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练习题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练习题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练习题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练习题

1、丽丽在学期末的5门功课测验中分别得分是95、87、9

2、98、93。求丽丽这5门功课的平均分。

2、5个人轮流背两个行李包,走了15千米,问平均每人背多少千米?

3、合唱队里有18位男生,平均年龄是15岁,有12位女生,平均年龄是10岁。合唱队成员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4、某同学一次测验中语文、数学的平均分是93分,后来英语考了92分,科学考了90分。他这4门功课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5、某服装厂,上半年一共制衣4800套,下半年每个月制衣700套。这一年中平均每月制衣多少套?

6、王师傅做一批零件,3小时完成,前1小时做46个,后2小时共做74个,他平均每小时做多少个?

7、某生产小组生产一批零件,一个星期中前5天平均每天生产125个,到第6天时,平均每天生产127个,第6天生产了多少个?

8、汽车往返于相距180千米的甲、乙两地之间,去时速度是每小时行30千米,返回时的速度是每小时行60千米。求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9、小红期中考试中,语文、数学的平均分为89分,外语的平均分公布后,平均分提高2分。小红外语考了多少分?

10、宁宁期中考试中,语文、数学、自然的平均分91分,外语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分降低了2分。宁宁外语考了多少分?

11、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是38,甲与乙的平均数是42,乙、丙、丁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6,那么乙是多少?

12、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0,如果把这五个数排成一列,那么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2,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1。问中间的一个数是多少?

13、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年龄是20岁,其中甲和乙的平均年龄为19岁。乙为多少岁?

14、有七位数,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31,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29,后五个数的平均数为34.求第三个数。

15、有五个数,平均数是9,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为1,那么这五个数的平均数为8.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

16、有5个数,其平均数是38,若划去其中两个数,这划去的两个数的和恰好是124,求剩下数的平均数。

17、小丁参加了4次语文测验,平均成绩是68分,他想,再通过一次语文测验,将5次的平均成绩提高到最少70分,那么,在下次的测验中,他至少要得到多少分?

18、甲、乙两数的和为176,如果加上丙数,这时三个数的平均数比甲、乙两数的平均数多3,求丙数是多少?

19、已知篮球、足球、排球平均每个36元,篮球比排球每个多10元,足球比排球每个多8元,每个足球多少元?

20、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0千米,5小时到达,按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30千米。求这辆汽车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21、明明前5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是90,第6次考多少分才能使6次的平均分达到91分。

22、小燕用9天时间读完一本书,她前6天每天读25页,后3天共读120页。小燕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23、甲地到乙地全程是90千米,小王骑摩托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45千米,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行30千米,求小王往返的平均速度。

24、气象站在一天的1时、7时、13时、19时测得气温分别是8度、15度、24度、17度。算出为一天的平均气温。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2011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六课时《平均数》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平均数,会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基本技能:能结合简单的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平均数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 3、基本思想:操作法、归纳法、统计法。 4、基本活动经验:进一步积累数据分析的活动经验。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他们有能力从生活情境中抽象数学模型。虽然在学习的过程是第一次接触平均数这个概念,但在生活中他们已经有了诸如平均分这种模糊的概念,因而本节课我先由有趣的故事出发,激发他们产生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得以提升。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与相关数据的关系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车牌号码、手机号、电话号码、QQ号码等;让后把这些信息同时出现。 2、出示问题:看一眼,你能记住几个数字?

