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压测量实践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71.00 KB
- 文档页数:17
直流电位差计实验报告直流电位差计实验报告引言:直流电位差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电路中电压差的仪器。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直流电位差计,探究不同电阻下电路中电压的变化规律,并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器材和原理:实验器材包括直流电源、电位差计、电阻箱、导线等。
直流电源提供稳定的电压,电位差计用于测量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差,电阻箱用于改变电路的总电阻。
实验步骤:1. 将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电路的一个端点相连,将电位差计的红色插针连接到该端点上。
2. 将直流电源的负极与电路的另一个端点相连,将电位差计的黑色插针连接到该端点上。
3. 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观察电位差计的示数变化。
4. 记录不同电阻下电位差计的示数。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电阻(Ω)电位差计示数(V)-----------------------------1 0.52 1.03 1.54 2.05 2.5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电位差计的示数与电阻成正比。
随着电阻值的增加,电位差计的示数也随之增加。
这符合欧姆定律,即电流通过电阻的大小与电阻成正比。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欧姆定律,并且得出了电位差计的示数与电阻成正比的结论。
直流电位差计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测量电压差的仪器,可以广泛应用于电路实验和工程领域。
实验改进: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使用更精确的电位差计,以提高测量的精度。
2. 保持电路的稳定,避免因电源波动或接触不良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进一步扩大实验数据的范围,以获得更全面的结果。
实验应用:直流电位差计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例如,在电路设计和故障排查中,我们可以使用直流电位差计来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差,以确定是否存在电压异常或故障。
此外,直流电位差计还可以用于测量电池的电压、电源的输出稳定性等。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直流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欧姆定律。
物电学院09级电子(2)学号 200940620219 姓名 刘杰阜阳师范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数字电表原理与万用表设计使用【实验目的】:1、了解数字电表的基本原理及常用双积分模数转换芯片外围参数的选取原则、电表的校准原则以及测量误差的来源。
2、了解万用表的特性、组成和工作原理。
3、掌握分压、分流电路的原理以及设计对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多量程测量。
4、了解交流电压、三极管和二极管相关参数的测量。
5、通过数字电表原理的学习,能够在传感器设计中灵活应用数字电表。
【实验仪器】:1、309FB 型数字电表原理及万用表设计实验仪;2、四位半通用数字万用表;3、双踪示波器。
【实验原理】:一、数字电表原理:常见的物理量都是幅值大小连续变化的所谓模拟量,指针式仪表可以直接对模拟电压和电流进行显示。
而对于数字式仪表,则需要先把模拟电信号(通常是电压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进行显示和处理。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不同,其幅值大小不是连续的,就是说数字信号的大小只能是某些分立的数值,所以需要进行量化处理。
若最小量化单位为∆,则数字信号的大小是∆的整数倍,该整数可以用二进制码表示。
设mV 1.0=∆,我们把被测电压U 和∆比较,看U 是∆的多少倍,并把结果四舍五入取为整数N (二进制)。
一般情况下,1000≥N 即可满足测量精度要求(量化误差%1.01000/1=≤)。
所以,最常见的数字表头的最大示数为1999 ,被称为三位半(213)数字表。
如U 是∆(mV 1.0)的1861倍,即1861=N ,显示结果为mV)( 1.186。
这样的数字表头,再加上电压极性判别显示电路和小数点选择位,就可以测量显示mV 9.199~9.199- 的电压,显示精度为mV 1.0 。
1、双积分模数转换器(7107ICL )的基本工作原理:双积分模数转换电路的原理比较简单,当输入电压为X V 时,在一定时间1T 内对电量为零的电容器C 进行恒流充电(电流大小与待测电压X V 成正比),这样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量将随时间线性增加,当充电时间到1T 后,电容器上积累的电量Q 与被测电压X V 成正比;然后让电容器恒流放电(电流大小与参孝电压Vref 成正比),这样电容器两端之间的电量将线性减小,直到2T 时刻减小为零,结束时刻停止计数,得到计数值2N ,则2N 与X V 成正比。
一种高压直流电压采样电路的制作方法一、引言在电子学领域中,高压直流电压采样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可以用在许多领域,比如工业控制、医疗设备以及科学研究中。
一种高压直流电压采样电路的制作方法是关键的,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为您介绍一个高质量的制作方法。
