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气胸业务学习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7
自发性气胸的健康教育自发性气胸的健康教育1、引言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常见的胸部疾病,即肺部突然出现气体积聚导致胸腔压力增大,从而引起肺受压和部分或全部塌陷。
本教育文档旨在向大众提供详细的自发性气胸健康知识,包括定义、原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2、自发性气胸的定义自发性气胸是指在没有任何外部原因或外伤下,由于肺组织自身的原因发生的胸腔内气体积聚,导致胸腔内气体压力增大,使肺部发生一定程度的塌陷。
3、自发性气胸的原因3.1 主要原因- 异常气泡:患者肺组织中的异常气泡突然破裂或突变,引起气体聚集和压力增加。
- 肺泡破裂:肺组织中的肺泡壁破裂导致气体逸出到胸腔。
- 肺组织弹性降低:肺组织的弹性降低使得肺泡壁无法保持正常形状。
3.2 风险因素- 高海拔地区:高海拔地区气压低,易增加胸腔内气体压力,增加自发性气胸的发生率。
- 吸烟:吸烟会损害肺组织的弹性,增加气胸的风险。
- 男性:男性患自发性气胸的比例较高。
- 年轻年龄:自发性气胸多发生在年轻人群中。
4、自发性气胸的症状- 急性胸痛:自发性气胸常伴随胸痛,程度和位置会有所不同。
- 呼吸困难:胸腔内气体压力增加导致肺部受压,造成呼吸困难。
- 咳嗽:有部分患者在发生自发性气胸后会出现咳嗽,常伴有气促。
- 一侧胸廓凸起:自发性气胸导致的胸腔积气会造成胸廓凸起。
5、自发性气胸的诊断- 肺部X射线检查:通过X射线检查可观察到胸腔内气体积聚的情况。
- CT扫描:CT扫描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气胸的大小和位置。
6、自发性气胸的治疗- 小型自发性气胸:常采用观察治疗,休息,通过氧疗帮助肺部恢复正常功能。
- 中型或大型自发性气胸:可能需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将积聚的气体抽出。
- 复发性自发性气胸: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胸膜粘连术或胸腔镜手术。
7、自发性气胸的预防- 不吸烟:吸烟会损害肺组织的弹性,增加气胸的风险。
- 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增加胸腔内气体压力,增加自发性气胸的发生率。
主管护师考试知识点学习:自发性
气胸护理措施
(一)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和屏气
(二)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排便用力
(三)协助医生进行胸腔抽气治疗
(四)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1.置管前简要说明手术意义及过程。
2.引流瓶、橡胶管必须无菌。
确保水密封;引流瓶位置必须低于胸腔,以防止瓶内液体倒流入胸腔,防止引流瓶被踢倒或打破。
3.插管、引流排气和处理伤口时注意无菌操作。
4.观察排气情况,如有气体自水封瓶表
面逸出或长玻璃管液面随呼吸上下波动,表明引流通畅。
5.定期挤压引流管,防止胸腔积液堵塞引流管。
6.若呼吸困难加重,发绀、大汗、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7.记录引流液外观和数量,及时更换引流瓶。
8.经常翻身,定时深呼吸和咳嗽,加速胸膜腔内气体排出,使肺尽早复张。
每天进行全范围关节活动,防止肩关节粘连。
切口疼痛严重时可适当使用止痛剂。
9.床旁应备一止血钳,引流瓶打破时,迅速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并及时更换引
流瓶。
若胸腔引流管不慎滑出胸腔,嘱病人呼气,迅速用凡士林纱布将伤口覆盖,并即刻通知医生。
10.当肺完全复张时,做好拔管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自发性气胸学习记录
