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外差收音机文献

超外差收音机文献

超外差收音机文献
超外差收音机文献

超外差收音机文献

本文由yekangan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台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超外差收音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学生姓名:谭国飞指导老师:杨金伟

摘要:摘要:本文首先简单介绍超外差收音机的发展背景,然后讨论超外差收音机的研究现状,最后大致的展望其发展趋势以及超外差收音机的应用前景。关键词:关键词:超外差,收音机

1. 课题背景

人类自从发现能利用电波传递信息以来,就不断研究出不同的方法来增加通信的可靠性通信的距离、设备的微形化、省电化、轻巧化等。接收信息所用的接收机,俗称为收音机。目前的无线电接收机不单只能收音,且还有可以接收影像的电视机、数字信息的电报机等。随着广播技术的发展,收音机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自1920 年开发了无线电广播的半个多世纪中,收音机经历了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的三代变化,功能日趋增多,质量日益提高。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收音机又朝着电路集成化、显示数字

化、声音立体化、功能电脑化、结构小型化等方向发展。1947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从此以后,开始了收音机的晶体管时代。并且逐步结束了以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为代表的收音机的初级阶段。1956 年,西德西门子公司研制成了超高频晶体管,为调频晶体管收音机创造了必要的条件。1959 年,日本索尼公司生产了第一代调频晶体管收音机。1961 年,美国研制了集成电路。随后,1966 年,日本利用这一技术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集成电路收音机,开始了收音机工业的又一场技术革命,从此收音机向着小型化、系列化、集成化、低功耗、多功能的方向发展。[4] 直接放大式收音机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一个高频放大器很难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频率。如果能想办法使高频放大器的工作频率保持不变,那么许多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超外差收音机就是根据这个指导思想设计的。下面主要说明一下超外差收音机的一些特点:超外差式收音机电路结构: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特点是有频率变换(变频)过程,采用固定调谐的中频放大器。一般包括下面几个部分:变频级、中频放大级、

台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检波级、低频前置放大级、低频功率放大级。其中变频级包括混频器和本机振荡器两个部分。天线接收到的高频调幅信号,经过调谐回路和选择,送入变频级的混频器。本机振荡电路则总是跟踪着接收的信号,产生高一个固

定频率的等幅振荡信号,这个信号也送入混频器。送到混频器的两种信号,利用放大器件的非线性特点产生一种新的差频信号。高频调幅信号经过变频级后,只是变换了载波的频率,而调制规律没有改变,仍然是调幅信号。

2. 超外差收音机的优势

简单收音机为了提高灵敏度指标增加了高放级,但高放级级数的增加是有限度的,如果为了提高灵敏度而加多高放级,则不但统调困难,更易发生寄生振荡。另一个原因在于:晶体管电路对高中低频带的表现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整个收音频带内的指标不和谐。如果能把收音机固定在一个频带上工作,它的收音质量当然很好,不过事实上许多广播电台并不都挤在一个不大的频带上广播,而是分布在—很宽的频带中进行广播。因而,只能在改进收音机的电路上想办法,把这些分散在各波段的电台,在收音机里变成一个预定的频率,这样,就能很好地加以放大了。

[12,13]

超外差电路就是这样的装置。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我们要求选用的是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收音机接收天线将广播电台播发的高频的调幅波接收下来,通过变频级把外来的各调幅波信号变换成一个低频和高攀之间的固定频率—465KHz(中频),

然后进行放大,再由检波级检出音频信号,送入低频放大级放大,推动喇叭发声。不是把接收天线接收下来的高频调幅波直接放大去检出音频信号(直放式)。在设计中,是根据所要求的内容、指标进行各单元的设计,拟定单元电路,初步确定电路元件参数;再根据组合起来的系统电路进行核算,确定整机电路。在印刷电路的设计中,主要考虑元件的布局及走线,务必遵循一般规律。最后通过安装调试达到要求的电气性能指标,确定最终的电路元件参数,固定、封装,成为完整的收音机产品。

3. 总结与展望

台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现在的收音机差不多都是超外差的了,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而收音机并没有被人们遗忘。也许是经历了太久的沉寂,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浪潮来势汹涌的背景下,广播媒介爆发了巨大的转变,实现了传统广播与数字广播的融合发展,随着DAB、CMMB 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人们更加喜欢广播所展现出来的新生命力,以至于2007 年伊始,广播界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新的趋势:广播在户外的收听率在某些时段已经高于在家收听率,且广播户外收听的费用已经达到30%左右,特别是在北京地区这一比率已经超

过了40%,这使得户外移动收听成为传统广

播新的价值增长点。有超过30%的听众更喜欢使用便携式的收听设备,比如手机、MP3、PDA、笔记本电脑等,终端的多样化和移动性使得广播在移动状态下的收听率从2007 年的15.7%上升至2008 年的16.2%。而广播户外、移动收听率的飙升还有赖于另一因素,那就是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以及广播在户外交通工具上的广泛覆盖。备受有车一族狂热追捧的车载广播在2008 年的收听比率已经达到41%,比2007 年的35%增加了6 个百分点。庞大的移动人群构建了庞大的广播移动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无法估量。2008 年的广播历经了一场又一场的洗礼,而新媒体技术的日趋成熟为广播的蓬勃发展成功填翼。2008 年我国广播的接触率为60.2%,现实听众规模已达到了6.53 亿人,比2007 年增加了约700 万人,其中城市听众为 3.94 亿人,农村地区的听众规模为 2.57 亿人。在传媒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广播媒体用行动向大家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而且随着DAB 和CMMB 等新技术的日趋风靡,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高收入的白领一族也成为广播的忠实听众,广播受众人群日益年轻化的现象将会更加明显。

