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译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口译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口译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口译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口译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1-08-14 11:51:51 Tag:

英语学习资料

学习

我要评论(0)

口译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口译人员要懂得翻译的基本理论和要求,同时必须掌握和运用翻译技巧。在临场翻译之前要尽可能做一些语言上、技术上和心理上的准备;口译时兼做编辑工作,对讲话人的语意进行调整和删减,使译出的话语条理清楚;脑记和笔记有机并用,避免遗漏讲话内容;知识广泛是做好口译工作的基础;树立信心、注意礼仪是做好口译工作的前提。

口译和笔译虽然同属翻译工作,但两者各有特点,其理论技巧和要求各有不同。口译的最大特点是时间的紧迫性,理解表达的准确性,工作的独立性。它对措辞很少有时间进行推敲,甚至根本不容推敲,而且大多数场合不可能借助任何工具书,译员要善于在短促的时间内准确地把握两种语言的反复转换。

无论是谈话,还是谈判或讲课,译员能否以清晰流畅的语言把交谈者的讲话内容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是谈话、谈判或讲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那么,怎样做好口译工作呢?根据自己在口译实践中的探索和研究,笔者就此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事前准备是做好口译的基础

接受口译任务后,一定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时间可长可短,视具体情况而定),包括语言上、技术上和心理上的准备。首先要对翻译的内容有所了解。有一次,我临时接到一个翻译任务,世界银行一个代表团要来我市考察一个水利投资项目,代表团中有农业专家、水利专家、环保专家,还有金融专家,作为首席翻译我感到压力很大,因为翻译中必然会有很多自己不熟悉的专业术语。为了不负众望,在不到一天的准备时间内,我查阅了水利、金融和环保方面的相关资料,请教有关专家了解这些专业的常用术语。这样一来,我对这些方面的相关词汇和常见专业术语就有一个大概了解,甚至对将来几天的口译范围也有一个基本估计。再则,就是找项目负责人了解情况,对项目情况熟悉了,翻译起来自然就比较顺手。

口译工作有时侯是以讲课方式进行的技术交流。遇有这种情况,应对讲课人的课题内容,听众的基本情况都有所了解,才不至于临场慌乱。要重视和外宾的第一次见面、安排日程等活动。这种活动一般不涉及很深的技术内容,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正式翻译的一种准备。首先,你可以通过这种初次见面了解并逐渐适应外宾的语言、语调。搞翻译的人都知道,外国人的语音、语调五花八门。比如一个讲英语的代表团并不一定每个成员都来自英美国家,即使这样,也不一定都是正宗的英国人或美国人,其中往往有亚裔、非裔或欧裔等,其口音大不相同。这就要求口译人员不仅能听懂标准外语,而且要能很快适应各种怪腔怪调、不规范的外语。再则,通过初步接触,也能对谈判或讲课的内容有所了解(在事前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案头准备的情况下,这种了解十分重要),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初步接触可以消除临场的紧张感,为下一步正式场合的翻译做好心理准备。

另外,还有一种准备方式,效果更好,这就是和讲话人共同准备,商定讲话纲要,这实际上等于先打一个草稿。有些场合可以这样做:如谈判时中方要提的问题、宴会或其它比较正式的场合可以预先准备讲话内容的开幕词和祝酒辞等。

口译任务中最让人头疼的是讲话人事先准备了讲稿,照稿宣读,而译员对这份讲稿事前又一无所知。这无异乎用口译的方式做笔译的工作。一旦遇到这种情况,译员当然也不能回

避,只能靠其平时的功底,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完成。

二、编辑是做好口译的必要环节

这里的编辑不是指文书编辑而是指译者在听清并理解了讲话人的话语后,要能够判断出哪些是他真正要讲的话,哪些是没有用的、重复哆嗦的废话,从而对其进行删减和调整。那么,这样做是否有悖于翻译的忠实原则呢?不。因为,口语自有口语的特点。讲话人在即席发言时,脑子里往往只有一个中心思想,但是具体表达和选词造句时常常是想到哪说到哪。有时讲话人为了阐述一个中心思想,会反复强调或用不同方式说明同一个内容。因此,口语不可能像书面语那样严谨,甚至有的讲话人本来就不善言词,经常会说出一些不完整的、不知所云的话。这种情况中国人有,外国人也有。这时,译员就要善于综合,要在不遗漏讲话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敢于删掉那些废话,使译出的话语条理清楚,语意完整,自成篇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忠于讲话人的精神实质,否则一味追求逐字逐句的照译,反而会给人零乱、不忠的感觉。至于哪些话要译出,哪些话要删除,这要靠具有综合知识的译员去判断。绝不能以编辑为由对讲话人的话大打折扣,伤筋动骨。这不仅仅是翻译水平问题,而且也是翻译的职业道德问题。翻译中适当进行编辑为的是更好地传达讲话人的精神实质,而不是为了偷工减料或回避难点。

三、记要点是确保翻译质量的有效手段

记要点,是记讲话人的讲话要点而不是原讲话的句式和单词。由于口语工作的特点,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及时传达讲话人的意思,所以,要求译员在听懂原话的内容后立即忘掉原话的词汇和句式,用规范的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如果不能立即忘掉原话的单词和句式,就容易造成译出的语言或者是汉语式的外语,或者是洋味的汉语,使听者感到别扭,影响交流。这里所讲的记要点可以是脑记也可以是笔记。有的翻译人员喜欢在翻译时用笔速记,试图把所讲的内容全部记下来,以为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我认为这样反而会妨碍记忆的速度和表达的准确,因为这样中间多了一道手续,等于把注意力分散了。当然,当一连出现好几个数字或人名地名时,由于中外文数字表达方式不同和英文名字难记的特点,翻译起来感到费力,所以借助笔记也是必不可少的。笔记不可少,但不宜太多。

四、树立信心是做好口译的保证

不论什么场合,都要相信自己的翻译能力。如果没有信心,翻译过程中遇到几句听不明白的话,就会更加慌乱,越慌则越译不好。听不懂时,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凭感觉乱发挥。多问两次并不丢人,千万不能以为多问了显得水平低、丢面子,因而当问不问,造成错误。

