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戴河新区概念规划
- 格式:ppt
- 大小:76.99 MB
- 文档页数:5
北戴河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为贯彻落实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座谈会精神,切实维护沿海地区生态安全和长治久安,巩固和发展我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全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特制定我区2005-2015年沿海防护林工程总体规划。
第一、概况1、规划区域范围:包含整个北戴河区。
即包含戴河镇、海滨镇,市属国有林场三个,以及城市区。
涉及25个行政村和两个街道及三个国有林场。
2、自然地理及土地资源情况:北戴河区地处东经119°24′08”—119°31′58”,北纬39°47′48”—39°53′17”,东西长9公里,南北宽10公里, 海岸线长26公里,属于大陆砂质岸线17公里,大陆岩质岸线9公里。
区域内国土面积为70.14平方公里。
区域内地势北高南低,东南两面环海, 土壤类型多为花岗岩残坡积棕壤土和洪冲击潮土。
西北部为剥蚀平原,地势低平,略有起伏,中部为低山区,山南为狭窄的剥蚀平原,东南部为海积平原,分布有海生次成沙丘,局部有沿海沼泽地。
海拔在10-35米,最低海拔1.5米。
规划区涉及一条戴河、一条新河,戴河位于区域西部,流经我区13公里;新河位于我区的中部,流经我区14公里。
我区地处中纬暖温带,属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又受我国东部沿海季风环流的影响,海洋性特征明显,多风、湿度大、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春温、夏凉、秋暖、冬寒,年平均日照时间在2700-2850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8.8-11.3℃,年平均降雨量650-750mm,70~80%集中在7、8月份,由于濒临渤海,空气湿度较大,年平均湿度65%左右,无霜期181天。
全年以偏西风为最多,以春季风速为最大。
由于近几年受大的自然环境的影响,春季有时也会出现轻度沙尘暴,但大多时候空气清新,富含负氧离子,气候十分宜人。
规划区内土壤为棕壤和潮土,主要植被类型有温带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灌生草坡和盐生草甸等。
北戴河新区规划一、北戴河新区地理位置:北戴河新区位于秦皇岛市域滨海地区的西侧,与北戴河区隔戴河相望,北缘距市区(海港区)约23公里,距山海关区约38公里;西缘距昌黎县城6公里左右。
规划范围东起戴河口,西至滦河口,北至抚宁县境内的京哈铁路,昌黎县境内的沿海高速公路,南至沿海海域,总面积478.37平方公里。
海岸线82公里。
二、发展定位及规划:引领“大旅游” :秦皇岛画新“景”具有中国最美海岸之一的北戴河新区,将在2010年夏天初现真容,为秦皇岛这座旅游之城再添新“景”。
市长朱浩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加快北戴河新区开发建立提出了系列部署,包括要坚持人文生态立区、高端业态兴区、加快公用根底设备建立、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力度等措施。
新区生态优先商业共舞“北戴河新区天文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共同,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
”谈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立的新区,北戴河新区拥有中国北方最优质的沙滩海水浴场,世界稀有的海洋大漠风光,华北最大的潟湖七里海,22万亩连绵葱郁的林带。
秦皇岛对北戴河新区的开发建立的明白定位。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人文生态立区、高端业态兴区,抓紧编制各项规划,展开国度级生态示范城创立工作”。
经过屡次研讨论证,专家、学者、市民参与讨论,秦皇岛肯定北戴河新区建立将走一条根据其自然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依据市场化的准绳,与周边地域构成错位开展、差别化开展的道路,重点开展以旅游为主要元素的现代效劳业。
目前,北戴河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曾经完成,确立了以旅游业为主构建现代效劳业的产业规划。
依据北戴河新区的产业规划,将构成以高端旅游、商务会展、文娱休闲、主题公园、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科技研发等新型业态为主导,以高新技术产业、海洋经济、种植园经济及昌黎、抚宁两县腹地现代制造业为支撑的新型现代产业开展格局。
新区的产业开展还坚持定位高端业态,开展高品位的酒店业、高端的运动休闲类产业、有特征一流质量的主题公园、文化内涵浓重的文化产业、会议会展业、滨海游乐设备和总部经济。
