戏环节~引起学习兴趣~提出问题。
2.创设寻找放大工具的学习环节。
3.创写了什么字,2.我们想看清更小的物体时~怎么办,3.放大镜有什么作用,能想到利用工具~这一点非常棒。
二、寻找放大工具1.如果没有放大镜~还能用我们现有的物品解决同样的问题吗,2.让我们来寻找哪些物品具有放大功能3.活动建议,1,哪些物品具有放大功能,,2,具有放大功能的物品都有什么相同点,,3,用放大镜与能放大图像的物品比一比~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点, 4.通过探究~同学的工具。
6.出示关于放大镜历史的资料。
7.人们根据它的作用给这个新的工具起名为放大镜。
还有人根据它的特点起了另外一个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8.放大镜各部分名称:镜柄、镜片、镜框三、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用放大镜进行观察~不仅满足了人们看清更小物体的愿望~还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意外惊喜”~让人们发现原来在自己身边一直存在着一个想像不到的奇妙世界。
2.出示放大镜下指甲的图片:猜猜这是分别用两个放大镜观察同种物品~比一比它们的放大效果一样吗,为什么,3.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更大~显现出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了更多的信息。
四、总结延伸1.放大镜发明之后~广泛地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
这粒大米上的文字就是微雕工匠使用放大镜雕刻而成的。
2.你还想用放大镜观察什么,你还希望使用什么工具观察更微小的东西,3.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人们开始使用观察工具不断探索身边世界~发现了许许多多的奥秘。
希望通过今天以及今后的学习~能激起同学们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学设计崂山区实验学校陈志刚【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交流身边的物品来源,初步认识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
科学探究目标:指导学生利用感官等工具,观察记录生活中的动植物,并做简单分析,记录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什么。
科学态度目标:在观察生活中的身边动植物资源时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让学生树立珍惜动植物资源,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到身边的动植物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教学难点:学生能知道身边常用的物品都来自于动植物资源。
【教法学法】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教学中应以学生活动为中心,通过课前的调查、资料收集,课上观察、归纳总结,让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在学生的体验、感悟、内化中,一步步达成学习目标,而老师则作为引导者、合作者,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具体学情,本节课的教法采取观察法、小组合作法为主。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设计灵活性、趣味性的科学探究活动,采用情境创设法、小组合作法、观察记录法、表达与交流法、动手操作法等进行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趣味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关于生活中常见动植物资源的教学课件和微视频。
2.废品改造的鸟窝、指示牌等。
学生准备:毛笔、铅笔、本子、布袋、皮包【教学设计】一、导入:(2分钟)教师检査课前准备进行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课前让大家准备好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师:哪位同学说一下,你都准备了哪些东西?生:我准备了毛笔、铅笔、本子、布袋、皮包。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检査学生课前准备,既是告诉学生们要进入上课的状态,同时也是为后面的环节做铺垫。
二、体验活动活动1 :(10分钟)师:同学们的前期工作做得非常好,老师给大家竖大拇指。
但是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要考考大家,刚才这位同学说的这些物品它们都是由什么做成的,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一会我们一起来交流。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周围生活中的动植物资源,培养对生物的兴趣和爱护之情;2.观察不同动植物的特征和习性,认识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3.掌握一些简单的动植物名称和形态特征,并学习描绘它们的方法;4.借助观察、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认识周围生活中的动植物资源;2.了解不同动植物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不熟悉物体的观察能力;2.学生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课程内容(1)认识身边常见的动植物资源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身边常见的动植物资源,初步认识它们的名称和特点,如常见的猫、狗、老鼠、树木、花草等。
(2)认识不同动植物的特点通过实地观察、拍照、绘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动植物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习性特点等,让学生逐渐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
(3)认识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组织学生访问动物园、植物园、自然公园等,让他们了解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食物链、生态平衡等,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2. 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动植物的基本知识,如植物的生长特征和动物的饮食习性等。
(2)实地观察组织学生到校园内外或者小区周边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通过感官和实验等方式了解动植物的基本特征。
(3)绘画与表达让学生通过绘画、剪贴等方式描绘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 教学过程(1)前期铺垫通过课堂讲解、视频欣赏、图片展示、访问动物园、植物园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周边的动植物资源,初步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学。
(2)实地观察组织学生到校园内外或者小区周边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通过感官和实验等方式了解动植物的基本特征。
(3)绘画与表达让学生通过绘画、剪贴等方式描绘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课后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引导学生重新回忆、总结和整理所学知识,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点。
小学科学第14课《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案(本文内容是针对小学科学课程中的第14课《身边的动植物资源》的教案撰写的)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身边的动植物资源,了解它们对人类的作用,培养对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意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等科学能力,能够有效地获取和利用动植物资源。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护、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了解身边的动植物资源。
2. 了解动植物资源对人类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保护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分析和归纳动植物资源对人类的作用。
2. 培养学生的保护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 和学生进行互动问答,提问一些与动植物资源相关的问题,如:“你们认识哪些常见的动植物资源?”、“动植物资源对我们有什么作用?”、“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动植物资源?”等。
Step 2 学习新知识1. 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如观察、实验、讨论等,了解身边的动植物资源。
2. 给学生展示一些动植物资源的实物,让他们观察、感受,通过观察和交流,学习动植物资源对人类的作用。
3. 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动植物资源对人类的作用,并进行总结。
Step 3 拓展知识1.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整理身边常见的动植物资源。
2.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了解,设计一份“保护动植物资源”宣传海报,展示在班级中,以提醒大家保护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Step 4 知识回顾1. 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动植物资源的问题,如:“动植物资源对人类的作用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动植物资源?”等。
Step 5 课堂小结1. 总结本课学到的内容和重点,强调保护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邀请学生到周围的环境中观察身边的动植物资源,并画出观察到的动植物,并写下对它们的保护意识。
二年级科学备课
一、导入:同学们,老师让大家回家观察身边的动物或植物,大家收获一定不少。
今天请同学们汇报自己的观察发现。
板书课题14身边的动植物资源
二、学习新课
动物和植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什么?
谁来说说大树有什么作用?
谁来说说羊有什么作用?
牛可以干什么
呢?
柳条可以做什么呢?
我们为什么要珍惜动植物资源?请你来说一说
毛笔用到了那些动植物资源?
其他学习用品呢?
拓展活动:回家后找一找家中的物品用到了哪些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
课堂检测
与反馈
板书设计 14身边的动植物资源
大树学生用品山羊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