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痔疮套扎术(RPH)
- 格式:ppt
- 大小:4.15 MB
- 文档页数:10
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硬化注射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目的研究并分析自动痔疮套扎术(RPH)与硬化注射联合治疗内痔的具体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5年收治的72例内痔患者分成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6),治疗组患者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和硬化注射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内痔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内痔患者的症状积分明显下降,并且治疗组的术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治疗组内痔患者的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PH与硬化注射相结合治疗内痔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不容易复发。
标签:自动痔疮套扎术;硬化注射;内痔内痔是肛门直肠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是人体肛门齿线以上发生静脉曲张团块,它的表面覆盖有黏膜,常常会有便血和痔核脱出以及便秘症状,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硬化注射有很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微创,自动化程度高以及出血量小等优点[1]。
本文作者选取了72例内痔患者对RPH联合硬化注射治疗内痔的效果进行了探究,探究的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15年1月~11月收治的72例内痔作为研究对象,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有36例患者。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接受术后随访,临床资料较为完整,并且符合内痔的临床诊断标准。
治疗组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5.62±3.20)岁;病程10.3~26.4年,平均病程(13.27±5.63)年。
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5.59±3.13)岁;病程10.2~26.9年,平均病程(13.28±5.65)年。
1.2方法治疗组采用RPH与硬化注射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以RPH治疗。
治疗组:首先确定好患者痔的位置以及严重程度、痔核的数量等,然后确定好套扎方案。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RPH-4)操作指南一、决定痔疮胶圈套扎术临床疗效的两个关键指标决定痔疮胶圈套扎术临床疗效的两个关键指标,一就是“胶圈内孔径”,二就是“胶圈弹性回缩力”,这两者共同决定了痔核坏死脱落后溃疡面的范围以及痔血管闭塞的程度。
胶圈内孔径越小,弹性回缩力越大,痔核坏死脱落后形成的溃疡面越小,痔血管闭塞越完全;也即就是说,术后出血率越低,手术疗效越好(图1)。
二、传统胶圈套扎术无法克服的缺点由于橡胶天然特性的限制,胶圈内孔径的最小极限值为1、5mm;也就就是说,无论采用何种制造技术,都无法制得内孔径小于1、5mm的胶圈。
与此同时,橡胶的天然特性还决定了胶圈的弹性回缩力有限;加上老化、疲劳与变质等固有缺陷,随放置时间延长,胶圈的内孔径将逐渐变大,弹性回缩力亦逐渐减弱。
以上因素决定了痔核坏死脱落后溃疡面的范围比较大,更重要的就是无法确保套扎术后痔血管完全闭塞,这意味着套扎术后出血的隐患无法避免(国外90年代末报道的术后出血率为0、8%~15%;国内近年来报道的出血率为0、3%~2%)。
此外,胶圈内孔径变大与弹性回缩力减弱还还可能导致以下后果:①术后短期内胶圈滑脱致治疗失败;②组织坏死不完全致溃疡面愈合延迟。
三、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RPH-4)的优势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RPH-4)就是在原专利产品自动痔疮套扎器(RPH)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升级换代产品,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1、以弹力线环套代替胶圈,性能优异传统痔疮套扎,无论国内外,均以胶圈作为套扎材料,其缺点就是橡胶容易老化、疲劳与变质。
RPH-4改变传统做法,创新性地以弹力线代替胶圈,而弹力线由特殊高分子材料制成,性能独特,避免了橡胶的一系列固有缺陷,能明显提高套扎效果(图2)。
2、弹力线环套可极度紧缩,基本上避免了术后出血当弹力线被套扎于目标组织上后,通过抽紧弹力线可使环套的内孔径进一步缩小,因此对目标组织的套扎极为紧固,组织脱落后的溃疡面极小(接近于零),痔血管闭塞完全,基本上避免了术后出血的风险。
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轻中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轻度痔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根治手术,观察组实施RPH手术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手术各项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轻中度痔疮患者行自动痔疮套扎术效果较好,且患者恢复较快,痛苦少,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自动痔疮套扎术;根治手术疗法;并发症;痔疮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病,按照部位不同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患者主要表现为便血、无痛,单纯性内痔无疼痛仅有坠胀感,可发展成脱垂,发生血栓及炎症时可伴有肿胀、疼痛。