台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何小艇电子系统设计[M] 浙江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2]石宗义电路原理图与电路板设计教程Portel 99SE[M] 北京;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2.6 [3]王紫婷电子技术实验教程[M] 成都; 西南交大出版社. 1997 [4]董在望通信电路原理[M] 西安; 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5.4 [5]张肃文.路兆雄高频电子线路[M] 西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 [6]曹虎成家电检修技术[M] 长春; 长春市出版社. 1995 [7] 任致程电气时代[J]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8] 姜有奇科技信息[J]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9] 孙绍伍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吉林; 北华大学.1997 [10]张松祥.赵玉玲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J] 浙江;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1

超外差收音机原理及原理图

无线电广播传输过程 广播电台播出节目是首先把声音通过话筒转换成音频电信号,经放大后被高频信号(载波)调制,这时高频载波信号的某一参量随着音频信号作相应的变化,使我们要传送的音频信号包含在高频载波信号之内,高频信号再经放大,然后高频电流流过天线时,形成无线电波向外发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为3×108m/s,这种无线电波被收音机天线接收,然后经过放大、解调,还原为音频电信号,送入喇叭音圈中,引起纸盆相应的振动,就可以还原声音,即是声电转换传送——电声转换的过程。 中波的频率(高频载波频率)规定为525—1605kHz(千周)。 短波的频率范围为3500—18000kHz。 超外差收音机原理 图3-2为调幅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方框图,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电路与收音机的本机振荡频率(其频率较外来高频信号高一个固定中频,我国中频标准规定为465KHZ)一起送入变频管内混合——变频,在变频级的负载回路(选频)产生一个新频率即通过差频产生的中频(实习图3-2中B处),中频只改变了载波的频率,原来

的音频包络线并没有改变,中频信号可以更好地得到放大,中频信号经检波并滤除高频信号(实习图3-2中D处)。再经低放,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本机工作原理简述。电路图见实习图3-3所示C1、B1组成天线输入回路。VT1、B2、B1、C组成变频级。VT1为变频管。初级线圈与C构成变频级负载。C1、B2组成本机振荡电路,C6为振荡耦合电路,VT2、VT3组成中频放大电路,2AP9为检波电路,R9为音量电位器(带电源开关),C16为高频耦合电容。 VT4、VT5为前置低频放大级、VT6、VT7组成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R16、C21、C17为电源波波电路。R1、R2、R3、R4、R5、R6、R7、R12、R10、R11、R13、R17、R18为各级的直流偏置电阻。 超外差收音机 超外差收音机的安装: ①整机电路分析,熟悉元件在印刷板上安装位置。 ②元器件焊接、安装(安装时应检查元器件的好坏)。 ③检查电路,将安装好的收音机和电路原理图对照检查下列内容。 a.检查各级晶体管的型号,安装位置和管脚是否正确。 b.检查各级中周的安装顺序,初次级的引出线是否正确。 c.检查电解电容的引线正、负接法是否正确。 d.分段绕制的磁性天线线圈的初次级安装位置是否正确。 e.用指针式万用表R×100档测量整机电阻,用红表笔接电源负极线,黑表笔接电源正极引线,测得整机电阻值应大于500欧。 以上检查无误后,方能接通4.5伏电源。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调试。新装的收音机。必须通过调整才能满足性能指标的要求,其调整内容有:调整各级晶体管的工作点,调整中频频率,调整覆盖(即对刻度)统调(调整频率跟踪即灵敏度)。 下面对调整内容及方法分别加以叙述: ①调整静态工作点:各晶体管的作用不同,所处的工作点不一样,各级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是通过无信号时(本机振荡停振)无外加信号时各晶体管发射极电阻上的电压的

超外差式收音机实验报告

青岛农业大学 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专业班级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1-11-27 实习(设计)地点信息楼511 2011 年 11 月 27 日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设计与实现 一、目的要求: 1.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 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熟悉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熟悉手工制作印制电板的工艺流程,能够根 据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 4.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 器件图书。 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和数字万用 表。 6.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二、设计工具材料 三极管发光二极管磁棒线圈中周输入变压器扬声器电阻器电位器电解电容瓷片电容电池正负极连体片1套自攻螺丝1粒 电位器拔盘螺丝Φ1.6×5 1粒电原理图装配及说明书1份连接导线4根双联电容1只收音机前盖1个收音机后盖1个频率刻度板及指针不干胶各1块双联拔盘及电位器拨盘各1个磁棒支架1个耳机插座1个印刷电路板1块双联及拔盘螺丝3粒瓷片电容喇叭压板及自攻螺丝58喇叭1套电烙铁螺丝刀、镊子松香和锡,两节5号电池。 三、收音机工作原理: 收音机就是把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检波(解调)还原成音频信号,送到耳机变成音波。调幅收音机由输入回路、本振回路、混频电路、检波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及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组成。 输入回路由天线线圈和可变电容构成,本振回路由本振线圈和可变电容构成,本振信号经内部混频器,与输入信号相混合。混频信号经中周和455khz陶瓷滤波器构成的中频选择回路得到中频信号。至此,电台的信号就变成了以中频455khz为载波的调幅波。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装调实训报告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装调实训报告 一、实习目的 1. 通过对一台调幅收音机的安装、焊接和调试,使我们了解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 2、培养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3、掌握电烙铁的正确使用方法,熟悉手工电焊工具的使用与维护; 4、学会读电路图,熟悉电子元器件符号的识别,实物的焊接和电路的调试; 5、了解收音机的构造及设计电路板的流程工艺;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和质量检验标准 二、实习内容及收获 1.了解规范操作及安全用电的常识、学习正确的焊接方法,认识收音机的组成。听老师讲课,明白实习的意义和本次实习的总体要求。 2、查找资料,了解收音机的种类和工作原理及设计电子器件的工作流程,熟悉常用电器元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掌握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 3、分发与清点器件,实习工具。 4、电子器件分类,检测器件正常工作。读懂电路图,规范焊接。 5、完成电路板的焊接,调试收音机正常工作。 6、收拾工具,整理试验台。 三、实习总结本次实习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收益匪浅: 1、对收音机的了解: 1)收音机按波段分类可分为:调频 / 调幅 调频波的英文简称为 FM我国按国际标准规定的调频广播的频率范围为87 兆赫兹至 108 兆赫兹之间。 调幅波的英文简称是 AM,按照使用频率范围的不同又可分为中波、短波、长波,相对应的英文简称为MW SW LW中波的频率范围,我国按国际标准定为526.5千赫兹至1606.5千赫兹。短波的频率范围为 2.0兆赫兹至 26.1兆赫兹之间。 2)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基本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归纳为三步曲:第一步要接收到相应频率的无线电波。 也就是调谐。第二步是从无线电波上取出调制在其上的声音信息。称为解调。调制的方式有调幅和调频两种,相对应的,解调的方式或采用的电子线路也是不相同的。第三步为把声音信息还原成人耳能听到的声音。从无线电波上解调出来的声音信息是幅度很低的电信号 , 人耳是听不到的,还需用功率放大电路将其放大,再通过喇叭或耳机才能还原成我们真正能听到的声音。 2、三位有效数字的阻值色环标志法的认识精密电阻器用五条色环表示标称阻值和允许偏差,黑0棕1红2橙3黄4绿5蓝6紫7灰 8白9 金5%银 10%,如图

