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7.3 探索更小的微粒导学案1(新版)苏科版.doc
- 格式:doc
- 大小:100.05 KB
- 文档页数:4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下册《7.3 探索更小的微粒》教案(新版)苏科版【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不是微观粒子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还可以有更小的微粒组成。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数量级的概念。
【重、难点】重点:感知丰富的微观世界,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数量级的概念。
难点:认识到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教学突破】通过课件知道分子由原子组成,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称为化合物分子,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单质分子。
通过摩擦起电等活动,了解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
【教学用具】课件,分子结构模型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质可以不断地质子是一座摩天大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当堂训练】1.在探索物质结构的过程中,_______ 首先发现了电子,_______ 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2.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和带负电的构成的,位于原子的中心,受原子核的吸引,绕核高速运动。
原子核是由和构成的,带正电荷,不带电。
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的更小微粒构成的。
3.科学家在探索原子内部结构的历程中,首先发现了()A.电子 B.质子 C.中子 D.夸克4.下列关于氢原子的模型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5.原子直径的数量级为()A.10-5~10-9m B.10-10mC.10-12~10-14m D.10-15m6.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C.原子的个数一定等于中子的个数D.质子的个数一定不等于中子的个数7.在人类认识原子结构、对粒子进行研究过程中,目前最有力的武器是()A.高倍率的电子显微镜 B.各种高能量的粒子加速器C.聚光效果好的大型望远镜 D.各种类型的电子扫描仪【收获反思】。
7.3《探索更小的微粒》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不是微观粒子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2.知道原子还可以由更小的质子和中子组成。
3. 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二.导学流程:活动一:既然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能否再分呢?分析:从摩擦起电的原因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原子核组成的,这明:。
活动二:那么,电子和原子核是怎样分布的?原子核是否可以再分了呢?你是怎样认为的?活动三:探究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学生阅读课本P31图7-17和图7-18或者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原子核的结构。
(1)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了________,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________。
(2)人们知道了原子核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3)原子是不显电性的,而组成原子的电子是带________电的,所以原子核肯定带正电;而中子是呈中性的不带电,所以质子肯定的是带________电的。
2.总结:物质是由大量的组成,分子是由不显电性的组成;原子是由带负电的和带正电的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和不带电的组成的。
活动四:再读课本P31图7-17和图7-18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1.在1897年,汤姆逊首先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核的________________,他认为电子像蛋糕中的枣子一样是镶嵌在原子核内部的。
2.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________________,提出了电子是围绕原子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3.结论:(1)、电子围绕作高速运转。
(2)、原子核带正电的电量和电子带负电的电量。
(3)、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上。
(4)、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
活动五:那么质子、中子能不能再分下去呢?1.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1961年,提出了这一设想。
活动六:那么夸克可不可以再分呢?分析:如果想找到更小的微粒,假如你是科学家,你会怎么做?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进程中,人们不断发明探测工具,由放大镜到显微镜再到加速器,这些工具拓展了人们的视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还会继续深入下去。
7.3 探索更小的微粒导学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基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主要涉及第七章第三节“探索更小的微粒”。
具体内容包含原子结构模型、电子的基本性质、以及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还将探讨原子的构成,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原子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描述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
2. 学生能够解释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3. 学生能够应用原子理论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原子结构的理解及其内部粒子的性质。
难点:电子如何在原子内移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原子的整体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什么东西,它没有形状,却能填充整个空间?”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引入原子概念。
2. 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以及它们如何构成原子。
3. 互动提问(5分钟):让学生回答有关原子结构的问题,以巩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4. 实验观察(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元素原子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六、板书设计1. 原子结构图示。
2. 质子、中子和电子的作用与位置。
3. 原子和分子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描述原子的基本结构,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2. 解释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3. 举例说明原子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1. 原子的基本结构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位于原子核中心,带正电;电子在核外,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2. 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电子的共享或转移来实现的。
3. 原子理论可以解释许多日常现象,如为什么金属会导电,为什么物质在受热时会膨胀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
7.3探索更小的微粒导学目标:1.知道原子核式模型。
2.了解人类在了解微观世界奥秘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知道这种探究还将继续下去3.了解加速器在探索微观粒子中所起的作用,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数量级的概念。
【自主学习】一、原子的内部结构●物质是由大量组成的,那么,分子还能再分么?分子是由构成的,那么原子是否还可以再分呢?1897年,英国科学家,在原子中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从而说明。
●那么原子的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呢?提出了类似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和带负电的构成的,且正负电荷数量,原子核位于原子,电子受原子核吸引,绕核作高速运动。
●电子与原子核的大小关系:把原子比作乒乓球,那么原子核只有般大小,但它却集中了绝大部分原子的。
二、摩擦起电的本质1、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电荷数相等,整个原子呈,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2、两个不带电的物体摩擦后:得到电子的物体带,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你能解释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电原因么?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电子,从而带上电,而丝绸电子带电;用毛皮去摩擦橡胶棒,橡胶棒经过摩擦会电子,从而带电,而毛皮了电子带电。
●因为丝绸和玻璃棒相比,丝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毛皮和橡胶棒相比,橡胶棒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一些。
3、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电。
即,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发生了。
4、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而只是将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三、原子核能否再分呢?1、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和不带电的构成的,质子和中子统称为。
2、一个呈电中性的原子中,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所带的负电荷数数量相等。
四、质子和中子还能分吗?1964年盖尔曼提出的设想,盖尔曼因此获得了196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夸克还能再分吗?这需要来提高粒子的运动速度。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7.3 探索更小的微粒练习(新版)苏科版8.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分开,橡胶棒带了负电,这是因为橡胶棒在摩擦时( )A.失去电子B.失去质子C.得到电子D.得到质子9.电子、中子和质子是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它们的不同之处是( )A.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B.电子带负电,中子带正电,质子不带电C.电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带负电D.电子带负电,中子和质子均带正电1.碳原子中有6个电子,碳原子的质量是氢原子质量的12倍,碳原子中有_____个质子,_____个中子。
2.汤姆逊发现电子后,为什么说原子还有带正电的“东西”存在?答:因为。
3.2000多年前,我国的庄子说过:“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我们假设:取1m 长的木杆,每天截取一半,第二天截取剩下的一半里的一半……这样截取一百天,剩下的木杆长度为: m;把这个长度与分子、原子核、夸克的直径比较,你对庄子的上述言论的理解是:。
4.下列说法正确是()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确信,原子是可分的B.分子是由原子和电子组成C.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D.通常情况下,原子内部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的负电荷数是不相等5.1919年,卢瑟福用 粒子从氮原子中打出了(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 夸克6.关于原子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于的大部分是空的B.原子内部的正电荷和负电荷互相混合在一起,所以整个原子不带电C.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D.原子核带正电荷7.摩擦起电说明( )A.原子由带电的部分组成B.原子体积很小C.分于是由原于组成的D.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8.钠原子核中有11个质子,12个中子,在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中,原子核外的电子共有( )A.10个 B.11个 C.12个 D.1个9.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结合在一起依靠的是()A.正负电荷相互吸引的力 B.正电荷之间的相互排斥力C.核力 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