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切除缝合加内痔贯穿缝合结扎法痔核根治术疗效分析(一)
- 格式:docx
- 大小:17.79 KB
- 文档页数:2
外痔切除缝合加内痔铜针术治疗混合痔李东冰;谢振年;谭嗣伟;杨士斌;伊秀丽;郝丽丽;李友峰;曹威巍【摘要】目的:观察外痔切除半开放式缝合加内痔铜离子电化学疗法(简称铜针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观察组采用外痔切除后半开放式缝合加内痔铜针术治疗以痔脱出为主的混合痔320例,而对照组采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混合痔320例,两组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观察出血停止时间、痔脱出消除程度、疼痛程度,以及有无术后大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出血治愈率99.5%,显著高于对照组(93.6%),痔局部脱出治愈率99.0%,亦显著高于对照组(94.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明显低于对照组(32.8%,P<0.01).结论:外痔切除后半开放式缝合加内痔铜针术治疗混合痔,方法简便、安全、疗效可靠,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尤其适合于出血和局部脱出者.【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年(卷),期】2019(025)003【总页数】4页(P370-373)【关键词】混合痔;痔切除缝合;铜针法【作者】李东冰;谢振年;谭嗣伟;杨士斌;伊秀丽;郝丽丽;李友峰;曹威巍【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肛肠科北京 10009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肛肠科北京 10009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 100005;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731 医院北京 100074;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医院乌兰浩特 029400;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肛肠科北京 10009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肛肠科北京 10009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肛肠科北京 10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1+82011年12月—2015年7月,我们利用外痔切除半开放式缝合术结合内痔铜针术(CORE)治疗以痔脱出、出血为主要症状的混合痔320例,同时与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进行同期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640例,在签订知情同意书后,依据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便血及脱出程度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内痔套扎术与外痔切除术联合治疗混合痔患者的手术效果研究【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改善混合痔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对患者实施内痔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探究其手术效果。
方法:选入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因患有混合痔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单一组实施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联合组实施内痔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
结果:联合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单一组的少(P<0.05);联合组的手术时间明显较单一组的短(P<0.05);联合组的创口愈合时间明显较单一组的短(P<0.05);联合组的术后VAS评分明显较单一组的小(P<0.05);联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单一组的低(P<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单一组的高(P<0.05)。
结论:内痔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便血、疼痛等临床症状,促进创口快速愈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内痔套扎术;外痔切除术;联合治疗;混合痔混合痔是痔疮中最为严重的一种,临床较为常见、多见,是内痔与外痔在同一方向连接、融合,临床常表现为肛门坠痛、脱出、粘液渗出、出血等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2]。
临床常采用手术切除痔疮对患者进行治疗,但不同的手术对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具有不同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本研究在实施内痔套扎术的同时,联合外痔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现将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研究背景为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择期选入因患有混合痔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每组26例,前后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分别为20:16、19:17;其年龄分别为30~69(47.1±2.2)岁、29~70(46.6±2.2)岁;其病程分别为0.5~20(11.2±2.1)年、1~21(11.1±2.2)年。
外痔切除联合内痔套扎术治疗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观察刘伟伟;豆慧杰;王继成【摘要】目的:研究外痔切除联合内痔套扎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50例混合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外痔切除联合内痔套扎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术后便血情况无明显差异,但术后疼痛及满意度有明显差异.结论:外痔切除联合内痔套扎术是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基础上的改进和发展,近期临床效果显著,少有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7(029)005【总页数】3页(P35-37)【关键词】外痔切除;内痔套扎;临床观察【作者】刘伟伟;豆慧杰;王继成【作者单位】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0;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0;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临床研究】痔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肛肠科疾病,其发病原因临床中存在争议,目前普遍认同的是肛垫下移学说[1],肛垫中的肛管内壁黏膜、血管、纤维支持结构出现异常并表现出临床症状时,便发生了痔。
在传统混合痔治疗中,外剥内扎术临床应用广泛,但术后多存在切口疼痛、尿潴留、切缘水肿、便血等并发症[1,2]。