超外差收音机原理及原理图

超外差收音机原理及原理图

无线电广播传输过程 广播电台播出节目是首先把声音通过话筒转换成音频电信号,经放大后被高频信号(载波)调制,这时高频载波信号的某一参量随着音频信号作相应的变化,使我们要传送的音频信号包含在高频载波信号之内,高频信号再经放大,然后高频电流流过天线时,形成无线电波向外发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为3×108m/s,这种无线电波被收音机天线接收,然后经过放大、解调,还原为音频电信号,送入喇叭音圈中,引起纸盆相应的振动,就可以还原声音,即是声电转换传送——电声转换的过程。 中波的频率(高频载波频率)规定为525—1605kHz(千周)。 短波的频率范围为3500—18000kHz。 超外差收音机原理 图3-2为调幅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方框图,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电路与收音机的本机振荡频率(其频率较外来高频信号高一个固定中频,我国中频标准规定为465KHZ)一起送入变频管内混合——变频,在变频级的负载回路(选频)产生一

个新频率即通过差频产生的中频(实习图3-2中B处),中频只改变了载波的频率,原来的音频包络线并没有改变,中频信号可以更好地得到放大,中频信号经检波并滤除高频信号(实习图3-2中D处)。再经低放,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本机工作原理简述。电路图见实习图3-3所示C1、B1组成天线输入回路。VT1、B2、B1、C组成变频级。VT1为变频管。初级线圈与C构成变频级负载。C1、B2组成本机振荡电路,C6为振荡耦合电路,VT2、VT3组成中频放大电路,2AP9为检波电路,R9为音量电位器(带电源开关),C16为高频耦合电容。 VT4、VT5为前置低频放大级、VT6、VT7组成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R16、C21、C17为电源波波电路。R1、R2、R3、R4、R5、R6、R7、R12、R10、R11、R13、R17、R18为各级的直流偏置电阻。 超外差收音机 超外差收音机的安装: ①整机电路分析,熟悉元件在印刷板上安装位置。 ②元器件焊接、安装(安装时应检查元器件的好坏)。 ③检查电路,将安装好的收音机和电路原理图对照检查下列内容。 a.检查各级晶体管的型号,安装位置和管脚是否正确。 b.检查各级中周的安装顺序,初次级的引出线是否正确。 c.检查电解电容的引线正、负接法是否正确。 d.分段绕制的磁性天线线圈的初次级安装位置是否正确。 e.用指针式万用表R×100档测量整机电阻,用红表笔接电源负极线,黑表笔接电源正极引线,测得整机电阻值应大于500欧。 以上检查无误后,方能接通4.5伏电源。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调试。新装的收音机。必须通过调整才能满足性能指标的要求,其调整内容有:调整各级晶体管的工作点,调整中频频率,调整覆盖(即对刻度)统调(调整频率跟踪即灵敏度)。 下面对调整内容及方法分别加以叙述:

超外差收音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晶体管超外差收音机安装与调试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 电子器件图书。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万用表。 2.学习并掌握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3.了解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调试方法。 4.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 接技术。 三、实验原理图

四、元器件清单 五、超外差收音机工作原理 元件型号数量位号元件型号数量位号 三极管9013 2只V6、V7 电阻56Ω1只R5 三极管9014 1只V5 电阻100KΩ2只R7、R10 三极管9018 4只V1、V2、V3、V4 电阻120KΩ1只R1 发光二极管红色1只LED 瓷片电容103 1只C2 磁棒及线圈4x8x80mm 1套T1 瓷片电容C1、C4、C5 振荡线圈TF10(红色)1只T2 瓷片电容223 7只C6、C7、C10 中频变压器TF10(黄色)1只T3 瓷片电容C11 中频变压器TF10(白色)1只T4 电解电容 4.7uF 2只C3、C8 中频变压器TF10(绿色)1只T5 电解电容100uF 3只C12、C13、C9 输入变压器蓝色1只T6 双联电容CBM-223P F 1只CA 扬声器0.5W 8Ω1只BL 耳机插座?3.5mm 1只CK 电位器10KΩ1只RP 装配说明书1分 电阻51Ω1只R8 机壳上盖1个 电阻100Ω2只R13、R15 机壳下盖1个 电阻120Ω2只R12、R14 刻度面板1块 电阻150Ω1只R3 调谐拨盘1只 电阻220Ω1只R11 电位器拨盘1只 电阻510Ω1只R16 磁棒支架1只 电阻680Ω1只R9 印刷电路板1块 电阻1KΩ1只R6 电池极片1套正、负及连片 各一个 电阻2KΩ1只R2 螺丝5个 电阻30KΩ1只R4 导线红、黄4根

