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持DiffServ模型的全分布式调度算法
- 格式:pdf
- 大小:416.57 KB
- 文档页数:9
2021移动LTE初级认证考试考题200道测试及答案5考号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0分)1、发射模式(TM)中,下面哪一项的说法是正确的()A.TM3常用于室分的场合B.TM3需要8通道智能天线才能实现C.TM7 能提高终端在小区边缘的表现D.TM4 适合与外场高速移动的场合答案:C2、根据协议对LTE系统需求支持的定义,从空闲状态到激活状态的时延和零负载(单用户、单数据流)、小IP分组条件下单向时延分别小于多少:A.50ms和10msB.100ms和5msC.200ms和5msD.100ms和50ms答案:B3、()负责UE用户平面数据的传送、转发和路由切换等A.MMEB.S-GWC.P-GWD.HSS答案:B4、当定时调整在子帧n和子帧n+1中的上行PUCCH/PUSCH/SRS传输发生重叠时,UE将传输:A.重叠部分B.整个子帧nC.整个子帧n+1D.子帧n中除去重叠的部分答案:B5、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路径被尖利的边缘阻挡时发生________A.直射B.反射C.绕射D.散射答案:C6、ZXSDR B8200 L200 最多可以和()个RRU星型组网。
A.3B.6C.9D.12答案:C7、对于TDD,SSS在子帧0和子帧5的倒数第__个OFDM符号上A.0B.1C.2D.3答案:B8、对于系统带宽为20MHz时,一共包括()个RBA.20B.100C.200D.1200答案:B9、服务小区重选迟滞设置以下哪个值时,最容易导致乒乓重选:A.1dBC.3dBD.4dB答案:A10、LTE中每个小区用于随机接入的码有多少个A.30B.45C.60D.64答案:D11、以下哪个信道用于承载小区ID等系统信息,用于小区搜索过程()?A.PDSCHB.PDCCHC.SCHD.PCFICH答案:C12、preamble码的format 4可以在()时隙中传输A.Slot 0B.Slot 1C.DwptsD.Uppts答案:D13、采用单小区10MHz、双频点异频组网时,要求单小区平均吞吐量满足()A.DL 15Mbps/UL 4MbpsB.DL 15Mbps/UL 6MbpsC.DL 20Mbps/UL 4MbpsD.DL 20Mbps/UL 6Mbps答案:A14、非MIMO情形下,不论上行和下行,在每个TTI(1ms)产生几个传输块?A.一个C.三个D.四个答案:A15、PRACH信道在每个子帧上最多只能配置()个A.1B.2C.3D.4答案:A16、截止到目前,“GTI”有( )运营商成员,有( )合作伙伴。
电信行业IP电话网络优化与升级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4)1.1 项目背景 (4)1.2 项目目标 (4)1.3 项目意义 (5)第2章现有IP电话网络分析 (5)2.1 网络架构分析 (5)2.2 网络功能评估 (5)2.3 现有问题总结 (6)第3章 IP电话网络优化方案 (6)3.1 优化策略制定 (6)3.1.1 分析现有网络 (6)3.1.2 设定优化目标 (6)3.1.3 制定优化方案 (6)3.2 网络拓扑优化 (6)3.2.1 网络结构优化 (6)3.2.2 路由策略优化 (6)3.2.3 冗余设计 (7)3.3 传输设备升级 (7)3.3.1 交换机升级 (7)3.3.2 路由器升级 (7)3.3.3 传输介质升级 (7)3.4 语音编码优化 (7)3.4.1 编码格式选择 (7)3.4.2 编码算法优化 (7)3.4.3 丢包处理策略 (7)3.4.4 延迟优化 (7)第4章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 (7)4.1 核心设备选型 (7)4.1.1 语音交换机 (7)4.1.2 路由器 (7)4.1.3 交换机 (8)4.2 接入设备选型 (8)4.2.1 IP电话终端 (8)4.2.2 无线接入点 (8)4.2.3 接入交换机 (8)4.3 边缘设备选型 (8)4.3.1 边缘路由器 (8)4.3.2 防火墙 (8)4.3.3 VPN设备 (8)4.4 设备配置与调试 (8)4.4.1 语音交换机配置 (8)4.4.3 防火墙与VPN设备配置 (9)4.4.4 无线接入点配置 (9)第5章网络安全与可靠性 (9)5.1 网络安全策略 (9)5.1.1 物理安全 (9)5.1.2 访问控制 (9)5.1.3 安全审计 (9)5.1.4 安全防护 (9)5.2 防火墙配置 (9)5.2.1 防火墙部署位置 (9)5.2.2 防火墙策略 (9)5.2.3 防火墙日志审计 (10)5.3 VPN部署 (10)5.3.1 VPN类型选择 (10)5.3.2 VPN设备部署 (10)5.3.3 VPN策略管理 (10)5.4 网络可靠性提升 (10)5.4.1 网络冗余 (10)5.4.2 负载均衡 (10)5.4.3 网络监控 (10)5.4.4 