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西药治疗甲亢的同时可以加中药治疗吗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中药和西药联合使用的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以相同或不同给药途径给予,而使药物作用与效应发生的变化。
变化的结果可能使疗效增强或不良反应降低或消失;也可能使疗效降低和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利用药物相互作用,除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外,也可进行药物中毒的解救,防止耐药性的出现,因而受到众多医药工作者甚至用药者个人的关注。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是一种应当持续不断、逐渐广泛深入开展的工作,对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有效地联合用药极为重要。
目前,随着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兴起,中西药物联合并用的机率越来越高。
中西药物联合组方的制剂不断问世,剂型日益增多,儿童给药困难更大,指导家长安全合理有效地用药,也是医药工作者的一项责任。
因此,探讨中西药物联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临床用药中的中西药相互作用。
1.药物相互作用分类1.1 按药效学分类其本质属于药理的配伍变化,主要指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加、协同、拮抗。
中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同西药间的相互作用一样,也可产生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中西药的协同作用是临床用药所追求的,如猪苓、泽泻有利水渗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因此,猪苓、泽泻与双氢克尿噻、速尿合用有协同作用。
枳实能松弛胆道括约肌,有利于庆大霉素进入胆道,使其抗感染作用增强。
拮抗作用的机会也很多,不但使药效降低,而且还可出现不良反应,甚至诱发某些药源性疾病。
例如:抗感冒新药白加黑中黑片有效成分之一盐酸苯海拉明,属于抗组织胺药。
中成药维C银翘片中也含有抗组织胺药扑尔敏,若合用或与其他抗组织胺药(感冒通,康泰克)合用,会使药量增加,加重抗组织胺症状,嗜睡、头痛、头晕,甚至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甘草、鹿茸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呈水钠潴留和排钾效应,还能促进糖原异生,加速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使甘油、乳酸及各种成糖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与水杨酸钠合用,能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的发病率,与强心甙类西药同服,可加重其毒性反应,与降糖药胰岛素、D860、优降糖等同服时,能产生相互拮抗,减弱降糖药的效应,与西药双氢克尿噻等排钾利尿剂合用,更易引起低血钾症。
2141 病例资料李某,女,69岁,以双上肢无力抬举1个月为主诉入院。
同时伴有抬睑稍无力,心悸,乏力,气短,胸闷,纳差,喜温,夜寐不安,小便频数等症状。
既往有白癜风10余年。
入院体格检查:T 36.0℃,P 65次/min,BP 150/80mmHg,双眼睑略下垂,无突眼。
甲状腺I°大质软,无压痛,未触及结节及震颤,血管鸣(-)。
双上肢肌力Ⅲ级,近端重于远端。
双下肢肌力正常,四肢腱反射正常,肌张力正常。
未引出巴氏征。
肌电图无异常。
心电图:窦性心律,I,avL V 4~V 6心肌缺血。
胸腺CT 正常。
理化检查:FT3 3.97pmol/L,FT4 11.12pmol/L,TSH0.185 mIU/L,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668.29 IU/m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85.14IU/mL。
血钾3.63mmol/L。
西医诊断:(1)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甲亢期) ;(2)冠心病(心绞痛型);(3)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4)甲亢性肌病。
给予口服他巴唑抗甲状腺毒性,未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及激素。
同时配合扩冠、降压、减慢心室率的药物治疗。
2个月后复查,甲功各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但肌力恢复不明显,遂以中医辨证施治。
2 病因病机治法用药 2.1 病因病机患者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等因素引起的,以致痰凝壅结颈前形成肿块。
痰邪阻滞经络,经络不通气机受阻则肢体运动不利。
痰邪内停脾胃,脾失运化,气血不生,无以养筋,筋脉失养则不能正常运动。
同时脾主肌肉、四肢功能受到影响导致上肢运动失司。
舌质红、少苔、脉滑都是痰邪阻滞,气阴两虚的具体体现。
根据上述表现诊断:瘿病(痰邪困脾,气阴两虚)。
2.2 治法用药治疗原则:健脾祛痰,益气生津,同时针对伴随症状进行加减运用。
方用:红参20g,沙参20g,玄参20g,熟地15g,麦冬15g,黄精30g,黄芪50g,葛根30g,升麻5g,生地15g,鸡内金10g,焦三仙10g,砂仁10g,肉豆蔻10g,山萸肉30g,苏梗10g。
在临床治疗中中西药合用相互作用的探讨摘要】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很多疾病都采取中西药结合的方法。
在中西药合用或先后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相互作用,笔者在文中就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西药合用相互作用中药是我国的国粹,西药有较好的疗效。
近年来,很多疾病的治疗都采取了中西药结合的方法。
在中西药合用的过程中,二者合理配伍,其有益的影响可以提高药效,促进疾病尽快恢复,二者不合理配伍则可能使药效减弱,甚至产生毒性。
笔者对中西药合用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现阐述如下。