二、制作方法的步骤1. 设计电路原理图我们需要设计电路的原理图,明确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般来说,高压直流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电压分压器、隔离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和数字转换电路。
在设计原理图时,需要根据要采样的电压范围、精度要求和环境条件进行选型,并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选择合适的元器件根据设计的原理图,选择合适的元器件非常重要。
对于高压直流电压采样电路来说,尤其需要考虑元器件的耐压和耐久性。
电压分压器中的电阻和电容需要具有足够的耐压能力,隔离器件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数字转换器的分辨率和采样速率也需要符合要求。
3. PCB设计在选择好了元器件之后,需要进行PCB设计。
合理的布局和走线能够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
另外,对于高压直流电压采样电路来说,地线的设计非常关键,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小地线回路的电阻和电感。
4. 制作和调试电路制作PCB之后,焊接元器件并进行电路的调试。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涉及高压电路,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比如使用绝缘手套、工作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并确保电路的接地良好,避免触电危险。
5. 测试和验证进行电路的测试和验证。
测试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抗干扰能力以及稳定性,确保电路达到设计要求。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相应的高压测量仪器,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因高压电路的操作而造成安全事故。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从事电子工程多年,我对制作高压直流电压采样电路有着丰富的经验。
在实际制作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选择合适的隔离器件非常重要,它能够有效地保护低压部分不受高压的影响,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地线的设计也是关键,一个良好的地线设计能够有效地减小瞬态干扰和噪声,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篇一:直流电路实验内容实验一直流电路一、实验目的1.学习利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与交、直流电压;2.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及电流定律,加深对正方向的明白得;3.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4.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学会测量戴维南等效电路中的开路电压、诺顿等效电路中的短路电流及等效内阻的方式;5.自拟电路验证负载上取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二、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定律(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路中,某一刹时流入和流出任一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即∑I=0。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路中,某一刹时沿任一闭合回路一周,各元件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零,即∑U =0。
2.叠加原理在具有多个独立电源的线性电路中,一条支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等于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别离作历时,在该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值得注意的是,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电流或电压的计算,不适用于功率的计算。
3.等效电源定理(1)戴维南定理: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能够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等效电阻串联组成的电压源等效代替。
等效电压源的源电压为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串联电阻为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作用为零时的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2)诺顿定理: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能够用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等效电阻并联组成的电流源等效代替。
