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组织学-3
- 格式:ppt
- 大小:439.50 KB
- 文档页数:22
东华大学织物组织与结构课后答案
1、纤维内部结构层次有哪些描述?棉和麻纤维的分子结构单元是否相同?他们的超分子结构和形态结构有何异同?
答案:可分为纤维的超分子结构和形态结构两个层次:超分子结构是指在分子结构的基础上,有多个分子聚集在一起,尺寸在超微观尺度的结构,其层次介于纤维形态结构和分子结构之间,描述了纤维的长链分子的排列状态、排列方向、聚集程度等;形态结构是纤维的超分子结构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纤维分子的聚集体结构,即超微分子聚集体的再聚集结构。
棉和麻的分子结构单元都为纤维素。
超分子结构上:都可以用缨状原纤模型说明;棉纤维的结晶度为百分之70,麻纤维的为百分之90;麻纤维的取向度很高,接近于1,强度大形态结构上:棉纤维由棉籽细胞长成,一个细胞发育成一根纤维,从里到外可分为三个层次:胞腔,次生胞壁,初生胞壁;麻纤维是茎秆韧皮层成分,单根麻纤维是壁厚,两端封闭,内有狭窄胞腔的长条细胞。
2、描述纤维发生导向溶胀的现象,并解释产生原因。
答案:天然纤维素纤维在浓碱中,由于钠离子的水合作用,在形成纤维素纳的同时,大量的水被带到纤维内部,使纤维内部发生剧烈溶胀。
棉纤维的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无定形区,也发生在部分结晶区。
蛋白质纤维在盐水溶液如蚕丝在浓氯化钙,硝酸钙溶液中会发生急剧收缩。
原因酪氨酸侧基与盐作用,破坏了酪氨酸中的羟基与其他
基团形成的氢键,使蛋白质分子有空间热运动的自由。
第四章联合组织1.条格组织(1)构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并列配置(左右、上下)或成格型间跳或纵横条联合。
条格组织外观效应形成原理:由于组织不同,织物表面对光线的反射不同,从而使织物表面呈现清晰的条格效应。
因此,为使效应明显,关键在于两种组织配置得当。
(2)条格组织分类:条纹组织(纵条纹和横条纹)、格组织(方格组织和格子组织)(3)设计要点①基础组织选择恰当(经面—纬面、平纹—斜纹、缎纹并列等)②两条纹的分界处界限分明:分界处两经纱经纬组织点配置一般采用“底片翻转法”在两条纹间添加一根另一组织或另一颜色的纱线,但不可因此而增加综页数。
如:2/2 与5/2经缎并列,加一根2/2经重平组织的纱线③各条子经纱的织缩率尽量接近交错次数和纱线粗细不能相差太大,否则会给织造造成困难(这时需采用双轴制织)。
为了省去采用两轴的麻烦,一般有下列办法:1、调整经纱密度(即组织紧的穿入数小,组织松的穿入数大) 如平纹 + 缎纹 2入 4入 2、变化织前准备工序中经纱张力(即组织松的张力大组织紧的张力小)2、方格组织(Square Weave)织物外观呈现方格效应,选用经面或纬面组织为基础组织,沿着经向和纬向间隔配置而获得格形,所表现方格大小可相等,也可不等.构成:利用经面和纬面两种组织沿经向和纬向成格形间跳配置而成特点:处于对角位置的两部分配置相同的组织设计要求: 经纱交织次数不宜相差太大;界限分明:相邻两格子交换处的组织点相反;组织连续:沿对角线排列的方格组织其起始点相同,保持组织连续,花纹清晰。
组织图绘作:填绘组织,采用底片翻转法,首先画出基础组织,然后分别以经向和纬向为轴进行翻转而成.组织起始点的选择?3、格子组织(check weave)构成:由纵条纹组织和横条纹组织联合组织安排:①地组织(即大面积出现的组织)——尽量选择简单组织,如平纹②纵条组织—-使用较多的是四枚经面破斜纹或六枚经面破斜纹、五枚经面缎纹③横条组织—-与纵条相对应的纬面组织设计要点①纵条盖横条,即纵条是连续的②纵、横交错的地方用重纬缎.因为在横条交错的地方纬密大于别处,故经浮长相应缩短,使纵条在外观上出现断痕,使用重纬缎后可使经浮长增加,接近于其他地方的浮长。