有时在翻译时漏译了几句,在译下面一段时因为上下文的关系又想起来了,这时可以直接补进去,而不必专门向听众说明。这种情况,很多译员可能都遇到过,特别是在外宾讲得兴奋、一口气讲很长时,或者是由于翻译时间长,译员脑力疲劳时容易发生这种情况。说明,反而容易分散听众的注意力,影响听众的情绪,当然也就影响了翻译的整体效果。

五、广博的知识是做好口译的前提

口译工作,涉及面很广,有时事先无法预料。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注意知识的积累。科技翻译的译员一般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但是,搞科技翻译只有专业知识和翻译知识是不够的,都说翻译是“杂家”,这话千真万确。翻译人员对百科知识不需要很精很深,但是要博、要杂。

九十年代初我随同一个水产专家组在国外执行援外任务,作为一名翻译暂且不说水产涉及面有多广、有多少知识,需要学习补充,大农业的其它领域如作物生产、畜牧养殖、食品加工甚至环境保护也不可能无所涉及。作为当时驻该国唯一的农业专家组,在接触政府官员、农技人员和农民时不可能只谈水产方面的问题,其它一概避而不谈,空余时间专家组也会出席各种场合,包括参观教堂、参加各种民间庆典、甚至参与其它商务谈判等。因此知识越多

越好,越广越好。为了胜任翻译工作,我不但在出国前就对农业各领域有较广泛的学习,而且在国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

六、注意礼仪是对译员的基本要求

我们遇到的外国人常常会提出一些政治问题,有时甚至是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如西藏问题、台湾问题、法轮功问题、计划生育问题等,这是译员不能回避的。有爱国之心的中国译员应当坚持正义立场,正面宣传,多作解释,甚至有理有据进行反驳,但决不可辱骂或讥讽对方。

此外口译人员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出外考察和访问时,外国政要接见中国代表团的讲话,而这种讲话往往是单向的,很难指望讲话人会按翻译要求停顿,尤其是讲到感兴趣的地方会口惹悬河,滔滔不绝,结果听众不知所云,翻译无能为力。因为外宾不懂得翻译的难处,也没有讲话停顿的习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译员要尽可能预先向讲话人提示。万一讲话人总是忘记停顿,译员也不宜过多插话要求停顿而表现出不安或不满,这样会有失礼貌,打断讲话人思路,尤其是对年长者或政府要人更要谨慎。例如,几年前我随同一个政府代表团访问埃塞俄比亚,受到该国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的热情接见,这位副总理非常健谈,从苏联谈到中国,从社会主义谈到资本主义,不给翻译留任何时间。为了不打断他的谈话,注意这种庄重场合下的涉外礼节问题,只好瞅机会向代表团翻译,一直等他把话全部讲完,会见时间也就结束了。遇到这种特殊情况,作为译员也不能束手无策,而应该速记,抓住机会翻译要点,待讲话结束后再把讲话的内容全面准确地向代表团成员介绍,必要时也可在会见后以书面形式向代表团成员介绍讲话的内容。

口译工作是一种艰苦而细致的劳动,不但要求译员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熟练的翻译技巧,同时要求译员有较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上述几点探索,只是本人多年翻译工作实践经验的归纳和总结,尚望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教

口译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口译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1-08-14 11:51:51 Tag: 英语学习资料 学习 我要评论(0) 口译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口译人员要懂得翻译的基本理论和要求,同时必须掌握和运用翻译技巧。在临场翻译之前要尽可能做一些语言上、技术上和心理上的准备;口译时兼做编辑工作,对讲话人的语意进行调整和删减,使译出的话语条理清楚;脑记和笔记有机并用,避免遗漏讲话内容;知识广泛是做好口译工作的基础;树立信心、注意礼仪是做好口译工作的前提。 口译和笔译虽然同属翻译工作,但两者各有特点,其理论技巧和要求各有不同。口译的最大特点是时间的紧迫性,理解表达的准确性,工作的独立性。它对措辞很少有时间进行推敲,甚至根本不容推敲,而且大多数场合不可能借助任何工具书,译员要善于在短促的时间内准确地把握两种语言的反复转换。 无论是谈话,还是谈判或讲课,译员能否以清晰流畅的语言把交谈者的讲话内容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是谈话、谈判或讲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那么,怎样做好口译工作呢?根据自己在口译实践中的探索和研究,笔者就此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事前准备是做好口译的基础 接受口译任务后,一定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时间可长可短,视具体情况而定),包括语言上、技术上和心理上的准备。首先要对翻译的内容有所了解。有一次,我临时接到一个翻译任务,世界银行一个代表团要来我市考察一个水利投资项目,代表团中有农业专家、水利专家、环保专家,还有金融专家,作为首席翻译我感到压力很大,因为翻译中必然会有很多自己不熟悉的专业术语。为了不负众望,在不到一天的准备时间内,我查阅了水利、金融和环保方面的相关资料,请教有关专家了解这些专业的常用术语。这样一来,我对这些方面的相关词汇和常见专业术语就有一个大概了解,甚至对将来几天的口译范围也有一个基本估计。再则,就是找项目负责人了解情况,对项目情况熟悉了,翻译起来自然就比较顺手。 口译工作有时侯是以讲课方式进行的技术交流。遇有这种情况,应对讲课人的课题内容,听众的基本情况都有所了解,才不至于临场慌乱。要重视和外宾的第一次见面、安排日程等活动。这种活动一般不涉及很深的技术内容,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正式翻译的一种准备。首先,你可以通过这种初次见面了解并逐渐适应外宾的语言、语调。搞翻译的人都知道,外国人的语音、语调五花八门。比如一个讲英语的代表团并不一定每个成员都来自英美国家,即使这样,也不一定都是正宗的英国人或美国人,其中往往有亚裔、非裔或欧裔等,其口音大不相同。这就要求口译人员不仅能听懂标准外语,而且要能很快适应各种怪腔怪调、不规范的外语。再则,通过初步接触,也能对谈判或讲课的内容有所了解(在事前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案头准备的情况下,这种了解十分重要),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初步接触可以消除临场的紧张感,为下一步正式场合的翻译做好心理准备。 另外,还有一种准备方式,效果更好,这就是和讲话人共同准备,商定讲话纲要,这实际上等于先打一个草稿。有些场合可以这样做:如谈判时中方要提的问题、宴会或其它比较正式的场合可以预先准备讲话内容的开幕词和祝酒辞等。 口译任务中最让人头疼的是讲话人事先准备了讲稿,照稿宣读,而译员对这份讲稿事前又一无所知。这无异乎用口译的方式做笔译的工作。一旦遇到这种情况,译员当然也不能回