等效电流源的源电流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并联电阻为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作用为零时的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4.最大功率传输正确匹配负载电阻,可在负载上取得最大功率,如图1-1所示,电路中功率和负载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其中RL 为负载,可变;RS为电源内阻,不变),L??E2P?I2?RLR?R?LS??SRL为求得RL的最正确值,应将功率P对RL求导,即dP?0dRL图1-1 功率最大传输电路I1 得 RL=RS ,即为负载取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1. 数字万用表的利用E2 利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实验板上各电阻的阻值,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可改变输出电压大小多测量几回),实验台上 E1的交流电源的电压大小。
直流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直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以及电功率的测量方法,并加深对直流电路的了解。
实验器材- 直流电源- 万用表- 电阻- 电流表实验原理直流电路是电流方向不变的电路,电流和电压的大小相对稳定。
所使用的电源为直流电源,电流表为直流电流表。
- 电压测量方法:将万用表设为电压档位,将其正负极分别接触待测电路两端,并读取测量结果。
- 电流测量方法:将电流表接入待测电路中,读取测量结果。
- 电阻测量方法:将电阻连接在电路中,再将电阻两端用万用表测量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
- 电功率测量方法: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利用公式P = U \times I 计算电功率值。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并确认电路连线无误。
2. 打开直流电源,调节电压到设定值。
3. 通过万用表测量电压,记录数据。
4. 通过电流表测量电流,记录数据。
5. 将电阻连接在电路中,测量电压,计算电阻值。
6. 利用测量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电功率。
实验数据与结果在3V的电压下,电流表测量结果为0.5A。
连接电阻后测得电压为2V,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阻值为4Ω。
根据公式P = U \times I,计算得电功率为3V * 0.5A = 1.5W。
分析与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在直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符合欧姆定律,电阻值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求得。
实验中测量的电功率与计算值相符,说明实验方法可行。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直流电路的测量方法,并通过计算、测量确认了测量方法的准确性。
同时,我也进一步理解了电流、电压、电阻以及电功率在直流电路中的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一、实训背景直流电路,作为电路学中的基础部分,是电气工程、电子技术等领域不可或缺的知识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我们开展了直流电路的认识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加深对直流电路概念、元件特性以及电路分析方法的理解。
二、实训目的1. 理解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掌握直流电源、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3. 学会使用万用表等测量工具,对直流电路进行测量和分析。
4.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电路设计和分析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直流电源直流电源是直流电路的核心,本次实训主要介绍了直流电源的种类、特性和使用方法。
我们学习了干电池、蓄电池、直流稳压电源等直流电源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并通过实验了解了不同直流电源在电路中的应用。
2. 电阻电阻是直流电路中最常见的元件之一,它主要起到限制电流、分配电压的作用。
实训中,我们学习了电阻的规格、参数以及电阻的串联、并联等连接方式。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阻值,并了解了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
3. 电容电容是直流电路中用于储存电荷的元件,它在电路中起到滤波、耦合、隔直等作用。
实训中,我们学习了电容的种类、参数以及电容的串联、并联等连接方式。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的容量,并了解了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
4. 电感电感是直流电路中用于储存磁能的元件,它在电路中起到滤波、隔离、稳定等作用。
实训中,我们学习了电感的种类、参数以及电感的串联、并联等连接方式。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感的电感值,并了解了电感在电路中的作用。
5. 电路分析方法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掌握了如何使用这些定律分析直流电路。
