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织物组织学考研真题2008—2012、2017—2019年
- 格式:pdf
- 大小:2.91 MB
- 文档页数:14
浙江理工大学二O一二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纺织材料学B 代码:982(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一、简要解释下列名词(每题3分,共45分)1、差别化纤维2、高性能纤维3、干法纺丝4、纤维的聚集态结构5、纤维在纱中的张力转移机理6、吸湿微分热7、吸湿等湿线8、腈纶膨体纱9、缓弹性恢复变形10、纤维介电系数11、纱线细度不匀波谱图12、纱线变异—长度曲线13、极限氧指数14、织物刺痒感15、织物风格二、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在各题的()中填入正确选项的编号(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纤维中,耐酸耐碱性能都好的是()。
①涤纶②氯纶③锦纶2、如果需要包芯纱具有较好的弹性,则芯纱一般采用()。
①氨纶②腈纶③高收缩涤纶3、棉纤维纵向形态特征表现为()。
①平直管状②相同方向螺旋形转曲③螺旋形转曲不断改向4、纱线片段内的不匀率,随着片段长度增加而()。
①减小②增加③不变5、用测长称重法求纱线不匀率时,分别以片段为100m和1m来测量,则重量不匀率是()。
①1m长的大于100m ②100m长的大于1m长的③二者相等6、低强高伸涤纶与细绒棉混纺,随着涤纶含量的增加,其混纺纱强力( )。
①逐渐增加②逐渐下降③先下降至一定值后又逐渐增加7、棉型粘胶纤维较毛型粘胶的吸湿能力()。
①大②小③相同8、各种干燥纤维的吸湿积分热()。
①大致相等②与纤维吸湿能力有关③与纤维吸湿能力无关9、吸湿对纤维密度的影响,开始时随着回潮率的增大而密度()。
①增大②减小③接近不变10、撕破试验时,单舌法试验不宜用在()。
①织物强力很小的织物②织物密度很小的织物③织物伸长很小的织物11、在绳子上悬挂比其断裂强度小的重物,经一定时间后,绳子断裂,这种断裂属()。
①应力松弛断裂②动态疲劳断裂③蠕变伸长断裂12、在涤纶纤维生产中,随着纤维抽伸倍数增加,则()。
①双折射率减小②双折射率增加③双折射率向与抽伸条件无关13、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混纺的纱线交织的织物称为()。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材料学201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简要解释下列名词(每题3分,共45分)
1、异形纤维
2、弹力丝
3、混纤丝
4、缨状原纤结构
5、纤维在纱中的张力转移机理
6、纤维吸湿的直接吸收水
7、吸湿等湿线 8、热收缩
9、纱线的捻幅 10、纤维比电阻
11、纱线细度不匀波谱图 12、纤维的光照稳定性
13、极限氧指数 14、织物支持面
15、织物风格
二、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在各题的()中填入正确选项的编号(每题2分,共30分)
1、对位芳纶液晶纺丝是为了()。
①提高耐热性能②增加强度③增加伸长率
2、羊毛纤维的自然卷曲是由于羊毛()。
①表面鳞片层的方向性②皮质层的双侧结构③优良的恢复弹性
3、一般纤维的湿强是小于干强的,但下列纤维的湿强是大于干强的()。
①涤纶、丙纶、氯纶②棉、麻、粘胶③棉、麻、柞蚕丝
4、在一定的温度下,质量为1g的纤维从某一回潮率开始吸湿到完全润湿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
①吸湿微分热②吸湿积分热③完全润湿热。
纺织材料学试题题库天然纤维部分天然转曲沿棉纤维纵向的正反螺旋形扭曲,是在棉纤维生长发育过程中纤维素按螺旋方向淀积而造成的。
转曲数与棉花品种及成熟度有关,转曲愈多,纤维抱合性能愈好。
成熟度表示棉纤维胞壁增厚程度,即棉纤维发育的正常程度,与棉花品种及生长条件有关,通常以胞壁厚度与中腔宽度之比的有关参数来表示。
常用指标为成熟系数、成熟百分率等。
成熟度与纤维其它性能关系密切,是反映棉纤维性能的重要指标。
日轮是棉纤维结构特征之一.用显微镜观察经过膨化的棉纤维横截面,可看到许多轮纹状层次,称为日轮。
在胞壁加厚过程中,如遇气温较高,纤维素淀积致密;气温较低,淀积较疏松。
由于昼夜温差的存在,纤维横截面上形成层层“日轮”,其轮数大体与胞壁加厚的天数相当。
韧皮纤维从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的韧皮层中获得的纤维的总称。