数据备份与恢复 (10)第6章 QoS保障策略 (10)6.1 QoS需求分析 (10)6.1.1 语音通信实时性 (10)6.1.2 语音通信稳定性 (11)6.1.3 网络带宽利用 (11)6.1.4 多业务隔离 (11)6.2 QoS模型选择 (11)6.2.1 DiffServ模型 (11)6.2.2 IntServ模型 (11)6.2.3 MPLS模型 (11)6.3 QoS配置与优化 (11)6.3.1 分类与标记 (11)6.3.2 策略与调度 (12)6.3.3 网络设备配置 (12)6.3.4 优化参数调整 (12)6.4 QoS监控与调整 (12)6.4.1 流量监控 (12)6.4.2 功能指标监测 (12)6.4.3 告警与故障排查 (12)6.4.4 定期评估与调整 (12)第7章网络管理与服务保障 (12)7.1 网络管理体系构建 (12)7.1.2 管理制度 (12)7.1.3 人员培训 (13)7.2 功能监控与故障排查 (13)7.2.1 功能监控 (13)7.2.2 故障排查 (13)7.3 服务保障体系 (13)7.3.1 服务质量保障 (13)7.3.2 客户服务保障 (13)7.3.3 安全保障 (13)7.4 网络优化与调整 (13)7.4.1 网络功能优化 (13)7.4.2 业务优化 (13)7.4.3 网络调整 (14)第8章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 (14)8.1 培训需求分析 (14)8.1.1 技术人员培训需求 (14)8.1.2 管理人员培训需求 (14)8.2 培训课程设置 (14)8.2.1 技术人员培训课程 (14)8.2.2 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14)8.3 培训实施与评估 (15)8.3.1 培训方式 (15)8.3.2 培训评估 (15)8.4 技能提升与认证 (15)8.4.1 技能提升 (15)8.4.2 认证 (15)第9章项目实施与进度管理 (15)9.1 项目计划与任务分解 (15)9.1.1 任务分解 (15)9.1.2 工作分配 (16)9.1.3 时间计划 (16)9.2 项目进度监控 (16)9.2.1 定期召开项目进度会议 (16)9.2.2 进度报告 (16)9.2.3 关键节点评审 (16)9.3 风险识别与应对 (16)9.3.1 风险识别 (16)9.3.2 风险评估 (17)9.3.3 风险应对 (17)9.4 项目验收与交付 (17)9.4.1 验收标准 (17)9.4.2 验收流程 (17)9.4.3 交付文档 (17)9.4.5 后续服务 (17)第10章项目评估与持续优化 (17)10.1 项目效果评估 (17)10.1.1 网络功能提升 (17)10.1.2 故障率降低 (18)10.1.3 运维效率提高 (18)10.2 用户满意度调查 (18)10.3 持续优化策略 (18)10.4 项目总结与展望 (19)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行业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挑战。
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设备,通信线路和通信协议,将分布在不同地点,功能独立的多台计算机互连起来,通过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
系统集成:根据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或子系统地要求,验明多种技术和产品,并建立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的过程。
系统集成的复杂性:技术、成员、环境、约束四个方面,互为依存关系。
系统集成要选择最适合用户需求和投资规模的产品和技术。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的功能分层与各层通信协议的集合称。
网络体系结构:OSI/RM(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和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协议分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特点:网络协议、软件与设备、网络寻址、网络数据结构、网络标准、应用。
物联网:将物品通过射频识别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的基本特征:互联网特征、识别与通信特征、智能化特征。
网络工程设计模型与原则层次化网络设计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网络工程需求分析简介:(1)用户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所需的条件;(2)系统满足合同、标准、规范或其他正式规定文档所需要的条件或要求;(3)反映(1)或(2)所描述的条件或要求的文档说明。