随着肛肠科技术的提升,自动痔疮套扎术针对轻中度痔疮治疗有良好的效果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1]。
本次研究就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分别行传统根治手术和自动痔疮套扎术,就两者的疗效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痔疮患者,所有患者均经2006年7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制定《痔临床诊治指南》标准确诊,排除有结直肠有器质性病变或炎症患者、合并有心脑肺等器质性疾病患者。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25例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在18-43岁,平均(30.5±4.3)岁。
观察组25例患者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在20-45岁,平均(33.5±4.5)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开塞露纳肛诱排便,并行直肠下段和肛管清洗。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根治手术疗法。
临床观察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轻中度痔疮目的:观察分析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轻中度痔疮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8例轻中度痔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55%,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5.91%。
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在治疗轻中度痔疮临床上效果显著显著,且具有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恢复快及操作简单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轻中度痔疮;临床效果基于该疾病的病理特点,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轻中度痔疮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8例轻中度痔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8例轻中度痔疮患者,其中,男49例,女39例;患者年龄为20—63岁,平均年龄为41.52±1.02岁;患者病程为1—30年,平均病程为15.53±1.14年;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基本资料均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1.2.1护理人员指引治疗组患者选取截石位,铺上消毒巾,之后将扩腔器放置患者肛门中,进而对齿状线位置行确定。
负压吸引器同自动套扎枪相连接,且保障套扎痔核同套扎枪头倾斜角为45o,通过负压吸引器的抽吸压力将痔核吸至枪管中,当负压值超过0.09MPa时,负压吸引器的开关会自动转动,将套扎胶圈释放出来同时套扎痔块。
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内痔的临床效果关键词自动痔疮套扎术;内痔;疗效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是由祖国中医传统结扎疗法发展而来,其是通过特制的自动痔疮套扎器在齿状线上方1~3 cm的适当位置将特制的胶圈套扎于痔的基底部和痔上黏膜,通过胶圈的紧缩、绞勒阻断痔的血供,使之产生缺血、萎缩、坏死、脱落、创面修复而痊愈,达到治疗内痔便血、脱出的目的[1]。
本院于2015年2月~2016年3月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内痔2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220例内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6例,女84例;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54.7岁;病程3个月~35年;Ⅰ度内痔29例,Ⅱ度内痔91例,Ⅲ度内痔88例,Ⅳ度内痔12例;伴直肠黏膜内脱垂13例,伴直肠息肉2例,伴中重度贫血2例;31例曾行外剥内扎术,14例曾行内痔硬化剂注射治疗。
1. 2 治疗方法采用江西庐乐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痔康宝TM多发式聚光痔疮套扎器。
术前清洁灌肠,患者取左侧卧位,静脉全身麻醉后,术野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再行肛门局部麻醉,指法扩肛,使肛管充分松弛,消毒直肠和肛管。
插入肛窥器,显露齿状线和内痔核等;然后通过上圈器将胶圈安装到胶圈发射头中,将套扎器负压接头与负压吸引器接头连接,同时将排气孔开关置于关闭状态;经肛窥器置入枪管并对准目标组织(即齿状线上1~3 cm 处),在负压抽吸下目标组织即被吸入枪管内,当负压达到0.08~0.1 MPa时扣动扳机,直到胶圈释放,同时将目标组织牢牢套住;打开排气孔开关至开放状态,释放被套扎的组织(约小指头或食指头大小)。
然后在被胶圈套扎的组织球内注射消痔灵注射液0.5~1.0 ml,直至组织球明显胀大、变白。
同法处理其他痔核及松弛脱垂的直肠黏膜和直肠息肉。
对于Ⅲ~Ⅳ度内痔采用串联式套扎法,即在痔核基底部套扎一个点,再在其正上方套扎一个点;或采用倒三角套扎法,即在痔核基底部套扎一个点,再在其上方成等腰三角形套扎两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