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气胸
- 格式:ppt
- 大小:332.00 KB
- 文档页数:32
自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概述胸膜腔是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不含气体的潜在腔隙,当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
气胸发生时胸膜腔内压力升高,甚至由负压变为正压,压缩肺脏,影响心脏回心血流,进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障碍。
气胸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自发性气胸、外伤性气胸和医源性气胸。
在没有外伤或人为因素的情况下,肺组织及脏层胸膜自发性破裂致使空气进入胸膜腔,称为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根据有无肺部原发性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被定义为无肺部基础疾病,但该类患者常存在常规检查不易发现的肺疾病。
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合并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囊性肺纤维化、肺肿瘤性疾病、肺感染性疾病(如肺脓肿、肺结核)、哮喘等肺部基础疾病。
抬举重物、咳嗽、喷嚏、屏气或高喊大笑等常为气胸的诱因。
航空、潜水作业,从高压环境突然进入低压环境时,也可发生气胸。
脏层胸膜破裂或胸膜粘连带撕裂,如其中的血管破裂还可形成自发性血气胸。
自发性气胸根据脏层胸膜破裂情况以及胸腔内压力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合性、交通性和张力性气胸。
①闭合性(单纯性)气胸:胸膜破裂口较小,肺萎缩后裂口闭合,空气不再继续进入胸膜腔,故胸膜腔内压接近或略超过大气压,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②交通性(开放性)气胸:破裂口较大或因两层胸膜间有粘连或牵拉,使破口持续开放,呼吸时空气自由进出胸膜腔,胸膜腔内压在0cmH2O上下波动,抽气后可呈负压,但数分钟后压力又恢复到抽气前水平;③张力性(高压性)气胸:破裂口呈单向活瓣或活塞作用,吸气时胸膜腔内压变小,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胸膜腔内压升高,压迫活瓣使之关闭,致使胸膜腔内空气越积越多,内压持续升高,使肺受压,纵隔移位,影响心脏血液回流,胸膜腔内压在10~20cmH2O,抽气后可下降,但又迅速复升。
张力性气胸是一种需要紧急诊断和处理并会危及生命的临床急症,常常需在无影像检查的情况下急诊穿刺排气或置管引流。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表现为张力性气胸比较罕见。
自发性气胸急救流程自发性气胸是指肺部发生气胸而无明显外伤或手术创伤的情况。
它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的急救措施。
下面是自发性气胸急救的标准流程:1. 确认症状和体征:自发性气胸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性胸痛,呼吸困难和咳嗽。
体征上,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气促,面色苍白或发绀等。
2. 确保患者安全:将患者移至安全的地方,远离危险因素,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3. 呼叫急救: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向急救人员报告患者的症状和情况。
告知他们患者可能患有自发性气胸,以便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4. 给予纯氧:如果有条件,给患者供氧,可以使用面罩或鼻导管等设备,以提供高浓度的纯氧,帮助患者更好地呼吸。
5. 卧位调整:让患者保持半卧位或坐位,这有助于减轻胸腔内气体的压力,减少气胸的扩大。
6.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
记录这些数据,以便急救人员到达时提供参考。
7. 不要尝试穿刺:自发性气胸的处理不包括穿刺胸腔放气。
这是因为穿刺操作需要专业技能,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其他并发症。
8. 等待急救人员: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保持患者的稳定,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9. 急救人员到达后的处理:急救人员到达后,他们会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
他们可能会给患者进行胸腔引流,以减少胸腔内的气体积聚。
如果患者情况严重,他们可能会考虑进行紧急手术治疗。
10. 送往医院:急救人员会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院,以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请注意,以上流程仅供参考,实际急救操作应根据具体情况和专业医生的指导进行。
如果您遇到自发性气胸急救的情况,请尽快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并按照急救人员的指示行事。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自发性气胸是指因多种原因造成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的自发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小气肿疱自发破裂,使肺及支气管内气体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
