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与消化道出血
- 格式:ppt
- 大小:5.61 MB
- 文档页数:11
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紧急制止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所致大出血。
(一)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紧急处理1维持血容量:建立有效的输液通道,可作锁骨下静脉或颈静脉穿刺,输液、输血或血浆、血浆增量剂。
监测呼吸、脉搏、血压、尿量和中心静脉压,测定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以便调整输液速度和输液量。
2药物止血:①血管加压素可促进内脏小动脉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减少门静脉血流。
常用2021入5%葡萄糖2021l于20210分钟内滴入,必要时4小时后可重复使用;或者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插管,滴注血管加压素,每分钟~;②生长抑素收缩内脏血管减少门静脉血流,能有效控制出血,是目前认为对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首选药物,常用首次剂量250μg静脉推注,以后每小时250μg静滴维持至出血停止;③其他止血药物如氨甲苯酸、维生素K、云南白药等均可以应用。
3应用三腔二囊管止血:该管有三腔,分别与用以压迫胃底的圆形气囊、压迫食管下段的椭圆形气囊及胃腔相通。
其原理是利用充气的气囊分别压迫胃底和食管下段的曲张静脉以达到止血目的。
使用时按插入胃管方法插入该管,抽出胃液证实进入胃腔后,先往胃囊注气150~2021l,将管向外拖出至感觉受阻时(约40cm),用250g的重力牵引。
如果经胃腔管冲洗胃腔,胃液逐渐变清,说明已经压迫胃底出血,达到止血目的;如果患者仍有呕血,则再向食管气囊注气100~150ml,以压迫食管下段的曲张静脉。
每压迫12小时应放空气囊10~2021,以免受压的黏膜坏死。
一般压迫24小时,放气时先放食管气囊、后放胃气囊,如再无出血,可继续留置12~24小时才拔除。
如先后压迫胃气囊、食管气囊后胃管仍有出血,需考虑有无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
4内镜治疗:在准备手术的情况下,可行紧急纤维内镜检查,能明确出血的部位并直接注射硬化剂至曲张静脉或行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等止血措施,但由于受内镜的视角限制,胃底曲张静脉出血可能较难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