因为质地柔软,适宜纺织加工,亦称“软质纤维”。
纺织上采用较多的有苎麻、亚麻、黄麻、洋麻、大麻、罗布麻等。
韧皮纤维一般具有强度高、伸长小、吸湿放湿快等品质特征。
经过初步加工后的韧皮纤维,可纺织制造衣着或包装用织物、绳索等。
茧的解舒缫丝时茧层丝圈顺次离解的程度,常用解舒丝长或解舒率来表示。
解舒丝长是茧丝每接头一次(添绪)连续缫取的丝长(m)。
解舒率是解舒丝长与茧丝长之百分比。
茧丝离解容易,缫丝时茧丝断头少,茧的解舒好。
茧的解舒好坏直接关系到缫丝的产量和蚕茧的消耗(缫折)。
细羊毛细羊毛属‘同质毛’。
直径在25μm以下(或品质支数在 60支以上),无髓质层,卷曲和油汗较多,羊毛长度和粗细较均匀,手感柔软有弹性,光泽柔和,毛丛长度一般在5~12cm,是精纺制品的主要原料。
茧丝茧丝由二根平行排列的丝素经丝胶包覆粘合而成,蚕丝分桑蚕茧丝、柞蚕茧丝、蓖蚕茧丝、木薯茧丝、樟蚕茧丝等。
其中主要是桑蚕茧丝和柞蚕茧丝。
我国蚕茧产量居世界首位。
生丝桑蚕茧(或柞蚕茧)通过缫丝工艺,将数根茧丝依靠丝胶粘合而成的连续长丝。
生丝的细度及其均匀度,茧丝粗细,合并茧丝数以及茧丝在茧层中部位等因素有关。
浙江理工大学考研纺织材料学试题题库悬垂系数越大表示织物越柔软。
非毛织物具有免烫性,而涤纶织物则没有。
非织物顶破从本质上讲是多向拉伸。
是服装内包含的空气愈多,则保暖性愈好。
非织物对皮肤的刺痒感和硬挺感主要决定于纤维的粗细,而不是纤维种类。
是织物密度相同,透气性也相同。
非简述影响织物拉伸强度的因素和作用。
织物的拉伸强度,除与外界的温湿度条件有关外,从织物本身看与纤维性质、纱线和织物结构以及后整理方法等有关,所以,提高织物强度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影响织物强力的积极作用,抑制和避免消极作用。
如从纤维角度来讲,在组成纱线时应减小断裂不同时性,即要求各纤维强伸等性质接近,对短纤维其长度、细度、表面性状等的选择要能满足在纱线拉断时纤维滑脱比例降至最小;从优化纱线结构来讲,应提高工艺技术即采用合适的工艺参数和路线如选用合适的捻度、捻向和特数,经过精梳或采用股线等;从织物来讲,应选用浮长较短的织物组织,织物的经纬密度、紧度有适当的大小和比例,织物后整理如棉织物给于丝光加工,合纤织物采用合适的热定型,柔软整理等,这些对织物强力也均有良好的作用。
简述影响织物撕破强度的因素如何进行织物风格的评定?目前一般所讲的风格主要是指手感,其初意就是利用人手对织物的错觉感受的性质进行对比,定性决定相对优劣。
这种手感的评定称为主观评定,评定时多采用秩位法,即根据各试验人员对几块(种)织物评定的优劣顺序排定其秩位,最后由总秩位数决定这些织物的优劣。
主观评定方法简便快速,所以为业务检验部门所采用,但检验人员之间的手感反应存在差异,与主观评定相对应的是仪器测定,是从织物手感为若干物理因子对手刺激的综合反应这一基本原理出发,选用若干项物理性能来表示织物风格。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比较客观的反映织物的各项物理性质,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目前采用的仪器主要有多指标型的YG821型织物风格仪;多机台分项式多指标型的KES-FB系列织物风格仪;单机台单项多指标型的FG-100智能织物风格仪等。
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织物组织学代码:921(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一填空(30分)1、中国古代三大名锦是云锦、蜀锦、宋锦,产地为南京、成都、苏州,其中,云锦属于经锦,宋锦属于纬锦。
2、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三原组织中平纹组织最牢固,缎纹组织手感最软,斜纹组织光泽最好。
3、透孔组织的上机条件比较固定,穿综采用照图穿法,其综片数一般采用四片综均可织造,而纹钉行数等于透孔组织的纬纱根数。
4、常用绉组织设计方法有5种,分别是重叠法,按排列比将一种组织纱线移绘到另一种纱线间,调整同一组织的纱线排列次序,旋转法和省综设计法。
5、双层组织的上下层连接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类:里经接结法(下接上),表经接结法(上接下),联合接结法,其中联合接结法属于自身接结法。
6、纱罗组织,采用线制绞综织制,绞转梭口时基综和半综提升,开放梭口时,后综和半综提升,普通梭口时地综提升。
二、以2 1 / 1 2右斜纹为基础组织,Kj=Kw=8,作菱形斜纹上机图。
(25分)三、以1/5右斜纹为基础组织,作一简单蜂巢组织上机图,并标明或说明凹凸位置。
(25分)四、以6/6纬重平为基础组织,2/1右斜纹为固结组织,固结组织与基础组织排列比例为1:1,作纵凸条上机图,并作第一纬,二纬的剖面图。