为探究混合痔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本研究选取150例混合痔患者分组进行外痔切除联合内痔套扎术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并对两组患者3个月的近期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150例混合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
患者的诊断标准采用《痔诊疗暂行标准》[1]。
两组患者均诊断为混合痔,外痔个数3~5个,内痔个数3~5个。
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及肛肠科急重症。
治疗组患者,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18~72岁,平均(36.21±10.12)岁,病程(5.24±1.03)年,外痔平均(3.06±1.16)个/例,内痔平均(4.31±0.85)个/例;对照组患者,男性38例,女性37例,年龄20~68岁,平均(37.21±8.35)岁,病程(4.78±1.42)年,外痔平均(3.14±1.28)个/例,内痔平均(3.96±1.34)个/例。
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评价发布时间:2023-01-04T07:37:24.403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8期作者:贾光宇[导读] 目的:评估混合痔应用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治疗的有效性贾光宇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中心卫生院102601【摘要】目的:评估混合痔应用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治疗的有效性。
方法:选择医院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就诊的68例混合痔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34例,对照组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施行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治疗,将两组混合痔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术后24小时出血量(20.32±4.34)毫升以及愈合时间(12.03±2.13)天均小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术后需要再次修剪率(2.94%)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应用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突出,可以缩短患者的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出血量,有利于改善肛门光洁度,值得在临床中予以使用与推广。
【关键词】混合痔;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为评价将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应用于混合痔治疗中的效果,本次研究择取医院收治的68例混合痔患者展开调研。
1.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纳入医院接诊的混合痔患者68例,患者的接诊时间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根据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34例/组,接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的小组为对照组,接受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治疗的小组为观察组。
对照组,女性19例、男性15例;年龄19岁~70岁,平均年龄(44.59±9.39)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病程(3.43±1.00)年。
观察组,女性17例、男性17例,年龄20岁~69岁,平均年龄(44.66±9.23)岁;病程5个月~11年,平均病程(3.45±1.03)年。
内痔横形缝扎外痔切除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目的:针对混合痔的治疗,探讨一种维持肛垫正常位置,不损伤齿线区感觉上皮,并能有效去除病灶,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的手术方法。
方法:选择混合痔住院病人2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4例,对照组14例。
治疗组采用内痔横形缝扎外痔切除保留齿线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术)。
分别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所用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后遗症、创面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肛管周长等指标进行观察统计。
结果:运用内痔横形缝扎外痔切除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与传统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术)相比,其临床治愈率、复发率、手术操作时间、水肿、感染、尿潴留、肛门潮湿、肛门狭窄等的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出血、排大便情况、肛门坠胀、手术前后肛管周长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内痔横形缝扎外痔切除保留齿线术在保证治愈率的基础上,能有效的保护肛门正常结构和功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是一种治疗混合痔有效的方法。
RPH内痔套扎外痔切除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痔疮的效果【摘要】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本文以RPH内痔套扎外痔切除术和传统外剥内扎术为比较对象,分析了两种手术的原理、操作方法、疗效比较研究、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分析,以及痔疮手术选择的参考因素。
结论部分指出RPH内痔套扎外痔切除术的优势在于相对较小创伤和快速康复,而传统外剥内扎术的局限性则在于有较高的复发率和并发症风险。
最后强调了个体化手术选择的重要性,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合适的痔疮手术方式。
【关键词】关键词:痔疮,RPH内痔套扎外痔切除术,传统外剥内扎术,疗效比较,术后并发症,复发率,手术选择,个体化,优势,局限性。
1. 引言1.1 痔疮概述痔疮,又称痔,是指直肠和肛管周围静脉plexus submucosus临床上常见的常见良性疾病。
病因主要是长时间慢性便秘、腹泻、久坐久站等使盆腔淤血,静脉压力增高,而产生痔。
痔疮可以分为内痔和外痔两类,内痔是指发生在齿线以上的痔,一般不明显,易出血;外痔是指发生在齿线以下皮肤嵌合线以外的痔,痔核明显常伴有疼痛。
痔疮早期可能表现为排便时有鲜血或肿块外翻,严重时出现疼痛、瘙痒、不适等不适症状。
痔疮是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给患者带来生活和工作的不便,影响生活质量。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易复发。
手术治疗是治疗痔疮的主要方法,通过手术可以直接去除痔核,缓解疼痛和出血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痔疮的必要性因患者病情、症状、痔核大小等因素而异,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
1.2 手术治疗痔疮的必要性手术治疗痔疮的必要性在于,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患者常常出现肛门疼痛、肿胀、出血等症状,给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
