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嵌顿性内痔76例手术治疗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220.60 KB
- 文档页数:1
早期手术治疗急性嵌顿痔
钟开伦;牛苏剑;王顺和
【期刊名称】《泸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27)003
【摘要】本组224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甲组(早期手术组)148例;乙组(延期手术组)76例。
甲组男113例,女35例;年龄19~67岁,平均38.2岁;其中环状混合嵌顿痔52例,多个混合嵌顿痔48例,单个混合痔嵌顿15例,环状内痔嵌顿28例,多个内痔嵌顿5例。
乙组男57例,女19例,年龄23~58岁,平均36.7岁;其中环状混合痔嵌顿39例,多个混合痔嵌顿18例,环状内痔嵌顿13例,单个内痔嵌顿6例。
【总页数】1页(P206)
【作者】钟开伦;牛苏剑;王顺和
【作者单位】泸州市人民医院外一科肛肠组,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市人民医院外一科肛肠组,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市人民医院外一科肛肠组,四川泸州,646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18
【相关文献】
1.早期手术治疗急性嵌顿痔58例 [J], 陈绍辉
2.急性嵌顿痔早期手术治疗的体会 [J], 刘小明
3.急性嵌顿痔早期手术治疗体会 [J], 常曦东;陈兰
4.早期手术治疗对急性嵌顿痔疗效影响的临床观察 [J], 梁艳秋;胡春霞;刘东岳
5.急性嵌顿痔早期手术治疗463例分析探讨 [J], 吴可; 赵浩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妊娠期嵌顿痔手术治疗78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对应用手术方式对处于妊娠期的嵌顿痔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抽取78例处于妊娠期的嵌顿痔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手术组,平均每组39例。
采用保守药物治疗方法对常规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外科手术方式对手术组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手术组患者嵌顿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
结论应用手术方式对处于妊娠期的嵌顿痔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手术;妊娠期;嵌顿痔妊娠期痔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妊娠合并症,一直以来,大多数临床专家和学者都主张不对处于妊娠期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所以临床对妊娠期痔病患者多采用保守方法进行治疗,但是,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发现,大部分嵌顿痔患者在接受保守治疗后,症状表现仍然不能够得到有效缓解[1]。
本次研究对78例处于妊娠期的嵌顿痔患者应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抽取本次研究的78例处于妊娠期的嵌顿痔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手术组。
常规组患者年龄19至41岁,平均24.8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11例;患病时间2至23天,平均9.4天;手术组患者年龄18至42岁,平均24.3岁;初产妇29例,经产妇10例;患病时间3至21天,平均9.1天。
抽样研究对象的年龄、病程、性别等自然资料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可进行科学性的比较研究。
1.2方法采用保守药物治疗方法对常规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外科手术方式对手术组患者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嵌顿痔症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时间进行对比研究。
1.3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治愈:排便困难、疼痛、流血等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排便功能已经恢复正常;有效:排便困难、疼痛、流血等症状表现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排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排便困难、疼痛、流血等症状表现没有任何好转,患者仍然不能正常排便,或病情进行性恶化发展[2]。
70例混合痔临床手术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总结探讨混合痔临床手术治疗体会。
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70例在我院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70例均痊愈出院,治愈率100%。
术后肛门疼痛31例(44.3%),肛门轻度水肿11例(15.7%),排尿困难12例(17.1%),尿潴留2例(2.9%),无大出血、直肠黏膜外翻、肛管狭窄及感觉性大便失禁等并发症。
结论:外剥内扎手术疗效可靠,复发率低,根治效果理想,价格低廉,是基层医院治疗混合痔的一种简单易行、理想安全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体会【中图分类号】r6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172-02混合痔(mixed hemorrhoid)也称里外痔,是由直肠上下静脉丛共同曲张形成的静脉团块。
痔内、外静脉丛曲张、扩大,相互沟通吻合,括约肌间沟消失,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相连的整体。
笔者2008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外剥内扎术(mmh)治疗混合痔7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8年1月~2010年12月混合痔患者70例,均符合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 [1]。