师谈话: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字的世界里,想知道看一眼你能记住几个数字,你有什么办法?(生:试一试) 试一次还是试多次?为什么要试多次? 2、记数游戏:3秒钟出示10个数字,看一看每次能记住几个数字。(课件出示几组数据) (1)我们一起做一个记忆游戏。 出示游戏规则: ①看一眼,只有3秒。 ②数字消失后,才可以动笔写在格子里。 ③数字再出现时,请在记忆正确的数字右下角画“√”。 ④数出每组中画“√”的有几个数字,填在下方的统计表中。 (2)组织学生填写第一组游戏内容,指导填写方法;评选出记忆冠军。 (3)出示4组数据,每组呈现3秒:(等全部学生记录完毕,校对答案) 5 7 3 8 1 5 6 9 2 4 1 8 6 5 4 9 3 5 2 7 8 4 3 9 6 1 5 3 6 2 6 5 8 4 0 9 7 3 6 1 (4)组织学生写下自己记住的数字,并把记忆个数填在表格中。 (5)指名交流自己记住自己记住数字的个数。 师:我们试了多次之后得到一组数据(板书:一组数据),这组数据有可能一样多,更大的可能是有多有少,在有多有少的情况下,试了多次,你究竟用哪一个数来代表你看一眼能记住几个数字呢?(板书:代表)为什么? 过渡语:淘气也参加了这样的游戏,我们来看看淘气的成绩是什么样的。看大屏幕。你们想不想和淘气比一比? 二、尝试探究,理解意义。 1.初步感知用平均数比较的必要性。 (1)出示淘气5次记住数字的情况统计表。 思考:用哪个数来代表淘气五次记住数字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能用9代表淘气五次记住数字的一般水平吗?为什么? 用4、5或7公平吗? 过渡:大家很聪明,很智慧,这一点和智慧老人的想法完全一致。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 一、口算。(每小题2分,共20分) 32+268= 24×25= 640÷40= 760-403= 28×99= 4024÷8= 45+65+55= 174-48-52= 420÷35= 50×15×4=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47+33÷36-16 B、(47+33)÷(36-16) C、(36-16)÷(47+33) 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750-25)×(20+13) B、(20+13)×(750-25) C、750-25×20+13 3、养鸡专业户卖出公鸡98只,还有公鸡87只,母鸡的只数是原有公鸡的5倍,养鸡专业户有母鸡多少只?正确列式是() A、(98+87)×5 B、98+87×5 C、98×5+87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1、在列式计算是,如果要改变“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就要使用()。 2、3个工人4小时一共加工288个零件,每个工人每小时能加工()个零件。 ①288÷3=96(个)表示()。 ②288÷4=72(个)表示()。 ③288÷3÷4=24(个)表示()。 3、买一件上衣120元,买一条裤子100元,如果买这样的上衣2件,裤子3条,求共需多少钱? ①先求(),列式()。 ②再求(),列式()。 ③最后求(),列式()。 四、计算。(每小题2分,共8分) 735×(700-400÷25) 1520-(1070+28×2) 300+610÷2×10 180÷15-40÷5

新人教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平均数》教学设计 江北区朝阳河小学明梅 教学内容:教材第90、第91页的内容及第92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入新课 师:我们班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成立了几个兴趣小组:有环保小组、体育小组还有美术小组等。这是我们班环保小分队的队员们在利用课余时间收集饮料瓶,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他们在上周的表现怎么样?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这是环保小分队的同学们收集饮料瓶的统计情况和他们提出的问题,借助刚才的视频和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信息和问题) 师:那么你能解决“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这个问题吗?每人都有这个图,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小组交流你的想法。(预设:两种方法。) 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13个) 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算法吗?13是怎么来的? (1)“移多补少”的方法。

指名学生说自己用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口述和学生动手操作,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这种方法对吗?为什么要把小红的一个给小兰,把小明的两个给小亮?(为了使他们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指名学生试着回答总结) 师:像这样把多的饮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饮料瓶的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法)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饮料瓶吗?(不是)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学生口述算理并说算式,老师板书。 师:像这样先合并然后再平均分的方法同叫“先合后分法。” 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13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平均数) 它引导学生利用“移多补少”或“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平均数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瓶子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总数平均分成4份得到数,可能同学们收集到的比这个数量小,也可能比这个数量大。平均数是为了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数。 2、内化拓展、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小组的活动(课件出示照片和91页例2情景图------踢毽比赛)对于比赛,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哪个队赢)那就是想知道哪个队的成绩好?现在老师让你们当裁判,一定要公平公正地裁决。 (1)出示表一:(男女生各一名同学) 师:如果你是裁判,你认为哪个队赢?你是怎么知道的? (19>17) (2)出示表二:(男女生各加入三名同学) 师:现在哪个队赢了?你怎么知道?(指名学生说是通过计算总成绩知道的)现在男生算你们队的成绩,女生算你们队的成绩。 通过计算得出:68<76(女生队获胜) 引导学生体会,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用求总数的方法比较输赢。也可以求平均数的方法。 男生:68÷4=17(个)女生:76÷4=19(个)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培优:平均数应用题ⅠI(含答案)全国通用

