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患率调查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771.50 KB
- 文档页数:10
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尊敬的医院领导、同事们:本年度,为了更好地掌握医院感染的现患情况,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和总结报告如下。
一、调查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现患情况通过调查,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的现患率,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评估医院感染管理效果评估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的认识,增强防控意识。
二、调查方法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医院内所有住院患者。
调查时间调查时间为2024年全年。
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感染类型、感染部位、感染来源等。
数据收集通过病历记录、实验室检测结果等途径收集数据。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三、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现患率本年度医院感染现患率为XX%,与上一年度相比下降了XX%。
感染类型分布感染类型主要包括手术部位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感染部位分布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XX部位,占感染总数的XX%。
感染来源分析感染来源主要包括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等。
四、感染防控措施手卫生管理加强手卫生管理,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无菌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减少手术部位感染。
抗生素合理使用加强抗生素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环境卫生管理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病房、手术室等环境的清洁。
五、存在问题部分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意识不强部分医护人员对感染防控的认识不足,防控措施执行不到位。
部分感染防控措施执行不到位部分感染防控措施在实际工作中执行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
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不完善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六、改进措施加强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培训和教育,提高防控意识。
完善感染防控措施完善感染防控措施,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优化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优化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提高监测和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要求,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率。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在分管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及各科主任、护士长和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2015年度开展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任务,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调查对象:2015年11月16日00 : 00-24 : 00我院的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的患者。
2. 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组成,并于2015年11月15日由感控办进行了统一培训。
调查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登陆我院一体化医疗信息平台,逐一填写《个案登记表》,调查在11月17日完成。
3. 诊断标准:卫生部2001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 统计方法:全部病例资料录入由众阳软件医院感染实时监控横断面调查工作平台,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1. 现患率本次现患率调查应查人数1046人,实查1033人,实查率为98.76% (要求调查率》96%。
发生医院感染43人,医院感染率4.16% (要求医院感染现患率W 8%。
社区感染389人,社区感染率37.66%。
具体详见表1表1 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1. 1医院感染发病率列前五位的科室依次为内ICU、神经外科二、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二、神经外科一。
具体见图1图1: 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25.00%20 0<Ki15.00%105 DO%1.2社区感染居前五位的科室依次是呼吸内科、儿二科、儿四科、儿三科、儿一科。
具体见图2图2:各科室社区感染率120%100^80%閒%40%20%0%2.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医院感染部位居首位的是下呼吸道26例,占60.47%;其次是上呼吸道9例,占20.93%;胃肠道、泌尿道各3例,各占6.98%;皮肤软组注:图中未涉及到的科室调查日不存在医院感染病例注:图中未涉及到的科室调查日不存在社区感染病例织感染及其他各1例,各占3.45%,本次调查手术部位未发生感染。
XX医院XX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报告为比较准确的了解我院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了解重要病原体多重耐药菌的检出情况,寻找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定合理的监控措施。