(20分)五、设计一经二重组织,表组织为四枚经破斜纹,反面仍为四枚经破斜纹,表经与里经遮盖效果良好。
(25分)(1)画出表组织,(2)列出所有可行的里组织,(3)分析表里组织的遮盖效果,画出遮盖效果良好的经二重组织图(有几种画几种)六、某单面毛巾织物,毛经、地经组织为2/1经重平,作上机图,经线剖面图,并说明哪一纬为长打纬。
(25分)七、用六片综省综设计正反面绉效应一致的绉组织(20分)(1)请列出所有可行的纹板图开口方式(纹丁植法),并回答:省综设计绉组织的优点;(2)在六片综省综设计绉组织时,要求纬向组织点连续不超过3点,采用何种方法实现?并简要说明理由。
浙江理工大学
二OO八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专业设计(服装)代码:915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名词解释:10%
1、商品企划体系
2、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
3、服装流行周期
4、服装展示
5、服装与衣服
二、简述题20%
1、简述高级时装定制与成衣的关系
2、简述服装价格定位的方法
三、设计与制图70%(四开素描纸)
1、题目:以丝绸为主原料,选择相适应的廓形和细节,设计2-3款一
个时装系列。
2、要求:
a、设计说明:包括面料,设计及市场定位,工艺及制作要求说明。
b、设计稿绘制:一张动态彩色效果图与平面结构图。
第1页,共1页
浙江理工大学
二OO九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专业设计(服装)代码:915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题目:根据你对服装设计及产品的理解,设计一组系列产品服装
设计要求:
1. 一组系列产品数量8-12款单品.
2. 注重产品的系列感及可搭配性.
3. 注重产品的工艺细节
格式要求:
1. 彩色稿:由各种单品相互搭配而成的整体效果图4-5套.
2. 铅笔稿:单品的平面图8-12款(正反面图).
3. 设计说明:包括产品整体定位,风格说明,主体面料采用
说明,色彩系列说明,设计元素说明,工艺说明及其它
第 1 页共 1 页。
浙江理工大学二OO八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染整工艺学代码:922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一、名词解释(共48分、每题6分)1. 滞后2. 结晶度3. 荧光增白4. 硬挺整理5、腈纶纤维染色饱和值S F6、二色性常数7、拔染印花8、涂料印花二、问答题(共102分)1.比较棉和粘胶纤维的吸湿性和断裂强度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16分)2.关于HLB值,请说明(15分)1)HLB值的定义。
2)聚乙二醇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范围。
3)HLB值的大小与润湿、去污、消泡等应用性能的关系。
3.关于纺织品的抗皱整理,请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写出酰胺-甲醛类整理剂的抗皱整理工艺流程。
2)为了降低整理品上的表面树脂含量,应在哪几道工序中注意哪些问题?3)你所知的无甲醛抗皱整理剂有哪几种?请列举其中的3种。
4、关于羊毛纤维染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8分)1)简述匀染性酸性染料对羊毛纤维的染色原理。
2)简述匀染性酸性染料染羊毛时中性电解质作用及作用原理。
3)匀染性酸性染料染羊毛纤维,若pH值设定为7,则上染率如何变化,为什么?4)若用活性染料染羊毛,则温度、pH值多少比较适宜?第 1 页,共 2 页5、关于分散染料染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8分)1) 分散染料染色方法通常有哪几种?染色温度分别是多少?2)分散染料对PET与PTT纤维的染色温度有何不同?3)分析影响分散染料染液稳定性的因素(浸染)。
4)除PET、PTT纤维外,分散染料还可以染哪些纤维或织物?6、关于纺织品印花,请回答下列问题(15分)1)简述印花原糊性能与印制效果的关系。
2)简述合成增稠剂的增稠原理及其应用。
第 2 页,共 2 页。
⼀、填空(30分)
1.织物组织为3/1右斜纹,为使斜路清晰,则经线加捻,纬线加____捻。
2.某经⼆重组织织物,其穿综应采⽤___________,提升次数多的经纱穿____________,筘齿穿⼊数为.