自发性气胸为内科急症,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发绀、窒息感、气管及心脏向健侧移位、伤侧呼吸音弱,严重者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发绀、大汗淋漓、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
危重者可危及生命,及时处理可治愈。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休息与卧位:急性自发性气胸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屏气、咳嗽等增加胸腔内压的活动。
保持大便通畅,2天以上未解大便应采取有效措施。
血压平稳者取半坐位,有利于呼吸、咳嗽排痰及胸腔引流。
卧床期间,协助病人每2小时翻身1次。
如有胸腔闭式引流管,翻身时应注意防止引流管脱落。
(二)給氧:根据病人缺氧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給氧方式和吸入氧流量,保证病人>90%。
对于保守治疗的病人,需给予高浓度吸氧,有利于促进胸膜腔内气体的吸收。
SaO2(三)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呼吸困难和缺氧情况、胸痛的程度、治疗后反应和治疗后患侧呼吸音的变化等,有无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的征象。
大量抽气或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后,如呼吸困难缓解后再次出现胸闷,并伴有顽固性咳嗽、患侧肺部湿性啰音,应考虑复张性肺水肿的可能,立即报告主管医生进行处理。
(四)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根据病情准备胸腔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物品及药物,并及时配合医师进行相关处理。
1、保证有效引流(1)确保引流装置安全:引流瓶应放在低于病人胸部且不易踢到的地方,任何时候其液平面都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以防瓶内液体反流进入胸腔。
引流管长度适宜,妥善固定于床旁,既要便于病人翻身活动,又要避免过长扭曲受压。
(2)观察引流管通畅情况:密切观察引流管内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及有无气体自水封瓶液面逸出。
必要时,可请病人做深呼吸或咳嗽,如水柱有波动,表明引流通畅。
自发性气胸健康教育自发性气胸健康教育一、什么是自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是指在没有任何外部原因的情况下,肺部发生气胸现象。
一般情况下,肺表面有薄而柔软的肺膜将肺组织包裹着,并且与胸壁内膜紧密贴合,形成胸腔。
而自发性气胸则是因为肺膜发生跑气现象,使得气体进入胸腔,使胸腔内压力增加,导致肺部无法正常展开。
二、自发性气胸的症状⒈剧烈胸痛:自发性气胸常伴随剧烈的胸痛,疼痛方式通常为突然发生,呈刺痛或压迫样痛,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胸骨后、背部或肋骨周围。
⒉呼吸困难:由于气胸导致肺部压力增加,气体无法正常进入肺部,从而导致呼吸困难。
⒊心慌:气胸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工作,导致心慌。
⒋青紫:气胸可能导致肺部无法正常提供氧气,从而引起皮肤发绀,即出现青紫现象。
三、自发性气胸的分类⒈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在健康的人群中自发发生的气胸。
(1)原发性自发性闭合性气胸:肺组织出现破口,但没有与外界环境相通。
(2)原发性自发性开放性气胸:肺组织与外界环境相通,气胸气体可外溢。
⒉继发性自发性气胸:由于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的气胸。
(1)创伤性自发性气胸:由外伤引起。
(2)疾病性自发性气胸:由其他疾病引起。
四、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方法⒈观察治疗:对于程度较轻或肺部气胸面积较小的患者,观察治疗可能会给予一定的帮助。
在医生的指导下,在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的条件下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
⒉抽气胸治疗:通过切开胸膜腔,将胸腔内的气体排出,恢复胸腔内压力平衡,使肺重新展开。
这是常用于治疗严重气胸的方法。
⒊胸腔镜手术:对于复发性气胸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胸腔镜手术,通过镜下操作修复肺组织或防止气胸复发。
⒋药物治疗:若造成气胸的原因是肺组织病变引起的,医生可能会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以治疗根本原因,预防气胸再次发生。
五、如何预防自发性气胸?⒈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加大胸部压力,增加发生气胸的可能性,因此应该避免剧烈运动。
⒉避免高海拔环境:高海拔环境下气压较低,容易诱发气胸,所以在高海拔环境应该多休息,避免过度运动。
第27章自发性气胸胸膜腔内存在空气称气胸,可由创伤或非外伤原因引起。
自发性气胸(spontaneous pneumothorax,SP)是由于肺脏表面及脏层胸膜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
气胸按有无原发疾病,分为特发性及继发性两类。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特发性气胸指经常规胸部X线检查未发现病变者发生的气胸,青年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6∶1,在美国年发病率为9/10万。
