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机织物的组织结构概论
- 格式:doc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25
机织组织结构是指在织布机上通过经纬交织而形成的织物结构。
它由经纱和纬纱组成,经纱在织布机上沿着纵向排列,纬纱则在经纱之间横向穿过,经过交织形成织物。
机织组织结构可以根据经纬纱的交织方式和织物的外观特点进行分类。
常见的机织组织结构包括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等。
平纹组织是最简单的机织组织结构,其中经纱和纬纱以交替的方式交织,形成平行线状的织物。
斜纹组织是经纱和纬纱以一定的斜向角度交织,形成倾斜的纹路。
缎纹组织则是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的织物表面具有较长的浮线,使织物具有光泽感。
除了上述常见的组织结构外,还有其他复杂的机织组织结构,如提花组织、纱罗组织等。
这些组织结构可以通过改变经纬纱的交织方式、纱线的粗细、密度等因素来实现不同的织物效果和特性。
机织组织结构对于织物的性能和外观有着重要影响,它决定了织物的强度、柔软度、透气性、耐久性等特性。
不同的机织组织结构适用于不同的用途和需求,例如服装、家居纺织品、工业用布等领域。
机织物与织造概论一.织物分类1. 按不同的加工方法分类,织物可以分为:①机织物:由相互垂直排列即横向和纵向两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根据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
如:牛仔布、织锦缎、板司呢、麻纱等。
②针织物:由纱线编织成圈而形成的织物,分为纬编和经编。
(1)纬编针织物:将纬线由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针上,使纱线有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穿套而成。
(2)经编针织物是采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针织机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进行成圈而成。
③非织造布:将松散的纤维铺网,经粘合、针刺或缝合而成。
2.按用途可分为衣着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工业用品三大类:①衣着用纺织品包括制作服装的各种纺织面料以及缝纫线、松紧带、领衬、里衬等各种纺织辅料和针织成衣、手套、袜子等。
②装饰用纺织品在品种结构、织纹图案和配色等各方面较其它纺织品更要有突出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一种工艺美术品。
可分为室内用品、床上用品和户外用品,包括家居布和餐厅、浴洗室用品。
如:地毯、沙发套、椅子、壁毯、贴布、窗帘、毛巾、茶巾、台布等;床上用品包括床罩、床单、被面、被套、毛毯、毛巾被、枕芯、被芯、枕套等。
户外用品包括人造草坪等。
③工业用纺织品使用范围广,品种很多,常见的有蓬盖布、枪炮衣、过滤布、筛网、路基布、土工布等。
3. 新颖织物①粘合布:由两块互相背靠背的布料经粘合而成。
粘合的布料有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乙烯基塑料膜等,还可将它们进行不同的组合。
②植绒加工布:在布料上布满短而密的纤维绒毛,具有丝绒风格,可作衣料和装饰料。
③泡沫塑料层压织物:是将泡沫塑料粘附在作底布的机织物或针织物上,大多用作防寒衣料。
④涂层织物:在机织物或针织物的底布上涂以聚氯乙烯(PVC)、氯丁橡胶等而成,具有优越的防水功能。
二.织物组织1、定义:在织机上相互垂直的经纬纱线,按一定规律相互沉浮,使织物表面形成一定的纹路和花纹,这种组织规律称为织物组织。
2、织物组织分类:①原组织:是最简单的织物组织,又称基本组织。
