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 格式:ppt
- 大小:423.00 KB
- 文档页数:27
浅谈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报表编制时,将外币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折算成本位货币(通常为本国货币)的过程。
这一过程在国际化的金融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涉及到汇率风险管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遵循等重要问题。
本文将围绕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含义、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其在国际化背景下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
一、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含义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指企业将外币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折算成本位货币的过程。
通常来说,跨国公司会面临多个国家的货币和外币交易的情况,而且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汇率波动较大,这就使得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目的是将外币账目转化为本国货币账目,以便公司的管理层和投资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光汇率法和外币计量法。
光汇率法是指按照汇率进行外币财务报表的转换,即按照当期或历史汇率将外币货币转换为本国货币。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是对于长期跨国公司而言,可能无法很好地反映实际的经济效果。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汇率变动、通胀率、国际贸易、跨国投资等。
汇率变动是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不同国家的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将直接影响其财务报表的折算成本。
汇率上升将使得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成本减少,而汇率下降则会导致折算成本增加。
通胀率的变动也会影响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成本,特别是对于高通胀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而言,通货膨胀可能会导致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成本增加。
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增加也会使得跨国公司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成本增加,特别是在涉及到多个国家货币的跨国贸易和投资活动中,这一因素将变得尤为显著。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在国际化的金融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企业进行跨国运营和国际财务报告的必要过程,通过折算成本位货币,可以使得企业管理人员、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开展。
对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的常见的方法有哪些对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的常见的方法:流动和非流动法、货币性与非货币性法、时态法和现时汇率法。
1、流动和非流动法①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的现时汇率法折算,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及实收资本等项目按取得时的历史汇率折算,留存收益项目为依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原理轧差计算而得;②利润表上折旧与摊销费用按相应资产取得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其他收入和费用项目按报告期的平均汇率折算,销货成本根据“期初存货+本期购货-期末存货”的关系确定2、货币性与非货币性法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按期末现时汇率折算,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按历史汇率折算3、时态法①资产负债表各项目:a.以过去价值计量的,采用历史汇率;b.以现在价值计量的,采用现时汇率。
②利润表各项目的折算与流动性与非流动性法下利润表的折算相同4、现时汇率法①资产和负债项目均按现时汇率折算,实收资本按历史汇率折算;②利润表各项目按当期(年)平均汇率折算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流动和非流动法的缺点①流动性与非流动性的划分与汇率的变动无关;②对折算结果的处理,掩盖了汇率变动对合并净收益的影响,平滑了各期收益,与实际情况不符。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流动和非流动法的优点能够反映境外经营的营运资金的报告货币等值,不改变境外经营的流动性。
基本原则①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的现时汇率法折算,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及实收资本等项目按取得时的历史汇率折算,留存收益项目为依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原理轧差计算而得;②利润表上折旧与摊销费用按相应资产取得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其他收入和费用项目按报告期的平均汇率折算,销货成本根据“期初存货+本期购货-期末存货”的关系确定。
浅谈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指将外币财务报表转化为本币财务报表的一种操作。
由于公司往往有跨国业务和跨境投资,同时又面临汇率波动等因素带来的风险,因此需要将外币财务报表进行折算。
一般来说,操作外币财务报表折算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包括计算折算汇率、确定会计政策等。
折算汇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确定。
一种方法是采用即期汇率,即以在报告日期当天的即期汇率来计算折算汇率。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平均汇率,即将一段时间内的汇率计算平均值作为折算汇率。
选用不同的汇率方法会对财务报表折算产生影响,需要谨慎选取。
在进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时,会计政策的确定也十分重要。
这些政策可能包括货币资金折算方法、货币资产和货币负债的折算、外币交易的转换方法等。
例如,当财务报表的货币资金在多个国家,且货币涉及多种货币时,可采用货币资产按即期汇率进行折算的方法。
而在外币交易的转换时,若折算汇率波动幅度较大,则转换交易的时间也需要确定,以充分利用汇率波动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
除了上述常规的操作方法外,外币财务报表折算还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例如,部分国家对财务报表折算有相关法规或审计要求,这些要求也需要相应地考虑进来。