1、中西药合用可能产生的作用中西药合用过程中,其药理作用可能发生拮抗、协同及相加。
拮抗反应不仅会造成药效变化甚至减低,还可能产生化学反应和毒性反应,诱发一些药源性疾病。
磺胺类药与含有有机酸的中药合用,酸性环境就会大大降低乙酸化磺胺的溶解度,引起结晶反应,出现结晶尿等不良化学反应;小儿咳喘灵与异烟肼合用,因异烟肼的单胺氧化酶抑制作用而储存于神经末梢的甲肾上腺素,会在麻黄碱的作用下被大量释放,引起运动失调、高血压危象等药源性疾病[1];协同作用对治疗能发挥较好的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减少疗程,使患者尽快康复,协同作用是中西药合用治疗疾病追求的理想效果,尤其采取西药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合用中药不仅能拮抗西药的毒副作用,提高免疫力,同时还对抗肿瘤起到辅助作用。
部分中药和西药合用能够起到相加的作用,两者之一借助另一方面的功效增强自己的药效,或者取长补短。
2、中西药合用的相互作用的影响2.1 中西药合用相互作用对代谢的影响可对代谢产生的影响的药物包括药酶抑制剂和药酶诱导剂,药酶抑制剂如西咪替丁、氯霉素等,会使与之配伍的药物代谢速度减慢,致使血药浓度增高,从而产生毒性。
药酶诱导剂如利福平、苯巴比妥、英钠等,会加速与之配伍的药物的代谢速度,血药浓度达不到疗效标准,导致药效减弱。
2.2 中西药合用相互作用对药物吸收排泄的影响如会减慢胃蠕动和胃排空的含颠茄类生物碱的中药与洋地黄类强心甙合用,就会增加洋地黄类强心甙的吸收量,导致血药浓度升高,引起中毒反应。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田思凯,李凯利**作者简介:田思凯(1993—),女,硕士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代谢疾病。
Tel : 181****7797,E-mail : 181*****************通讯作者:李凯利,男,主任医师。
Tel : 136****0012(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目前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能有效减少西药不良反 应,同时在减轻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有明显优势。
目前临床中通过分期论治、分型论治、专方专药治疗、心理调摄、针灸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
笔者总结了近5年中西医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研究概况并做综述。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 )简称甲亢, 是指由于甲状腺内或甲状腺外各种因素导致甲状腺素激素分泌增多,造成神经、循环、消化系统兴奋性增高以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以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 病)最常见,占比80%左右叽甲亢在中医类似于“瘿病”、“瘿气”、“心 悸”等疾病,据其主要临床症状,可将其归于中医“瘿病”范畴。
西医治疗甲亢主要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相较于其他疗法,方便且有效果,但有不良反应,可导致粒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及过敏等,且对于高代谢症状、已肿大的甲状腺及凸眼并无治疗效果叫由于西药治疗的局限性,中医药优势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医家重视并应用于临床,笔者总结了近5 年来各医家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的研究,旨在分析其治疗思路、组方用药及辨证要点。
1中医药治疗1.1分期论治由于甲亢临床各期病情变化复杂, 有医家提出分期论治,各期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倪青冋认为甲亢初期应以滋阴潜阳为主,中期以益气养阴为主,后期以健脾利湿为主,重症者可用金匮肾气丸以温阳利水。
西药治疗甲亢的同时可以加中药治疗吗
治疗甲亢吃什么药?中药和西药相比,中药在治疗中产生的毒副作用更小。
所以,不少患者会采用中药(甲状康抗甲抗搭档)治疗甲亢。
中医认为甲亢属于“瘿瘤”范畴,在临床中该病的主要症状特点是:失眠,抑郁,多汗,怕热,心跳加快,消瘦,体弱乏力等症状。
而中医认为甲亢的病因主要是两点:痰凝血瘀和肝郁化火。
在临床中,中医会根据这两点病因以及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症状对症用药,由于中药治疗一般都见效慢,所以采用中药治疗的效果比较缓慢,但是治疗之后一般不容易复发。
所以,如果您有充足的时间,足够的耐心,那么,不妨采用中医治疗甲亢,虽然见效慢,但是治疗之后不复发。
余江毅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经验余江毅教授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领域的专家,他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了丰富的经验,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余江毅教授在治疗甲亢方面的经验,希望能够为患有甲亢的患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甲亢概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多发于女性。
患者常表现为神经兴奋、代谢亢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治疗。
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药物有副作用,放射性碘治疗需长期随访,手术治疗有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治疗模式。
二、余江毅教授的治疗理念在治疗甲亢的过程中,余江毅教授一直秉承“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的治疗理念,旨在疏导肝郁、滋养肝肾、和中扶正。