英语口译技巧

尽管每个人的对记录符号的使用可能是多样的,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可能会使用不同的符号,同一符号在不同的人意识中肯能代表不同的意思,但是通行的原则还是存在的,活用这些原则,那会让你在口译的过程中如虎添翼…… 在听力活动中,笔记是一个辅助我们记忆的非常有效的工具。 对于专业的口译译员来说,口译笔记的作用是帮助他们还原刚刚听到的内容。而对于同学们来说其最大的作用则是在我们做题的时候帮助我们记录并最终理清语言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还原具体信息细节。 在听力练习当中,题目经常是在一大段语言材料播放完毕之后才出现,由于人记忆能力的局限这个时候很多本来已经听懂的内容已经无法被我们回忆起来,造成了信息模糊、信息丢失,以至于无法完成题目。而笔记可以有效地弥补人短时记忆的缺陷,掌握一点英语口译者们常用的笔记法,你会发现这些“专业人士”所谓的“高端技能”,对于普通的学习者来说同样有很大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在一般的听力考试中游刃有余。 英语笔记法的适用前提——听力过关(五大支柱),听懂是做笔记的前提条件,如果听都没有听懂,又怎么可能去记?再好地记录能力都不可能创造信息本身。 下面举例说明听力笔记的一些技巧: 1、不要大量记录文字(汉字、单词) ——而要使用符号来表示意思(缩写、图形) Eg:“powerful country”记作“强口”, “我同意”记作“I√ ”; “观点,看法一致”记作“⊙ same”, “economic development”记作“经↑” ↑表示“上升、快速上升、快速发展、快速上涨等” ↓表示“下降、减少、急剧下降、急速下跌等”; ↗表示“缓慢上升,缓慢发展、缓慢上涨等”; ←表示“返回,倒退等”; →表示“达到,至,导致,前进等”; +表示“加,增加,此外,另外,又加之”; —表示“减少,减”; >表示“多于,大于,强于”; <表示“少于,小于,不如”; ∵表示“因为,由于”; ∴表示“所以,因此”; =表示“等于,相同,与……相同”。 t表示thousand; m表示million; b表示 billion; 1st表示first。 2、不要横着写:

xx年个人口译工作总结

xx年个人口译工作总结 xx年个人口译工作总结撰写人: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xx年个人口译工作总结今年的口译工作差不多了,下周还有三次活,之后进入淡季。年中面试的公司聘用了却再无下文,大部分活都来自l和d引介的公司,因此内容都是面向公务团的交传,以讲座问答形式为主,领域集中在职业教育和农业。 交传水平自认有所提高,特别在理解/记忆方面。 听力基本无障碍了,即便有不熟悉的口音。 每次口译都会拿着纸笔,但最近一个月基本没记过什么,光靠脑子就够了。即使讲者长篇大论,之后也能清晰记起,主干和细节都不会遗漏。 边听会边在脑子里画出逻辑流程图,即便有数字人名,也可以在脑海屏幕里高亮显示,不致遗忘。 疲劳时甚至学会了心不在焉地听,并没有用上全部精力,还是能够全部记住。(仅限熟悉或不太生疏的领域)可以说,口译专用的短期记忆、对信息的梳理概括能力都上了个台阶。 在输出方面还有些可以提高的地方。 嗯嗯啊啊出现得不多,但是经常会“这样”“这个”“这种”“所说的”“之类”“等等”,回头一想完全没必要加上,只是为了拖延时间思考。 有些专用表达仍然会绊在英语词汇上,来不及思考意思本身。比如幼教专业的room leader,其实就是助教或班主任。当时还是陷入了room和leader的分别解释没跳出来。对于这样的简单词汇,经常还会条件反射去想词典上的中文对照,需要继续摆脱这个思维习惯。 还有些常用词汇则相反,中文对照记得不够牢,比如business finance administration……这些只能直译的词,还可以更加条件反射一点,进一步节省脑容量。 说话时的语气和音量总体而言还可以,谨记当年师哥教诲。但是

陪同翻译注意事项

陪同翻译注意事项 【翻译人员的礼仪原则】 1、工作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翻译人员在工作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明确翻译任务要求,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如服务对象的语言、文化背景、兴趣特点等,穿着 恰当的服饰,提前到达现场,熟悉工作环境与调配有关设备。 2、工作态度认真诚恳 翻译人员只有态度认真,才能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不擅自增减内容,或在其中掺杂个人意见,对相关人员的 谈话、发言要点做好笔记。在遇到未听清之处或有疑问时,请对方 重复,并致以歉意,切勿凭主观臆断翻译。 3、坚持主次有序 必须尊重在场的负责人员,并严格服从其领导。在正式会谈、谈判中,除主谈人及其指定发言者之外,对其他人员的插话、发言, 只有征得主谈人同意后,才可以进行翻译。 4、待人礼让有度 在同外方人士接触时,把握礼仪分寸,如对方提出日程安排以外的要求,要及时报告上级,切忌擅自允诺或拒绝。若对方单独向译 员发表了错误见解,在对方不了解具体情况和无恶意的前提下,实 事求是地对其作出说明或及时报告上级。 【翻译人员的礼仪注意事项】 1、守时、守信 在口译中守时非常重要,口译不同于笔译,不需要见到翻译人员,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将需要翻译的稿件分发给相应的翻译人员,又快 捷又方便。口译必须要求翻译人员按时到位,及时是通过视频来进