又如在折算时考虑到其定价在外面的,并且稳定的交易,特别是证券的可被折算的部分,这也是需要在操作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的问题。
总体而言,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目的是将外汇交易转化为本币交易,以便更好地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
但同时,折算也会带来额外的管理、计算和风险等挑战,需要管理层和财务人员注重其细节,充分了解相关法规和审计要求,并适时进行调整和更改,以确保报表准确无误。
浅谈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指将以外币计价的财务报表转化为本币计价的财务报表的过程。
折算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投资者和管理层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并做出正
确的决策。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方法通常分为两种: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是指将外币账户的
各项流量和资产负债表项目直接按照当时的汇率转换成本币,而间接法则是通过将外币账
户的各项流量和资产负债表项目先转换成公允价值,再将公允价值按照当时的汇率转换成
本币。
在折算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实行的会计准则和法规,选择适合的汇率
进行折算。
通常情况下,会采用货币当地银行或汇率市场的即期汇率或者平均汇率。
在使
用即期汇率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交易当天的汇率或最近几天的平均汇率进行折算。
而
平均汇率则是指某一时期内全部交易日的汇率加权平均值,一般应保持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反映实际的汇率变动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在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外币期末余额上升而本币
期末余额下降的情况,这是由于汇兑损益的产生。
汇兑损益是指由于外币兑换率变化,导
致企业外币资产负债的本币价值发生变化产生的损益。
要对汇兑损益进行逐笔核算,以正
确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折算方法和准确的汇率选
择能够提高报表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为企业的经营和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浅谈外币财务报表折算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间的跨国合作日益频繁,跨国企业也越来越多,因此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财务问题。
外币财务报表是指企业在跨国经营中使用的外币编制的财务报表,而折算则是将外币财务报表转换为本国货币的财务报表。
本文将就外币财务报表折算进行探讨,包括其意义、方法以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意义1.降低汇率风险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时,常常需要将外币财务报表转换为本国货币的财务报表。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由于汇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汇率波动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利润水平产生影响,因此通过折算外币财务报表,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
2.满足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要求跨国企业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包括将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为本国货币的财务报表。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也是企业遵守国际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环节。
3.便于决策分析通过折算外币财务报表,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财务比较和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准确的财务数据支持。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外币财务报表的汇率问题而导致的数据失真,从而影响企业的决策结果。
1.历史汇率法历史汇率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方法,其主要思想是以当期的历史汇率作为折算依据。
具体来说,企业可以选择一个固定的历史汇率,将外币财务报表的货币金额按照该历史汇率进行折算,从而得到本国货币的财务报表。
2.平均汇率法3.年末汇率法1.合理选择汇率在进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时,企业需要合理选择汇率。
不同的汇率选择会对财务报表的折算结果产生影响,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在进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时,企业需要严格遵守国际会计准则或当地的会计准则,保证折算过程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合理选择折算方法、注意折算过程中的汇率风险以及遵守会计准则都是外币财务报表折算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浅谈外币财务报表折算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企业之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频繁,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成为了财务会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指将外币表示的财务报表项目转换成本公司报告货币的过程。
这一过程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IFRS)以及中国财务报告准则体系(CAS)中都有详细的规定。
本文将从外币折算的概念、方法、会计处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外币折算的概念外币折算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报告时,需要把外币计价的财务报表项目转换成本公司报告货币的过程。
在跨国经营的企业中,由于可能涉及多种货币,需要将各个货币单位折算成本公司的货币单位,以制定统一的财务报表。
在进行外币折算时,需要使用相应的汇率进行折算。
常见的外币折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当期法,一种是历史法。
当期法是指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以当时的汇率折算外币货币项目,将其计入利润表或资产负债表中。
而历史法则是在货币项目发生时,以当时的汇率折算外币货币项目,并保持该折算汇率不变,直至该货币项目从财务报表中消失。
三、外币折算的会计处理在进行外币折算时,需要对涉及的外币货币项目做相应的会计处理。
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 外币货币项目期末折算差额的处理在进行外币折算时,由于不同期的汇率不同,可能会造成货币项目的期末折算差额。
