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格列汀药理学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3.60 MB
- 文档页数:33
434化学试剂2021年4月DOl:10.13822/ki.hxsj.2021007908化学试剂,2021,43(4),434〜440新型DPP-4抑制剂LGT-6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转运特性研究张宇',班玉娟',王忠元",张丽」,汤磊」,廖伟科(1.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贵州贵阳550004;2.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02;3.贵州省化学合成药物研发利用丁.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04)摘要:通过建立Caco-2细胞单层模型探究降糖化合物I.GT-6的转运特性。
采用MTS法测定LGT-6的安全浓度范围,通过测定跨膜电阻、碱性磷酸酶活力、高渗透性药物普莱洛尔与低渗透性药物荧光素钠通透性实验的表观渗透系数P.rr (AP一BL)来验证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致密性。
考察LGT-6在从Transwell顶端(AP)到底端(BL)及底端到顶端的转运特性,计算表观渗透系数和外排比。
分析转运时间、给药浓度和P-糖蛋白(P-gp)抑制剂对LGT-6转运特性的影响。
Caco-2细胞单层模型建立成功,可用于LGT-6的转运特性研究。
LGT-6的转运量随时间的延长及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不同浓度的LGT-6在双向转运随浓度变化而变化,从AP-BL的值为3.55x10'6~5.64x10'6cm/s,BL—AP的为4.28x10"~&76x106cm/s,外排比(ER)均21.2。
降糖化合物LGT-6在体外Caco-2细胞模型上的口服吸收较好,其转运方式主要以被动扩散为主,可能有P-糖蛋白参与其转运。
关键词:Caco-2细胞单层模型;LGT-6;表观渗透系数;转运;P-糖蛋白;外排比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8-3283(2021)04-0434-07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of Novel DPP-4Inhibitor LGT-6in Caco-2Cell Monolayer Model ZHANG Yu,BAN Yu-juan, WANG Zhong-yuan*2,ZHANG Li'、TANG Lei',厶A4O Wei-ke*1,3(].School of Pharmacy,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4,China;2.Guizhou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Guiyang550002;3.Guizhou Provinci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Chemical Drug R&D,Guiyang550004,China),Huaxue Shiji,2021,43(4),434-440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of hypoglycemic compound LGT-6,a Caco-2cell monolayer model was established.MTS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af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LGT-6.To verify the compactness of the Caco-2cell monolayer model,transmembrane resistance,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and the 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P app(AP-^ BL)of both high permeability drug Propranolol as well as low permeability drug fluorescein sodium was ter investigation on the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of LGT-6from AP—>BL and BL—►AP obtained the 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P app) and reflux ratio(ER).Furthermore,the impact of drug concentration, transport time and P-glycoprotein inhibitor on LGT-6was also determined.The Caco-2cell monolayer model w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and can b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of LGT-6.The transport volume of LGT-6increases with the extension of time and concentration.The two-way transport of LGT-6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varies with the concentration.The P.pp value from AP-BL is3.55x10"to5.64x10“cm/s as well as the P upp of BL—>AP was4.28x106to8.76x106cm/s,the ER ratio was all greater than1.2.The hypoglycemic compound LGT-6exhibited a desirable oral absorption in an in vitro Caco-2cell model,and the transport mode is mainly passive diffusion,P-glycoprotein may be involved in its transport.Key words:Caco-2cell monolayer model;LGT-6;apparentpermeability coefficient;transport;P-glycoprotein;reflux ratio(ER)收稿日期:2020-09-29;网络首发日期:2021-02-05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19]2761号);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筑科合同[2017]5-7号);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黔科合人才(2016)4015号)。
磷酸西格列汀分子式1. 简介磷酸西格列汀(Sitagliptin phosphate)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属于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药物类别。