课题平均数应用题(2) 教学内容 平均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是: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数学竞赛中出现的往往是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其特点或者是总数量、总份数各由几个部分数合并而成,或者是几个求平均数的过程交织在一起,解答时要注意明确与某个平均数相联系的总数量、总份数到底是什么. .四年级数学测验,第二小组同学的得分情况为:1人得98分,3人得92分,4人得86分,2人得76分,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计算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按平均数的基本数量关系,求出总成绩与总人数即可,解(98+92×3+86×4+76×2)÷(1+3+4+2) =870÷10=87(分). 答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87分. .小宁参加射击比赛,他一共打了10枪,每枪都射中靶子,位置如图14 -1中的“×”所示,图中数字表示击中靶子各部位能得到的分数,请问:小宇此次打靶的平均分是多少?

由图l4 -1可知,得8分的有3枪,得6分的有4枪,得4分的有3枪,总分为8×3十6×4十4×3,计算平均分只要除以10即可. 解(8×3+6×4+4×3)÷10 =60÷10 =6(分) 答小字此次打靶的平均分是6分. (1)一个食堂在四月份的前10天辱天烧煤340千克,后20天中每天比原来节约30千克,这个月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千克? (2)有30千克奶糖,每千克10元;50千克水果糖,每千克8元;还有20千克巧克力糖,每千克12元.营业员把这三种糖混合在一起,成为什锦糖,每千克应售多少元? 你做对了吗? 答案:(1)320千克(2)9.4元 .有甲、乙、丙3个数,甲,乙两数的和是90,甲、丙两数的和是82,乙、丙两数的和是86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由题目可以知道,90+82+86是两个甲、两个乙和两个丙的和,也就是甲、乙、丙三个数和的两倍.再除以2就得到甲、乙、丙号数的和,然后除以3,就是这三个数的平均数. 解(90+82+86)÷2=129. 129÷3=43. 答.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3. 题中的有关条件可改变为:甲、乙的平均数为45,甲、丙的平均数为4l,乙、丙的平均数为43,结论不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1分(每空1分,共一、填空。1.48+268+152+32=(48+ )+(268+ ),运用的运算定。 ) )和( ( 律是 元。( )元,购买2套,一共需要2.一套校服,上衣59元,裤子41) +×( ×3.a6+6×15= 4.计算(23×125)×8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 ),这样计算是根据。) ( 律。) ),这是根据( 5.用简便方法计算592+276+24,要先算( 里填上适当的数。.根据运算定律,在6 8+ ) + (1)a+(30+8)=( =32×(2)45× )里填上“>”“<”或“=”。 7.在(4×+13)65×4(65+13)×4( 2)(36÷)720÷2720÷36÷(简便运算。.在降落伞上填上合适的数,使伞上的三个数能根据运算要求进行 8 )5分(每题1分,共二、判断。)( (75+25) =134-75+25134-1.2.三个数相乘时,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 律。 )( (5×4) 5÷4=180÷3.180÷) ×25) ( =(125×8)+(44.125×4×25×8) 这一步计算只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83=+(52+48)5.52+83+48)分分,共15三、选择。(每题3。 )运用了(72+28)( .56+72+28=56+1.加法结合律 B A.加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C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2.下面算式中,( c)+×(ba×c=a+30 +12)=42× B.a×b42A.×(185)(4×5=a××C.4× a)( ×125=3.101125100+125 B.×+.A100×1251 1×125.×100C。) ( ,这是根据4)×(25×49=4×25×49.4. .乘法分配律 BA.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C。 )-297的简便算法是( 5.9863300+.986-3 BA.986-300-97200-.986-C)分12分,共24四、计算。(每题.判断对错,错的要改正。1173+37+56(1) 34+173)+56)+(37=(34+改正: 100=+200 ) =300( 25××32(2) 125改正:×4×25 =125×84)(25×(125×8)+=1001000+=)1100( =425× 500÷(3) 改正:÷=500(25×4) 100÷=500) =5( 36× 99(4) 改正: 1)×36 =(99+36100×=)3600(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214--186 989×12548 101× 98 140+260++245 355 136-101×136 4 ÷25÷4600.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练习题

1、丽丽在学期末的5门功课测验中分别得分是95、87、9 2、98、93。求丽丽这5门功课的平均分。 2、5个人轮流背两个行李包,走了15千米,问平均每人背多少千米? 3、合唱队里有18位男生,平均年龄是15岁,有12位女生,平均年龄是10岁。合唱队成员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4、某同学一次测验中语文、数学的平均分是93分,后来英语考了92分,科学考了90分。他这4门功课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5、某服装厂,上半年一共制衣4800套,下半年每个月制衣700套。这一年中平均每月制衣多少套? 6、王师傅做一批零件,3小时完成,前1小时做46个,后2小时共做74个,他平均每小时做多少个?