他认为,甲亢病因复杂,不仅是由于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引起的,同时也受到情绪因素、饮食习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治疗甲亢需要从整体上调理,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的具体方法1. 中药调理余江毅教授在治疗甲亢中,首先通过中药调理患者的身体,常用的中药有白术、丹参、黄芪、大腹皮、茯苓等。
这些中药具有疏肝理气、滋肾益精、养阴清热的功效,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失眠等情绪问题,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2. 食疗调养余江毅教授还强调了食疗调养在治疗甲亢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调整,可以帮助患者平衡体内的阴阳气血,促进身体的康复。
建议患者多食用豆类、海带、紫菜等富含碘元素的食物,有助于调节甲状腺功能。
3. 调理情绪情绪因素对甲亢患者的病情有着重要的影响,余江毅教授在治疗过程中也注重调理患者的情绪。
他建议患者多参与户外活动,做一些瑜伽、静坐、散步等有助于放松身心的活动,同时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
4. 配合西药治疗在中药调理的基础上,余江毅教授还指出,在治疗甲亢的过程中,西药治疗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甲硫咪唑联合中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效果分析目的观察分析甲硫咪唑联合中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取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1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8例,对照组97例。
对照组:甲硫咪唑治疗;观察组:甲硫咪唑+中药治疗。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激素水平。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9%和83.5%;与治疗前相比,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甲硫咪唑联合中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标签: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硫咪唑;中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自身免疫疾病[1]。
根本原因是体内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机体各系统代谢亢进和神经兴奋性增加[2]。
该病可能与遗传、精神等因素有关。
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增加、体重减轻、出汗、烦躁等,可伴有突眼、眼睑水肿等[3]。
在2013年10月~2015年6月,我院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记录其临床效果,并与单纯西医治疗进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9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
排除患有心力衰竭、急性肾衰竭及全身感染等严重疾病者。
将1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8例,对照组97例。
观察组:男35例,女63例;年龄24~51岁,平均年龄(33.78±6.85)岁;病程3~26个月,平均病程(8.57±3.64)个月。
对照组:男36例,女61例;年龄23~50岁,平均年龄(33.25±6.96)岁;病程4~25个月,平均病程(8.37±3.48)个月。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P>0.05,无显著差异,可以比较。
1.2方法对照组:甲硫咪唑治疗。
治疗方法:10~15mg/次,3次/d,口服;甲状腺功能好转以后,根据病情减少药量,出现不良反应需对症处理[4]。
甲亢平消丸联合小剂量他巴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8-02-06T11:32:44.71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28期作者:谭绪强[导读] 通过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实施甲亢平消丸联合小剂量他巴唑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值得应用。
(湘潭江南医院内一科湖南湘潭 411207)摘要:目的观察甲亢平消丸联合小剂量他巴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一共(106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10日至2017年1月20日,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53例患者-实施甲亢平消丸联合小剂量他巴唑治疗,对照组53例患者-实施小剂量他巴唑治疗。
结果观察组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总有效率84.92%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hTSH(2.78±1.71)mIU/L、FT4(17.67±6.18)pmol/L、FT3指标(6.37±1.95)pmol/L与对照组hTSH、FT4、FT3指标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通过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实施甲亢平消丸联合小剂量他巴唑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值得应用。
关键词:甲亢平消丸;小剂量他巴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效果观察研究显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在临床中也可以称作为甲亢,为常见疾病,多数患者均实施甲巯咪唑治疗,但是该药物副作用大、治疗时间长,导致药物治疗效果受到影响,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1]。