我院于XX年4月1日对住院病人进行现患率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调查对象XX年4月1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
2.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院感小组护士或医生组成,院感科负责整个调查的实施工作,调查前,院感科对这项工作进行组织培训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调查方法、表格填写及注意事项。
3.诊断标准依照卫生部2020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医院感染患者进行诊断。
4.统计方法由院感科人员负责资料的整理、统计。
二、结果1.医院感染现患率院感科对全员临床病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全院科室应查人数80人,实查人数80人进行了个案调查登记。
实查率100%感染病例2例2.5%。
感染部位是下呼吸道1例、软组织感染1例。
XX年感染现患率构成比2.手术情况本次现患率调查共检测手术患者12人未发现手术感染病例。
三、分析讨论医院感染现患病率总体情况医院感染率%3.医院感染部位科室分布: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的科室依次为:内科、外科、手术病人。
要求科室认真执行无菌操作流程,消毒隔离措施和防护措施到位,严格对医疗环境进行清洁消毒,消毒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
合理应用抗生素,尽量缩短住院日,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侵入性操作时间,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四、改进措施:1.根据患病率检测情况,不断改善医院感染检测计划,加强重点部门的检测。
2.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如医院感染诊断、多重耐药菌检测、手卫生的培训。
3.加强环境质量,保持环境清洁,地面、物品表面清洁消毒到位,切实做好病区的终末消毒工作。
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及反馈引言: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就诊期间遭受医院环境或医疗操作引发的感染。
它是医疗安全领域的一大难题,并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效果。
为了了解____年医院感染现患率的情况,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在此次调查中采集了大量的数据。
本文就____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总结及反馈进行详细分析。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对____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全面了解,并寻找改善医疗环境和操作的对策,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二、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100家不同规模和地理位置的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等。
问卷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的认知程度、常见感染类型、感染预防措施、感染防控意识等。
2. 数据收集:我们收集了各医疗机构的相关统计数据,包括感染人数、感染部位、感染风险因素等。
三、调查结果分析:1.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医院感染有一定的认知,但在具体的感染类型和预防措施方面存在一定的盲区,特别是患者家属的认知程度较低。
2. 调查数据显示,____年医院感染现患率约为5%,其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是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切口感染。
感染多发部位主要集中在ICU和手术室。
3. 调查还发现,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规范、器械和设备清洁不彻底、患者免疫力低下等。
四、调查反馈及建议:1. 提高医院感染预防意识:加强对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属的感染预防知识教育,提高对感染防控策略的认同和执行程度。
2. 完善感染监测机制: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报告感染疫情,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3.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和感染控制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和操作技能。
4. 加强设备和器械的清洁消毒:加强对医疗器械、设备及病房环境的清洁和消毒管理,确保医疗环境的卫生安全。
5. 提高患者自我防护能力:加强患者对感染预防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及反馈一、调查背景医院感染是指在接受医疗服务期间出现的新的或加重的感染,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医院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病苦和死亡风险,还增加了医疗费用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因此,减少医院感染率是医疗机构和医疗从业者的共同责任。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2024年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情况,对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提供参考。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匿名的形式向医院内的员工进行发放。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感染控制知识、个人防护习惯等方面,共计15个问题。
四、样本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30份,有效回收率为81.5%。
被调查对象主要分布在医院各科室内,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五、调查结果1.个人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者中女性占比60%,男性占比40%。
年龄主要集中在25-40岁之间,占比63%;41-60岁年龄段占比30%,60岁以上年龄段占比7%。