超外差收音机文献

超外差收音机文献 本文由yekangan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台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超外差收音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学生姓名:谭国飞指导老师:杨金伟 摘要:摘要:本文首先简单介绍超外差收音机的发展背景,然后讨论超外差收音机的研究现状,最后大致的展望其发展趋势以及超外差收音机的应用前景。关键词:关键词:超外差,收音机 1. 课题背景 人类自从发现能利用电波传递信息以来,就不断研究出不同的方法来增加通信的可靠性通信的距离、设备的微形化、省电化、轻巧化等。接收信息所用的接收机,俗称为收音机。目前的无线电接收机不单只能收音,且还有可以接收影像的电视机、数字信息的电报机等。随着广播技术的发展,收音机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自1920 年开发了无线电广播的半个多世纪中,收音机经历了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的三代变化,功能日趋增多,质量日益提高。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收音机又朝着电路集成化、显示数字

化、声音立体化、功能电脑化、结构小型化等方向发展。1947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从此以后,开始了收音机的晶体管时代。并且逐步结束了以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为代表的收音机的初级阶段。1956 年,西德西门子公司研制成了超高频晶体管,为调频晶体管收音机创造了必要的条件。1959 年,日本索尼公司生产了第一代调频晶体管收音机。1961 年,美国研制了集成电路。随后,1966 年,日本利用这一技术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集成电路收音机,开始了收音机工业的又一场技术革命,从此收音机向着小型化、系列化、集成化、低功耗、多功能的方向发展。[4] 直接放大式收音机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一个高频放大器很难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频率。如果能想办法使高频放大器的工作频率保持不变,那么许多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超外差收音机就是根据这个指导思想设计的。下面主要说明一下超外差收音机的一些特点:超外差式收音机电路结构: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特点是有频率变换(变频)过程,采用固定调谐的中频放大器。一般包括下面几个部分:变频级、中频放大级、 台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检波级、低频前置放大级、低频功率放大级。其中变频级包括混频器和本机振荡器两个部分。天线接收到的高频调幅信号,经过调谐回路和选择,送入变频级的混频器。本机振荡电路则总是跟踪着接收的信号,产生高一个固

中夏S66E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实训报告.doc

实训报告 实训名称S66E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装配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目录 ?实习目的 (1) ?实习器材 (2) ?实验原理 (2) ?元件说明及清单 (4) ?安装制作 (7) ?实习体会 (11) ?成绩评定表 (12) 一、实习目的 1.了解收音机的基本知识和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通过具体的电路图,初步掌握焊接技术,简单电路元器件装配,对故障的诊断和排除以及对收音机原理工作的一般原理,并且能够熟练使用万用表。 2.学习并掌握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熟悉电子装焊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掌握焊接技术并装焊一台正规的收音机,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提高动手能力。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学习安全操作要领,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养好良好的工作习惯,养成正确的劳动观与人生观,也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实习器材 1.电烙铁、焊锡丝 2.螺丝刀、镊子、钳子等必备工具 3.万用表 4.S66型袖珍收音机实验套件 5.电路图及元器件清单 6.五号电池一对 7.松香和锡,由于锡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布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三、实验原理 1.原理说明:本实习采用3V低压全硅管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安装调试方便、工作稳定、声音洪亮、耗电省等优点。它由输入回路高放混频级、一级中放、二级中放、前置低放兼检波级、低放级和功放级组成。 2.收音机工作原理: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过程将所要收听的电台在调谐电路里调好以后,经过电路本身的作用,就变成另外一个预先确定好的频率(在我国为465KHz),然后再进行放大和检波。这个固定的频率,是由差频作用产生的。如果我们在收音机内制造—个振荡电波(通常称为本机振荡),使它和外来高频调幅信号同时送到一个晶体管内混合,这种工作叫混频。由于晶体管的非线性作用导致混

超外差式收音机实训报告

超外差式收音机电路分析 1.1简介 一、组成框图与工作原理 基本框图见图1-1.从天线接收下来的信号,经输入回路选频(为fs)后与收音机本身产生的号(称为fl),共同送人变频级,通过变频级的非线性作用,在变频级负载上产生新的频率成份(fl+fs和fl-fs), 再经过选频网络选出中频信号,其频率fl- fs 调幅收音机为465KHZ.这个中频信号再经频放大、检波、低放、功放、最后由扬声器重现发送端的原声音信号。 图1-1 超外差式收音机方框图1 二、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特点 1.中频频率较低,电路设计方便并且容易得到稳定的放大量。 2、中频频率固定,因此可设计成较为复杂的诸报放大器,同时可以是多级,增益大大提高,整机灵敏度很高。 3、由于中频放大器的负载可为复杂诸振回路,选频特性好,使整机选择性得以提高。 4、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电路复杂,而且调试较困难,容易出现多种干扰和产生振荡。 1.2输入回路 一、要求 1、要有良好的选择性,即选台能力要好,抑制干扰能力要强。 2、频率覆盖(即频率范围)要正确。输入调谐回路应能选出规定的频率范围内的所有电台,且准确。 二、电路分析

图1-2 输入回路电路图 1 T1为调谐耦合高频变压器。 L1天线线圈 L2次级线圈 C1a’-天线回路调谐电容 C1a-天线回路补偿电容(微调电容) L1. L2绕在同一磁棒上,匝数比一般为10:1.由CA、CA通地串联谐振回路经磁棒耦到饮级线圈上。 三、频率范图 频率范围535-1605KHZ 改变C1a就可使L1、C1a、C1a’组成的谐振回路谐振于中波所接收的所有频率上。 CA用来补偿高频的接收灵敏度用。 1.3变频级 变频的作用就是将输入回路选来的电台信号fs (调幅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fL(等幅信号)混合后,利用晶体管的非线性作用,将不同高频调幅信号变成频率固定的中频调服信号。在这个过程中,信号的内容不能失真。 本机振荡和混频可以分别由两只三极管来完成。称为混频。,这样和互费响小,工作稳定,高档机用这种工作方式。另外也可以由只三极管来完成振荡和混频。称为变频。电路简单,性能较低,中低档机多采用这种工作方式。该实验就采用后者。