IEEE的定义从用户角度(系统的外部行为),以及从设计者的角度(系统的内部特性)来阐述用户需求。
用户需求分析基本方法用户需求分析的内容:用户网络应用环境、用户网络设备状态、用户业务对网络服务的需求、用户业务对网络容量和性能的需求。
用户需求分析的基本原则:需求源于用户的需要。
用户基本要求需求分析用户基本要求需求分析:用户类型的分析、用户网络功能需求分析、网络基本结构需求分析、网络投资约束条件分析。
四大基本服务:DNS、Web、Email、FTP。
网络基本结构需求分析:拓扑结构需求分析、网络节点需求分析、网络链路需求分析。
用户高级要求需求分析用户高级要求需求分析:网络扩展性需求分析、网络性能需求分析、网络可靠性需求分析、网络安全需求分析、网络管理需求分析。
QOS 基础2017年10月26日22:02QOS是一种基本的网络架构技术,他与高可靠性(high-availability)技术及安全技术(security)属于同一类型。
QOS不仅能为终端用户提供不同级别的服务,还可以实现一些安全方面与业务方面的需要。
几种重要的流量特征∙延迟(时延):指数据包从发送方发出,直至其到达接收方,所经历的时间之和。
∙抖动(时延变量):是指多个数据包之间,端到端延迟的差异或变化。
∙丢包率:用成功收发的数据包数,除以发送的数据包总数,所得到的百分比。
几种主要流量的大体特征∙语音:平滑|温和|对丢包敏感|对时延敏感|UDP最佳优先级单向要求:时延<=150ms|抖动<=30ms|丢包率<=1%|带宽(30~128kbit/s)∙视频:突发|排他|对丢包敏感|对时延敏感|UDP最佳优先级单向要求:时延<=200~400ms|抖动<=30~50ms|丢包率<=0.1%~1%|带宽(384kbit/s~20+Mbit/s)4K点播需求25-40M,直播需求带宽18-30M。
建议大于50M∙数据:平滑/突发|温和/排他|对丢包不敏感|对延迟不敏感|TCP重传1、QOS 模型∙Best-effort service:尽力而为服务尽力而为服务模型,其实没有实施任何QOS,默认的网络都工作在这种模型下∙Integrated service:集成服务(RFC1633、RFC211和RFC2212)在实施了intserv服务模型QOS的网络中,应用程序在发送数据之前,必须先向网络申请带宽(使用RSVP协议)。
当网络同意后,保证能够得到所申请的带宽,而不会有任何延迟。
但是如果某些程序在连接之前没有向网络申请带宽,那么它的流量只能得到尽力而为的服务。
∙Differentiated service:差分服务(RFC2472、RFC2597、RFC2598、RFC3246、RFC4594)在实施了diffserv服务模型QOS的网络中,网络根据不同数据提供不同服务,因此所有数据都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或者设置为不同的优先级。
2003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1、给定的IP地址为202.197.66.120,子网屏蔽码是:255.255.255.240,那么子网号是_202.197.66.112/28_,主机号_8_。
如果主机地址的头十位用于子网,那么184.231.138.239的子网屏蔽码是_255.255.192.0_。
在IPv6协议中,IPv4地址202.197.66.180可以表示成_::202.197.66.180_。
2、每个TCP数据段均以固定格式的_20_个字节的头开始。
固定的头后面最后(如果存在)可以有_65495_个数据字节。
3、CSM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控制策略中有三种坚持退避算法,其中一种是:“一旦介质空闲就发送数据,假如介质是忙的,继续监听,直到介质空闲后立即奉送数据;如果有冲突就退避,然后再会试”这种退避算法称为_1-持续CSMA_算法。
这种算法的主要特点是_介质利用率高,但无法避免冲突_。
4、帧中继提供最少的服务,其本质功能是_判断帧的开始和结束_,以及检测传输错误。
其通常的传输速率为_1.5Mb/s_。
5、X.25是面向连接的,支持交换式虚电路和永久式虚电路,其传输分组不超过_128_个字节,传输速率为_64Kb/s_。
6、依据光的传输模式,可以将光纤划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
在多模光纤中,光是以_反射_方式进行传输的,而在单模光纤中,光是以_直线_方式传播的。
7、TCP/IP是Internet采用的协议标准,这是一个协议系列,由多个不同层次的协议共同组成,用于各自计算机和设备组成实际的计算机网络。
TCP/IP协议系统分成四个层次,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与应用层。
_ARP_属于网络层的低层协议,主要用途为完成网络地址向物理地址的转换。
_RARP_起到相反作用,多用在无盘工作站启动时利用物理地址解析出对应的网络地址。