7、某生产小组生产一批零件,一个星期中前5天平均每天生产125个,到第6天时,平均每天生产127个,第6天生产了多少个? 8、汽车往返于相距180千米的甲、乙两地之间,去时速度是每小时行30千米,返回时的速度是每小时行60千米。求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9、小红期中考试中,语文、数学的平均分为89分,外语的平均分公布后,平均分提高2分。小红外语考了多少分? 10、宁宁期中考试中,语文、数学、自然的平均分91分,外语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分降低了2分。宁宁外语考了多少分? 11、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是38,甲与乙的平均数是42,乙、丙、丁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6,那么乙是多少? 12、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0,如果把这五个数排成一列,那么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2,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1。问中间的一个数是多少?

13、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年龄是20岁,其中甲和乙的平均年龄为19岁。乙为多少岁? 14、有七位数,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31,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29,后五个数的平均数为34.求第三个数。 15、有五个数,平均数是9,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为1,那么这五个数的平均数为8.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 16、有5个数,其平均数是38,若划去其中两个数,这划去的两个数的和恰好是124,求剩下数的平均数。 17、小丁参加了4次语文测验,平均成绩是68分,他想,再通过一次语文测验,将5次的平均成绩提高到最少70分,那么,在下次的测验中,他至少要得到多少分? 18、甲、乙两数的和为176,如果加上丙数,这时三个数的平均数比甲、乙两数的平均数多3,求丙数是多少?

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小数除法测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40分试卷满分:100分 一、填空 1、计算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 )的小数点对齐。 2、0除以一个非0的数仍得();任何两个相同的数()相除,商是()。 3、6.4÷0.04的商的最高位是在()位上。 4、5.8657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 ),保留整数约等于( )。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0.81÷0.9=( )÷9 6.6÷0.2=( )÷2 0.78÷0.03=( )÷3 0.084÷0.07=( )÷7 6、2是0.25的()倍,()个0.03是27.9. 7、在5.454,5.54,5.4,5.405,5.504这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8、在○里填上“>”、“<”、或“=” 2.4÷1.2○2.40.35÷0.99○0.350÷9.9○9.9 9、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值是6.8,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10、小数分为()小数和()小数。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7.2÷0.99的商小于7.2 () 2、两个数相除商是3.2,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2倍,商还是3.2. () 3、6.24除以48商的最高位是个位。() 4.3.7除以7.3的商保留两位小数是0.50 ()

三、选则。 1、3.191919()3.19191919…… A > B < C = 2、12.5除以2商是() A 6.25 B 6.3 C 25 3、()是有限小数。 A 0.1212…… B 0.12 C 0.15151515…… 4、6÷7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则小数点右边第20位商的数字是() A 8 B 5 C 7xk b1.c om 四、填表 被除数 368 3680 36.8 0.368 除数 16 1.6 0.16 0.016 商 23 23 23 五、计算。(细心!) 1、直接写出结果。(4分) 8.4÷0.4= 0.15×8= 0.1÷0.01= 6.3÷0.63= 0.32÷0.8= 1.06÷2= 0.25×3= 0.3×0.4= 2、用竖式计算 (1)1.25÷0.25 (2)8.4÷0.56=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8.1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条形统计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 据的平均数。 2.能发现并提出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学习平均数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喜欢看篮球比赛吗?你们都了解关于篮球比赛的什么 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借助学生最感兴趣的篮球比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为本课的教学创设良好的开端。】 二、探索新知。 1.(多媒体展示课本信息窗中的情景图。) 谈话:看,蓝队和红队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突然,蓝队的 5号队员腿抽筋了,跑不动了,他还是本队的主力得分队员,怎么办?蓝队还有7号和8号两名替补队员,换谁上场呢?根据什么?谁的投篮水平高呢? 学生会说出很多理由。