北戴河新区发展规划一、新区简介北戴河新区地处河北省东北部,隶属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秦皇岛,北依碣石,南临渤海,东隔北戴河,西至滦河,总面积425.8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2公里。
于2006年12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8年4月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工委、管委会,实施对新区的领导和管理。
新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独特,有中国北方最优质的沙滩海水浴场,世界罕见的海洋大漠,华北最大的泻湖——七里海,22万亩连绵葱郁的林带,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是全国乃至国际上难得的宝地。
新区将本着“错位发展、突出个性、彰显特色、塑造优势”的原则,坚持生态环保优先,崇尚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瞄准科技生态研发、文化主题创意、综合会展经济、高尚休闲旅游、总部经济基地等主攻方向,着力谋划新思路,培育新功能,发展新产业,塑造新特色,建立新机制,采取新举措,打造以人文和生态为核心的中国北方休闲、旅游、文化新区,国际知名滨海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北戴河新区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交通十分便利。
海上航运发达,具有雄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临近的秦皇岛港是我国最大的亿吨级能源输出港,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输出港之一。
新区范围内,还有大蒲河和新开口两个渔港码头,可以应用和升级完善。
铁路运输便捷,京山、京哈、大秦三条铁路干线贯穿秦皇岛,北戴河火车站始发的和谐号动车组,从北京到北戴河只需要一个多小时。
公路交通非常畅通,京沈高速公路、津秦沿海高速公路,102、205国道自西向东横贯秦皇岛。
沿海公路、抚昌黄公路、抚昌乐公路,形成了稠密的公路网。
航空运输逐渐完善。
山海关机场可直接飞往深圳、上海等重要城市。
与新区毗邻的冀东国际机场,目前已经开工建设,将来将直飞香港。
1.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围绕我市总体战略目标(构建富庶文明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新秦皇岛),根据我市现有三个城市区组团功能定位(山海关组团彰显山、海、关、城的古朴风貌;海港组团强化临港工业和商贸物流功能;北戴河组团建设风景名胜休闲度假精品区),本着“错位发展,突出个性,彰显特色,塑造优势”的原则,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优先,崇尚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瞄准科技生态研发、文化主题创意、综合会展经济、高尚休闲旅游、总部经济基地,着力谋划新思路,培育新功能,发展新产业,塑造新特色,建立新机制,采取新举措,努力建成中国北方人文生态、新型业态,宜业、宜游、宜居的滨海新城区。
秦皇岛市发展战略分析历史背景:秦皇岛,位于中国河北省东北部,首批全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因公元前215年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东巡至此,并派人入海求仙而得名,是中国唯一一个因皇帝尊号而得名的城市。
现为河北省省辖市,是中国北方著名港口城市。
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协办城市,是国内既协办过奥运会和亚运会的唯一城市。
秦皇岛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西接唐山,北接承德,近京津,位于最具发展潜力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是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
秦皇岛市辖北戴河、山海关、海港区、开发区四个市辖区和抚宁、昌黎、卢龙、青龙满族自治县四个县,总面积7812.4平方公里,截止2011年底全市总人口已达到300万。
秦皇岛市成为我国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
2012年入选“2012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第一批国家智慧试点城市。
秦皇岛市的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地处半湿润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漫长无严寒。
秦皇岛市位于燕山山脉东段丘陵地区与山前平原地带,地势北高南低。