2.感染控制知识在将医院感染控制知识进行分类统计时,发现调查对象对感染控制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遍较高,其中70%以上的调查对象对感染传播途径、手卫生、环境清洁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3.个人防护习惯在个人防护习惯方面,大部分受调查者存在较好的个人防护习惯,如佩戴口罩、定期清洗双手、穿戴一次性手套等。
然而,仍然有一部分受调查者存在不良的个人防护习惯,这对医院感染的防控带来潜在风险。
六、调查反馈及建议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供医院和从业人员参考:1.加强感染控制培训。
针对从业人员对感染控制知识的整体掌握程度,医院应定期开展感染控制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2.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机制。
医院应加强感染控制的组织和管理,完善感染控制机制,并将其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评估体系,确保感染控制工作的落地和执行。
3.强化个人防护宣传。
医院应加大对个人防护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员工的个人防护意识,培养良好的个人防护习惯。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要求,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率。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在分管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及各科主任、护士长和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2015年度开展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任务,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2015年11月16日00∶00-24∶00我院的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的患者。
2.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组成,并于2015年11月15日由感控办进行了统一培训。
调查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登陆我院一体化医疗信息平台,逐一填写《个案登记表》,调查在11月17日完成。
3.诊断标准:卫生部2001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统计方法:全部病例资料录入由众阳软件医院感染实时监控横断面调查工作平台,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1.现患率本次现患率调查应查人数1046人,实查1033人,实查率为98.76%(要求调查率≥96%)。
发生医院感染43人,医院感染率4.16%(要求医院感染现患率≤8%)。
社区感染389人,社区感染率37.66%。
具体详见表1表1 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1.1医院感染发病率列前五位的科室依次为内ICU、神经外科二、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二、神经外科一。
具体见图1图1: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注:图中未涉及到的科室调查日不存在医院感染病例1.2社区感染居前五位的科室依次是呼吸内科、儿二科、儿四科、儿三科、儿一科。
具体见图2图2:各科室社区感染率注:图中未涉及到的科室调查日不存在社区感染病例2.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医院感染部位居首位的是下呼吸道26例,占60.47%;其次是上呼吸道9例,占20.93%;胃肠道、泌尿道各3例,各占6.98%;皮肤软组织感染及其他各1例,各占3.45%,本次调查手术部位未发生感染。
现患率调查分析报告篇一:XX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报XX年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分析总结报告我院于XX年7月7-9日进行住院病人患病率调查,根据我院各科住院病人情况拟定调查计划和做好培训工作,绘制、印刷各种调查表和汇总表,于7月6日下午2点半利用院周会的时间在四楼会议室召各科主任、护士长会议,把这项工作的重点、意义做一重点要求,各科室临床医师完善病例和各项检查。
要求各科感染小组质控员第二天下午3点来四楼会议室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患病率调查方法及调查表项目填写要求,说明调查目的,重点强调这次医院感染患病率的调查重要性,在一个时间段内以点带面的通过横断面观察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掌握医院感染的动态,以便宏观的采取控制措施,要求临床科室主任对科室所有管床医生完善住院患者各项与调查有关的检查:血、痰、尿、大便等实验室检查和X线、超声波、CT扫描等辅助检查,且与调查前一天得到其检查结果,资料准确可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次调查,否则就失去它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感染办人员负责这次调查的全部工作,共22人分3个大组,各科的质控员负责本科的调查工作,并把个案调查表、床旁调查表根据病区人数的多少发放表格进行登记。
以下时间性安排:7月7日0时到24时开始至7月9日完成临床科室调查工作,8月底完成网上病例录入工作,网上完成汇总表相关内容,进行资料统计汇总、分析及总结工作。
一、资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 XX年7月7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专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
2、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感染办专职人员和各临床科室感染质控小组护士或医生组成,感染办负责整个调查的实施工作,调查前一周内,感染办对这项工作进行组织培训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调查方法、表格填写及注意事项。
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
3、诊断标准依照卫生部XX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医院感染患者进行诊断。
4、统计方法由医院感染办人员负责资料的整理、统计,模板为省卫计委下发的医院患病率调查模板。
