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弧连接说课稿
- 格式:docx
- 大小:17.61 KB
- 文档页数:2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弧的连接》,本节出自高教版王幼龙主编的机械制图第四版,第二章第三节。
首先进行教材分析在零件表达图中,很多地方使用圆弧连接,学习好圆弧连接才能为今后学习零件图、转配图的正确表达奠定基础。
圆弧连接属于基本画法,在制图学习中起到奠基作用根据教学内容,结合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圆弧连接的概念,掌握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和步骤能力目标:能够正确绘制零件图的圆弧连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和交往能力,绘图过程中养成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通过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完成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圆弧连接的画法难点:直线与圆弧的连接画法(综合了两直线间圆弧和两圆弧之间连接的画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本次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一下三种教学方法: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多媒体手段,使学生获得直观典型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讨论法:通过对所学内容的讨论,学生之间集思广益,互相启发降低学习难度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的学习,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以上,就是对教材的分析,接下来分析一下学生的情况: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的学生男生多,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传统理论课不喜欢,而且头脑中立体库存较少,空间想象力及抽象思维能力还是很有限。
为了贯彻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采用:探究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促使学生不断反省,不断提高对教学过程进行如下设计导入:拿出带有圆弧连接的零件,让同学观察,零件不同部位是如何连接,如何作出他们的连接?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新授:任务一:理解圆弧连接的概念及种类1、课件展示圆弧连接的图片,引出圆弧连接的概念2、课件展示不同的圆弧的连接方式,引导学生总结归类圆弧连接的种类(两直线间的圆弧连接、直线和圆弧之间的连接、两圆弧之间的连接)任务二:掌握圆弧连接的画法(重点)此任务又分为三个小任务:(一):两直线之间的圆弧连接1、结合课件,让学生理解两直线的交角为3种(锐角,直角,钝角)2、以锐角为例,学案上给出的直线及连接圆弧的半径,引导学生找出连接圆弧的圆心,让学生在学案上画出3、再次引导学生找出切点的位置(自圆心向两直线做垂线),画连接弧4、为弥补部分同学空间想象力不足,动画演示两直线的圆弧连接5、关于钝角,直角的圆弧连接方法,小组讨论画法,并总结出:和锐角画法步骤相同,一定圆心,二找切点,三是连接圆弧。
2017年长沙市中职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圆弧连接》说课稿授课人:单位:时间:二〇一七年六月圆弧连接——高中《机械制图》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
图纸是机械的语言,图纸能清楚的表达各种信息,《机械制图》是机电专业的入门课程之一,是一门让学生了解用图纸交流机械零件信息语言的课程。
本堂课的内容是《机械制图》圆弧连接,我将从明学情、析教材、述策略、说过程、谈反思五个方面进行本堂课的说课。
一、明学情我的授课对象是机电一年级学生,在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圆的绘图方法,为了掌握学生对本章知识的兴趣点,我通过超星学习通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他们比较排斥沉闷枯燥的理论课堂,但是喜欢直观的教学方式,对动手实践课比较有兴趣。
针对这样的特点,我采取的方式是营造一个直观的学习氛围,在实操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积极性,从而实现自主学习。
二、析教材《圆弧连接》是中国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第四版第二章第三节,课时为二课时,本堂课是为后继三视图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依教材为蓝本,引入圆弧连接相关的数字资源,同时与传统剪纸实操结合,以看图、绘图、剪图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体验圆弧连接带来的魅力。
1、教学目标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说出圆弧连接的实质以及圆弧连接的作图步骤,能正确绘制不同类型的圆弧连接。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前微课及网络自主学习,课上合作学习,课后发现学习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积极地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掌握圆弧连接的作图步骤,并用剪刀将完成的作品剪出来,生成规范作图的意识。
2、教学重难点①重点:圆弧连接的作图步骤。
②难点:如何确定连接弧圆心。
三、述策略1、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改变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学习教学模式,将学生课前微课、微信等网络互动学习,课中微课、实操学习,课后实践拓展练习作为主导,老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