通过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电路图绘制等效电路,并使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公式计算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首先对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元件特性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学习。
山东建筑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压检测系统设计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B课程设计院(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通信111姓名:张安珍学号:2011081342指导教师:张君捧完成日期:2015年1月目录摘要......................................................... I I 正文.. (1)1 设计目的和要求 (1)3 设计内容和步骤 (2)单片机电压测量系统的原理 (2)3.2 单片机电压测量系统的总体设计 (3)3.2.1 硬件选择 (4)3.2.2 软件选择 (4)3.3 硬件电路的设计 (4)输入电路模块设计 (4)LM7805稳压电源电路介绍 (5)3.3.3 显示模块电路设计 (5)3.3.4 A/D转换设计 (7)3.3.5 单片机模块的简介 (9)系统软件的设计 (12)主程序的设计 (12)3.4.2 各子程序的设计 (14)总结与致谢 (16)参考文献 (17)附录一系统整体电路图 (18)附录二 A/D转换电路的程序 (19)附录三 1602LCD显示模块的程序 (21)摘要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测量成为广大电子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手段。
对测量的精度和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电压的测量甚为突出,因为电压的测量最为普遍。
本设计在查阅了大量前人设计的数字电压表的基础上,利用单片机技术结合A/D转换芯片ADC0832构建了一个直流数字电压表。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单片机系统的优势,然后详细介绍了直流数字电压表的设计流程,以及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设计。
本文介绍了基于89S51单片机的电压测量系统设计,介绍1602LCD液晶的功能和ADC0832的转换原理。
该电路设计简单,方便。
该设计可以测量0~5V的电压值,并在1602LCD液晶上显示出来。
本系统主要包括三大模块:主程序模块、显示模块、A/D转换模块,绘制点哭原理图与工作流程图,并进行调试,最终设计完成了该系统的硬件电路,在软件编程上,采用了c语言进行编程,开发了显示模块程序,A/D转换程序。
科技大学综合实验报告学院:专业名称:设计题目: 直流电压的测量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直流电压的测量1.实习容、要求及指标1.1设计一个可变量程的数字式直流电压表,要求及设计指标如下:(1)测量围:20mV-1000V 设置4个量程:200mV-2V,2V-20V,20V-200V,200V-2000V.(2)测量精度:200mV(3)测量误差允许围:<=1%。
(4)显示:用四位七段数码管显示电压读数。
1.2设计方案中能用软件完成功能的尽量用软件实现,这样可以减少产片的成本,也减少精简的一些干扰。
1.3本实验采用的是STC12C5A32AD单片机。
2.测量原理及电路设计2.1数字式直流电压测量原理数字式直流电压表的组成结构图如下图所示:图1数字直流电压表结构图直流电压经过输入电路变换为合适的电压后,用A/D转换器将模拟电压变换成数字量,再由电子计数器对数字计数得到测量结果,逻辑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协调工作,在时钟的作用下顺序完成整个测量过程。
这次设计采用多的是STC12C5A32AD系列带A/D转换的单片机,电压输入型A/D,可做温度检测,电池电压检测,按键扫描,频谱检测等。
10位A/D转换结果计算公式如下:(ADC_DATA[7:0],ADC_LOW[1:0]=1024*Vin/Vcc.2.2直流电压测量原理框图如下:图2,电压测量原理框图2.3直流大电压信号的测量在AD 采样前面加一级分压电路即分压器,可以扩展直流电压测量的量程。
如下图所示:U0位电压表的量程,r 位其阻,r1,r2位分压电阻U0为扩展后的量程。
以下是各种与直流电压测量相关的原理图及电路图:2.3.1分压电路原理图:图3,分压电路原理图2.3.2多量程分压器原理:数字电压表0~u i0r 1r 2r0~u 0图4,多量程分压器原理采用这种分压电路虽然可以扩展电压表的量程,但在小量程档明显降低了电压表的输入阻抗,着在实际使用中是所部希望的,所以,实际数字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为下图所示:他能在不降低输入阻抗的情况下达到相同的分压效果。
2.4直流小电压信号图5,直流小信号放大电路对于直流小信号(20Mv-200Mv )的测量,需要设计信号放大电路将信号适当的放大再进行AD采样,放大电路原理如下图所示:3.硬件电路原理图及调试过程:图6.外接硬件电路原理图这次课程设计我们花在焊接和程序的编写上的时间并不是太多,电路设计和系统调试才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
调试试过程是按照先局部后整体的思路进行的。
详细叙述如下:3.1.分局部调试:3.1.1模拟部分的调试模拟部分的设计主要是根据我们的检查模拟开关是否工作、调节各量程放大倍数是否到设计指定值等。
①检查模拟开关是否工作:模拟开关集成了四个开关。
共有四个控制端。
如果某一控制端为高电平则对应的开关将接通。
为测量其是否工作,我们将它的四个控制端用导线引出分别接高低电平,发现测量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工作正常。
○2各量程放大倍数的调节:这一步调试是建立在上述两步调试的基础上的。
针对不同的档位,我们通过接入不同的待测的模拟输入电压来调节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调试测量20到200V档的放大倍数时,我们选择的输入电压为80V,按照设计,该电压在经过衰减电路后不放大。
