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振动学
- 格式:pdf
- 大小:172.38 KB
- 文档页数:10
第9章振动学基础习题9.1 质量为10×10-3kg的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系统,按x=0.1cos(8πt+2π/3)(SI)的规律振动,求:(1)振动的圆频率、周期、振幅、初相以及速度与加速度的最大值;(2)最大回复力、振动能量、平均动能和平均势能;(3)t=1、2、5、10s等各时刻的相位;(4)分别画出振动的x-t图线,v-t图线和a-t图线;(5)画出这些振动的转动矢量图示,并在图中指明t=1、2、5、10s时矢量的位置。
9.2 一个弹簧振子m=0.5kg,k=50N/m,振幅A=0.04m,求:(1)振动的圆频率,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2)当振子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0.02m时的瞬时速度、加速度和回复力;(3)以速度具有正的最大值时为计时起点,写出振动的表达式。
9.3 一质点在x=0附近沿x轴作简谐振动。
在t=0时位置为x=0.37cm,速度为零,振动频率为0.25Hz。
试求:(1)周期、圆频率、振幅;(2)在时刻t的位置和速度;(3)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的值;(4)在t=3.0s时的位置和速率。
9.4 作简谐振动的小球,速度最大值为v m=3cm/s,振幅A=2cm,若从速度为正的最大值时开始计算时间,求:(1)振动的周期;(2)加速度的最大值;(3)振动表达式。
9.5 如图,两轻弹簧与小球串联在一直线上,将两弹簧拉长后系在固定点A、B之间,整个系统放在水平面上。
设弹簧的原长为l1、l2,倔强系数为k1、k1,A、B间距离为L,小球的质量为m。
(1)试确定小球的平衡位置。
(2)使小球沿弹簧长度的方向作一微小位移后放手,小球将作振动,这一振动是否是简谐振动?振动的周期为多少?9.6 一轻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其下悬有一质量为m的盘子。
现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离盘h高度处自由下落到盘中并和盘子粘在一起,盘子开始振动起来。
(1)此时振动周期与空盘振动的周期各为多少?(2)此时振动的振幅。
⼤学物理第九章振动第9章振动本章要点:1. 简谐振动的定义及描述⽅法.2. 简谐振动的能量3. 简谐振动的合成物体在⼀定位置附近作周期性的往返运动,如钟摆的摆动,⼼脏的跳动,⽓缸活塞的往复运动,以及微风中树枝的摇曳等,这些都是振动。
振动是⼀种普遍⽽⼜特殊的运动形式,它的特殊性表现在作振动的物体总在某个位置附近,局限在⼀定的空间范围内往返运动,故这种振动⼜被称为机械振动。
除机械振动外,⾃然界中还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振动。
今⽇的物理学中,振动已不再局限于机械运动的范畴,如交流电中电流和电压的周期性变化,电磁波通过的空间内,任意点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周期性变化,⽆线电接收天线中,电流强度的受迫振荡等,都属于振动的范畴。
⼴义地说,凡描述物质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在某个数值附近作周期性变化,都叫振动。
9.1 简谐振动9.1.1 简谐振动实例在振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是简谐振动,⼀切复杂的振动都可以看作是由若⼲个简谐振动合成的结果。
在忽略阻⼒的情况下,弹簧振⼦的⼩幅度振动以及单摆的⼩⾓度振动都是简谐振动。
1. 弹簧振⼦质量为m的物体系于⼀端固定的轻弹簧(弹簧的质量相对于物体来说可以忽略不计)的⾃由端,这样的弹簧和物体系统就称为弹簧振⼦。
如将弹簧振⼦⽔平放置,如图9-1所⽰,当弹簧为原长时,物体所受的合⼒为零,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所在的位置O就是其平衡位置。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如果把物体从平衡位置向右拉开后释放,这时由于弹簧被拉长,产⽣了指向平衡位置的弹性⼒,在弹性⼒的作⽤下,物体便向左运动。
当通过平衡位置时,物体所受到的弹性⼒减⼩到零,由于物体的惯性,它将继续向左运动,致使弹簧被压缩。
弹簧因被压缩⽽出现向右的指向平衡位置的弹性⼒,该弹性⼒将阻碍物体向左运动,使物体的运动速度减⼩直到为零。
之后物体⼜将在弹性⼒的作⽤下向右运动。
在忽略⼀切阻⼒的情况下,物体便会以平衡位置O为中⼼,在与O点等距离的两边作往复运动。
图中,取物体的平衡位置O为坐标原点,物体的运动轨迹为x轴,向右为正⽅向。
高二物理第九章机械振动第一、二、三节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九章 机械振动第一节 简谐振动 第二节振幅、周期和频率 第三节 简谐运动的图象二. 知识要点: 〔一〕简谐振动1. 机械振动的定义:物体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
2. 回复力的概念:使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力。
注意:回复力是根据力的效果来命名的,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
3. 简谐运动概念: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力作用下的振动。
特征是:kx F -=;m kx a /-=。