超外差式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超外差式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xx 学号:xx 人类自从发现能利用电波传递信息以来,就不断去研究出不同的方法来增加通信的可靠 性﹑通信的距离﹑设备的微型化、省电化、轻巧化等。接受信息所用的接收机,俗称为收音机。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丰富自身知识,增加学生专业知识的了解。 3.训练学生用实验方法分析。研究电子学问题。 4.培养学生养成工作品德和严肃的实验态度。 5.引导和启发学生将模拟电路、数学逻辑电路与科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收音机的发展 广播方式从调幅(AM)广播时代开始,经历了调频(FM)广播、调频立体声(FM STEREO)广播、数字音频广播(DAB)等阶段。目前,科学家正研究短波段的数字广播(DRM)。 民用广播所使用的频率,经历了长波(LW)、中波(MW)、短波(SW)、超短波调频(FM)、卫星调频广播等阶段;广播的传播距离和覆盖范围也从近距离到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全球转播等;收音机从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到使用微电脑处理器的数字调谐收音机;收音机的基本电路形式、也从直接放大式,到超外差式、多次变频式电路。收音机的体积也从笨重变小到微型,而音质却越来越好...... 20-60年代 电子管电路/直放式,外差式 长波/中波/短波 50-70年代 晶体管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 中波/短波/调频 70-80年代 集成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数字调谐 中波/短波/调频 90年代 集成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数字调谐 中波/短波/调频/数字广播 三、电磁波频率、周期与波长 在气温是15摄氏度的时候,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是340米/秒,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电磁波的频率、波长和周期是三个表达一个电磁波内在性质的重要单位: (1)频率(f ) 指的是电磁波在一秒钟内电磁波振动方向改变的次数; (2)波长(λ) 则是电磁波的另一个表达单位,指的是电磁波每个周期的相对距离,它可以通过电磁波的传输速度除以频率算出。低频率的电磁波有着较长的波长,较高频率的电磁波有着较短的波长。 (3)周期(T ) 与频率和波长之间的关系为T f /λ=。 四、超外差式收音机特点及工作原理 1、特点 最初的收音机属于直放式收音机,它的特点是:从天线上接收到的高频信号,在检波以前,一直不改变它原来的高频频率(即高频信号直接放大)。它的缺点是:在接收频段的高端和低段的放大不一样整个波段的灵敏度不均匀。如果是多波段收音机,这个矛盾更突出。其次,如果要提高灵敏度,必须增加高频放大的级数,由此带来各级之间的统一调谐的困难,而且高频放大器增益做不高,容易产生自激。 如果能够把收音机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都变换成固定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检波。由于中频频率比变换前的信号频率低,而且频率固定不变,所以任何电台的信号都能得到相等的放

超外差式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学号:班级: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丰富自身知识,增加学生专业知识的了解。 3.训练学生用实验方法分析。研究电子学问题。 4.培养学生养成工作品德和严肃的实验态度。 5.引导和启发学生将模拟电路、数学逻辑电路与科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收音机的发展 广播方式从调幅(AM)广播时代开始,经历了调频(FM)广播、调频立体声(FM STEREO)广播、数字音频广播(DAB)等阶段。目前,科学家正研究短波段的数字广播(DRM)。民用广播所使用的频率,经历了长波(LW)、中波(MW)、短波(SW)、超短波调频(FM)、卫星调频广播等阶段;广播的传播距离和覆盖范围也从近距离到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全球转播等;收音机从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到使用微电脑处理器的数字调谐收音机;收音机的基本电路形式、也从直接放大式,到超外差式、多次变频式电路。收音机的体积也从笨重变小到微型,而音质却越来越好...... 20-60年代电子管电路/直放式,外差式长波/中波/短波 50-70年代晶体管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中波/短波/调频 70-80年代集成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数字调谐中波/短波/调频 90年代集成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数字调谐中波/短波/调频/数字广播 三、超外差式收音机特点及工作原理 1、特点 最初的收音机属于直放式收音机,它的特点是:从天线上接收到的高频信号,在检波以前,一直不改变它原来的高频频率(即高频信号直接放大)。它的缺点是:在接收频段的高端和低段的放大不一样整个波段的灵敏度不均匀。如果是多波段收音机,这个矛盾更突出。其次,如果要提高灵敏度,必须增加高频放大的级数,由此带来各级之间的统一调谐的困难,而且高频放大器增益做不高,容易产生自激。 如果能够把收音机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都变换成固定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检波。由于中频频率比变换前的信号频率低,而且频率固定不变,所以任何电台的信号都能得到相等的放大量,同时总的放大量也可以较高。从而克服了上述矛盾。 振荡器产生一个始终比接收信号高一个中频频率的振荡信号,在混频器内利用晶体管的非线性将振荡信号与接收信号相减产生一个新的频率即中频,这就是"外差"。