德州学院《织物组织》习题第1章织物概述1. 什么是织物、织物结构、织物组织?2. 什么是组织点、经组织点、纬组织点?3. 什么是组织点飞数?经向飞数?纬向飞数?4. 什么是组织循环、组织循环经纱数、组织循环纬纱数?5. 什么是同面组织、异面组织、经面组织和纬面组织?第一章习题答案1.织物:是由某种纤维纺成具有一定细度的纱线(或长丝)以一定的紧密度和交织规律交织而成的。
它具有某种使用性能和外观风格,能适应某种用途的需要。
织物结构:指经纬纱在织物中的几何形态,即织物内经纬纱的配合关系。
织物组织:在织物中,经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
2.组织点: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由于相互沉浮而重叠之处,称为组织点。
经组织点:织物中,经纱浮在纬纱之上的组织点。
纬组织点:织物中,纬纱浮在经纱之上的组织点。
3.组织循环(完全组织):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浮沉规律达到循环时的组织称为组织循环(或称完全组织)。
经纱循环数:构成一个组织循环的经纱根数。
纬纱循环数:构成一个组织循环的纬纱根数。
4.同面组织:织物组织中,正面和反面的经组织点数等于纬组织点数的组织称为同面组织。
异面组织:织物组织中,正面和反面的经组织点数不等于纬组织点数的组织称为异面组织。
经面组织:织物组织中,正面的经组织点数多于纬组织点数的组织称为经面组织。
纬面组织:织物组织中,正面的纬组织点数多于经组织点数的组织称为纬面组织。
第2章三原组织1. 原组织包括哪几种?原组织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平纹组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3.斜纹组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4.缎纹组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5.简述斜纹组织的斜向与纱线捻向的关系?6.画出3斜纹的组织图。
1斜纹织物的上机图(要求采用反织法)。
7.试画出采用S捻股线制织318.构成原组织段纹的必要条件是什么?9. 试作8枚缎纹可能构成的所有缎纹的组织图。
10.试设计5枚缎纹组织织物,并希望织物表面光洁平整,不显斜纹效应。
条件如下:(1)经面缎纹采用S捻股线做经纱;(2)纬面缎纹采用Z捻单纱做纬纱。
《织物组织学》习题集(含思考题)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编制2012.9原组织及上机图习题:1.什么叫织物?丝织物按品种类型可分为哪几类?分类的原则是什么?2.分别说明下列叶名词的含义:织物组织、经组织点、纬组织点、经纱循环数、纬丝循环数、经向飞数、纬向飞数,浮长,经面组织,纬面组织,同面组织。
3.指出图1-1各组织图的经纬循环数(任选3题,要将原图画下来):4.已知组织图1-2,作出第1、3、8根经丝的纵向切面图及第1、2根纬丝的横向切面图。
5.论述影响平纹织物外观效应的因素。
6.绘出单双起平纹组织图各1张(经纬各二个完全循环)。
7.举例说明由平纹组织构成的丝织物。
8.说明用织造方法形成泡泡纱效应的原理。
9.试述平纹绉类织物形成绉效应,经纬丝的几种配合方法及不同的外观效应。
10、作出↗、↖、↗、↗、↖的组织图:当经纬丝需加捻时,为使斜纹清晰,经纬丝宜用什么捻向。
11、作出下列缎纹组织图:纬面缎纹,经面缎纹,经面缎纹,纬面缎纹,经面缎纹,纬面缎纹。