痔疮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肛门周围的静脉丛长期受到压力、挤压或拉伸引起的血管扩张、充血和破裂形成的。
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在混合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分析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在混合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84例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开放外痔剥离术,观察组行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4%、23.81%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对混合痔的疗效显著,患者创面愈合快,疼痛轻,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
【关键词】混合痔;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并发症;疼痛程度痔疮在肛肠科十分常见,其在我国的发病率为83.6%左右,且年龄增大人群发病率逐渐升高[1]。
混合痔为常见痔疮类型,主要通过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但这一方法给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康复慢[2]。
我院近年来引入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成效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研究中的84例混合痔患者于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到我科就诊,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
对照组男18例,女24例,年龄22~71岁,平均(48.45±3.26)岁;观察组男16例,女26例,年龄21~70岁,平均(48.39±3.19)岁;两组基本资料有同质性(P>0.05)。
1.2方法两组均行局麻。
对照组行开放外痔剥离术:将外痔提起后以止血钳对其静脉丛剥离,到齿线上0.3~0.5cm为止,对内痔静脉丛剥离到切口端,将组织、黏膜夹住,以可吸收线将基底处围绕缝合,将痔体剪掉。
观察组行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手法扩肛为3~4指,对痔核分界、位置及大小查看,确定外切、内扎位置。
将痔体提起并于其外缘作放射形切口,为“V”字形,对曲张静脉团块、增生纤维结缔组织钝性剥离后切除,到齿线上方0.3~0.5cm处,以弯血管钳对内痔痔核钳夹,以0号丝线对基底处结扎,在距离结扎线1cm部位将痔核剪掉,以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外痔切口,对其他位置的混合痔同等方法处理。
外痔剥离切除加内痔下分段褥式缝合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作者:邢占敏陈超凡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年第09期摘要:目的观察运用改良术式(外痔剥离切除加内痔下分段褥式缝合结扎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0例需手术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改良术式组)和对照组(传统术式组),观察术后患者出现肛缘水肿、肛门溢液、出血、皮桥断裂、愈合时间、治愈率等指标。
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肛缘水肿、肛门溢液、愈合时间等指标明显优异于对照组,特别是防治术后出血、皮桥断裂方面,疗较更佳(P关键词: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改良术式中图分类号:R657.1+8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9-0096-03混合痔是指内外痔静脉丛曲张,相互沟通吻合,使得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兼有内痔、外痔的双重特点,中医属“痔”范畴。
环状混合痔是痔疮发展的终末阶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其列为肛肠科16种难治病之一,最终需手术治疗。
目前临床上常用传统经典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但采用该手术进行治疗后,患者极易出现肛管狭窄、大出血、溢液、疼痛、肛缘水肿、皮桥断裂等一系列术后并发症[1];为此,我们采用改良术式(外痔剥离切除加内痔下分段褥式缝合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肛缘水肿、肛门溢液、出血、愈合时间等指标明优异于传统术式组,特别是防治术后出血、皮桥断裂、愈合时间方面,疗较更佳。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本科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环状混合痔患者。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治疗组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39.25岁,平均病史16 a;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40.63岁,平均病史18 a;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传统外剥内扎术)①术前准备: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术前清洁灌肠。
外痔切除缝合加内痔贯穿缝合结扎法痔核根治术疗效分析(一)
作者:吴定奇陈小梅毛丽珠塔长峰张柳萍
【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外痔切除缝合加内痔贯穿缝合结扎法)痔核根治术对300例Goliger分类Ⅱ度或部分Ⅲ度混合痔,行外痔切除缝合加内痔贯穿缝合结扎法痔核根治术的疗效分析。
方法在结扎法痔核根治术的基础上,采取剥离曲张静脉团块,外痔部分予修剪增生的结缔组织,切口上下纵形缝合,内痔部分于痔核上段行黏膜下贯穿缝合并结扎。
结果手术平均时间为17.5min,平均治愈的时间为22d,无肛门狭窄、失禁、出血、排便障碍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该手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费用低廉的方法,术中灵活应用手术技巧。
【关键词】结扎法;痔核根治术;缝合
70多年来,混合痔的手术是以经典的结扎切除术为基本术式。
近年来,笔者采用贯穿缝合结扎法结扎内痔,外痔切开剥离后纵形缝合治疗Goliger分类Ⅱ度或部分Ⅲ度混合痔,300例。
结果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00例,男168例,女132例,年龄16~74岁。
平均46.5岁。
住院手术病例69例,门诊手术病例231例。
1.2手术方法
1.2.1术前常规清洁灌肠,鞍麻后取截石位或折刀位。
门诊手术病例取折刀位加局麻处理。
1.2.2手术要点
(1)外痔切除外痔部分(隆起的最高处)作一约1.0cm长的放射状切口,锐性加钝性剥离、切除曲张静脉团块及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直至内痔的基底部。
(2)内痔核的处理在齿线上方1.0cm以上,用贯穿缝合结扎法行内痔痔核结扎术。
术中根据内痔的形态,在痔核上段行黏膜下贯穿缝合并结扎。
1.3结果
1.3.1手术时间本术式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7.5min,较通常的开放式内扎外剥术20min左右有所缩短。
1.3.2平均治愈时间本术式病例平均治愈时间为22d,较通常的内扎外剥开放式手术的愈合30d左右有所缩短。
1.3.3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最多的是皮赘的形成为90例(占30%),肛缘水肿18例(占6%),其中30例需口服去痛片,6例需肌肉注射强痛定止痛;术后192例无并发症(占64%)。
术后未发现大出血。
术后排尿困难45例,经肌肉注射新斯的明和热敷20~30min后自解小便,15例尿潴留需导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