圆弧连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弧连接的定义和特点。
2.学会使用圆弧连接的操作方法。
3.通过练习,掌握圆弧连接的应用技巧。
二、教学内容1.圆弧连接的概念和原理。
2.圆弧连接的操作方法。
3.圆弧连接的应用技巧。
三、教学步骤1.引入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圆弧连接的例子,如桥梁的圆弧连接、机械设备的圆弧连接等,让学生了解圆弧连接的应用场景,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简要介绍圆弧连接的定义和原理,解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
强调圆弧连接的优点,如能够分散应力、提高连接的稳定性等。
3.操作方法演示通过PPT或者实物演示,给学生展示圆弧连接的具体操作方法。
包括选择适当的圆弧连接方式、确定连接件的尺寸、进行连接件的制造和安装等步骤。
4.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以加深他们对圆弧连接的理解和掌握。
可提供一些实际案例或者模拟装配图,要求学生进行连接件的设计和制造。
5.应用技巧讲解介绍一些圆弧连接的应用技巧,如如何选择合适的连接件材料、如何确定连接件的结构形式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在不同场景下如何灵活运用圆弧连接。
6.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圆弧连接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评价其对圆弧连接的掌握情况。
2.组织小组或个人展示,评价其圆弧连接设计的准确性和创新性。
3.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圆弧连接的设计题目,并进行互评。
五、教学延伸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案例,让他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2.开设相关的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并验证圆弧连接的效果。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圆弧连接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操作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刻。
下次教学时,应加强对概念和操作方法的讲解,并加大练习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实际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灵感。
《圆弧连接》说课稿圆弧连接是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也是重要知识点,能否熟练掌握圆弧连接的实质及作图方法直接关系到后续知识的学习,下面我对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圆弧连接》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制图》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理论上,在零件表达中,有很多地方都有圆弧,学习好圆弧连接,才能为今后学习零件图、装配图的正确表达奠定基础。
实践中,在钳工画线、铣工画线中都会用到圆弧连接,只有学好了圆弧连接,才能为今后正确加工合格零件打好基础。
圆弧连接属于基本画法,在制图中,只有掌握了基本画法,才能为正确表达组合体视图、较复杂零件图提供保障,所以圆弧连接是制图学习的关键知识之一。
根据该部分内容的知识特点,我将从直线与直线圆弧连接、圆弧与圆弧圆弧连接、直线与圆弧圆弧连接三个模块进行讲练。
二、说学情中职机加工专业一年级学生,具备基础的几何作图能力,且在本节课之前已学习了直线与圆的等分知识,另外对新鲜知识好奇心强且喜欢动手,但对理论知识学习缺乏兴趣,积极性不高,需要老师很好地去引导,采取适当的方式激发其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中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概念,掌握圆弧连接的实质,明确圆弧连接在制图中的重要性。
掌握圆弧连接的画法及作图步骤。
2.能力目标:正确绘制较复杂零件图及组合体中的各类圆弧连接。
将圆弧连接应用到钳工、铣工的平面及立体划线。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夯实基础,服务部后续专业学习。
逐渐达到机械行业所要求的工作标准。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依据机械制图课程标准,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圆弧连接的实质、圆弧连接的步骤及画法,根据以后的实际应用,我把画法作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直线间的圆弧连接、圆弧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直线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其中直线与圆弧间的连接综合了另两种的画法,因而又是难点中的重点。
《圆弧连接的画法》教学设计教案名称:圆弧连接的画法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什么是圆弧连接,并能正确运用圆弧连接的画法进行绘画;2.能够通过圆弧连接的画法表现出不同的表情和动作;3.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了解什么是圆弧连接,以及在绘画中的作用。
2.展示作品:展示一些艺术家使用圆弧连接所绘制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定义:圆弧连接是指在绘画中使用圆弧形状来连接不同的线条,以达到柔和、流畅的效果。
2.作用:圆弧连接在绘画中常用于表现柔和的线条、流动的动作和变化的表情。
3.技巧:通过示范和解释,向学生介绍如何画出圆弧连接。
三、练习与实践(45分钟):1.练习1: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跟随画出一些简单的圆弧连接。
