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鲁教版语文七下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word教案-精

  • 格式:docx
  • 大小:22.2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春鲁教版语文七下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

word教案-精

一、导入

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怎样的情怀呢?那就让我们同游承天寺,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板书课题、作者。)

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哪位同学来读给大家听?(找一生读作者简介)

师:下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和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无标点朗读课文。

(大屏幕显示无标点课文,生尝试诵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有个性特色,下面请听老师为大家朗读课文。(注意: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师:老师读完了,文中还有两处停顿要注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屏幕显示,生齐读两遍。)

下面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生大声朗读课文)

师:在诵读声中我们与苏轼同游了承天寺,请同学们对照注释,独立翻译课文,圈划出疑难字词;然后,同组之间合作解决疑难问题;5分钟后,我们进行释文对抗赛。老师先把比赛规则说一下:将全班分为两大组(红组和蓝组),第一名站起来的同学为发问方,可以从另外一组中任点一名同学就文中字、词、句的翻译进行提问。回答正确的同学可以在向另外一组发问。如果回答不准确,就由本小组同学帮助回答,但发问权归另外一组所有。(生翻译,合作交流。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生兴致高昂,积极踊跃)

师:好,准备开始!

生1:“遂至承天寺”中的“遂”是什么意思?

生2:“于是,就”的意思,“于是就到承天寺”。

生3:“盖竹柏影也”中的“盖”是什么意思?

生4:覆盖,遮盖。

生5:应该是“原来”的意思,“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生6:“月色入户”的“户”怎么解释?

师:不是。“户”在文中不是指窗户,而是指门。大家知道“足不出户”这个成语吧?

师:这里的“户”就是指门,我们总不能从窗户走出去吧?(生笑,在课本上写下正确释义。)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怎么翻译?

生1: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如何翻译?

生2: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里没有竹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师:真是你方问罢我登场,你问我答,你来我挡;友谊对抗,兴致高昂呀!同学们表现真棒!文章内容我们有了初步感知,那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生1:文章写的是苏轼晚上睡不着觉,看到月色很美,就到承天寺找到张怀民,两人一起赏月。

师:概括得很完整。那我们就跟随苏轼一起去赏月色美景吧!

师:那本文中苏轼是如何描摹月色的呢?

生1:写月色的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这月色有什么特点?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月色?

生2:庭院中波光一片,原来是月光皎洁而又空灵;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月光竹柏的倒影。师:多美呀,九百多年前的那轮明月仿佛正穿越时间的千山万壑向我们走来。这么美的句子我们应用什么语气来读呢?

生3:欣悦的、欣赏的语气。

师:你试着用欣悦的语气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生朗读。)

师:他的朗读给我们身临其境之感。我们来齐读课文,再次感受月色之美吧!(师生齐读课文)

是:是啊,月光如水,所以竹柏的影子就成了水中的藻荇,藻荇的浮游,又让人感到水的流动。月光在朗照,那无形的静态的月光便有了动态的美感,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古人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苏轼描摹的却是:明月庭中照,藻荇影中游。月色之美尽在其中啊。同学们用几个美词来修饰一下这明月吧?

师出示板书填空:的朗月世界

生:澄澈透明!生:空灵!生:皎洁无暇!生:清朗幽美!

师:(板书)澄澈透明、皎洁空灵、清朗幽美的朗月世界

师:情因景生,景为情设,面对一轮明月,诗仙李白曾感叹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写出了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独斟独酌,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感。眼前的朗月美景,唤醒了诗人心中涌动的情,于是触景生情,作者不禁感慨道:……

生齐读: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尔!

师:那何为闲人呢?

生:悠闲的人。生:闲暇的人。

生:我认为苏轼被贬谪,心情很郁闷,闲人是对自己的嘲弄吧。

师:同学们理解问题的角度不同,下面我们来看一则信息

(多媒体显示)(指一生)你为大家读一读。

(一生读屏显背景材料:元丰二年,苏轼被诬在诗文中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他以犯人身份被贬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自离开安置所,无薪俸,于是他在城外东坡租50亩荒地开荒种地,种黄桑,盖草堂,养活家小。这段城东坡地耕田的经历还使得他有了一个伴随一生的雅号:“东坡居士”。在黄州的苏轼,就成为“闲人”苏东坡。)

师:从这则材料中大家发现哪些信息?

生1:他是被诬陷入狱的,获释后贬到黄州,做了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

生2:亲自耕田种地养家糊口,生活肯定很贫困。

师:有道理。在城东坡地耕田的经历还使他有了一个伴随他一生的雅号——东坡,在黄州的苏轼就成为“闲人”苏东坡。

师:大家想想这里的“闲”是不是闲来无聊,无所事事啊?

生(齐):不是!

师:“闲”究竟是什么意思?请你给“闲”字组组词,看谁组得词最准确、最合理。

生1:空闲。生2:闲暇。生3:清闲。

师:是不是有着空闲时间、清闲生活的人就能欣赏到这月色美景呢?(生沉思、摇头)那“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