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控制线路
- 格式:doc
- 大小:206.50 KB
- 文档页数:4
老电工教新人学员,快速学会三地控制的启动停止点动,电路图原理这个电路在工作中也是经常会看到在使用,建筑工地可能使用会很多,小编以前在地铁站做电工时,在基坑中开挖时有些地方会冒水,然后有时天气不好雨水又多,水就会聚集很深,就得要用水泵来抽水,但基坑20多米深,光为抽水爬下去按个开关,这样电工再加上做别的事情,光跑腿一天都要累趴,所以这个电路就很好的解决点这个问题。
看主电路图还是一样简单,所以就不多做讲解,使用到有元件有QF:空气开关2个KM:接触器FR:热继电器SB:按钮开关9个HL:指示灯2个现在就开始拆解2次回路,请看小编在图上做的注解,看图的原则是从左往右,先看上面这条大的支路,就会发现是串了3个停止按钮,这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电机在行动时,不管1,2,3号位置都可以停止,我们想到有停止就会有启动,我们还得在3个地方都要加上一个启动的按钮。
图中看到就分出来了3个常开按钮,条支路并KM线圈到热继电器,但是我们发现如果不加接触器的辅助常开的话,按钮松开时复位,按钮的位置就会断电,电机停止,这只能起到点动,不能长运行,所以我们还得再并一条支路,接触器的辅助常开,这样电机就可以长运行。
有时别的原因,电机只需要短时间运行,所以我们可以在电箱里再加上一个点动,图的要求是3个地方,那我们就得在每个地方各做一个点动按钮SB,在接线时会想到,接触器通电时,它的辅助触点也是会跟着一起动作,长运行时有加了接触器KM辅助常开这条支路,所以在点动运行时,就得让这条支路的电断开。
那我们就要用到复合按钮SB7, SB8,SB9复合常闭来控制这条线路。
当SB7按下时,电是直接从SB7这条支路通过,它的复合常闭就断开,KM辅助常开不能电,点动完成。
最下面这两条支路看着就很简单了,KM常闭,它的指示灯亮显示电机停止,下面这个就相反。
这个图就拆解到这。
有看到小编的拆解电路,认为拆解得有理,请点下关注,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同时也可以发表你的观点,让我们做电工的朋友共同进步。
X62W型万能铣床上要求主轴电动机启动后,进给电动机才能启动;M7120型平面磨床则要求当砂轮电动机启动后,冷却泵电动机才能启动。
在装有多台电动机的生产机械上,各电动机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时需按一定的顺序启动或停止,才能保证操作过程的合理和工作的安全可靠。
像这种要求几台电动机的启动或停止,必须按一定的先后顺序来完成的控制方式,叫做电动机的顺序控制。
一、顺序控制线路110图1-67 主电路实现顺序控制的电路图1.主电路实现顺序控制如图1-67所示是主电路实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电路图。
线路的特点是电动机M2的主电路接在KM(或KM1)主触头的下面。
在图1-67a所示控制线路中,电动机M2是通过接插器X接在接触器KM主触头的下面,因此,只有当KM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1启动运转后,电动机M2才可能接通电源运转。
M7120型平面磨床的砂轮电动机和冷却泵电动机,就采用了这种顺序控制线路。
在图1-67b所示控制线路中,电动机M1和M2分别通过接触器KM1和KM2来控制,接触器KM2的主触头接在接触器KM1主触头的下面,这样就保证了当KM1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1启动运转后,电动机M2才可能接通电源运转。
线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先合上电源开关QS。
M1启动后M2才能启动:按下SB1 KM1线圈得电 KM1KM1自锁触头闭合自锁电动机M1启动连续运转KM2再按下SB2 KM2 KM2自锁触头闭合自锁电动机M2启动连续运转M1、M2同时停转:按下SB3 控制电路失电 KM1、KM2主触头分断 M1、M2同时停转111想一想:能否通过控制电路来实现电动机的顺序控制?试一下,你能设计出几种形式的控制线路?几种在控制电路实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电路图如图1-68所示。
图1-68a所示控制线路的特点是:电动机M2的控制电路先与接触器KM1的线圈并接后再与KM1的自锁触头串接,这样就保证了M1启动后,M2才能启动的顺序控制要求。
线路的工作原理与图1-67b所示线路的工作原理相同。
一、实训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动机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满足生产需求,电动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及灵活性成为关键因素。
多地控制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动机控制方式,可以实现同一台电动机在多个地点进行远程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能。
本实训旨在通过多地控制技术的学习和实践,加深对电动机控制系统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理解多地控制技术的原理和组成;2. 掌握多地控制电路的设计和安装方法;3. 熟悉多地控制系统的调试和维护方法;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多地控制技术原理多地控制技术利用控制电路在多个地点操作同一台电动机的运行。
实现多地控制,通常需将启动按钮并联使用,而将停止按钮串联使用。
当任意一个启动按钮被按下时,电动机启动;当任意一个停止按钮被按下时,电动机停止。
2. 多地控制电路设计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例,多地控制电路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电源:为控制电路提供电源,通常采用交流电源。
(2)启动按钮:用于启动电动机,一般采用并联方式连接。
(3)停止按钮:用于停止电动机,一般采用串联方式连接。
(4)接触器:用于控制电动机的通断,一般采用交流接触器。
(5)辅助触点:用于实现多地控制功能,如自锁、互锁等。
(6)指示灯:用于显示电动机运行状态。
3. 多地控制电路安装(1)根据电路图进行元器件布局,确保安装空间合理。
(2)按照电路图连接元器件,注意连接牢固,避免虚焊。
(3)安装电源、启动按钮、停止按钮、接触器、辅助触点和指示灯等元器件。
(4)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电路安全可靠。
4. 多地控制系统调试(1)接通电源,观察指示灯是否正常工作。
(2)分别按下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观察电动机是否按照预期启动和停止。
(3)检查电路连接是否牢固,确保电路安全可靠。
5. 多地控制系统维护(1)定期检查电路连接是否牢固,避免虚焊。
(2)定期检查元器件是否正常工作,如接触器、指示灯等。
一、实习目的本次多地点控制线路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多地点控制线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安装方法,提高学生对电气控制线路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XX学院电气工程实验室四、实习内容1. 多地点控制线路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1)基本组成:多地点控制线路主要由控制开关、指示灯、连接导线、电源等组成。