行翻译,也一刻不能懈怠。所以再各种陪同翻译中,口译人员按时就位就是必须要注意的。比如说一个会议陪同,别人会议都开了一半了,翻译人员才赶到,这不仅影响翻译公司的诚信、口译人员自身的诚信,更可能给客户带去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所以在口译翻译中,口译人员必须要有时间观念,如果有其他不可抗的外因,需要及时通知客户,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损失。 2、礼仪礼节 礼仪礼节是口译人员必须注意并且具备的。在口译过程中,口译人员往往代表的不止是自己、也不只是其所属的翻译公司,更是代表翻译人员所服务的客户,例如各种商务翻译、会议陪同、展会陪同等等这些,翻译人员可能会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形象,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形象,所以,在口译人员必须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以及翻译中的措辞、表情等等。而服装谈吐也是礼仪礼节的一种表现,翻译人员需要根据场合来选择自己的着装以及翻译时的措辞。例如在比较正式、严肃的场合,可能需要着正装,用比较正式的语言去诠释。而比如说在一些娱乐场所,就可以穿着随意一点。 3、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接到口译任务后,一定要提前做好翻译前的准备,不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专业知识上都需要提前有一个充分的准备。储备一些相关的词汇、专业知识,对自己即将要面对的客户、即将要做的翻译都需要熟悉一下,做好心理准备,以便以最好的状态去完成接下来面临的翻译工作。 4、树立自信心,有一定的应辩能力 在口译翻译中,突发情况是很难避免的,有时,翻译人员会由于慌乱,始料未及等原因,导致极度紧张,不能很好的发挥。而这个时候,越慌乱就越译不好。所以翻译人员需要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不论在什么样的场合,面对什么样的人,都需要百分百相信自己的翻译能力。从容淡定的应对一切突发状况。而这也是对口译人员临场应变能力的一个考验,不仅是在突发状况时懂得从容,在双方有一些语言上的冲突或者场面尴尬时,翻译人员也起到一个从中调解

交替传译训练注意事项

Quoted Content here are a few tips: - start with "monolingual" consecutive translation. Listen to a speech in your native language, write down your notes, then try to do some reformulation exercises int o your native language. This will increase your confidence in reading your notes q uickly and broaden your vocabulary. - take a moment to think about your note-taking technique. You can write a lot, o r use only a few written elements - the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what you write is CLEAR to you. it's easy to get confused with similar words (like "project", "plan", " process") but you need to make your own way through them with your own syste m of symbols. - sight translation is also very useful. try to use a tape recorder and listen to your self afterwards, or ask a friend to help you.

个人口译工作总结

个人口译工作总结 今年的口译工作差不多了,下周还有三次活,之后进入淡季。年中面试的公司聘用了却再无下文,大部分活都来自L和D引介的公司,因此内容都是面向公务团的交传,以讲座问答形式为主,领域集中在职业教育和农业。 交传水平自认有所提高,特别在理解/记忆方面。 听力基本无障碍了,即便有不熟悉的口音。 每次口译都会拿着纸笔,但最近一个月基本没记过什么,光靠脑子就够了。即使讲者长篇大论,之后也能清晰记起,主干和细节都不会遗漏。 边听会边在脑子里画出逻辑流程图,即便有数字人名,也可以在脑海屏幕里高亮显示,不致遗忘。 疲劳时甚至学会了心不在焉地听,并没有用上全部精力,还是能够全部记住。(仅限熟悉或不太生疏的领域) 可以说,口译专用的短期记忆、对信息的梳理概括能力都上了个台阶。 在输出方面还有些可以提高的地方。 嗯嗯啊啊出现得不多,但是经常会“这样”“这个”“这种”“所说的”“之类”“等等”,回头一想完全没必要加上,只是为了拖延时间思考。 有些专用表达仍然会绊在英语词汇上,来不及思考意思本身。比如幼教专业的.roomleader,其实就是助教或班主任。当时还是陷入了room和leader的分别解释没跳出来。对于这样的简单词汇,经常还会条件反射去想词典上的中文对照,需要继续摆脱这个思维习惯。 还有些常用词汇则相反,中文对照记得不够牢,比如businessfinanceadministration……这些只能直译的词,还可以更加条件反射一点,进一步节省脑容量。

说话时的语气和音量总体而言还可以,谨记当年师哥教诲。但是经常语速太快,说到最后喘不过气或噎到自己……既然记忆方面进步了,可以多放点力气在组织语言上。 对公务团这种活越来越熟悉,有时候甚至往老油条方向发展了。 比如知道他们不会在乎,就简单翻译或没翻译一些人名和公司名。这方面还是得自我警惕。 另外在知识储备方面,还是应该多了解点东西。上次硅谷的有名公司就完全不知道中文名,而澳洲的diploma、advanceddiploma那些到底能否翻成大专etc,一直记在心里却没去查。 最后,这两家公司给的活以后大概也都差不多,现在已经觉得有点无聊。找机会拓展业务领域吧。

英语中高级口译考试心得与注意事项

英语中高级口译考试心得与注意事项

一、口译口试考试流程: 1. 必要的三证:准考证、口试证、身份证。 2. 按口试证上的时间地点报到、候考。 我的口试证上写的是上午7:30,上海外国语大学"三号楼一楼"。早上7:25我到了该楼,楼口处有许多等着进场的学生,一位老师发套伞的塑料袋(当天早晨下大雨),另有几位老师进行第一道检查(检查三证)。 通过检查后进入候考教室。教室门口有位老师负责将考生的手机(关机状态)封进信纸袋。随后等待老师叫号、分组。因为叫号是随机的,所以要集中精神听老师叫号,错过了就只能轮到下一批甚至最后一批。叫到号后老师会告诉你一个组号,即为你的组号。随后按次坐在教室第一排,进行第二次三证检查。 检查完毕后就被带入走廊尽头的另一个教室,再次核对三证后发口语Topic的卷子。阅读并准备5分钟后收卷。该卷上不能作任何记录,因为要循环利用。如要写提纲可以写在自己的纸上或口试证的背面。但考试时不能看。 收卷后沿着走廊按组号分散坐在各个教室或办公室门口的位子上,等待正式考试。 3. 进入考试教室后,面前有一张A4大小草稿纸和两台录音机,一台播放录音,一台录音你的口译。两台录音机后坐着两位老师。检查口试证和准考证后开始录音,先要用英语说"My name is…"