〔特例:弹簧振子〕4. 简谐运动中位移、回复力、速度、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参看课本〕〔1〕振动中的位移x 都是以平衡位置为起点的,方向从平衡位置指向末位置、大小为这两位置间的直线距离,在两个“端点〞最大,在平衡位置为零。
〔2〕加速度a 的变化与回F 的变化是一致的,在两个“端点〞最大,在平衡位置为零,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3〕速度大小v 与加速度a 的变化恰好相反,在两个“端点〞为零,在平衡位置最大。
除两个“端点〞外任一个位置的速度方向都有两种可能。
〔二〕振幅、周期、频率1. 振幅A 的概念: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称为振幅。
它是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2. 周期和频率的概念:振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称为振动周期,单位是秒;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称为振动频率,单位是赫兹。
周期和频率都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注意:全振动是指物体先后两次运动状态........〔位移和速度〕完全一样....所经历的过程。
振动物体在一个全振动过程通过的路程等于4个振幅。
3. 周期和频率的关系:fT 1=4. 固有频率和固有周期:物体的振动频率,是由振动物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振幅的大小无关,所以叫固有频率。
振动周期也叫固有周期。
〔三〕简谐运动的图象 1. 简谐运动的图象:〔1〕作法: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根据实际数据取单位,定标度,描点。
第九章 振动学习题9-1 一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振动系统,按(m) 3ππ8cos 05.0⎪⎭⎫ ⎝⎛+=t x ,的规律做自由振动,试求(1)振动的角频率、周期、振幅、初相、速度最大值和加速度最大值;(2)t=1s ,2s ,10s 等时刻的相位;(3)分别画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解:(1)ω=8πs -1,T=2π/ω=0.25s ,A=0.05m ,ϕ0=π/3,m A ω=v ,2m a A ω=(2)π=8π3t φ+ (3)略9-2 一远洋货轮质量为m ,浮在水面时其水平截面积为S 。
设在水面附近货轮的水平截面积近似相等,水的密度为ρ,且不计水的粘滞阻力。
(1)证明货轮在水中做振幅较小的竖直自由运动是谐振动;(2)求振动周期。
解:(1)船处于静止状态时gSh mg ρ=,船振动的一瞬间()F gS h y mg ρ=-++ 得F gSy ρ=-,令k gS ρ=,即F ky =-,货轮竖直自由运动是谐振动。
(2)ω==,2π2T ω==9-3 设地球是一个密度为ρ的均匀球体。
现假定沿直径凿通一条隧道,一质点在隧道内做无摩擦运动。
(1)证明此质点的运动是谐振动;(2)计算其振动周期。
解:以球心为原点建立坐标轴Ox 。
质点距球心x 时所受力为324433x mF G G mx x πρπρ=-=-令43k G m πρ=,则有F kx =-,即质点做谐振动。
(2)ω==2πT ω== 9-4 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弹簧振子,振幅A =2.0 ×10-2 m ,周期T s 。
当t =0时,(1)物体在正方向端点;(2)物体在平衡位置,向负方向运动;(3)物体在x ×10-2m 处,向负方向运动;(4)物体在x =-×10-2 m 处,向正方向运动。
求以上各种情况的振动方程。
解:ω=2π/T=4πs -1(1)ϕ0=0,0.02cos4(m)x t π=(2)ϕ0=π/2,0.02cos 4(m)2x t ππ⎛⎫=+ ⎪⎝⎭(3)ϕ0=π/3,0.02cos 4(m)3x t ππ⎛⎫=+ ⎪⎝⎭(4)ϕ0=4π/3,40.02cos 4(m)3x t ππ⎛⎫=+ ⎪⎝⎭9-5 有一弹簧,当其下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时,伸长量为9.8 ×10-2 m 。
第九章 弹性体振动的准确解9.1 引言在引论中我们曾经提到,实际的振动系统都是弹性体系统。
弹性体具有分布的物理参数(质量,阻尼,刚度)。
它可以看做由无数个质点借弹性联系组成的连续系统,其中每个质点都具有独立的自由度。
所以,一个弹性体的空间位置需要用无数个点的独立空间坐标来确定。
也就是说,弹性体具有无限多个自由度。
在数学上,弹性体的运动需要用偏微分方程来描述。
前面我们论述的多自由度系统只是弹性体的近似力学模型。
本章讨论理想弹性体的振动,所谓理想弹性体.....是指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连续系统模型:(1)匀质分布;(2)各向同性;(3)服从虎克定律。
通过对一些简单形状的弹性体的振动分析,着重说明弹性体振动的特点,弄清它与多自由度系统振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我们将看到,任何一个弹性体具有无限多个固有频率以及无限多个与之相应的主振型;而且这些主振型之间也存在着关于质量与刚度的正交性;弹性体的自由振动也可以表示为各个主振动的线性叠加;而且对于弹性体的动响应分析,主振型叠加法仍然是适用的。
所以说,弹性体振动与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二者有着一系列共同的特性,这就是它们的共性。