SP的发病机制一般人为是因肺尖部位胸膜下肺大泡(subpleural bleb,SB)破裂。
发生SP的机理是如下。
1.跨肺压增大正常人在坐位时,使肺收缩和扩张的跨肺压在肺底部0~0.196kPa(0~2cmH2O),而在肺尖部位则高达0.784~1.18kPa(8~12cmH2O),对瘦高体型人,因胸腔狭长使跨肺压的区域性差别变得更大,肺尖部位的肺泡因承受相当大的平均扩张压可破裂,其空气沿着肺小叶间隔进入肺周围形成SB。
2.血液供应差与肺尖部距肺门大血管远有关,因抵抗力弱易形成SB。
3.非特异性炎症炎性浸润分别使细支气管及周围发生活瓣样阻塞和纤维增殖病变,使肺泡或肺间质发生气肿样改变。
4.遗传因素 SP患者存在HLA-A2B4抗原的频率高于正常人群,这表明SP发病与遗传有关,另有家族性同时发生特发性气胸的报告。
5.其他肺泡壁弹力纤维先天发育不良,胸膜局部先天性囊肿或炎症以及吸烟,均是SP形成的可能原因。
(二)继发性气胸指有明显肺部疾病患者发生的气胸,男女之比为3.2∶1,美国年发病率是3.8/10万,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尘肺引起的肺气肿,还有肺炎、肺囊肿,其他疾病还有结节病、组织细胞增多症X、硬皮病、嗜酸粒细胞肉芽肿、原发性或转移性肺癌、囊肿性肺纤维化、胆汁性肝硬化、马凡综合征、特发性肺含铁血黄色沉着症、先天性肺囊肿、类风湿性关节炎、间质性肺炎、放射性肺炎、肺包虫病、淋巴瘤等。
其发病机制是在肺部疾病基础上形成的肺气肿、肺大泡破裂或直接损伤胸膜所致。
自发性气胸健康教育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微气肿疱自行破裂,使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
多见于男性青壮年或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者。
本病属中医“喘证”范畴。
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病理1、发病原因自发性气胸的发生原因多为肺部疾病引起,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当肺部疾病形成肺大疱时,这些大疱容易在猛烈咳嗽或搬重物等动作下破裂,使气体进入胸腔,形成自发性气胸。
2、病理生理自发性气胸会导致肺容量减小,肺部受压,影响呼吸功能。
同时,由于胸腔内积聚的气体压力高于大气压,会使肺部进一步受压,使呼吸更为困难。
二、中医病因病机1、发病原因中医认为,自发性气胸的发生多因情志刺激,过度劳累,用力过度等因素诱发。
如忧思恼怒,久咳肺虚,复因调节呼吸运动功能失调,肺气骤然胀满,失其肃降所致。
亦有的与疲劳有关。
2、病机特点本病以实证为主,病位在肺,与肝脾有关。
如《景岳全书·喘促》指出:“实喘之证,以邪实在肺也。
”其邪在肺,或为痰浊阻肺,或为寒邪客肺,或为热邪壅肺。
实证多由肺气不宣降,郁闭不宣所致。
若病久不愈,可发展为虚证。
虚证多见于阴虚火旺者。
临床表现一、症状1、症状视积气多少而定少量气胸时,可无明显症状;中至大量气胸时,感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尤以活动后明显;有时可伴有胸痛、咳嗽;严重时还可出现发绀和休克。
高龄患者中,体质较差者常出现症状加重,且容易发生并发症。
张力性气胸时,胸腔内压骤然升高,常有针刺样或刀割样的疼痛;并可放射到肩部或上腹部;严重时可伴有发绀、休克等症状。
2、体征少量气胸时无明显体征;中至大量气胸时,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部隆起,呼吸运动与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或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左侧少量气胸时,心尖搏动可向右侧移位。
右侧少量气胸时则不明显。
左侧张力性气胸时心脏可向左移位。
右侧张力性气胸时心脏移位不明显。
叩诊左侧鼓音心脏呈浊音界。
自发性气胸的鉴别诊断
一、概述
自发性气胸也是气胸中的一种,这种疾病发病的概率也是非常的高的,在患了这种疾病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这种疾病要是治疗不及时的话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严重的影响的,而这种疾病的引发原因也是非常的多的,有的时候可能是因为受到了外伤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同时有的时候要是胸部的压力突然增大也是会引起这种疾病的,所以在平时的一定要做好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
二、步骤/方法:
1、这种疾病发病的概率也是非常的高的,在患了这种疾病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这种疾病要是治疗不及时的话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严重的影响,而这种疾病的引发原因也是非常的多。
2、自发性气胸指的是肺脏实质或脏层胸膜在无外源性或介入性因素影响以及无基础性肺疾病条件下,自行发生破裂,引起气体在胸膜腔蓄积。
空气进入胸腔使胸内压升高,肺组织受压萎缩及纵隔移位,造成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缺氧。
3、自己的身体一定要多加爱护,只要发现有任何的不对劲就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不要认为没有什么大碍,不要知道小病变成了大病才幡然醒悟,到时候就后悔莫及了,千万不要这样得不偿失。
三、注意事项:
自发性气胸常继发于基础肺部病变,常见原因有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肺脓肿以及尘肺。
年轻人自发性气胸多为胸膜下微大泡破裂所致,而中老年人以肺气肿肺大泡破裂多见,小儿多为终末小支气管先天性囊肿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