对于货币兑换损益的会计处理,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全面进行会计确认,将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表中;另一种是选择性进行会计确认,将部分汇兑损益计入外币货币项目的价值,其他部分则计入“汇兑损益”项目中。
2. 在外币折算过程中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外币折算是一个涉及货币折算和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环节,在折算过程中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
企业在进行外币折算时,需要仔细审慎,对可能涉及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外币折算可能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汇率风险、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变动带来的风险等。
企业在进行外币折算时,需要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规避潜在的风险。
浅谈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指把企业在境外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财务报表以本币计算,以反映企业在本币下的财务状况。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国际会计准则(IAS)规定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关键。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法规、银行贷款、投资者期望和税务要求等方面的需要。
当企业与境外客户和供应商结算货款,或者在境外开展业务时,相应的财务报表需要进行外币折算。
此外,不同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等因素也会对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产生影响。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通常包括如下三个步骤:1. 确定货币类型:首先需要确定报表所涉及的货币类型,以及企业收入和支出所涉及的货币类型。
2. 折算汇率:企业需要根据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在任意指定的日期上,使用相应的汇率对外币报表进行折算。
通常使用的汇率有汇买价、汇卖价和中间价等。
其中,中间价比较适合企业对外贸易中外币报表的折算。
3. 折算计算:根据以上两步的数据,将外币财务报表数据按照所使用的汇率进行换算,然后将两个报表数据统一成一种货币类型,同时需要将汇率变动的影响反映到财务报表上。
1. 汇率变化:外汇市场的汇率波动是影响企业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重要因素。
汇率变化增加了财务报表折算成本,同时还可能导致企业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实际收益发生变化。
2. 识别折旧和摊销: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中,需要注意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摊销等费用的处理。
特别是当货币汇率发生大幅波动时,企业需要重新计算折旧和摊销金额,以反映实际的资产价值和经济效益。
3. 特殊资本支出的确认: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中,企业在特殊资本支出的确认上也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当企业在购买外国子公司股权时,需要根据折算后的财务报表计算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并且在以后的财务报表折算中,还需要特别对这部分投资进行重点关注。
总之,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投资决策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简述我国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方法我国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指将以外币计价的财务报表转换成以本国货币计价的财务报表。
这是因为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中,企业通常会涉及多种货币的交易,而为了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和业绩,需要将外币金额转化为本国货币金额。
我国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平均汇率法:根据会计期间内的平均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本国货币金额。
这种方法适用于外币波动较小或交易频繁的情况,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企业在整个会计期间内的外币交易影响。
2. 期末汇率法:根据会计期末的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本国货币金额。
这种方法适用于外币波动较大或交易较为稀少的情况,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在会计期末时的外币资产、负债和收益情况。
3. 个别项目法:对于一些重要的外币交易,可以采用个别汇率进行折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特定交易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较高,需要更精确地反映其影响。
4. 公允价值法: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可以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将其折算为本国货币金额。
这种方法适用于金融工具的价值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业绩具有重要影响的情况。
在进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折算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折算方法,以确保报表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2. 保持一致性:在同一会计期间内,应该始终采用相同的折算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3. 外币货币资金折算:对于外币货币资金,一般采用期末汇率进行折算。
然而,如果外币货币资金存在持续汇兑风险或与特定外币交易有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他折算方法。
4. 报表披露:在折算后的财务报表中,应明确标注折算方法和所采用的汇率,以提供透明度和可理解性。
5. 外币差额处理:在折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外币差额,即由于汇率波动导致的资产、负债和收益的变动。
这些差额应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可以作为外币兑换差额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变动或利润或亏损中的组成部分进行披露。
第二节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一、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一般原则(一)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期末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历史汇率)折算。