现患率调查总结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要求,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率。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在分管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及各科主任、护士长和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2015年度开展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任务,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2015年11月16日00∶00-24∶00我院的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的患者。
2.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组成,并于2015年11月15日由感控办进行了统一培训。
调查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登陆我院一体化医疗信息平台,逐一填写《个案登记表》,调查在11月17日完成。
3.诊断标准:卫生部2001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统计方法:全部病例资料录入由众阳软件医院感染实时监控横断面调查工作平台,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1.现患率本次现患率调查应查人数1046人,实查1033人,实查率为%(要求调查率≥96%)。
发生医院感染43人,医院感染率%(要求医院感染现患率≤8%)。
社区感染389人,社区感染率%。
具体详见表1医院感染发病率列前五位的科室依次为内ICU、神经外科二、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二、神经外科一。
具体见图1图1: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注:图中未涉及到的科室调查日不存在医院感染病例社区感染居前五位的科室依次是呼吸内科、儿二科、儿四科、儿三科、儿一科。
具体见图2图2:各科室社区感染率注:图中未涉及到的科室调查日不存在社区感染病例2.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医院感染部位居首位的是下呼吸道26例,占%;其次是上呼吸道9例,占%;胃肠道、泌尿道各3例,各占%;皮肤软组织感染及其他各1例,各占%,本次调查手术部位未发生感染。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篇一: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现患率调查定义:是利用普查或抽查的方式收集某一时点或时段内调查病例中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数量,从而描述医院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现患率调查的特点:可在短时间内进行,比发病率调查节约时间、人力、物力。
通过来自于全院医务人员及调查人员的参与,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增加感染监测工作的透明度。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情况,多次调查可判断医院感染的长期趋势,用于控制效果评价。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的目的:对医院感染的发生状况有比较准确的了解,为使工作有连续性,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评价,并贯彻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了解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了解重要病原体(MRSA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情况进行本次调查。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要求: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医院感染现患率≤10%,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查率≥96%。
在调查前现患率调查的时间安排:每年的9月-10月自行安排调查,启动时间在确定调查启动时间后的一周内完成本次调查,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少的单位,一天内不能完成调查者,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将临床科室分成几个区域,每天调查一个区域。
每天调查的对象是该区域前一日(该日称调查日)0点至24点期间内住院病人的感染情况(包括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并且注意调查过的患者是否存在转科情况,已经调查过的患者不要重复调查。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4-7天向调查科室发通知,说明调查目的,要求各科室对住院病人完善各项与感染性疾病诊断有关的检查。
调查方法:1、人员分工:院感科负责整个调查的实施工作,至少按每50张床位配1名调查员,调查人员由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和各病区主治及以上医生组成,所有调查人员3-4人为一组,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任组长(如专职人员不够,可将临床科室的调查分二次进行,每个科室只查1天),每组负责3-4个病房,调查人员随机分配调查研区域,调查前统一培训。
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及反馈【调查总结及反馈: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2024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一个重要的健康指标,对医疗机构以及公众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了解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的情况,我们开展了一项调查。
本文将对该调查进行总结和反馈。
一、调查目的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在医疗机构内感染的情况。
医院感染不仅给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还增加了医疗机构的负担,并可能导致疾病的传播。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和预防感染的发生。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广大医疗机构及患者群体发放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和与医院感染相关的问题。
我们在不同医疗机构,包括大型综合医院、地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调查,旨在获取全面而客观的数据。
三、样本数量及特征本次调查共收集到3000份有效问卷回收,覆盖了不同年龄、性别、地区和医疗机构类型的受访者。