2.练习2:让学生自行选择一张图片,使用圆弧连接的画法重新绘制。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并通过圆弧连接表现出不同的表情和动作。
3.实践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四、总结与提问(10分钟):1.回顾:复习圆弧连接的定义和作用。
2.提问:提问一些与圆弧连接相关的问题,例如圆弧连接可以用来表现哪些线条?可以用在哪些绘画作品中?3.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绘画中不断运用圆弧连接的技巧。
五、拓展(20分钟):1.任务1:让学生自行找寻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并分析其中使用了圆弧连接的方法和效果。
2.任务2:让学生尝试在其他艺术作品中发现并描述其中使用的圆弧连接。
3.分享与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并与全班进行讨论。
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在接下来的一周中,观察和收集使用了圆弧连接的绘画作品,并将收集到的作品整理成一份小册子提交。
教学反思:通过引入示例作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圆弧连接的定义和作用。
在练习和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逐渐掌握了圆弧连接的画法。
什邡职业中专学校优质课教案学科:机械制图课题:圆弧连接授课人:***授课班级:16机⑤授课时间:6月5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授课地点:钳工待岗室(一)、复习多媒体上一节课我们讲到了圆的尺寸标注 展示图圆的直径用什么符号表示? 片并提问圆的半径用什么符号表示?那么我们所学习的圆及圆弧在实际中是怎么运用的呢? 下面我们就通过图片来看看(二)、新课引入通过图片引出圆弧与圆弧的圆弧连接观察图片,引出通过这些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很多物体本节课内都可以用一段圆弧来连接,以使其更漂亮,更容。
有利用价值。
书写课那么到底什么叫圆弧连接? 题(三)、新课讲授一、圆弧连接的概念用一段光滑的圆弧连接两相邻线段的作讲授图方法。
二、圆弧连接的分类1、两直线的圆弧连接;2、圆弧与直线的圆弧连接;3、两圆弧的圆弧连接; 教学任务本节课要解决的目标问题(1)已知两个圆弧,如何用圆弧实现外连接?复习由同学进为学习行抢答,新课打巩固已学下基础2分钟 知识导入 新课1分钟 5分钟新课 内容提出这节课的主要任务,让学生清楚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圆弧连接的实质使连接圆弧与相邻线段相切直线与圆的三个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圆弧原理图1、圆弧的外连接图3圆弧内连接原理图①、中心距等于连接圆的半径减去已知圆的半径; 回忆初中2分知识钟多媒体展示原理图图2圆弧外连接原理图①、中心距等于已知圆的半径加上连接圆的半径;②、切点是已知圆的圆心与连接圆的圆心相交的交点。
2、圆弧的内连接学生进行分析,确定如何找到连接圆的圆心及实现光滑连接的切点。
让学生理解实现外连接和内连接的原理多媒体展示原理图②、切点是已知圆的圆心与连接圆的圆心相交并延长的交点。
三、作图方法1、求连接圆弧圆心;2、找连接圆弧切点;3、做连接圆弧;四、作图步骤圆弧外连接作半径为R 的圆弧与半径为R I 、R 2,圆心为O I 、O 2的两圆弧外连接。
1、以O 1为圆心,R+R 2为半径作圆弧;以。
圆弧连接教案一、教案概述圆弧连接是机械设计中常见的一种连接方式,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教案旨在通过理论讲解和实例演练,使学生掌握圆弧连接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计算步骤,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目标1. 圆弧连接的定义和特点2. 圆弧连接的分类3. 圆弧连接的优缺点4. 圆弧连接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步骤5. 圆弧连接的实例分析和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圆弧连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圆弧连接的分类和特点3. 掌握圆弧连接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步骤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理论讲解,介绍圆弧连接的定义、特点、分类、优缺点以及设计方法和计算步骤。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展示圆弧连接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实践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进行圆弧连接的实例分析和设计练习。
四、教学流程1. 准备阶段:a. 引入:通过一个关于圆弧连接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b. 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重点。
2. 教学阶段:a. 理论讲解:依次介绍圆弧连接的定义、特点、分类、优缺点以及设计方法和计算步骤。
b. 实例演示:通过实例演示,展示圆弧连接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进行实例分析和讨论。
c.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工程实例进行圆弧连接设计的小组讨论。
d. 实际操作: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设计圆弧连接。
3. 总结阶段:a. 知识梳理: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确保学生对圆弧连接的理解和掌握。
b. 问题解答: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补充讲解。
c. 反思回顾: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法。
五、教学评价1. 听课笔记:学生根据课堂内容,完成对应的听课笔记,包括圆弧连接的定义、特点、分类、优缺点以及设计方法和计算步骤。