而二者的差别仅在于数量上弹性体有无限多个固有频率与主振型,而多自由度系统只有有限多个。
我们还将看到,对于一些简单情形下的弹性体振动问题,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它们的准确解。
尽管实际问题往往是复杂的,很少可以归结为这些简单情形;但是了解这些简单情形下准确解的特征,对于处理复杂问题是有帮助的。
为了避免用到弹性力学的知识,而仅以材料力学作为基础,我们将限于讨论一维弹性体(梁,轴,杆等)。
9.2弦的振动设有理想柔软的细弦张紧于两个固定支点之间,张力为T ,跨长为l ,弦单位长度的质量为ρ。
两支点连线方向取为x 轴(向右为正),与x 轴垂直的方向取为y 轴(向上为正),如图9.2-1(a )。
设弦的振动发生在xoy 平面内,弦的运动可表示为y=y (x,t ).还假设弦的振动幅度是微小的,即 y 与xy∂∂均为小量;在这假设下弦的张力T 可近似地看做常量。
二、振幅、周期和频率从容说课本节课讲述描述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等几个物理量.它是上节课对简谐运动研究的延续,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引进振幅用来直接反映简谐运动中的最大位移,间接反映简谐运动的能量,引进周期和频率用来反映简谐振动重复运动的快慢.只有切实理解了本节所学的几个物理量,才能更好地、更全面地反映出简谐运动的运动特征.尤其对以后的学习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对交变电流、电磁振荡等知识的学习.结合本节内容的特点,对本节教学的目标定位于:1.知道周期、振幅、频率三个物理量的定义,并理解其物理意义.2.理解周期与频率的关系,并能对二者进行换算.3.知道物体振动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对周期、频率、振幅的认识和理解.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振幅与简谐运动能量的定性关系.以及振幅与位移的区别.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使学生能更好地接受知识,本节课采用先学后教、实验演示、讨论总结等方法。
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本节课的教学顺序确定如下:复习提问→新课导人→指导自学→归纳总结→强化练习→小结.一、知识目标 _1.知道描述简谐运动的周期、振幅、频率三个物理量.2.理解周期与频率的关系,并能进行两者间的换算.3.了解物体振动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2.提高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能力.三、德育目标通过对简谐运动周期性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社会新旧更替.螺旋前进的道理。
教学重点对简谐运动周期、频率、振幅的认识和理解.教学难点1.理解振幅间接反映振动能量的理论依据.2.区分振幅与位移两个物理量.教学方法指导性自学、实验演示、多媒体辅助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法.教学用具投影片、弹簧振子、秒表、CAI课件课时安排l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复习提问①什么叫机械振动?②什么叫简谐运动?2.导人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简谐运动,但如何对简谐运动来进行定性的描述和定量的计算呢?这就需要我们引进一些能反映简谐运动特性的物理量——周期、频率和振幅,本节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这些物理量.二、新课教学(一)振幅、周期和频率.基础知识请学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同时思考下列问题:[投影片出示]1.什么叫振幅?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单位又是什么?用什么符号表示?2.什么叫周期?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单位又是什么?用什么符号表示?3.什么叫频率?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单位又是什么?用什么符号表示?学生阅读后,得出以上问题的结论:1.a.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叫振幅.b.振幅用来反映振动物体振动的强弱.c.振幅的单位是:米(m).d.振幅的符号是:A.2.a.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周期.b.周期是用来反映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c.周期的单位是:秒(s).d.周期常用符号:T.3.a.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叫频率.b.频率是用来反映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c.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d.频率的常用符号:f.深入探究请同学们结合前面所学,考虑以下问题:[投影出示]1.振幅与位移有何区别,有何联系?2.周期与频率有何区别,有何联系?3.