样本的特征如下:1. 年龄分布:18-30岁(20%)、31-45岁(30%)、46-60岁(30%)、60岁以上(20%);2. 性别分布:男性(40%)、女性(60%);3. 地区分布:北方(40%)、南方(40%)、中部及其他地区(20%);4. 医疗机构类型分布:大型综合医院(40%)、地区医院(4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总结如下:1. 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根据受访者的回答,我们得出了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的估计。
根据我们的统计,整体医院感染现患率约为5%,其中不同医疗机构类型的感染现患率略有不同。
2. 不同年龄段的感染现患率我们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存在一定差异。
在年轻群体(18-30岁)中,感染现患率相对较低,约为3%;在中年群体(31-45岁和46-60岁)中,感染现患率较高,约为6-7%;在老年群体(60岁以上)中,感染现患率再次下降,约为4%。
!-医院感染现患率检查剖析总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 年版)》要求 ,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认识我院医院感染的实质发生率。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在分管院领导的鼎力支持下,及各科主任、护士长和医院感染质控小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达成2015 年度展开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检查工作任务,现将检查结果汇总以下:一、资料与方法1.检核对象:2015 年 11 月 16 日 00∶00-24∶00 我院的所有住院患者,包含当天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含当天新住院的患者。
2.检查方法:检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质控小构成员构成,并于 2015 年 11 月 15 日由感控办进行了一致培训。
检查采纳床旁检查和病历检查相联合的方法,登岸我院一体化医疗信息平台,逐个填写《个案登记表》 ,检查在 11 月 17 日达成。
3.诊疗标准:卫生部 2001 年版《医院感染诊疗标准》。
4.统计方法:所有病例资料录入由众阳软件医院感染及时监控横断面检查工作平台,进行统计剖析。
二、结果1.现患率本次现患率检查应查人数1046 人,实查 1033 人,实查率为 98.76%(要求检查率≥ 96%)。
发生医院感染43 人,医院感染率4.16%(要求医院感染现患率≤ 8%)。
社区感染 389 人,社区感染率 37.66%。
详细详见表 1表 1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科室应查人数实查人数医院感染感染率 %社区感染感染率 %肿瘤内科3938513心血管内科3736613!-神经内科一3333002神经内科二363553内分泌科2524009消化内科4139218呼吸内科40390039100泌尿血液科3434006内 ICU9925普外一科3434113普外二科464615骨外一科25230000骨外二科434221胸泌尿外科2121002神经外科一222231神经外科二2524400手足外科26252800外 ICU4400125儿一科686814870儿二科686826697儿三科686835175儿四科686826697儿科 ICU660000眼科30300000耳鼻喉科76002口腔科4400125产二科36360000产三科3232100妇科26260000感染科28280017急诊科66002中医科1616005痊愈科25251400理疗科18180000合计10461033433891. 1 医院感染发病率列前五位的科室挨次为内ICU、神经外科二、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二、神经外科一。
现患率调查汇总————————————————————————————————作者:————————————————————————————————日期: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要求,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率。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在分管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及各科主任、护士长和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2015年度开展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任务,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2015年11月16日00∶00-24∶00我院的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的患者。
2.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组成,并于2015年11月15日由感控办进行了统一培训。
调查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登陆我院一体化医疗信息平台,逐一填写《个案登记表》,调查在11月17日完成。
3.诊断标准:卫生部2001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统计方法:全部病例资料录入由众阳软件医院感染实时监控横断面调查工作平台,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1.现患率本次现患率调查应查人数1046人,实查1033人,实查率为98.76%(要求调查率≥96%)。
发生医院感染43人,医院感染率4.16%(要求医院感染现患率≤8%)。
社区感染389人,社区感染率37.66%。
具体详见表1表1 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科室应查人数实查人数医院感染感染率% 社区感染感染率%肿瘤内科3938513.161334.21心血管内科3736616.671336.11神经内科一3333002 6.06神经内科二3635514.2938.57内分泌科252400937.50消化内科41392 5.131846.15呼吸内科40390039100泌尿血液科343400617.65内ICU99222.22555.56普外一科34341 2.941338.24普外二科46461 2.17510.87骨外一科25230000骨外二科43422 4.761 2.38胸泌尿外科21210029.52神经外科一2222313.641 4.55神经外科二2524416.6700手足外科26252800外ICU4400125儿一科68681 1.474870儿二科68682 2.946697儿三科68683 4.415175儿四科68682 2.946697儿科ICU660000眼科30300000耳鼻喉科7600233.33口腔科4400125产二科36360000产三科32321 3.1300妇科26260000感染科2828001760.71急诊科6600233.33中医科161600531.25康复科25251400理疗科18180000合计1046103343 4.1638937.661.1医院感染发病率列前五位的科室依次为内ICU、神经外科二、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二、神经外科一。