它通过抑制DPP-4酶的活性,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并减少胰高血糖素(GLP-1)的降解,从而帮助调节血糖水平。
磷酸西格列汀的分子式为C16H15F6N5O·H3PO4,其化学结构如下所示:2. 化学性质磷酸西格列汀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微溶于水。
其化学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溶解性:磷酸西格列汀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但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会增加。
•稳定性:磷酸西格列汀在常温下相对稳定,但在高温、光照和潮湿的条件下易分解。
•酸碱性:磷酸西格列汀是一种弱酸性物质,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类。
•氧化性:磷酸西格列汀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可以被氧化剂氧化。
3. 合成方法磷酸西格列汀的合成方法一般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进行。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1.首先,将2,4,5-三氟苯甲酸与(2R)-(4-氨基-5-氰基-2-甲基-1-苯乙酰基)-1-苯乙酮反应,生成中间体1。
2.然后,中间体1与N-苯基-N-(1S)-2-氰基-1-苯乙酰胺反应,生成中间体2。
3.接着,中间体2经过合适的处理,生成磷酸西格列汀。
这种合成方法经过多步反应,需要一系列的试剂和条件,但是可以高效地得到纯度较高的磷酸西格列汀。
4. 药理作用磷酸西格列汀主要通过抑制DPP-4酶的活性来发挥药理作用。
DPP-4酶是一种消化酶,它可以降解肽类激素胰高血糖素(GLP-1)和胰岛素释放肽(GIP)。
这两种激素在血糖调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并减缓胃肠道的蠕动,从而延长餐后血糖的降低。
磷酸西格列汀能够选择性地抑制DPP-4酶的活性,从而减少GLP-1和GIP的降解,增加它们的半衰期,使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增加。
这样一来,GLP-1和GIP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调节血糖的作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降糖药哪种最好?五类降糖药优缺点告诉你!(内有降糖新药介绍)降糖药哪种最好?五类降糖药的优缺点都告诉你!(内有降糖新药介绍)绝⼤多数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病友都需要⼝服降糖药来帮助稳定⾎糖。
我们整理了⼀份常⽤降糖药的优缺点,帮助众位糖友更好的选择降糖药。
⼀、磺脲类常见的有糖适平、达美康、亚莫利、瑞易宁等。
优点:疗效突出、价格便宜,是2型糖尿病⼀线⽤药,对⼼⾎管没有不良影响。
缺点:易发⽣低⾎糖,易使体重增加,个别患者会出现过敏反应、⾎细胞减少等。
对⽼年⼈和轻中度肾功能犯者建议⽤短效磺脲类药物,如糖适平。
⼆、格列奈类常见的有诺和龙、唐⼒,新⼀代促胰岛素分泌剂可与其他多种⼝服降糖药物及基础胰岛素联合使⽤。
优点:模拟餐时胰岛素分泌,可有效降低餐后⾼⾎糖且不容易发⽣低⾎糖,对体重影响⼩,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仍可使⽤。
餐时即服,⽅便灵活,患者依从性好,对于进餐不规律者或⽼年患者更适⽤。
磺脲类药物失效时,改⽤格列奈类仍可有效。
缺点:价格较⾼,需多次服药,使⽤不当会引起低⾎糖。
三、⼆甲双胍类优点:可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有效降低⾎糖,此外还可降低体重、⾎压及⾎脂,安全性好,价格便宜,单独使⽤不会引起低⾎糖,是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选。
缺点:胃肠道反应多,⼼衰缺氧、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忌⽤。
四、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有拜唐苹、卡博平和倍欣。
优点:降糖效果好,肝肾等全⾝不良反应少,不增加体重或能减轻体重,单⽤本药不引起低⾎糖,对⼼脑⾎管有保护作⽤,适合⽼年糖尿病患者和伴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同时也是⽬前国内外唯⼀具有糖耐量减低治疗适应证的降糖药。
缺点:主要为部分患者初⽤时有胃肠道不良反应(排⽓增多、胀⽓),胃肠功能紊乱者、孕妇、哺乳期妇⼥和⼉童禁⽤。
注意与其他降糖药联合可引起低⾎糖,⼀旦发⽣,应使⽤葡萄糖治疗,进⾷双糖或淀粉类⾷物⽆效。
五、胰岛素增敏剂常⽤的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优点: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糖,适⽤于2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及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
琥珀酸曲格列汀开题报告一、药物简介【通用名】琥珀酸曲格列汀【商品名】Zafatek【别名】SYR-472【英文名】Trelagliptin succinate【化学名】2-[6-(3-氨基-哌啶-1-基)-3-甲基-2,4-二氧代-3,4-二氢-2H-嘧啶-1-基甲基]-4-氟-苄腈琥珀酸盐,2-({6-[(3R)-3-Aminopiperidin-1-yl]-3-methyl-2,4-dioxo-3,4-dihydropyrimidi n-1(2H)-yl}methyl)-4-fluorobenzonitrile monosuccinate【CAS号】1029877-94-8【分子式】C18H20FN5O2·C4H6O4【分子量】475.47【结构式】【原研公司】日本武田制药【药理分类】二肽基肽酶IV(DPP-4)抑制剂【适应证】II型糖尿病【用法用量】一般用于成人,每周口服一次,每次100mg剂量。
【制剂处方】ZAFATEK® 50mg(相当于66.5mg琥珀酸曲格列汀), ZAFATEK® 100mg(相当于133mg琥珀酸曲格列汀)ZAFATEK薄膜包衣片含有D -甘露糖醇,结晶纤维素,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硬脂富马酸钠,羟丙甲纤维素,聚乙二醇6000,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铁,氧化铁黄(仅ZAFATEK® 50mg含有)。
【理化性质】琥珀酸曲格列汀为白色至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易溶于水或二甲基亚砜,微溶于甲醇,难溶于乙醇(99.5%)、四氢呋喃或二乙胺,极难溶于乙腈或异丙醇。
二、选题依据1.该品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批准上市情况2015年3月获日本卫生劳动福利部批准,用于II型糖尿病的治疗,是全球首个每周口服一次的降糖药。
目前,在欧美和美国等国家进行临床试验,国内无进口。
2.背景分析(国内外市场容量)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减低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综合性疾病,其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西格列汀结构式