秦皇岛水力资源、矿产资源、动物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较高,空气质量良好,旅游资源丰富。
城市愿景秦皇岛政府已经正式提出了“产业立市”的概念,秦皇岛正在打造一幅“长城滨海画廊,四季休闲天堂”的美丽画卷。
随着省政府对秦皇岛市“旅游立市”战略的正式提出,尤其是秦皇岛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成立,为强力推进秦皇岛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Sowt分析优势1、旅游资源:山、海文明,人文资源以关、城最为突出,社会资源以中央暑期办公——北戴河最具魅力,是集长城、雄关等古文化和大海、山林等自然风光为一体的旅游资源,森林覆盖率高,野生动物、植物资源丰富;更有长城等大量文物与古迹点缀其中。
海沙细而平矿,海水污染低,水质清洁,阳光充足,是进行海水浴、日光浴、沙滩活动与海上观光、海上游动的最佳场所。
精 品JINGPIN北戴河新区建筑工程施工规划探析■方英杰北戴河新区规划建设局 河北秦皇岛 066000摘 要:北戴河新区是秦皇岛地区一个新的规划区域,是秦皇岛地区的新的增长点,在建筑工程施工规划过程中,要注意好农田保护、环境保护、景观绿化等多方面的问题,这是管理部门需要注意的。
关键词:北戴河;建筑工程;施工规划引言北戴河新区位于秦皇岛市区西部沿海,北起洋河、南到滦河、西至沿海高速和京哈铁路、东到渤海。
2006年12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复设立。
新区与北戴河区隔戴河相望,总面积425.8平方公里,拥有世界罕见的海洋大漠风光翡翠岛、华北最大的泻湖七里海、150平方公里连绵葱郁的林带、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的黄金海岸,是连接华北与东北的海陆通道、渤海湾的黄金地带。
荣获国家智慧试点城市和国家绿色节能建筑示范区称号,正打造极具滨海特色、田园风光的“北京新城”。
坚持“人文生态立区、新型产业兴区”总方针,打造人文生态新亮点、沿海强市新引擎、新型业态新平台、城市发展新空间、特色滨海新城区是北戴河新区的建设规划理念。
按照现有的规划,北戴河新区现在实行组团市发展,即按照几个城市村落团的形式开始建设。
由于初期该地区处于普通农村状态,且临海有国家级森林,所以在建设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
1.农田保护北戴河新区以农业为主,传统的种植业为水稻,所以,在规划的过程中,大部分为基本农田,所以,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尽量减少对农田的破坏,能不破坏尽量不破坏,确实需要占地就要尽量减少浪费,防止大量的农田被破坏。
在建筑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尽量能够循环使用,比如在道路建设上,避免出现大规模的建筑垃圾山,不但影响农田发展,也不利于后期清理。
新区在建设过程中,也充分的考虑到了这一点,在建设过程中,尽量利用现有的农村房屋拆迁和废旧荒地,农田方面尽量保留,以保障国家的基本农田。
建设不能毁坏农田,这是基本常识,所以新区自开发以来,在农田保护方面的成绩是卓著的,也受到了各级部门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2020年秦皇岛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在确保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2020年秦皇岛城市规划,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020年秦皇岛城市规划一、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远景:2020年以后。
2、规划范围根据规划内容和控制深度的不同,将规划范围界定为三个层次:(1)市域范围含三区四县,总面积7812.5平方公里,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其中,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约2075平方公里。
(2)滨海地区控制范围总面积约1419平方公里。
为市域京沈高速公路和沿海高速公路以南区域,包括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的全部行政范围以及抚宁县、昌黎县的部分沿海乡镇。
(3)主城区规划范围包括现状三个城市区,总面积约492平方公里。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规划市域总人口2010年为330万人,2020年为365万人。
201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52%以上,市域城镇人口达到173万人左右;202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65%以上,市域城镇人口达到237万人左右。