前面已经说过,我们设定的衰减比例为1/4,因此LM358输出端(7腿)的电压应该为20V,经过万用表测量,电压为20V,调试成功。
在调节20到200V档的放大倍数时,我们选择的电压为30V,该电压应该先衰减到原来值的1/4再经过4倍放大电路后大小不变。
我们通过调节控制放大倍数的电位器使LM358的7腿的电压为30V达到放大倍数调节的目的。
同理,在调节其他档位的放大倍数时也是通过上述方法调节相应的电位器实现的。
3.1.2译码部分的调试图7,74HC595结构图译码部分主要是检验74HC595片选和译码是否正常。
我们选用了检测数码管以及74HC595是否完好的程序进行下载并检测,这样不仅可以检测这两部分是否完好,而且还可以检测电路板及单片机是否完好。
我们通过给单片机下载检测程序,结果在数码管上显示的数字与我们预期的结果又很大的出入,经过我们一番检查也没找出原因之所在,最后我们问王老师才知道原来是我们的74HC595芯片给焊接错了,由于我焊接时出心大导致把74HC595的两根管脚短焊了,这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经过后来的一番改进,终于实现了检测功能。
3.1.3单片机与译码部分整体调试上面是对译码部分单独进行了调试,而74HC595和数码管的工作是要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工作的,所以我们做了这样一步测试。
我为单片机编写了在数码管上动态点亮数码管并让四个数码管依次显示“0,1,2,3,到9”的程序,烧录并将单片机接入电路后发现数码管上显示的为“0000,1111,….9999.说明一切工作正常。
3.2整机调试:在进行电路的分局部调试之后,我们又进行了系统整机调试。
首先为LM358接上5V的电压,为其他芯片接上2V的工作电压。
另外还要输入待测的模拟电压,该电压从200mV以下的电压开始输起,依次增大。
直到达到供端电压的上限5V为止,在这过程中,记录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由于前面的分局部调试进行得还比较顺利,因此整机调试较为顺利。
sfr P1ASF = 0x9D; //P1 secondary function control register/*Define ADC operation const for ADC_CONTR*/#define ADC_POWER 0x80 //ADC power control bit#define ADC_FLAG 0x10 //ADC plete flag#define ADC_START 0x08 //ADC start control bit#define ADC_SPEEDLL 0x00 //420 clocks#define ADC_SPEEDL 0x20 //280 clocks#define ADC_SPEEDH 0x40 //140 clocks#define ADC_SPEEDHH 0x60 //70 clocks/*************************************************定义位变量*************************************************/sbit SCL=P0^3; //移位;sbit RCL1=P0^1; //RCL1,RCL2位码锁存时钟;sbit RCL2=P0^2;sbit SDATA=P0^0; //数据位;/************************************************定义数组*************************************************/unsigned char code led1[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77,0x38,0x39,0x00}; //0~9,r,l,c不带小数点;unsigned char code led2[ ]={0xbf,0x86,0xdb,0xcf,0xe6,0xed,0xfd,0x87,0xff,0xef,0xf7,0xb8,0xb9}; //带小数点;/************************************************段位代码宏定义*************************************************/#define k00 0x8000#define k01 0x4000#define k02 0x2000#define k03 0x1000#define k10 0x0800#define k11 0x0400#define k12 0x0200#define k13 0x0100#define k20 0x0080#define k21 0x0040#define k22 0x0020#define k23 0x0010sbit key1=P2^4; //200mv--2vsbit key2=P2^5; //2v--20vsbit key3=P2^6; //20v--200vsbit key4=P2^7; //200v--2000vunsigned state=0;float result;float result2;unsigned char a[4]={0};int key;void InitUart();void SendData(BYTE dat);void Delay(WORD n);void InitADC();BYTE ch = 0; //ADC channel NO. /*----------------------------ADC interrupt service routine----------------------------*/void adc_isr() interrupt 5 using 1{ADC_CONTR &= !ADC_FLAG; //Clear ADC interrupt flagstate=ADC_RES*4+ADC_RESL;result2=(state*5)/1023.0;if(key==0)result=result2/23;if(key==1)result=result2/23*10;if(key==2)result=result2/23*100;if(key==3)result=result2/23*1000;if(key==4)result=result2/23*10000;ADC_CONTR = ADC_POWER | ADC_SPEEDLL | ADC_START | 0;}/*----------------------------Initial ADC sfr----------------------------*/void