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常见手术术式
- 格式:pdf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17
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胃肠手术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01-22T14:14:32.3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30期供稿作者:杜剑波[导读] 河南省济源市中医院外科河南济源胃肠道疾病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发的疾病,胃肠溃疡及肿瘤等疾病是其中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往往需要进行手术治疗[1]。
杜剑波(河南省济源市中医院外科河南济源 454650)【摘要】目的:探究就胃肠手术中改术式(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与传统吻合术的临床应用差异。
方法: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40例,其中对照组20例行标准术式,观察组20例行改良后术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情况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所有两组患者就临床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改良后的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并发症,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胃肠手术;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标准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128-02 胃肠道疾病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发的疾病,胃肠溃疡及肿瘤等疾病是其中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往往需要进行手术治疗[1]。
长期临床经验表明,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较为常用且临床价值较高的治疗术式之一,但在部分疾病的治疗中,其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碱性反流性胃炎综合征等并发症,给患者的疾病预后带来严重影响[2]。
本研究皆在探讨改良后的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近期在我院进行了改良后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观察组患者20例,其中16例男性,4例女性,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约为(47.8±4.7)岁。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手术步骤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distal gastrectomy)是一种常见的胃部手术,通常用于治疗胃癌或胃溃疡等胃部疾病。
手术步骤如下:
1. 麻醉,患者在手术开始前会接受全麻,以确保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2. 切口,外科医生会在患者的腹部做出一到多个切口,用于插入手术器械和摄像头。
3. 探查,医生会用腹腔镜或开腹方式进行腹腔探查,以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周围器官的情况。
4. 切除,医生会切除胃的一部分,通常是远端部分,同时清除周围淋巴结以防止癌细胞扩散。
5. 吻合,将胃的剩余部分与小肠相连接,通常是通过胃空肠吻合术或胃食管吻合术。
6. 排空管插入,为了排除术后的胃液,医生可能会在手术中插
入胃管。
7. 关口,在确认手术区域没有出血或其他并发症后,医生会关闭切口并结束手术。
术后,患者需要留院观察一段时间,并遵循医嘱进行恢复和康复训练。
值得注意的是,手术步骤可能会因个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因此患者应该在接受手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并了解手术细节。
胃肠外科学知识点一、胃肠外科概述胃肠外科是外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治疗胃肠道疾病及相应的手术。