_ICMP_是与IP协议同层的协议,更确切的说是工作在IP协议之上,又不属于传输层的协议,可用于Internet上的路由器报告差错或提供有关意外情况的信息。
1 QoS简介QoS用于评估服务方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能力。
通过配置QoS,对企业的网络流量进行调控,避免并管理网络拥塞,减少报文的丢失率,同时也可以为企业用户提供专用带宽或者为不同的业务(语音、视频、数据等)提供差分服务。
QoS产生的背景网络的普及和业务的多样化使得互联网流量激增,从而产生网络拥塞,增加转发时延,严重时还会产生丢包,导致业务质量下降甚至不可用。
所以,要在网络上开展这些实时性业务,就必须解决网络拥塞问题。
解决网络拥塞的最好的办法是增加网络的带宽,但从运营、维护的成本考虑,这是不现实的,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应用一个“有保证”的策略对网络流量进行管理。
QoS技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QoS(Quality of Service)即服务质量,其目的是针对各种业务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
QoS是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工具,它允许不同的流量不平等的竞争网络资源,语音、视频和重要的数据应用在网络设备中可以优先得到服务。
QoS技术在当今的互联网中应用越来越多,其作用越来越重要。
QoS服务模型l Best-Effort服务模型Best-Effort是最简单的QoS服务模型,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候,发出任意数量的报文,而且不需要通知网络。
提供Best-Effort服务时,网络尽最大的可能来发送报文,但对时延、丢包率等性能不提供任何保证。
Best-Effort服务模型适用于对时延、丢包率等性能要求不高的业务,是现在Internet的缺省服务模型,它适用于绝大多数网络应用,如FTP、E-Mail等。
l IntServ服务模型IntServ模型是指用户在发送报文前,需要通过信令(Signaling)向网络描述自己的流量参数,申请特定的QoS服务。
网络根据流量参数,预留资源以承诺满足该请求。
在收到确认信息,确定网络已经为这个应用程序的报文预留了资源后,用户才开始发送报文。
用户发送的报文应该控制在流量参数描述的范围内。
2023年高级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某主机的ip 地址为202.113.25.55 ,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 。
该主机的有限广播地址为()A.202.113.25.255B.202.113.25.240C.255.255.255.55D.255.255.255.2552.【单选题】网络系统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5 个阶段,实施这5 个阶段的合理顺序是______。
A.需求规范、通信规范、逻辑网络设计、物理网络设计、实施阶段B.需求规范、逻辑网络设计、通信规范、物理网络设计、实施阶段C.通信规范、物理网络设计、需求规范、逻辑网络设计、实施阶段D.通信规范、需求规范、逻辑网络设计、物理网络设计、实施阶段3.【单选题】面向构件的编程(Component Oriented Programming,COP)关注于如何支持建立面向构件的解决方案。
面向构件的编程所需要的基本支持包括()。
A.继承性、构件管理和绑定、构件标识、访问控制B.封装性、信息隐藏、独立部署、模块安全性C.多态性、模块封装性、后期绑定和装载、安全性D.构件抽象、可替代性、类型安全性、事务管理4.【单选题】某公司拟开发一个扫地机器人。
机器人的控制者首先定义清洁流程和流程中任务之间的关系,机器人接受任务后,需要响应外界环境中触发的一些突发事件,根据自身状态进行动态调整,最终自动完成任务。
针对上述需求,该机器人应该采用( )架构风格最为合适。
A.面向对象B.主程序-子程序C.规则系统D.管道-过滤器5.【单选题】ip 服务的3个主要特点是()A.不可靠、面向无连接和尽最大努力投递B.可靠、面向连接和尽最大努力投递C.不可靠、面向连接和全双工D.可靠、面向无连接和全双工6.【单选题】某公司拟开发一个语音搜索系统,其语音搜索系统的主要工作过程包括分割原始语音信号、识别音素、产生候选词、判定语法片断、提供搜索关键词等,每个过程都需要进行基于先验知识的条件判断并进行相应的识别动作。
ISSN 1 000-9825,CODEN RUXUEW JournalofSoftware,Vo1.19,No.7,July 2008,PP.1847—1855 DOI:10.3724/SP.J.1001.2008.01847 ◎2008 by Journal ofSoftware.All rights reserved.