谈话:同学们考虑的这些因素,都很有道理。但是5号队员是主力得分队员,替换他的队员的主要任务是得分,所以我们应该主要从得分能力方面来考虑,对吗? 以下是这两名替补队员在小组赛中的得分情况。 (大屏幕展示得分统计表) 2.谈话:根据这些得分情况,请你动脑想办法比较出谁的得分能力 高? 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最后再在小组中选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想法有: (1)换8号队员上场,因为8号队员在小组赛中一共得了40分, 7号队员在小组赛中才得了33分,8号队员得分多,所以应该换8号队员上场。 (2)因为两名队员上场次数不一样,用总分不公平应该比较平均得分。师生共同辩论各种方法的优劣。 引导学生体会到算平均得分是最合理的一种方法。 3.谈话:怎样算他们的平均得分?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到台前展示一下?引导学生借助条形统计图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平均分。 4.讨论:10分是8号队员哪场比赛的得分?11分是7号队员哪场比赛的得分? 引导学生融解平均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白10分和11分不是8号队员和7号队员在哪一场比赛中的得分而是反映他们在所有比赛中的整

四年级平均数应用题

1.五一班原有女生20人,他们的体重平均为36千克,后来又有两个女同学插班,这两个女同学的体重分别为32千克和38千克。求现在这个班女生体重平均是多少千克? 2.①五(1)班有学生48人,共植树99棵,五(2)班有学生42人,共植树126棵,这两个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②五(1)班有学生48人,共植树99棵,五(2)班有学生42人,每人植树3棵,求两个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3.一台拖拉机上午工作5小时,平均每小时耕地15公亩,下午工作3小时,共耕地36公亩,求拖拉机一天平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亩? 4.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每小时30千米,返回时逆水,每小时20千米,求往返的平均速度。1.三八妇女商店今年一季度三个月的营业额分别是15846.8元,17036.64元和18574.06元,平均每月的营业额是多少元? 2.一辆汽车给工厂运送原料,上午运了4次,共运25.5吨,下午运了5次,比上午多运7.5吨,平均每次运料多少吨? 3.某煤矿两个采煤小组,第一组有10人,每人每天采煤625吨;第二小组有15人,每人每天采煤7.5吨。两组平均每人每天采煤多少吨? 4.六小班分两个小组进行比赛,第一组18人,一分钟共跳2160下,第二小组22人,平均每人每分钟跳124下,这个班平均每人每分跳几下? 5.一列火车32小时共行1504千米。已知这列火车先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11小时,又以每小时42千米的速度行驶9小时,求在其余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1、如果有甲、乙两数,甲比乙多a,请你表示出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多少?(用三种不同的方法 表示) 2、甲数是50,乙数比甲数的2倍少20,丙数比乙数乘以0.25多48,求甲、乙、丙的平均数是多 少? 3、有6个数,平均数是8,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成2,这六个数的平均数为6,求这个改动的数原 来是多少? 4、从山脚到山顶,明明以每分钟走50米,要走18分钟,按原路返回到山脚,明明每分钟走75 米,求明明上、下山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5、小兔子采蘑菇,晴天每天能采40只,雨天每天只能采24只,它一连几天采224只蘑菇,平均 每天采28只,这几铁台中有几天是下雨天? 6、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30,乙、丙两数的平均数是34,甲、丙两数的平均数是32,求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7、小明和其他11人参加数学考试,那11人的平均成绩是87分,小明的成绩比12人的平均成绩高5.5分,小明的数学考试成绩是多少? 8、五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队员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64分;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72分;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9.61分,求最高分和最低分各是多少?五位裁判打出分的平均分是多少?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全册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测试 姓名: 得分: 一、填空。20分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 )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 2.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 3.移一移,说一说. (1)向( )平移了( )格,(2)向( )平移了( )格,(3)向( )平移了( )格。 4.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 条对称轴. 5.下面的现象中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1)索道上运行的观光缆车。( ) (2)推拉窗的移动。( ) (3)钟面上的分针。( ) (4)飞机的螺旋桨。( ) (5)工作中的电风扇。( ) (6)拉动抽屉。( ) 6.指针从B 开始,顺时针旋转90°到( )点 指针从B 开始,逆时针旋转90°到( )点 二、判断对错.8分 7.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4条对称轴( )。 8.圆不是轴对称图形( )。 9.利用平移、对称可以设计许多美丽的图案( )。 10.风吹动的小风车是平移现象( )。 三、选择.10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 A .乘直升电梯从一楼上到二楼 B .钟表的指针嘀嗒嘀嗒地走 C .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行驶 D .汽车在平坦笔直的公路上行驶 2.下面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长方形 B .等腰三角形 C .平行四边形 D .扇形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移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B.平移改变物体的位置和形状 C.平移只改变物体的位置 4、下面图形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①长方形 ②等腰梯形 ③平行四边形 ④等边三角形 B A D C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90、第91页的内容及第92页做一做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入新课师:我们班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成立了几个兴趣小组:有环保小组、体育小组还有美术小组等。这是我们班环保小分队的队员们在利用课余时间收集饮料瓶,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他们在上周的表现怎么样?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师:这是环保小分队的同学们收集饮料瓶的统计情况和他们提出的问题,借助刚才的视频和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信息和问

