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十年 (1956.12 -1966.5)
2、“文革”动乱的十年(66.5-76.10)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新时期 (1976.10—1978.12—至今)
1、 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1976.10 ~ 1978.12)
2、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978.12 ~ 至今)
(1949年至1976年)
目的 改变落后的工业面貌 过渡时期总路线:
实施 的
条件
①政治保障:政权巩固 ②经济基础:经济好转
党在这个过渡 时期的总路线和
③理论条件:1953年提出过渡时总期任总务路,线要在一
④客观条件:苏联的经验和援助个相当长的时期
2、内容:“一化三改” “化一(化优”先:内 社发实逐会展现重步主社工义实会业工主现)义业国工化家业,
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 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 有制改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
(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
一、成功探索:
中共八大(1956) 1、背景:
(1)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 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无产阶级与 资产阶级的矛盾
(系2)经又》1济 反奠95建 冒定6年设进理《方,论论针在基十: 综础大即 合。关反 平保 衡守 中, 稳落先后进的的社社会会生制产度力
践;第【27课答社案会主】海南单科·24)
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在大区范围内对煤炭、 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随后,东北地区 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逐年增加。从1953年起,计 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这反映了中国 计划经济体制( )
A.是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
B.随着行政区域的扩大逐步建立
C.是在宪法原则下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