2、市域城乡发展战略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完善市域城镇体系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充分发挥城镇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中心城区,积极促进西部新城建设,加快发展“4+2”组团式沿海城镇发展带,壮大市域其它两个县城,择优培育9个中心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3、市域城镇空间及等级结构构筑“一带两点三轴”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一带”指市域沿海“4+2”组团式的滨海城镇发展带,即沿京沈高速公路以南、昌抚公路及沿海高速公路以东区域,由山海关、海港、北戴河(含南戴河、牛头崖)、西部滨海新城(大蒲河)和昌黎县城、抚宁县城以及其它沿海建制镇等构成的滨海发展带。
“两点”指据点式发展的青龙和卢龙县城。
“三轴”分别指沿205复合交通线(含205国道、京秦铁路)、102复合交通线(含102国道、京山铁路、京秦客运专线、京沈高速公路)和承秦复合交通线(含承秦高速公路、秦青公路)构成的三条小城镇发展轴。
秦皇岛北戴河新区总体规划说明书(2011—2020)班级:建筑5121组员:董美添张炎段顺利秦浩钟鹏熊文闯指导老师:刘磊一、规划背景(一)北戴河新区的发展历程2006 年12 月,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黄金海岸保护建设管理区)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
2009 年6 月,根据秦皇岛市党政联席会议及市编委文件精神,新区工、管委名称由原来的“中共秦皇岛市委黄金海岸保护建设管理区工作委员会”、“秦皇岛市黄金海岸保护建设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变更为“中共秦皇岛市委北戴河新区工作委员会”、“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管理委员会”。
新区在行政级别上变更为副地级。
2010 年,秦皇岛入选国家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成为37 个国家服务业综合改试点区域之一。
北戴河新区将成为服务业综合改革的核心地域。
2011 年4 月,根据河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组建秦皇岛北戴河新区管理机构的通知》,组建中共秦皇岛北戴河新区工作委员会和秦皇岛北戴河新区管理委员会。
(二)国家宏观发展背景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出台,其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需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规划同时明确提出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的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实施海洋发展战略,这为北戴河新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机遇。
北戴河新区水系建设及内河治理工作建议田政;徐胜军【期刊名称】《河北水利》【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1页(P24-24)【作者】田政;徐胜军【作者单位】秦皇岛北戴河新区社会发展局;河北省桃林口水库管理局【正文语种】中文1. 新区河湖水系基本概况及几年来内河治理工作情况北戴河新区规划范围东起渤海、西至沿海高速公路和京秦铁路、南到滦河、北至戴河,规划面积约425.81km2。
规划范围涉及14条河流及一个泻湖——七里海。
河道总长140.95km。
现有堤防16.36km,其中人造河3.4km(干砌石、混凝土沉箱),减河5.96km(浆砌石),东沙河7km(浆砌石、土堤)。
区内河道堤防少、无控制性工程,行洪能力低。
自2011年新区成立以来,我们以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为切入点,陆续组织申报了人造河(北戴河新区段)治理工程、小黄河北戴河新区段清淤治理工程、东沙河治理工程、唐义庄河河道清淤工程及人造河二期清淤治理工程等河道治理项目。
截至目前,已累计争取河道治理项目5个,项目总投资27019.96万元,治理总长度21.46km。
2. 新区河湖水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1 河道治理规划深度不够新区伊始,我们就委托水利设计单位编制了洋河、东沙河、减河三条河道防洪规划。
但通过几年的实践来看,防洪规划还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河道治理规划,是粗线条的。
真正的水系规划,不单单是划定几条线那么简单,还应该包括河道的功能定位、断面型式、防护材料的材质、与周边建筑风格的协调等问题的综合考虑。
形象地说,就好像主体建筑与内外装修的关系。
例如,东沙河结合未来的项目,能否考虑“城市边际线”的概念,一侧做硬性防护(如浆砌石),一侧做视觉软防护,水下硬防护,水上部分建不规则的微地形景观(标高满足防洪要求)等,城市田园依河而分,既节省了土地,也可为将来的提高标准预留空间。