和"My registration number is…"。然后开始讲Topic,讲到等老师喊停后停(一般不会说满5分钟),开始口译部分。 4. 口译部先后为两段英译中和两段中译英。每段又分为两小组句子(中口句子较短,高口的句子比较长),组间停顿时间为中口约25-35秒,高口45-50秒。 口译结束后,收拾东西离开,但是草稿纸不得带出考场。 二、一点点心得: 1. 摸清"地形"很重要。 就我所知,口试在候考和考场就是上外的"逸夫会堂"和"三号楼"。如果不熟悉上外(本部)的校园建议早些出门或提早"踩点",考试当天就不用浪费很多时间找楼了。要知道口试证上写明"迟到者不得参加考试"的。 2. 吃饱但不要喝足 因为候考时间很难把握,所以为了保证有充分的体力撑到考试的那刻,早饭要吃饱,还可以带点巧克力这种高热量的食品做能量补充。如果是下午考,则不宜吃太饱(容易犯困)或可以提早些吃午饭。进入候考教室后就是一轮一轮的叫号,这时不宜走开,所以不宜喝太多水。 3. 战胜紧张就赢了一半。 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是要想办法让自己尽可能的放松,这样才不会影响发挥。我在候考时与身边的一位同学交谈了一会儿,就

浅谈口译人员的要求

专心翻译 做到极致 浅谈口译翻译人员的要求 1.过硬的双语功底 口译员的工作要在至少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转化,因此必须具备过硬的双语功底。译员的双语能力不仅指通晓基本语言知识,如语音语调、语法结构、词汇语义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如何运用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知识的技能。此外,译员还应该了解各种文体或语体风格和语用功能,掌握一定数量的术语、委婉语、习语、略语、诗词等的翻译方法。 2.广博的学识 口译还具有跨文化交际的功能,因此需要有广博的学识才能在不同文化的沟通过程起到桥梁作用。译员中间有这样一句话流传甚广:An interpreter should 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 。意思大家也都明白,一语道出了对译者的高要求,即译者既要做各个领域的通才,又要做某个专业领域的专家,译员的奋斗目标就是成为generalist 的同时成为specialist 。因此,译员必须掌握广博的百科知识、常识性知识、文化知识、语境或情景知识。要做到这点,必然要求译员应该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备快速学习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 3.娴熟的表达技巧 译员必须具备娴熟的表达技巧,口译的质量要求,一般来说,就是语言流畅,语速适中,无明显错译、漏译,做到吐字清晰自然、措辞准确恰当、表达干净利落、语句简洁易懂,概括起来就是“流畅、平稳、准确、完整”。准确从来都是翻译的最基本要求,对原文的忠实是译员翻译工作的基本要求。而流畅是口译表达的特殊要求,它是时间和精神压力下对于口译员功力的考验,最能反映出口译员跨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素养。 4.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在我所知道到的口译员中,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心理素质都超强。他们的口译工作经历,无时无刻不在向世人告知:口译难,难于上青天,但要上青天也不是不可能,那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口译员在工作时,都是神经绷得紧紧的,他们拼的不是寂寞,是脑力、体力和心理。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工作时间过长,译员就会感觉缺氧、想吐,有头晕目眩的,有全身大汗淋漓的,甚至有当场晕倒的。所以同声传译员每持续工作20分钟,就必须轮换休息。在翻译现场,经常出现一些突发情况:会议上事前没有安排发言的人临时上台发言,对译员的心理和应变能力是一种考验;不同口音,如印度口音,中东口音,甚至是不太标准的英语发音,会让传译员面临输入障碍的同时,也增大输出的难度;有时还要对平常

翻译人员的礼仪要求

涉外活动中,遇到各种类型的翻译活动,而翻译中的一些小细节也往往会影响到翻译的效果,客户的体验等等。那么在外事交际中,翻译人员应遵守哪些礼仪呢?请看为您整理的翻译人员的礼仪要求。 翻译人员的礼仪原则 1.工作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翻译人员在工作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明确翻译任务要求,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如服务对象的语言、文化背景、兴趣特点等,穿着恰当的服饰,提前到达现场,熟悉工作环境与调配有关设备。 2.工作态度认真诚恳。 翻译人员只有态度认真,才能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不擅自增减内容,或在其中掺杂个人意见,对相关人员的谈话、发言要点做好笔记。在遇到未听清之处或有疑问时,请对方重复,并致以歉意,切勿凭主观臆断翻译。 3.坚持主次有序。 必须尊重在场的负责人员,并严格服从其领导。在正式会谈、谈判中,除主谈人及其指定发言者之外,对其他人员的插话、发言,只有征得主谈人同意后,才可以进行翻译。 4.待人礼让有度。 在同外方人士接触时,把握礼仪分寸,如对方提出日程安排以外的要求,要及时报告上级,切忌擅自允诺或拒绝。若对方单独向译员发表了错误见解,在对方不了解具体情况和无恶意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对其作出说明或及时报告上级。 翻译人员的礼仪注意事项 第一,守时、守信。 在口译中守时非常重要,口译不同于笔译,不需要见到翻译人员,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将需要翻译的稿件分发给相应的翻译人员,又快捷又方便。口译必须要求翻译人员按时到位,及时是通过视频来进行翻译,也一刻不能懈怠。所以再各种陪同翻译中,口译人员按时就位就是必须要注意的。比如说一个会议陪同,别人会议都开了一半了,翻译人员才赶到,这不仅影响翻译公司的诚信、口译人员自身的诚信,更可能给客户带去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所以在口译翻译中,口译人员必须要有时间观念,如果有其他不可抗的外因,需要及时通知客户,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损失。 第二,礼仪礼节。 礼仪礼节是口译人员必须注意并且具备的。在口译过程中,口译人员往往代表的不止是

