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72.03 KB
- 文档页数:7
2023年春历史期中试题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隋文帝建国后“薄赋敛,轻刑罚,内修制度,外扶戎夷”,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但炀帝即位后,“外征四夷,内穷嗜欲,兵革岁动,赋敛滋繁”,引发了隋末农民大起义,隋王朝最终瓦解。
这反映出()A.统治政策是王朝兴衰的主要原因B.隋炀帝继承了隋文帝的治国理念C.隋朝和秦朝一样,历经二世而亡D.隋朝二帝均以武力手段开疆拓域2.《元史·地理志》中这样写道,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
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统治,元朝采取了()A.分封制B.郡县制C.中央集权制D.行省制度3.“明清的《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都没有进行印刷。
《四库全书》动用了四千名写手,抄写了七套;《永乐大典》两千名写手只抄了三套,后大多失传”。
材料说明印刷术()A.大大促进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B.既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C.使用和改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D.只影响了中国,没有影响世界4.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对词的发展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词的相同之处体现在()A.词风委婉,感情真挚B.都有胸怀祖国,收复失地之志C.词风都属于豪放风格D.都善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5.《三字经》是中国传统读物,自问世以来,屡经增改以下节录的“叙史”部分,序号处填入正确的是五霸强,七雄出①,始兼并,传二世。
……唐高祖,起义师①,创国基。
……太组兴①,号洪武,都金陵A.①嬴秦氏①除隋乱①国大明B.①除隋乱①国大明①嬴秦氏C.①除隋乱①嬴秦氏①国大明D.①嬴秦氏①国大明①除隋乱6.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和“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有自己的言论,不得随意发挥。
这表明明朝()A.开创科举制度B.推行重文轻武C.实行八股取士D.大兴文字狱7.唐代长安的东、西两市,日午时击鼓三百声,开启市门:日落前七刻击钲三百声,关闭市门。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A. 洛阳B. 长安C. 扬州D. 成都2.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被誉为()A. 贞观之治B. 开元盛世C. 康乾盛世D. 文景之治3. 下列人物中,被誉为“诗仙”的是()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杜牧4. 唐朝时期,中日交往密切,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是()A. 郑和B. 玄奘C. 鉴真D. 张骞5.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其统治措施有()A. 杯酒释兵权B. 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C. 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D. 上述三项都对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2.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3. 李白被誉为“诗仙”,其诗风格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4. 鉴真是唐朝高僧,东渡日本,为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5.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______。
2. 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______。
3. 被誉为“诗仙”的唐朝诗人是______。
4. 唐朝高僧______东渡日本,为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5.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包括______、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隋朝大运河的作用。
2. 请简述唐太宗的统治措施。
3. 请简述李白的诗歌特点。
4. 请简述鉴真东渡日本的意义。
5. 请简述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假设你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诗人,请以“春夜喜雨”为题,写一首五言绝句。
2023年春学期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期中
测试题
本文档为2023年春学期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期中测试题,以下是题目和答案:
1. 题目: 请写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什么?
答案: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造纸术。
2. 题目: 请写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什么?
答案: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指南针。
3. 题目: 请写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什么?
答案: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火药。
4. 题目: 请写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什么?
答案: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印刷术。
5. 题目: 请问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
答案: 李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
6. 题目: 请问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
答案: 杜甫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
7. 题目: 请问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
答案: 白居易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
8. 题目: 请写出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建筑是什么?答案: 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建筑是长城。
9. 题目: 请写出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建筑是什么?答案: 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建筑是故宫。
10. 题目: 请写出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建筑是什么?答案: 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建筑是大雁塔。
请在考试中认真作答,祝你好运!