2.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历史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2种选择)3.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列示。
【补充例题•判断题】(2011年,修改)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产生的折算差额,应在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列示。
()【答案】×【解析】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列示。
【补充例题·多选题】(2015年)企业将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以企业记账本位币反映的财务报表时,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的项目有()。
A.固定资产B.应付账款C.营业收入D.未分配利润【答案】AB【解析】对企业外币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补充例题•单选题】(2018年、2016年、2013年)对于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下列项目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的是()。
A.固定资产B.管理费用C.营业收入D.盈余公积【答案】A【解析】外币报表折算,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补充例题•多选题】(2019年)企业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时,下列各项中,不能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进行折算的项目有()。
A.债权投资B.盈余公积C.实收资本D.合同负债【答案】BC【解析】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例14-14】甲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该公司在英国有一子公司乙公司,乙公司确定的记账本位币为英镑。
第二节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的一般原则◇境外经营的处置一、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的一般原则(一)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当遵循下列规定: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2.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3.按照上述规定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列示。
【提示】母公司应分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下列报。
比较财务报表的折算比照上述规定处理。
企业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不是人民币的,应当按照境外经营财务报表折算原则将其财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财务报表。
【例题•多选题】企业对境外经营财务报表折算时,下列各项中,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的有()。
(2016年)A.固定资产B.未分配利润C.实收资本D.应付账款【答案】AD【解析】对外币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例题•多选题】企业将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以企业记账本位币反映的财务报表时,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的项目有()。
(2015年)A.固定资产B.应付账款C.营业收入D.未分配利润【答案】AB【解析】对外币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选项A和B正确,选项D错误;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选项C错误。
浅谈外币财务报表折算随着全球经济的融合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指将公司在外币计价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转换为本公司货币计价的过程。
由于不同国家的货币存在汇率波动和通货膨胀等因素,外币财务报表折算需要遵循一定的准则和方法,以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目的是为了使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能够更清楚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在国际化的背景下,许多企业可能会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或进行跨国经营,这就需要对外币财务报表进行折算,以便更好地反映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
在进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汇率风险管理:汇率的波动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和财务状况。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外汇风险情况采取相应的汇率风险管理措施,以减少汇率波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2. 外币币种选择:在跨国经营中,企业可能会涉及多种外币,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外币作为本公司货币计价的基准币种,并制定相应的外币折算政策。
3. 折算方法选择: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选择合适的折算方法对于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至关重要。
直接法是指直接将外币资产和外币负债按照汇率折算成本公司货币计价的资产和负债,而间接法则是将外币资产和外币负债分别折算为本公司货币计价的资产和负债,然后计算净额。
选择哪种折算方法取决于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管理需求。
4. 公允价值折算:对于一些金融工具和投资,需要按照公允价值进行折算,以反映其实际价值。
这就需要对金融工具和投资的公允价值进行准确评估,然后将其折算为本公司货币计价。
在进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时,企业需要严格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或中国财务报告准则(CAS)等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以确保折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企业还需要定期对外币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审计,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办法(一)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1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折算流动资产的和流动负债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现金的时间价值);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按照资产发生或者负债形成时的历史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项目按照股票发行日的历史汇率进行折算;2 利润表项目的折算除销货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摊销费用外,其他的收入,费用项目均按报告期内平均汇率折算;销货成本按照公式“销货成本=期初存货+当期购货-期末存货”计算,其中,期初存货根据上期末现行汇率折算,期末存货按本期末现行汇率折算,当期购货按照报告期内平均汇率折算。