题)师:那么你能解决“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这个问题吗?每人都有这个图,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小组交流你的想法。(预设:两种方法。)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13个)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算法吗?13是怎么来的?(1)“移多补少”的方法。指名学生说自己用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口述和学生动手操作,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师:这种方法对吗?为什么要把小红的一个给小兰,把小明的两个给小亮?(为了使他们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指名学生试着回答总结)师:像这样把多的饮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饮料瓶的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法)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饮料瓶吗?(不是)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学生口述算理并说算式,老师板书。师:像这样先合并然后再平均分的方法同叫“先合后分法。”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13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平均数)它引导学生利用“移多补少”或“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平均数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瓶子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总数平均分成4份得到数,可能同学们收集到的比这个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练习题精选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练习题精选 一、选一选。 1.老刘砍树,第一天砍了50棵,第二天、第三天共砍了110棵,平均每天砍多少棵?() A.(50+110)÷2 B.(50 +110 +110)÷3 C.(50 +110)÷3 2.水文监测站在一天的0点、6点、12点、18点,测得的水位高度分别是8米、12米、7米、10米。请算出这天的平均水位高度。() A.(8 +12+ 7+ 10)÷4B、(8 +12+ 7+ 10)÷(0+ 6+ 12+ 18) 3.某公司上半年生产饮料42万箱,平均每月生产()万箱。 A.42÷12 B.42÷2 C.42÷6 4.丽丽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95分,其中英语是91分,数学是()分。 A.90 B.95 C.99 5.师傅和徒弟两人用3天合作生产一批零件,第一天生产234个,第二天生产287个,第三天生产293个,平均每人生产()个。 A.(234+287+293)÷2 B.(234+287+293)÷3 C.(234+287+293)÷2÷3 6.三年级4个班同学捐图书,一班和二班共捐23本,三班捐了15本,四班捐了22本,平均每班捐图书()本。 A.20 B.15 C.5 二、判一判。 1.小明家门前的小河平均水深1.1米,小明身高1.2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肯定安全。() 2.长青路小学全校师生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平均每人捐5元。那么,全校每个师生都一定捐了5元。() 3.张佳和全体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7厘米,张佳的身高不可能是152厘米。班里身高可能有超过157厘米的同学。() 4.今年春节,免费开放动物园,第一天接待游客200人次,第二天上午接待130人次,第二天下午接待180人次,这两天平均每天的接待人次为(200+130+180)÷3=170(人次)。() 三、解决问题。 1.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分、96分、92分和98分。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2.丽丽在期中考试中语文和英语两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数学得了100分,丽丽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3.小海在期末考试时,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93分,其中语文92分,英语94分,数学多少分? 4.熊大做引体向上练习,第一回做了10次,第二回做了9次,他想要三回平均成绩达到12次,那么第三回他至少要做几次? 5.老刘有210千克柴油。用了5天后,还剩60千克。照此计算,剩下的柴油还能用几天? 6.老李驾驶汽车到某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后3个小时每小时行驶65千米,老李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四则运算 学校: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 算()法,后算()法。 2、甲数是乙数的一半,丙数是乙数的2倍,丙数是甲数的()倍。 3、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各6箱,苹果每箱25千克,梨每箱20千克, 一共运来水果()千克。 4、在计算4500+(3200-850×2)时,应先算()法,最后算()法。 二、判断题。 1、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 2、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35与50的和除以10与5的差,商是多少?这道题列式为:35+ 5 ÷ 1