西格列汀是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它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活动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西格列汀结构式如下:
C19H20N2O2S
西格列汀的独特结构使其具有特殊的药理作用。
它主要作用于多巴胺D2受体和5-羟色胺5-HT2受体,从而影响神经递质的传递。
这些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与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西格列汀通过与多巴胺D2受体结合,起到拮抗作用。
这可以减少多巴胺的活性,从而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和思维紊乱。
此外,西格列汀还可以抑制5-羟色胺5-HT2受体的活性,从而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如情感减退和社交退缩。
西格列汀的治疗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
在使用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个体化的剂量调整。
药物的副作用包括头晕、嗜睡、心动过速等,但通常是可控制的。
除了精神分裂症,西格列汀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精神疾病,如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
它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并逐渐成为精神疾病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
然而,西格列汀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在使用前,医生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并权衡利弊。
此外,西格列汀的使用需要严密的监测和随访,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西格列汀是一种重要的抗精神病药物,通过调节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活性来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它的独特结构和药理作用使其成为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药物之一。
然而,其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严密监测疗效和副作用。
利格列汀片降糖的原理
利格列汀片降糖的原理主要有:
1. 利格列汀是GLP-1受体激动剂,可以激活胰岛素分泌。
2. GLP-1受体位于胰岛β细胞,激活后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释放。
3. 胰岛素可以促进肝、肌肉吸收葡萄糖,降低血糖。
4. 利格列汀也可以抑制α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减缓肝糖原分解。
5. 通过延缓胃排空,延长饱腹感,减少食欲,从而降低饮食糖摄入。
6. 利格列汀片需在食前服用,使药物浓度在饭后升高,增强胰岛素分泌作用。
7. 长期作用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8. 利格列汀与膳食和运动结合,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9. 副作用可能包括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10. 不良反应较少,是2型糖尿病辅助治疗的重要口服药物。
综上,利格列汀通过促进胰岛素释放,是一种效果显著的口服降糖药物。
核准日期:利格列汀片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利格列汀片商品名称:欧唐宁®/Trajenta®英文名称:Linagliptin Tablets汉语拼音:Ligelieting Pian【成份】利格列汀。
化学名称:8-[ (3R) -3-氨基-1-哌啶基]-7-(2-丁炔基-1) -3,7-二氢-3-甲基-1-[(4-甲基-2-喹唑啉基)甲基]-1H-嘌呤-2,6-二酮。
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25H28N8O2分子量:472.54【性状】本品为浅红色圆形双凸,斜边薄膜衣片。
一面凹刻BI公司标志,另一面凹刻“D5”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适应症】利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可用于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规格】5 mg【用法用量】成人推荐剂量为5 mg,每日1次。
本品可在每天的任意时间服用,餐时或非餐时均可服用。
特殊人群: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
肝功能不全患者肝功能不全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
漏服如果遗漏给药,建议患者在下次服药时不需服用双倍剂量。
【不良反应】临床试验经验因为临床试验的条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一种药物的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率并不能直接与另一种药物的临床试验中的发生率相比,可能也并不能反映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的发生率。
基于十四项安慰剂对照的研究、一项活性药物对照研究和一项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进行的研究评价了利格列汀5 mg,每日一次,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安全性。
在持续时间为18周和24周的三项安慰剂对照试验和五项持续时间不到18周的补充的安慰剂对照试验中,进行了利格列汀5 mg,每天一次,作为单药治疗的研究。
在六项安慰剂对照试验中对利格列汀与其他降糖药合用进行了研究:两项与二甲双胍合用(治疗持续时间为12周和24周);一项与磺脲类合用(治疗持续时间为18周);一项与二甲双胍和磺脲类合用(治疗持续时间为24周);一项与吡格列酮合用(治疗持续时间为24周);以及一项与胰岛素合用(主要终点在24周)。
DPP-4抑制剂在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的现状和机遇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最新统计显示中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正在快速增长,中国目前糖尿病患者人数已高达1.14亿,居全球首位,全世界每三到四个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位来自中国。
同时,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大约为50.1%,即4.934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阶段,因此在未来数年内,我国糖尿病总人数还会不断攀升。