2机织物的组织结构概论第二章机织物组织基础织物的外观特征、内在性质既决定于纤维和纱线的性质,还决定于织物中纱线(或纤维)的排列状态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即织物的结构直接影响织物的性能。
通过对织物结构的测量与表达,(1)掌握织物的规格,指导生产;(2)明晰织物的结构,解释织物性能和外观特征。
第一节机织物的规格织物规格主要包括长度、幅宽、厚度、单位面积质量等方面。
1.织物长度:一匹织物的长度,简称“匹长”,以m为单位。
织物的匹长根据织物质量、厚度、种类而定,织物厚则30~40m/匹;织物薄则50~60m/匹。
2.织物宽度:即织物的门幅,简称“幅宽”,以cm为单位。
织物宽度应根据织物的用途、品种和生产设备等而定。
例如,幅宽有80~120cm、127~168cm、180cm、200cm等。
3.织物厚度:以mm为单位表示。
织物厚度与其服用性能关系很大,主要影响织物的坚牢度、保暖性、透气性、悬垂性、刚度等性能。
4.织物重量:每平方米织物的无浆干燥质量,简称“平方米重”,单位是g/m2。
根据质量的大小,织物可分为厚重型(如大衣呢)、中厚型(如棉织物、精纺毛织物)、轻薄型(如丝织物)。
在服装用织物方面,厚重型织物一般用于冬季外衣,轻薄型织物一般用于内衣和夏季服装。
5.纱线特数及其排列密度(简称经密、纬密):用“经纱特数×纬纱特数经密×纬密”表达。
纱线特数反映纱线的粗细,指在标准条件下,1000m长的纱线所具有的克数。
经纬纱密度反映了纱线排列的密集程度,是指单位长度织物中的纱线根数,一般采用10cm 中的纱线根数来表示,单位为根/10cm;有经纱密度和纬纱密度之分,简称“经密’、“纬密”,经(纬) 纱密度指织物纬(经)纱方向上排列的经(纬)纱根数,分别用Pj,Pw 表示。
●织物设计时经纬纱线粗细的配置:(1) 经纱特数= 纬纱特数;(2)经纱特数<纬纱特数;(3)经纱特数>纬纱特数。
第(1)种配置方式便于生产管理;第(2)种配置方式可以提高产量,系常用配置;第(3)种配置方式很少使用,在轮胎帘子布、复合材料增强织物等中有时采用。
第10章织物的分类及基本结构第1节织物的分类——由纺织纤维和纱线制成的柔软而具有一定力学性质和厚度的制品。
包括: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编织物、特种织物等严格意义上说,片状织物在厚度方向也存在变化,是典型的三维结构,但织物一般看作二维1. 织物的基本概念(1)机织物——由纱线在机织设备上按一定规律交织成的制品一般为两组纱线垂直交织织造由织前准备、织造和织坯整理三个工序组成。
织前准备工序包括络筒、整经、浆纱、穿经、卷纬等工序。
织造由开口、送经、引纬、打纬和卷取五大运动构成。
织坯整理工序一般包括检验、修织、清刷、烘布、折叠、分等和成包等过程。
现代织造技术中最关键的突破是抛弃传统的梭子引纬原理,直接从专门设计安装的大卷装筒子上抽取纬纱,不用梭子和纬管而采取其它引纬器件把纬纱引入梭口中。
一般把这种不采用梭子的织机称为无梭织机。
(2)针织物由一组或多组纱线在针织机上彼此成圈连接而成的制品线圈是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也是该织物有别于其他织物的标志(3)非织造布——由纤维、纱线或长丝,用机械、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之粘结或结合而成的薄片状或毡状的结构物主特征是纤维成网、固着成形的片状材料。
但不包含机织、针织、簇绒和传统的毡制、纸制产品。
(4)编结物——以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条状物,相互错位、卡位交织在一起, 为机织和针织的源头 结构和造型复杂仍属本类 示意图2. 织物的基本分类方法2.1 按原料构成分 (1)按纤维原料分纯纺织物、混纺织物和交织织物。
交织织物——经纱或纬纱采用不同原料的纱线的机织物或两种或以上不同原料纱线并合(或间隔)制成的针织物 (2)按纱线的类别分纱织物、线织物、半线织物、花式线织物、长丝织物。
