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12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回顾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能辨认轴对称图形,正确区分平移与对称现象。
2.在操作中,体会对称、平移及旋转运动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美,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历数据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巩固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目标解析:本课是总复习的第三课时,在学生对图形的运动和数据收集整理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进行回顾整理。
因此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不仅在于复习巩固已有的知识,更侧重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初步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1.体会对称、平移及旋转运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辨认。
2.巩固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
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及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手工纸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图形的运动(一)回顾整理,梳理知识。
1.关于图形的运动,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分别是怎样运动的?2.动手剪一个对称图形,并指出它的对称轴。
3.利用手中的图形做平移和旋转运动,体会区别。
(二)动手操作,沟通联系。
1.猜一猜、想一想(1)出示:猜一猜:按照画的痕迹去剪,打开后是什么呢?(2)出示:想一想:这个图形是怎样剪出来?先怎样折,再怎样剪?(3)你会做风车吗?(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制作步骤)2.剪一剪、做一做小组四人合作,组长自己设计一个图形剪一剪,其余三人分工各选其中一种剪一剪、做一做,做完组内交流。
3.说一说,描一描(1)在你剪的图案中,有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有,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并用彩笔描出它的对称轴。
(2)全班汇报,复习对称。
(实物展台展示学生不同作品)4.找一找,比一比上面的活动中,你能找出平移、旋转现象吗? (小花图既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也可以看成图形的平移;笑脸图既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又可以看成图形的旋转;风车则是物体的旋转现象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重点知识复习资料二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一、数据收集整理学校要为同学们订做校服,可供选择的颜色有红、黄、蓝和白。
以下是各颜色的选择人数:红色:9人黄色:6人蓝色:15人白色:8人现在需要回答以下问题:1.这个班级共有多少人?2.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哪种颜色最合适?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是否合适?为什么?2、表内除法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例如,12÷4=3,其中12是被除数,4是除数,3是商,÷是除号。
现在需要回答以下问题:计算12÷4=()时,可以想:“4乘以3等于12”,所以商是()。
把18个橙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几个?用除法计算。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
在24中有()个4,在20中有()个5.根据口诀“三四十二”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提示:例如“三乘以四等于十二”)计算40÷8=(),用的口诀是什么?如果除数是8,被除数是32,求商是多少?列式计算是什么?一本书7元,一个皮球5元,一辆玩具车9元,35元可以买几本书?三、图形的运动1、对称图形对称图形有一个对称轴,中间是虚线。
2、平移平移只能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
3、旋转旋转可以形成旋转木马、转动的风扇、转动的车轮等。
4、书33页、34页、36页再做一遍。
四、四则混合运算综合算式是包含加、减、乘、除运算的算式,例如53-24+38.从这学期开始,所有综合算式都要按以下格式进行脱式计算:53-24+38 = 29+3815÷3×5 = 5×57+4×3 = 1940÷8-2 = 37×(7-5)= 1477-42)÷7 = 5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如下:1.如果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如果没有括号,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重点及难点(人教版)一、第一单元:重点: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⑴加减混合⑵连加、连减(两种方法解决)⑶乘加、乘减难点:多种方法计算同一题目。
二、第二单元重点:1、除法的含义(平均分)2、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用口诀求商。
4、用除法解决一步计算的问题。
难点:用口诀求商。
三、第三单元重点:1、正确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画角。
3、认识平移和旋转,画平移后的图形。
难点:画平移后图形四、第四单元重点:1、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2、应用除法含义解决的两种实际问题:⑴会解决与“平均分”相联系的简单实际问题。
⑵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3、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
难点: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五、第五单元重点:1、读写万以内的数及万以内数的组成。
2、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
3、整十数、整百数及简单的计算。
六、第六单元重点:1、认识克和千克。
2、知道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七、第七单元重点: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2、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3、估算八、第八单元重点:1、每格代表五个单位的统计图2、复式统计表九、第九单元重点:1、图形的规律2、数列的规律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人教版)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注:要知道八个方位,能根据给出的示意图描述出地点的位置。
4、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5、0乘任何数都得0。