胃肠外科包括胃肠道肿瘤、溃疡、炎症、损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胃肠外科手术种类繁多,操作复杂,涉及领域广泛,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外科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二、胃肠外科疾病常见症状1. 腹痛: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梗阻等疾病。
2. 恶心呕吐:多见于胆囊炎、胰腺炎等疾病。
3. 消化不良:包括食欲下降、胃胀等症状,常见于食道癌、胃肠疾病等。
4. 腹泻便秘:常见于肠胃炎、结肠息肉等疾病。
三、胃肠外科手术常见术式1. 胃癌手术:包括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治疗。
2. 胃溃疡手术:包括溃疡修补术、胃部分切除术等。
3. 结肠癌手术:根据病情可选择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
4. 肠梗阻手术:包括解除梗阻、粘连松解等。
四、胃肠外科并发症及处理方法1. 术后感染:注意术后伤口护理,及时处理感染部位。
2. 出血:维持患者循环稳定,寻找出血源并进行处理。
3. 肠梗阻: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及时开展相应检查与处理。
五、胃肠外科术后护理1. 术后饮食:根据术前诊断选择合适的饮食方式。
2.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定期更换敷料。
3. 定期复诊:按医生建议定期复诊,进行术后恢复评估。
六、胃肠外科的发展趋势1. 微创技术:越来越多的胃肠外科手术采用微创技术,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2. 个性化治疗: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实现治疗的个性化与精准化。
3. 术中导航技术:借助导航技术,提高手术精准度和安全性。
总之,胃肠外科是一门重要的外科学科,涉及的疾病种类繁多、手术操作复杂,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外科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随着微创技术、个性化治疗以及导航技术的不断发展,胃肠外科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将得到更大的提升。
希望患者在接受胃肠外科手术治疗时,能够加强与医生的沟通,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术后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结束】。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的健康指导(一)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健康指导入手术室前患者应该做哪些准备?(1)做好肠道准备:术前1〜2天开始进食流质饮食;术前一晚进行清洁灌肠,排空肠道,减少肠腔内细菌的数量,预防术后感染,也可防止术后发生腹胀和便秘。
若是直肠或结肠手术,术前应口服肠道抗菌药物和导泻剂,术前清理肠道。
(2)术前配合医生留置胃管。
(3)下消化道手术患者,注意保持肛周清洁。
入手术室前患者家属应该做哪些准备?术前遵照医嘱帮助患者准备合理的饮食。
其他可参照常规手术前准备。
胃肠手术患者术前为什么要留置胃管?(1)用于术前、术中持续胃肠减压,防止胃肠膨胀,有利于手术视野的显露和手术操作。
(2)预防全身麻醉时并发吸入性肺炎。
(3)用于营养支持及胃肠给药。
(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健康指导胃肠外科手术麻醉的特点有哪些?①一般腹部手术常规选择全身麻醉,有严重并发症或老年患者,尤其是创伤大的直肠癌、胃癌或结肠癌根治术者宜选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肛门和会阴部手术选择局麻或硬膜外麻醉,如肛瘦、痔疮引流术等。
②围术期患者多伴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问题,故术中需要适当补液。
③术中在手术操作的刺激下会出现内脏牵拉反射,如盆腔反射、迷走神经反射、副交感反射,从而会引起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心率降低,甚至心搏骤停。
④为避免麻醉中呕吐、误吸及有利于术后肠功能恢复,对幽门梗阻的患者术前应常规洗胃;胃肠道手术的患者宜常规行胃肠减压。
胃肠外科常见的手术体位有哪些?(1)平卧位:适用于大部分胃肠外科手术。
①患者平卧于手术床上,双手外展小于90。
,放置于搁手架上并用约束带固定。
②膝下垫软枕并用约束带固定。
③能尾部、足跟部贴压疮贴防护。
(2)截石位:适用于左半结肠及直肠手术。
①手臂:使用搁手架使手臂外展,角度小于90°,远端高于近端。
②腿部:“坐姿躺下”原则,即身体与大腿呈90°、大腿与小腿呈90。