半线织物——经纬纱分别采用股线和单纱制成的机织物或单纱股线并合或间隔制成的针织物2.2 按织物的规格分(1)按织物的幅宽分带织物:0.3~30cm小幅织物:40cm窄幅织物:<90cm宽幅织物:>90cm双幅织物:150cm左右(2)按织物的厚度分轻薄型织物、中厚型织物、厚重型织物2.3 按织物印染整理加工分(1)按织前纱线漂染加工分本色坯布、色织物。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织物的组织结构
织物的组织结构
通常织物是由二组相互垂直的经纬纱,按一定的规律交叉和上下沉浮交
织而成的,这种规律就叫织物组织。
交织点则称为组织点;经纱浮在上面称经组织点或经浮点,纬纱浮在上面称纬组织点或纬浮点。
组织点不同,织物的外观和机械性能也不同。
机织物最多见最基本的织纹组织有以下四种:
(1)平纹组织由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中的一根纱线上下交织而成,常
用1/1来表示。
其经纬纱的交织点在各类织物中最多,因此经纬浮点最短,伸长最大,强力最高。
平纹组织织物无正反面区别,是最简单的织物组织,一个完全组织由两根经纱和两根纬纱组成。
在棉织物中平纹组织应用最多,适宜做各种服装。
如粗平布、中平布、
细平布、府绸、麦尔纱与巴厘纱等都属平纹组织。
麻织物中的夏布,化纤织物中的人造棉平布,涤棉细纺、府绸等均属平纹组织。
(2)斜纹组织特点是交织点连续而成斜向纹路,组成一个完全组织至
少要三根经纱三根纬纱。
斜纹组织亦可用分式来表示,分子代表一个组织循环中每根纱线的经组织点数;分母则代表纬组织点数,分子分母之和等于该斜纹的组织循环数,箭头表示斜纹的斜向。
如2/1↗、2/1↖、3/1↗、
3/1↖、1/3↗等。
以上分别解读为二上一下右斜纹、二上一下左斜纹、三
上一下右斜纹、三上一下左斜纹、一上三下右斜纹等。
在棉织物中斜纹组织应用较广,如斜纹布(2/1↖)、单面纱卡(3/1↖)、单面线卡(3/1↗)
等等。
(3)缎纹组织是原组织中最复杂的一种组织,由至少五根经纱和五根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机织物组织结构特点及其分类1机织物woven fabric由互相垂直的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在织机上按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2经纱warp沿织物长度方向排列的纱线.3纬纱weft;filling沿织物宽度方向排列的纱线.4投纬pick在连续的两次打纬之间,即织造的一自循环中,将一根或多根纬纱引入织物.5织物正面face一般的指织纹明显.图案清晰的一面,对起毛等织物,指起毛绒的一面.如果织物两面没明显的区别,则可以任取一面作为织物的正面.6织物反面back与织物正面相反的一面.7组织点inte rlacing经纱与纬纱相互沉浮的交叉处.8织物组织weave机织物中经纬纱相互交织的规律.9完全组织weave repeat当织物组织达到循环时为一个完全组织.构成一个完全组织所需的最少经(纬)纱根数,叫作完全经(纬)纱数.10第一要经纱first warp thread构成完全组织的左侧的第一根经纱.11第一要纬纱first weft thread构成完全组织的最下面的一根纬纱.12浮长float织物中一要纱线上相邻两个组织点之间的纱线长度.经一根经(纬)纱跨越的纬(经)纱根数表示.13接结点stitch;binden;binding point为以下目的设计的组织点:a.加固单层组织结构中的长浮线;b.把表里两层组织紧密地连接在一起;c.多层组织结构中层与层这间的连接.14斜纹纹路twill line组织纹路形成的斜线,一般用它母"S"或者"Z"表示斜纹组织的斜向.注:S表示左斜纹,Z表求右斜纹.15意匠纸design paper按一定比例画有竖线和横线的方格纸,用来描绘织物组织和图案,通常纵行格子表示一根经纱,横行格子表示一根纬纱.16织物截面图weave cross-section diagram织物经向或纬向的剖视图,从织物的侧面看一根经纱或一根纬纱的交织情况.注:使用时,经向截面画在织物图的左侧,纬向截面画在组织图的下面,有关的经纬纱,应有标记或数目.