(2)工作原理:多地点控制线路可以实现一个控制点对多个被控点进行控制,即一个开关可以控制多个设备或区域的电源通断。
2. 多地点控制线路的安装方法(1)确定控制点和被控点: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控制点和被控点的位置。
(2)绘制电路图:根据控制点和被控点的位置,绘制多地点控制线路的电路图。
(3)选择元器件:根据电路图选择合适的控制开关、指示灯、连接导线等元器件。
(4)安装元器件:按照电路图的要求,将元器件安装在安装板上。
(5)连接导线:将元器件之间的导线连接好,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6)通电测试:接通电源,对多地点控制线路进行通电测试,检查线路是否正常工作。
3. 多地点控制线路的故障排除(1)观察现象:根据实际现象分析故障原因。
(2)检查元器件:检查元器件是否损坏,如损坏则更换。
(3)检查导线连接:检查导线连接是否正确,如有松动或接触不良,则重新连接。
(4)检查电路图:对照电路图检查线路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则进行修正。
五、实习心得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多地点控制线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安装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控制点和被控点,绘制电路图,选择元器件,安装元器件和连接导线。
3. 实训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遇到问题时,与同学们互相讨论、共同解决,提高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排除多地点控制线路的故障,提高了自己的故障排除能力。
分析多地控制的动作原理
多地控制是指在一个系统中,通过多个地点或位置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其动作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信号传输:多地控制系统中,需要将控制指令从控制中心传输到各个被控制地点。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有线或无线通信技术,将信号传输到各个地点。
通信技术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如距离、可靠性、速率等。
2. 数据处理:在控制中心收集到控制指令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这包括对指令进行解码、各个指令之间的优先级处理、必要的逻辑判断等操作。
数据处理的目的是将控制指令转化为可以执行的具体控制动作。
3. 控制执行: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各个被控制地点需要根据指令进行相应的动作执行。
例如,对于自动化生产线,控制指令可以触发各个工作站的动作,控制物料输送和加工过程。
在执行过程中,还可能需要对执行结果进行反馈,以便后续的控制决策。
4. 故障处理:多地控制系统中,由于地点较多,故障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
因此,系统需要具备相应的故障处理机制。
例如,当某个地点出现故障时,系统需要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地点进行控制,或者通过故障检测和诊断对故障进行定位和修复。
5. 协调与同步:多地控制系统中,各个地点之间需要进行协调和同步,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这包括对控制指令的分发和同步,以及对系统状态和数据的共享与更新。
协调与同步的实现可以通过各种协议和算法来实现,例如时间同步协议、数据同步算法等。
总体来说,多地控制的动作原理涉及到信号传输、数据处理、控制执行、故障处理以及协调与同步等方面,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可以实现对系统的高效、稳定的控制。
多地控制的逻辑1. 引言多地控制是指一个系统、设备或软件被多个地方或多个用户同时进行控制的一种方式。
这种逻辑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各个领域,比如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交通管理等。
本文将详细讨论多地控制的逻辑原理、应用场景以及相应的技术实现。
2. 多地控制的逻辑原理多地控制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网络连接将不同的控制终端与被控制对象进行关联。
当有多个控制终端同时对被控制对象发出指令时,这些指令会通过网络传输到被控制对象,被控制对象会根据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
多地控制的逻辑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实时性: 多地控制的逻辑需要保证指令的实时性,即控制指令能够及时传输到被控制对象,并且被控制对象能够实时响应。
这样可以保证控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安全性: 多地控制的逻辑需要保证控制指令的安全性,防止黑客攻击和未授权访问。
可以通过加密通信、身份验证等方式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并发性: 多地控制的逻辑需要能够处理多个控制终端同时对被控制对象发出的指令,并且保证指令的顺序性和正确性。
•可靠性: 多地控制的逻辑需要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尽量避免单点故障和系统崩溃的情况发生。
3. 多地控制的应用场景多地控制的逻辑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场景,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3.1 工业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常常需要对不同的设备或机器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控。
多地控制的逻辑可以实现对多个设备同时进行监控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准确性。
比如,在一条流水线上,可以同时对多个机器进行控制和监测,实时调整工作状态,提高生产效率。
3.2 智能家居在智能家居领域,多地控制可以实现对家中各种设备的集中控制。
比如,通过一个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可以同时控制家中的照明、空调、窗帘等设备,实现智能化的家居管理。
3.3 交通管理在交通管理中,多地控制的逻辑可以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城市交通流量监测等场景。
通过将不同的交通信号灯连接到一个中心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时交通情况来控制信号灯的变化,实现交通流量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