诸如此例,均可通过编制科学、合理的水系规划来实现。
北戴河新区战略定位坚持“人文生态立区、新型产业兴区”总方针,打造人文生态新亮点、沿海强市新引擎、新型业态新平台、城市发展新空间、特色滨海新城区!2011年12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国务院批准实施《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河北沿海发展(包括北戴河新区的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产业发展优势北戴河新区拥有河、海、港、泻湖、沙丘、森林等自然结合的独特景观,汇集着“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深林、湖泊、沙山、温泉、鸟类、田园”等十大旅游资源,可与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相媲美,具备打造世界级阳光海岸的自然资源条件。
气候资源北戴河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1℃。
受海洋的影响,夏季气温较同纬度内陆偏低1至5℃。
沙丘资源北戴河新区拥有中国北方最优质的沙滩海水浴场,风成沙丘是北戴河新区的特殊地貌类型。
新区区域内的新开口南北两侧是南北两股岸流与风流的交汇地带,沙丘增长快、高大,发育完好。
该区域沙丘高度一般26-30米,河口北侧的沙丘最高达40余米。
陡缓交错的沙丘,绵延无尽的沙滩和碧蓝的大海、葱郁的森林,构成了国内独有、世界罕见的海洋大漠风光。
远眺沙丘,绵延起伏,犹如金黄色山脉,十分壮观,因而有“黄金海岸”的美称。
海洋资源北戴河新区海岸线全长82公里,0至20米等深线海域面积354平方公里。
沿岸分布着1-3公里宽的沙丘带。
海岸至沙丘之间海滩宽度50-100米。
海沙粒度在20目至80目的占80%。
1.5米等深线平均距海岸约200米,5米等深线距海岸约1.5公里。
夏季海水水温在26.0-27.0℃之间,0-5厘米平均沙温28.8℃。
新区海水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海水二级标准,符合国家健康海水浴场水质要求。
是国家二级保护的史前活化石-文昌鱼在全国最密集的生活区域,从而成为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表明区域海水质量的历史性优良特性。
海水透明度,春秋达9米,夏季大于1米,清澈透明,极少污染,是良好的天然浴场和沙滩活动场所。
第二十章近期建设规划秦皇岛近期建设应坚持“全面规划、重点建设、开发一片、收益一片”的原则。
一、近期城市发展目标现代化、园林式的滨海旅游港口城市。
二、近期建设规划年限2001~2005年。
三、近期城市建设规模至2005年,城市人口规模到达7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到达99.96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由现状的144.65逐步降低到142.80平方米。
四、近期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海港组团:以用地结构调整和内部挖潜为主;结合市奥体中心、教育科研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部工业区的建设,城市适度向西、向东发展;结合中心城区“退二进三”和启动北部片区的战略部署,城市适度向北发展。
山海关组团:优化城市结构,控制向古城以北发展,适度向东、向西发展,主要向南、东南发展。
北戴河组团:滨海片区结合环境整治和村庄改造,适度向北发展;改造完善戴河片区。
五、近期重点建设内容〔一〕旧城更新与改造1、老城区以完善现有用地结构和城市功能为主,增加绿地和开敞空间,改善市民生活居住环境。
2、结合市政府“退二进三”、“退城进郊”的战略部署,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进行用地功能置换,有计划地搬迁各组团中对城市生活居住有污染有干扰的工业企业。
3、海港组团:重点抓好海港组团道南地区的更新整治;搬迁北大营;加强建成区内城中村和平、旧、危房改造工作,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特别要加强奥体中心、白塔岭一带的改造整治。
4、北戴河组团:重点抓好滨海片区的环境整治和村庄改造。
5、山海关组团:重点抓好关城内和关城周边的环境整治与旧城更新。
〔二〕城市公共设施建设1、规划近期将现状市级行政中心用地调整为商业金融用地,市级行政中心选址现北大营南区,北大营整体搬迁另择新址,山海关区行政中心搬迁至道南新区。
2、依托现状,在太阳城、金三角地区规划建设市级商业中心,通过改造完善、规模发展、优化结构,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购物环境舒适的现代化市级商业中心。
3、规划要求逐步改造现状马路市场,退路进厅,将位于城区内的对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居住有干扰的大型批发市场逐步外迁,重点是北环路两侧现状建材市场搬迁至高速公路东出口两侧规划的物流园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