用经向截面的左侧和纬向截面的上面来表示织物的正面.17飞数step number;move number在一个完全组织内相邻两根经纱(或纬纱)上,相应组织间隔的纬纱(或经纱)根数.18上机图looming draft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由织物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提综图四个部分按一定的位置排列而成.19组织图weave diagram在意匠纸上表示织物中经纬纱线相互交织规律的图形.经纱浮在纬纱上时,通常要在意匠纸的方格上画一个符号表示"经浮点",不画符号的空格表示"纬浮点".20穿综图drafting plan表求经纱穿入每页综片顺序的图形.21提综图lifting plan表示按照组织图及穿综图的要求所确定的综片提长顺序的图形.22空筘图denting plan表示穿入同一筘齿内的经纱根数的图形。
第二章机织物组织基础织物的外观特征、内在性质既决定于纤维和纱线的性质,还决定于织物中纱线(或纤维)的排列状态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即织物的结构直接影响织物的性能。
通过对织物结构的测量与表达,(1)掌握织物的规格,指导生产;(2)明晰织物的结构,解释织物性能和外观特征。
第一节机织物的规格织物规格主要包括长度、幅宽、厚度、单位面积质量等方面。
1.织物长度:一匹织物的长度,简称“匹长”,以m为单位。
织物的匹长根据织物质量、厚度、种类而定,织物厚则30~40m/匹;织物薄则50~60m/匹。
2.织物宽度:即织物的门幅,简称“幅宽”,以cm为单位。
织物宽度应根据织物的用途、品种和生产设备等而定。
例如,幅宽有80~120cm、127~168cm、180cm、200cm等。
3.织物厚度:以mm为单位表示。
织物厚度与其服用性能关系很大,主要影响织物的坚牢度、保暖性、透气性、悬垂性、刚度等性能。
4.织物重量:每平方米织物的无浆干燥质量,简称“平方米重”,单位是g/m2。
根据质量的大小,织物可分为厚重型(如大衣呢)、中厚型(如棉织物、精纺毛织物)、轻薄型(如丝织物)。
在服装用织物方面,厚重型织物一般用于冬季外衣,轻薄型织物一般用于内衣和夏季服装。
5.纱线特数及其排列密度(简称经密、纬密):用“经纱特数×纬纱特数经密×纬密”表达。
纱线特数反映纱线的粗细,指在标准条件下,1000m长的纱线所具有的克数。
经纬纱密度反映了纱线排列的密集程度,是指单位长度织物中的纱线根数,一般采用10cm 中的纱线根数来表示,单位为根/10cm;有经纱密度和纬纱密度之分,简称“经密’、“纬密”,经(纬)纱密度指织物纬(经)纱方向上排列的经(纬)纱根数,分别用Pj,Pw表示。
●织物设计时经纬纱线粗细的配置:(1) 经纱特数= 纬纱特数;(2)经纱特数<纬纱特数;(3)经纱特数>纬纱特数。
第(1)种配置方式便于生产管理;第(2)种配置方式可以提高产量,系常用配置;第(3)种配置方式很少使用,在轮胎帘子布、复合材料增强织物等中有时采用。
●织物设计时纱线的配置:(1)经纱纬纱;(2)经线纬纱;(3)经线纬线;(4) 经纱纬线,一般不用,原因是在织物生产过程中,经向纱线受到较多的摩擦和较大的张力,故选用高品质的纱线,强伸性都优于纬纱。
6.织物组织课程:织物组织与结构●织物规格表示方法:CJ14.5×CJ14.5 523.5×283 160纯棉精梳府绸或CJ14.5/CJ14.5 523.5/283 160纯棉精梳府绸(63” CJ40S×CJ40S 133×72)C--棉T--涤R--粘胶J--精梳第二节织物组织概述一、织物组织的概念与组织循环在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叫做织物组织。
下图为织物交织示意图。
图1(1)所示的交织方式是经纱与纬纱为一浮一沉,而纬纱与经纱为一沉一浮;图1(2)所示的经纬纱交织方式是经纱为二浮一沉,纬纱为二沉一浮。
(1)(2)图1织物交织示意图经纬纱的相交处即为组织点(浮点)。
凡经纱浮在纬纱上,称经组织点(或经浮点);凡纬纱浮在经纱上,称纬组织点(或纬浮点)。
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浮沉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组织循环(或完全组织)。