12、试作十枚缎纹所有可能构成缎纹组织的组织图?并写出分式表达式。
13、试述缎纹组织及织物特点?影响缎纹织物外观效应的因素是什么?在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4、说明图1-3各组织图属于什么组织:并用分式来表示:16、织物上机时,主要的穿综方法有几种:分别适用于哪些组织:17、已知织物来用分区穿综法,第一区为飞穿,4片综,第二区单山形穿,5片综,穿综排列比1:1。
求穿综循环,并画出穿综图。
18、已知组织图,如图1-4,试确定合理的穿综图。
19、穿筘图中,每筘齿入数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确定穿入数。
20、已知组织图,穿综图如图1-5,作出纹板图。
21、已知穿综图,纹板图如图1-6,作出组织图。
图1-622、已知组织图,纹板图如图1-7,作出穿综图。
图1-723、作出平纹组织采用四片综双龙骨的上机图。
24、分别作出制织↗,经面缎纹织物的上机图。
25、格塔夫绸基本组织为平纹,内经丝数为7200根,钢筘内帽119厘米。
实验一织物的结构分析实验内容:(1)织物组织认识(2)梭织物密度、针织物密度的测定(3)纱线线密度的测试。
(4)单位面积织物重量的测试。
实验目的:在织物染整加工和研究过程中,常需对纺织品结构和织物组织有所了解,以便正确地制定研究方案和加工工艺。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常用织物的种类;掌握梭织物密度、针织物密度的测试方法;纱线线密度的测试方法;单位面积织物重量的测试方法。
一、织物组织认识对给定的几种织物认识其织物组织;了解其织物风格特点。
平纹织物风格特点:(1)纱线在织物中交织最频繁,组织点最多(2)织物结构简单(3)织物平整挺括、坚牢、耐穿、耐用。
斜纹织物风格特点:(1)在纱线粗细度和织物密度相同时,斜纹织物坚牢度不如平纹织物。
(2)在纱线粗细度和织物密度相同时,斜纹织物较平纹织物手感柔软。
(3)斜纹织物可以织成紧度较大的织物。
(4)织物表面有经(纬)浮线构成的斜向织纹。
缎纹织物风格特点:(1)布面平滑匀整,富有光泽。
(2)质地柔软,有豪华感。
(3)坚牢度不及斜纹、平纹,易勾丝。
经编织物风格特点:(1)经编织物织物卷边性好于纬编织物,基本不卷边。
(2)没有脱散现象。
不易折皱。
(3)受力变形性介于梭织物和纬编织物之间。
纬编织物风格特点:(1)纬编平针组织在织物的两面具有不同的外观。
不易折皱。
(2)横向延伸度近似纵向延伸度的2倍。
(3)边缘具有显著的卷边现象。
(4)具有脱散性。
二、梭织物密度的测定2.1实验仪器及织物织物分析镜(或移动式密度镜);钢尺:5-15cm,分度值为毫米;分析针实验步骤(1)移动式密度镜,内装有5-20倍的低倍放大镜,可借助螺杆在刻度尺的基座上移动,以满足最小测量距离的要求。
放大镜中有标志线,随同放大镜移动时通过放大镜可看见标志线的各种类型装置都可以使用。
(2)将织物摊平,把织物分析镜放在上面,哪一个系统的纱线被计数,密度镜的刻度尺就平行于另一个系统纱线,转动螺杆在规定的测量距离内计数纱线根数。
织物组织结构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烟台南山学院烟台南山学院绪论单元测试1.由纤维直接加固形成的织物是()A:经编针织物 B:非织造布 C:机织物 D:纬编针织物答案:非织造布2.机织物在服用、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A:错 B:对答案:对3.定长制表示纱线的细度时,数值越大,纱线越细。
()A:对 B:错答案:对4.机织物的克重越大,织物越厚重。
()A:对 B:错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组织循环经纱数较大而经纱浮沉规律较少组织织物应采用()。