---
注:本文档中的内容均为推断,并无法验证其真实性。
【初中必刷题】历史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二)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2024七下·期中)[2023 安徽池州期中]制作历史知识小卡片是学好历史的一种方法,在下面知识卡片的空白处填写的正确内容应是()隋朝建立时间:581年人物:杨坚都城:长安阶段特征:____A.四分五裂,战乱不断B.北击匈奴,无为而治C.国家统一,社会稳定D.开辟丝路,沟通中外2.(2024七下·期中)[2023 山东青岛期末]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时期形成了“开元盛世”。
下列材料说明这两个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之一是统治者()A.重视农业生产B.善于虚怀纳谏C.重视选贤任能D.重视整顿吏治3.(2024七下·期中)[2022广东梅州期中]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杜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A .秧马B .曲辕犁C.筒车D.楼车4.(2024七下·期中)[2023 四川泸州中考]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时期“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在京师长安还有胡姬所开酒店,专卖胡酒,成为文人雅游饮宴之所。
这些现象()A.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强化B.得益于民族交往与交融C.反映了长安城布局严整D.凸显手工制作水平高超5.(2024七下·期中)新考向跨学科自然界中鸟可以扮演传播植物种子的使者,从而推动生物圈的物种交流。
下面是模拟这一原理制作的示意图,该图可被纳入的历史学习主题是()A.唐与吐蕃的民族交融B.古代中日两国的交往C.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D.佛教文化的传播历程6.(2024七下·期中)[2023 黑龙江齐齐哈尔三模]张家港黄泗浦遗址(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发现的唐代寺庙建筑基址,其布局与日本唐招提寺极为相似,这最有可能为下列哪一事件提供佐证()A.张骞通西域B.鉴真东渡C.玄奘西行D.郑和下西洋7.(2024七下·期中)[2023 福建南平期末]历史典故往往来源于真实的历史故事,并可作为研究历史的依据。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是在唐朝时期发明的?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2.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世民B. 李渊C. 杨广D. 李旦3. 唐朝的都城是哪里?A. 长安B. 洛阳C. 开封D. 南京4. 唐朝的科举制度是在哪位皇帝的统治下确立的?A. 唐高祖B. 唐太宗C. 唐高宗D. 唐玄宗5.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哪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唐高祖B. 唐太宗C. 唐高宗D. 唐玄宗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
()2. 唐朝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3. 唐朝的都城是洛阳。
()4.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唐高宗的统治时期。
()5. 唐朝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2.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3. 唐朝的科举制度是在______的统治下确立的。
4.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______的统治时期。
5. 唐朝的四大发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时期的主要特点。
2. 简述唐朝的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3. 简述唐朝的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4. 简述唐朝的对外交流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5. 简述唐朝的衰落及其原因。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对唐朝的科举制度的看法。
2.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对唐朝的四大发明的看法。
3.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对唐朝的对外交流的看法。
4.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对唐朝的衰落及其原因的看法。
5.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对唐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的看法。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唐朝的“贞观之治”时期的主要特点和原因。
初一下学期历史中期考试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A. 唐朝B. 春秋时期C. 商朝D. 隋朝答案:C2. 以下哪个是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A. 铁制武器B. 火药C. 印刷术D. 井式灌溉答案:B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的成立?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南京条约签订D. 五四运动答案:D4. 以下哪个国家是中国的邻国?A. 日本B. 韩国C. 越南D. 新加坡答案:A5.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发生在二十世纪?A. 清朝灭亡B. 革命军队北伐C. 春秋战国时期D. 秦始皇统一中国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______。
答案:造纸术2. 中国的首都是______。
答案:北京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发生了一场______。
答案:解放战争4. 始于1919年的______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
答案:五四5. 中国的国旗是红色,上面有五颗______。
答案:黄色星星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
考生通过不同的考试科目,包括经义、诗词、论文等,来评定其能力和才华,从而决定其是否能够进入官僚体制,并担任相应的职位。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约1300多年,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选拔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2. 请简述中国的成立过程。
答案:中国成立于1921年,当时在上海租界的一处小楼里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会上,中国的创始人们讨论了中国社会的问题,提出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和目标,并选举产生了中国的第一届中央委员会。
从那时起,中国开始了长期的抗争和奋斗,最终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长城。
答案:中国古代的长城是一道由砖石、土木等材料修筑而成的防御工事。
初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的试卷和答案初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国家的古代文明?A. 埃及B. 中国C. 印度D. 美国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统一全国的朝代?A. 唐朝B. 春秋时期C. 三国时期D. 秦朝3.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A. 文化大革命B. 辛亥革命C. 抗日战争D. 文艺复兴4.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下面哪些?A. 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纸术B. 火药、印刷术、电视、指南针C. 造纸术、指南针、电脑、火药D. 活字印刷术、电视、火药、造纸术5.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 抗日战争胜利B. 五四运动C. 九一八事变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2. 介绍一下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影响。