3.为使⽅格格纹清晰,若基础组织为5枚纬缎时,其基础组织应为____________.
4.某纱罗织物,采⽤⾦属绞综织制,绞转梭⼝时___________提升,开放梭⼝时___________提升,普通梭⼝时
__________提升。
5.起绒织物中,绒根固结⽅式有:型和型。
⼆、述绉组织形成绉效应的原理,绉组织的构作⽅法有哪些,采⽤六⽚综省综设计法设计绉组织时,基础组织有哪些(20分)?
三、以1/4右斜纹为基础组织,作⼀简单蜂巢组织上机图,并标明或说明凹凸位置(20分)。
四、以5/5重平组织为基础组织,作透孔组织上机图,并标明孔眼位置,说明成孔原理(20分)。
五、某经⼆重织物,其正反⾯均为4枚经⾯破斜纹,表经∶⾥经=1∶1,作上机图及第⼀表经、第⼀⾥经的剖⾯图(20分)。
六、某双层组织,表⾥组织均为2/2右斜纹,采⽤联合接结,接结组织⾃定,表⾥经纬排列⽐为1∶1,作上机图及第1表经、第1⾥经,第1表纬、第1⾥纬的剖⾯图(20分)。
七、某双⾯⽑⼱织物,⽑经、地经组织为2/1经重平,⽑经∶地经=1∶1,作上机图,经线剖⾯图,并说明哪⼀纬为长打纬(20分)。
浙江理工大学二O一O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染料化学代码:961(*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一、填充(每题6分,合计30分)1、互补色2、浓色效应3、多组分分散染料4、中性素5、光脆性二、选择题(每题3分,合计30分)1.染料有两种分类方法,其一是;其二是。
染料主要有和二类主要化学结构。
2.涤纶纤维主要用染料染色。
根据染料的升华牢度和染色性能,将其分为、、型,其中型适用于高温高压染色法,型适用于高温热熔染色法。
3.所谓深色效应是指的效应;降低染料的吸收强度的效应称为效应。
影响染料在溶液中的颜色的主要因素。
4.在偶合反应的表示式A →M →E 中,A 表示 ;M 表示;E 表示。
5.比较下列重氮盐和色酚AS 的偶合时pH 大小应_______________。
ABCDO N2--2-N 2-CH3NaO 3S6. 按照分子轨道理论,分子对光产生选择吸收而发色的主要原因是染料分子价电子的________________跃迁。
A π*B.σ** D.πσ* 7.下列活性染料的反应性活泼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NHClNN N ClDNHClClDNHClClDNHNN N Cl NHRNN Cl NN FBADC8.下列分散染料的耐光牢度大小次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OOOONH 2NHCH 3NH 2NHCOOONH 2NHCOBrABC9.下列分散染料的升华牢度大小次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O O NH2OHOONH2OHOONH2OH O OA B C10.酸性染料主要用于纤维的染色。
按染料染色pH 和染色性能的不同又可细分为、、;这些染料分别在、、条件下染色。
三、问答题(90分):1. 试述影响染料染色性能、染色牢度的因素;并从染料结构讨论提高染料耐洗牢度的途径(10分)。
2. 试从分散染料染色过程阐述染料商品化加工对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