时间:2017.08.17
地点:胸外肿外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胸外肿外全体医师
主讲:罗兴成
内容:自发性气胸
参加人员签字:
【概述】
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
气胸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继发于外伤、诊断性或治疗性操作。
自发性气胸的发生常无创伤或其他直接诱因,
可以是原发的,既没有明确的病因或基础疾病,也可以继发于其他易引起气胸的疾病。
原发自发性气胸是由于肺大泡破裂引起的,肺大泡是脏层胸膜与肺实质之间的含气空腔。
肺泡壁破裂,肺内的空气进入胸膜腔,则形成气胸。
多见于青年人,男多于女,右侧多于左侧。
肺泡多存在肺尖,肺尖部肺泡承受的平均张力较大,从而导致胸膜下大泡形成,但也可见于其他部位。
另有报道,原发自发性气胸有家族性倾向。
继发自发性气胸常见于不同的肺内疾病,诸如结核、矽肺、肺纤维化伴有支气管阻塞的原发性肺泡癌和转移性胸膜疾病等。
但最常见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其次是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
发病年龄一般45~65岁。
这种患者的肺大泡形成不像原发性气胸那样由肺泡破裂引起,而是肺泡壁的进行性破坏所致。
因这种患者原有肺储备功能较低,临床处理比较复杂,其气胸所致的死亡率较高。
月经期气胸的发生与月经周期变化有关,并且常常复发。
多见于30~40岁的女性,24~48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气胸通常为右侧,但左侧甚至双侧气胸者亦有报道。
婴儿时期发生气胸者虽不多见,但亦有报道出生后婴儿立即行X线照片检查,发生气胸者占全部婴儿的1%~2%。
其中,有症状的气胸接近0. 5%,男婴儿发生气胸是女婴的2倍。
多数患儿出生时不顺利或有胎儿窒息、复苏、难产或伴有胎粪、血液或黏膜误吸。
伴有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婴儿气胸发病率较高,无RDS 的婴儿发生新生儿气胸的机制与肺初次膨胀力学有关。
出生时,肺泡迅速开放,但如果支气管由于吸入血液、胎粪或黏膜发生阻塞,经过
肺的压力达45cmH20,就可以使新生儿肺泡破裂,从而发生婴儿气胸。
【临床表现】
1.原发自发性气胸的主要症状是胸痛和呼吸困难。
2.继发自发性气胸常常使得患者已有损害的肺功能降低更为严重,临床症状也远比原发自发性气胸严重得多。
绝大多数继发自发性气胸患者均有呼吸困难。
3.月经期气胸的临床特征主要有:①气胸仅在月经期发生;②每月连续或间歇多次出现;③以30~40岁者最为多见;④几乎都在右侧;⑤多数呼吸困难症状较轻;⑥常合并胸腔、膈肌子宫内膜异位症(2%~37%);⑦常伴有微小的膈肌缺损“微孔”(17%~47%);⑧妊娠或应用卵巢功能抑制剂可使其不发病等。
4.婴儿气胸根据气胸的轻重,可无临床症状或仅有烦躁不安,抑或有明显的呼吸急促(>60次/分)、喉鸣、呼吸三凹征和发绀。
通过检查婴儿患侧呼吸音减低来确定气胸往往有困难,可靠的体征是心尖搏动移位。
【诊断要点】
1.原发自发性气胸胸部体征可见气胸侧胸廓饱满,呼吸音减低或消失,气管可能向对侧移位。
右侧气胸者,可有肝脏下界下移。
胸部X线检查可以发现胸腔内气体与受压肺组织有鲜明分界线,线外胸腔内透亮度增强,无肺纹理。
约10%~20%的患者同时伴有胸腔积液。
如果脉率超过130次/分或血压低、发绀,应怀疑已有张力性气胸。
2.继发自发性气胸患者因为患侧肺已有过度膨胀,叩诊呈过清音、触诊震颤、双肺呼吸音均明显减低,体格检查的意义远比原发自发性气胸者小,而且所见到的气胸X线变化往往和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不相一致。
确立继发性自发气胸的诊断是胸部X线片,鉴别诊断中常需采用CT扫描检查,以判别肺内的原发性病灶。
3.月经期气胸的诊断标准诊断标准至今尚未完全统一,目前多主张凡自发性气胸在月经来潮前3天至来潮后5天内发生,2个月不少于1次,共达3次以上者可作出诊断;有人主张结合其他临床特点把发病时间放宽至月经来潮后10天或干净后5天内。