InitADC(){P1ASF = 0x01; //Set all P1 as analog input portADC_RES = 0; //Clear previous resultADC_CONTR = ADC_POWER | ADC_SPEEDLL | ADC_START | ch;Delay(2); //ADC power-on delay and Start A/D conversion}/*----------------------------Software delay function----------------------------*/void Delay(WORD n){WORD x;while (n--){x = 5000;while (x--);}}/************************************************函数名:Dtat_Out(unsigned int n_LED,unsigned char Data_595) 出口参数:无入口参数:n_led,data_595;段码及显示的数据功能:发送数据并显示*************************************************/ void Dtat_Out(unsigned int n_LED,unsigned char Data_595){unsigned char y;unsigned int yy;RCL2=1; // 输出锁存时钟,上升有效RCL1=1;RCL2=0; //段码清零;for(y=0;y<8;y++){SCL=0; // 数据输入时钟,上升沿有效SDATA=0;SCL=1;}RCL2=1;RCL1=0; //发送位选信号;for(y=0;y<16;y++){SCL=0;if((n_LED&0x0001)==0x0001) { SDATA=1; }if((n_LED&0x0001)!=0x0001) { SDATA=0; }n_LED>>=1;SCL=1;}RCL1=1;RCL2=0; //发送段信号;for(y=0;y<8;y++){SCL=0;if((Data_595&0x80)==0x80) { SDATA=1; }if((Data_595&0x80)!=0x80) { SDATA=0; }Data_595<<=1;SCL=1;}RCL2=1;for(yy=0;yy<2000;yy++); //延迟一会;}void Data_con(float x) //数据分离{unsigned int result1;if(key==0)result1=(int)(x*10000);if(key==1)result1=(int)(x*1000);if(key==2)result1=(int)(x*100);if(key==3)result1=(int)(x*10);a[0]=result1/1000;a[1]=(result1/100)%10;a[2]=(result1%100)/10;a[3]=result1%10;}/************************************************ 函数名:xianshi()出口参数:无入口参数:无功能:给出显示的数据位码及段码*************************************************/ /************************************************ 函数名:xianshi()出口参数:无入口参数:无功能:给出显示的数据位码及段码*************************************************/ void xianshi_2()//数据显示{if(key==0) //单位是mv{Dtat_Out(k23,led1[a[0]]);Dtat_Out(k22,led1[a[1]]);Dtat_Out(k21,led2[a[2]]);Dtat_Out(k20,led1[a[3]]);}if(key==1){Dtat_Out(k23,led2[a[0]]);Dtat_Out(k22,led1[a[1]]);Dtat_Out(k21,led1[a[2]]);Dtat_Out(k20,led1[a[3]]);}if(key==2){Dtat_Out(k23,led1[a[0]]);Dtat_Out(k22,led2[a[1]]);Dtat_Out(k21,led1[a[2]]);Dtat_Out(k20,led1[a[3]]);}if(key==3){Dtat_Out(k23,led1[a[0]]);Dtat_Out(k22,led1[a[1]]);Dtat_Out(k21,led2[a[2]]);Dtat_Out(k20,led1[a[3]]);}if(key==4){Dtat_Out(k23,led1[a[0]]);Dtat_Out(k22,led1[a[1]]);Dtat_Out(k21,led1[a[2]]);Dtat_Out(k20,led1[a[3]]);}}unsigned char getkey(void){unsigned int i;if ( key1==0) //200mv--2v { for(i=0;i<5000;i++);while (key1==0);key=1;}if ( key2==0) //2v--20v{ for(i=0;i<5000;i++);while(key2==0);key=2;}if (key3==0) //20v--200v{ for(i=0;i<5000;i++);while(key3==0);key=3;}if (key4==0) //200v--2000v{ for(i=0;i<5000;i++);while(key4==0);key=4;}//200mv--20mv}void main(){P2=0xFF;//InitUart(); //Init UART, use to show ADC resultInitADC(); //Init ADC sfrIE = 0xa0; //Enable ADC interrupt and Open master interrupt switch//Start A/D conversionwhile (1){getkey();Data_con(result);xianshi_2();}}6.实习体会这次的实习却给了我们一个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的机会,我们通过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去书本中找相关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巩固了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