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语义学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17.63 KB
- 文档页数:3
产品语意第一讲导论4.现代符号学真正建立的标志:1969年1月国际符号协会(IASS)的建立。
5.为什么说现代消费是一个“愉悦”的过程?以消费者为中心导向的时代,消费者对物质产品已不满足于拥有,而是在于人与物的关系中注重人的存在,强调以人为本,使物成为人存在价值的一种证明。
这意味着,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已经从功能与形式的简单满足转变为对产品意义的心理满足,是一种追求感性意义和价值的“符号消费”,消费因而变成一个“愉悦”的过程。
3.为什么说产品是一种类语言符号?相同点⑴语言,具有意指、表现与传达的作用.产品,具有类似语言的功能.⑵产品,可以表达某种意义,还具有传达作用.⑶产品可以拥有多层意义,甚至可能是象征语言.差异⑴在双向沟通及符号系统方面与语言系统有差别.⑵其主要功能仅止于表达,还没有达到沟通阶段。
其次,语言符号有约定俗成的语法规则,而在产品中无法找到各造型要素结合时可以参照的固定符码系统.关系⑴包含的关联与彼此包容的关系⑵这三者在符号系统中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语用学影响产品的普及,语用学是联想关系则是指同一功能类型产品中的各个个体符号要素的分类组合。
二者差异⑴句段关系的产品要素之间具有制约性,句段关系是有序的。
而联想关系的各个个体要素之间具有散在性,联想关系是无序的。
⑵句段关系是现场的,构成了当下的产品。
而联想关系则是不在现场的安排,是可以相互替换的个体集合⑶句段关系是产品语言的“建筑物”,联想关系则是产品语言的“建筑材料”.8.品牌产品系列或产品群的形态符号在一般设计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遵循了具体规则?⑵内涵性意义,即隐含义。
共有三个分层:浅层含义-情感联想;中层含义-个性与群体归属;深层含义-历史文化与社会意义第四讲语用1.拉斯韦尔5W模式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传播效果⑵指示的编码途径,是指利用符号形式与所要表达意义之间存在的“必然性或关联性”,来表达设计符号的意义。
这种联系可以是时间或空间上的联系。
《产品语义学产品设计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0131035课程英文名称:Product Semantics Product Design Application课程总学时:72 讲课:56 实验:16 上机:0适用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1.5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产品语义学产品设计应用课程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产品语义学的相关知识以及通过语义学的设计来掌握提高设计实践水平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产品设计的更高层次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产品语义学知识;2.运用产品语义学来进行产品设计;(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 基本知识:了解产品语义学的发展历史,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2. 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运用语义学知识进行产品的造型设计。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语义学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设计想象能力与思辨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遵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以本大纲为指导,采取不同的脉络线索进行讲解。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实践类基础课,教学过程应以设计方法分析与实践为主。
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对先修课没有要求。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1.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产品语义学设计作业。
2. 课程中学生要大量实践对产品语义学的体会设计。
3.安排大作业,大作业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产品语义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掌握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对于通过语义学的理解达到设计水平的提高。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占80%,专题报告占20%。
《产品语意设计》教学大纲(Design of product semantics)课程代码:1D15565 学分:4总学时数:64 理论时数:12 实践时数:52先修课程:造型设计、构成设计、产品设计基础开课对象:艺术设计专业(产品设计方向)本科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2.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是设计从造型审美、情感表述、到功能价值的设计研究,是使设计如何更符合于人——生理与心理的创造性研究。
产品语意设计,顺从于人的活动本质,从人的“视”的方式与“触”的方式,对人活动的形式秩序加以理解,使产品设计与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相互联系,以适应统一规范下人们对物质生活与情感生活的不同需求。
该课程的学习,意在使学生理解“共性”原理是我们必须遵守的设计规律之外,还要意识到“个性”创造同样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发展原理。
掌握设计原理与创造的同一性与变化性、整体性与不可分割性的认识规律。
二、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一)理论讲授部分第1章产品语意设计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产品语意基本理论的阐述,建立学生产品语意的基本概念,认识从人的感觉需求的角度进行设计研究的价值目的,并要求掌握人与外界接触的感觉层次以及不同层次下对功能需求的不同要求。
建立对产品设计价值规律的基本认识,明确设计以人核心的终极目的。
[教学内容]1.源于人的产品设计语意2.产品语意功能的表述形式3.产品语意情感的表述形式4.功能与情感是设计语意的表述核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人的功能需求层次以及情感表述层次,从人的角度研究设计表达的语意价值难点:认识与表现的有机结合以及对原理的灵活性掌握。
第2章产品语义设计(二)实践部分课题一视觉语言形式1.实践目的:通过素描与色彩以及构成规律对视觉形象组织规律的认识与理解,进行针对设计形式的认识转换,扩大设计原理的认识外延,以提升设计应用的个性创造能力。