- 5 。 ( )4、根据“先乘除、后加减”,计算80÷5×2+8时,应该先算80÷5。() 5、在算式40-20÷5×10中,要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三、选择题。 1、小东看一本故事书,前4天共看68页,后3天共看72页,小东 平均每天看多少页?正确的算式是() A、72÷3 B、72÷3+68÷4 C、(68+72)÷(4+3) 2、50减去25的差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50-25×20+13 B.(50-25)×20+13 C.(50-25)×(20+13) 3、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47+33÷36-16 B、(47+33)÷(36-16) C、(36-16)÷(47+33) 4、养鸡专业户卖出公鸡98只,还有公鸡87只,母鸡的只数是原有公鸡的5倍,养鸡专业户有母鸡多少只?正确列式是() A、(98+87)×5 B、98+87×5 C、98×5+87 5、(270+770÷55)-190÷10正确的运算顺序是() A、(270 + 770 ÷55)- 190 ÷10 B、(270 + 770 ÷55)- 190 ÷10 ②①③④②①③② C、(270 + 770 ÷55)- 190 ÷10 ②①④③ 四、计算。 1、口算。 8×25= 125×60= 670÷67= (7+23)×50= 2400÷300= 580+360= 34×(84÷14)= 299+65= 2、脱式计算 (10+120÷24)×5 19×96-962÷74 (10800-800×4)÷4 (315×40-364)÷7 1200-20×18 (315×40-364)÷7

四年级数学下册求平均数教案

求平均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27-29页例2、例3,第29页的“做一做”的第1-3题,练习七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平均数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和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平均数实际上每一份不一定一样多,而平均分是指实际上每份都一样多。因此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是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答: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五一班有42人,平均分成6个组,每个组有多少人? 3.小明期中测验语文和数学两科成绩共得180分,平均每科成绩得多少分?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实际上它们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它们的平均数,而不是原来实际的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平均数的概念,如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产量等。怎样理解平均的概念,如何求出几个数的平均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平均数) 2.出示例2。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3.分析,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拿出盛水的4个同样的杯子,标明刻度。 问:①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相等吗? ②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什么意思? ③怎样才能找出4杯水的平均高度呢? 出示挂图(即课本中的下图)放在4个杯子后面,指出红线标明的地方(4厘米)就是平均高度。 教师演示,把水多的杯子倒一些到水少的杯子,使4杯水同样多,得到平均高度。 问:这平均高度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吗?它是怎样得到的呢? 通过演示使学生明确,它不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而是把4个杯子里的水平均分的结果。 问:如果我们不倒水,能算出这个平均高度吗? 小组讨论。从而明确:要求4个杯子水的平均高度,要先把4个杯子的水面高度加起来,再除以4,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在4个杯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四年级平均数应用题

1.五一班原有女生20人,他们的体重平均为36千克,后来又有两个女同学插班,这两个女同学的体重分别为32千克和38千克。求现在这个班女生体重平均 是多少千克? 2.①五(1)班有学生48人,共植树99棵,五(2)班有学生42人,共植树126棵,这两个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②五(1)班有学生48人,共植树99棵,五(2)班有学生42人,每人植树3棵,求两个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3.一台拖拉机上午工作5小时,平均每小时耕地15公亩,下午工作3小时,共耕地36公亩,求拖拉机一天平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亩? 4.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每小时30千米,返回时逆水,每小时20千米,求往返的平均速度。 1.三八妇女商店今年一季度三个月的营业额分别是15846.8元,17036.64元和18574.06元,平均每月的营业额是多少元? 2.一辆汽车给工厂运送原料,上午运了4次,共运25.5吨,下午运了5次,比上午多运7.5吨,平均每次运料多少吨? 3.某煤矿两个采煤小组,第一组有10人,每人每天采煤625吨;第二小组有15人,每人每天采煤7.5吨。两组平均每人每天采煤多少吨? 4.六小班分两个小组进行比赛,第一组18人,一分钟共跳2160下,第二小组22人,平均每人每分钟跳124下,这个班平均每人每分跳几下? 5.一列火车32小时共行1504千米。已知这列火车先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11小时,又以每小时42千米的速度行驶9小时,求在其余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1、如果有甲、乙两数,甲比乙多a,请你表示出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多少?(用三种不同的方法 表示) 2、甲数是50,乙数比甲数的2倍少20,丙数比乙数乘以0.25多48,求甲、乙、丙的平均数是多 少? 3、有6个数,平均数是8,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成2,这六个数的平均数为6,求这个改动的数原 来是多少? 4、从山脚到山顶,明明以每分钟走50米,要走18分钟,按原路返回到山脚,明明每分钟走75 米,求明明上、下山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5、小兔子采蘑菇,晴天每天能采40只,雨天每天只能采24只,它一连几天采224只蘑菇,平均 每天采28只,这几铁台中有几天是下雨天? 6、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30,乙、丙两数的平均数是34,甲、丙两数的平均数是32,求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7、小明和其他11人参加数学考试,那11人的平均成绩是87分,小明的成绩比12人的平均成绩高5.5分,小明的数学考试成绩是多少?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今天上课前我想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一次数学测验中,班级平均分是90分,你猜猜这个班的马莉莉同学可能会得多少分?为什么?(小组学生讨论,全班交流)师:班级平均分是马莉莉的实际分数吗?如果不是,你知道“班级平均分是90分”是什么意思吗?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播放例子)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板书:平均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读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在情景图中会表示出“同样多”吗? 师:你是怎样表示出“同样多”的? 生: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达到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还可以怎样说? 生: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每人收集到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