六管超外差收音机的组装及调试

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高频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六管超外差收音机的组装及调试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级 *** **** 指导教师**讲师 摘要本文结合在组装收音机过程中所用到的分立器件,分析了各自的作用。在完成组装过程中具体分析了超外差收音机从接收到混频,选频,中放,低放,检波等各个环节的的工作原理及其优势。后期调试主要解决对中频的调整问题,从而加深对此类无线电通信的认识。 关键词六管收音机;工作原理;调试 收音机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无线接收装置,其工作原理涉及无线通信最基本的几个环节,因此它的原理在无线通信领域有着代表性。而超外差收音机,作为实用的产品,克服了直放收音机在应用中的缺点,成了无线接收机的典范。以下以六管朝外差收音机做出具体分析。 1 元器件说明 ①磁性天线,它的作用是接收电磁波。磁性天线由一个铁氧体磁棒和线围绕组组成,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很强。另外线圈绕组内能够感应出比较高的高频电压,所以磁性天线兼有放大高频传号的作用。此外,磁性天线还有较强的方向性,能够提高收音机的抗干扰能力。 ②中频变压器(俗称中周),是超外差式晶体管收音机中特有的一种具有固定谐振回路的变压器,其谐振回路在一定范围内可微调,以使接入电路后能达到稳定的谐振频率(465kHz)。它的微调借助于磁心的相对位置的变化来完成。本试验中有红,白,黑三只。(红色)中周型号为LF10T2做振荡线圈使用、(白色)T3中周做第一级中放使用、(黑色)中周T4做二级中放使用,它们的位置不能随意调换。 ③ T5为输入变压器,它主要用于音频放大电路中,它需要有很宽的工作频率范围以保证信号的失真最小。它还要通过阻抗匹配使信号源与负载的阻抗相匹配,以获得最大的功率输出,因此安装时不能装反。 ④三极管起放大作用,9018适合于高频功放,放大倍数约为120; 9013属于中功率三极管放大倍数大约为180;9014为低频功放,放大倍数约等于250。 ⑤各种型号的电容和电阻,喇叭,导线等。

超外差收音机报告

高频课设实验报告 课题:超外差收音机 一、实验目的 1、收音机是最常用的家用电器之一,通过实践在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 的基础上学会安装、调试、使用 ,并学会排除一些常见故障。 2、学会一些常用电工工具、仪表、开关元件等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 理。 3、接触电学知识,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 一定的基础。 二、工作原理 超外差收音机工作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它是由天线、调谐回路、本机 振荡器、变频器、中频放大器、检波器、低频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 等部分组成。

超外差收音机工作原理框图 S66E收音机电原理图 S66E收音机装配图

1、输入回路 (1)作用:从天线接收信号并选择出所需信号,传送到下一级电路,同时抑制不需要的信号。 (2)工作原理: 输入回路是一个由可变电容器Ca、输入调谐线圈L1组成LC并联调谐回路, 不同频率电磁波在输入回路中感应出不同回路的电动势,例如:通过双联电容调台f0= ,通过调得频率与某电台的信号频率相同,则在回路中产生谐振,此时回路呈阻性,电流最大,在线圈L1上产生的压降最大,送入晶体管基极的电压也最大;其他不符合谐振回路谐振频率的电台信号,则产生微弱电压信号,认为被输入回路抑制掉了。改变Ca可获得不同的谐振频率,即实现调台。 一般线圈L1取60~100圈,L2为L1的1/10左右。 输入回路要能调谐到所需接收的整个频段内的各个电台信号。fmax=1605 kHz,fmin=535 kHz。 2、变频电路 变频电路的作用: 变频电路的作用是把输入电路输送过来的高频调制信号变换为固定频率的中频调制信号。有如下优点: (1) 可以自行选择容易工作的放大中频,以便适合于管子和电路的性质,能在稳定得条件下获得最大放大值, (2)固定了中频,电路将不因外来频率的差异而影响工作,各频带能得到均匀的放大,对高频信号有利。

完整word版超外差收音机原理详解word文档良心出品

超外差收音机方框图 超外差收音机电路组成方框图如图Z1002所示。它主要由输入回路、变频级、中放级、检波级、低放级(前置或推动级)和功放级及电源等部分组成。 超外差收音机的主要工作特点是:采用了"变频"措施。输入回路从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中选出某电台的信号后,送入变频级,将高频已调制信号的载频降低成一固定的中频(对各电台信号均相同),然后经中频放大、检波、低放等一系列处理,最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这一"变频"措施,是超外差收音机性能得以改善的关键,也是分析超外差收音机"重点"。 堆9卜吕式洞奇才几方框E 收音机质量的高低是用其性能指标来衡量的。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指标很多,我们就其重要的几项作一介绍。 1.灵敏度收音机正常工作(即输出功率和输出信噪比达到额定值)时,天 线上感应的最小信号(场强或电势)称为灵敏度。它反映收音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使用磁性天线接收信号时,用电场强度来表示,其单位是mV/m,一般 中波段收音机的灵敏度应不劣于2mV/m;使用外接天线或拉杆天线时,灵敏度用电势表示,单位是yV。 2.选择性收音机抑制邻近电台信号干扰、选择有用信号的能力称为选择性。它反映收音机选择电台的能力。 调幅广播电台的中心频率是按9kHz间隔来分布的,故收音机的选择性通常用输入信号失谐±kHz时,灵敏度的衰减程度来衡量,一般要求收音机的选择性大于20 d B。 3.失真度收音机输出波形与输入波形相比失真的程度称为失真度。收音机中对音质有影响的主要是频率失真和非线性失真。 4.波段覆盖范围收音机所能接收的载波频率范围。调幅收音机的中波段频率范围为535?1605kHz,而短波范围则为1.6 —26MHz,调频收音机的覆盖范围为88—108 MHz。 LC串联谐振回路