2.实践主要内容:(1)分析产品设计视觉流程的语言形式。
产品语义学大纲《产品语义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的性质、任务及适用专业(一)课程性质《产品语义学》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课程从设计符号的基本理论出发,对意义、传达、语境、修辞等概念进行了阐述,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新的设计思考的角度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并且引导以产品语义学在设计中广泛扩展思路,帮助学生提高设计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任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符号的关联性和语言学中的修辞方法展开发散思维与联想,以期觅得产品预定概念和意义的最佳传达途径,并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起辅助作用。
(三)适用专业适用于工业设计本科专业。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一)基本内容(含章节的重点、难点等)第一章设计符号理论概述基本要求:了解设计符号的理论意义、符号理论发展简史、设计符号的特性以及文化与符号之间的关系。
重点:设计符号的特点。
难点:文化与符号之间的联系。
第二章产品语义学概述基本要求:了解产品语义学的概念、产品语义学的缘起与发展、影响产品语义理论的诸多新观念以及产品语义学对我国设计发展的价值。
重点:产品语义学的缘起与发展。
难点:产品语义学与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第三章产品的语义基本要求:了解产品语义的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产品语义的诉求层面。
重点: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
难点:产品语义的诉求层面。
第四章产品语义的传达基本要求:了解意义的来源,学习人的要素、环境的要素和生活方式的约定。
进而对产品语义有一个更高层次上的理解,使学生以使用者的角度认知产品、以及了解使用者心理模型和产品语义实现的条件。
重点:传达的概念与过程、语义传达的类型。
难点:使用者心理模型和产品语义实现的条件、产品语言的局限性。
第五章产品语义学在设计中的运用基本要求:了解产品使用情景语境,产理解产品的合理性说服、情感性说服以及产品语义设计程序,了解修辞在产品语义表达中的应用及价值。
《产品语义学应用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00151032 学时/学分: 2周/4学分一、大纲使用说明本大纲根据工业设计专业2017版教学计划制订(一)适用专业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二)课程设计性质必修(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先修课程: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改良性产品设计2、后续课程:概念产品设计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1. 基本知识: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方法,产品设计的基本概念以及产品语义学设计的应用。
2. 基本理论和方法:利用产品语义学的语境及多种修辞手法融入产品设计当中,并且对产品的外形及功能优化设计。
3. 基本技能:掌握产品语义学设计开发方法。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应用产品语义学对产品造型及功能进行开发设计、改良设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产品语义学应用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
2.能够熟练的运用产品语义学设计方法对产品进行设计。
四、指导方式学生资料收集整理,构思设计方案(产品开发思维导图、平面图、三维模型图等),设计方案须严格按照设计尺寸、要求进行。
根据产品语义学设计方法设计一款产品,并进行排版。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考查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产品语义学设计方法掌握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对产品语义学设计方法的产品设计应用。
3.成绩构成:结课设计方案占100%。
六、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产品形态语意》陈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设计符号与产品语意—理论、方法及应用》,胡飞、杨瑞,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语意的传达—产品设计符号理论与方法》,陈浩,高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0月。
《产品形态语义》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 Product form semantics课程编码:课内教学时数:5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56学时。
学分: 3.5学分适用专业:工业设计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撰写人:唐蓓审核人:制定(或修订)时间:2017年5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产品形态语义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理论课。
本课程从设计符号的基本理论出发,对意义、传达、语境、修辞等概念进行了阐述,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新的设计思考的角度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并且引导以产品语义学在设计中广泛扩展思路,帮助学生提高设计的创新能力。
产品形态语义学的目的是研究产品形态创新,准确传递产品信息。
产品语义由不同学科交叉糅合而成,是以产品设计为基础,结合符号学、心理学、诠释学和传播学等理论知识发展而来。
课程从设计符号的基本理论出发,对意义、传达、语境、修辞等概念进行了阐述,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新的设计思考的角度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引导以产品语义学在设计中广泛扩展思路,帮助学生提高设计的创新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符号的关联性和语言学中的修辞方法展开发散思维与联想,以期觅得产品预定概念和意义的最佳传达途径,并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起辅助作用。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1、课程教学内容:了解设计符号的理论意义、符号理论发展简史、设计符号的特性以及文化与符号之间的关系。