,将两腿套上棉裤,腿放在支腿架上,将膝关节放正,不要压迫腓骨小头,防止腓总神经损伤,并用约束带固定。
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术配合器械准备:腹腔镜器械;普外器械;敷料准备:直肠敷料;物品准备:碘伏棉球;小号切口保护器;50ml注射器;尖刀片;刀口垫;管垫;腹腔镜;单极导线;双极导线;CO2充气管;吸引管;冲洗管;冲洗装置连接管;双腔引流管;超声刀;LigSUre;1/3纱布;5ml注射器;尿管;尿袋;一次性手套;女患者需备直针;麻醉:全麻;体位:截石位;手术步骤:1.清点检查器械:(1)腔镜器械的数目;(2)器械完整性和坚固性;(3)各类导线和管道的完整性及通畅性;(4)主镜的完整性;2.常规消毒铺单,巾钳两把固定;3.连接主镜、各种导线及管道,并妥善固定;4.消毒切口皮肤,用尖刀片在脐部开一小口,建立气腹。
根据需要各建立3-4个穿刺孔。
患者改头低脚高位;5.游离乙状结肠,离断乙状结肠系膜的内侧面,断肠系膜下A、V;6.沿左侧骨盆侧壁解剖至中线的直肠膀胱隐窝或直肠阴道隐窝。
分离血管至主A分支前方,切开腹膜,沿右侧骨盆侧壁游离到直肠膀胱隐窝或直肠阴道隐窝内中线处;7.行7-10Cm切口,建立有菌区,取出标本。
吻合肠道同前切除术式;8.关腹,清点器械、纱布;9.在腔镜辅助下冲洗、止血、下引流;10.整理用物,缝合创口,包扎。
大肠科腹腔镜手术配合一,备物:腹腔镜器械,普外器械,肠荷包钳(前切)直肠辅料电刀,吸引器,7号线一包,黑袋子,切口保护器,钉皮器,刀口垫(中),管垫,石蜡油棉球,血管夹,闭合器钉腹腔镜,二氧化碳管三长一短,超声刀,超声刀导线,杯,血管夹钳,镜下闭合器,2~3把镜下抓钳,锂卡(2个12mm,3个5mm),根据术者需要备电铲及导线二,体位:人字位(前切,乙状结肠癌根治,左半,右半),截石位(IniIeS)三,手术步骤:1,清点器械:清点普外器械,腹腔镜器械,核对数量及完整性。
2,消毒,下尿管,铺单(留出一个腿套做器械袋,臀部下方垫四层中单,一侧小腿腿套,另一侧小单,两腿各铺一层中单,脐上铺一层中单,三个小单围出手术区域,2~4把布巾钳固定,万能单,左腿加盖一层中单,将器械袋固定于该中单上)3,连接电刀,连接二氧化碳管(先将大锥子和双金属头短管递予巡台老师),连接吸引器,超声刀与导线正确连接并连于主机然后检测,连接腹腔镜(导线勿打折,对好白平衡后用带牙钳固定妥当),根据需要连接电铲或Iigasure4,消毒皮肤(脐部),一块纱布,刀开皮,两把血管钳,一个皮勾暴露脐部腹膜,大圆针七号线广2针缝腹膜牵引,12mm锂卡打通腹膜,连接二氧化碳管,给气腹,杯盛热水烫镜头,碘伏纱布差镜头,进腹探查。
胃肠外科名词解释及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绞窄性肠梗阻:指梗阻伴有肠壁血运障碍者,可因肠系膜血管受压、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引起。
2.短肠综合征:是指小肠被广泛切除后,残存的功能性肠管不能维持病人营养需要的吸收不良综合征。
3.阑尾残株炎:阑尾残端保留过长超过1cm是,或者肠石残留,术后残株可炎症复发,仍表现为阑尾炎的症状。
4.倾倒综合征:由于胃大部切除术后,原有的控制胃排空的幽门窦、幽门括约肌及十二指肠球部解剖结构不复存在,加上部分病人胃肠吻合口过大,导致胃排空过速所产生的一系列综合征。
5.残胃癌:胃十二指溃疡行胃大部切除后5年以上,残胃发生的原发癌称残胃癌。
多发生在术后20~25年,发生原因与胃切除术后的胆汁反流及肠道细菌逆流入残胃引起萎缩性胃炎有关,患者常具有上腹疼痛,进食后饱胀,消瘦和消化道出血。
6.鸦爪:迷走神经的胃前支和后支沿小弯下行,并发出分支进入胃的前后壁,至胃窦处的最后3-4支终末支进入胃窦,呈鸦爪状,可控制胃窦的运动和幽门的排空。
8.快波:负载于慢波之上,是一种周期性发生并由近端消化道向远端消化道移行的肌电综合波,亦叫传导性肌电复合波。
9.迷走相:食物经视觉、味觉、嗅觉刺激神经中枢,兴奋信号经迷走神经下传达到胃的壁细胞、主细胞和黏液细胞分泌胃酸、胃蛋白酶和黏液的过程。
10.胃相:当食物进入胃后,胃扩张引起的物理形成迷走长反射和食物接触胃黏膜的化学系刺激形成胃壁的胆碱反射短通路而导致胃液分泌的过程。
11.早期胃癌:指病变仅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不论病灶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
球后溃疡: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以远部位的溃疡,12.小胃癌:直径小于10mm以下的癌灶。
13.微小胃癌:直径小于5mm以下的癌灶。
14.Krukenberg瘤:胃癌组织浸润突破浆膜层后,肿瘤细胞脱落种植于卵巢形成的卵巢转移性肿瘤。
17.化脓性门静脉炎:急性阑尾炎示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可沿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导致化脓性门静脉炎症,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肝大,剑突下压痛,轻度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