⎪⎩⎪⎨⎧两平行直线的圆弧连接两相交直线⎪⎩⎪⎨⎧钝角锐角直角⎧⎪⎪⎪⎨⎪⎪⎪⎩两条直线的圆弧连接圆弧连接一条直线与一圆弧的圆弧连接两圆弧的圆弧连接⎪⎩⎪⎨⎧混合连接内连接外连接教学时数:2学时 课 题:圆弧连接教学目标:1.理解圆弧连接的概念和作图2.掌握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和步骤,能准确找出圆心和作出切点。
教学重点:几种常见的连接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准确地用圆弧光滑地连接相连的已知的线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
教 具:绘图工具、挂图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常用作椭圆的方法有哪几种?2、让两学生上黑板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方法作一椭圆。
3、讲评上次作业,强调几个问题。
【引入新课】(出示挂图)在绘制零件的轮廓形状时,经常遇到从 一条直线(或圆弧)光滑地过渡到另一条直 线(或圆弧)的情况,如图所示的机件的外 部轮廓非常圆滑,那么我们在作图时如何做才 能画得和这张图中所绘制的图样一样呢? 这 种光滑过渡的连接方式,就是圆弧连接。
【讲授新课】圆弧连接一、概念圆弧连接:用一段圆弧光滑地连接另外两条已知线段(直线或圆弧)的作图方法称为圆弧连接。
二、分类:三、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1、首先求作连接圆弧的圆心,它应满足到两被连接线段的距离均为连接圆T 2T 2图2-14图2-15弧的半径的条件。
2、然后找出连接点,即连接圆弧与被连接线段的切点。
3、最后在两连接点之间画连接圆弧。
已知条件:已知连接圆弧的半径。
实质:就是使连接圆弧和被连接的直线或被连接的圆弧相切。
关键:找出连接圆弧的圆心和连接点(即切点)。
(一)两直线之间的圆弧连接【问】和已知直线相切,且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轨迹是什么?切点如何找? 【答】是与已知直线相距为R ,且平行于已知直线的两条平行线。
切点是从连接圆弧的圆心向已知直线作垂线和垂足。
1、用圆弧连接两直线(锐角或钝角)。
作法:如图2-14【演示】(1)作与已知角两边相距为R 的两条平行线,交点即为连接圆弧圆心。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弧的连接》,本节出自高教版王幼龙主编的机械制图第四版,第二章第三节。
首先进行教材分析
在零件表达图中,很多地方使用圆弧连接,学习好圆弧连接才能为今后学习零件图、转配图的正确表达奠定基础。
圆弧连接属于基本画法,在制图学习中起到奠基作用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圆弧连接的概念,掌握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绘制零件图的圆弧连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和交往能力,绘图过程中养成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
通过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完成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圆弧连接的画法
难点:直线与圆弧的连接画法(综合了两直线间圆弧和两圆弧之间连接的画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本次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一下三种教学方法:
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多媒体手段,使学生获得直观典型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讨论法:通过对所学内容的讨论,学生之间集思广益,互相启发降低学习难度
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的学习,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以上,就是对教材的分析,接下来分析一下学生的情况:
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的学生男生多,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传统理论课不喜欢,而且头脑中立体库存较少,空间想象力及抽象思维能力还是很有限。
为了贯彻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采用:
探究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促使学生不断反省,不断提高
对教学过程进行如下设计
导入:拿出带有圆弧连接的零件,让同学观察,零件不同部位是如何连接,如何作出他们的连接?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新授:
任务一:理解圆弧连接的概念及种类
1、课件展示圆弧连接的图片,引出圆弧连接的概念
2、课件展示不同的圆弧的连接方式,引导学生总结归类圆弧连接的种类(两直线间的圆弧连接、直线和圆弧之间的连接、两圆弧之间的连接)
任务二:掌握圆弧连接的画法(重点)
此任务又分为三个小任务:
(一):两直线之间的圆弧连接
1、结合课件,让学生理解两直线的交角为3种(锐角,直角,钝角)
2、以锐角为例,学案上给出的直线及连接圆弧的半径,引导学生找出连接圆弧的圆心,让学生在学案上画出
3、再次引导学生找出切点的位置(自圆心向两直线做垂线),画连接弧
4、为弥补部分同学空间想象力不足,动画演示两直线的圆弧连接
5、关于钝角,直角的圆弧连接方法,小组讨论画法,并总结出:和锐角画法步骤相同,一定圆心,二找切点,三是连接圆弧。
6、小组已竞赛的方式作图,老师巡视,每组出一份代表作,让学生互相找茬,老师点评指正,引起学生积极反思
(二):直线与圆弧之间的圆弧连接(重点也是难点)
据此,就是本节新授课中我预期达到的目标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老师总结,并对重点再次强调
最后进行作业布置:
1、独立完成习题集的相关联系
2、小组探讨思维拓展题(联系生活,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用到圆弧连接)
以上,就是我今天《圆弧连接》说课的所有内容,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可能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