因此,我院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疗,见我院各项研究内容中的描述。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选取我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一共(106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10日至2017年1月20日,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53例患者-实施甲亢平消丸联合小剂量他巴唑治疗,对照组53例患者-实施甲亢平消丸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西医治疗发布时间:2021-05-19T14:33:52.97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2月24期作者:苟青松[导读]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西医治疗苟青松(平昌县中医医院;四川巴中636400)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临床常见的分泌系统疾病。
是因为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机体代谢亢进、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心悸、出汗、体重减轻、食欲下降等病症。
甲亢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感染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相关。
研究证明情志异常、食欲不振、过度疲劳等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因素。
目前治疗甲亢主要依靠手术和药物治疗,虽然效果明显但是药物副作用也明显同时治疗后很容易复发。
中医认为甲亢属于瘿病范畴,认为甲亢起初为实证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逐渐由实入虚,演变为阴虚、气虚为主的虚实夹杂之症。
很多医家开始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西医治疗甲亢。
目前常用西医治疗甲亢,西医治疗甲亢主要有三种方式:碘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临床常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碘治疗更多为辅助治疗在手术前或危急时使用。
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有: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以及卡比马唑等。
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在进入人体后会限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活性,阻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中医治疗甲状腺亢进。
中医治疗甲状腺亢进相对于西医治疗而言,在改善免疫功能、症状方面更加突出同时副作用很小。
目前进行中医治疗主要为中医药物治疗和中医非药物治疗。
(1)非药物治疗。
中医认为甲亢的发生与患者的情志失调相关,因此治疗甲亢应注重调节患者的情志。
甲亢患者常表现出紧张、担忧、恐慌等不良的心理情绪,医护人员应该注重引导患者的情绪。
日常多与患者进行沟通,采用亲切、和蔼的语言取的患者的信任,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找到患者不良情绪的根源,针对根源进行心理思想疏导、使患不良的心理转变为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
(2)中医药物治疗。
分型论治,很多医家认为甲亢属于多累性疾病,因此进行分型论证更有针对性,对治疗更有效果。
浅谈临床不宜合用的中西药临床上随着疾病的复杂化,治疗的方法千变万化,近年来随着中药品种的不断研发,一些西医医师也在尝试着使用中药,或是中西药合用。
中西药物的合用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其目的是取长补短,增加疗效。
但由于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十分复杂,如果盲目杂乱地合用中西药物,有时可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笔者就近几年临床发现的不能合用的中西药做一下简单介绍,望临床医师注意。
1 中药丹参及含丹参的中成药不宜与士的宁、麻黄碱、洛贝林、维生素B1、B6等西药合用。
因为丹参中的水溶成分具有鞣质的特性,能与上述药物结合产生沉淀,以致降低药物效果。
丹参及其复方药品还不宜与三硅酸镁、胃得乐等抗酸药同服,丹参中的丹参酮活性成分可与抗酸药中的金属离子(如镁、钙)结合形成络合物,从而降低丹参的疗效。
2 含朱砂的中成药如朱砂安神丸、紫雪丹、七厘散等不宜与溴化钾、溴化钠、碘化钾(钠)等西药同服,因为它们化合之后可产生具有毒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引起赤痢病样大便。
3 含有鞣质的大黄与西药四环素、红霉素、阿托品、利血平、胃舒平、硫酸亚铁以及洋地黄、维生素类、多酶片类、含氨基比林的解热镇痛药等合用,可以产生鞣酸盐沉淀物而降低疗效。
4 川乌、草乌、附子及含有这类药物和生物碱的中成药,如小活络丹、三七片、元胡止痛片、黄连素片等与链霉素、庆大霉素及卡那霉素等药物合用,可能增强对听神经的毒性,产生耳鸣、耳聋。
5 抗菌药、解热止痛药与斑蝥、朱砂、巴豆等中药合用,可引起消化道损害甚至胃肠道出血及穿孔。
6 抗菌药物头孢菌素、异烟肼、利福平与中药虎杖、密陀僧合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与中药苍耳子、雷公藤合用,有可能加重肝脏损害。
7 麻黄素、肾上腺素、异丙喘宁、康泰克与麻黄、枳实等中药合用,可导致尿潴留,常引起老年人药源性排尿困难。