超外差收音机实习总结报告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1、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我们了解收音机的基本知识,通过对电路图的具体分析,初步掌握焊接技术,简单的电路元器件装配,对故障的诊断和排除以及对收音机原理工作的一般原理的了解。充分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使我们对电子元器件识别,相应工具的操作,相关仪器的使用,电子设备制作、装调的全过程,掌握查找及排除电子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有了更加详实的体验。同时增强了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的拓展,使我们能更轻松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在该实习中会使我们对电子元件及收音机的装机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的基础。同时也使我们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学习安全操作要领,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培养正确的劳动观与人生观,也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2、超外差收音机的特点 超外差式是与直放式相对而言的一种接收方式,他的特点是变频。超外差式收音机能把接收到的频率不同的电台信号都变成固定的中频信号(465kHz),再由放大器对这个固定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在选择回路(输入回路)或高频放大器与检波器之间插入一个变频器及中频放大器。所谓超外差式,就是通过输入回路先将电台高频调制波接收下来,和本地振荡回路残生的本地信号一并送入混频器,再经中频回路进行频率选择,得到一固定的中频载波调制波。超外差的实质就是将调制波不同频率的载波,变成固定的且频率较低的中频载波 二、收音机工作原理 收音机是把接收到的电台高频信号,用一个变频级电路将它转化为频率固定的中频信号,然后再对这个中频信号进行多级放大,再检波,低放。这样灵敏度和选择性都可大幅度改善,而且可使整个波段接受灵敏度均匀。由于中频频率较低又是固定的,所以中频调谐放大电路可以做到选择性好、增益高又不易自激。 由天线接收的信号经输入回路选频后与本机产生的正弦波振荡信号(其频率总比输入回路选出的信号的频率高465kHz),共同送入变频级进行混频,产生一个固定的差频信号,即465kHz。465kHz中频信号经过几级中频选频放大电路的放大后,加至检波级进行检波。解调出的音频信号经前置低放级电压放大、功率放大级放大后推动喇叭发出声音。检波级输出的波动直流成分信号能反映输入的高频信号强弱,将它经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后去控制中放级的增益。这样可使高频信号强时中放级增益下降,从而使输出音量不随高频信号强弱变化而发生变化,也使中放级工作稳定、性能提高。 1、调频(FM)工作原理 调频(FM)收音机由输入回路,高放回路,本振回路,混频回路,中放回路,鉴频回

超外差式收音机是指输入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产生一个固定中频信号的过程

超外差式收音机是指输入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产生一个固定中频信号的过程。如果把收音机收到的广播电台的高频信号,都变换为一个固定的中频载波频率(仅是载波频率发生改变,而其信号包络仍然和原高频信号包络一样),然后再对此固定的中频进行放大,检波,再加上低放级,功放级,就成了超外差式收音机。 目录 1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1. 输入回路 1 2. 变频和本机振荡级 1 3. 中频放大级 1 4. 检波与AGC电路 1 5. 低频前置放大级 1 6. 功率放大级 1收音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1.直放收音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1 2.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展开 编辑本段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右面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方框图: 图中各部分功能如下: 1. 输入回路 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首先进入输入调谐回路。输入回路的任务是:(1)收集电磁波,使之变为高频电流;(2)选择信号。在众多的信号中,只有载波频率与输入调谐回路相同的信号才能进入收音机。 2. 变频和本机振荡级 电子学理论指出:当两个不同频率的正弦交流电通过非线性器件时(例如三极管或二极管),就会产生许多新的频率成份,其中之一就是这两个频率的差频。为了达到变频的目的,收音机必须自身有一个产生等幅波的高频振荡器,这个振荡器就叫做本机振荡器,简称“本振”。从输入回路接收的调幅信号(电台)和本机振荡器产生的高频等幅信号一起送到一个三极管高频放大器。为了产生新的频率成份,我们使三极管工作在非线性区,这样在三极管的输出端就会产生许多新的频率成份,当然,其中就有我们希望得到的差频。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变频”。为了得到一个固定的差频,本振频率必须始终比输入信号的频率高一个固定值,我国工业标准规定该频率值为465kHz。例如,输入信号的频率是535kHz,本振频率就应该是535 kHz + 465kHz =1000 kHz;当输入信号是1605kHz时,本机振荡频率也跟着升高,变成1605 kHz + 465kHz =2070kHz。这个新产生的差频比原来输入信号的频率要低,比音频却要高得多,因此我们把它叫做中频。不论原来输入信号的频率是多少,经过变频以后都变成一个固定的中频,然后再送到中频放大器继续放大,这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一

S66D六管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实习报告

S66D型六管超外差式接收机 实习报告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设计者:何莉 学号: 09042329 实习日期: 2012年6月

实训报告 一、实训内容 1. 学习识别简单的电子元件与电子线路; 2. 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和焊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 学习并掌握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4. 根据电路图进行S66E超外差式中波调幅收音机的焊接,并掌握其调试方法。 二、实训器材 1. 220V/50Hz交流电源。 2. 电烙铁 3. 螺丝刀、镊子、万用表等必备工具 4. S66E超外差式中波调幅收音机全套组建 5. 两节5号电池 三、工作原理 图1是S66D型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原理电路图。为了分析方便,它的工作过程可以画成如图2所示。具体原理分析如下。 图1 S66D型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原理电路图 图2 S66D型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方框图 1. 输入调谐电路 输入调谐电路由双连可变电容器的CA和T1的初级线圈Lab组成,是一并联

谐振电路,T1是磁性天线线圈,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的谐振选出需要的电台信号,电台信号频率是f=1/2πLabCA,当改变CA时,就能收到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 2. 变频电路 本机振荡和混频合起来称为变频电路。变频电路是以VT1为中心,它的作用是把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收到的不同频率电台信号(高频信号)变换成固定的465KHz的中频信号。 VT1、T2、CB等元件组成本机振荡电路,它的任务是产生一个比输入信号频率高465KHz的等幅高频振荡信号。由于C1对高频信号相当短路,T1的次级Lcd的电感量又很小,对高频信号提供了通路,所以本机振荡电路是共基极电路,振荡频率由T2、CB控制,CB是双连电容器的另一连,调节它以改变本机振荡频率。T2是振荡线圈,其初次绕在同一磁芯上,它们把VT1的等电极输出的放大了的振荡信号以正反馈的形式耦合到振荡回路,本机振荡的电压由T2的初级的抽头引出,通过C2耦合到VT1的发射极上。 混频电路由VT1、T3的初级线圈等组成,是共发射极电路。其工作过程是:(磁性天线接收的电台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接收到的电台信号,通过T1的次级线圈Lcd送到VT1的基极,本机振荡信号又通过C2送到VT1和发射极,两种频率的信号在T1中进行混频,由于晶体三极管的非线性作用,混合的结果产生各种频率的信号,其中有一种是本机振荡频率和电台频率的差等于465KHz的信号,这就是中频信号。混频电路的负载是中频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和内部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它的谐振频率是465KHz,可以把465KHz的中频信号从多种频率的信号中选择出来,并通过T3的次级线圈耦合到下一级去,而其它信号几乎被滤掉。 3. 中频放大电路 它主要由VT2、VT3组成的两级中频放大器。第一中放电路中的VT2负载是中频变压器T4和内部电容组成,它们构成并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是465KHz,与前面介绍的直放式收音机相比,超外差式收音机灵敏度和选择性都提高了许多,主要原因是有了中频放大电路,它比高频信号更容易调谐和放大。 4. 检波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中频信号经一级中频放大器充分放大后由T4耦合到检波管VT3,VT3既起放大作用,又是检波管,VT3构成的三极管检波电路,这种电路检波效率高,有较强的自动增益控制(AGC)作用。 AGC控制电压通过R3加到VT2的基极,其控制过程是: 外信号电压↑→Vb3↑→Ib3↑→Ic3↑→Vc3↓通过R3 Vb2↓→Ib2↓→Ic2↓→外信号电压↓ 检波级的主要任务是把中频调幅信号还原成音频信号,C4、C5起滤去残余的中频成分的作用。 5. 前置低放电路 检波滤波后的音频信号由电位器RP送到前置低放管VT4,经过低放可将音频信号电压放大几十到几百倍,但是音频信号经过放大后带负载能力还很差,不能直接推动扬声器工作,还需进行功率放大。旋转电位器RP可以改变VT4的基极对地的信号电压的大小,可达到控制音量的目的。 6. 功率放大器(OTL电路) 功率放大器的任务是不仅要输出较大的电压,而且能够输出较大的电流。本