口译工作者的演讲技巧3篇

口译工作者的演讲技巧3篇 口译工作者的演讲技巧一:熟悉讲话场所,增强演讲效果 为了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译员在到达工作地点后,一定要先熟悉工作环境。观察发言人所处的房间设施情况,屋顶的高低、窗帘的厚度、房间的面积等都会对音效造成影响。此外,发言人需要对多少观众讲话,是在讲台上发言还是流动讲话,这些问题译员都需要考虑。对于译员本人来说,是站在讲话人身边还是退到舞台一侧,有没有辅助工具(如麦克风),是有支架的麦克风、手持无线麦克风还是便携式无线麦克风,在工作开始前的短暂时间里,应该尽可能充分地掌握情况。特别要注意调试麦克风,以免出现音质有问题或电池电量不够的尴尬场面。 口译工作者的演讲技巧二:综合运用演讲的几大要素 讲话人声音的产生伴随着一系列生理过程--首先是从肺部呼出气流,气流经过喉,振动声带而形成声音;再经过咽、嘴和鼻腔,声音被放大和修饰,最后通过舌、唇、齿和颚等部位形成特定的音。译员在翻译中应注意演讲几个要素的运用,即:音量(volume)、音调(pitch)、节奏 (rate)、停顿(pauses)、发音(pronunciation)和吐词(enunciation)。 1.音量 讲话人声音的大小和强弱程度。译员切勿大声喊叫,即使是发言人声音过大,也不可受到影响而提高音量。适中的音量即使

自己的翻译容易被听众接受,也不会显得信心不足或喧宾夺主。在翻译过程中调节音量是必要的。译员从开始讲话就应注意观察听众表情,特别是最前排和最后排听众的表情。前排听众露出不快的表情或者后排听众露出不解的表情,都是音量不合适的信号。 2.音调 声音的高低程度。一般来说,译员在翻译中最好采用中音,因为中音显得沉稳可信,并应注意通过音调的变化让听众感受到友好、温和、诚恳和热情。作为译员,表现出强烈的情感是不合适的,不温不火的音调可以显得自己更加客观。然而,这绝不意味着译员应自始至终使用一种音调,单调不变的音调会使听众感到沉闷,极大地破坏演讲效果。 3.节奏 讲话人声音传递的速度快慢。通常,中文表达速度是每分钟150~180字,英文则是120~150词。虽然译员应该考虑所翻译的内容特点和讲话人所采用的速度而确定自己翻译传达的节奏,但在平均值上下浮动幅度过大,会造成听众接受信息的额外负担。因此,译员应采用中等速度,而且在重要信息点,如数字、专门用语、人名、头衔等和讲话人特别强调的关键词上应将速度适当放慢。在翻译过程中经常调整节奏也十分重要。 4.停顿 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短暂休息。对于译员来说,适当停顿既能够自然大方地创造时间进行思考或修补翻译中的缺陷,又能够为信息表达带来更为出色的效果。马克·吐温在谈到演讲技巧时曾说过,“合适的词语也许有效,但没有任何词语比恰到好处的停顿

口译记录材料速记符号归总

口译笔记速记符号归总 一、做口译笔记时的注意事项 1.口译笔记应记要点,切忌求记“全”。口译笔记是记忆的延伸或补充,不应也不必取代记忆。口译笔记的主要内容是概念、命题、名称、数字、组织机构和逻辑关系(如大小、先后、正反、上下、升降、因果关系等),笔记单位以表达意群的词语和符号为主。 2.口译笔记求快求精,但不可潦草。 3.口译笔记可使用来源语,也可使用目标语,也可以双语兼用。只要有利于口译的准确性和流利性,不必拘泥于某种文字或符号。例如,“联合国大会”可笔录为“UN”或“联大”。 4.口译笔记使用大量常见略语,例如:cf(compare),Co(company),eg(for example),etc(and so on),esp(especially),ie(that is),max(maximum),min(minimum),ref(reference),std(standard),usu(usually),等。 二、常用速记符号 速记是一项特殊的技巧,速记语言是由一套完整的符号组成的体系。在口译实践中逐步掌握一些简单的速记符号是有益的。 口译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员在口译表达前对感知的信息进行记录的能力。记录分为“脑记”和“笔记”两种。 人脑的记忆由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部分组成。顾名思义,短时记忆是一种操作性的暂时记忆,长时记忆属于一种储存性的永久记忆。影响一个人短时记忆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记忆内容的意义性。即便是当感知的信息有意义时,人的短时记忆只可容纳由二十多个单词组成的句子,或者一组十位数的数字。因此,对于口译工作者来说,完全依赖人脑的记忆能力是危险的,记笔记便显得十分重要。 in Note taking Use only the abbreviations that fit your needs and that you will remember easily. A good idea is to introduce only a few abbreviations into your note taking at a time. Symbols helpful in math -- these are commonly used in texts and references. S = sum f = frequency Leave out periods in standard abbreviations. cf = compare e.g. = example dept = department Use only the first syllable of a word. pol = politics

个人口译工作总结

个人口译工作总结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个人口译工作总结,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不经意间,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中有什么值得分享的成绩呢?是时候仔细的写一份工作总结了。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工作总结的开头该怎么写吧,接下来是帮各位整理的个人口译工作总结,未经作者授权或者同意,请不要作他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今年的`口译工作差不多了,下周还有三次活,之后进入淡季。年中面试的公司聘用了却再无下文,大部分活都来自L和D 引介的公司,因此内容都是面向公务团的交传,以讲座问答形式为主,领域集中在职业教育和农业。 交传水平自认有所提高,特别在理解/记忆方面。 听力基本无障碍了,即便有不熟悉的口音。 每次口译都会拿着纸笔,但最近一个月基本没记过什么,光靠脑子就够了。即使讲者长篇大论,之后也能清晰记起,主干和细节都不会遗漏。 边听会边在脑子里画出逻辑流程图,即便有数字人名,也可