注: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做除数。
乘除法的估算必须会。
用4舍5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的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
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如:57×89;能准确计算出除数一位数的除法,如:417÷4,并会用乘法验算,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寒假预习与检测专题讲义表内除法(一)一.知识点归纳(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经典例题】4人一组玩游戏,全班24人,可以分为()组。
A. 6B. 7C. 8D. 9【答案】A【解析】【分析】24可以分成4个6(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些东西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左往右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被除数÷除数=商。
【经典例题】18里面有多少个3?正确列式是()。
A. 18÷3B. 18×3 C. 18-3【答案】 A【解析】【解答】解:正确列式是:18÷3。
故答案为:A。
【分析】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直接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即可。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经典例题】 1.一份米饭要4元,8元可以买2份。
【答案】正确【解析】【解答】一份米饭要4元,8元可以买:8÷4=2(份),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总钱数÷每份米饭的钱数=可以买的份数,据此列式解答.2.两个乘数都是6,积是________,被除数和除数都是5,商是________。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寒假预习与检测专题讲义数据收集整理一.知识点归纳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经典例题】下面是某年级(二)班同学对水果的爱好情况统计表,喜欢()水果的人数最多。
A. 苹果B. 梨C. 香蕉D. 桃【答案】A【解析】【解答】苹果一栏画得正字最多。
【分析】根据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即得同学们喜欢苹果的最多。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经典例题】看图填空:小刺猬有________只;小象有________只;小猴子有________只。
【答案】3;12;6【解析】【解答】仔细独体,一个小三角代表一个小动物【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读图的能力,仔细数出有多少个小三角,就代表有多少个小动物。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经典例题】填表,下面是同学们1分钟跳绳比赛时的记录。
(1)整理并填写下面的统计表。
成绩分类80以下 80~90 90~100 100以上人数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在□里涂色表示上面整理的结果。
【答案】(1)2;4;7;2(2)【解析】【解答】解:(1)填表如下:故答案为:(1)2;4;7;2。
【分析】(1)分别统计出四个阶段的人数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2)一格表示1人,根据统计的人数在相应的位置画出长条表示人数即可。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图表。
【经典例题】例1.我会统计,并会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
(1)形状☆△▲○●个数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________图形最多,________图形最少。
(3)☆比△多________个。
(4)▲比○少________个。
【答案】(1)5;1;3;4;3(2)☆;△(3)4(4)1【解析】【解答】(1)数一数可得,形状☆△▲○●个数 5 1 3 4 3 (2)因为5>4>3>1,所以☆图形最多,△图形最少。
第7课时整理与复习一、填一填。
1. 61-28+26 这个算式,先算()法,再算()法,结果是()。
2. 18÷6×5这个算式,先算()法,再算()法,结果是()。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或只有(),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4.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再算()。
二、计算。
63-40+25 35+4×8 27+81÷96×8-24 36÷6×449÷7+63三、比较上下两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
80-16÷844-12+24(80-16)÷844-(12+24)四、把下面每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1. 6×8=482. 63-33=302+48=50 30÷6=5五、解决问题。
1.公共汽车上原有36人,到中山路站时有4人下车,有13人上车。
2.学校用80元买体育用品,买篮球用60元,剩下的买了4根跳绳,每根跳绳多少元?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讲义
喷泉小学
钟文斌
2015年1月17日
一、数据收集整理
★学会用调查法收集数据,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1、丁丁调查班里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除了丁丁每位同学都选择了一张水果卡片。
(2)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
(3)丁丁的班级一共有()人。
2、数一数,填一填,答一答。
(1)上图中各种图形各有几个?请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2)回答问题。
①()的个数最多,有()个。
②()的个数最少,有()个。
③最多和最少的图形数量相差()个。
算式:。
二、表内除法(一)
★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能够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平均分有等分和包含两种。
等分: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支?12÷4=3(支)
包含: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8÷2=4(份)
☆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12是被除数,÷是除号,4是除数,3是商
1、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①12÷4=3
②12÷3=4
(1)12个苹果,平均放到4个盘里,每个盘里有(3 )个苹果,除法算式:。
(2)12个苹果,每3个放一盘,能放(4 )盘,除法算式:。
(3)12里面有(3 )个4,除法算式:。
(4)
除法算式:。
2、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计算24÷8和24÷3时都要用到口诀()。
①四六二十四
②三八二十四
③3×8=24
(2)12颗糖果,平均分给3只小灰兔,应该这样分:()。
①②③
(3)15根,平均分给3只小白兔,每只小白兔分到几根?
