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科学上册《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10.50 KB
- 文档页数:3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制二年级上册14.《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学设计《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是青岛版六制二年级上册《生活中的动植物资源》单元的第三课时。
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身边的物品来源,初步认识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继续探究有关动植物资源的内容。
教材由两个活动组成:1. 动物和植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什么?教科书展示了两幅图片:一副是植物及其产品;一副是动物及其产品。
两位同学的对话分别指向于动物和植物的用途。
目的是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动植物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提供了哪些用途,从而认识到动植物之于人的重要意义,生发对大自然恩馈的感激之情。
观察学习用品,说一说制作它们用到了哪些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
教科书中的两名同学分别对日常的学习用品进行甄别判断,叙说各种学习用品分别来自于动物还是植物。
目的是通过言说动植物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初步意识到人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我们应关心珍爱动物和保护环境。
同时,使学生更为清晰的了解动植物资源用途的广泛。
【学生分析】动植物资源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二年级学生对身边的资源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课标中也明确指出1-2年级需要达到“说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树立珍稀动植物资源的意识”的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观察并记录身边的物品来源,初步认识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珍惜动植物资源,热爱大自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观察并记录身边的物品来源,初步认识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
科学探究目标:指导学生利用感官等工具,观察记录生活中的动植物,并做简单分析记录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什么。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生活中的身边的动植物资源中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珍惜动植物资源,热爱大自然。
【重难点】观察并记录身边的物品来源,初步认识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
小学科学14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案)引言:在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中,我们可以找到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了解身边的动植物资源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的关键。
通过本课,学生将学习如何识别身边的动植物资源,了解它们的重要性和与人类的关系,同时也学会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
目标:1. 通过观察和描述,学生能够识别身边常见的动植物资源。
2. 了解常见动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利用动植物资源。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话题(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其中包括一些动植物资源,例如:食物、纺织品、药物等,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物品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Step 2: 识别动植物资源(15分钟)2.1 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动植物资源,如水果、蔬菜、树木、棉花等。
2.2 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资源的特点和用途,并引导学生捕捉资源的共同点,例如:提供食物、提供材料、提供药物等。
Step 3: 了解动植物资源与人类的关系(20分钟)3.1 向学生介绍动植物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例如食物供给、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
3.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并讨论对资源保护的一些简单方法,例如:节约资源、植树造林等。
Step 4: 动手实践(30分钟)4.1 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植物资源进行研究。
4.2 学生们在小组中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了解所选资源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和采摘/收割方法。
4.3 学生们根据实地调查的结果,设计一个小实验或制作一个小工艺品来展示所选资源的用途和价值。
Step 5: 结束活动(5分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和利用动植物资源。
扩展活动:1. 邀请一位专业人士来学校分享有关动植物资源的知识和技能。
2. 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农场或植物园,让他们亲自体验和学习动植物资源的识别和利用。
3. 组织学生参与一次植树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青岛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本篇教案主要针对青岛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中的“身边的动植物资源”一课进行教学设计与讲解。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各种动植物资源,认识它们的特征和用途,培养观察、分析、思考和实践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常见的动植物资源,认识它们的特征和用途;2.培养学生对动植物的观察、分析、思考、实践的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4.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爱护环境的理念。
教学内容1.鱼类、虫类、昆虫类等常见动物资源的认识和用途;2.红枣、苹果、葡萄等常见植物资源的认识和用途;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进行观察、摸索和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动植物资源,认识它们的特征和用途;2.培养学生对动植物的观察、分析、思考、实践的能力。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动植物资源的用途,并如何珍惜它们;2.培养学生对动植物资源的维护与保护的意识。
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让学生学习动植物资源的特征和用途;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动植物资源的理解;3.课堂讲解法:通过讲解提高学生对动植物资源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过程导入1.利用幻灯片或图表的方式展示常见的水果、蔬菜、鱼类等,通过简单的讲解,让学生知道它们的用途和特点。
2.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身边还有哪些动植物资源?有什么用途?正文1.让学生先了解鱼类、虫类、昆虫类等常见动物资源的认识和用途。
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让学生知道这些动物资源的生长环境、特点和用途。
例如,鱼类可以用来做鱼丸、鱼肉丝等食品,虫类可以用来制作药物、补品等。
2.接下来,引导学生认识红枣、苹果、葡萄等常见植物资源的认识和用途。
同样,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这些植物资源的生长环境、特点和用途。