一种支持DiffServ模型的全分布式调度算法 伊鹏 ,扈红超,于婧,汪斌强 (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卅I 450002) A Distributed DiffServ Supporting Scheduling Algorithm YI Peng ,HU Hong・Chao,YU Jing,WANG Bin-Qiang fNational Digital Switch System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ical R&D Center,Zhengzhou 450002,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yipengndsc ̄}gmail.com
E-mail:jOS@iscas.ac.cn http://www.jos.org.cn Te1/Fax:+86-10-62562563
Yi P,Hu HC,Yu J,Wang BQ.A distributed DiffServ supporting scheduling algorithm.Journal ofSoftware, 2008,19(7):1847—1855.http://www.jos.org.cn/1000・9825/19/1847.htm
Abstract:Scheduling algorithm is very important for network design to implement per hop behaviors(PHBs)in DifServ mode1.Most of the presented DifServ supporting scheduling algorithms are based on output queued(OQ) switches or input queued(IQ)switches,which are not suitable to be used in high speed network.This paper proposes a distributed DifServ supporting scheduling(DDSS)algorithm based on combined input・crosspoint
・queued(CICQ)switches.Theoretical analysis illuminates that the DDSS algorithm can obtain good fairness.The DDSS algorithm adopts a two・stage flow control mechanism based on periodic statistic to achieve fair bandwidth allocation for expedited forwarding(EF)and assured forwarding(AF)traffic,and uses a priority scheduling mechanism to provide lower delay for EF traffic.The time complexity of the DDSS algorithm is only O(1og , hence is practical and scalable for high speed network.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DDSS algorithm can obtain good fairness and delay performance.It is more appropriate to be used to support the DifServ mode1. Key words:DiffServ model;quality of service(QoS);scheduling;flow control;buffered crossbar
摘要:调度算法设计对于网络路由设备实现区分服务(DiffServ)模型的单跳行为(perhop behavior。简称PHB) 至关重要.现有支持DifServ模型的调度算法普遍基于输出排FA(output queued,简称OQ)或是输入排I ̄A(input queued,简称IQ)交换结构进行设计,均无法在高速环境下提供高性能的调度.基于联合输入/交叉节点排队 (combined input.crosspoint.queued,简称CICQ)交换结构提出一种支持DifServ模型的全分布式调度算法DDSS (distributed DifServ supporting scheduling),并通过理论分析对其公平性进行了验证.DDSS算法采用基于预约带 宽的逐级流量控制机制实现所有预约带宽在快速转发(expedited forwarding,简称EF)业务与确保转发(assured forwarding,简称AF),_lk务之间的分配,采用优先级调度机制为EF业务提供低延迟服务,算法复杂度为O(1og加 仿真结果表明,DDSS算法具有良好的时延性能和公平特性,与现有算法相比,能够更好地支持DifServ模型 关键词: 区分服务模型;服务质量:调度:流量控制滞缓存交叉开关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 ̄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605720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the National 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2005AA121210(Sl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China under Grant No.2007CB3071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Received2007—06—17;Accepted 2007—09-1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848 中图法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Journal of Software软件学报Vo1.19,No.7,July 2008