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制作讲解

1.设计内容与要求 1.1 设计内容 题目: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制作 1.熟悉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进行天线、调谐电路、本机振荡、混频、中放、检波、低放、功放、扬声器等电路模块的设计。 3.根据电路图,安装元器件,进行焊接,确保焊接没有虚焊、错焊。 4.调试。确保能收听到至少两三个声音清晰的音频信号。 1.2 设计要求 1.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及材料的类型、型号、规格和符号,熟悉各电子器件的主要性能、使用知识; 2.掌握常用元器件规格参数表达方法、常用元器件识别及测量方法、元器件安装使用方法以及元器件检测方法与筛选方法; 3.了解电子元件焊接的基本知识与要求,能够进行简单的手工焊接; 4.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会简单电路的调试方法。 2.工作原理与电路原理图 2.1 电路构成与框图 根据超外差收音机的原理,我们可以将电路分成以下几个模块:调谐回路、变频回路(包括本振电路、混频电路和选频电路)、中频放大(中放)回路、检波及AGC回路、低放级回路、功放级回路,如图2-1。

图2-1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电路框图 1.输入调谐电路 输入调谐电路的电路图如图2-2所示。输入调谐电路由双连可变电容器的 C A 和T1的初级线圈L ab 组成,是一并联谐振电路,Tl是磁性天线线圈,从天线接 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的谐振选出需要的电台信号,电台信号频 率是f=l/2πL ab C A ,当改变C A 时,就能收到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最低535KHz, 最高1605KHz。 图2-2 输入调谐电路的电路图图2-3 变频电路的电路图 磁棒线圈同样作为机音机的天线,接收频率范围为535KHz—1605KHz的中波段。一般接收中波是用磁棒天线,接收短波和超短波要用拉杆天线,这是因为当天线的长度(L)为无线电信号波长(λ)的1/4时,天线的发射和接收转换效率最高,即L=λ/4。又因为λ=V×T,V是电磁波的速度,300000公里/秒,T是电磁波的周期,即频率F的倒数,T=1/F,所以L=λ/4= V×T /4=300000K/4F,把接收频率范围535KHz—1605KHz带入可得,L的范围在47—140米,做这样长的天线是不切实际的,所以用磁性材料加绕线圈,来增强接收效果。因为天线的长度和接收或发射的信号的波长成正比,而短波和超短波因为波长比较短,可以直接用拉杆天线。 2.变频电路 本机振荡和混频合起来称为变频电路。变频电路是以VT1为中心,它的作用是把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收到的不同频率电台信号(高频信号)变换成固定的465KHz的中频信号。因为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较弱,所以VT1同时起到高频放大的作用。变频电路的电路图如图2-3所示。

收音机论文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 摘要 收音机是过去人们生活重要的一部分,是过去与现在重要的衔接。通过收音机的原理电路图对一台调幅收音机进行安装、焊接和调试了解类似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培养自己的实践技能。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经过电工电子实习,利用所给材料制作一台收音机,熟悉手工焊接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学习调试电子产品的方法,认识常用的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了解收音机的工作原理,熟练焊接的具体操作,学习并掌握收音机的调试方法,初步掌握电子线路故障的排除方法。这些都可以培养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通过这次学习,又重新明白了很多东西。总的来说,在制作收音机的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出现错误,一定要认真的冷静的去检查分析错误。让收音机发出声音的过程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自己的过程。 关键词:模拟电子;元器件;调频调幅收音机

目录 1.绪论 (3) 2.课程设计内容 (3) 2.1设计题目 (3) 2.2设计目的 (3) 2.3设计要求 (3) 2.4主要元器件 (4) 2.5主要工具、器材 (4) 3.收音机的原理及PCB板电路图 (4) 3.1电路原理图 (1) 3.2调频调幅收音机工作原理 (1) 4. 调频调幅收音机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主要元件识别及功能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软件制作电路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印刷电路板 (2) 4.1.3电解电容 (4) 4.1.4瓷片电容 (4) 4.1.5中周 (4) 4.1.6三极管 (5) 4.1.7变压器 (5) 4.1.8磁棒与线圈............................................................... 4.2设计过程描述 (5) 4.2.1元器件准备 (5) 4.2.2插件焊接...............................................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故障排除以及调试 (6) 5.1检查电路 (7) 5.2 收音机的调试 (7) 6.总结 (8) 7.致谢 (8) 8.参考文献 (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