例如:图(1)中,经纱3和4、5和6、----、分别与经纱1和2的浮沉规律相同,纬纱3和4、5和6、----、分别与纬纱1和2的浮沉规律相同,即2根经纱和2根纬纱构成一个组织循环(完全组织),组织循环经(纬)纱数等于2。
同理,图(2)中经(纬)纱4、5、6的浮沉规律是经(纬)纱l、2、3根的重复,其组织循环经(纬)纱数等于3。
用一个组织循环可以表示整个织物组织。
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经纱根数称为组织循环经纱数,用R j表示;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纬纱根数称为组织循环纬纱数,用R w表示。
组织循环经、纬纱数是构成织物组织的重要参数。
在一个组织循环中,当经组织点数等于纬组织点数时称为同面组织,当经组织点数多于纬组织点数时称为经面组织,当纬组织点数多于经组织点数时称为纬面组织。
组织循环有大小之别,其大小取决于组织循环纱线数的多少(决定采用凸轮、多臂还是提花开口机构织造)。
织物组织决定织物的结构、外观风格、光泽特征、柔软变形能力等。
织物组织变化时,织物结构、外观风格和织物性能也会随之改变。
在织物组织中表示组织的参数有组织点、组织循环、纱线循环数和组织点飞数。
二、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1.组织图表示法织物组织的经纬纱浮沉规律用组织图来表示,大多采用方格表示法。
用来描绘织物组织的、带有格子的纸称为意匠纸,其纵行格子代表经纱,横行格子代表纬纱。
在简单组织中,每个格子代表一个组织点(浮点)。
当组织点为经组织点时,应在格子内填满额色或标以其他符号,常用的符号有■、当组织点为纬组织点时,即为空白格子□。
图2平纹织物组织图和结构图在—个组织循环中,纵行格子数表示组织循环经纱数(R j),其顺序是从左至右;横行格子数表示组织循环纬纱数(R w),其顺序是从下至上;图3(1)、图3(2)分别是图l(1)、图l(2)的组织图,图中箭矢A和B标出了一个组织循环。
图3(1)R j=R w=2,图3(2)R j=R w=3。
在绘制组织循环图时,一般都以第一根经纱和第一根纬纱的相交处作为组织循环的起始点。
三一二三一二(1)(2)图3方格表示法的组织图●在绘制组织图时应注意的问题:(1)先把组织图的范围用边框画出来,(2)标出经纬纱序号,(3)画组织点。
●一般情况下,组织图用一个组织循环表示,或者为组织循环的整数倍。
2.分式表示法适用于简单组织的织物,分子表示每根经纱上的经组织点数,分母表示每根经纱上的纬组织点数,即组织名称纬组织点数经组织点数,但缎纹组织除外。
例如图3(1)、图3(2)组织分别表示为11平纹组织和12右斜纹组织。
三、织物的纵横截面示意图为了表示织物中经纬纱交织的空间结构状态及纱线弯曲情况,除组织图外、往往还需借助于截面图形象地表示出织物的外观特征,特别是当组织结构较复杂时,截面图尤其有用。
纵向截面示意图:表示沿着织物中某根经纱正中间将织物切断,再将断面向左或向右翻转900的剖面视图,其中经纱是连续弯曲的曲线,而纬纱是被切断的圆形。
纵向截面示意图一般画在组织图的侧面。
横向截面示意图:表示沿着织物中某根纬纱正中间将织物切断,再将断面向上或向下翻转900后的剖面视图,其中纬纱是连续弯曲的曲线,而经纱是被切断的圆形。
横向截面示意图一般画在组织图的上方或下方。
图1(1)、图l(2)中组织图的右方和上方分别是各自织物的纵向截面示意图和横向截面示意图。
对于复杂的织物组织,为了清楚表现织物的结构而又方便画图,经常把纱线的截面画成圆形,纱线的纵向以线条表示。
四、组织点飞数组织点飞数表示的是织物中相应组织点的位置关系,指同一个系统中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经(纬)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用S来表示。
沿经纱方向计算相邻两根经纱相应两个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是经向飞数,以Sj表示;沿纬纱方向计算相邻两根纬纱上相应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是纬向飞数,以Sw表示。