以在脑海屏幕里高亮显示,不致遗忘。 疲劳时甚至学会了心不在焉地听,并没有用上全部精力,还是能够全部记住。(仅限熟悉或不太生疏的领域) 可以说,口译专用的短期记忆、对信息的梳理概括能力都上了个台阶。 在输出方面还有些可以提高的地方。 嗯嗯啊啊出现得不多,但是经常会“这样”“这个”“这种”“所说的”“之类”“等等”,回头一想完全没必要加上,只是为了拖延时间思考。 有些专用表达仍然会绊在英语词汇上,来不及思考意思本身。比如幼教专业的roomleader,其实就是助教或班主任。当时还是陷入了room和leader的分别解释没跳出来。对于这样的简单词汇,经常还会条件反射去想词典上的中文对照,需要继续摆脱这个思维习惯。 还有些常用词汇则相反,中文对照记得不够牢,比如businessfinanceadministration……这些只能直译的词,还可以更加条件反射一点,进一步节省脑容量。 说话时的语气和音量总体而言还可以,谨记当年师哥教诲。但是经常语速太快,说到最后喘不过气或噎到自己……既然记忆方面进步了,可以多放点力气在组织语言上。

什么是同声传译,具体工作是什么

翻译家,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一个很高大上的职业,不管是语言表达的素养,还是超强的记忆力、抗压能力,都非常令人佩服。那么这些翻译大咖究竟是怎么炼成的呢? 你所不知道的背后:知识渊博才能紧急应变. 衣着光鲜,收入丰厚,时常出现在各类国际会场,这是同声传译在影视剧中给公众留下的印象。不过,真实的情况远比影视剧中来的辛苦。因为压力大,一般做同声传译的人,大部分也就做到35岁。 翻译院市场总监:“一个同传译员的工作时间只有15分钟,15分钟之后就要换另外的译员。因为他在15分钟内高度集中,过了15分钟大脑会非常累。” 现在普通的同声传译一天的收入可以达到五六千元,但他们要承受的压力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说话人开口三秒后,同声传译就开始了。 语言学家冯志伟,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掌握了四门外语。七十年代末,他又先后拥有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系的研究生身份。冯教授认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工作者,不能仅仅语言好,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知识同样要精通。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冯志伟:“比如中医中药,里面各种要命。中医的病发烧上火,这些英文怎么说,是一个很大挑战。比如中国梦,不忘初心,这些怎么翻成外文。人家一看就懂。带有比较强的文学背景的(古籍)就比较难翻译。对于翻译工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该熟悉自然科学熟悉国内外理论。” 中国影响力日益扩大翻译之美构建文化自信 如果将前段时间热播的影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介绍给外国观众,这些翻译专家们会怎样介绍呢?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MTI中心主任魏向清:“Life After life,Blooms Over Blooms.因为它更有诗意,更有读者或者观众可以介入主题的解读,更符合作品本身的期待。” 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中国智造,中国文化开始影响世界。如何让外国人更好地读懂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新生事物,是翻译工作者们在今天面临的最大挑战。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专职副主任裴亚军:“从整个文化语言科技角度,希望我们的民族语言,占据世界科技制高点。现在很多都是英文,能不能很多时候,很多科技很多语言表达,很多传统思维方式,能从我们的语言方式出发呢。”

英语口译的难点

Difficulties in English Interpretation Course: Major: ________________ ___ Class: _____________________ Number: ___________________ Name: _____________________ Da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

Difficulties in English Interpretation Abstract: As the world developing, all countries have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 the cooperation with other countries.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China needs to lear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of other countries and let other countries know about Chinese culture. These activities must be based on interpretation. English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language in the world, so English interpretation is the top priority in the field of interpreta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ifficulties of English interpret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pronunciation, listening, vocabulary and time limitation. Key words: English Interpretation; Pronunciation; Listening; Vocabulary; Time Limitation I.Introduction Interpretation is a difficult job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industry. Interpret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lternation and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translation, such as 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whisper interpretation, accompanying interpretation and so on. Professional interpreters need to have good comprehensive foreign language skills, but not only that, they also need to have long-term and systematic education. People often think that they can translate any contents if they understand a foreign language, but this idea is wrong. The ability to listen and speak a foreign language is only applied to daily life, basically without special pressure, and the accuracy of its content is limited, and its content is very simple and does not involve too muc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However, for professional interpretation, its requirements are the most stringent. Interpretation involves does not only includes all fields of knowledge, but also the content of translation. Therefore, interpreters must be excellent i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s far as English is concerned, to be an excellent interpreter, they needs to undergo and surpass the difficulties of English. II. Difficulties A.Pronunciation

2021年做好口译工作的六点注意事项(一)

做好口译工作的六点注意事项(一) 做好口译工作的六点注意事项(一) 口译和笔译虽然同属翻译工作,但两者各有特点。其理论、技巧和要求也各有不同。口译最大特点是当场见效。它对措辞很少有时间进行推敲,甚至根本不容推敲。而且,在大多数场合下又是不可能借助任何工具书。译员要善于在短促时间内准确地把握住两种语言反复转换。 无论是一次谈话,还是一次谈判或讲课,译员能否以清晰流畅语言把交谈者思想准确无误地转述过去,是谈话和谈判或讲课能否顺利进行关键。 一、事前要有准备接受口译任务后,一定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当然,时间可长可短,视具体情况而定),包括语言上、技术上和心理上准备。首先要对翻译内容有所了解。比如,有一次承担口译,接是玻璃液机械搅拌器引进项目出guo考察。出guo之前,我找了两份相关外国专利文献,认真地看了其中几段,并试着用法语复述其主要内容。这样,对搅拌器以及相关玻璃熔窑方面知识和词汇就有了一个大概了解。再则,就是找项目负责人了解情况。对项目情况熟悉了,翻译起然就比较顺手。 我们承担口译,有时候是以讲课方式进行技术交流。遇有这种情况,应对讲课人所要讲课题,最好连听众情况都有所了解,才不至