(二)货币与非货币性项目法1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折算货币性项目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非货币性项目按照资产取得或者负债产生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实收资本按照发行股票时的历史汇率折算;未分配利润根据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关系倒轧。
2 除销售成本,固定资产这就费用,摊销费用项目按照资产入账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外,其他收入与费用项目均按照报告期的平均汇率折算;销售成本按照公式“销货成本=期初存货+当期购货-期末存货”计算,其中,期初存货根据上期末现行汇率折算,期末存货按本期末现行汇率折算,当期购货按照报告期内平均汇率折算。
(三)时态法1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折算资产负债表中的外币现金,应收,应付项目采用现行汇率折算;对于历史成本反映的非货币性资产采用历史汇率折算;对于按照现行成本反映的非货币性资产,采用现行汇率计算,所有者权益中除了未分配利润外的其他项目,采用历史汇率折算;未分配项目则为轧算的平均数。
2 利润表项目的折算利润表中的各项收入与费用应当按照交易发生日的历史汇率折算,由于外币交易的频繁性,实务中难以采用历史汇率,一般都采用一段时间的平均汇率折算;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与无形资产摊销费按照资产取得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其他费用与收入按照交易发生时的实际汇率折算,或者采用当期的平均汇率折算;销售成本项目则是按照公式“销货成本=期初存货+当期购货-期末存货”计算,其中,期初存货根据上期末现行汇率折算,期末存货按本期末现行汇率折算,当期购货按照报告期内平均汇率折算。
2016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知识点: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知识点: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企业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和分支机构如果采用与企业相同的记账本位币,即便是设在境外,其财务报表也不存在折算问题。
但是,如果企业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在将企业的境外经营通过合并报表、权益法核算等纳入到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时,需要将企业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以企业记账本位币反映。
(一)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按照以下方法对境外经营财务报表进行折算: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2.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
3.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一一外币折算》,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当将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其他综合收益);企业在处置境外经营时,应当将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列示的、与该境外经营相关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自所有者权益项目转入处置当期损益,处置部分境外经营的,应当按处置的比例计算处置部分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知识点: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一)折算方法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2.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3.按照上述规定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列示。
【提示】其他综合收益为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净资产减去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股本、资本公积、累计盈余公积及累计未分配利润后的余额。
外币业务会计第6章6.3.2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基本方法对折算汇率的不同选择导致了外币财务报表不同的折算方法。
目前,世界各国对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主要有4种,即现行汇率法、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和时态法。
1.现行汇率法现行汇率法(Current Rate Method)又称期末汇率法或单一汇率法,是以现行汇率为主要折算汇率对外币财务报表进行折算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具体内容如下。
(1)资产负债表项目所有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均按现行汇率折算;实收资本或股本项目按收到资本或发行股票时的当日汇率(历史汇率)折算;未分配利润项目为利润表上利润分配后折算的未分配利润的数额。
(2)利润表项目收入和费用项目通常按编报当期的加权平均汇率进行折算,利润分配按期末汇率折算。
【例6-14】甲公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乙公司为其子公司,且以美元为记账本位币。
某期期初的汇率为$1=¥7.4,期末汇率为$1=¥7.0,报告期平均汇率为$1=¥7.2。
乙公司取得投资时的汇率为$1=¥7.3。
对乙公司期末财务报表的折算如表6-2、表6-3所示。
表6-2 利润表单位:元项目原币金额(折算前)折算汇率人民币金额(折算后)营业收入减:营业成本期间费用营业利润减: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减:所得税费用净利润减: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 0004 000300700506502504002501507.27.27.27.27.27.036 00028 8002 1605 0403604 6801 8002 8801 7501 130表6-3 资产负债表单位:元资产原币金额折算汇率人民币金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原币金额折算汇率人民币金额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2003005001501 0007.07.07.07.07.01 4002 1003 5001 0507 000应付账款长期借款实收资本未分配利润折算损益5506508001507.07.07.33 8504 5505 8401 130-320合计 2 150 15 050 2 150 15 050 注:“未分配利润”为利润表中的折算数额;“折算损益”为资产负债表的轧差平衡数。