飞数示意图上图中在相邻的两根经纱上,经组织点B对于相应的经组织点A的飞数是:Sj=3;同理,在相邻的两根纬纱上,经组织点C对于相应的经组织点A的飞数是:Sw=2。
在一个织物组织中,组织点飞数可以是:(1)常数、(2)变数、(3)有正负号。
(以下不讲)●对经纱方向来说,飞数以向上数为正,记符号+;向下数为负,记符号—。
●对纬纱方向来说,飞数以向右数为正,记符号+;向左数为负,记符号—。
例如:下图(1)、图(2)、图(3)的组织点飞数见表。
(1) (2) (3)组织点飞数起数方向示意图表1组织点飞数表第三节三原组织与应用织物组织是纺织品设计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也是织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条件。
改变织物的组织将对织物结构、外观及其物理机械性能起到显著的影响。
在织物组织中最简单的是三原组织,又称基本组织。
以三原组织为基础加以变化或联合使用几种组织,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组织结构。
例如:能形成小花纹外观的组织;使织物增厚的组织;通过后整理可以起绒的组织;能织出毛圈的组织;能形成孔眼的组织,等等。
一、原组织的基本特征●原(基本)组织的条件:(1)组织点飞数是常数,即S=常数。
(2)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他均为纬(经)组织点。
●特点:原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组织循环纬纱数,即R i=R w=R。
原组织包括:平纹、斜纹和缎纹三种组织。
称这三种组织为三原组织,它是各种织物组织的基础。
三原组织的纱线循环数不能太大:由于组织循环中的每根纱线只与另一系统纱线交织一次,在其他条件(纱线的性质、线密度、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组织循环纱线数(R)愈大,纱线交织间隔距离相对愈大,那么织物愈松软且不紧密。
二、三原组织(一)平纹组织及其织物1.平纹组织的组织参数平纹组织是所有织物组织中最简单的一种,其组织参数为:Rj=Rw=2Sj=Sw=±1下图(1)为平纹织物的交织示意图,图中箭头所包括的部分表示一个组织循环。
图(2)为横裁面图,图(3)为纵裁面图,图(4)、(5)为组织图,图中l和2表示经纱的排列顺序,一和二表示纬纱的排列。
平纹组织图●平纹组织的起始点:画组织图时,以左下角第一根经纱和第一根纬纱相交的方格作为起始点。
平纹组织起始点可以是经组织点时,如图(4)所示;也可是纬组织点时,如(5)所示,习惯上常以经组织点作为起始点。
●平纹组织特点:(1)在平纹组织的一个组织循环中,共有两根经纱和两根纬纱。
(2)共有组织点:Rj×Rw=2×2=4个,其中经组织点两个,纬组织点两个。
(3)在组织循环中,经组织点数等于纬组织点数,织物正反面的组织没有差异,属同面组织。
●平纹组织的分式表示:1/1,分子表示经组织点,分母表示纬组织点。
习惯称平纹组织为一上一下组织。
2.平纹组织的应用平纹组织的经纬纱每间隔一根纱线就进行一次交织,纱线在织物中的交织最频繁,屈曲最多,能使织物挺括、坚牢,在织物中应用最为广泛。
例如:(1)棉织物:细布、平布、府绸、帆布等;(2)毛织物:派力司、凡立丁、法兰绒等;(3)化纤织物:人造棉平布、涤棉细纺、涤棉线绢;(4)丝织物:塔夫绸;(5)麻织物:夏布、麻布等。
●府绸与平布的区别:纱线线密度和织物经纬纱的密度不同。
平布的经纬纱密度相近;府绸的纱线线密度低,且经密比纬密大。
(二)、斜纹组织及其织物1.斜纹组织的组织参数●斜纹组织的特点:在组织图上有经组织点或纬组织点构成的斜线,在织物表面上表现为由经(或纬)浮长线构成的斜向纹路。
●斜纹组织的参数为:Rj=Rw≥3Sj=Sw=±1构成斜纹的一个组织循环至少要有三根经纱和三根纬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