列式为:()。
①15÷5=3
②15÷3=5
③3×5=15
3、解决问题。
(1)每个花瓶插5根孔雀的羽毛,4个花瓶可以插多少根?(2)每个花瓶插6根孔雀羽毛,24根孔雀羽毛可以插几个花瓶?(3)有10根孔雀羽毛,平均插在2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
根?
(4)有10根孔雀羽毛,,每个花瓶插5根,可以插在几个花瓶里?
(5)有10根孔雀羽毛,插在2个花瓶里,一个花瓶插里6根,另一个花瓶插几根?
三、图形的运动(一)
★能够辨认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等图形
1、下面的图形是对称的吗?如果是请画出对称轴。
2、连一连。
四、表内除法(二)
★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并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
(2)买1双鞋的钱,正好买5个皮球。
1个皮球几元钱?
(3)丽丽有29元钱,买一个皮球后,剩下的钱可以买几个闹钟?
2、解决问题。
拔河比赛,胜队的奖品是 48 本书。
负队也有奖,是 24 本书。
(1)获胜队员每人可得几本书?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吗?
五、混合运算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1、先填空,在列综合算式。
×
算式: 算式:
2、看图列式并计算。
(1)小熊有20元钱,买一盒饼干和一盒饮料,应找回多少元钱? (2)猜一猜: 50-(3+7)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3、停车场停着53辆车,开走了15辆,又开进了18辆,现在停车场
还有多少辆车?
六、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解决问题:进一法有租船,住房间,运货物(至少),
去尾法有买东西(最多),
等余问题能解决按规律排列问题,关键找出一组规律。
(余数是0注意)
1、选一选。
(1)在有余数的除法里,如果除数是9,余数()。
A. 大于9
B. 小于9
C. 等于9
(2)在一个算式里,如果除数是7,那么它的余数不可能是()。
A. 5
B. 6
C. 7
2解决问题
(1)有1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2)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需要租多少条船?
(3)按照下面的规律摆,第28个是什么图形?一共摆了几个?几个?
算式:
答:第28个图形是,一共摆了个,个。
七、万以内数的认识
1、数一数,填一填。
(1)九百七十七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2)六百八十九的相邻数是()和()。
(3)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相差()。
2、据给出的数画珠子。
3、写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它们的组成。
4、判断:下面的读法对不对?
986九百八六()5000五千()
2007二千零零七()8080 八千零八()
4196四千一百六十九()3071 三千零七十一()5、甲超市:我店由于业务需要,现招聘一名店员,月工资大约1500元。
乙超市:我店由于业务需要,现招聘一名店员,月工资1500元。
(1)看到这两条招聘启事,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如果你去应聘,你想去哪个超市,为什么?
6、用下面3、0、6三张数字卡片,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三位数?
7、在下面的()中填上整百或整千数。
()+2000>6000 700-()>400
()-1000<5000 400+()<1000
8、解决问题
(1)小云拾了多少个贝壳?
(2)小兵比小云多拾了多少个?
(3)三人一共拾了多少个?
9、妈妈要买1台电冰箱和1台DVD机,带5500元够吗?
八、克和千克
★称较轻的物体用质量单位(),符号(),用天平称。
称较重的物体用质量单位(),符号(),用台秤,磅秤,弹簧秤,电子秤等称。
1000克=()千克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枚2分硬币重1();2袋500克的食盐重1()。
一个皮球约重100();一袋洗衣粉重1()。
一管牙膏重100();一只鸡重2()。
一位小朋友重23();一个西瓜重3()。
一头牛约重250();一个鸡蛋约重50()。
2、填空。
2000克=()千克6千克=()克4千克500克=()克
()克=10千克9()=9000()400克+600克=()千克
3、马小虎同学学习了“克和千克”后,写了一则日记:
大家好!我叫马小虎,我今年8岁了,长得胖胖的,体重已经达到50克。
我每天早上能吃掉两个重60千克的鸡蛋,喝掉125克的酸奶,然后背着重达3克的书包上学去。
请你判断,他应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准确吗?错的改正过来。
4、说一说,要买600克花生,怎么买便宜?需要多少元?
答:买大袋和小袋便宜,需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