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1
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吸热)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放热)3、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如:冰、海波、各种金属。
(2)非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4、熔点和凝固点:(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要点诠释:1、晶体熔化的条件是:(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2、晶体凝固的条件是:(1)达到凝固点(3)继续放热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有无熔点)(1)相同点:都是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
(2)不同点: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同。
4、晶体熔化凝固图象: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吸热温度升高,熔化时间t1~t2;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FG为固态放热温度降低,凝固时间t3~t4。
5、凝固放热的考例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 通常要放几桶水。
(利用水凝固时放热 防止菜冻坏 )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 车间人员很易中暑。
(钢水凝固放热)6、熔化吸热的考例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因为冰熔化吸热 冷空气下沉 )。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 (因为雪熔化吸热) 。
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 (冰熔化吸热 )。
7、熔点与凝固点的考例①萘的熔点为80.℃当温度为79℃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81℃时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80.℃时 萘是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 为了加快雪熔化 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
(因为降低雪的熔点)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讲练08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像、晶体与非晶体、噪声1.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像【知识点的认识】要明确知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分清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熔化时温度不变,晶体凝固时温度不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凝固、熔化图象:晶体非晶体熔化凝固【命题方向】中考时判断那个图象是熔化那个是凝固图象,且判断那个是晶体的熔化图象那个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或判断那个是晶体的凝固和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时一个重点;在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时,像每一段物质所处状态的判断也是一个重点.例1:图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B.C.D.例2:图是某种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A.蜡的熔化过程B.蜡的凝固过程C.海波的熔化过程D.海波的凝固过程一.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像(共8小题)1.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该物质()A.是晶体,熔点是30℃B.是非晶体,熔点是0℃C.熔化前,升温比熔化后升温快D.熔化时,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2.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min时海波已全为液态3.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冰是一种晶体B.冰的熔点为0℃C.从t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D.从t1到t2,冰的质量保持不变4.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根据图象的特征和信息。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物质是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C.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15分钟的时间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是放热的5.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所给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态,其内能增加B.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状态,其内能不变C.该物质的熔点是﹣4℃,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液态,其内能增加D.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气态,其内能增加6.(多选)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某固体物质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第2节熔化和凝固一、物态变化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如冰、水和水蒸气就是水这种物质的三种状态。
物质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三、熔点和凝固点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的固体叫做晶体。
2、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只在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3、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1]、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等等;[2]、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等等。
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固定温度叫做熔点。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5、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熔化吸热][1]、晶体熔化图像: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2]、非晶体熔化图像:熔化特点:不断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6、液体凝固[凝固放热][1]、凝固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固定温度叫做凝固点。
[2]、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
[3]、液体凝固形成晶体的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的条件:⑴达到凝固点。
⑵继续放热。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4]、液体凝固形成非晶体的图象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拓展]在晶体中加入其他物质时,晶体的熔点(或凝固点)会发生变化(一般会降低)。
比如冬天常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盐来降低冰雪的熔点,从而加速除冰过程。
【典型例题】类型一、熔化和凝固现象1.下列自然现象中,通过熔化形成的是()A.春天河里的冰雪化成了水B.夏天清晨,花叶上的露水C.秋天,笼罩大地的雾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思路点拨】辨别物态变化,首先确定物体开始的状态(固、液、气),物体最后的状态(固、液、气),然后根据物体变化的名称来判断。
熔化和凝固主要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物质的温度不变的物体叫晶体,物质的温度改变的物体叫非晶体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凝固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晶体,其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教学过程:实验一: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让烛油滴在一张白纸上。
观察整个过程中蜡烛物态的变化结论: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熔化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凝固活动:日常生活中熔化和凝固现象举例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实验二:观察冰的熔化熔化实验仪器中放入碎冰块。
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计下这时温度计的示数,用酒精灯加热后,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杯中冰状态的变化,直到冰块全部熔化后5min为止。
最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实验三:观察蜡烛的熔化熔化实验仪器中放入少量的蜡烛。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试管里的蜡烛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接触试管壁和底,要埋在蜡烛中。
把试管放在大烧杯的水中,往烧杯中导入热水,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蜡烛的温度,并观察蜡烛的同样是固体,为什么松香和冰块的熔化过程却不同呢?原来固体分为两种:晶体:有些固体如海波、冰、金属,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种固体叫做晶体。
晶体熔化的温度就叫做熔点。
非晶体:而有的固体如松香、石蜡、玻璃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这种固体叫做非晶体。
问题:①在寒冷的北方,最低气温是―40℃,为什么不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气温?②熔化锡块时,可以把锡块放在铁锅里加热,但在熔化铁块时,为什么不能把铁块放在锡锅里加热呢?晶体熔化的两个条件:(1),(2)。
凝固:根据科学研究发现,凝固是熔化的反过程,它的过程与熔化恰恰相反。
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
熔融状态的晶体的两个凝固条件,缺一不可:①达到凝固点②放热对于同一种晶体,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有明显的区别: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这个温度分别叫熔点和凝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