了解产品语义学的概念、产品语义学的缘起与发展、影响产品语义理论的诸多新观念以及产品语义学对我国设计发展的价值。
了解产品语义的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产品语义的诉求层面。
了解意义的来源,学习人的要素、环境的要素和生活方式的约定。
进而对产品语义有一个更高层次上的理解,使学生以使用者的角度认知产品、以及了解使用者心理模型和产品语义实现的条件。
了解产品使用情景语境,产理解产品的合理性说服、情感性说服以及产品语义设计程序,了解修辞在产品语义表达中的应用及价值。
产品语义学应⽤设计---教学⼤纲《产品语义学应⽤设计》课程教学⼤纲课程代码:100041004课程英⽂名称:Product semantics Application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专业:⼯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纲使⽤说明(⼀)课程的地位及教学⽬标产品语义学课程作为产品设计专业的⼀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产品语义学的相关知识以及通过语义学设计流程的掌握提⾼设计实践⽔平的训练,使学⽣掌握产品设计的更⾼层次的能⼒。
(⼆)知识、能⼒及技能⽅⾯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掌握产品语义学的概念,并合理运⽤到设计中去。
2.基本理论和⽅法:通过鉴赏国内外优秀设计作品,引导学⽣积极主动的完成设计。
3.基本技能:通过对符号学、语⾔学、语义学以及产品语义学的理论进⾏研究,对⽐这些学科的相关理论与产品设计⽅法的相通性。
(三)实施说明1.教学⽅法:在讲授过程中,重点对基本概念和对于产品案例的讲解,注重以实例、实践分析引出设计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教学⽅式。
通过这种⽅式引出产品语义学的概念,教学遵循由简到繁,由浅⼊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师在进⾏教学时可以以本⼤纲为指导,采取不同的脉络线索进⾏讲解。
2.教学⼿段:本课程属于实践类课程,教学过程主要是学⽣将⾃⼰的设计思想通过计算机建模体现出来。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
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现代产品设计等。
本课程将为其他产品性质专业课、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1. 提交专题报告(学⽣分组作专题材料收集、总结、报告);⼩型学术专题研究(学⽣分组作问题研究、课堂讨论、报告)。
2. 课程中学⽣要⼤量搜集国内外交通⼯具设计资料。
3.安排应⽤设计,⼤作业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部分。
(六)课程考核⽅式1.考核⽅式:考查2.考核⽬标:在考核学⽣对⼯业设计、产品设计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对于⼯业产品设计的⼀般流程和⽅法。
《产品语意设计》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0*******课程名称:产品语意设计学分:2 总学时:32讲课学时:16 实践学时:16适用对象:工业设计专业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构成基础、机械制图、工业设计史、产品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产品效果图技法与分析、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设计心理学、产品模型制作、产品形态设计、设计原理等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通过在产品设计实践为重点的基础上提升研究的高度,使产品设计与研究相结合,使学生具有将社会、生活、文化应用于产品开发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工业设计的新的要求。
产品语意学侧重于从符号学、传播学、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产品形态的使用环境中的象征意义,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新的设计思考的角度和敏锐的观察力,使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并且引导以产品语意学在设计中广泛扩展思路,帮助学生提高设计的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讨论,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及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
本课程教学目的为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掌握创意思维的方法,学会多角度、创新性的思考、解决设计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知识目标1.掌握产品语意的概念、层次及价值;2.重点掌握功能性语意、象征性语意、趣味性语意及关怀性语意的理解;3.熟悉产品语意表达的思维、方法及特征;4.掌握产品语意设计的应用流程、要点;5.熟悉信息时代产品语意的发展趋势,以及产品语意设计及表达的思路;6.熟悉产品语意设计在设计实践中的运用于体现。
(二)能力目标养成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勤于思考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勤于记录的习惯,善于捕捉灵感;养成打破常规,创新性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及表达。
拓宽学生视野,改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实践操作与本理论专业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产品语意及表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产品语意和表达方式,提高其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中的交流能力和成功率。
二、课程大纲2.1 产品语意的重要性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中,语言是沟通的重要工具。
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够有效地传递产品的价值和意义,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本节将介绍产品语意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产品语意在不同阶段的作用。
2.2 产品语意的基本要素本节将介绍产品语意的基本要素,包括产品名称、口号、品牌标识、产品描述等。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这些要素,打造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语言形象。