例如,红枣可以用来制作膳食、药酒等,苹果和葡萄则可以直接食用或加工制作果汁、蜜饯等。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身边的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价值。
2. 掌握身边常见的动植物资源的种类和用途。
3. 培养对动植物资源的珍爱认识和环保观念。
二、导学内容1. 动植物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 身边常见的动植物资源及其用途。
3. 动植物资源的珍爱与利用。
三、导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有哪些,并讨论其重要性和价值。
2. 进修(20分钟)(1)动植物资源的定义和分类动植物资源是指人类利用动植物所获得的各种物质和能量。
按照用途和来源不同,可以将动植物资源分为食物资源、药用资源、建材资源、观赏资源等几类。
(2)身边常见的动植物资源及其用途- 食物资源:水果、蔬菜、肉类等,提供人类所需的营养。
- 药用资源:中草药、植物精油等,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
- 建材资源:木材、竹子等,用于建筑和家具制作。
- 观赏资源:花卉、观赏鱼类等,美化环境、增加生活乐趣。
3. 拓展(15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动植物资源的珍爱与利用方法,并设计相关活动或方案。
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观点。
4. 总结(10分钟)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总结本节课进修的内容,并强调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珍爱认识。
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珍爱地球的资源。
四、作业安置1. 撰写一篇关于身边动植物资源的文章,包括其重要性、分类和用途。
2. 收集身边的动植物资源图片,并进行分类整理,展示给同砚们。
五、反馈与评判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表现,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判,鼓励他们对动植物资源的珍爱和利用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同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构建美丽故里贡献力量。
六、拓展延伸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实地考察活动,深入了解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并结合教室知识进行实地调研和进修。
同时,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或机构开展环保宣传和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观察并记录身边的物品来源。
(2)初步认识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
2.过程与方法:利用感官等工具,观察记录生活中的动植物,并做简单分析,记录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生活中的身边动植物资源时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2)树立珍惜动植物资源,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感官等工具,观察记录生活中的动植物,并做简单分析,记录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什么。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毛笔、铅笔、本子、书包、布笔袋。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结合前两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动物和植物可以为我们提供什么吗?学生:动物可以提供鸡蛋,肉等,植物可以提供衣服,果实等。
二、动植物资源用处广1.谈话:你知道桑树有哪些用途吗?我们比一比,看谁想到的多?(以桑树为例让学生知道植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资源。
)学生:桑树的叶子可以饲养蚕宝宝,而蚕可以为我们提供丝绸,间接为我们在提供物品。
而桑葚、木浆纸、家具是桑树直接在为我们提供物品。
2.谈话:你知道山羊有能为我们人类提供什么吗?我们像刚才对桑树一样尽可能多的找一找吧。
(以羊为例让学生知道动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资源。
)学生:山羊可以生产奶和奶制品。
羊毛可以制作棉鞋,还可以纺成毛线。
羊角可以制作梳子。
引导学生寻找动植物还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帮助学生建立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动植物的概念。
激发学生珍惜动植物资源,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小结:像桑树和山羊这样能为我们提供物品的,我们可以把他们称作资源。
3.说一说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什么?展示一些动物和植物的图片。
谈话:和同学们讨论一下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吧?试着完成下面的记录表格。
小结:像粮食、树木、蔬菜、水果等都是植物资源;像马、羊、鸭、鱼等都是动物资源。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第一屏:接下来由我对“身边的动植物资源”一课进行解读。
第二屏:我将从研读教材、分析学生、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教学评价、问题与策略、智力支持七个方面提出备课建议。
第三屏:本课在教材位于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动植物资源”中的第三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
第四单元在课程内容上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因为这是单元的最后一课所以后面我还会对单元评价进行简单的说明。
第四屏:接下来我们进入研读教材环节。
本课在课标中是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属于第15个大概念。
课标中明确指出1——2年级需要达到“说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树立珍稀动植物资源的意识”的目标,为我们制定本节课的目标明确了方向。
第五屏:我们的教材是这样呈现的,接下来我们来对教材进行解读。
第六屏:本节课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活动准备部分图示呈现了毛笔、铅笔、本子、书包、布笔袋五件学习用品,提示学生课前做好相应材料准备。
设计目的:准备相关物品的过程,既是为课堂探究做材料准备,又是课堂探究活动的前置。
活动过程中第一个环节动物和植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什么?教科书展示了两幅图片:一幅是植物及其产品;一幅是动物及其产品。
两位同学的对话分别指向于动物和植物的用途。
目的是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动植物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提供了哪些用途,从而认识到动植物之于人的重要意义,产生对大自然恩馈的感激之情。
第二个环节观察学习用品,说一说制作它们用到了哪些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
教科书中的两名同学分别对日常的学习用品进行甄别判断,叙说各种学习用品分别来自于动物还是植物。
目的是通过交流动植物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初步意识到人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我们应关心珍爱动植物和保护环境。
同时,使学生更为清晰的了解动植物资源用途的广泛。
拓展活动部分“找一找家中的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设计目的: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
课后继续观察寻找家中的动植物资源的利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进一步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年级科学备课
一、导入:同学们,老师让大家回家观察身边的动物或植物,大家收获一定不少。
今天请同学们汇报自己的观察发现。
板书课题14身边的动植物资源
二、学习新课
动物和植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什么?
谁来说说大树有什么作用?
谁来说说羊有什么作用?
牛可以干什么
呢?
柳条可以做什么呢?
我们为什么要珍惜动植物资源?请你来说一说
毛笔用到了那些动植物资源?
其他学习用品呢?
拓展活动:回家后找一找家中的物品用到了哪些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
课堂检测
与反馈
板书设计 14身边的动植物资源
大树学生用品山羊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