A:分区穿 B:顺穿 C:照图穿 D:飞穿答案:照图穿2.该组织的纬向飞数为()。
A:2 B:-3 C:3 D:-2答案:2;-33.该组织为()。
A:经面组织 B:纬面组织 C:异面组织 D:同面组织答案:同面组织4.该剖面图表示的可能是以下哪种组织结构()A:斜纹 B:纬重平 C:缎纹 D:平纹答案:斜纹;纬重平5.该组织的经向平均浮长是()。
A:1.5 B:1 C:2 D:1.3答案:26.穿筘图中的两个横行代表相邻的两个筘齿。
()A:错 B:对答案:对7.提升次数多的经纱一般穿入前面的综框。
()A:对 B:错答案:对8.纹板图的横行对应织入相应纬纱时的综框升降情况。
()A:错 B:对答案:对9.一个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等于其组织循环纬纱数。
()A:错 B:对答案:错10.组织图、穿综图和纹板图任知其二可求第三者。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三原组织具备的特征是()。
A:飞数是常数 B:每根纱线上都只有一个单独的组织点 C:R j=R w D:组织循环纱线数≠6答案:飞数是常数;每根纱线上都只有一个单独的组织点;R j=R w2.牛仔布通常采用的组织结构是()。
A:斜纹 B:联合组织 C:缎纹 D:平纹答案:斜纹3.泡泡纱通常采用的组织结构是()。
A:缎纹 B:平纹 C:联合组织 D:斜纹答案:平纹4.驼丝锦通常采用的组织结构是()。
织物组织学一、论述题1、毛巾组织形成毛圈的过程P131(1)当投入第一、第二两根纬纱时,打纬动程较小,称为短打纬。
(2)当投入第三根纬纱之后,筘将这三根纬纱一并推向织口,这时筘的打纬动程为全程,称为长打纬。
(3)第一、第二根纬纱在张紧地经的同一梭口内,因此当筘推动第三根纬纱时,能同时推动第一、第二两根纬纱一齐向前。
(4)这时毛经已与第一、第二两纬纱交织,第三纬带着与之相交织的毛经一齐沿着张紧的地经向织口移动。
这样毛经在被固定于底布中的同时,又在织物表面上形成毛圈。
2、化纤仿丝织物应注意的问题P269(1)在仿制丝绸织物时,除要求织纹清晰、手感爽滑、光滑如绸外,还应在组织配合、原料使用、色彩搭配上下功夫(2)仿丝绸织物一般使用平纹组织或以平纹组织为主的小提花组织,纱线以线密度低的细化纤长丝为主,配色要求彩度低、明度高,即用色应淡雅,不宜过于浓艳。
(3)为突出丝绸效果可使用两种对比色进行交织,以获得闪色效应,织物经纬密度不宜过小,否则会使织物过稀将削减闪色效应,削弱仿丝绸的风格。
二、简答题1、穿综原则:把浮沉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综片中,也可以穿入不同综页(列)中,而不同交织规律的经纱必须分穿在不同综页(列)内。
穿综图至少画一个穿综循环。
2、原(基本)组织满足的条件(1)组织点飞数是常数,即S=常数(2)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他均为纬(经)组织点。
3、绉组织构成方法(1)增点法(2)以一种组织纱线移绘到另一种纱线间构成绉组织( 3)调整同一种组织的纱线次序构成绉组织(4)旋转法(5)省综设计法4、纱线的捻向配合对织物的影响当采用不同捻向的经纬纱进行交织时其经纬交织点在接触处纤维相互交叉,因此经纬纱间缠合性差,容易滑移,这种捻向配合的织物,其组织点因屈曲大而突出,纹路清晰,手感较松厚而柔软,其厚度比经纬纱同捻向的织物要厚,且在印染过程中吸色较好,染色均匀。
但当织物下机后,张力减小,由于纱线有退捻的趋势,所以有卷边现象,对稀薄织物来说,这种情况较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