四年级下数学奥数练习-6-平均数问题

年级 ______班 _____ 姓名 _____得分 _____ 一、填空题. 1.已知9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后,余下的数平均数为78,去掉的数是______ . 2.某班有4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有两名同学因故缺考,这时班级平均分为89分,缺考的同学补考各得99分,这个班级中考平均分是_______ . 3.有5个数,其平均数为138,按从小到大排列,从小端开始前3个数的平均数为127,从大端开始顺次取出3个数,其平均数为148,则第三个数是_______ . 4.某5个数的平均值为6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80,平均值为70,这个数是________ . 5.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为22岁.年龄最小的没有小于18岁.那么最大年龄可能是______岁. 6.数学考试的满分是100分,六位同学的平均分是91分,这6个同学的分数各不相同,其中一个同学得65分,那么居第三名的同学至少得_______分. 7.在一次登山比赛中,小刚上山时每分钟走40米,18分钟达到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走60米,小刚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分_______米. 8.某校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考试,平均分是63分,其中男生平均分是60分,女同学的平均分是70分,男生比女生多_______人. 9.一些同学分一些书,若平均每人分若干本,还余14本,若每人分9本,则最后一人分得6本,那么共有学生_______人. 10.有几位同学参加语文考试,赵峰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如果赵峰的得分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得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________人. 11.有四个数每次取三个数,算出它们的平均数再加上另一个数,用这种方法计算了四次,分别得到以下四个数: 86, 92, 100, 106 那么原4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___ . 12.甲、乙、丙三人一起买了8个面包平均分着吃,甲拿出5个面包的钱,乙付了3个面包的钱,丙没付钱.等吃完结算,丙应付4角钱,那么甲应收回钱_______分. 二、分析解答题. 13.今年前5个月,小明每月平均存钱4.2元,从6月起他每月储蓄6元,那么从哪个月起小明的平均储蓄超过5元? 14.A、B、C、D四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数,将其余下的三个数求平均数,这样计算了4次,得到下面4个数. 23, 26, 30, 33 A、B、C、D 4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含期中期末试题 Unit 1单元测试 听力部分(40分)) 一、听录音,选择你所听到的单词或短语。(10分) ()1.A.classroom B.library C.playground ()2.A.forty B.fourteen C.forty-five ()3.A.first floor B.second floor C.four floors ()4.A.art room B.music room C.computer room ()5.A.teachers' office B.teacher's desk C.Classroom Three 二、听录音,给下列图片排序。(10分) ,()),()),()),()) 三、听录音,判断下列句子与你所听到的内容是(T)否(F)相符。(10分) ()1.The music room is next to the teachers' office. ()2.We don't have an art room. ()3.This is the computer room. ()4.The library is next to Classroom 1. ()5.The art room is on the second floor. 四、听录音,选择正确的答案。(10分) ()1.The teachers' office is on the ________ floor. A.first B.second ()2.Let's go to the ________. A.library B.playground ()3.—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your class? —________. A.Fifty B.Forty ()4.—Do you have a computer room?—________. A.Yes,we do B.No,we don't ()5.—Where is the ________ room?—It's next to the art room. A.music B.computer 笔试部分(60分) 五、判断下列每组单词画线部分读音是()否()相同。(10分) 1.art library storybook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