3. 简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4.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请以你所学的历史知识,论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初一下学期历史期中一、选择题1. A2. D3. B4. A5. D二、简答题1.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以实现社会阶层流动和政治稳定。
2.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背景是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引起了广泛的反对情绪。
这次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激发了民族自尊心,促进了现代文化和思想的发展。
3.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贸易路线,连接了中国和西方国家,主要贸易品是中国的丝绸。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进行了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背景是中国人民经过多年的革命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下历史仁爱版期中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奴隶制度B. 分封制度C. 周公制礼作乐D. 儒家思想2.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主要原因是()A. 周王室的衰落B. 郡县制的推行C. 铁犁牛耕的推广D. 奴隶制的瓦解A. 有教无类B. 因材施教C.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 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A. 墨子B. 韩非子C. 老子D. 孙武A. 三公九卿制B. 郡县制C. 征兵制D. 分封制A. 推恩令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建立太学D. 丝绸之路的开通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淝水之战D. 赤壁之战A. 民族大迁徙B. 民族大融合C. 民族大分裂D. 民族大统一A. 开通大运河B. 实行科举制C. 建立三省六部制D. 实行分封制A. 政治清明B. 经济繁荣C. 文化发达D. 民族分裂A. 唐朝灭亡B. 五代更迭C. 十国分裂D. 郡县制的推行A. 加强中央集权B. 重文轻武C. 推行科举制D. 实行分封制A. 南方经济的繁荣B. 海外贸易的兴盛C. 手工业的发展D. 农业的衰退A. 行省制的推行B. 民族压迫政策C. 汉化政策D. 郡县制的推行A. 实行科举制B.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 建立内阁制度D. 实行分封制A. 郑和下西洋B. 康乾盛世C.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 郡县制的推行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C. 中国开始进行近代化探索D. 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A. 鸦片战争的失败B. 外国侵略的加剧C. 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D. 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A. 鸦片战争的失败B.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C. 外国侵略的加剧D. 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A. 鸦片战争的失败B.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C. 外国侵略的加剧D. 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______社会。
初一下学期的历史期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中国历史人物被尊称为"太祖"?- A. 刘邦- B. 孙中山- C. 秦始皇- D.- 答案:A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A. 秦朝- B. 汉朝- C. 清朝- D. 唐朝- 答案:C3. 中国古代的"郡县制"是在哪个朝代首次实行的?-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答案:B二、判断题1. 南京是中国的首都。
- 答案:错误2. 《道德经》是孔子所著。
- 答案:错误3. 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
-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具备才能的人才,使他们成为官员。
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即乡试、省试和殿试。
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并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和文化。
2. 请简要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 答案: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发生在公元220年至280年。
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是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导致中央政权衰弱,各地军阀割据。
最终形成了以曹操、刘备和孙权为代表的三个势力对抗的局面,被称为"三国鼎立"。
四、论述题请论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 答案: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一条重要的贸易路线,连接了中国和西方国家。
通过这条路线,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被带到了西方,同时西方的黄金、宝石、马匹等商品也进入了中国。
这种贸易交流不仅促进了中外之间的经济发展,还带来了文化的交流。
例如,的传播、文化艺术的交流等都在"丝绸之路"上得以实现。
这对于推动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以上是初一下学期的历史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3年春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本卷满分:50分考试形式:闭卷命题人、审核:)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中。
()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2.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作者认为大运河开凿的最主要影响是A.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B.激化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灭亡C.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 D.奠定了唐朝盛世局面的基础()3.右图为唐三彩骑驼乐舞俑,出土于陕西西安。
图中四个人俑分坐两侧,其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乐俑。
该文物可以用来说明唐朝①手工业水平高②音乐舞蹈多姿多彩③民族交融发展④尚武风气盛行一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松赞干布也派遣子弟到长安学习。