具体见图1图1: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注:图中未涉及到的科室调查日不存在医院感染病例1.2社区感染居前五位的科室依次是呼吸内科、儿二科、儿四科、儿三科、儿一科。
具体见图2图2:各科室社区感染率注:图中未涉及到的科室调查日不存在社区感染病例2.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医院感染部位居首位的是下呼吸道26例,占60.47%;其次是上呼吸道9例,占20.93%;胃肠道、泌尿道各3例,各占6.98%;皮肤软组织感染及其他各1例,各占3.45%,本次调查手术部位未发生感染。
具体见表2、图3表2: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医院感染部位医院感染例数(例)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下呼吸道26 60.47上呼吸道9 20.93胃肠道 3 6.98泌尿道 3 6.98皮肤软组织 1 2.33其他 1 2.33合计43 100图3: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3.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微生物送检调查显示1033名调查对象中,583人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56.44%。
其中预防用药181人,占31.05%;治疗用药358人,占61.41%;预防+治疗用药44人,占7.55%;一联用药455人,占78.04%;二联用药125人,占21.44%;三联用药3人,占0.52%。
治疗用药及治疗+预防用药共有402人,病原学送检85人,送检率21.14%。
具体见表3表3:各科室现患率调查抗菌药物使用与治疗用药微生物送检科室实查人数抗菌药物使用目的联用治疗用抗菌药物使用人数治疗用抗菌药物细菌送检数送检率% 预防用药预防+治疗治疗用药一联二联三联肿瘤内科380 0 1568115 4 26.67 心血管内科360 11813511911 57.89 神经内科一330 0 220 0 20 0 神经内科二3510 6610 6 3 50 内分泌科240 0 10820 10 4 40 消化内科3946141770 200 0 呼吸内科390 0 3924150 3921 53.85 泌尿血液科3410 670 0 6 1 16.67 内ICU 910 6430 6 6 100 普外一科3447158180 22 6 27.27 普外二科461011314100 14 2 14.29 骨外一科2340 0 40 0 00 0 骨外二科421241170 0 5 2 40 胸泌尿外科216241020 6 3 50 神经外科一2232160 0 3 2 66.67 神经外科二24431530 4 1 25 手足外科251510 160 0 10 0 外ICU 4110 110 1 0 0 儿一科6874465160 50 4 8 儿二科68101364070 37 2 5.4 儿三科680 1555150 560 0 儿四科680 0 5741160 570 0 儿科ICU 6510 60 0 1 1 100 眼科30270 0 270 0 00 0 耳鼻喉科6320 50 0 20 0 口腔科4210 30 0 10 0 产二科36210 0 1650 00 0 产三科32230 0 1760 00 0 妇科26110 0 110 0 00 0 感染科282651030 1111 100 急诊科630 240 12 1 50 中医科160 0 5320 50 0康复科25 10 120 0 1 0 0 理疗科 18 00 0 0 合计1033181 44 358 455 125 34028521.14注:治疗用抗菌药物使用人数=抗菌药物使用人数-预防用药人数4.医院感染病原学检出情况本次调查共检出病原菌13株,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与国内文献报道相类似,包括大肠埃希菌3株、铜绿假单胞菌3株,奇异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产酸克雷伯杆菌各1株;革兰阳性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克里斯汀球菌1株,检出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
具体见表4、图4表4: 医院病原菌标本分布图3: 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比病原体 菌株数标本种类 痰液血液 脓液 分泌物 尿液 大肠埃希菌 3 0 0 2 0 1 铜绿假单胞菌 3 1 0 0 1 1 奇异变形杆菌 1 1 0 0 0 0 阴沟肠杆菌 1 1 0 0 0 0 鲍曼不动杆菌 1 1 0 0 0 0 醋酸钙不动杆菌 1 0 0 1 0 0 产酸克雷伯杆菌 1 0 0 0 1 0 金黄色葡萄球菌 1 0 0 1 0 0 克里斯汀球菌115.手术后肺炎调查日手术的病人共计228人,其中有8人发生手术后肺炎,手术后肺炎感染率3.51%。
6.2013—2015年现患率调查主要结果对比详见表5、图4。
表5: 2013—2015年现患率调查主要结果对比年份实查率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学送检率2013年99.55% 3.9% 58.08% 39.76%2014年98.96% 2.52% 55.39% 43.61%2015年98.76% 4.16% 56.44% 21.14%图4:2013—2015年现患率调查主要结果对比三、总结分析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16%,与2015年第三季度医院感染率1.28%相比较明显升高,说明我们临床科室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现象。
感控办将加强检查、督导力度,并将漏报、迟报感染病例与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挂钩。
积极培训,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尤其是特殊菌感染病例,减少漏报率。
2.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56.44%,治疗用抗菌药物使用402人,病原学送检85人,治疗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21.14%,低于抗菌药物治疗用微生物样本送检率≥30%的指标,明显低于2014年同期现患率调查病原学送检率43.61%。
临床医生应提高病原学送检的意识,严格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病原学标本,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准确、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
3.感控办把这次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总结后,把存在的问题纳入下一步工作计划中,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及多重耐药菌产生,严防医院感染暴发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