试以弹簧振子为例描述一次全振动.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归纳总结后得出上述问题的结论:1.振幅与位移的区别:a.物理意义不同.振幅是用来反映振动强弱的物理量;位移是用来反映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矢量性不同.振幅是一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位移是一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振幅与位移的相同点:a.都是反映长度的物理量.振幅是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位移是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其单位都是长度单位.b.位移的最大值就是振幅.2.周期与频率的区别:a.物理意义不同.周期是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b.单位不同.周期的国际单位是秒;频率的国际单位是赫兹.周期与频率的联系:a.都是用来反映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周期越大,振动得越慢;频率越大,振动得越快.b.周期与频率互成倒数关系.即:T=1.f①O→A→O→A′→O②A→O→ A′→O→A③A′→O→A→O→A′④O→A′→O→A→O教师总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对描述简谐运动的三个物理量:振幅、周期、频率,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我们简单应用一下.基础知识应用1.弹簧振子在B、C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BC间距离为10 cm,B→C运动时间为1 s,如图所示.则 ( )A.从O→C→O振子做了一次全振动B.振动周期为1s,振幅是10cmC.经过两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是 20cmD.从B开始经3s,振子通过路程是30cm2.一个弹簧振子.第一次把弹簧压缩x后开始振动.第二次把弹簧压缩2x后开始振动,则两次振动的周期之比和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A.1:2,1:2B.1:1,1:1C.1:2,1:2D.1:2,1:13.一个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先后以同样大小的速度通过相距10 cm的A、B两点,历时0.5 s.如图所示,经过B点后再经过t=0.5 s 质点以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速一次通过B点.则质点振动的周期是( )A.0.5 s,B.10sC.2.O sD.4.0s[参考答案]1.解析:振子从0→C→0时位移虽然相同,但速度的方向不同,振动只是半次全振动故A错.振子从B→c是半次全振动,故周期T=2 s,振幅A=OB=BC =52cm.故B错.由全振动的定义知:振子由B→C→B为一次全振动,振子路程s=4 A=4× 5=20 cm,所以两个全振动的路程中2×20cm=40cm,故C错。
第九章 简谐振动一、填空题(每空3分)9-1 质点作简谐振动,当位移等于振幅一半时,动能与势能的比值为 ,位移等于 时,动能与势能相等。
(3:1,A )9-2两个谐振动方程为()120.03cos (),0.04cos 2()x t m x t m ωωπ==+则它们的合振幅为 。
(0.05m )9-3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表达式分别为X 1=6.0×10-2cos(T π2t+4π) (SI) , X 2=4.0×10-2cos(Tπ2t -43π) (SI) ,则其合振动的表达式为______(SI).( X=2.0×10-2cos(T π2t+4π) (SI)) 9-4一质点作周期为T 、振幅为A 的简谐振动,质点由平衡位置运动到2A处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为_________。
(12T) 9-5 有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其表达式分别为 )4cos(1πω+=t A x m 、)43cos(32πω+=t A x m ,则合振动的振幅为 。
(2 A)9-6 已知一质点作周期为T 、振幅为A 的简谐振动,质点由正向最大位移处运动到2A处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为_________。
(6T) 9-7有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其表达式分别为 )75.010cos(03.01π+=t x m 、)25.010cos(04.02π-=t x m ,则合振动的振幅为 。
(0.01m )9-8 质量0.10m kg =的物体,以振幅21.010m -⨯作简谐振动,其最大加速度为24.0m s -⋅,通过平衡位置时的动能为 ;振动周期是 。
(-32.010,10s J π⨯) 9-9一物体作简谐振动,当它处于正向位移一半处,且向平衡位置运动,则在该位置时的相位为 ;在该位置,势能和动能的比值为 。
(π)9-10质量为0.1kg 的物体,以振幅21.010m -⨯作谐振动,其最大加速度为14.0m s -⋅,则通过最大位移处的势能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