8 影响酶代谢的合用中药麻黄及含动物肝脏的中成药如羊肝丸等不宜与痢特灵、优降灵等药同服,因动物肝脏中富含酪胺物质,需要通过人体内的单胺氧化酶分解代谢,当服用上述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类药时,再同服含麻黄碱、动物肝脏中药或富含酪胺的药品及食物时,会导致血压骤然升高,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危及生命。
西藏医药2019年第40卷第6期(总147期)140●传统医学●黄连温胆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录保红上蔡协和医院普通外科 河南驻马店 463000摘要 目的 探究黄连温胆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痰瘀互结型)的临床疗效。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6例。
对照组采用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
测定治疗前后总三碘甲状腺激素(TT3)、总四碘甲状腺激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激素(FT3)、游离四碘甲状腺激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等水平,对中医症候进行评分并评价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为69.5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89,P=0.043);观察组治疗后各中医症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T3、TT4、FT3、FT4等水平显著降低(P<0.05),TSH 水平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或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未见明显差异(P>0.05)。
结论 黄连温胆汤加减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中医症候及甲状腺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黄连温胆汤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痰瘀互结型 中西医结合疗法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多种病因引发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释放入血并作用于全身器官及组织从而引发机体多系统兴奋性增高及代谢亢进的综合征[1]。
常规西医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机制为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不能根治且复发率较高,另外其治疗疗程长、不良反应较多[2]。
祖国医学很早就有关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记载,该病归于中医“瘿病、气瘿”等范畴,其病机为气滞痰凝瘀结颈前,治之以软坚散结、活血化瘀为主[3]。
本研究以痰瘀互结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分析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黄连温胆汤治疗的效果,旨在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Treatment甲亢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复杂,迁延难愈,常规西药治疗虽能较快控制病情,但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甲亢属于中医的瘿病”范筹。
由于甲亢因情志所致者占大多数,而情志的调理,中医多责之于“肝”,所以“肝”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发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该研究根据甲亢的病理机制特点与甲状腺的结构特点,对中药内外结合疗法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现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72例甲亢患者进行临床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甲亢患者72例,男21例,女50例,年龄21~54岁,平均(31.2±2.8)岁,病程0.3~9.2年,平均(5.2±1.5)年。
同时排除甲状腺显著增大压迫邻近器官者,甲亢危象者,精神病者,严重心、脑、肝、肾合并者,妊娠、哺乳期妇女。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服用丙基硫氧嘧啶进行治疗,300~600mg/d ,分3~4次服用。
4~6周后如果患者体质量增加,病情好转,T3、T4接近正常,心率下降至80~90次/min ,每2~3周可适当调整1次用药剂量,每次减少50~100mg 以保持甲状腺功能的稳定性。
维持阶段丙基硫氧嘧啶的用量为50~100mg 。
有较重心脏疾病合并者加用心得安。
研究组采用中药内外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内服甲亢方(龙胆草6g 、知母、玄参、浙贝、柴胡、丹参、炒枣仁各10g ,生地、夏枯草、白芍、牡蛎各15g ,黄芪20g )。
水煎服,1剂/d ,分早晚2次服;同时在甲状腺处外敷甲亢平膏,1次/d ,时间不得超过10h 。
有较重心脏疾患合并者加用心得安。
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4周。