2.3 产品表达的技巧和方法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中,正确的表达方式能够让产品更好地被理解和接受。
本节将介绍产品表达的各种技巧和方法,包括文字表达、图形表达、口头表达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解析和分析。
2.4 产品语言的文化差异在国际化的产品开发中,语言的文化差异往往是一个重要的障碍。
本节将介绍产品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方式和规范,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流的技能和知识。
2.5 课程总结和实践本节将对前面所学进行总结,并结合实践案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中正确运用产品语意和表达方式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和要求本课程以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为主要教学方法。
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文阅读和听说能力,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课程采用小班授课,注重互动和实践操作。
四、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本课程以课堂表现、课程作业和课程设计为主要考核方式,评分标准为:“理论掌握程度、实践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教材和参考资料教材:《产品语意与表达》参考资料:1.《深入浅出产品设计》,莫珂,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2.《跨文化交际与国际商务》,程春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3.《口才表达与演讲技巧》,王文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六、总结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产品语意和表达技巧,提高其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中的交流能力和成功率。
《产品语义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的性质、任务及适用专业
(一)课程性质
《产品语义学》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课程从设计符号的基本理论出发,对意义、传达、语境、修辞等概念进行了阐述,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新的设计思考的角度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并且引导以产品语义学在设计中广泛扩展思路,帮助学生提高设计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符号的关联性和语言学中的修辞方法展开发散思维与联想,以期觅得产品预定概念和意义的最佳传达途径,并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起辅助作用。
(三)适用专业
适用于工业设计本科专业。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基本内容(含章节的重点、难点等)
第一章设计符号理论概
述
基本要求:了解设计符号的理论意义、符号理论发展简史、设计符号的特性以及文化与符号之间的关系。
重点:设计符号的特点。
难点:文化与符号之间的联系。
第二章产品语义学概述
基本要求:了解产品语义学的概念、产品语义学的缘起与发展、影响产品语义理论的诸多新观念以及产品语义学对我国设计发展的价值。
重点:产品语义学的缘起与发展。
难点:产品语义学与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第三章产品的语义
基本要求:了解产品语义的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产品语义的诉求层面。
重点: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
难点:产品语义的诉求层面。
第四章产品语义的传达
基本要求:了解意义的来源,学习人的要素、环境的要素和生活方式的约定。
进而对产品语义有一个更高层次上的理解,使学生以使用者的角度认知产品、以及了解使用者心理模型和产品语义实现的条件。
重点:传达的概念与过程、语义传达的类型。
难点:使用者心理模型和产品语义实现的条件、产品语言的局限性。
第五章产品语义学在设计中的运用
基本要求:了解产品使用情景语境,产理解产品的合理性说服、情感性说服以及产品语义设计程序,了解修辞在产品语义表达中的应用及价值。
重点:产品说服功能与语义设计程序、产品语义传达的有效思维方法。
难点:修辞手法在产品语义设计中的运用、通过符号关联性传达语义。
(二)基本要求
产品语义学的目的是研究产品形态创新,准确传递产品信息。
产品语义由不同学科交叉糅合而成,是以产品设计为基础,结合符号学、心理学、诠释学和传播学等理论知识发展而来。
课程从设计符号的基本理论出发,对意义、传达、语境、修辞等概念进行了阐述,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新的设计思考的角度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引导以产品语义学在设计中广泛扩展思路,帮助学生提高设计的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产品语义学在设计中的运用,使学生通过符号的关联性和语言学中的修辞方法展开发散思维与联想,以期觅得产品预定概念和意义的最佳传达途径,并能将产品语义学的知识运用到设计中。
难点:在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四、教学方式与考核
教学方式:本课程的教学特点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统一,注重引导式、启发式,广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大量的设计案例加快学生对本课程的内容的理解。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后续课的《产品设计1、2、3》和《课程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核:本课程为考查课,平时考核占60%,期末设计考试占40%,合计100分。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1)张凌浩,《产品的语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6月
2.参考书:
(1)陈炬,《产品形态语意》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年9月
(2)胡飞、杨瑞,《设计符号与产品语意—理论、方法及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
(3)陈浩,高筠,《语意的传达—产品设计符号理论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年10月
撰稿人: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