这表明文成公主入藏A.促进唐朝商品经济发展 B.促进了民族交往与交融C.稳定了唐朝的东南形势 D.提高了唐朝的海外声誉()5.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座城市:“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该城市是A.唐都城长安 B.北宋都城开封C.南宋都城临安 D.元都城大都()6.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在众多唐代诗人中,其诗作浪漫飘逸,余光中称赞其“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他是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李商隐()7.唐朝时期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这说明当时的唐朝A.开放包容 B.封闭保守 C.善于模仿 D.男女平等()8.易中天在评述某历史事件时指出:“如此盛世,让日渐年迈的唐玄宗志得意满……而边地胡人……起兵范阳,升平日久的唐王朝不堪一击,平叛之路漫长而又艰辛。
2018年春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了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人物有:
①秦始皇②隋文帝③宋高宗④元世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
③灭亡陈朝
3.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在中国封建时代是空前的。
下列唐朝统治者在位的先后顺序应是
A.①⑤③④②B.①③⑤④②C.①⑤④③②D.⑤①③④②4、“有容乃大”体现了唐朝超越前期特有的文化气派。
以下能说明
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④成功解决“安史之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写道:中国的科举取士“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人仕途的现象…”。
他高度赞扬了中国科举制度,正式创立科举制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武则天 D.李世民
6.比较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结束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B.在前代农民起义中建立的朝代
C.少数民族人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D.我国历史上国力最强盛的王朝7.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
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
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8.“史书两司马”下列史实可能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都能找到的是
A. 武王伐纣
B. 秦王扫六合
C. 陈桥兵变
D. 玄武门之变9.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A、安装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海远航
B、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
C、在剧院里观看悲剧《窦娥冤》
D、人们传诵苏轼的词作《念奴
娇·赤壁怀古》
10.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③②D.②③④①11.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0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在这个大家庭内,每一个民族都产生过杰出的人物,每一个民族都在历史上留下过自己的痕迹,都为中华文明光耀世界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下列所述史实一一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吐蕃族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各部落,建立都城逻些
B.契丹族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创制文字
C.女真族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颁行文字,起兵抗辽D.党项族忽必烈自称皇帝,效仿唐宋制度,订官制、军制
12.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②元朝建立③南宋灭亡④忽必烈继承汗位⑤蒙古灭金⑥西夏灭亡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⑥⑤③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⑥⑤④②③
二、材料解析题(8+9+9=26分)
13.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图示,能形象直观地展示历史知识,有助于理清线索,构建知识结构。
下面是王明同学依据初中教材而绘制的我国古代某个朝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
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忽必烈即汗位之时……突破可中国空前的大一统,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复杂。
他为了巩固对这个偌大国家的统治……建立起了以蒙古贵族为主要统治者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张传宝《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唐朝实行的什么制度?(1分)元朝掌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是什么机构?(1分)负责监察事务的机构是什么(1分)
(2)写出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名称。
(1分)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
(1分)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的疆域辽阔,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什么制度来管理全国?元朝时期设立了什么机构管辖西藏事务?元朝时期设立了什么机构管辖台湾事务?(3分)
14.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目占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
材料二: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
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割据分裂局面。
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以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历史创新能力培养》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尊诚信,虔奉欢盟,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只令三
司搬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四: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1分)
(2)根据材料二,列举我国历史上这三种模式的朝代各一例?(3
分)
(3)材料三中的“誓书”历史上称为什么?(1分)说说此“誓书”签
订后对宋辽关系的影响?(1分)
(4)材料四中的“匈奴”指的是哪个政权?(1分)“靖康耻”
发生在哪年?(1分)岳飞的“收拾旧山河”愿望没有实
现的理由是什么?(1分)
15.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幅历史图片
材料二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到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图一中大运河北端起点名称是什么? (1分)图二所示
的农业生产工具叫什么?(1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2
分)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
令人吃惊”的表现。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1分)这种变化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1分
(5)所学知识回答,两宋政府设置什么机构对海外贸易进行管理?(1
分)
建南初中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3.(1)3分
(2)2分(3)3分14.(1)1分
(2)3分
(3)2分(4)3分15. (1)2分
(2)
2分(3)
2(4)2分(5)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