但是,中国接受治疗的成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不到40%。
治疗糖尿病常用的口服药主要有磺脲类(格列本脲、格列喹酮、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美脲)、双胍类(二甲双胍)、拜糖平类、格列奈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胰岛素增敏剂和近几年新上市的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和最新一代降糖药SGLT2抑制剂等,其中前两类降糖药是最传统的药物, 二甲双胍是国内外公认的一线口服降糖药,降糖疗效确切。
不同种类的降糖药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如二甲双胍更适合肥胖或超重的患者,格列酮类可用于治疗合并肥胖、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患者,而拜糖平更适合降低餐后高血糖。
降糖药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如高血糖的程度及空腹高还是餐后高或者两者都高、年龄和体质状态、并发症和合并症情况等。
可减轻体重的降糖药物•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的使用剂量,需要根据患者BMI水平加以调整。
通常,对于BMI<28 kg/m2的患者,可用2.0 g/d剂量;BMI在28-32kg/m2时,采用2.5 g/d;而BMI>32 kg/m2时,剂量可升至3.0 g/d.二甲双胍可与多种降糖药联合,抵消这些药物带来的体重副作用,从而也成为了多种联合治疗的基础用药。
•GLP-1受体激动剂:提高葡萄糖诱导的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分泌,降低餐后胰高血糖素分泌。
在二甲双胍和/或磺脲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持续30周后,HbA1c降低达0.8%-1.0%.在一项长期随访的研究中,可降低体重达5.8 kg.•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近年来发现的治疗糖尿病的新靶点, SGLT-2抑制剂是继DPP-IV抑制剂之后的又一新星。
利格列汀与沙格列汀的区别利格列汀和沙格列汀是两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
虽然都属于二肽基肽酰基肽酶-4(DPP-4)抑制剂,但它们在药理学和临床应用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在下面的列表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它们之间的差异。
一、作用机制1.利格列汀通过抑制DPP-4酶的活性,使血糖水平降低。
这个酶的主要作用是降解肠道和胰岛素所释放的肽类,如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利格列汀的作用时间为24小时。
2.沙格列汀与利格列汀的作用机制相同。
但它的作用时间更长,达到了48小时。
这意味着需要更少的服药次数。
二、药物代谢1.利格列汀在胃肠道中被迅速吸收,并且在肝脏中被代谢。
它的半衰期为10小时左右。
2.沙格列汀也在肝脏中被代谢。
但相对于利格列汀来说,它更能够被胶体粘附,从而使其在体内的停留时间更长。
它的半衰期为17小时左右。
三、适应症1.利格列汀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减轻餐后高血糖的程度。
它的作用时间虽然相对较短,但它的效果比较明显。
2.沙格列汀也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
与利格列汀相比较,它的作用时间更长,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四、不良反应1.利格列汀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其中最常见的是头痛和呕吐。
2.沙格列汀也是相对安全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口干、乏力等。
总结起来,利格列汀和沙格列汀虽然都属于DPP-4抑制剂,但它们在药理学和临床应用方面存在差异。
利格列汀适用于餐后高血糖程度较重的患者,而沙格列汀更适用于需要长效降糖的患者。
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药物作用机制和副作用进行综合考虑,准确指导患者用药。
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剂利格列汀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新药剂利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124例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62)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n=62)接受利格列汀治疗,对比二组治疗后的机体相关指标水平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
结论:利格列汀能够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治疗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率低。
【关键词】2型糖尿病;利格列汀;有效率现今临床多见的糖尿病类型主要为2型糖尿病,共占总糖尿病人数的90%之多,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
此病病程长久,难以痊愈,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伴有各类并发症发生,故一旦患此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将明显降低[1]。
临床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法主要为药物治疗,可选择的药物众多。
利格列汀作为近十年新上市的新药能够对糖尿病患者的学者进行有效控制。
本研究现对2型糖尿病采用此药实施干预,并通过对比二甲双胍以探析前者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择取我院收治的124例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收治时间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
随机分组各62例,对照组男41例,女21例,平均年龄(57.3±4.2);平均病程(1.67±0.32)年。
观察组男39,女23例,平均年龄(57.8±4.4)岁;平均病程(1.85±0.64)年。
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数据有同质性(P>0.05),可对比。
1.2方法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效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规格0.5g/片),每日餐后口服2次药物,1.0g/次。
之后每日的使用剂量结合患者的具体病况实施调整,但最高剂量不可高于2.0g/日。
观察组接受利格列汀治疗(上海勃林格殷格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87,规格:7片/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