于临场慌乱。要重视和外宾第一次见面、安排日程等活动。这种活动一般不涉及很深技术内容。我们可以把它也看作以后正式翻译一种准备。首先,你可以通过这种初次见面了解并逐渐适应外宾语音、语调。搞翻译人都知道,外国人语音、语调也是五花八门。这就需要口译人员不仅能够听懂标准外语,而且要能够很快地适应各种怪腔怪调、不规范外语。再则,通过初步接触,也能对谈判或讲课内容有一些了解(在事前没有充分时间进行案头准备情况下,这种了解尤为重要)。更为重要是,这种初步接触可以消除你临场紧张感,为下一步正式场合翻译做好心理准备。 另外,还有一种准备方式,效果是很好。这就是和讲话人共同准备,商定讲话纲要。这实际上等于先打了一个草稿。有这样一些场合可以这样做:谈判时中方要提问题;宴会或其它比较正式场合可以预先准备讲话内容,如祝酒辞等。口译任务中最让人头疼是讲话人事先准备了讲稿,照稿宣读,而译员对这份讲稿事前又毫无准备这实际上是在用口译方式做笔译工作。真遇到这种情况,译员当然也不能回避,只能靠其平时功力,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应付。 二、翻译时兼做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译员在听清并理解了讲话人话后,要能够判断出哪些是他真正要讲话,哪些是没用、重复罗嗦废话,从而对其进行处理。那么,这样做是否有悖于翻译忠实原则呢?否。因为,口语自有口语特点。讲话人在即席发言时,

英语口译考试注意事项

英语口译考试注意事项 在历次考试中,我对考生在口译考试出现的常见问题作了一下归纳: 一、是对英语无法即时理解。 原因是反应速度慢。无法在听完录音后及时在脑海里迅速印现英语的中文含义。而在考生思考的时候,一段录音早就放好了。 二、是对外国口音不熟悉。 我们试题组在选取这部分考题时,往往采用英语母语国家各种人员的录音,考生由于平时听的最多的是老师的口音,所以会感觉不适应。 三、是对生词放大, 一段录音中往往总是有一些词对考生来说是陌生的,许多考生就“卡”住了,没有跳过去听完全文,而继续停留在这一个词上,根本没听完全部内容,更何况翻译。 四、是临场紧张. 许多考生进了后,缺乏信心,常常自己给自己压力,十分紧张,如果一句话没听明白,就心灰意冷,表示放弃,这是没有进行这类似的考场环境训练所致.能力提高是关键口译能力的提高没有捷径可走,作一个冲刺训练,学习一点技巧尚可,而要在短短几星期中全面提高口译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我认为,要学习好外语必须有扎实的基础,而这一积累要靠长年累月的苦学得来,即使掌握了好的学习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大家可以从几方面着手: 一、认真参加口译培训。中、高级口译这一课程中的翻译课具有相当难度,这不仅是因为要求对专业翻译技巧的熟练掌握,更因为翻译领域的用词和造句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翻译的语句往往涉及如金融、外事,旅游等各行各业及西方种种社会文化风情,还包括许多英语谚语,俚语翻译。如果不经过专业培训的话,这方面的翻译很难做到达意。 二、是熟读教材英语。口译包括五本教材,里面很多文章又长又难,有人觉得花了许多时间读了,考试了又不一定用上,于是对是否应情读这些教材产生了疑问。然而,我认为英语口译不是以知识为主,而是以技能为主,尤其不能指望靠突击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对教材的学习中要抱着学习技巧,锻炼能力的态度,结合本

此次口译工作注意事项

本次翻译工作是商业领域中较高规格的口译活动,要求高,任务重,请各位译员仔细阅读以下注意事项,力争优质、高效、顺畅地完成此次翻译工作.完成工作后5-10个工作日我们将会根据展会主办方的相关评价给予一定费用,以资鼓励。 注意事项: 1.译前注意事项:(1)从现在起,你们已不再是学员而成为西安市长安区精英口 译中心的签约译员,介绍自己时,请注意您的称谓用语。 (2)着装要正式,男士上身着正装浅色短袖衬衫,下身着正装 深色西裤,脚穿深色皮鞋。女士上身着浅色衬衫,下身着 黑色或深色正装套裙或西裤,脚穿深色皮鞋。 (3)积极做好译前准备工作。首先,了解本次洽谈会的基本情 况,然后,整理参展公司或采购机构名称 (company/sourcing agency name)、采购主要产品、主营业 务范围,相关联系人(contact persons)等,在网上搜索该企 业的中英文简介、主要采购领域的产品(main areas for purchasing)名录及该对其产品的要求(the requirements for main product)、搜索该领域的专业词汇列表。 例如:某公司的main product是照明设备,那么就可以在百度 或其他搜索引擎中输入“照明设备相关产品英文名称”,就 可以找到大量相关专业词汇及术语、打印下来,还可以搜 索该公司相关公司简介等资料,打印并尽快熟悉记忆有关 词汇及内容,做好译前准备。如果不擅长搜索资料,可以 委托经常检索资料的同学,如果搜集资料繁重,可以几人 分工合作,提高搜集资料的效率。 (4)目光、表情和心态充满自信,自信的气场才能给人以信服。 (5)会前几天请保持良好睡眠状态和饮食健康。 (6)要有时间观念,请在规定的具体时间内提前15分钟到达指 定地点,听候我单位人员及分管领导的统一安排。 (7)出发前准备好自己的相关证件,如果主办方提供出入证, 我们将第一时间通知并发放。 (8)展会正式开始前,拿到参展方的具体资料后要尽可能在会 前有限的时间内熟悉资料及相关词汇的意思。如有疑难事项, 尽快和参展方(外商)沟通,切记把握好分寸、言语谈吐和谈 话语气。另外,借机了解该外商的发音特点,并尽快适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