4.婴儿气胸的临床诊断胸部X线片是气胸与下列疾病鉴别的基础,包括:纵隔积气、透明膜疾病、吸人性肺炎、先天性肺囊肿、膈疝等。
对于有RDS的新生儿或任何RDS病情恶化的婴儿都应考虑到气胸。
【治疗方案及原则】
自发性气胸治疗需注重两个方面,即排除胸膜腔气体和降低复发的可能性。
1.一般治疗气胸患者均应卧床休息、限制活动、化痰、镇咳、止痛,有胸腔积液或怀疑有感染时,应用抗生素,严重呼吸困难者可予吸氧治疗。
一般肺压缩<30%,无明显呼吸困难者,不需抽气等外科治疗,可卧床休息,定期随诊,大多患者的胸膜腔内的气体可以自行吸收。
2.急性气胸的处理急性气胸肺被压缩>30%,应当抽气减压,
促使肺脏复张。
抽气部位在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局限性包裹性气胸应当在胸片的指导下定位,在积气最多的部位抽气。
如抽气后无缓解,或肺被压缩>60%,或怀疑有张力性气胸的可能者,应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管安放部位亦是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积气最多的部位。
通过胸腔闭式引流管可以观察胸腔内是否有持续漏气、肺脏复张情况以及胸腔内出血情况。
3.张力性气胸的处理张力性气胸可引起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故紧急排出胸腔内高压力的气体十分重要。
在紧急情况下,可用18号针头尾端套扎上消毒指套或避孕套,指套端剪开一小口,针头经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进入胸腔内,高压气体可以冲出,患者吸气时,胸腔内压力降低,指套闭合,阻断空气进入胸腔。
紧急排气后,患者情况趋于平稳,应安放胸腔闭式引流管,以利气体排出,观察气胸的发展变化,促使肺复张,希望肺脏复张后,破裂的部位能与胸壁之间形成粘连,从而治愈张力性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管一般安放48~72小时之后,摄X线胸片,若肺完全复张,胸引管内无气体溢出,24小时后再复查胸片,病情稳定,可以拔除胸管。
4.双侧同时发生的自发性气胸的处理双侧同时发生气胸,占自发性气胸的2%~6%。
由于双侧肺均丧失正常的呼吸功能,十分危险,必须及时处理。
首先,应当行双侧胸腔闭式引流,降低胸腔内的压力,使肺膨胀,从而维持相对正常呼吸所必需的肺容量和气体交换面积,尤其是在决定手术治疗前安放,以防在麻醉、气管插管呼吸机正压通气的情况下,加重病情。
对于年轻无肺内其他病变的患者,可行一期
手术,胸骨正中切口,切开纵隔胸膜,同时处理双侧气胸,或先行一侧开胸,处理一侧气胸后,同样方法再处理另一侧气胸。
对年龄较大或合并有其他肺内疾患者宜行分期手术治疗。
5.自发性气胸合并胸腔内出血的处理胸内粘连带在气胸时被撕断,导致血管出血。
因此,自发性气胸除了一般处理气胸的方法之外,临床上更需注意胸腔内出血的情况。
出血少时,可安放胸腔引流管,给予止血药,适当输液等;当患者出现大汗、心率快、烦躁、休克、胸腔引流管内血量>lOOml/h,持续3小时,应积极开胸探查,全身支持疗法。
当胸腔急、慢性处理不及时,会出现凝固性血胸和机化性血胸,亦应手术清除胸内凝血块,以防肺脏被压迫萎缩或继发胸腔内感染。
6、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手术包括切除破裂的肺大泡,以及肺大泡的基础病变,并可采用胸膜粘连方法,解除纤维素包裹或纤维板对肺脏的束缚,促使肺复张等。
适当的外科治疗可治愈气胸,利于肺脏尽早复张,了解引起气胸的基础病变,采取可靠的根治性治疗措施,防止复发。
手术适应征有:(l)张力性气胸,(2)复发性气胸:首次自发性气胸发作,应建议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但对于术后破口长期不愈合;或同侧再次发作自发性气胸,应外科手术治疗。
(3)慢性气胸:自发性气胸在急性发作时治疗不恰当,使萎陷的肺表面纤维素沉积,形成纤维板,肺表面破口不能闭合,肺脏难以复张。
手术的目的是缝闭肺表面破口,切开或切除肺脏表面的纤维板,使肺尽可能复张。
(4)血气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