其中,男48例(68.6%),女22例(31.4%);年龄29~71岁,平均年龄53±2.5岁;病程0.5~9年,平均病程4.5±1.5年;临床表现主要为便时带血、滴血,肛门坠胀,排便、咳嗽、负重时内痔脱出,齿状线上下均见痔核隆起。
1.2手术治疗方法①术前准备:术前1 d进易消化食物,术前凌晨肠道准备,排空大便,禁食。
术前常规全身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
②麻醉:骶管麻醉或局麻。
③手术方法:取膀胱截石位或左侧屈膝卧位。
肛门松弛后手法充分扩张肛门至可容3~4横指,查清混合痔分布、数目、大小、脱垂程度及齿状线关系。
护理干预在手术治疗急性嵌顿性混合痔的应用【摘要】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手术治疗急性嵌顿性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本院普外科2009年2月——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嵌顿性混合痔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48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运动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为(12.5±3.5)d,术后疼痛时间为(3.6±0.8)d;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21.4±1.7)d,术后疼痛时间为(7.6±1.5)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痔块完全回缩有效率100%,未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出院后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病例。
结论护理干预对急性嵌顿混合痔手术患者能有效缩短疼痛和治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症状,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嵌顿环形混合痔;手术治疗;护理干预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68-02嵌顿环形混合痔属肛肠科急症之一,是在混合痔的基础上,内痔脱出肛外,未能及时还纳,刺激肛门而引起括约肌痉挛,导致痔静脉、淋巴回流障碍造成痔核高度水肿,大量血栓形成[1]。
主要表现为痔核脱出不能回纳、痔核肿胀,患者疼痛剧烈。
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但手术后易出现感染、出血、蜂窝组织炎、门静脉炎等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痛苦。
很多患者术后恐惧换药和排便,不利于恢复,因此加强护理干预对患者加强手术效果,提高治疗效果十分重要。
本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期间收治急性嵌顿性混合痔患者96例,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96例,男47例,女41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39.6±4.2)岁,病史4.5-16年,并发嵌顿1.5-4.5天。
急性嵌顿性内痔76例手术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09-10-12T10:43:51.2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4期供稿作者:郑承核
[导读] 内痔嵌顿治疗的关键是及时地解除嵌顿,消除水肿,减轻疼痛
(麻城市中医医院湖北麻城 438300)
【中图分类号】R65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4-0200-01
【摘要】嵌顿性内痔是肛肠外科较为常见的急症。
内痔嵌顿治疗的关键是及时地解除嵌顿,消除水肿,减轻疼痛。
我对76例嵌顿内痔采用早期手术,结果观察,疗效好,见效快,方法简单,疗程短,故认为嵌顿性内痔行急症痔切除,并发症并不比择期手术高,术后疼痛及水肿大为减轻或消失。
【关键词】嵌顿性内痔早期手术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57例,女19例,年龄为24岁—64岁,以35岁—55岁者最多。
其中Ⅱ期内痔29例,Ⅲ期内痔47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肛门部剧烈疼痛,痔核脱出,肿物不能还纳肛管内,局部肿胀。
其中14例伴排尿困难,5例合并前列腺肥大。
2 手术方法
局麻或骶麻后,截石位,常规扩肛至四指,根据嵌顿痔的部位及数目确定切口位置,先用血管钳将准备切除的嵌顿痔块向外拉,暴露出内痔,在痔块基底部两侧皮肤用剪刀做V字形切口,夹取皮肤钝性分离痔静脉丛,沿痔静脉丛和内括约肌之间向上分离,并将痔块两侧粘膜切开少许,充分暴露痔块蒂部和内括肌下缘,用弯血管钳夹住痔核蒂部,在蒂部用10号丝线结扎一道,再贯穿缝扎一道,最后切除痔块,用同法切除其它嵌顿痔,并选择在某一切口内,或在侧方,或在后方切断痉挛的部分内括约肌。
将痔残端送回肛管内,凡士林纱布压迫后覆盖敷料固定。
术后定期更换敷料和便后坐浴至创面愈合。
3 结果
本组病人术后3—7天肛管水肿完全消退,10天左右痔核脱落,创面愈合,住院时间为10—18天,平均为13天。
术后对30例患者随诊1—2年,均无复发。
4 讨论
4.1 内痔脱出嵌顿,特别是环状痔急性脱垂嵌顿,有广泛血栓形成及水肿。
近年来,大多数学者认为痔急性水肿是由于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并非炎症所致,即使痔有溃疡形成,但炎症多在痔表面,不是在深层组织,并不影响手术,同时肛周组织对细菌感染,有较强的抵抗力,因此应行急症痔切除术后并发症并不比择期手术高,术后疼痛及水肿大大减轻或消失。
4.2 手术时从切口内,或侧方、或后方切断部分内括约肌解除其痉挛状态,使痔静脉回流障碍得到恢复,同时改善了因痔出血所致的组织缺氧状态,使局部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抵抗感染的能力得到加强,而且还切除了嵌顿的内痔块,从根本上治疗内痔,彻底打断了脱出—痉挛—嵌顿的恶性循环,手术还消除了血肿和血栓,同时开放皮肤切口,有利于局部减压引流,进一步消除了肿胀。
4.3 手术时必须注意手术应尽早实行,除非患者有明显的手术禁忌症,均应尽早手术。
遵循Ⅲ期内痔的手术处理原则,一次切除痔块不宜超过4个,痔与痔之间要保留5mm的皮肤粘膜桥,痔基底部结扎点不应在同一水平面上,痔血管结扎一定要牢靠,术后应加强创面换药和便后坐浴。
肛门局部创面采取开放式,不予缝合,有利于减压引流消除水肿,防止日后形成外痔赘皮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