1.3评价方法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关于中药新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治疗效果划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1]。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3, 12(3), 704-709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tcm https:///10.12677/tcm.2023.123107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向年芳1,胡爱民2*1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湖北 武汉 2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湖北 武汉收稿日期:2023年2月19日;录用日期:2023年3月21日;发布日期:2023年3月31日摘 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又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自身原因导致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一系列以高代谢表现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
近年来甲亢的患病率逐渐上升,且患者以女性为主。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而引起的局限性水肿反应,病程时间超过6周的称为慢性荨麻疹。
胡爱民教授为武汉市中医名师,武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本文分享胡爱民教授运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病例,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荨麻疹,丹栀逍遥散,甲巯咪唑Danzhi Xiaoyao Plus and Minus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thyroidism Combined with Chronic UrticariaNianfang Xiang 1, Aimin Hu 2*1Clinical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2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Wu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Received: Feb. 19th , 2023; accepted: Mar. 21st , 2023; published: Mar. 31st , 2023*通讯作者。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激发交感神经的兴奋,引起一系列反应,包括出汗、心悸、体重减少等病症[1]。
本研究以中西药合用治疗甲亢,观察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共100例,均为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甲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
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4~68岁,平均(47.55±9.65)岁;病程1~11年,平均(5.18±1.46)年;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13~35pmol/L,平均(24.01±10.52)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35~72pmol/L,平均(53.21±18.12)pmol/L。
实验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23~68岁,平均(48.55±9.45)岁;病程1~12年,平均(5.85±1.53)年;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12~34pmol/L,平均(23.21±10.70)p m o l/L;游离甲状腺素(F T4)34~73pmol/L,平均(53.20±17.30)pmol/L。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2]中有关甲状腺亢进的诊断标准;②非妊娠或哺乳期;③依从性较好,能按医嘱服药;④此期间未参与其他临床药物实验;⑤自愿参加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血液及泌尿系统有严重疾病;②对所用药物过敏;③精神疾病、肝功能损坏以及免疫系统异常。
2 治疗方法两组口服碳酸锂(江西海尔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6020271)0.25g,日3次;丙基硫氧嘧啶(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准药字H19983194)口服,初始剂量1次0.05~0.1g,日0.15~0.3g,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后,改用维持量日0.25~1.0g、日1次,最大量1次0.2g、日0.6g,1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在吃西药治疗甲亢的同时可以加中药治疗吗
目前西医治疗甲亢的常用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性碘治疗等:
1、药物治疗:通过口服抗甲状腺药使病情得到控制,但需要长期服药,不能擅自停药,停药的复发率在30%~50%左右。
有的患者害怕长期服药会伤害身体,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绝大多数人服抗甲状腺药物均能耐受,但确实也有少部分病人可出现过敏、骨髓抑制、肝损害,所以患有严重肝病的患者不能采用药物治疗。
对口服抗甲状腺药物的患者,一到两个星期一定要到医院检查血象、肝功能。
2、手术治疗:将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根治率较高。
但由于甲状腺深部含有四个非常小的调节钙、磷代谢的甲状旁腺,如果手术经验不足,不小心切除了甲状旁腺,就会因低钙造成终身手足抽搐,此外还可能损伤迷走神经造成声哑。
3、放射性碘治疗:放射性碘是将碘标记上放射性物质后制成的,又称为131碘。
优点是见效快,一般3-6个月就能收到明显的效果,缺点是容易引起终生性甲减,需终生服药替代。
距统计,使用131碘5年内导致终身性甲减的患者达到60%以上,目前认为131碘对生育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目前认为131碘治疗是在药物治疗无效的基础上已经生育而且不愿或者不能手术的病人才考虑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