随着Internet的迅速膨胀,IP网络服务质量(QoS)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满足Internet上多种业务对 QoS的需求,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先后制定了两种QoS服务模型:综合服务(integrated services/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简称IntServ/RSVP)模型Ⅲ和区分服务(differentiated services,简称DifServ)模型【2J.IntServ模 型试图通过全程信令将原本面向无连接的Internet改造为面向连接的网络,需要进行端到端的资源预留,要求所 有网络路由设备都支持必要的信令协议,并且实现RSVP、接纳控制、MF(multi.field)包分类和包调度.这种方 式对网络路由设备要求较高,存在开销大、可扩展性差等问题【 .鉴于此,IETF提出了一种克服上述问题的区分 服务(DifServ)模型.在DifServ模型中,边缘网络设备对每个分组进行分类并标记DS域,用DS域来携带IP分 组对QoS的需求信息;核心网络设备根据分组头上的区分服务码点(differentiated service code point,简称 DSCP)H]选择所对应的转发处理.DifServ模型充分考虑了IP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将复杂的服务质量保证 通过DSCP转换为简单的单跳行为(per hop behavior,简称PHB),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实现复杂度.由于DifServ 模型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而且便于实现,因此更适合在IP网络上获得广泛的应用.目前DiffServ模型中定义了 3类PHB:快速转发(expedited forwarding,简称EF) J、确保转发(assured forwarding,简称AF) J和尽力而为(best effort,简称BE).其中AF内部又定义了4个子类,每个子类中按照丢包策略又可分为3个优先级.不同种类的 PHB用于为不同类型的DifServ业务提供区分的服务.
1现有算法评述 DifServ模型要求DifServ域中的每个网络节点提供针对不同DSCP值的PHB服务,而PHB的实现在很 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路由设备中调度算法的设计[ .由于输出排队(output queued,简称OQ)交换结构可以获得 高的吞吐量,而且其调度机制可独立工作于各个输出端口,复杂度较低,易于实现对DifServ模型的支持,因而多 数支持DifServ模型的调度算法都是基于OQ交换结构进行设计的,典型的,如优先级排队(priority queuing,简 称PQ)【 、加权轮询服务(weighted round.robin,简称WRR)[9]以及联合优先级排队加权轮询(priority queuing weighted round.robin,简称PQWRR)[加】等.然而OQ交换结构自身存在Ⅳ倍加速问题I”J,在高速环境下难以实现, 因此这类支持DiffServ模型的调度算法在高速环境下的应用受到限制f】 .为了克服这一缺陷,研究人员考虑基 于输入排队(input queued,简称IQ)交换结构设计支持DiffServ模型的调度算法.虽然IQ交换结构无须加速,可 以在高速环境下实现,但IQ交换结构的调度需要对交换结构的所有端口进行全局考虑,必须采用复杂的集中式 调度算法才能获得良好的性能,不易于工程实现.目前基于IQ交换结构支持DifServ模型的调度算法如动态 DiffserV调度算法(dynamic DifServ scheduling,简称DDS)[1 31和分级DifServ调度算法(hierachical DifServ scheduling,简称HDS)[¨],虽然通过采用迭代方式逼近最大匹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算法复杂度,但它们仅能 在均匀业务条件下获得较好的性能.对于非均匀业务,DDS和HDS算法都会导致IQ交换结构吞吐量降低,当业 务负载较重时,其时延性能将急剧恶化.因此基于IQ交换结构支持DiffServ模型的调度算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存 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芯片设计技术的进步和芯片工艺水平的提高,带缓存交叉开关成为交换结构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前,基于联合输入/交叉节点排队(combinedinput.crosspoint.queued,简称CICQ)交换结构已经提出多种简单、 高效的调度算法 。 ,但它们仅关注如何获取高吞吐量和低时延,无法针对不同业务提供区分服务.在提供服务 质量保障方面,Magill等人证明了CICQ交换结构在2倍加速条件下可以通过分布式调度算法模拟支持k个优 先级的先入先出输出排队交换结构(first come first serve.output queuing,简称FCFS-OQ)H ,Chuang等人证明了 在3倍加速条件下CICQ交换结构可以通过分布式调度算法实现模拟采用任意调度算法的OQ交换结构【I , 我们证明了当空分复用扩展因子为2时CICQ交换结构无须加速即可模拟采用任意调度算法的OQ交换结 构[2o】.这些研究虽然从理论上论证了CICQ交换结构具有提供服务质量保障的能力,但是模拟OQ交换结构的实 现代价过高,并且缺乏简单、高效的区分服务调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